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深度好文)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读书笔记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书笔记-ZXM 做自己,随心行事在不怎么熟悉中文的情况下,还要用中文写遗嘱,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讽刺的事情吗生病时受的罪,不是语言所能描述的了的死过一次之后,当我再次可以见到阳光,心里忍不住的轻叹:活着真好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从苹果到微软,为了回到中国;从微软到谷歌,为了做出好的互联网产品;从谷歌到梦工厂,为了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年轻人记住你即将死去,你才能认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认为的人在临终时最后悔的五件事: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当初没有花这么多时间在工作上希望当初能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当初能和朋友保持联系希望当初能让自己活的更开心一点在病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是没有用的不论善恶美丑,都有存在的价值。
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有大象老虎,就有蟑螂和老鼠,完美和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我们能做的不是打击恶,而是弘扬善很多看似无意义的事,不见得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生命的意义也没法称量,精确计算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当一个人自命不凡,自视甚高时,其实就是把同龄人看扁了,就会越来越骄傲膨胀学会感恩在病床上饱受折磨的时候,我曾绝望地哀求上苍:让我舒服一点,让痛苦尽快离开我,我宁愿用过去所有的成就来换取片刻的安宁生命是最严厉的导师这个世界就是个大教室,所有遭遇都是教材,我们应该不带恐惧的参与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是学生,我们在学习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尊重上帝那是一条精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标签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再用。
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活在当下把手握紧,什么都没有;把手松开,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深度好文)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深度好文)? 提示:点击上方'读书'↑免费订阅2013年9月,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一度退出公众视野。
阔别17个月后,6月27日,李开复携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再度归来。
在新书发布会上,李开复讲述了自己生病后,在死神阴影下所修的7个学分。
在健康面前,一起思考:脱去虚名与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领英用户(LinkedIn Member)李开复,创新工场CEO,Google前副总裁。
6月27日下午,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忏悔录》举行首映。
与此同时,李开复还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他在现场演讲中说,死亡共有7 个学分:健康无价;一切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经得住诱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为什么?以下是李开复的演讲实录:谢谢各位,非常感谢今天各位嘉宾的到来。
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生病的心路历程。
平时我工作的时候,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包括今天,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面临死亡、面临癌症。
而我心中想过的每一个思念都和我的工作丝毫无关。
我们每个人都要临死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吗?我相信今天的纪录片和我出的书,能阐述我个人向死而生的过程。
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
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珍惜我们的生命,不是只度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1健康无价Health Is Priceless第一个学分,非常明显,就是健康无价。
在我平时的生活中,我热爱美食,不爱睡眠,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每天起来回E-mail,给我员工证明我工作多努力。
生病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样重要的。
一生必修的学分
一生必修的学分前不久,李开复在经历了17个月的抗癌战斗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跟大家分享这一年多的人生新感悟:“向死而生,补修死亡学分。
”在2013年被查出癌症之前,这个被称为“造梦大师”、“创业教父”的男人是个纯粹的工作狂,他喜欢跟同事比谁回复邮件的速度快,谁能够睡得更少,却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妻子、孩子。
他追求“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可却渐渐迷失在名利欲望之中。
直到被查出患上晚期淋巴癌,医生甚至建议他写遗嘱。
拿起笔,他脑子像要爆炸一样,难道这一生就结束了吗?当他一一写下家人的名字时,突然发现,今生最大的遗憾是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太少,而不是那些未竟的工作和梦想。
李开复想到了已经去世的父亲,后悔没有在父亲在世时更深地认识他,也没有让父亲更深地认识自己。
他想到了为自己付出一生的母亲,曾经他以为去看她就是孝顺,但只是坐在一旁刷着手机,跟母亲没有沟通。
如今母亲失忆了,他后悔为什么不能在母亲还有记忆的时候,告诉她儿子爱她,表示他的感谢。
疾病对于李开复来说是灾难,却也是一次机会,重生的机会。
这些痛的领悟,最终把他唤醒,他逐渐意识到事业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是真心地跟家人在一起。
17个月的治疗,让他有了充裕的时间与家人相处。
和老母亲说说话,回忆那些被她遗忘的往事,亲亲她沧桑的脸;患病后,他与妻子独处的时间胜过过去的30年;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也因为疾病才与他这位父亲多了相处的甜蜜时光……17个月的思考,李开复感到人的渺小,自己虽然事业有成,但在人生的课堂上仍是初级状态,有太多人生学分要修。
他总结了这次学到的7门功课:1.健康无价;2.一切事情都有它的理由;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4.学会生活,活在当下;5.避免一些诱惑;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7.人生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修很多学分,比如勇敢、坚强、宽容,如何爱与接纳,如何面对被拒绝,如何理解他人,如何面对死亡……这些学分可能跟成绩、事业、名利无关,但却是人生中最重要、不可缺少的,也是能让我们真正收获幸福的。
李开复忏悔:向死而生我修的七个死亡学分
李开复忏悔:向死而生我修的七个死亡学分李开复悔过:向死而生我修的七个逝世学分人在尘俗里边很简略堕入今日的实际国际里边。
而面对逝世,咱们反而简略得到彻悟,了解生命的含义,让逝世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老友,温文提示咱们,好好爱惜咱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仅仅寻求一个实际的功利方针。
谢谢各位,十分感谢今日各位嘉宾的到来。
让我有这个时机跟咱们共享一下我患病的心路旅程。
平常我作业的时分,十分酷爱我的作业,包含今日,我历来没有想到,要面对逝世,面对癌症,我心中想过的每一个思念都和我的作业一点点无关。
有一个很出名的护理关照了许多临终患者,大部分的临终患者最大的惋惜便是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同。
咱们每个人都要临死才会想到这样的工作吗?我信任今日的纪录片和我出的书,能论述我个人向死而生的进程。
向死而生自身的意思,便是人在尘俗里边很简略堕入今日的实际国际里边。
而面对逝世,咱们反而简略得到彻悟,了解生命的含义,让逝世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老友,温文提示咱们,好好爱惜咱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仅仅寻求一个实际的功利方针。
逝世学分,一共有7个学分。
第一个学分,十分显着的,便是健康无价。
在我平常的日子中,我酷爱美食,不爱睡觉,以为睡觉是浪费时刻,每天起来回E-mail,给我职工证明我作业多尽力。
患病今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相同重要的。
假如咱们要保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许多人会以为说,假如你摄生,就没有工作了,什么都不要了,过退休的日子,过慢日子吧。
我领会今后,和几位朋友沟通今后,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每一个人的健康,其实不是要抛弃全部。
咱们的健康假如简略来说,其实便是咱们的睡觉、压力、运动、饮食。
假如这4点到达即可,对年轻人来说。
你是能够尽力作业的,一个礼拜拿3、4个小时保护你的健康,我十分期望在这里告知咱们要爱惜自己的健康,不要比及有一天,像我这样简直懊悔,简直来不及才知道学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免费下载】李开复向死而生死亡这7个学分我还没修满
李开复向死而生:死亡这7个学分我还没修满这本书的副标题,死亡学分,一共有7个学分。
第一个学分,非常明显的,就是健康无价。
在我平时的生活中,我热爱美食,不爱睡眠,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每天起来回E-mail,给我员工证明我工作多努力。
生病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样重要的。
如果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很多人会认为说,如果你养生,就没有事业了,什么都不要了,过退休的生活,过慢日子吧。
我领悟以后,和几位朋友交流以后,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每一个人的健康,其实不是要放弃一切。
我们的健康如果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我们的睡眠、压力、运动、饮食。
如果这4点达到即可,对年轻人来说。
你是可以努力工作的,一个礼拜拿3、4个小时维护你的健康,我非常希望在这里告诉大家要爱惜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这样几乎后悔,几乎来不及才知道学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第二个学分,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的。
我们往往把发生在自己身体的事情,一定做错了才惩罚我身上。
其实不见得如此,世界的玄妙我们只了解里面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许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该多思考当一件事发生以后,是不是有什么正面的启示或者正面的力量。
发生一个灾难,是不是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果,而是把它当成因,如果把它当成因,任何的灾难都是学习的机会。
如果我们生病了,是让我们学会生活更健康,也许我们无助的时候,让我们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
也许我们面临死亡才能教会我们分辨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个学会,要珍惜我们的缘份,学会我们的感恩和爱。
一直面对死亡的时候,对于家人对我无私的爱,我当年是多么冷漠。
虽然我告诉朋友说,我一放假就陪我们的母亲,但是我们只有4周的假。
陪母亲5天以后,我就认为我的任务完成了。
一直到我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冷漠,我是以多么敷衍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口中的孝顺。
我觉得真正改变应该有三个层次。
李开复:向死而生
人 间・ 生命 故事
到 三天 .每 天 必 须九 点 之 前 睡 .
李开 复 :
口 潘采夫 杨三喜
生
中 午尽 量 睡午 觉
在 以 往 的 职 业 生 涯 里 .李 开
复一 直笃 信 “ 付 出 总 有 回 报 ” 的
人吗 ? ”
生 病 改 变 了 这 一 切 诊 断 结 2 0 1 3年 9月 5日 .5 2岁 的 李 开 复在 微 博 上透 露 自 己罹 患 淋
最 好 的 自 己 .被 千万 人 亲 切 地 称
为 “ 开 复老 师 ” 。
果 让 李 开 复 突 然 濒 临 死 亡 绝 境
最 难 受 的 时 候 .身 上 插 满 了 管 子 . 肚 子 上 打 了 六 个 洞 “ 为 什 么 是 我 ? 我 还 这 么 年 轻
… …
他 在 微 博 上发 起 ~ 个 抵 制 某 当 红
电 视节 目 的 活动 .很 快 就 获 得 了
在 确 诊 淋 巴 癌 之 前 身体 已经 多 次 报 警 , 痛 风 、 便 秘 、带 状 疱 疹 .他 都 不 以为 意
确诊无疑。
奋。 ” 彼 时 .李 开复 是拥 有 5 0 0 0 多 万粉 丝 的微 博 大 v.这 个 数 字 是 他 的 出生 地 台 湾 人 口 的两 倍 。
鼓 励 自 己 。他 觉 得 自 己 是 强 大
的 、勇 敢 的 、无 所 不 知 的 ,甚至
他的体内有二十多个肿瘤 .
巴 癌 ,随 后 离 开 大 陆 .回到 台湾
开 始求 生之 路 。直 到 2 0 1 5年 2 月 1 3 日.李 开 复 回 到 阔 别 1 7个
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为死亡修了7个学分
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为死亡修了7个学分作者:杨雪丹来源:《行愿》2015年第03期“除去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这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梦想导师”李开复经历过癌症的病痛折磨之后,在2015年6月27日首映的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的片尾对生活的追问和思考。
这部纪录片,以李开复罹患癌症之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的重新定位和思考为背景。
片中,李开复自述了历经两个月确诊、6个月化疗、9个月休养的经历,并坦言“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的绝望。
李开复更是首度在片中披露了留学时期的家书,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第一次落泪谈及母子深情,第一次温柔细述对妻子与女儿的亏欠。
李开复除了创新工场创始人的身份,也是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
在离职创办创新工场后,不仅在形式上对天使投资进行了创新,也借助着他的个人魅力帮助创业者不断成长、成熟。
而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癌症患者。
从人生的巅峰坠入病痛的折磨,从喧嚣抵达沉寂,这是属于李开复的17个月,也是包含了17个月的追问与忏悔。
在纪录片首映礼上,李开复反思道:“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
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还说,以前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
”除了纪录片,李开复还出版了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在遭受病痛折磨后李开复修到了哪7个死亡学分?李开复的答案是:健康无价;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避免名利的诱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以下是李开复在首映礼中的演讲实录,略经编辑:平时我工作的时候,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包括今天。
我从来没有想到,面临死亡,面临癌症的时候,我心中想过的每一个思念都和我的工作丝毫无关。
有一个很著名的护士看护了很多临终病人,大部分的临终病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李开复向死而生 我修的创业学分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创业学分从头顶光环、纵横国际巨头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到转型做天使投资人的创业者,李开复总是微笑面对每一个人。
一谈论起投资,他却呈现出另外一幅“面孔”――虽然依旧不离“梦想”,却不失务实、专业。
“天使”与梦想温文尔雅的绅士,从不口出狂言,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笔者也不例外。
果然,这一点,在笔者与他的聊天过程中,充分显示出来。
当笔者向他发问:“在创业者身上,您最痛恨的缺点是什么?”他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对笔者的用词进行了推敲:“最痛恨的?我觉得不能说痛恨,因为要爱人所有的。
”凭借写给大学生的信,李开复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和精神导师,他也因此踏上帮助中国青年成长的道路。
现在,他转身做天使投资人,成为了年轻创业者实现梦想的“天使”。
对年轻人,他好像无法开口说“痛恨”。
笔者只好转换了一些用词,“在创业者身上,您最不欣赏的缺点是什么?”“最不欣赏的缺点是不讲信用。
”这次,李开复终于松了口。
随着沟通的深入,笔者发现,无论是职业经理人李开复,还是天使投资人李开复,无论是之前的“拼命三郎”李开复,还是现在“向死而生”的李开复,初衷仍然没有改变。
谈起创业,还是那个心系年轻人梦想的“天使”。
不同于其他投资人,李开复出身于职业经理人,曾经在谷歌、微软等世界顶级公司任职高管。
而后他将孵化器这种类似母公司对子公司提供资金和管理支持的模式带进中国,创办创新工场,投资和帮助年轻人创业。
对于创业,李开复既看到了项目本身的成长,更看到创业者个人的成长:“创业是很艰苦的事情,所有人性的弱点都会在创业的时候暴露出来。
所以,创业也是不断克服弱点、不断成长的过程。
”不要以为这是李开复酿造的一碗“心灵鸡汤”!事实上,在创业就是个人成长这点上,很多创业者深有体会,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也认为“创业是一种修行”。
谈起与同学一起创业的好处,李开复更是“导师”味十足:“这一些人一定要有很好的默契和信任,所以我们通常会更喜欢与已经认识多年的人做创业搭档。
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
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李开复先生的前半生无疑是开挂了的人生:出生于台湾高级知识分子家庭,11岁赴美国读书,26岁获博士学位,被卡内基梅隆大学破格授予教职,供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大顶级科技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等高层职务,曾获美国《时代杂志》年度百大风云人物、品牌中国十大人物,2009年创办创新工场,拥有数千万微博粉丝,是年轻人追随的“青年导师”……然而,52岁被诊断出淋巴癌四期,却让这位天之骄子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手术、化疗、失眠、疼痛让他的身体饱受折磨,愤怒、恐惧、悲伤、绝望更让他在精神上倍感煎熬。
在与癌症艰苦斗争的漫长日子里,开复先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重新审视,看到了自己过往的盲点,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善待自己的身体生病前,李开复先生是个标准的工作狂。
他自我要求极高,全身心投入事业开拓,每天日程安排十分紧凑,习惯于冲刺、赶场,吃饭狼吞虎咽,坐在车上忙着处理文件,出门散步时脑子里还在想事情。
他承诺所有员工,收到邮件十分钟内一定回信,即使是半夜也是一样。
出差尽量选择夜间航班,下了飞机立即洽谈公事。
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他严重失眠,不得不靠吃安眠药才能睡着。
感到精力不济时,就用猛喝咖啡来提神。
他长期受痛风、便秘的折磨,还因为免疫力下降,几次患上带状疱疹。
尽管身体不断发出警告,他却舍不得停下来看病、休整,甚至连运动都觉得是浪费时间,直到查出癌症,才打破了“铁人”的神话。
痛定思痛,开复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领悟到透支身体的严重性。
虽然紧凑的生活让自己活得精彩,但无形的压力却会慢慢累积在身体里面,滴水穿石地侵蚀着身体的健康。
如果长期的紧张与压力无法纾解,身体就会亮起红灯,甚至全面罢工。
如何调整身体状态?开复先生介绍了“四个八十分”的自我管理法则,从饮食、运动、睡眠、减压四个方面进行调节,达到互补均衡。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一)李开复的新书将在今年6月27日首发。
这是他的第六本书,书名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讲述的是他与淋巴癌作斗争的17个月里的故事。
李开复今年54岁,祖籍四川华阳(成都下辖),据李开复的姐姐李开敏在《我的父亲李天民》一文中说,他们的先祖自创刘门教,门生无数,是个书香门第。
李开复出生于台湾,有两个女儿。
家里七兄妹,他最小,是父母老来得子,他和他父亲年龄上差了半个世纪。
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他总是抢在姐姐们前面,在病榻前给父亲喂食。
李开复在台湾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美国,念过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擅长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
他曾在苹果、微软和Google等担任要职,其中在苹果工作了6年,微软7年,谷歌4年。
在微软和谷歌,他都是负责中国区的业务。
2009年他从谷歌中国负责人任上离职创办创新工场。
他曾经有很多标签,最显眼的是青年导师和网络大V。
但经历过17个月的“向死而生”后,李开复完成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升级。
在这场扑克大赛之前,兄弟会聚在一起做了一次封闭培训,主讲人是李开复。
他讲的主题是“幂定律”:创业成功者永远是凤毛麟角,大的成功者的成就,比所有小成功者的成就还要大。
而在过去,李开复更喜欢的是跟创业者大谈“世界因我不同”。
“我觉得自己只有100天可活了”李开复的病来得很突然。
2013年暑假的一天,李开复在台湾一家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医生建议说,年纪大了,做个核磁共振全面检查下身体很有必要。
这是李开复第一次做核磁。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大概是2013年8月的一天,他和李开复在河北承德参加一个会议。
李开复突然出去接了个很长的电话,打完电话后把他和公司的其他高管叫到一起,说台湾的医生让他尽快回台北去复查一下身体。
起初,李开复不以为然,当晚还跟同事们一起打了德州扑克。
读《向死而生》心得感想
读《向死而生》心得感想篇一:读《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心得监察部苏崇瑾一个人如果不走到绝境是很难去回头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的,尤其像李开复这样一直很优秀,身负盛名,被奉为青年导师的人,所以特别赞同他把自己身患癌症这件事当作是上天给予他的无上恩典,他说,“疾病是我的导师”。
许多人常常在抱怨自己的命运,抱怨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抱怨自己没有获得成功,没有荣誉,缺少财富,因而抱怨整个社会的不公平。
其实他们最缺少的正是对自我的理解和对人生未来的追求。
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帮你,真正要面对困难的是你自己。
如果自己都对未来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努力,那你又怎么会有未来呢?我非常喜欢《孟子·离娄上》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
当负能量爆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公,越来越发达的网络,让我们看到了有钱人的日常,他们的生活是什么,他们的娱乐是什么,欲壑难填充斥着大脑,你开始变得焦躁,嫉妒,愤懑... ... 在这个时候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前前后后,想想自己所遇到的糟糕事情,更需要我们反躬自省,而不是怨天尤人。
病魔没有让李开复屈服,反而在他战胜病魔的一年中,看到了人生平时无法看到和体会的哲理。
“活在当下”便是李开复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更加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找回了许多过去因工作太忙而忽略了的生活乐趣,重温了朋友、亲人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爱,也有缘重新拥抱了整个世界。
“活在当下”是一种豁达坦然的人生态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在顺境中学会珍惜与感恩,在逆境中学会忍耐与包容,过一个充实的人生。
在那些我们不能操控的未知中,我们唯能做的只有不断的修善自我,平宁心境,带着爱、带着欣赏、带着觉察去全身心的品味。
保持这样的生活的态度,必定在生活中体会到许许多多的别人未曾发现的美妙滋味和人生领悟。
如果我们始终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或执着于对未来的幻想,我们虽然看起来在经历生命的过程,实际上却错过了它。
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
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
【篇一:《向死而生》读后感】
半月前跟朋友约定一起读李开复的新书《向死而生》,之所以有了这个想法,一为找到一位可以畅快分享读后感的书友,二为给自己勇气翻开这本书,三为督促自己不断的阅读。
这本书买回来已经很久,但是一直没有去看,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读它的勇气和状态。
这就不得不要说一说另外一本书《此生未完成》,当时读完《此生未完成》让我心情压抑了几天,所以对于此类书必须用最好的状态我才能一直读下去。
因为于娟的书是依据于日记后期整理而成,所以全书更多的是从发现生病到离开人世的一种记录,表达的更多的是对生的执着和对过往的反思。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我的身体也出了问题,所以对于身体健康的担忧和对过往生活习惯的反思很是感同身受。
读完《此生未完成》之后,它督促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注重身体的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但是当我认真读了之后,才发现两本书是大大不同的,有人评论说这是李开复的又一本心灵鸡汤,但我更觉这是劫后余生之后他送给他自己的一本未来规划。
最初看的时候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更希望的是能从这本书中再次找到那种感同身受,好让自己再次调整作息,再次重视自己的身体;我更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他与病魔作。
读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读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生从今日始初识李开复,缘于很早很早的一档电视节目,当时,我大学刚毕业没多久,进入单位,似乎一切还只是迷迷糊糊的,并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走什么样的路。
无意中看到这节目访谈,别的好象都不记得了,只觉得这个男人很难得的那种绅士,仿佛是什么成功人士在在节目里谈青年人进入社会应该怎么走路。
怎么说的我也没记住,只记得他把青年人未来所要面临的种种情境,分成了两个阶段:一个是生存阶段,大约在35岁左右必须结束;一个是生活阶段,大约要在35岁至40岁的时候必须开始。
或者,以当时自己刚刚步入社会的年龄来讲,35岁40岁还是一个有些遥远的年纪。
但是,这种生命的阶段划分法,从那里开始,就真的溶入了我的思想里。
让自己在一步步走到甚至走过不惑之年的时候,还在不时地反思,自己的生存阶段积蓄了什么,并可以因此过好下半生的生活阶段。
电视节目结束后,李开复,这个名字也开始被我关注,甚至于他的工作、思想和各种经历。
早在十几年前的中国,李开复是个多么稀缺的完美形象,优良的家庭出身,年少负笈留学,名校卡梅的计算机博士,顶尖IT公司的高管,互联网时代的宠儿,融汇中西的谦谦君子,愿予青年人无私指导的导师。
李开复除了创新工场创始人的身份,也是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
在离职创办创新工场后,不仅在形式上对天使投资进行了创新,也借助着他的个人魅力帮助者创业者不断成长、成熟。
而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癌症患者。
2013年9月,李开复对外宣布罹患淋巴癌。
2015年6月30日,与癌症斗争两年的李开复通过微博和网友分享了好消息,晒接受癌症时的多张图片,并透露已康复,称:“我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
”从人生的巅峰坠入病痛的折磨,从喧嚣抵达沉寂,这是属于李开复的17个,也是包含了17个月的追问与忏悔。
这是一本李开复的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之所以能这样谈到与他擦肩而过的死亡并给新书起这么一个名字,他说,人生之所以有他的顾虑就是人都会死,向死而生这四个字有几个意义,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会死,可能把时间浪费,也可能没有照顾自己的健康身体,更可能没有了解身体非常重要。
【精品文档】《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一)李开复的新书将在今年6月27日首发。
这是他的第六本书,书名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讲述的是他与淋巴癌作斗争的17个月里的故事。
李开复今年54岁,祖籍四川华阳(成都下辖),据李开复的姐姐李开敏在《我的父亲李天民》一文中说,他们的先祖自创刘门教,门生无数,是个书香门第。
李开复出生于台湾,有两个女儿。
家里七兄妹,他最小,是父母老来得子,他和他父亲年龄上差了半个世纪。
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他总是抢在姐姐们前面,在病榻前给父亲喂食。
李开复在台湾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美国,念过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擅长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
他曾在苹果、微软和Google等担任要职,其中在苹果工作了6年,微软7年,谷歌4年。
在微软和谷歌,他都是负责中国区的业务。
201X年他从谷歌中国负责人任上离职创办创新工场。
他曾经有很多标签,最显眼的是青年导师和网络大V。
但经历过17个月的“向死而生”后,李开复完成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升级。
在这场扑克大赛之前,兄弟会聚在一起做了一次封闭培训,主讲人是李开复。
他讲的主题是“幂定律”:创业成功者永远是凤毛麟角,大的成功者的成就,比所有小成功者的成就还要大。
而在过去,李开复更喜欢的是跟创业者大谈“世界因我不同”。
“我觉得自己只有100天可活了”李开复的病来得很突然。
201X年暑假的一天,李开复在台湾一家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医生建议说,年纪大了,做个核磁共振全面检查下身体很有必要。
这是李开复第一次做核磁。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大概是201X年8月的一天,他和李开复在河北承德参加一个会议。
李开复突然出去接了个很长的电话,打完电话后把他和公司的其他高管叫到一起,说台湾的医生让他尽快回台北去复查一下身体。
向死而生李开复读后感800字
向死而生李开复读后感800字《向死而生李开复读后感》篇一读了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就像被雷劈了一下,整个人都有点懵,然后又好像突然被点醒了。
以前吧,我就觉得李开复那可是超级成功的人士啊。
在我眼里,他就像那种开了挂的游戏玩家,一路过关斩将,在事业的大地图上横冲直撞,什么微软啦,谷歌啦,那些大公司就像他的一个个副本,被他轻松拿下。
我想他每天肯定都是充满斗志,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征服世界的。
可是呢,当他被查出患了癌症,哇塞,这就像游戏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超级大BOSS,直接把他这个大神给打懵了。
我当时就想,这怎么可能呢?这么牛的人也会生病?而且还是这么严重的病。
他在书里写他生病后的那些事儿,我看着就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
他说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生活,就像一个迷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他以前拼命工作,就像一个疯狂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也许他当时觉得只要转得够快,就能把世界都甩在身后,可谁知道呢,病魔可不管你转得多快。
我就想到我自己了,我虽然没他那么厉害,但是我也经常为了一些考试啊,小比赛啊,忙得晕头转向。
有时候我妈叫我休息一下,我还不耐烦地说:“哎呀,你不懂,我这是在为未来奋斗呢!”现在想想,我可能是有点傻。
我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呢?难道就是把自己累垮吗?李开复在书里说他开始重新审视他和家人的关系,这一点真的让我挺有感触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我爸在医院里忙前忙后,我当时就想,我平时怎么就没多陪陪他呢?总是在外面和朋友玩或者自己闷头学习。
我爸那时候眼睛里全是担心,我就像个不懂事的小屁孩,还觉得他有点大惊小怪。
从李开复的经历里,我就觉得我们有时候真的是在本末倒置。
我们总是追逐那些看起来很光鲜的东西,像成绩啊,荣誉啊,就像一群小蚂蚁在争抢一颗小糖豆,争得头破血流。
可是我们真正应该珍惜的东西,像健康啊,家人啊,却被我们丢在一边。
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呢?就像李开复那样,从死亡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通用10篇)
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通用10篇)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篇1之前翻看过这本书,当时为什么买本书也记不清了。
但大概原因跟我此刻的心情差不多,不然此时我也不会再次拿起这书。
我虽然没有李开复这么严重的病,但也逃不开病情的折磨,前段时间我查出来了四项病,我已半信半疑的状态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我还是反思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所有病情都与以前的饮食、生活作息密切相关,自己又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一个警告。
李开复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压力太大,精确时间。
这其实是很多人目前都有的同感,时间很重要,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总觉得会失去很多。
我在这看书,他在那感悟,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反省,而不是追究过往的一切,一旦追究起来,谁不是长篇大论,但提到反省,又是闭口不谈,过后也许还是一如既往。
说到每个人的思维,我有时确实不能理解医生所说的≥2的这种表达模式,但听李开复这样一讲,他们当时所考虑到的东西,跟当事人是不一样的。
”过去,我会以我的角度当面提出质疑,但我越来越清楚,每一种认知、观点、立场不同,无关是非对错。
有了这种理解,可以避免许多争辩的烦恼,在医疗专业上,我会尽力配合医生。
”这让我想到,最近因生病检查而跟医生发生的口角,深感惭愧。
对于人生的迷茫,不在于别人给我的信息,而在于自己对这些信息的误解,再放大,才会导致自己的内心不得平复。
对于生活的的追求,更是如此,当你突然开始羡慕一个人,对方的所有动向,你都会觉得恰到好处,非常向往,却忽视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面貌。
认清自己的现状,热爱自己的生活,才不会被太多的外界干扰。
本是个动荡的年龄,却又随波逐流,你不难过,谁难过?长时间的不看书,太容易让我陷入一个知识枯竭的状态,无法想通很多事,便形成恶心循环,久久不能逃出这个怪圈,才会引发各种因思考欠缺的事情。
当合上书的那一幕,想的最多的是网络,因李开复就是一个网络科技伟人,看他的书,很难避开这个圈子,但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在之前我也是相当模糊,又一次感触到知识的不足。
读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有感
读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有感周末花时间看完了李开复的《向死而生》。
这次我奢侈地选择了不是看专业书籍也不是看政治或历史书籍,而选择一本感情生命的书籍。
李开复2015年被检查发现患淋巴癌四期,后在亲朋好友的关爱下积极治疗,几个月后战胜病魔,所以写了此书。
相信这次如此接近死神的经历对李开复是有了很大触动的,其在书中也说了,以前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靠咖啡提神,靠安眠药入睡,收到邮件十分钟必定做出回星盘”,而现在他会把更多时间安排给家人,每周两次运动。
李开复确定是好运,最终从死神边上逃离,也因此才有了这本感悟生命的书。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现在有空的时间并不多,不论是年纪大小也不论是职位高低,每个人似乎每天都很,忙着就会手头上接踵而至的工作,忙着做业绩赚钱,忙着吸引每天不同渠道奔涌而来的资讯(不论好坏),每天花在手机屏幕上的时间多过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充实之后真正沉静下来时却感觉无尽的空虚,事实上我们很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直到生命让你不得不做出选择,然而为时已晚。
奢侈地看完这本感情生命之书后我继续奢侈地尝试写点东西,那是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如何对待你的生命?到底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真正实现时你是否会幸福?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某种“看破”或“觉悟”会是某种程度上的消极,你已经看破了生命的意义,仿佛你就无欲无求不想再追求所谓的“成功”那自己也就没了工作的动力。
但我认为,真正“看破”的人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领悟了生命内涵的人他依然热爱工作,依然激情四射,只是他们头脑里没有了更多的执念,真正领悟的人即使努力后失败他也能坦然的面对,因为其实你能达成何种成功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虽离不开努力与能力,但机缘与运气也是很重要。
况且谁说必须一板一眼的达成既定目标才算是成功呢?虽然结果不如意但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付出了,自然能力与经验也提升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放下执念,你会更容易感受生命的厚度。
向死而生,李开复的7个死亡学分
学分 3 :珍 惜 缘 分, 学会 感
恩 和 爱
一
历 程和 人 生思 考 为背景 进 行 拍摄 的。
其 实健 康 失去 了 ,就 什 么都没 有 了 ,
直 面对死 亡 的时候 ,对 于家 人
片 中 ,李开 复分 享 了 自 己的思 考 :脱 生命 最 重要 ,健康 和 生命 是一样 重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我 无私 的爱 ,我 当年 是 多么冷 漠。 虽然 我告 诉朋 友说 ,我一放 假 就 陪我 们 的母 亲 ,但 是我 们只 有 4周 的假。
去虚 名与成就 ,你 的人生还剩下什 么 ? 的。
与 此 同时 ,李 开复 还推 出了 自己 如果 我们 要维 护 自己的健 康和 生
一
在世 俗 里面 很容 易 陷入 今天 的现 实世
件 事情 的发生 都有 它 的理 由,我们 猿猴 演变出来 的人类 , 就因为被 教导 ,
界 里 面 。 而 面 对 死 亡 ,我 们 反 而 容 易 应该 多思 考 当一 件事 发生 以后 ,是不 孔 子说 的亲情 ,我觉 得这 样 的缘份 , 是有什 么正面 的启 示或者正 面的力量。 真 的是 久 别之 后的 重逢 ,我 们 应该珍 得 到顿 悟 ,了解 生命 的 意义 ,让 死亡 发 生 一 个 灾 难 ,是 不 是 不 要 把 它 当成 惜 人生中的缘份和爱护 。 成 为生 命旅 程 中无 形 的好友 ,温 和提
人 人 平等 ,善待 每 一个 人 ;我们 的 人 要放 弃 一切 。我们 的健 康 如果 简单 来
生究 竟是 为 什 么 ?
我觉得真正改变应该有三个层次 。
最基 本 的是别 人对 你好 ,你感 觉 到 了 这是 感恩 ,再稍 微好 一 点的是 别人 对
《向死而生》读后感(四篇)
《向死而生》读后感从网络上得知大病初愈的李开复先生要出一本名为《向死而生》的书,主要讲他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后感悟。
本着经历过大悲或大喜的人所感悟出的人生真谛毕竟会有其的纯粹的逻辑下,我买了李先生的这本书。
老实说,之前对李先生的了解知之甚少,单纯的知道他是一名杰出的企业家,成功人士。
没听过他的任何一次演讲,没买过他之前出的任何一本书,更不是他微博千万粉丝之中的一员,如果不是因为李先生患病,如果不是因为李先生将其患病后的感悟写成书,我想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世界上各自忙碌的两个陌生人。
他不是我的偶像,我也不是他的粉丝。
翻开这本书,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使你一口气想把它读完,期间几度想停下来写写感悟,又担心没有完全读完全书而对笔者的思想产生误解,最终还是在完整的读完后写下这刻骨铭心的感触和共鸣。
我本人自诩是一个记别人名字很差的人,念大学时曾经因为要记住专业100多个同学的名字头疼不已。
对于之前所读过的名著书籍中的主人公,若不是读之前有些许了解,基本上整本书读完,依旧很难记住里面主要人物的名字,不是因为自己读的走马观花,而是对人名有天生的免疫。
但李先生的这本书却使我对自己记忆人名这回事有了新的定义,不是我记不住,是作者提的次数太少。
看完李先生的书,我就知道李先生的太太叫先玲。
李先生在整本书中,无处不提及他的太太,这是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从鬼门关走过一场的人,在他心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他过去拿过多少荣誉,也不是他曾经给这个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而是他的妻子,女儿,母亲和亲朋。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我想有些事情也许当我们接近死亡那一刻才能深刻的体会。
我们每一个人不会如李先生一样的幸运儿,历经生死,劫后重生。
但我们又是让李先生羡慕的幸运儿,因为我们不需要亲自去经历生死,看了他的书,我们就可以理解到,当死亡来临时我们的感悟,可以使我们在离死亡还有一段距离时,就了解在我们这短暂的一生,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
李开复:向死而生
李开复:向死而生与病魔抗争17个月后,李开复,6月27日推出感恩之作——《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将他自2013年9月得知罹患淋巴癌以来治疗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以及死亡线上回来的人生思考与读者坦诚相见。
对话星云大师:生病之前,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气风发地赴美受奖,自认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然而,吊诡的是,领奖回来没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生病了。
病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风暴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
那时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这是因果报应吗?”我是天之骄子啊!我有能力改变世界、造福人类,老天爷应该特别眷顾我,怎么可能会把我抛在癌症的烂泥地里,跟一群凡夫俗子一样在这里挣扎求生?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带我去拜见星云大师,并在佛光山小住几日。
有一天,早课刚过,天还没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师一起用早斋。
饭后,大师突然问我:“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人生信仰: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做出来的事情就越能够发挥效应……这个信念像肿瘤一样长在我身上,顽强、固执,而且快速扩张。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后,他说:“这样太危险了!”“为什么?我不明白!”我太惊讶了!“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
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大师说得很轻、很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
“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听到这里,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又严厉地指出我的盲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深度好文)? 提示:点击上方'读书'↑免费订阅2013年9月,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一度退出公众视野。
阔别17个月后,6月27日,李开复携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再度归来。
在新书发布会上,李开复讲述了自己生病后,在死神阴影下所修的7个学分。
在健康面前,一起思考:脱去虚名与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领英用户(LinkedIn Member)李开复,创新工场CEO,Google前副总裁。
6月27日下午,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忏悔录》举行首映。
与此同时,李开复还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他在现场演讲中说,死亡共有7 个学分:健康无价;一切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经得住诱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为什么?以下是李开复的演讲实录:谢谢各位,非常感谢今天各位嘉宾的到来。
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生病的心路历程。
平时我工作的时候,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包括今天,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面临死亡、面临癌症。
而我心中想过的每一个思念都和我的工作丝毫无关。
我们每个人都要临死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吗?我相信今天的纪录片和我出的书,能阐述我个人向死而生的过程。
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
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珍惜我们的生命,不是只度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1健康无价Health Is Priceless第一个学分,非常明显,就是健康无价。
在我平时的生活中,我热爱美食,不爱睡眠,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每天起来回E-mail,给我员工证明我工作多努力。
生病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样重要的。
如果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很多人会认为说,如果你养生,就没有事业了,什么都不要了,过退休的生活,过慢日子吧。
我领悟以后,和几位朋友交流以后,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每一个人的健康,其实不是要放弃一切。
我们的健康如果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我们的睡眠、压力、运动、饮食,如果这四点达到即可。
对年轻人来说,你是可以努力工作的,一个礼拜拿三四个小时维护你的健康,我非常希望在这里告诉大家要爱惜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这样几乎后悔,几乎来不及才知道学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2一切事物都有理由Ever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第二个学分,其实一切的事物都有他的理由。
我们往往把发生在自己身体的事情,归咎于一定做错了才惩罚我身上。
其实不见得如此,世界的玄妙我们只了解里面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许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该多思考当一件事发生以后,是不是有什么正面的启示或者正面的力量。
发生一个灾难,是不是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果,而是把它当成因,如果把它当成因,任何的灾难都是学习的机会。
如果我们生病了,是让我们学会生活更健康,也许我们无助的时候,让我们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
也许我们面临死亡才能教会我们分辨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Be Grateful第三个学分,是要珍惜我们的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一直面对死亡的时候才意识到家人对我无私的爱,以及我当年是多么冷漠。
虽然我告诉朋友说,我一放假就陪母亲,但是我们只有4周的假。
陪母亲5天以后,我就认为我的任务完成了。
一直到我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冷漠,我是以多么敷衍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口中的孝顺。
我觉得真正改变应该有三个层次。
最基本的是别人对你好,你感觉到了这是感恩,再稍微好一点的是别人对你好你要回报他。
但是真正第三个层次,就是主动、不要求回报地去付出关怀,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我有这样的家庭,我的父母、姐姐、妻子、女儿都是不要求回报的。
无论我怎么对待他们,无论我是因为事业把家庭从美国搬来了中国大陆又搬回美国,再搬回中国大陆,又迁回台湾,整个过程对他们是多么煎熬,我只想做好我的事业。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义,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能和亲人在一起,他们能这样对我们,这不是猿猴演变出来的人类,就因为被教导,孔子说的亲情,我觉得这样的缘份,真的是久别之后的重逢,我们应该珍惜人生中的缘份和爱护。
所以我生病以后我就决定说,我要改变我的方式,每一周不但要陪我的妈妈,还要陪我的姐姐。
我到了台湾,花更多的时间和我爱人在一起。
我女儿要考大学,我帮她做各种准备。
后来有一天她弄了一个刺青,刺了一个try,这就是我没有付出足够教育的结果。
然后她学业情况上升了,也被大学录取了,然后又把try变成了stay gold,我认为我自己是发光的黄金。
父母的爱,也许我很难直接给他们回报,但是至少对妻子女儿,过去的17个月,我做的一些事情,也让我学会如何感恩,如何爱,如何直接表达。
父亲节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博,是我女儿亲我的照片,我鼓励更多的孩子亲他们的父亲。
我看他们的留言,很多女孩子说这么大了,怎么好意思,父亲很威严。
爱不是藏在心里的,是应该表达出来的,如果没有表达,以后没有机会的话会很后悔。
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Live in the Moment 第四个学分,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
我的癌症是淋巴癌四期,我认为我的生命并不长了。
当时我也想到,如果我的生命真的只有100天了,我会怎么样度过这个时间?我的结论和看护临终病人的护士是非常相似的。
我的结论是说,我要让我的亲人知道我如何爱他们,我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特别难忘的时光,无论是和妻子去我们蜜月的地方,或者和孩子去一个我们过去特别快乐的地方,怀念回忆过去的美好,去吃我们爱吃的东西,做我们爱做的事情,这才是活。
我希望活的时候,能全心全意每一刻活着,不只是脑子不停想我的公司,想我的事情。
开始看世界其实是充满了美好的东西的。
稍微偶尔慢一下,能活在当下,才能体验到这些美好,才能感觉自己没有白活。
我活了50多岁,一直没有分清什么是桂花、什么是茉莉花等等。
我只知道他们都有香味。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这是什么味?他说桂花,什么时候种的?他说种了很长时间了。
慢下来的时候,才会感受世界的美好。
这是美食,这是我们最爱的酒,最漂亮的衣服,留到哪一天才会穿。
我鼓励你们,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推到以后,别说将来,找机会,还有一天等特殊的日子,我希望我们都活在当下。
今天为什么不能成为那个特殊的日子呢,让每一天都成为最特殊的一天。
我觉得人生如果这样活下去,不仅仅是最后的一百天,而是每一天都这样活下去,一定会非常圆满,丰富。
5经得住诱惑Resist Temptation第五个学分,经得住诱惑。
我们小的时候,我父亲跟我们说,不要爱钱,对财富来讲,越多越好,但是不要贪婪地想得到更多。
中国有一个通病,特别爱美。
我们看到这么多古时候的皇帝,各方面的慈善家,做的各种事情都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好。
我父亲留给我10个字,有容则乃大,无求则更高。
人死留名,我们希望做好的事情是对的,但希望留名没有任何的必要,除了孔子以外,有哪个人被大家都记住了。
我相信我们每一位50年以后都没有被别人记下来。
当你特别纠结自己“名”的时候,或许刻意,或者不刻意,都会让自己追求名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说之前我告诉年轻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做最好的自己。
这个话没有错,但如果把最大化影响力这个词发挥到极致,每天机械化衡量影响力有没有提升,有没有人听我的演讲,成为我的粉丝。
当我生病前的几年,越来越顺,越来越有更多人喜欢把我当成他们的导师。
一方面出于善心的帮助年轻人,但是不可避免的,每天的追随希望有更大的影响力。
影响力是好的吗?要一点名没有关系,我和清云大师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告诉我,其实人是禁不住诱惑的。
你要影响力的目的就是让世界更好,不断做好事情,不断衡量,我和别人都做好事就够了,为什么算我卖了多少本书,有多少粉丝呢?这样的过程,让我发现,虽然我认为我一直追求的方向和建议并没有错,但是如果特别机械化地追求效率,衡量每一天的结果,会让我们变得更冷漠无情。
所以我发现,虽然我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过度追求名声,让我走偏了。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Be Nice to Everyone第六个学分,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当你追求每一件事情影响力最大化的时候,你就想认识更多聪明的人。
见创业者只见最顶尖的,一个青年人找你签字,如果是普通人,你就不考虑,你会见聪明人,成功人,把自己的一圈都变成社会的顶尖人士。
但是我发现,如果真的再继续这么做的话,其实丧失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人是平等的。
当我得了癌症,发的第一条微博,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我慢慢觉醒的时候,我发现任何事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世界的奥妙,不允许我们渺小对人类的评估。
我们凭什么说这个人是普通人,这个人不怎么样,这个企业不会成功,这个创业者不行。
既然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做评估的话,既然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时间允许,我会秉承这样的理念,让我花更多的时间在网上和一些包括所谓的普通网友交流,每一周见一些想要见我的人,哪怕我们从来不认识,哪怕他们并没有特别光辉的履历。
我建议大家,不要吝啬给别人爱的关怀。
因为你对任何人,优秀的人,普通的人,都是一样的。
你对任何人的微笑,一个行为,都可能帮助别人,帮助生命。
7我们的人生是为什么?What's our life for?第七个学分,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为什么?我觉得如果我们太狂妄的说,我们来到人生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懂得这么少,这么渺小,凭什么狂妄,我们世界改变了,是更好,还是更不好,每天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评估出来吗?我认为我们不必强求把改变世界作为我们的要求。
如果每天拼命改变世界,那是充满压力的。
我认为来到人间,我们有缘认识周围的人,好好体验人生,结交善缘,做事问心无愧,凭良心,做人真诚平等,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学习,成长,其实那就足够了。
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这么做,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如果过去我的哲学更多的是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分秒必争,征求效率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我更觉得说,其实生命里很多东西,并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并没有办法每天衡量,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缘份。
从现在开始,我不再看世界上很多的缺陷,批评他们,我相信每一个平等的生命都是来到这里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人只有有缺陷才能学习成长,我们没有权利过分的批评别人,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更完善的人。
既然每个人都在持续成长,对于那些曾经伤害我,打击我,或者未来打击我的人,我不但宽恕他们,而且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可能点醒我很多的不足。
我相信人生的生命是与大宇宙连在一起的,我们有责任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