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系结石和感染资料

合集下载

12-5胆道疾病

12-5胆道疾病

肝内、外胆道系统概述胆道疾病包括: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以及胆道的肿瘤和畸形等,其中以前两者最多见,结石与感染互为因果关系,也与胆道蛔虫病有密切关系一、胆石病(cholelithiasis)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

国内发生率为8%-10%,约占胆道疾病的60%,女性多见。

病因胆石成因复杂主要与代谢异常和胆道感染有关1.代谢异常:2.胆道感染依结石发生的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石按其化学组成分为3类: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为主要成分X线检查多不显影80%在胆囊中胆红素为主要成分主要发生在胆管内2.胆色素结石X 线检查不显影由胆色素、胆固醇、钙盐等组成3.混合性结石60%在胆囊内40%在胆管内如含钙量较高时,X 线检查常显影胆道结石的分布与分类二、胆道感染病因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管、急性重症胆管炎胆石病可引起胆道梗阻、胆汁淤滞、细菌繁殖导致胆道感染病理1.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依病程的发展,病理改变为3型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积水、胆囊积脓3.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与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type,ACST) 后者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strucitve suppuraitve cholangitis,AOSC)病理胆管完全性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多发性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三、胆道蛔虫病原因:病理:❖胆道感染;❖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形成胆石驱蛔不当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40岁以上肥胖女性的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卫生习惯不良者易患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如何预防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保持适当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胆管结石的风险。
肥胖是胆管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规律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代谢,降低胆管 结石的风险。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
轻度病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控制感 染。
谁容易患有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家族病史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胆管结石。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增加结石形 成的可能性。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表现
如果出现腹部剧烈疼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应 及时就医。
症状可能会迅速加重,及时诊治可以避免严重后 果。
何时就医?
检查方法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CT或磁共振成像等 检查以确诊。
胆管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胆管炎的科普知 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2. 谁容易患有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5. 治疗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什么是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胆管结石的定义
胆管结石是指在胆管内形成的石头,通常由胆固 醇、胆盐或钙盐组成。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石的大小和位置。
何时就医?
及时处理
一旦确诊,及时处理胆管结石和胆管炎至关重要 。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胆囊破裂或败 血症。
如何预防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
如何预防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的摄入。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结石 的形成。

第三章-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

第三章-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

第三章-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胆石病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55岁主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史:患者有胆结石病史,并曾经在3年前做过胆囊切除手术。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疼痛发作持续时间不一,有时短暂,有时持续几个小时。

患者平时饮食正常,但在发作期间则食量减少。

检查结果1.体格检查:腹部平坦,右上腹有轻度压痛,无明显包块,肝、脾未触及。

2.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内有多枚钙化物,提示胆管结石;同时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内有结石。

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正常。

诊断与治疗经过综合检查,确诊患者为胆管结石,决定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TCD)取石。

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疼痛等症状消失,出院后继续进行术后随访。

胆道感染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62岁主诉: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

此外,患者的皮肤呈现出糜烂或痘疮样的皮疹。

检查结果1.体格检查:腹部有明显的触痛,肝脏和脾脏未触及。

2.影像学检查:腹部CT检查显示肝管、胆管、胆囊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腹膜后积液。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升高。

诊断与治疗经过全面检查,确诊患者为胆系感染。

根据病情,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并伴有肝肾功能支持治疗。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疼痛、发热等症状得到了缓解,皮疹也逐渐消退。

出院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复诊、随访和治疗。

胆结石病因及防治方法

胆结石病因及防治方法

胆结石病因及防治方法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

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由于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

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胆囊不会发生结石,只有在具备一定的成石条件后才能形成结石.1、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人,体内胆固醇增加,容易长结石。

2、不能按时进餐的人,会使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

3、胆囊壁发炎的患者。

4、长期禁食的人,胆囊内胆汁郁滞,成了结石生长的温床。

5、还有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化患者,或是行胃大部分切除,或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的患者,以及妊娠亦可引起胆汁郁滞,形成结成。

防止的方法:1、定时饮食: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有利于胆囊的收缩,使胆汁能排进肠道内,从而防止结石形成。

2、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进食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可使胆固醇降低。

3、治疗原发病。

胆结石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三类结石在治疗原则上不尽相同。

胆囊结石最多见,占所有胆结石的60%左右,有许多人是在常规体检中,或在检查其它疾病的时候被发现了胆囊结石,平时没有任何胆结石的症状,如何对待这种无症状的结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胆囊是一个贮存胆汁的器官,通过胆囊管与肝外胆管相通。

胆石症

胆石症

胆石症: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之疾病,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

40岁为胆石病典型发病年龄,一般随年龄增加胆石病发病率亦增加。

50岁以上女性胆石病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

大多数调研报告表明,胆固醇结石患者多有阳性家族史。

胆囊结石成因(1)代谢因素:正常胆囊胆汁中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按比例共存于一稳定的胶态离子团中。

一般胆固醇与胆盐之比为1∶20~1∶30之间,如某些代谢原因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量增加,当其比例低于1∶13以下时胆固醇便沉淀析出,经聚合就形成较大结石。

如妊娠后期、老年人,血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故多次妊娠者与老年人易患此病;又如肝功能受损者,胆酸分泌减少也易形成结石。

先天性溶血病人,因长期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产生胆色素性结石。

(2)胆系感染:大量文献记载,从胆石核心中已培养出伤寒杆菌、链球菌、魏氏芽孢杆菌、放线菌等,足见细菌感染在结石形成上有着重要作用。

细菌感染除引起胆囊炎外,其菌落、脱落上皮细胞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胆囊内炎性渗出物的蛋白成分,可成为结石的支架。

(3)其他:如胆囊的淤滞胆汁pH过低、维生素A缺乏等,也都是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胆管结石成因(1)某些原因使胆囊结石下移至胆总管,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多发生在结石性胆囊炎病程长、胆囊管扩张、结石较小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14%。

(2)原发性胆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管狭窄、胆道寄生虫感染(尤其蛔虫感染)有关。

当胆道感染时,大肠埃希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很高,可将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游离胆红素后者再与胆汁中钙离子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胆红素钙沉淀后即成为胆色素钙结石。

胆道蛔虫病所引起的继发胆道感染,更易发生此种结石,这是由于蛔虫残体、角皮虫卵及其随之带入的细菌、炎性产物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胆管狭窄势必影响胆流通畅,造成胆汁滞留胆色素及胆固醇更易沉淀形成结石。

当合并慢性炎症时,则结石形成过程更为迅速。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胆结石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胆结石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胆结石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当今医疗面对的症状越来越多,为便于大家了解掌握,本文收集整理了临床症状胆结石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尚未掌握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胆结石简介: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

胆道系统主要是为了行使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解剖生理构造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则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

虽然,胆结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经过几千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其真正导致结石的原因尚未很明确,但根据流行病学探讨,发现胆结石以及其它胆道结石在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疾病预防以及治疗预后也不尽相同。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在20——25年龄段发病率高,胆结石还有一个特点:“重女轻男”。

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是男性的2到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等,多孕多产的妇女更容易患胆结石。

事实上,胆结石与肝功能及胆汁的新陈代谢有关,由于肝机能异常亦会使得胆汁成分有所改变;因此,在临床上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胆结石罹患率。

反之,其它胆道结石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胆管本身发生先天性狭窄,或者胆道受到肠管中潜进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而使得胆道内皮细胞损伤,再加上胆汁成分变异而形成结石。

再者,胆结石成分还是以胆汁为主﹝其余包括胆固醇、胆色素、甚至钙离子﹞,而在正常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下,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产生胆结石,但假若个体本身饮食不当或胆道发生病菌感染,再加上排泄通路阻塞,则会使得其中过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形成结石。

因此,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应该避免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甚至高胆固醇类﹞食物,以免使得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假若个体摄取过多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此外,个体罹患习惯性便秘亦较易使得肠内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沿着胆道上行而使得胆道发生细菌感染,如此容易生成结石;再者,根据流行病学的探讨,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亦较易得色素性结石。

胆囊结石[参考内容]

胆囊结石[参考内容]

胆囊结石一、胆囊结石的概述胆囊结石是胆结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近一半比例的患者终身没有症状,而其常见症状为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尤以在进食油腻食物和夜间平卧的时候,症状可能更明显。

胆囊结石,属于中医胆胀、胁痛等范畴,多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肝失疏条,导致胆汁化生失常,排泄不畅,蕴生痰湿瘀浊而成,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型、胆火炽盛型、湿热内蕴型等。

二、胆囊结石的病因1、年龄因素、大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其发生可能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

一项调查表明,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与低发的分界线为40岁,各国的报道虽有一定差异,但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这一年龄段。

2、性别因素、近年来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性别比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方面,胆囊的胆色素结石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降低胆流、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动力、使胆汁淤滞有关。

3、肥胖因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肥胖人更易患胆囊结石的原因在于其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绝对增加,或者比较胆汁酸和磷脂相对增加,使胆固醇过饱和。

4、生育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这种观点已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所证明。

妊娠易发生结石的原因有:①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

②妊娠期的胆囊排空滞缓,B超显示,孕妇空腹时,胆囊体积增大,收缩后残留体积增大,胆囊收缩速率减小。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一例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一例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一例【一般资料】女性,50岁【主诉】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现病史】患者于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剧痛,无剑突下疼痛不适,疼痛不向腰背部位放射,不伴心慌,胸闷,偶伴恶心,无呕吐,无返酸、嗳气、呕血、腹泻,不伴黄疸、黑便及畏寒、发热等症。

自行到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陶氏腔少量积液;行抗炎、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病情缓解。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我科以“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内科杂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5℃,P:78次/分,R:20次/分,BP:116/75/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锁骨上、腋窝下、腹股沟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部不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软,无抵抗,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检查详见专科情况。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四肢诸关节活动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肢体痛觉、触觉、位置觉均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

腹肌软,右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肝区叩击痛(+)。

双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肝回声不均,考虑脂肪肝,肝右叶点状强回声,考虑肝内胆管结石可能,胆囊结石,胆管,胰腺,脾脏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1、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2、脂肪肝;3、肝内胆管结石【鉴别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表现为突发性绞痛,并反射到会阴部或大腿内侧,尿频、尿痛、血尿,或尿出沙石为主症,X线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可确诊。

胆结石的病因与病理机制深入了解胆结石的形成过程

胆结石的病因与病理机制深入了解胆结石的形成过程

胆结石的病因与病理机制深入了解胆结石的形成过程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管内的物质沉积形成的固体结晶,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胆结石的形成涉及多种病因和病理机制,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具有重要意义。

一、胆结石的病因1. 胆汁成分异常:胆固醇、胆盐和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

当胆固醇的饱和度过高或胆盐合成减少时,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胆红素结石则是由于胆红素的代谢异常导致结晶沉积。

2. 胆囊运动功能异常:胆囊的正常功能是在进餐时收缩排空,当胆囊功能减退或胆囊排空受阻时,胆汁停留时间延长,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3. 胆道感染:胆道感染可以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囊运动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4. 遗传因素:家族性胆固醇结石具有遗传倾向,胆结石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二、胆结石的病理机制1. 胆汁饱和度增加:胆固醇的过饱和是胆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超过胆汁能容纳的限度时,就会发生结晶形成。

胆固醇结晶在胆汁中逐渐生长并聚集,最终形成结石。

2. 胆囊黏膜损伤:胆囊黏膜受到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和胆汁成分的改变,促进结石的形成。

黏膜损伤可以由胆道感染、胆囊梗阻或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引起。

3. 细菌感染:胆道感染会引发胆汁性胆囊炎,炎症反应会导致黏膜肿胀和胆囊收缩功能受损。

此外,细菌对胆盐的代谢也会改变胆囊内环境,进一步促进结石形成。

4. 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参与:炎症反应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同时也会改变胆囊壁的通透性,使得胆固醇和其他成分更容易进入胆囊腔内,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通过深入了解胆结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例如,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胆固醇结石的发生率;保持良好的胆囊运动功能,定期进行胆囊排空,可以预防结石形成;及时处理胆道感染和炎症反应,可以减少结石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而言,胆结石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的中医针灸治疗

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的中医针灸治疗

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的中医针灸治疗摘要】目的祖国医学中无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的病名,根据症状、体征,可归属胁痛、结胸、黄疸等范畴。

目的:讨论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的中医针灸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治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行气活血,健脾和胃为大法。

【关键词】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中医针灸治疗胆系感染和胆石病是外科常见病,主要包括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

临床以右上腹及复发性隐痛、钝痛或阵发性绞痛,持续性加剧,伴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黄疸,右胁下压痛为主要特征。

在胆系疾病中,最常见的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和急、慢性胆管炎等。

上述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结石存在可以诱发急、慢性炎症,而炎症又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胆囊结石占全部胆石病半数以上,胆石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

祖国医学中无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的病名,根据症状、体征,可归属胁痛、结胸、黄疸等范畴。

[诊断要点]一、急性胆囊炎1.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起病急骤。

2.有右胁下绞痛,可向右侧肩胛部放射,同时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表现3.胆囊触痛征阳性。

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伴有明显压痛。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5.腹部x线平片有时可见扩大的胆囊阴影,或胆囊区的结石阴影。

6.B型超声波检查胆囊液性暗区增大,胆囊壁增厚,有时胆囊内可见结石反射光团。

二、慢性胆囊炎1.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钝痛,进油腻食物后加重,腹胀,恶心,嗳气,嗳酸等症状持续不愈。

可有右上腹轻压痛。

2.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阳性胆石、膨大的胆囊、胆囊钙化等。

3.B型超声波检查,可探查胆囊的大小及收缩功能,并提示有无伴存胆石,有诊断价值。

4.胆囊造影可显示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与收缩功能不良以及阴性胆石阴影。

三、胆石症1.年龄以中年为多,有右上腹疼痛涉及肩背部等临床表现。

2.腹部X线平片有时可见不透光的结石;胆囊(道)造影可射透出透光的结石阴影。

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

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

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胆系感染和胆石病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医学界对这两种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进展。

本文将介绍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的研究进展,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发现。

胆系感染是指胆道内的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因包括胆囊结石、胆道梗阻等。

胆系感染容易引起胆囊炎、胆道炎等疾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胆汁中存在许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胆系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胆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胆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在胆系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因子,可以更好地了解胆系感染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胆石病是指胆道内形成结石,常见的病因包括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盐的代谢紊乱等。

胆石病可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两种类型。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胆石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胆汁中的胆固醇超饱和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胆汁中的胆盐代谢紊乱是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研究还发现,习惯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也与胆石病的发病有关。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胆石病的形成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在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的诊断方面,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仍然是首选的方法。

近年来,一些新的检查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直接观察胆囊内的情况,并进行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胆石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也为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检测胆汁和胆道组织中的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可以帮助提高疾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在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的治疗方面,传统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胆囊切除术和胆道镜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通过改变胆汁组成、改善胆沟通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胆石病。

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有望成为未来胆系感染和胆石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

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

第三章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字体:大中小呀打印:省纸版>> 洁晰版>> 自定义>>胆石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由胆道系统结石引起的疾病称胆石病。

胆道感染与胆石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反复发作又是胆仃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一、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胆晏结石胆異炎急性结仃性胆妻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为:①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

②致病菌入侵。

oddi 氏括约肌十二指屬乳临床表现1.常在进脂肪餐后或夜间发作典型的首发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部的剧烈绞痛或胀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合并感染化脓时伴高热,体温可达40C。

很少出现黄疸。

2.体征早期可有右上腹压痛或叩痛。

病情进展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压痛明显,出现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1.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2.B超: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并可探及胆囊内结石影像。

3.CT4.胆道核素扫描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数患者既往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疼痛初起部位多位于上腹部,迅速波及全腹:查体可发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可阳性。

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胰腺炎:多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出现急性上腹痛,上腹正中或偏左多见,坐位前倾可略缓解。

查体Murphy征阴性。

血淀粉酶明显升高,CT检査可明确。

3.胆总管结石: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即Charcot三联征的表现,结合B超一般可明确,诊断困难者可结合ERCP、CT、MRCP或内镜超声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4.其他:尚需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及急性心肌梗死等鉴别。

进一步检査1.1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

2.B超检查。

3.X线平片4.血、尿淀粉酶测定5.CT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解痉、输液、抗生素等方法。

胆囊结石疾病科普讲解PPT课件

胆囊结石疾病科普讲解PPT课件

胆囊结石的 症状
胆囊结石的症状
轻度症状: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 中度症状: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胆囊结石的症状
严重症状:胆绞痛、黄疸、发 热等。
胆囊结石的 危险因素
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4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患上胆 囊结石。 性别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胆囊 结石。
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胆囊结石疾病 科普讲解PPT
课件
目录 胆囊结石是什么? 胆囊结石的症状 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检查 胆囊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胆囊结石的并发症 胆囊结石的饮食建议 总结
胆囊结石是 什么?
胆囊结石是什么?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固态 物质,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 物质组成。 胆囊结石的形成通常与胆汁中的胆 固醇过治疗:对于大型胆囊结石或有严重 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结石的 并发症
胆囊结石的并发症
胆囊炎: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发炎 。 胆道炎:胆囊结石移动至胆管引起 的炎症。
胆囊结石的 饮食建议
胆囊结石的饮食建议
多吃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等。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油炸食物、动物脂 肪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总结
总结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固态 物质,常与胆汁中的胆固醇过 多或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有关。 症状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和 严重症状。
总结
超声波检查和血液检查可用于诊断和检 查胆囊结石。
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预防 和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总结
注意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并遵循饮 食建议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饮食因素: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 会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
胆囊结石的 诊断和检查

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东京指南(2018)》解读

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东京指南(2018)》解读

·专家讲座·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东京指南(2018)》解读沈哲民 孙培龙*(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1500)摘 要 急性胆道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对胆道感染的药物治疗、引流策略及手术时机等治疗尚存有争议。

《东京指南(2018)》提出了胆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式,本文旨在解读该指南,为临床医师在胆道感染的诊断、治疗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20-0009-05Research progress of biliary infection and cholelithiasis——Interpretation of Tokyo Guidelines(2018)SHEN Zhemin, SUN Peilo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Jin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500, China) ABSTRACT Acut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such as drug treatment, drainage strategy and timing of operation. Tokyo Guidelines (2018) provid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erpret the Guideline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ian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KEY WORDS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acute cholecystitis; acute cholangitis中国是世界上患胆道感染疾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者又占据大部分人群。

《胆石症胆道感染》PPT课件

《胆石症胆道感染》PPT课件
《胆石症胆道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胆石症概述 • 胆道感染概述 • 胆石症与胆道感染的关系 • 胆石症的治疗 • 胆道感染的治疗 • 预防与日常保健
01
胆石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出现结石 的疾病。
分类
根据结石成分和部位,胆石症可 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包括胆汁成分异常、胆道动力学 改变、细菌感染等。
发病机制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胆汁淤积和结 石形成。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因结石部位和大小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右 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诊断
通过腹部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胆石症。
02
胆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结 石形成和促进胆道感染的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物,注意食物的储 存和烹饪方式。
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有助于 调节肠道功能,预防胆结石形成。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鱼肉 、鸡肉、豆类等。
多喝水
胆囊穿刺引流
对于急性胆囊炎发作的病 人,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胆汁,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通过开腹手术摘除胆囊,彻底清除结 石。
对于胆总管结石,可切开胆总管取出 结石,并放置T管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胆囊切除,创伤 小、恢复快。

胆道感染及胆石症ppt课件

胆道感染及胆石症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6
手术疗法
1.适应症 1)急性期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腹膜 刺激征、黄疸加深者 2)对病史长、反复发作、胆道已有明显 的器质性病变者
精选课件ppt
17
手术疗法
2.手术时机 ①急性胆囊炎:发病48h以内 ②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者:择期施行手术 ③胆道结石与胆管炎者:择期施行手术
精选课件ppt
18
手术疗法
3.术前准备
①了解相关病史 ②改善全身情况 ③行相关检查 ④应用抗生素 ⑤驱蛔治疗 ⑥过敏试验 ⑦术晨禁食、需要时下胃肠减压管
精选课件ppt
19
手术疗法
4.手术方法 1)胆囊切除术 2)胆总管引流术 3)胆肠内引流术
精选课件ppt
20
手术疗法
5.术后处理
1)半卧位,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 2)抗生素应用 3)静脉补液2500-3000ml /日 4)营养支持 5)镇静止痛 6)腹腔引流 7)T管处理
1.适应证 1)初发青年患者 2)经非手术治疗症状迅速缓解 3)临床症状不典型
精选课件ppt
14
非手术疗法
2.常用疗法
1)卧床休息 2)禁饮食或低脂饮食 3)输液输血 4)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应用广谱抗生素 6)胃肠减压 7)对症治疗
精选课件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
非手术疗法
3.其他疗法
1)针刺、中医中药治疗 2)利胆剂 3)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4)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5)体外震波碎石
胆道感染及胆石症
琚保军
精选课件ppt
1
解剖生理
哈德门氏袋
0.3cm 5-8cm
2-3cm
海士特氏瓣 2-4cm

胆道结石-疾病研究白皮书

胆道结石-疾病研究白皮书

胆道结石-疾病研究白皮书第一部分胆道结石-疾病概述 (2)第二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病因分析 (4)第三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 (7)第四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发展趋势分析 (10)第五部分胆道结石-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 (11)第六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鉴别诊断 (14)第七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权威治疗医院与机构 (17)第八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20)第九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护理方案 (22)第十部分胆道结石-疾病的科学管理 (24)第一部分胆道结石-疾病概述胆道结石-疾病概述胆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它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态结晶物质,通常由胆固醇、胆色素或胆盐等成分组成。

胆道结石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与胆囊中胆汁成分的改变、胆囊排空功能的异常以及胆囊和胆管的运动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疾病发病率和影响胆道结石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在亚洲国家,例如中国和印度。

据统计,成人胆道结石患病率约为1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

胆道结石的患者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此病,尤其在妊娠期和绝经后,女性患病率明显增加。

胆道结石的主要影响之一是引起胆道系统的阻塞。

当结石阻塞了胆道,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十二指肠,导致胆囊和胆管内压力升高,引起患者出现剧烈的胆绞痛。

此外,结石还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疾病成因与发展胆道结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主要成因包括:胆汁成分异常:胆固醇、胆色素和胆盐是构成胆汁的主要成分,当其中任何一种成分过多积聚时,容易形成结晶。

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囊排空功能异常,导致胆汁滞留,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增长,胆汁的成分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女性激素的变化也可能增加女性罹患胆道结石的概率。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胆道结石。

胆结石-病例分析

胆结石-病例分析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美罗培南粉针 1g
用法
静脉续滴
静脉续滴 静脉输液 1/8小时
抑酸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泮托拉唑钠粉针80mg 静脉续滴 1/日
抑酶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生长抑素3mg 静脉续滴 1/12h
控制全身炎症反应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血必净注射液 50ml 静脉续滴
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77岁。2013-08-21入院。
病情
患者于2013-08-17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 腹部持续性胀痛,伴后背痛,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不含血的胃内容物,发热、无寒战, 口服中药治疗疼痛可略减轻,但仍反复,未 诊治;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于诊所静滴抗生 素及胃药后不见好转。2013-08-21就诊于 “盛京医院” 静滴抗生素及胃药后无好转, 现为行进一步诊治收住内窥镜科。患者目前 精神差,乏力,食欲差,睡眠差,尿色黄,3 天未排大便。
止血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1U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1U
静脉注射(短效) 肌肉注射(长效)
营养支持
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氯化钾脂肪乳?源自液体量补维生素、补钾
30ml/kg 根据体重、心衰情 况调整 1800—2000ml
补水溶性维生素C 见尿补钾(每日尿量 >700ml,每小时>30ml) 速度:静脉补钾的速 度以20—40mmol/h为 宜,不能超过50— 60mmol/h
抗感染
换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续滴 1/日
入院第14天出院 患者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身目黄染,无头晕、心慌,无胸 闷、气短。 注意:补充白蛋白
小结
营养支持 抗菌药物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结石多见于有多次妊娠的妇 女。在妊娠后期血中胆固醇浓度增 高,使胆汁中胆固醇增高。生活水 平提高,高脂肪饮食、血中胆固醇 含量增高等都会使胆囊结石生成机 会增多。
16
3. 核心作用: 胆汁中的脱落细胞、炎性渗出
物、坏死组织、寄生虫卵可成为结 石核心,聚集增大。 4. 胆汁瘀滞:
胆汁瘀滞是结石形成的基本条 件,没有胆汁瘀滞即不会形成较大 的结石。实验观察发现,胆汁在胆 囊中停滞时,胆盐和胆固醇的浓度 虽没有改变,但胆汁中的胆固醇有
8
2. 生理: ① 胆汁的分泌及其成分,
分泌:胆汁由肝细胞分泌,正 常成人每天分泌胆汁600-1000ml。 平均800ml。胆汁的分泌是受神经、 内分泌影响的。迷走N兴奋,胆汁 分泌增加;交感N兴奋,胆汁分泌 减少。
十二指肠粘膜受胃酸、蛋白质分 解产物、脂肪酸刺激释放“促胰胆 素”, 胆汁分泌增加,并使胆囊
800ml左右胆汁,极少直接进入十二 指肠,绝大部分储存在胆囊内,水电 解质被胆囊粘膜吸收,使其浓缩大约 10倍。以备进食后排出胆汁。胆囊还 具有缓冲胆道内压力的作用。
胆汁的排出:胆汁排出的过程是胆 囊收缩、胆总管口括约肌松弛的一种 协调运动。
11
(二) 胆结石的成分及分布特点:
1. 胆固醇结石:含胆固醇为主,色淡、 灰黄,质硬、表面光滑,呈椭圆形或 多面形、颗粒状,如石榴籽样。X线不 显影。
9
收缩。胆汁的分泌压力约 300mmH2O。胆管内压力如果接近 300mmH2O,胆汁分泌减少,超过 300mmH2O时,胆汁分泌停止。
成分:胆汁中97%是水,其余含 有胆盐、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酸 及电解质。胆汁正常颜色呈黄绿色, 是由于含有可溶性胆红素。
10
② 胆囊胆道的生理: 浓缩和储藏胆汁:每日分泌的
13
14
二.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一)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 1. 理化因素改变:
胆固醇是不溶于水的,但在胆汁中, 正常情况下,胆固醇不会发生沉淀。 这是由于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形成 稳定的胶态分子团,使相对高浓度的 胆固醇包绕并在胆汁中均匀分布。胆 盐与胆固醇的比例
15
需维持在20-30∶1,如果低于 13∶1胆固醇就会从胆汁中沉淀析 出胆固醇结晶,逐渐聚合成结石。 2. 代谢因素:
破坏,以纤维增生为主,壁增厚, 失去舒缩功能、胆囊管闭塞,胆囊 腔缩小,腔内被结石所填塞,形成 萎缩性胆囊炎。
28
4. 胆囊周围炎症粘连、结石压迫— —胆肠瘘。 反复化脓炎症使周围发生粘连, 结石压迫形成胆肠瘘。
2. 胆红素结石:以胆红素为主要成分。 棕红色或棕黑色,质软易碎,有的呈 泥沙样或细砂粒,大小不等,X线不显 影。
3. 混合结石:以胆固醇、胆红素、
12
钙盐组成。可有不同形状、大小 不等,质硬,切面分层状。少数含 钙量高者X线可显影。
分 布:结石可在胆道仍何部位。 胆囊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或混合 结石;胆管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
19
胆囊结石←——→胆囊炎 ↓↑ ↑↓ 胆汁瘀滞
20
(三) 胆囊结石的并发症
1. 结石发生嵌顿和梗阻—胆囊积液—继 发感染—胆囊炎胆囊积脓。 慢性梗阻—胆囊积水。 较大的结石容易发生嵌顿梗阻。不 太大的结石容易嵌于颈部或胆囊管, 使胆汁排出受阻。如果是急性梗阻, 胆囊体积可迅速增大,积液
21
甚多。如是慢性逐渐发生的梗阻, 则胆囊内胆汁被浓缩吸收,其内充 满无色液体。胆囊积液容易继发感 染,甚至胆囊积脓。
25
辅助诊断
坏疽性胆囊炎 ຫໍສະໝຸດ 孔性胆囊炎超声26
3. 慢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 当急性胆囊炎缓解,进入慢性阶
段。因结石存在,长期刺激,胆囊 壁发生纤维性变增厚,功能减退, 形成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又可 急性发作,结石也因而逐渐增大。
长期反复炎症发生,最终胆囊壁 发生严重的病理改变,粘膜
27
胆系结石和感染
1
一. 概述
胆道系统结石和感染包括胆囊结 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其中、 结石和感染常互为因果。这类疾病 是我国的常见急腹症原因之一,目 前,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发病有增 高的趋势。
2
3
4
(一) 解剖生理概要
1. 解剖: ① 胆囊;
其体表投影在右侧腹 直肌外缘,与第9肋软骨 交界处,贴于肝脏脏面的 前缘。形状如梨形,长约 7—9Cm,宽约2.5—3.5Cm。
17
分层现象。胆汁长期瘀滞时,胆盐 还会被吸收。因而胆固醇在瘀滞胆 汁中容易沉积析出形成结石。
18
(二)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关系
胆囊炎的发生多因胆囊结石的存 在。非结石性胆囊炎极少。结石可 阻塞胆管或损害粘膜,在此基础上 发生细菌感染,组织水肿,胆汁排 出不畅,又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彼 此互为因果关系。
22
Gall Stones
23
2. 急性胆囊炎:单纯性、化脓性、 坏疽性。
胆囊结石对粘膜造成机械性损害、 梗阻,胆汁瘀滞,易导致细菌感染, 产生急性胆囊炎的改变。病变开始 时,局限在粘膜层,呈充血水肿, 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进一步发展, 炎症侵及胆囊壁全层,浆膜面有纤 维素性或脓性渗出,为
24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少数病变严重, 因胆囊急性炎症急剧发展,发生胆 囊壁血运障碍、溃疡形成、坏死, 为坏疽性胆囊炎,容易发生穿孔, 并发胆汁性腹膜炎。
肝外胆管:左右肝管汇合处至胆囊 管开口处是肝总管,开口以下为胆总 管。胆总管长约6—8Cm,内径0.6— 0.8Cm。其下端在十二指肠第二段内侧 壁扩大形成胆总管
7
壶腹(泛特氏壶腹),然后进入十 二指肠腔。
胆总管在壶腹部大约有70%与主 胰管汇合,形成共同开口,进入十 二指肠。发生感染时,可互相影响。 下端有胆总管口括约肌(Oddi), 有控制胆汁、胰液排出的功能。
5
分为底、体、颈,颈部略为突出形 成囊袋状,称为哈特曼氏袋,胆囊 结石藏于此处。颈与胆总管之间为 胆囊管,长约2.5—4Cm,直径 0.3Cm,其内粘膜呈螺旋状,能节 制胆汁的出入。
6
② 胆管: 肝内胆管:肝内胆管起始于毛细胆
管,逐渐汇合成区域胆管肝段胆管, 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 合成肝总管。左、右肝管分别引流左 半肝和右半肝的胆汁。肝内胆管呈树 枝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