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通用课件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通用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痉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寒、热等邪气,内伤情志、饮食等因素;湿病的 病因主要为外感湿邪,内伤脾胃虚弱;暍病的病因主要为暑热邪气。
发病机制
痉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有关;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脾虚 湿盛、水液代谢失常有关;暍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暑热邪气内侵、耗伤气阴有关。
痉湿暍病的中医治 疗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如白虎加桂枝汤、瓜蒌桂枝汤等, 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痛。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磨成粉或制成膏药,外 敷于患处,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的效果。
艾灸疗法
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在穴位上施灸,以温通气血、散寒止痛。
患者男性,38岁,因发热、口渴、多汗、疲乏1周,加重2天入院。诊断为“暍病”。 采用推拿按摩治疗,手法以轻柔为主,重点按摩大椎、曲池等穴位。治疗1天后,患者 体温降至正常,口渴、多汗症状减轻。继续治疗2天后,患者疲乏感消失,恢复工作。
THANKS
总结词
针灸治疗湿病案例
详细描述
患者女性,52岁,因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肢体沉重1个月,加重3天入院。诊断为“湿病”。采用针 灸治疗,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每周2次,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肌肉酸痛减 轻,肢体沉重感消失。
病例三:推拿按摩治疗暍病案例
总结词
推拿按摩治疗暍病案例
详细描述
治疗方法研究
现代医学针对痉湿暍病的 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和手术治疗等。
中医药研究进展
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药对痉湿暍病的病因 病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 为该病与外感六淫、内伤 七情等多种因素有关。

最新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ppt课件

最新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ppt课件
病机:寒湿伤于头部 治法:祛除寒湿,通利肺气
湿病
三、证治
2.寒湿在表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术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 之。(20)
病机:寒湿表实 治法:驱寒除湿
湿病
三、证治
2.寒湿在表
麻黃加术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术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煑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 藥。煑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大剂量的ATD 应用会抑制胎儿甲 状腺功能
PTU 用量为50 ~ 150 mg,2 ~ 3次/d; MMI 用量为5 ~ 15 mg,1 次/d。
在ATD 治疗期间,应每2 ~ 6 周监测FT4和TSH 一
次,血清FT4目标值维持在正常参考值中等程度的上限, 每4 周检查一次肝功。
药物调整
血FT4改善一般需4 周,TSH 正常化需6 ~ 8 周 TSH 水平正常时可提示ATD 应减量或停药 TRAb 消失则提示可以终止ATD 治疗,如继续使用可能会增
湿病
一、临床表现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15)
湿病
二、基本治法 1. 利小便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脉沈而細,此名濕痹。濕痹之 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14)
主症:關節疼痛而煩,脉沈而細,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治法:利小便
湿病
二、基本治法
2、发汗法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
TRAb 可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甲状腺,且其活性在妊娠期间 持续存在,故TRAb 转阴对改善母婴预后尤为重要
对妊娠期新诊断GD 或既往有GD 病史的患者,应在妊娠22 ~ 26 周时检测TRAb

痉湿暍病证脉第二精品PPT课件

痉湿暍病证脉第二精品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治法:清热祛暑,益气生津→白虎加人参汤
中暍恶寒
伤寒恶寒
腠理开泄, 汗出太多所致
腠理闭塞, 阳气被郁所致
小结
湿病:
成因
外湿—外感六淫之湿,多挟风寒热为患 二者常
内湿—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引起
相互影响
表里湿的 表湿—一身尽痛而重,关节疼烦,
脉证区别
头痛鼻塞而脉浮紧
里湿—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脉沉
寒湿—证重—麻黄加术汤证
麻配苡仁→偏于凉散, 适用于风湿在表
麻黄3两、桂枝2两,表证重, 以身痛重着,不能转侧 麻配桂枝→偏于温散, 适用于寒湿在表
(四)风湿兼气虚(原文22条) [提要]论述风湿表气虚的证治
脉浮身重—风湿伤于肌表 汗出恶风—表虚卫气不固
风湿表虚
防已黄芪汤
益气除湿
(五)风湿兼阳虚 1.表阳虚(原文23条)
发热恶寒——暑为六淫之一,病从太阳开始 身重疼痛——暑多挟湿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太阳内合膀胱,外应
皮毛,小便之后,热随尿去, 一时阳气虚馁, 所以感觉形寒毛耸
手足逆冷—阳虚不温四肢 脉弦细或芤迟——阴阳两虚之象小有劳,身即热、口源自—稍有劳动,阳 气外浮而身热,口开气喘
前板齿燥—阴津内耗而失调
3.误治变证
表实证
风湿—证轻—麻杏苡甘汤证
证治
表气虚—防已黄芪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十)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柔痉栝蒌桂枝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十)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柔痉栝蒌桂枝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十)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柔痉栝蒌桂枝汤【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篓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三两、甘草二两。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

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太阳病其证备”当所有太阳病的症状都有了,如果病人还有身体强直,脉沉迟,这是快要发痉病了。

这个时候,就是用栝蒌桂枝汤来治疗。

如果病人的脉不是沉迟而是浮紧,那就是伤寒论中的葛根汤证,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

柔痉是有汗,当病人表虚的时候一定会有汗。

如果表实,病人必是无汗。

表实的话我们要用葛根汤,病人发痉病,就是现代所谓脑膜炎之类的病,西药麻黄素也有发汗去热的功能,可是西医知道要去热,但他们没有区分无汗跟有汗。

张仲景把痉病分无汗跟有汗,无汗的话是表实,这要用葛根汤来去除表实,当病人表虚掉时,葛根汤就不行用了,有汗我们必须要用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又叫天花粉,栝蒌有桥蒌根和栝蒌实,栝蒌实一般用在胸痞,心脏病的时候常会开瓜蒌实。

栝蒌桂枝汤,是痉病的第一个处方,就是桂枝汤加栝蒌根而已。

栝蒌根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是一个专门生津止渴,能够解经热,热在血脉神经里面时用的药。

对西医来说,就是这个栝蒌可以降血糖。

所以糖尿病的人我们常常会用栝蒌根。

过去北派的医师讨论过:这个栝蒌根既然能生津解渴,栝蒌根跟葛根的性应该是差不多。

因为葛根汤是用桂枝汤加麻黄再加葛根而成的,如果把麻黄拿掉就只是桂枝汤加葛根而已。

那就不一定非要用栝蒌根用葛根也可以,实际上这两味药稍有不同,完全相同的话通通用葛根算了,葛根专门是治疗项背强几几然使用的,就是可以升提我们太阳经的表寒水。

我们人身上有水和血,汗流出去的时候应该要从背后流出去,结果有一天它没有流出去,因为风寒进来将太阳寒水束住了,项背中于风,所以我们中医有一句话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

这个风寒进来,表被束到了,造成应该要流出体外的汗没有流出去,水停在皮表跟肌理之间。

痉湿暍病参考PPT

痉湿暍病参考PPT
15
痉湿暍病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龂齿, 可与大承气汤。(13) ❖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积实五枚 (炙) 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 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 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16
痉湿暍病
1、阳明痉病以里热盛实为特征。高热、胸腹满胀, 内热耗津,经脉失养。内热无向上趋势,治疗则 用急下邪热,而保存阴液的方法。
痉湿暍病
❖ 伤寒外感,表现为恶寒发热的症状全身一致;
❖ 而痉病则表现为身热足寒,时头热,面赤目赤; 并且有抽搐现象: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
❖ 再者,痉病发汗后,易于感受寒湿,症状见恶寒 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说明属于虚证。发汗 表不解,徒伤津液。
❖ 脉象无变化(紧弦),但腹部胀大,说明内部脏
2、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龂齿,是阳 明热盛抽搐的特征。
3、治法:泻热攻下,保存津液 4、方剂:大承气汤方
17
痉湿暍病
❖ 痉病由津液不足体质者,感受外邪引起。 ❖ 鸡爪风由血虚不能濡养经脉。 ❖ 婴儿四六风由毒邪损害引起。 ❖ 产后风由血虚不能濡养加之毒邪损害引起。
18
痉湿暍病
1、湿病以恶寒发热、或不发热、全身肌肉疼痛、 关节红肿、热、疼烦、身重、脉象沉细为特征。
❖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也。(15)
22
痉湿暍病
1、湿痹:湿为有形,产生实邪痹阻不通的病理。
2、湿病:素体脾虚不健运,有内湿停留;易招致 外湿,湿性易留关节,形成内外合邪之证。以脉 沉而细,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 主。
痉湿暍病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主讲 牟惠琴1痉湿暍病1、痉病是以人体津液虚少,外感风寒而出现四肢 痉挛抽搐的一种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感冒高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4)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三方如何具体运用?
(5)风湿之病,以身体关节疼痛为证,但为什么常常在天气阴雨的时候发作加重?试述其理。
(6)试述暍病的主证与治法。
(7)太阳中暍,有恶寒存在,何以须用白虎加人参汤?试说其理。
5分钟
提问、讲解
170分钟
讲解,图表鉴别;
启发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5分钟
提问、总结
2分钟
(3)暍病的脉、因、证、治。
3.小结
外湿:微汗,不可过汗;内湿:利小便;上部寒湿应因势利导。治疗湿应注意辨明表里、寒热、虚实。
4.布置作业
(1)试述痉病的成因和主脉主证?
(2)痉病由于津血损伤,治疗应以生津养血为主,本篇举出解表、泻热之方,对治法有无矛盾?
(3)湿病的主证、病机如何?表实、表虚如何分证论治?
1.导言
湿病在临床中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东北地区常见多发。同为湿邪侵袭,但由于兼杂证的不同,故治疗不同。白虎加人参汤虽是治暍病方,但对后世益气养阴法的建立影响很大。
复习提问:《伤寒论》中有关桂枝加葛根汤证治。
2.教学内容
(1)痉病的病因症状分类证治。
(2)内外湿的症状、治则、证治。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教学内容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教学对象
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痉、湿病的辨证,湿病的治法及痉、湿、暍三病的证治。
【熟悉】痉病的病因、暍病的辨证及湿、暍病的治禁
【了解】痉、湿、暍三病的概念及其合篇意义。
【背诵】条文:11、12、13、14、18、20、21、22、26。

痉湿

痉湿





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桂枝、附子——温经助阳, 方析 散寒祛风化湿 炙草、姜、枣——和卫益表。 组方特点是:突出桂枝4两以祛在表之风邪,配附子3 枚温经助阳,以除在经之寒湿;炙甘草、生姜、大枣 调和营卫,以治表虚。 故桂枝附子汤属风湿表阳虚而风邪偏胜。 2、白术附子汤所主证候: 主症:在身体疼痛烦躁,不能白转侧,脉浮虚而涩基 础上,有“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的佐证。 病因病机同 前



治法:温经助阳益气,祛风除湿散寒 方药: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甘平而缓,益气和中。 白术—健脾利湿 方析 附子—温经助阳 通行表里, 助阳行湿 桂枝—通阳祛风
三个附子汤鉴别: 桂枝附子汤—风重于湿 风湿表阳虚 白术附子汤—湿重于风 甘草附子汤—风湿滞留内外, 表里阳气俱虚,



3、暍病:又称中暍、中热,为外感暑热,以 发热自汗、烦渴、尿赤、少气脉虚为主症。 其证候则有兼寒、夹湿、兼气阴两伤之分。 此病与后世所谓烈日下远行而猝然昏倒之中 暑有别。 中暑是指突然发病,伴有神志症状。如《诸 病源候论》指出:“夏月炎热,人冒涉途路, 热毒入内………故奄然闷绝,谓之暍。” 上述三病均以感受外邪为主因,初起皆有发 热恶寒等症,故合为一篇,以资鉴别。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伤寒金匮教研室 张建荣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概述:本篇论痉、湿、暍病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 1、痉病:病变部位在筋脉,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 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外感风寒,津液内伤均可致痉, 但多为外感与内伤同时存在,如外感风寒,邪阻筋脉, 兼之平素津液不足,筋脉失养而发病。 治疗:祛邪与滋养津液并举。 温病痉厥证为热盛津伤所致。注意鉴别。 2、湿病:亦称湿痹,病在肌肉关节,以发热、身重、 身体及骨节疼烦为主症。病有外湿与里湿之分。其证 有挟风、挟寒、挟热及兼阳虚、气虚之异。 治疗:外湿-微汗除湿;里湿-利小便。

中医痉湿暍病篇

中医痉湿暍病篇

❖ 【重点难点提示】
1.痉病邪入阳明的辨证和治方。
2.大承气汤的方义和应用。
❖ 【知识点精析】
1.太阳表邪内传,郁于阳明,热盛灼伤津液,经 脉失养,故出现痉病证状:如口噤,卧不着席,脚 挛急,齘齿等。故用大承气汤泻热通腑,急下存阴。
2.“可与”有斟酌之意,说明痉病阴液已伤,急 下存阴,尤当慎重。
❖ (五)预后 ❖ 【原文】
❖ (三)证治
1. 头中寒湿 ❖ 【原文】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 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 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 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19) ❖ 【重点难点提示】
1.寒湿在上的证候。 2.寒湿在上的治法。
❖ 【知识点精析】 1.寒湿之邪在上,湿郁肌表,卫阳不宣,则见身 疼、发热、面黄;肺气通于表且合于鼻,表阳不宣 则肺气不利而上逆,则见鼻塞、喘。 2.“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是本条 与湿痹的鉴别点。湿痹“脉沉而细”“大便反快”, 本病脉大、腹中和无病、能食,说明病邪尚未入里, 病邪在上。 3.根据治病因势利导的原则,治疗可用祛寒宣湿 的药物纳入鼻中,开宣上焦肺窍,肺窍畅通,肺气 通利,则病邪可解。这也是仲景治疗湿病的又一法 则。
❖ 【重点难点提示】 1.刚痉的辨证和治疗。 2.葛根汤的方解及应用。
❖ 【知识点精析】 1.太阳病表实无汗,是由寒束肌表,卫气闭塞 所致。无汗而小便少,是表气郁闭,通调失常, 里之津液亦伤。卫气闭塞则邪不外达,小便少则 邪不下行,逆而上冲,故有气上冲胸,口噤不得 语等症状。以上症状是发痉之先兆,所以说“欲 作刚痉”与下条相对而言,有入阳明之势。 2.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桂枝汤与麻 黄相合辛温发散,解太阳表邪;葛根解肌生津, 舒缓筋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湿暍病脉证治 第二
-
1
概述
一、合篇意义
病因:均由感受外邪(风、寒、湿、暑)诱发 证候:初起皆可见太阳表证 辨证与治法:类于《伤寒论》
-
2
二、概念:
1.痉病:以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2.湿病(外湿):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病位:肌肉、关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地可容矣。”
――阳气缓缓
内蒸
(2)《本旨》:“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调其
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
――营卫畅通
(3)微汗法可使风湿俱去,又不至于伤阳耗阴。
-
8
【按语】
1. 微汗法是一切汗法的基本原则。 2.微汗是汗之得法的关键。 (1)汗出程度:“微微似欲出汗者”——如桂枝 汤“方后注”所云:“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手足俱周,遍身汗出。 (2)汗出方法:“覆取微似汗。”“温服,有微 汗,避风。”“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3)汗出时间:1时辰(2小时)
2.“利小便而实大便”
-
11
二、证治 (一)头中寒湿
【原文】(19)(略) 【提示】 证:寒湿性头痛、鼻渊 治:搐鼻法——纳药鼻中,通肺窍,散寒湿 方药:瓜蒂散,鹅不食草,《证治准绳》辛夷散
-
12
(二)寒湿在表
【原文】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
以火攻之。(20)
【解析】
辨病程:湿病日久 湿家 辨体质:素体湿盛,招致外湿
微 麻黄—解表
微汗
汗 炙草—和中,用量倍于麻黄
法 薏苡仁—清利湿热 利气祛湿
杏仁—宣通肺气
〖功效〗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
18
(四)风湿表虚证
【原文】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22)
【解析】
风湿——辨病
脉浮——风湿在表
主症 身重——湿盛
辨证:风湿表虚证
汗出恶风者——表虚卫气不固
方药——防己黄芪汤主之
-
15
(三)风湿在表
【原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
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 汤。(21) 【解析】 病者——辨病 一身尽疼——病位:浅在肌腠;特点:游走性疼痛“掣痛” 发热,日晡所剧者 〖医理〗(1)日晡即申时,阳明所主,湿邪易化燥化热
(2)湿属阴邪,阴气始生,同气相求 风湿发热特点:朝轻暮重,其热不扬,热势缠绵
病因病机:素体阳气不足,感受外湿,或兼风挟寒,侵 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
3.暍病:即伤暑,非中暑。以发热身重,汗出烦渴、少气脉 虚为主症。
-
3
湿病
-
4
一、治法 (一) 微发汗
【原文】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
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 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 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18)
-
5
风湿相搏——病因:外感风湿。 病机:大邪中表,湿伤于下,湿流关节。
一身尽疼痛——主症:肌肉关节疼痛。 病机:卫外之阳气痹阻。
法当汗出而解——治法:“其在表者,汗而发之。” 汗之病不愈者,何也——问题
〖原因〗 1. 气候因素:“值天阴雨不止”——外湿重 2.汗不得法:“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
-
9
(二)利小便
【原文】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14) 【解析】 太阳病——示证: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
病因:感受湿邪,首犯太阳 关节疼痛——湿流关节,痹着阳气,不通则痛 外湿 而烦 因痛而烦扰不宁
与“繁”字通,为痛之甚之意 脉沉而细(缓)者——湿邪趋于里,湿滞营卫 此名湿痹——内外合邪
-
20
【按语】
1.本方在《金匮》中异病同治,既 治风湿,又治风水,其适应证,不论外 感、内伤对肌腠关节湿滞,卫表不固者, 皆可应用。
-
16
名风湿——风邪与湿邪相搏,湿邪最易化热化燥
从方测证(症)——风湿在表表实证
兼无汗、恶风症 〖病因〗
(1)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汗出肌腠开,风邪乘入,汗不得 出,留而为湿,风湿合邪
(2)或久伤取冷所致-经常贪凉,湿从外侵
〖病机〗风湿相搏,阻遏肌表,湿从热化。
-
17
〖方药〗麻杏苡甘汤
(为麻黄汤以薏苡仁易桂枝,变辛温发散为辛凉清宣)
黄芪 白术 方解 防己
益气固表 祛风除湿
甘草 调和营卫
姜、枣
-
19
〖功效〗益气除湿 〖加减法〗喘者+麻黄——宣肺平喘;
胃中不和+芍药——通血痹,利水湿,缓急止痛; 气上冲+桂枝——平冲降逆; 下有陈寒+细辛——温散痼寒 重视药后反应及护理 当如虫行皮中——卫阳振奋,风湿欲解之征 从腰下如冰——湿盛身重且冷 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风去湿存
-
6
〖医理〗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
大之 风去湿存
汗弊 出端
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
伤阳耗阴,伤正气或生变证。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正确治法:微汗法。
-
7
〖医理〗
(1)《心典》:“故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
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
术,虽发汗不致过
固表——制约麻黄发汗太过 汗,术得麻黄,并
行表里之湿。”
〖功效〗微发汗,祛寒湿
〖治禁〗慎不可以火攻之:强迫汗出
〖医理〗
1. 火攻发汗——伤阳耗阴 2. 大汗法——风去湿存,病不能除 3. 可产生变证,湿热相结→发黄或衄血
-
14
【临床应用】
本方配伍关键,在于药量白术>麻黄, 药力先入肌肉而后蒸蒸外出,令湿邪尽 去。 寒湿型痹证、荨麻疹可有效。
-
10
小便不利 素有内湿,气化不利
湿痹之候
由内湿招致外湿,内湿>外湿 内湿
大便反快——湿注大肠,“湿胜则濡泄”。
但当利其小便——利小便法:里湿去,阳气通,
太阳膀胱经气自盛,
关节之湿痹亦除。
李东垣:“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
1.方药如五苓散或倍用桂枝。
身烦疼——因肌肉关节痛剧而烦扰不宁 【病机】寒湿痹阻,阳郁不伸,不通则痛
以方测证(症)——寒湿在表、表实证 兼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
关节痛剧有固定不移,遇寒则重,
得温则- 减等临床特征。
13
发其汗为宜——微汗法
可与麻黄加术汤——方药
麻黄汤——发汗以除寒湿——峻剂 得
《心典》:“麻黄
白术 健脾——祛表里之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