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整理及(学案)答案参考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3 合 欢 树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3 合 欢 树 Word版含解析

合欢树◎国学诵读《论语》选读之论道德修养篇(一)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曾子①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②。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③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①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弟子。

②以友辅仁:朋友之间彼此砥砺德行,培养仁德。

③直:正直。

【解读】曾参是孔子晚年招收的弟子,儒学造诣极深,在孔门弟子中第一个打出“仁以为己任”的旗帜。

他认为“夫子之道”一以贯之的纲领就是“忠恕”,而孔子本人也向子贡说过“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

问题在于,忠是忠,恕是恕,忠恕为二,如何一以贯之?原来,在孔子那里,包括仁在内的道德有一个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法论。

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这一方法的实际运用。

◎语林撷英一、名篇名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史铁生)二、隽言妙语史铁生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冷静和坦然。

(《〈我与地坛〉读后感》)一、读对字音1.单音字敷.(fū) 虔.诚(qián) 瘫.痪(tān) 惊惶.(huáng) 兆.头(zhào) 2.多音字 扫 扫.兴(sǎo) 呛 够呛.(qiàng) 扫.帚(sào) 呛.着(qiān g) 倒 倒.茶(dào) 叨念叨.(dao) 倒.班(dǎo) 叨.扰(tāo) 二、写对字形⎩⎪⎨⎪⎧jiǎo (侥)幸富ráo (饶)妖ráo (娆) ⎩⎪⎨⎪⎧kuà(胯)骨kuà(挎)包纨kù(绔) ⎩⎪⎨⎪⎧后huǐ(悔)huì(诲)人不倦风雨如huì(晦) ⎩⎪⎨⎪⎧shì(侍)弄等dài (待) ⎩⎪⎨⎪⎧针jiǔ(灸)zhì(炙)烤 三、用对词语1.年轻 年青年轻:表示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也指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可表示人的心态,还指国家、组织等成立不久。

第二课合欢树导学案[五篇模版]

第二课合欢树导学案[五篇模版]

第二课合欢树导学案[五篇模版]第一篇:第二课合欢树导学案库车县第三中学导学案主备人:审核:包科领导:班级:日期:姓名:小组:课题:一、学习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

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二、自学内容及检测:自主感悟:1、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2、预习:阅读《秋天的怀念》,了解合欢树的常识。

给下列词语注音:虔诚()侥幸()享受()惊惶()敷()灸()瘫痪()兆头()侍弄()闲逛()念叨()扫兴()全文共12个自然段,本课的重点抓住了两方面来写,一是母亲;另一个是合欢树。

很自然把文章分成两部分:1—6段为第一部分:追忆母亲,为写合欢树的意义做好铺垫,定下了感情基调。

7—12段为第二部分:思念合欢树,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三、合作学习与探究:1.“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运用语言描写(手法),表现了母亲2.“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运用了描写(手法)。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合欢树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合欢树 Word版含解析

合欢树诗海拾贝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解读清代诗人黄仲则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波在外,偶然归家,也不过小聚几日。

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情,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走出家门。

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

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

在儿子眼里老母已是风烛残年,气息奄奄,可是为了生活还要别她而去,无法让年迈老母安享温暖幸福不说,连给老母端汤奉水都做不到,这怎能不使诗人陷入深深地自责之中。

“此时有子不如无”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转回北京,1971-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0年12月31日病逝。

代表作有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爱,特别是母爱,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份沉甸甸的记忆卵石,它无时无刻不在,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生活,他对人生的感悟,乃至他人生的独特航程……这篇散文就相当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敷.( ) ②熏.( ) ③灸.( ) ④胯.( ) 答案 ①fū ②xūn ③jiǔ ④kuà(2)多音字①呛⎩⎪⎨⎪⎧够呛.( )呛.着( ) ②弄⎩⎪⎨⎪⎧ 侍弄.( )里弄.( ) ③尽⎩⎪⎨⎪⎧ 尽.管( )尽.头( ) ④叨⎩⎪⎨⎪⎧ 叨.咕( )叨.念( )叨.扰( )答案 ①qiàn ɡ/qi ān ɡ ②nòn ɡ/lòn ɡ ③jǐn /jìn ④dáo/dāo/tāo2.辨清字形(1)⎩⎪⎨⎪⎧侍( )待( ) (2)⎩⎪⎨⎪⎧ 侥( )绕( ) (3)⎩⎪⎨⎪⎧ 灸( )炙( ) (4)⎩⎪⎨⎪⎧ 熏( )薰( ) (5)⎩⎪⎨⎪⎧ 胯( )挎( ) (6)⎩⎪⎨⎪⎧ 惶( )煌( )遑( )答案 (1)侍弄 等待 (2)侥幸 围绕 (3)针灸 炙烤 (4)熏陶 薰莸异器 (5)胯骨 挎包 (6)惶惑 辉煌 遑论3.辨析词语(1)大意·大义 辨析 大意:大概的或主要的意思;马虎。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合欢树》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合欢树》含答案

《合欢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即以小的内容展示大的意境.《合欢树》完全符合单元要求,能够从小的记忆感悟生命背后的美好亲情,仅撷取了作者生活中几个小小的片段,寄寓着他对母亲持久的爱与怀念.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篇课文所饱含的母爱之情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学生能从中反思自己,学会感恩。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是在学习了五本必修教材之后,才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应该说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从课堂教与学的角度来说,课堂中占主体的应该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讨论与感悟,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的积极思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学会感恩.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问题法、讨论法、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根据学案了解作者及作品。

2、下发《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两篇散文,让学生走近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3、预习课文,仔细研读文本,提出问题。

4、归结学生的疑问,理出集中的问题.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检查1。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情况,做到知人论世.(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从而初步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2。

选取《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中的语段朗读,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二、创设情境,渲染铺垫让学生朗读史铁生先生《活着的事》中的一个语段,引出合欢树,然后老师导入课题。

合欢树导学案答案

合欢树导学案答案

《》(长篇小说)等。

案树》导学《合欢其中,史铁生创作的散文编写人:柯有明: 曾主任审核人《》激励了无数2016-9-18 编写时间:的人。

【学习目标】2.象征手法、朗读课文,体味并总结作者对1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母亲的情感。

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反复诵读,能说出合欢树在文2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中的象征意义。

和情感(本体)。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重点难点】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教学重点:体会母子深情。

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可以使文章教学难点:学习象征手法。

立意高远,含蓄深刻,从而给读者留【学法指导】下深刻的印象,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积累,诵读领悟,交流探究【学习过程】【知识链接】第一课时作者简介1.一、给加点的字注音虔诚()侥幸()..生铁史侍弄()惊惶()..作,)—(1951.1.42010.12.31敷()灸().. 20家。

岁左右双腿瘫痪。

代表作品瘫痪()兆头()...、《》(小说)瞎逛()熏()..、《(》散)文念叨)(.、《》(文散)二、形近字辨析,并组词。

2 呛、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跄)()沧( A.虔诚qiān 熏xū焕)涣()(..n 晃动huàng )痪()(. B.胯上kuà灸ji炙)(灸..ǔ偏方piān 诓)逛)((. C.够呛chuāng 逛烹亨())(..guàng 含羞草xiū)(. D.茂盛miào 瞪三、探究赏析..dèn 偶尔ǒu 在1-6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确哪些细节来表现母亲对我的爱?试举切的一项是()。

例来分析。

A .(她)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归纳小结】树几年才开花。

(念叨:说。

)课文通过大量的描写,细腻准确、B.母亲惊惶了几个月。

(惊惶:生动传神,又合情合理,使文章读来惊慌。

)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C.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合欢树》学案

《合欢树》学案

《合欢树》学案教学目标:1、把握的脉络线索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时安排:一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品味母亲的爱问题:能回忆怀念母亲的物品想必有很多,史铁生这篇为什么选择合欢树来悼念母亲?明确: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是她呵护关心我的写照。

追问:为什么从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能看出是她照顾“我”的写照?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和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有什么具体的相似之处?交流要点:对合欢树希望的表现:“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会,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对“我”的希望表现:●对治好“我”的希望:“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对“我”从事写作的希望:“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母亲的话中体现出的小心翼翼又满怀希望,一方面尽力维护残疾儿子的尊严,一方面激励和鼓舞儿子写作的信心。

比较第一段和第三段母亲对我写作的表现的不同态度。

《合欢树》导学案范文

《合欢树》导学案范文

《合欢树》导学案范文第一篇:《合欢树》导学案范文《合欢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分析细节和对比的内容。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 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安排:2课时学习方法指导:第一课时:熟悉作者了解文体(借助课本《现代散文的小与大》)诵读领悟,批文入情第二课时:把握关键句,合作讨论学习过程及指导: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一、自主感悟:1、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2、预习:阅读《秋天的怀念》,了解合欢树的常识。

二、感知课文:1、阅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A)、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先筛信息,再归纳)(B)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为动作:心理描写:母亲的形象:3、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态度?你能理解他的表现吗?(B)三、达标测试1、朗读下列句子,说说把重音放在哪几个词上,才能充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合欢树》阅读答案史铁生

《合欢树》阅读答案史铁生

《合欢树》阅读答案史铁生篇一:合欢树整理及(学案)答案参考《合欢树》整理一、文学常识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秋天的怀念》等。

评价:他(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002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二、思想主旨文章申请回忆了“我”与母亲的种种往事,通过母亲种合欢树,感受母爱的深厚和隽永,同时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缅怀、忏悔、感激、愧疚相交织的深沉情感。

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生活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学会珍惜时间、亲情,更好地生活。

(关于温暖、健康、坚韧、珍惜的幸福生活的体验)。

三、理解重点1、母爱的内涵:温暖、鼓励、坚强、执著,面对苦难永不放弃、自我牺牲。

对于史铁生来说,母亲不仅给了他第一次生命的资格,更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勇气。

母爱的内涵是奉献、坚持和鼓励(生命的温暖和厚重),而且这种精神影响了作者未来的一生。

母亲让史铁生学会学会感受爱、怎么样去爱(学会生活,学会感恩与珍惜)。

思考:对于你来说,母亲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母亲绝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无忧的物质生活??2、合欢树的作用:象征参考《学案》第6题四、写作手法1.象征:“合欢树”、不哭不闹的“孩子”。

2.多角度塑造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

——使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细腻深沉。

3.语言风格:平淡质朴、隽永深沉。

《合欢树》学案(答案参考)1.“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运用语言描写(手法),表现了母亲因给我治腿产生意外而。

2.“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运用了肖像描写(手法)。

3.“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运用了(手法),表现了接受我双腿治愈无望后,鼓励我写作,帮我燃起生活希望的执著和对我无私的爱意。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合欢树》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合欢树》Word版含答案
《合欢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即以小的内容展示大的意境。《合欢树》完全符合单元要求,能够从小的记忆感悟生命背后的美好亲情,仅撷取了作者生活中几个小小的片段,寄寓着他对母亲持久的爱与怀念。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篇课文所饱含的母爱之情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学生能从中反思自己,学会感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从而初步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2.选取《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中的语段朗读,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
二、创设情境,渲染铺垫
让学生朗读史铁生先生《活着的事》中的一个语段,引出合欢树,然后老师导入课题.
史铁生为什么对合欢树有那么深的情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和合欢树连在一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合欢树》,探究合欢树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和故事。(图片展示合欢树)(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受到震撼,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有更深刻的体验。)
三、质疑问难,研磨整合
点拨:十岁那年(作文竞赛)第1自然段
二十岁(双腿残废后),第2、3自然段
给“我”治病
鼓励“我”好好写作
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三十岁(文章发表),第4、5、6自然段
2、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探讨,根据时间的变化本文描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PPT显示点拨内容)
史铁生在《活着的事》一书中这样写到:“我想,我死的时候穿的什么就是什么,不要特意弄一身装囊,然后找一块最为贫瘠的土地,挖一个以我的肩宽为直径的深坑,把我垂直着埋进去,在那上面种一棵合欢树。我喜欢合欢树。为了记住这一棵树下埋的是谁,也可以做一面小小的铜牌挂在树上,写下死者的名字。比如说我,那铜牌上不要写史铁生之墓,写:史铁生之树。或者把树的名字也写上:史铁生之合欢树。”

《合欢树》导学案答案

《合欢树》导学案答案

《合欢树》导学案编写人:柯有明审核人: 曾主任编写时间:2016-9-18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味并总结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2、反复诵读,能说出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学习象征手法。

【学法指导】积累,诵读领悟,交流探究【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1.4—2010.12.31),作家。

20岁左右双腿瘫痪。

代表作品《》(小说)、《》(散文)、《》(散文)、《》(长篇小说)等。

其中,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激励了无数的人。

2.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本体)。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给加点的字注音虔.诚()侥.幸()侍.弄()惊惶.()敷.()灸.()瘫痪..()兆.头()瞎逛.()熏.()念叨.()二、形近字辨析,并组词呛()沧()跄()涣()焕()痪()灸()炙()逛()诓()亨()烹()三、探究赏析在1-6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细节来表现母亲对我的爱?试举例来分析。

【归纳小结】课文通过大量的描写,细腻准确、生动传神,又合情合理,使文章读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当堂训练】阅读《合欢树》完成下面的题目。

1、《合欢树》的作者是,代表作有。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虔.诚qiān 熏.xūn 晃.动huàngB.胯.上kuà灸.ji ǔ偏.方piānC.够呛.chuāng 逛.guàng含羞.草xiūD.茂.盛miào 瞪.dèn偶.尔ǒu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她)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念叨:说。

)B.母亲惊惶了几个月。

合欢树·练习答案

合欢树·练习答案

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上·第5课·合欢树
《合欢树》·学案·练习答案
(一)
1.答案:A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2.答案:D
解析:母亲为作者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作者舍不得母亲的离世,但这样一想又觉得母亲只有去世了,才可能不再为儿子操劳。

3.答案:悲痛和愧疚。

解析:在“我”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

(二)
1.答案:史铁生对自己死后的墓地的想象与诠释。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对自己死后的想象,体现了他对生与死的豁达。

2.答案:诗意的谢幕
解析:“谢幕”即表明了人生的结束,而“诗意”则体现了这一种人生归宿的美之所在。

合欢树常见习题总结及答案备课讲稿

合欢树常见习题总结及答案备课讲稿

合欢树常见习题总结及答案《合欢树》习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B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那是我可能还不到10岁呢。

C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D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阅读文章1-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母亲,写了两件事情:2、选文按顺序组织材料3、写“我”十岁时与母亲的趣事,作用?4、揣摩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①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给我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③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过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5、选段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怎样的感情?6、你认为作者在十岁、二十岁和三十岁以后对母亲各有怎样的体会?7、在第二自然段的叙事中,作者将自己与母亲进行对比,请找出这些对比,并做分析。

8、在“我”的小说发表(三十岁),母亲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用原文回答)?9、解释文中两个“希望”的含义。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

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给我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10、文章两次提到“我”小时候作文比赛得第一的事,结合文中母亲的形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1、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还:②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尽力:阅读7—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两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终于:还是:2、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那些信息。

3、选文中开始说“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4选文中“竟”字的作用。

《合欢树》课后习题教案

《合欢树》课后习题教案

《合欢树》课后习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合欢树》这首现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合欢树》的主题和意义。

3.认识并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

二、教学过程1.了解《合欢树》的背景和作者在开始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合欢树》是朱自清在上海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他在上海工作期间对周围的环境和自然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创作了这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歌。

朱自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背影》、《春》等。

2.分析《合欢树》的主题和意义在诗歌中,作者描述了一棵合欢树,这棵树位于路旁,高大挺直。

树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飞来飞去。

诗歌通过对这棵树、小鸟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情感的交融。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小鸟的叫声、树下的小溪、阳光的斜照等,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留恋和思考。

在诗歌的结尾,作者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认识并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在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

比如,诗中出现了“斜照”、“依稀”、“烟柳”等生词,这些词汇对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在讲解这些生词时,教师需要注重语境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具体含义。

另外,在教学中还需要对句式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三、教学心得在教授《合欢树》这首诗歌的过程中,我感到这首诗歌的深刻和精致。

诗歌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人文情感。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语境和词汇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歌,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珍视生命的重要性。

学习《合欢树》这首诗歌,需要我们关注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以及熟悉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我们品读了作者史铁生与母亲的深情,了解了史铁生的母亲的伟大,那么是不是只有史铁生的母亲是伟大的?
请你说说你对亲情、母爱的理解,讲讲你的亲情故事。
请深思,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头脑从哪里来?健康聪明的我们,能为母亲做些什么?
四、作业
1.课后第一题:揣摩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2.文章以“合欢树”为题,有什么象征意义?
6.小结:史铁生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在最该张狂的时候突然瘫痪,这是他的不幸,但他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又是他的大幸,难怪史铁生在好几篇文章中满怀深情的回忆母亲。
史铁生的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的原因是他写的是真人真情,是肺腑之言,所以,我们作文时要抒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三、拓展
明确:共有四处:(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2.思考、讨论
4.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
5.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乐观 坚强 执著 聪明 美丽 善良 热爱生活
儿子对母亲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
(1)为什么作者花这么多笔墨来写这棵合欢树呢?
明确: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作者的绵绵情思,将与之永远“合欢”与共存。
(2)大家看看合欢树的成长经历和作者的成长经历,比较一下是否有相似之处。如果有,有哪些相似之处。

高中语文 2.3.3 合欢树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2.3.3 合欢树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合欢树一、语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弄..(qiānɡ hài)..(shì nònɡ)戕害处.方(chǔ) 给.予帮助(jǐ)B. 空.余(kònɡ) 够呛.(qiànɡ)落.枕(lào) 分.外高兴(fēn)C. 干.系(ɡàn) 偶.尔(ǒu)虔.诚(qián) 供不应.求(yìnɡ)D. 泡.桐(pāo) 幸亏.(kuī)侥.幸(jiǎo) 呼天抢.地(qiǎnɡ)解析:B项“分”读fèn。

C项“干”读ɡān。

D项“抢”读qiānɡ。

答案:A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惊惶惊慌失措振幅全幅武装B. 诳语欺诈诓骗青山山青水秀C. 题写文不对题汇兑兑换现金D. 决断决无此意连手藕断丝连解析:A项全幅武装-全副武装。

B项山青水秀-山清水秀。

D项决无此意-绝无此意,连手-联手。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田蒙为《倔强的萝卜》的上演作了大量宣传,他携主演黄渤、黄奕、黄小蕾等在首映仪式上坐而论道....,引起各大传媒的关注。

B. 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

C. 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 走南闯北20多年,形形色色的菜系见得多了,稀奇古怪....的地方名吃也品尝过不少,却总惦记母亲做的那碗香喷喷、油亮亮的坨子肉。

解析:D项,稀奇古怪: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用在此处恰当。

A项,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望文生义。

B项,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合语境。

C项,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后面不能直接带宾语。

答案:D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

《合欢树》简案知识点

《合欢树》简案知识点

合欢树一、写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于1984年11月创作的一篇关于追忆母爱的文章。

史铁生1983年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以《奶奶的星星》又一次获奖,心情自然是喜悦的。

然而,想到为自己付出一生辛劳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心中不免又生出几分忧伤,合当与慈爱的母亲共享这收获的欢乐,可是偏偏已不能够,这是怎样的悲哀啊!于是在柔肠百转之中写下这至情的怀念。

二、文章结构本文是一篇表现母爱的优美散文。

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前面部分写母亲生前的事,后面部分写母亲逝世后的事;前者以写“人”为主,后者以写“树”为主。

两大部分有机融合,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

文章“形散神聚”,读来回味绵长。

文章前面部分采用蒙太奇手法,以跳跃性思维和对比的笔墨,重点描写了儿子突然残疾的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巨变。

母亲本是一位美丽、聪明、能干而幸福的女性。

她“聪明”,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童心未泯地和儿子比较童年的作文并被儿子“气得够呛”,她兴趣盎然地为自己缝制“蓝底白花”裙子,她有喜欢花花草草的生活情趣,她有把合欢树误认为含羞草、将其带回家中,并悉心“侍弄”的闲情逸致,等等。

所有这些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一位活泼开朗,热爱生活,聪明美丽的慈母形象,而且从侧面表现出母亲曾经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

然而,儿子双腿残废的意外事件给母亲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并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几年之间,母亲白发丛生迅速衰老,养花种草、打扮妆饰的“闲情逸致”完全被救治儿子的奔波劳累所替代:她把“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找来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药”,“花了很多钱”,采用“洗、敷、熏、炙”等多种手段,悉心照顾儿子的身体,她还要安慰、鼓励儿子坚定信念、坚持治疗、坚强生活。

当所有的药物治疗都宣告无效、“终于绝望”之后,母亲又把全副的心思和最后的希望转移到鼓励、帮助儿子写作方面,多方奔走为儿子借书,顶风冒雨推着儿子去看电影。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导学案(含答案)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13《合欢树》学案课前热身温故知新说一说你搜集到的有歌颂母亲的名言。

学习目标有的放矢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重点)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难点)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难点)指点迷津授之以渔师生互动法涉及考点形成络母亲关爱儿子合欢树儿子怀念、歉疚母亲由人及树:象征手法(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一未雨绸缪1.预习读熟课文,记住本课的生字生词。

了解作者、作品。

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名言。

2.参考复习资料上查阅3.小试牛刀预习检测, (2分钟)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呛()炎()逛()享()沧()炙()诓()亨()2)填空本文节选自,作者是,北京人,现代作家。

他是一位残疾作家,因为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而一举成名。

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8分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小的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2)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表现截然不同,为什么?,(3)课文描述了给“我”治病过程中母亲的哪些细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4)母亲是怎样鼓励“我”写作的?2.合作探究(兵教兵) (10分钟)快速自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问题:(1)课文写母亲对合欢树由没有心思照顾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理解合欢树的丰富的情感内涵。

(2)“我”对合欢树又不敢看到想去看,表现了怎样的心情?(3)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的含义?3.成果展示4.质疑解疑5.平行训练(10分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合欢树 学案(交)

合欢树  学案(交)

《合欢树》学案部门:数控机电系任课教师:崔海英科目: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3、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4、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习资料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作者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自主学习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呛()炎()逛()享()沧()炙()诓()亨()2、汉语总是那么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比如谈到某些事物最好或达到顶点的时候总有一些成语与之对应。

如: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最为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

请仿照上例,用相应成语回答下列问题。

(1)最宝贵的话(2)最远的地方(3)最大的效益(4)最吝啬的人二、自学提示认真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与母亲相关的语句,从书上画出并写下来。

1、对合欢树希望的表现:对“我”的希望表现:2、对治好“我”的希望:3、对“我”从事写作的希望:比较第一段和第三段母亲对我写作的表现的不同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整理及(学案)
答案参考
《合欢树》整理
一、文学常识
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秋天的怀念》等。

评价:他(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002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
二、思想主旨
文章申请回忆了“我”与母亲的种种往事,通过母亲种合欢树,感受母爱的深厚和隽永,同时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缅怀、忏悔、感激、愧疚相交织的深沉情感。

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生活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学会珍惜时间、亲情,更好地生活。

(关于温暖、健康、坚韧、珍惜的幸福生活的体验)。

三、理解重点
1、母爱的内涵:温暖、鼓励、坚强、执著,面对苦难永不放弃、自我牺牲。

对于史铁生来说,母亲不仅给了他第一次生命的资格,更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勇气。

母爱的内涵是奉献、坚持和鼓励(生命的温暖和厚重),而且这种精神影响了作者未来的一生。

母亲让史铁生学会学会感受爱、怎么样去爱(学会生活,学会感恩与珍惜)。

思考:对于你来说,母亲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母亲绝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无忧的物质生活……
2、合欢树的作用:象征
参考《学案》第6题
四、写作手法
1.象征:“合欢树”、不哭不闹的“孩子”。

2.多角度塑造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

——使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细腻深沉。

3.语言风格:平淡质朴、隽永深沉。

《合欢树》学案(答案参考)
1.“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运用语言描写(手法),表现了母亲因给我治腿产生意外而惊惶、懊悔、痛心之情和对我深沉的爱。

2.“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运用了肖像描写(手法)。

3.“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运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母亲接受我双腿治愈无望后,鼓励我写作,帮我燃起生活希望的执著和对我无私的爱意。

4.“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运用了细节描写(手法),写出了“母亲”的思念深深地印刻在心底,但“我”又怕被触及伤痛而选择逃避的矛盾心理。

5.文章第5段“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第9段“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第10段“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运用了心理描写
(手法),写出了“母亲”离开之后“我”复杂的心理:对母亲能够得到解脱而欣慰;对母亲离开自己的无比思念;对没能再次看看旧居的后悔。

6.“合欢树”在文中出现了 5 次,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象征(纽带、见证),它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合欢树是作者自己的生命象征,表现母亲把对儿女倾注的情感。

合欢树是母亲和母爱的象征,寄托“我”对母亲的怀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

合欢树也是我对生命体验和成长历程的见证。

合欢树是合家欢乐的象征,寄托无法实现的遗憾。

7.为什么作者在11段中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
在人生困难与失去母亲的悲伤中,作者享受回忆的过程,静静体味到母亲对我的爱与对我生命的影响,获得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学会珍惜时间、亲情,更好地生活。

(温暖、健康、坚韧、珍惜的幸福生活的体验)。

悲伤:双腿残疾的病痛及由此带给母亲的痛苦;小有成就而母亲离世的痛苦;当年不能体谅母亲爱意的痛苦;(无法看到合欢树的痛苦)。

享受:独自安静地回忆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深味母爱的伟大,小有成就聊以告慰母亲;获得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7.本文的语言风格是质朴深沉(深沉出于平淡;平淡质朴、隽永深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