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944a27650e52ea5418980b.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选择一项:对错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选择一项:对错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对错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选择一项:对错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选择一项:对错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选择一项:对错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选择一项:对错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对错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一项:对错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选择一项:对错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选择一项:A. 文化实践B. 物质生产实践C. 科技实践D. 政治实践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选择一项:A.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D. 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0d4b3c93b9d528ea81c7791d.png)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4、空间的特性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论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A.科学性和阶级性B.原则性和灵活性C.实践性和阶级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8、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9、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0、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3、现实可能性是指()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D.实现的可能性14、爆发式飞跃是()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C.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15、法律规范的贯彻()A.靠社会舆论和习惯来实现B.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C.靠国家强制执行D.靠自由讨论来实现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二元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19、人口因素是指()A.一定质量的人口B.一定数量的人口C.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个人心理B.社会心理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D.道德、艺术和哲学21、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按需分配的原则B.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C.人道主义原则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8d45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f.png)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其根本标志是: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C、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D、第一次实现了哲学与科学的统一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的中介D、实践是哲学的基本范畴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法4、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生产关系B. 生产资料所有制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D. 生产力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哲学研究对象的改变B. 研究方法的改变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哲学体系的改变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A. 认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 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发展问题D. 认识的真理性与错误性问题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核心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D. 哲学与自然科学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具有客观性B. 实践具有普遍性C. 实践具有直接性D. 以上都是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B. 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D. 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表明: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C.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D. 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差异C. 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转变D.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类的生产活动B.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C. 人类的认识活动D. 人类的精神活动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题模拟考试:2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模拟及答案(3)
![真题模拟考试:2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模拟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347013f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0.png)
真题模拟考试:2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50道题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单选题)A. 资本积聚B. 资本集中C. 剩余价值D. 平均利润试题答案:C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单选题)A. 实用主义B. 利己主义C. 自由主义D. 民主主义试题答案:B3、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 ( ) (单选题)A.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 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 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 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试题答案:D4、“针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 (单选题)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试题答案:C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单选题)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 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D.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试题答案:C6、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 (单选题)A. 能动性B. 间接性C. 客观性D. 直接性试题答案:D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单选题)A.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 剩余价值与预付流通资本的比率试题答案:C8、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 (单选题)A. 只是质的转化,在量上没有变化B. 只是量的转化,在质上没有变化C. 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没有变化D. 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发生了变化试题答案:D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 (单选题)A. 真理具有绝对性B. 真理具有客观性C. 真理具有相对性D. 真理具有全面性试题答案:C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 ) (单选题)A. 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 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 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试题答案:B1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 (单选题)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问题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试题答案:C1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人员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单选题)A. 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B. 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C. 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D. 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试题答案:D13、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 ) (单选题)A. 真理是客观的B. 真理是发展的C. 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D. 有用的就是真理试题答案:C14、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911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8.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 )。
A.人类社会历史B.整个物质世界C.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理论和实际的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B.有否高尚的理想C.是否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4.“万物皆备于我”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5.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的分泌物B.人与生俱来的特性C.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D.观念的综合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具体性D.抽象性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发展是硬道理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9.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B.有限性和无限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10.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就会导致( )。
A.诡辩论B.激变论C.庸俗进化论D.均衡论1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2.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
A.它是否有用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是否清楚明白1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宗教关系D.政治关系14.生产关系诸多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1d11b6c175f0e7cd13713.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模拟试卷1(闭卷,共100分)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1)三(2)总分统分人题分46241515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4.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5.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A.彻底抛弃旧事物B.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D.完全否定旧事物6.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8.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10.生产方式是指【】A.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统一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统一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1.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1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5.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1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7.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B.垄断能够转移更多旧价值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在于【】A.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20.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俄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法国共产党21.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斗争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D.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22.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突出地表现在【】的历史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6e8ff0242a8956bece4f7.png)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答: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构成:实体性要素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智能性要素有: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教育水平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性;生动、具体性;表现性、片面性。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3.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稳定性、可认识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本大题满分共20分)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答: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④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三)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584a6a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5.png)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三)20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
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正确答案: CD :202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B、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C、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D、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正确答案: BCD :20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 )A、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B、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C、创立了唯物史观,使得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科学,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D、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正确答案: BCD :204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重大作用B、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原因D、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正确答案: CD :205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C、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D、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正确答案: ABCD :206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A、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D、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正确答案: CD :207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实说明(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规律是客观的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正确答案: ACD :208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3(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3(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faf21f705cc175427092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3(附答案)1 货币与资本()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B.资本是货币的最初表现形式C.任凭资本都表现为货币D.任何货币都表现为资本形式标准答案: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2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标准答案: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3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A.价格标准B.价值尺度C.观念货币D.货币价值标准答案:A.价格标准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这是()A.唯物主义真理论B.主观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标准答案:B.主观真理论5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A.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C.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标准答案: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殖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标准答案: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标准答案: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8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经济收入的多少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标准答案: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9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A.人们的丰观愿望B.先进分子的要求C.客观存在的事实D.正确的指导思想标准答案:C.客观存在的事实10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标准答案: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11“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标准答案: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绝对剩余价值问题快速增长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标准答案: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标准答案: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14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因此()A.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B.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C.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D.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标准答案:C.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15“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2cbb3a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1分,共30分)1.A2.A3.B4.B5.D6.B7.A8.A9.B 10.D 11.C 12.C 13.A 14.B 15.D 16.D 17.A 18.C 19.C20.D 21.B 22.B 23.C 24.B 25.A 26.B 27.D 28.D 29.D 30.C二、多项选择题(10×1分,共10分)1.ACE2.ABCDE3.ACD4.ABDE5.ABC6.ABCD7.ABCDE8.ABD9.BC10.ABD三、名词解释(3×5分,共15分)1.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2.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四、辨析题(4×4分,共16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否定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凭“胆”、凭主观臆想去搞生产,其结果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3)](https://img.taocdn.com/s3/m/8f7f13f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8.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30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2.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3.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5.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这段话告诉我们()A. 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 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6.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是由下列唯物辩证法规律揭示的[]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7. 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是A.世界的物质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辩证的否定8. 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根源是[ ] A.先天的 B. 后天的 C. 主观的 D. 客观的10.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b649ad4227d3240c8447ef61.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4、空间的特性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论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A.科学性和阶级性B.原则性和灵活性C.实践性和阶级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8、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9、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0、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3、现实可能性是指()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D.实现的可能性14、爆发式飞跃是()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C.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15、法律规范的贯彻()A.靠社会舆论和习惯来实现B.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C.靠国家强制执行D.靠自由讨论来实现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二元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19、人口因素是指()A.一定质量的人口B.一定数量的人口C.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个人心理B.社会心理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D.道德、艺术和哲学21、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按需分配的原则B.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C.人道主义原则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ce54fe45c3b3567ec8bc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D 4.D 5.D 6.C 7. A 8.B 9.A 10.A 11.C 12.D 13.C 14.C 15.A 16.D 17.C 18.D 19.D 20.A 21.D 22.B 23.C 24.A 25.D 26.A 27.D 28.A 29.B 30.D 31. C 32.C 33.B 34.B 35.D 36.D 37.A 38.A 39.C 40.C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 7.BCD 8.ABCD 9.ABCD 10.AC 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生 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 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 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
现代生产力系统在包括这些实体性要素之外,还具有重 要的智力性要素,如 科学技术、管 理等。
科 学技术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 越大, 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是第一生产力。
2、「答案要点」(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 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 产主义社会。
高 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 2)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 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
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3)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 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 成员的物质几文化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3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3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7fef49e3143323968936c.png)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1、哲学是A 科学之科学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A 一元论B 物质C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D 意识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前提是A 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性B 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C 承认事物的客观性D 否定事物的相互区别4、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中,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 处理社会矛盾的实践B 生产实践C 科学实践D 人的主观活动5、人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本质是A 物质生产劳动B 自觉能动性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最基本方面在于他们是A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 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组织者7、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和客观尺度是A 物质文明B 精神文明C 思想道德水平D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体现了A 相对主义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诡辩论的观点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A 迂回曲折B 前进上升运动C 周而复始的循环D 直线式的发展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A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B 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人C 改造和探索世界的现实的人D 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11、一切错误思想就其本质而言都是A 人的头脑里固有的B 客观存在的反映C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 没有任何根据的1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3、下列现象中属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有A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 先进和落后的相互排斥C 真理和谬误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D 顺利变为困难,困难变为顺利14、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主要是:A 社会存在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5、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最为根本的标准是A 物质文明B 精神文明C 思想道德水平D 科学技术16、唯物史观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A 他的奉献得到社会的承认B 他为社会作了什么贡献C 社会对他的合理需要予以满足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关心17、“真理没有阶级性”这是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 旧唯物主义真理观C 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D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18、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哲理是讲A 空间的三维性B 时间的一维性C 时间空间的客观性D 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19、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是依据对————的不同回答来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03](https://img.taocdn.com/s3/m/0104c988cc22bcd126ff0cf0.png)
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意识存在的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空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3. 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C.一切利于自己的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农民耕种农作物B.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C.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D.运动员进行体育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4.实践活动的特点表现在它是A.精神的活动B.物质的活动C.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D.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三、简答题1.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什么意义?2. 实践的定义、特征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是什么?四、辨析题1. 脱离运动的物质与脱离物质的运动皆不可想象,故运动即物质,物质即运动。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457bba12dd88d0d232d46a12.png)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知识点概要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功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D.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3.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表明人的才智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发展的动力在于实践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B.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的运动的成败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6.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广这句话肯定了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感性认识的作用D.理性认识的作用7.“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先验论C.辩证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8.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25c1cb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0.png)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封建阶级D、农民阶级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国家经济政策B、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关系C、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D、经济学的体系架构3、题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这种观点体现的哲学范畴是:A. 事物B. 质量互变C. 矛盾D. 发展4、题干: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 哲学基本问题5、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体系。
这一论断出自哪部经典著作?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 Anti-Dühring》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C、剩余价值理论D、阶级斗争理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基本特征是:A、客观性B、主观性C、社会实践性D、思辨性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一原则的表述者是: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毛泽东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0、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特征,错误的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历史性1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A、存在B、物质C、意识D、实践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由()创造的。
A、不变资本B、生产的全部劳动C、物化劳动D、雇佣工人的劳动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下哪种观点与这一原理相悖?()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制约D. 社会存在影响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14、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以下哪个阶段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A. 《共产党宣言》发表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次代表大会C. 俄国十月革命D. 第二次世界大战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历史观不同C. 研究方法不同D. 坚持实践观点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哲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意义?A. 揭示了哲学的本质B. 标志着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C. 指出了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D. 以上都是1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4b52f79ec3d5bbfd0a748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选择一项:对错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选择一项:对错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对错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选择一项:对错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选择一项:对错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选择一项:对错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选择一项:对错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对错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一项:对错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选择一项:对错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选择一项:A. 文化实践B. 物质生产实践C. 科技实践D. 政治实践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选择一项:A.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D. 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2b8c665ce05087632137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选择一项:对错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选择一项:对错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对错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选择一项:对错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选择一项:对错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选择一项:对错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选择一项:对错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对错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一项:对错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选择一项:对错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选择一项:A. 文化实践B. 物质生产实践C. 科技实践D. 政治实践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选择一项:A.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D. 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5:CCCCC6——10:ACDDB11——15:BCAAC16——20:ABDCC
21——25:BDCBB26——30:BBCDB31——35:CCBCD36——40:ACDCD
二、1——5:ABDABCDBCCD
6——10;CDCDBDBCDABC
三、简答:
C、股份公司的出现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实行
9、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初达到以了顶峰。当时,欧洲有三个最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
A.莫尔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欧文
10、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
C.目前
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D.实现的可能性
14、爆发式飞跃是( )
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
3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35、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13、现实可能性是指( )
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
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 )
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A、只有出现了货币,商品价值才得到了外在表现
B、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外在尺度必然是货币
C、货币可以将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准确表现出来
D、价值的内在尺度只有通过外在尺度才能表现
30、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9、事物的质是指( )
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10、时间和空间是( )
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A、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它缓和了经济和社会矛盾
C、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它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的表现形式是()。
A、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B、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6、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
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C.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会
D.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主要的是要把工业化和()结合起来
A.商品化
B.信息化
C.市场化
D.经济现代化
38.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
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1、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其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人类知识总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
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29、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就是说()。
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5、法律规范的贯彻( )
A.靠社会舆论和习惯来实现
B.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
C.靠国家强制执行
D.靠自由讨论来实现
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3、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4、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 )
A.反映一切阶级要求和愿望
B.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
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原因。
4、简述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为什么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32、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当时已
经具备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B.他们长期参加和亲自领导了工人运动
C.于此同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科学理论研究工作
D.他们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三、简答题:
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D.道德、艺术和哲学
21、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按需分配的原则
B.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人道主义原则
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 )
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4、空间的特性是( )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多维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D.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
2、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下列属于工厂的量的规定性是( )
A.劳动生产率
B.生产方式
C.领导体制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诡辩论的观点
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
A.个人的主观努力
B.社会实践
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
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
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
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B.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4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 )
A.贯彻教育为本的思想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发展科学技术
D.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暂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 )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