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华夷观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高中历史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1234567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 述近代英国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影响。(13分) 答案 不同:中国属和平交往,英国属于殖民扩张;中国以构建和平秩序,促进世 界各国发展为目的,英国以称霸世界,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中国 封建王朝是对外交往的主导与推动者,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是海外扩张的积极推动者。 影响:扩大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展了英国的海外利益,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 和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英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
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朱棣派遣郑和出使的敕谕中说:“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
语华
帝国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确实做到了有“一”就有“和”。
1234567
——摘编自何芳川《“华夷”秩序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已具备了向外扩张的条件。当时,新的政治制度已 经确立,由此而造成的政治冲突也已经结束。重商主义已经为朝野上下所接受,对外 贸易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国计。辉格党长期执政,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保障, 这个党代表着英国最大的土地贵族,但同时也代表以伦敦为基地的海外大商业利益。 威廉三世继承王位后,英国就被拖进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就威廉的本意而言,他 要把英国拖进荷、法之间的长期争执,从而有利于荷兰方面;但就英国而言,这却符 合它已经面临的扩张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支持,尤其受到辉格党的支持。
1234567
2.(2019·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四市一模,30)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
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
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
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微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知识整合】一、“夷夏观念”1.概念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二、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

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三历史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三历史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高考解读:一、历年高考试题回顾:1、(2004年某某卷)进入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自恃富强,动违禁令……日形狂诞”。

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

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A、打开商品市场B、扩大资本输出C、夺取某某诸岛D、巩固远东霸权2、(2004年某某卷)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C)A、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享有对《某某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3、(2004年某某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4、(2004年某某卷)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B)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5、(2004年某某卷)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C)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6、(2004年春季文综卷)下列表述哪一项为《某某条约》《某某条约》和《条约》所共有(D)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C、准许华工出洋D、开放通商口岸7、(2004年全国文综卷2)鸦片战争后主X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A)A、魏源的《海国图志》B、徐继畬的《瀛环志略》C、姚莹的《康輶纪行》D、洪仁玕的《资政新篇》8、(2005全国文综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

与《某某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D)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9、(2005某某历史)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华夷观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信仰,主要是指对于中国之外的外族种族的看法和态度。

在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元和明朝时期,华夷观念逐渐被重新定义,而这种定义对华夷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朝继承了中国唐宋等朝代的传统华夷观念,即将自己视为“中华”的代表,将外族看作是“夷狄”,认为他们具有落后、野蛮的特点,需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元朝也受到了蒙古、西亚等地区文化的影响,对于外族的看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汉族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学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元代官方对于外族的认知逐渐向着多元化、包容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元朝还积极开展了对于外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社会和外族社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对于元朝时期,明代显得更加封闭与保守。

明初的皇帝朱元璋不仅高度重视汉族与外族的区别,并且强制限制汉族与外族的交往,力图重构华夷思想。

在这一时期,汉族社会对于外族的看法日益强化,民间出现了一些以“排外”为中心的文化现象,比如说以“锁燕帘”和“拒蒙门”为核心的民间文化,这表明明代社会的民族意识逐渐加强。

不过,随着明代逐渐走向繁荣富贵,一种渐进的汉化思路在国王和学者之间形成。

在这一时期,中国官员和文人开始积极向外推己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制度,也同时向外界传播他们对于华夷关系的看法。

清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华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康熙、乾隆时期,清朝的皇帝将华夷观念转化为一种用于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工具。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华夷思想,开始尝试着将“中央文化”列为“世界文化”的代表,得到全球文化的认可。

同时,清朝还积极地向西方传教士、商人、学者等开放社会,推行对外交流,并用邮政、海运等方式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

这些转变改变了华夷观念的历史地位,将其从一个传统观念转变为一种现代的思想模式。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第33卷第1期 2020年01月Vol.33 No.1January 2020艺术科技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苗培熙 安 娜 顾意刚(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摘 要:本文分析《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认为降清且忠于新朝的前明官员群体已经有了对华夷观念的再认识,只有台湾郑氏政权为代表的未降清前明官员群体和不仕清的前明士子群体仍然坚持着以地域、血缘区分华夷,满族统治者群体则绕开了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持有的华夷观念,强调大一统的政权就是中华正统。

关键词:清初;《康熙王朝》;群体;华夷观念0…引言在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中,清朝远比元朝受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清朝打破了此前“胡虏无百年之运”的古语,自清军入关起存在268年,而元朝自灭亡南宋起仅存在89年;另一方面则是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有的特殊性。

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康熙最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康熙的丰功伟绩,也是因为康熙统治时期是清朝统治的关键节点,此时,在国家层面上,清朝还未真正实现统一,内有“三藩”威胁,外有准噶尔、沙皇俄国的入侵,台湾的郑氏政权则不断骚扰东南沿海;在政治层面上,满汉官员界限分明,互不信任,重要的职位几乎全由满族官员担任;在思想层面上,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少数民族身份,更是远未取得知识分子的认可。

康熙的功绩就建立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让知识分子认可清朝作为正统政权的合法性,从而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这其中就涉及中国的华夷观念。

本文从电视剧《康熙王朝》入手,探讨剧情所反映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1…对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说明在对电视剧《康熙王朝》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其本身并非照搬史实,其创作的基础是改编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出于艺术创作的考虑,剧中多处与史实不符,[1]不仅诸多剧中人物为虚构,且剧中人物的台词更是在设想当时情况的基础上写成,很多时候是借“古人之口”说“今人之语”,因此剧中反映的华夷观念实际上掺杂了当代的认知,并不一定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皇清职贡图》图说中的“中华天下观”

《皇清职贡图》图说中的“中华天下观”

《皇清职贡图》图说中的“中华天下观”*郭丹丹【摘要】《皇清职贡图》是为展现清朝“统一寰宇,凡属内外苗夷莫不输诚向化”的不世之功所绘制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勾勒了在清帝国日渐“一统”的广袤疆域上,经过改土归流、多年教化之后已经完成和正处在“化夷为民”进程中的边民形象。

其图说纠正了地方官员“汉”即“中华”的错误认知,表现出强烈的“民化”取向,并使用多元文化标准如融合了儒家文化的满族发饰服装、“淳朴”特质等来评判族群向化,积极呈现儒学对少数族群的“教化”成果。

这种多民族文化的塑造、融合和使用实践,构建了一个更具包容精神和宽阔胸襟的中华帝国形象,是乾隆“中华天下观”的重要体现,对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皇清职贡图;以“民”代“汉”;多民族取向;中华天下观【作者】郭丹丹,中央民族大学档案馆助理研究员。

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5-0114-0009《皇清职贡图》①是为展现清朝“统一寰宇,凡属内外苗夷莫不输诚向化”的不世之功所绘制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蕴含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皇清职贡图》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不仅在版本研究、满汉图说解读等方面建树颇丰,在其所涉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历史学以及图像学研究方面也成果斐然。

清王朝经过累世经营,到乾隆时疆域达到极盛,对边疆地区治理日臻完善,统治者挑战传统“华夷观”和“正统观”的尝试也取得重要进展。

疆域大一统使执政者不再受困于传统儒学的优势地位,转而持续塑造可与之匹敌的满州核心特质、重构视野更为广阔的多族群“大一统”意识形态话语②以及提出“主天下者即为正统”的“中华天下观”。

为构建帝国形象,乾隆皇帝不惮且非常乐于将这些成果通过各种志书编纂、图谱制作展现出来,绘制《皇清职贡图》正是此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因此,探讨《皇清职贡图》如何响应这一计划呈现出“中华天下”而不是“汉人天下”,对于理解乾隆时期“正统观”“华夷观”转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简论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

简论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

简论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简论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摘要]随着华夏族的形成,“夷〞族也随之而形成,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开展,华夷思想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华夷思想在先秦时便已形成,自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以来,汉族统治者便一直坚持华夷之别。

1644年,清兵入关,满族贵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华夷之辨〞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清初统治者。

世宗雍正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四位帝王,针对当时的曾静逆案,与其展开一场关于华夷之辨的辩论,重新定义了华夷的含义,并且促进清朝大一统的形成以及边疆民族的开展。

[关键词]雍正皇帝;华夷思想;华夷之辨一、雍正皇帝华夷思想的提出华夷思想的根源先秦时期便有“内中华而外夷狄〞的华夷思想,将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民族称之为华,而将其他少数民族称之为夷。

但最初儒家的华夷思想主要是依据物质文化以及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的不同而划分的华夷,并没有歧视夷族的意思。

但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开展,华夷观逐渐被汉族统治者演变为华夷之别。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便开始修建长城,防止匈奴进入中原,严明了“内〞“外〞的界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华夷思想也在不同的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李大龙在?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一文中提到“所谓“华夷之辨〞的观念主要是试图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将“五方之民〞限定在各自生活的区域内,以保证“礼〞在华夏族区域内的正常运行不会因为其他民族的内徙而遭到干扰或破坏。

〞【1】尤其是中原汉族王朝统治力衰弱时,边疆少数民族便会不受中原王朝的束缚,甚至威胁到中原政权,这时统治者便会大肆标榜华夷之别,以此来证明自己正统的合法地位,代“天〞而治。

尤其是自辽金崛起后,由于汉族的控制力逐渐下将,所以更加提倡华夷之别。

清入关之初,统治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华夷之辨思想,所以清初统治者大力证明清入关是顺承天命,大肆宣讲清政权的合法地位。

清政权面临的华夷困扰至清朝雍正帝时期,清政权已经根本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加强思想控制,得到百姓以及各民族的思想认同便被提上了日程。

历史趣谈:清朝烧书最多的皇帝 烧掉汉人十万多本书

历史趣谈:清朝烧书最多的皇帝 烧掉汉人十万多本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烧书最多的皇帝烧掉汉人十万多本书
导语:要说中国历史上对思想管控最严厉的时代,那毫无疑问是乾隆朝。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开疆拓土,建功无数,本人又风流多才,看起来理应是一个心
要说中国历史上对思想管控最严厉的时代,那毫无疑问是乾隆朝。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开疆拓土,建功无数,本人又风流多才,看起来理应是一个心胸宽广、开放前卫的皇帝。

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

表面上风光无限的乾隆皇帝,从始至终一直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这种恐惧让他变成了一个疯子皇帝,迫害起文化和生命来,毫不手软。

乾隆到底恐惧什么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思想。

乾隆这辈子干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限制人民的思想。

除了数不清的文字狱,乾隆还干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大事对他的盛世非常有帮助。

这件事就是禁书。

我们都知道乾隆修四库全书的事,很多人以为这是乾隆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贡献。

其实完全相反,这恰恰是乾隆对中国文化最大的破坏。

乾隆为什么要修四库全书呢?因为乾隆发现,光搞文字狱,只能从心理上恐吓,可是民间还有那么多书,如果这些书让平民百姓读了,带来了觉醒,那就太不利于统治了。

乾隆认为,汉人的书籍只能留下三千卷,其他的必须全部烧了,这三千卷书最后编成四库全书,成为我天朝的唯一教材,这样就能360度无死角控制人民的思想了。

乾隆下令,各地开展搜书、查书运动,上交私人藏书。

朝廷专门设置了禁书部门,各地官员放下所有工作,响应皇帝号召,把禁书当成压倒一切的工作来做。

政府的公权在禁书运动过程里毫无限制地膨胀。

那么都有哪些书被禁了呢?首先第一类必须禁的是有反清思想的书,生活常识分享。

试论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试论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试论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发展以至最后定型的关键时期。

清朝不仅对奠定今天中国的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近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概念也是在清朝统治时期才出现的。

今天无论汉族,还是众多少数民族,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国是中国。

看起来这似乎无需论证,其实,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的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与整合,在清朝统治的三百年间,才最终成为定局;而作为主导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的清朝皇帝对中国的体认,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实践行为,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开国时期的国家概念明代的中国,主要依托中原农耕地区的明朝,隔九边与蒙古族所建立的北元及尔后的靴靶、瓦刺以敌国长期对峙。

追明朝末造,东北边睡建州女真崛起。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到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 1644)清兵入关定鼎燕京,大约60年间,见于文献记载的满洲使用的国号有“女直国”、“建州国”、“后金国”、“大金国”和“大清国’,。

万历二十四年(1596)努尔哈赤致朝鲜方面的回帖中自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

这是努尔哈赤使用“女直国”国名的最早记载。

“女直”即女真,因辽兴宗讳宗真,故改称女真为女直。

万历三十一年(1603)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筑城,两年后致辽抚赵揖、总兵李成梁的呈文中说:“我奴儿哈赤收管我建州国之人,看守朝廷九百五十余里边疆”。

万历三十五年( 1607)三月努尔哈赤又致书朝鲜国王:“建州等处地方夷王伶呈,为夷情事。

朝鲜国王知道,有天朝、你朝鲜、我达子三国”。

“建州国”之称一直沿用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与明朝彻底决裂,才由“后金国”取代。

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努尔哈赤在致朝鲜国王书信中首揭后金国号,直到明崇祯九年、金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大清,金国作为国号近20年。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康熙王朝》是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清朝康熙时期的政治斗争、社会风貌和文化发展。

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华夷观念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群体间的复杂关系。

康熙时期的宫廷和士族也展现了不同的华夷观念。

在《康熙王朝》中,清朝的宫廷生活被展现得极为绚丽和复杂,宫廷内外的人员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和礼仪,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剧中,皇帝和皇后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对待不同的事物和人员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宫廷内部的华夷观念。

清朝的士族则代表着另一种权力和文化的象征,他们对于满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也反映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冲突。

在《康熙王朝》中还展现了满族和蒙古族之间的华夷观念。

在剧中,清朝统治下的满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满族和蒙古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矛盾,在剧中有时展现出一种敌对的态度。

这种华夷观念在剧中也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体现了当时满族和蒙古族之间的文化和政治关系。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华夷观念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群体间的复杂关系。

华夷观念不仅是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政治斗争的体现,更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它对于我们理解康熙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对《康熙王朝》中华夷观念的分析,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发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帝王眼中的华夷之分与君臣之伦——从《大义觉迷录》看雍正的政治思想

帝王眼中的华夷之分与君臣之伦——从《大义觉迷录》看雍正的政治思想

“华夷之分”的整体框架,或者可以说雍正帝不管 是论述“君臣之伦”还是“华夷之分”都是在“天 下一统”的范围内。在雍正帝眼中,所谓的“天下 一统”存在着两个维度:一种为横向,是“华”与 “夷”;另一种为纵向,是“君”与“臣”。当“天 下一统”之时,“君臣之伦”占据上风,“华夷之 分”已无实质上的意义,因为在雍正的眼中,不管 是“华”还是“夷”都是“一统”“一家”之内的 成员,“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 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有殊视!而中外臣 民既来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 道者,尤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11 4当“天下”没 有一统时,就会出现“华夷之分”,在天下范围内, 无论“华”与“夷”之间相安无事,还是“华” “夷”之间相互冲突,“华夷之分”的观念出现在历 史舞台上。如《史记・越世家》:“夫翦发文身,错 劈左衽,瓯越之民也。”Ⅲ卷43瑚世家’“南方蛮从虫, 北方狄从尤,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异种 也。”【3l‘羌z注’‘‘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不可 推移。”Ⅲ憾斜钳等等。从以上的几句话中我们可以 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即:中国即“华”,与四方的 “夷”是不同的,不仅服装的不同,还在于民族性
万 方数据
第1期
栾洋等帝王眼中的华夷之分与君臣之伦
9l
作为君者,自然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人生天地间, 最重者莫如伦常,君臣为五伦之首,较父子尤重, 天下未有不知有亲者,即末有不知有君者。”“"6同 样,从这句话我们可知《大义觉迷录》中的“君” 存在着两种意义:一种为普遍意义的“君”,就是 中国传统思想中为表达某种政治思想理念而使用 的话语代表,另外一种即为具体意义的“君”,这
第9卷第1期 2008年3月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Yanshan

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

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

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
晚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受到深刻的影响,这种形式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晚清时期,由于曾国藩等人在政治、文化上加强中国主义,华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同时,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也导致了中国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使得华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时期,必须承认西方思想的作用和影响,即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的修复,以者维持中国的社会秩序。

另外,当时的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华夷观念的演变,如甲午战争的军事失败导致的军事和经济的深刻改变使中国更重视西方科学技术,强调国内的文明建设以避免再次陷入危机。

此外,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民族义理”被认为是晚清中华夷观念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义理提倡尊重天道,发扬儒家伦理,重视个人责任,否认天外有任何一贯的外来文明。

总之,晚清时期华夷观念受到深刻的影响,其归因于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当时的儒家的文化理念。

因此,晚清华夷观念的变化为中西文化之间的综合以及中国文化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朝皇帝的华夷观

清朝皇帝的华夷观

清朝皇帝的华夷观来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点击数:1673 更新时间:2009-2-25清朝皇帝的华夷观张双志发布时间 2009-2-25中国古代的华夷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华夏人自视为文明礼仪, “四夷”为野蛮落后。

相应地, 中国、华夏、中华、诸夏含义等同, 代表最先进文明礼仪; 用夏变夷, 夷夏之防; 华夏人统治“四夷” ; “中国”之外都是“四夷” ; 华尊夷卑等观念, 都构成了华夷观念的内涵,是为华夷之辨。

在清代, 满洲人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华夷之辨, 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 对华夷观也有着自身的认识,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变化。

清帝致力于国家的大一统, 强调各族的平等, 但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华夷之辨存在了两千年之久, 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身处儒家文化独尊的大环境, 清帝自不能“免俗” , 以“中国” 、“中华”自称, 自诩为“礼仪上邦” , 继承了历代大一统王朝视外国为“夷”的传统, 在主观意识里, 华夷分野的很清楚, 大一统国家之外的都是“夷” , 以华夷秩序作为处理与各国关系的准则, 把华夷观延伸到国外。

清帝眼中的大一统的中国, 是以东北、蒙古、西藏、新疆、西南、沿海岛屿为国家的边疆区域, 有着相对固定的疆域范围和臣属的民族。

在边疆之外, 清朝又把外国分成两部分。

据乾隆朝《会典》载: “凡四夷朝贡之国, 东曰朝鲜, 东南曰琉球、苏禄, 南曰安南、暹罗。

西南曰西洋、缅甸、南掌, 西北番夷见理藩院, 皆遣陪臣为使, 奉表纳贡来朝。

” εθ西北番夷指的是, 哈萨克左右部、布鲁特东西部、安集延、玛尔噶朗、霍罕、那木干四城、塔什罕、拔达克山、博罗尔、爱乌罕、奇齐玉斯、乌尔根齐等诸外藩部落, 因地缘关系, 附于新疆回城之后。

哈萨克、布鲁特比较特殊些, 有一部分在新疆境内。

此外, 于西藏后附有廓尔喀等。

统一由理藩院管理。

因俄罗斯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 对边疆安全影响很大, 有关事务由理藩院管理。

华夷中国文明史名词解释

华夷中国文明史名词解释

华夷观念名词解释古代东亚存在着华夷秩序圈,“华夷”是庞大的中央大国和拱卫在周边的蛮夷小国构成的一个自足空间.朝贡的宗主国与进贡国之间,各有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华夷秩序圈的特点.我们从自己的研究目的出发,可以归结出它的两个特点.首先,华夷秩序圈内部呈“中心——边缘”的主从结构.维系华夷秩序的首先是朝贡贸易.朝贡的宗主国与进贡国之间,各有各自的义务和职责.朝贡,在中国历史的语境下,绝不仅仅是“经济贸易”的等义词.它包含了礼仪、政治、社会交往、文化等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复杂概念.就它的原意而言,它是一个政治概念,实质性的经济贸易关系其实是处在次要的地位[v].与东亚政治经济的朝贡格局相对应的是,古代东亚文化上亦呈现“内核——外缘”结构,两端处于恒常的共振与环流中.其次,除了内部的“中心——边缘”结构以外,相对于外部遥远的蒙昧混沌世界而言,“华夷”构成一个有边界的自足空间.尽管这边界是模糊的,但它确实存在.基本上就是中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是否服从中华的“王化”,是进入这个边界的标准.边界之外,之谓“化外”.我们也许可以说,华夷秩序圈的这种边界,就是构成近代“亚洲论述”的一个传统基础.“华夷”观念的本身,隐含着亚洲视角,“华夷”对举,整个亚洲(东亚)就是由“华”加“夷”构成.“华夷”之内的地域自成一个思考单位,这是有其文化意义的,邹衍的大九洲、《山海经》中的海外奇谈,都被理性地摒弃在“天下”之外,就因为它并不合与中国文化对世界秩序的安排——这种安排构成中国传统知识的基础支柱之一.所以,凡在“华夷”边界之外的,邹衍也好[vi]、《山海经》也好,不仅地理感上位处边缘,在传统知识体系中也被边缘化.古人绘制的天下地图常常用“华夷”这个词, 除此以外,也经常以“舆地”为名,后一词更明显地透露了这种边界感.葛兆光指出:“‘舆地’,顾名思义是舟车所至之处,从贾耽《上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表》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一语可以看出,那些当时不在交通范围中的地域,自然不属于‘天下’的范围.”[vii]可见,交通范围是判划的原初标准之一.当然,说起来古代中国人的足迹与目光还是曾经远届今天整个亚洲以远,但“华夷”圈仍然有相对稳固的边界.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南洋、西洋,并没有使那些国家持久地进入华夷秩序圈.说起华夷秩序圈的边界体会,日本反而比中国更刚性.这看似反常的现象仍可从“中心——边缘”的视角去分析.对中华而言,华夷秩序的原理之一就是凡欲沐王化则来者不拒.所以,西欧各国要求通商时,清朝把他们看成朝贡国;而日本本来就是华夷秩序的边缘国,所以当幕府末期,俄国和英国要求保持接触,开展贸易,幕府并不认为他们是慕日本的德化而来,没有按朝贡国对待之意,煞费苦心的把它们挡了回去.锁国的定制,就是“通信则限于朝鲜、琉球,贸易则限于中国、荷兰,其他一概拒绝”.信夫清三郎曾分析中日这种区别,认为与中国地处大陆,四周没有天然屏障;而日本是岛国,四面临海的地域差别有关[viii].这样,边缘的日本,比中央的中国,更为强调华夷秩序边界感.这也许是近代日本“亚洲空间意识”强于中国的一个远源.。

清朝皇帝的“元朝观”

清朝皇帝的“元朝观”


5, C— N 8 9 Vp
决心和姿态,在帝王庙的祭祀上体现了对正统 Qp ' D $!1644" %, 朝 l
}北京,+( i
t
代帝 庙”③,
这一举动向各方传达了明朝已经灭亡的政治意
{, &时 *o 朝 代帝 庙
6
的继承,而非废除该祭祀体系’顺治二年,清朝
着手恢复元世祖在帝王庙中的地位’当年三
%,
! 34 " ! 4 # 2021 $7 %
!"#$$%!&$'()$*"
'ouenaio./antaz2nzieetzty!7hzioto9hyan: ;oczai;czence=:ztzon"
>oi?34@Ao?4 'ui?2021
e(
)
3@
! h $50
< 0]& h 200240"
$摘 要]在清朝兴起和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漠南蒙古是其重要助手。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努尔哈
问题' 元末明初人杨维桢所著《正统辨》一书认
@, 朝 承 朝的 统, 辽金的 统'
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乾隆帝发现四库全书
. h 该书时,
一| U' xy
十 年!1781", 乾隆帝
#
p
, 认@《 统 》
+ 统的 是
公正的,原因便是南宋虽然称臣于金朝,但其继
承了北宋的正统,故辽金不能取代南宋的正统

33 音中
, 为!
可笑”,③认为该书对辽、金、元三朝的评论并不
公允,在人名翻译上有歧视倾向’乾隆四十七
年! 1782 ",在订正《通鉴纲目续编》时,乾隆帝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清朝康熙年间为背景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剧中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思想和风貌。

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被生动地呈现出来,它不仅是一个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更是一幅展现时代观念和价值观的画卷。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以此展现清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思想观念。

我们可以从皇族的华夷观念来看。

在《康熙王朝》中,皇室成员对于华夷观念有着明显的表现。

在康熙皇帝的治理下,封建王朝中依然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华夷观念被贯穿在整个统治体系中。

在剧中,康熙皇帝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对于满族和汉族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对于满族人,尤其是满洲贵族,康熙皇帝更倾向于发挥他们的实力和作用,认为他们对于统治国家至关重要。

对于汉族人,康熙则更加注重他们的纳谏和贡献,虽然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但康熙皇帝对于汉族人有着更多的包容和接纳。

这种对于满族和汉族的不同态度,反映了清朝时期的统治理念和政治态度,也展现了当时的华夷观念。

我们可以从士人的华夷观念来看。

在《康熙王朝》中,士人阶层也有着独特的华夷观念。

在封建王朝的社会中,士人拥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对于华夷观念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士人们对于满族统治下的态度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积极融入满族的统治体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来获得更好的地位和待遇,而有些人则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满族的统治体系违背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这种对于满族统治的态度反映了士人阶层对于华夷观念的认识和态度,也展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境界。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

浅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康熙王朝》是一部以清朝康熙皇帝统治时期为背景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其内容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斗争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在电视剧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体现得非常明显,展现了清朝时期华夷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文化冲突。

本文将从满族统治者、汉族百姓和外国使者等不同群体的角度来谈论《康熙王朝》中的华夷观念。

作为满洲人的康熙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在《康熙王朝》中展现了一种典型的华夷观念。

在这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对满族民族认同感极为强烈,对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则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康熙对西方文化和技术的认同也非常明显,他鼓励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大力推行海禁政策,扩大对外贸易,并接纳外国传教士等。

这种华夷观念体现了清朝时期满族统治者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一定认同和崇拜。

汉族百姓在《康熙王朝》中的华夷观念则体现了一种被统治者的心态。

在电视剧中,汉族百姓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他们被迫放弃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接受满洲族的统治和宗教。

他们对西方文化和技术的态度也保持着一种崇敬和好奇的心态,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知识来摆脱满族统治者的压迫。

这种华夷观念展现了汉族百姓在被统治的对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外国使者在《康熙王朝》中所展现的华夷观念也是十分鲜明的。

在这部电视剧中,外国使者们以中国为一种神秘、古老和高度文明的国家来看待,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传统非常感兴趣,并希望通过与中国建立更加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外国使者也展现了对中国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一些质疑和批评,他们试图通过传教等方式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和宗教风俗。

这种华夷观念展现了外国使者对中国的一种尊重和仰慕,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一些质疑和挑战。

《康熙王朝》中不同群体的华夷观念展现了清朝时期华夷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文化冲突,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群体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满族统治者展现了一种自豪感和对外的认同,汉族百姓则表现出一种被统治者的心态,而外国使者则展现了一种对中国的尊重和仰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皇帝的华夷观来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点击数:1673 更新时间:2009-2-25清朝皇帝的华夷观张双志发布时间 2009-2-25中国古代的华夷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华夏人自视为文明礼仪, “四夷”为野蛮落后。

相应地, 中国、华夏、中华、诸夏含义等同, 代表最先进文明礼仪; 用夏变夷, 夷夏之防; 华夏人统治“四夷” ; “中国”之外都是“四夷” ; 华尊夷卑等观念, 都构成了华夷观念的内涵,是为华夷之辨。

在清代, 满洲人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华夷之辨, 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 对华夷观也有着自身的认识,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变化。

清帝致力于国家的大一统, 强调各族的平等, 但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华夷之辨存在了两千年之久, 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身处儒家文化独尊的大环境, 清帝自不能“免俗” , 以“中国” 、“中华”自称, 自诩为“礼仪上邦” , 继承了历代大一统王朝视外国为“夷”的传统, 在主观意识里, 华夷分野的很清楚, 大一统国家之外的都是“夷” , 以华夷秩序作为处理与各国关系的准则, 把华夷观延伸到国外。

清帝眼中的大一统的中国, 是以东北、蒙古、西藏、新疆、西南、沿海岛屿为国家的边疆区域, 有着相对固定的疆域范围和臣属的民族。

在边疆之外, 清朝又把外国分成两部分。

据乾隆朝《会典》载: “凡四夷朝贡之国, 东曰朝鲜, 东南曰琉球、苏禄, 南曰安南、暹罗。

西南曰西洋、缅甸、南掌, 西北番夷见理藩院, 皆遣陪臣为使, 奉表纳贡来朝。

” εθ西北番夷指的是, 哈萨克左右部、布鲁特东西部、安集延、玛尔噶朗、霍罕、那木干四城、塔什罕、拔达克山、博罗尔、爱乌罕、奇齐玉斯、乌尔根齐等诸外藩部落, 因地缘关系, 附于新疆回城之后。

哈萨克、布鲁特比较特殊些, 有一部分在新疆境内。

此外, 于西藏后附有廓尔喀等。

统一由理藩院管理。

因俄罗斯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 对边疆安全影响很大, 有关事务由理藩院管理。

朝鲜、琉球、苏禄、安南、暹罗、西洋、缅甸、南掌列为朝贡之国, 一般由礼部管理相关事务。

清前期, 对这些部落或国家除了称呼其名外, 清朝还经常称之为“外夷” , 承续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但是, 清代的“外夷”与历代最大的不同, 是西方“夷人”崛起, 从一开始就使得清帝的华夷世界观与历代有所不同。

在明末, 西方的势力已扩展到中国周边。

清立国后, 西方传教士来华有增无减, 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事物, 影响了清帝对世界的认识, 这也反映到华夷观念的变化上。

所以, 清早期的皇帝并不是一味地称外国为“夷” , 而是经常指为“西洋” , 可以说是洋、夷混杂。

康熙帝谈及“地球说”时, 就说:“自古论历法, 未尝不善, 总未言及地球……自西洋人至中国,方有此说, 而合历根。

”说明康熙帝通过与传教士的接触, 也学习了许多西方文化知识, 冲击了华夷观笼罩下的中国居中、四方皆夷的地域视野。

大体上讲, 康熙帝对西方文化事物, 基本上持开放、欢迎态度。

白晋曾记述过康熙帝在了解欧洲的科学、艺术成就之后, 认识到“中国并不是唯一的文明国家” ,“与汉人的排外主义相反, 他赐予这些国家使节以破格的优遇和尊重”。

汉人的排外主义应该指的是, 一概斥西方为夷的华夷观念。

而康熙帝基于对西方的了解, 认识到西方国家非是一般“夷”。

翻阅康熙朝的《起居注》、《实录》可以发现, 康熙帝谈及西方时, 大多数情况下称之为西洋。

先后继位的雍正帝、乾隆帝也接触到了许多传教士及西方的文化事物, 承认西方国家是与中国不同的国家, 在谈及“西方”时, 普遍以“西洋”与中国对称。

显然, 康、雍、乾三帝比以前任何朝代的皇帝对西方的了解更多, 视野更开阔些。

传教士的增多, 及皇宫里大量的西方珍物, 实际上也是当时中西方密切交流的一个缩影。

这在奏折中也反映出来, 在谈及天主教事务时, 许多官员都以“西洋”来称呼西方国家。

朝廷上下经常使用“洋”字, 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

乾隆初期, 有关马朝柱反清事件, 就流传着“西洋出幼主”的旗号。

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 英使记述了一路所见所闻, 从中也可以发现当时的清朝官员对西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明清前期社会并不是对西方懵懂无知。

尽管当时仍存在浓重的“夷”的气氛, “西洋”观念与清末的“西洋”观有很大的不同。

但“西洋”一词的普遍使用, 说明人们已经对西方有个抽象的概念。

中西方交流的频繁, 按理说, 清帝对西方的体认应该越来越清晰, 但恰好相反, 从康熙帝到乾隆帝, 视西洋为夷的观念却在逐渐加强, 在乾隆朝晚期至嘉道达到一个高峰。

恐怕不是闭关自守及对西方懵懂无知所致, 也不能简单地以华夷之辨视之。

这是一个不可言明的心理, 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 清帝觉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 康熙帝晚年, 谈及对西方的态度, 曰: “海防乃今日之要务。

” “海外如西洋等国, 千百年后, 中国恐受其累。

”正是这种潜在的担忧, 康熙帝更愿意用最亲近的满洲人, “广东巡抚员缺, 尔等举出汉人, 此滨海要地, 汉人不可, 应用满洲” 。

“通海口子甚多, 此时无碍, 若千百年后, 中国必受其害矣。

外国人心最齐, 不似中国之人。

尔等汉人, 凡事瞻顾, 心便不齐”。

这种担忧是建立在对西方的了解基础上, 才能说出这番有洞见的话, 只不过他没想到仅仅百年, 中国就身受其害。

而来自海外各国的潜在危险, 是康熙帝随后颁布南洋禁海令、重申海禁的一个重要因素。

雍正帝即位初期, 面对传教活动的“泛滥” , 也意识到了西方的潜患, 他曾专门召见在京的传教士, 当面告知准备实施的禁教理由: “教友惟认识尔等, 一旦边境有事, 百姓惟尔等之命是从, 虽实在不必顾虑及此。

然, 苟千万战艘来我海岸, 则祸患大矣!” “南有欧西各国, 更是可惧的。

”清朝官方没有记载面见情况, 但据传教士记述, 雍正帝说这句话时脸色由和善变为严厉。

随后, 雍正帝宣布在国内查禁天主教, 并继续采取限制出南洋的政策。

乾隆帝继位,开始“变本加厉” , 实行以防夷为第一要务的政策, 增加许多新的管理条例, 宣布一口通商,加强在广州的“夷人”管理, 颁布《防范外夷规条》等。

对西洋各国事务, 乾隆帝是高度重视, “事涉外夷, 关系国体, 务须彻底根究”。

同时, 乾隆时期称西方为“夷”却日见频繁。

奉旨修的《钦定大清一统志》 , 将英国等西方国家列为“重译贡市” 。

当英国马戛尔尼来华, 乾隆帝以天朝自居, 视之为“夷” ; 但同时, 乾隆帝又密切关注整个过程, 从头到尾都高度重视,显示乾隆帝心理上很在意, 没有把马戛尔尼来华当作普通的朝贡看待。

心理上的重视, 与对英人态度的藐视形成鲜明对比。

恰好说明乾隆帝复杂的心态。

在英使访华之前几年, 服务于乾隆帝的法国传教士汪达洪曾一针见血的说:“他们粗略地知道欧洲人征服印度的历史, 他们担心中国也会遭到同样的征服。

”暴露出乾隆帝对国际形势变化的不安及敏锐的政治嗅觉,这与康熙、雍正二帝的认识是相通的。

正因如此, 乾隆帝很难完全对外开放, 不如维持大致安定局面, 按天朝体制办, 以“持盈保泰” , 拒敌于门外。

这种潜在的畏惧心理, 颇符合历代王朝统治者的心态, 开国立基之初, 做事尚有大气魄、大手段。

但百业就绪, 政权巩固, 社会各方面平稳下来, 统治者就趋于求稳怕乱, 维持多于变革, 因循多于开放。

清立国百年, 一派祥和, 宁愿粗安, 也不愿引发事端, 破坏安定的局面。

这必然会反映在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上, 如乾隆帝御诗所说: “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 盈虚默念惧增哉!”体现了对西方文明未来的冲击心知肚明, 但又不敢正视的心理, 不如以骄大的华夷观念来掩饰大一统盛世下的胆怯和心虚。

而百年发展的弊端, 越积越多, 终有爆发之日。

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经过一番大变革、大发展之后, 国强民富, 视野开阔, 驰骋于亚洲是早晚之事。

乾隆帝在国家鼎盛之时, 不能革旧布新, 遂变成转衰之机, 只能坐等历史的车轮按惯性向前滑行。

英主尚且如此, 沉浸在祖宗之法的嘉庆、道光诸帝更是不会与西方主动交流, 反而比前朝更茫茫不知, 自守以虚骄。

这一时期的奏折、上谕, 与康、雍、乾诸帝相比, 称西方为“夷”的占大多数, 反映出清代进入了最保守封闭的一段时期。

当嘉庆十三年 (1808 年) , 英国侵占澳门, 宣称意在保护中、英、葡贸易关系, 嘉庆帝的看法是: “尤属谬妄, 试思天朝臣服中外, 夷夏咸宾, 蕞尔夷邦, 何得与中华并论。

”嘉庆十九年, 英国侵略廓尔喀, 廓尔喀请求清廷帮助, 嘉庆帝犹曰:“披楞在廓尔喀西南”, 不知披楞即英国。

马戛尔尼访华时, 清朝官方尚问及廓尔喀与英国的关系, 到嘉庆朝反而对英国更加陌生。

说明, 整个社会的风气是在退步。

延至道光帝初政, 英国则占有了遍布各大洲的殖民地, 获得了世界霸权, 已经有余力去挑战中国。

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变, 而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犹问: 英国的地理情况、来华路线、与各国的关系等等。

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没有给华夷世界观致命的一击, 反而使华夷之辨甚嚣尘上, 就像南北朝、辽宋金元时期, 每当华夷纷争激烈时, 也是华夷之辨最喧闹时。

第一次鸦片战争, 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国人的天朝心态, 反而激起朝廷上下对“夷”同仇敌忾的心理。

朝廷的奏折、上谕仍是“夷”字连篇。

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的《瀛环志略》 , 对西方客观介绍的同时, 也是“夷”、“酋”充斥, 但仍被时人指责为大张“英夷”之气焰。

这一时期, 清廷上下,弥漫的是诋“夷”的气氛, 不过, 这也是视外国为“夷”最后的鼎沸。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则真正使得清廷上下对“夷”心怀畏惧, 又由“夷”变为“洋” 。

咸丰八年 (1858 年) 六月签定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 无论京外, 内叙大英国官民, 自不得提书夷字。

” 3 个月后, 钦差大臣桂良上奏, 称条约载各式公文, 不书夷字,嗣后仍当照约办理” ,“凡关夷务者, 可否饬令毋庸发抄” ,“出自圣裁”。

反映了在列强的压力下, 清朝人虽“愤夷己极” , 但畏惧之心已溢于言表。

此时, 最痛苦的莫过于咸丰帝, 身为一国之主, 眼见祖宗基业要毁于己手。

而他能做的, 是在英法进攻北京时, 逃往热河, 表示待条约签定后,“一俟该夷兵退, 不再反复, 朕即可回銮”。

后又找各种理由推脱, 不愿意回京, 对外国人是又恨又惧, 此“夷”真乃千古未有之“夷”哉! 事实上, 咸丰十年左右,《文宗实录》中上谕基本上已不见“夷” , 而被“洋”字取代。

次年, 清廷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华夷关系变为华洋平等已是事实。

虽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 朝廷涉及外国事务, 大都夷、洋混称, 但也只能私下称“夷”、“夷务”, 尊己贬他, 自我宽慰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