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普查记录表格模板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调查记录表(新版)0416

中药资源调查记录表(新版)0416

-3-
表 1.3
药用植物数量记录表
代表区域编号:
样地顺序号:
种中文名
样方套编号*
样方内植物株数*
1
2
3
4
5
6
采集号*
说明:1)依据药材的生活型/习性,将植株数量信息记录到相应的样方内;2)多年生药用植物能产生 药材的才能进行数量统计,三年内如不能产生药材的植株可不予统计,一年生药用植物需要全部进行 统计;3)某药用植物如在样方内数量众多,无法采用常规计数方法时可先对一个较小区域进行统计后 按比例进行推算。4)一种药用植物,需保证 6 个小样方内的株数不能全为空。
E: N:
E: N:
E: N:
E: N:
E: N:
说明:1)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所有的药用植物均需要填写药用植物信息记录表,包括重点品种和非重点品种;一种药材的在一个代表区域应至少需填写一次; 2)同一种药用植物,如有多个部位作为不同的药材使用,需要分别填写;3)药用植物如果在样方套内,仅需要填写样方套编号,如药用植物在样方套外,需 要填写经纬度和海拔信息。5)植物生活型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其中木质藤本归为乔木或灌木类,草质藤本归为草本类。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记 录 表
县名 代表区域 调查样地 调查时间 填表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
2013 年 4 月 北京
-1-
表 1.1
中药资源普查样地信息记录表
代表区域编号*
代表区域名称*
植物个体编号*
1
生物量 测量
药材 信息
所属样方号 采集时间 入药部分鲜重(g) 入药部分干重*(g) 药材编号 特征描述 药材照片

药用资源访问调查表

药用资源访问调查表

资源访问调查表
地点:访问者:日期:
被访问人:职业:住址电话:
1.当地利用情况(主治,使用部位,使用方法,利用历史)
2.资源分布、贮量及采收情况:
该药材的种类分有(当地名、价格):
该药主要分布于(地点)的(环境)中采收时期采收部位采收方法
现每天能采公斤,今年采了,去年采,前年采。

当地约有人经常上山采药,年收入约元/户。

现该地每年最多能采,轮采期年。

可采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工栽培情况(村名\户数\面积\年限):
3.购销量的变化:
该药主要的购买者为:本地/外地,个人/医生/小贩/药厂
收购标准:鲜品/干品/加工品,初加工方法
今年()当地(乡/县)销售量估计有价格元/Kg
去年()当地(乡/县)销售量估计有价格元/Kg
前年()当地(乡/县)销售量估计有价格元/Kg
4.保护与可持继利用的想法及建议
1。

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表

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表

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表名称:持有人:调查单位:调查负责人:调查时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O一三年五月十七日填表说明1.本调查表用于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2.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指基层、民间持续传承应用的,地方性、民族性的活态用药知识和经验;3.本调查遴选条件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持续传承应用、确有疗效的地方、民族的药物应用知识与经验;持有人获得该传统知识必须是通过家族或师徒授受等方式获得,而非个人独立发现或通过培训学习获得;4.“名称”指该资源应用的名称,包括“资源+应用知识”的方式。

如“某药治疗某病”、“某药的加工方法”,名称一般由持有人确定;5.“别名”指持有人提供的该药材的其他名称,或调查者根据其它工具书、数据库等来源确定的名称;6.“持有人”可以是个人、家族、群体或组织;7.“性”:寒、凉、平、温、热;8.味:酸、苦、甘、辛、咸、淡、涩;9.归经:心、肝、脾、肺、肾、心包、胆、胃、三焦、大肠、小肠、膀胱;10.“功效”“主治”指该药物主治的病证,可参考列出西医病名;11.“使用地区”指该传统知识传承、应用的地域范围;12.“药用部位”指该药材来源自植物植株的根、茎、叶、花等部位,或是动物的某些器官;13.“剂量”指该药材治疗主治病种常用的剂量,单位应换算为克、毫升等公制单位;14.“加工方法”指该药材采收后的加工炮制方法;15.“配伍”该药材配合其他药物使用的情况;16.“禁忌”指持有人指出的该药物使用时的相关禁忌;17.“用法”栏目应详述该药材的用药方法,剂量变化,配伍用药,水煎、打粉还是制丸,内服或外敷等用药经验;18.“疗效”应统计近一年来治疗例数,痊愈、有效和无效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附典型病例;19.“来源和应用历史”应填写该传统知识的起源,传承脉络,临床应用的历史情况,传承清楚者应附传承谱系;20.“重要价值”条目中,调查者应对该项目的医疗、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做出论证;21.填写内容应确保真实性、完整性。

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记录表(范本)

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记录表(范本)

附表1 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记录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经纬度:起点N S 终点N S 海拔高度 m~ m 生长环境:土壤类型土壤pH值植被类型其他群落组成:调查人调查日期调查方式:样线(带)调查□路线长度 m 样方调查法□样方大小 m× m 样方(线)编号:表格编号:注:(1)群落组成:所调查地区的主要植物种类组成;(2)数量:株(丛)数;(3)生境:阴坡、阳坡/沟边、林下等;(4)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环境破坏、污染等。

—1—附表2 草本和灌木类药用植物物种资源实地调查测量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调查方式:样线(带)调查□样方调查法□样(线)方号:表格编号调查人调查日期注:(1)高度:用两位小数表示;(2)盖度:直接用两位小数的百分比值表示;(3)生物量:用两位小数表示。

—2—附表3 乔木类药用植物物种资源实地调查测量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调查方式:样线(带)调查□样方调查法□样(线)方号:表格编号调查人调查日期注:高度、基茎、胸茎、生物量都用两位小数表示。

—3—附表4 企业资源利用现状走访调查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编号:调查企业名称:访问对象:职业:联系方式:访问时间:访问人:注:(1)使用性质为企业生产、民间利用等;(2)产品性质为野生、栽培等;(3)需求量和收购量用两位小数表示。

—4—附表5 市场销售走访调查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调查市场名称:编号:访问对象:单位:职业:联系方式:访问时间:访问人:注:(1)市场占有率用两位小数表示;(2)销售量和价格用两位小数表示。

—5—附表6 药用植物资源物种名录网格编号:省市(州)县统计人日期科/中文名商品名拉丁名英文名习性用药部位分布备注—6—。

调查表中药

调查表中药

南阳市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县常用中药材市场供需调查(试行)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南阳市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2013-51、使用范围和目的适用于县域内中药材市场调查。

供中药材市场调查队员使用。

通过对中药材市场深入调查,一是获得市场流通过程中的中药材(包括饮片)品种的供应量、需求量、价格信息;二是可以获得中药材(饮片)的代用品、伪品信息;三是获取中药材(饮片)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销售去向,进出口、生产加工企业等动态信息。

2、工作内容及要求2.1 调查对象: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其它类药材,包括在国内药材市场流通的和进出口贸易的药材,分为野生药材、栽培、养殖和加工的药材。

2.2 调查范围:各普查队分别负责调查县域内中药材收购站、药材市场等药材产生的最初环节,以期获得县域范围内药材年供应原始数据;调查县域内制药厂和相关生产企业、中(草)药房、中医医疗机构、兽医医疗站、量贩等药材使用最终环节,以获得县域内药材需求量数据;调查县域内饮片厂、专业药材市场等,以获得药材流通环节中各项数据。

3、调查要求对调查范围内海关、各级医药协会、中药市场管理、监督部门,进行全面访问调查。

在做某一药材专业市场调查时,采用分区域抽样调查,具体做法可根据市场商家分布情况,主要考虑经营规模、品种等因素,在市场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

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综合情况与市场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调查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对每个重点品种经营大户、专营店要求进行访问调查。

4、调查方法中药市场调查方法通常采用实地调查法、询问法和网上调查法等。

(1)实地调查法。

调查者在调查现场通过目测、估算等方法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询问法。

将调查事项以面谈、电话或问卷调查方式,向被调查者进行调查,以获得所需要资料。

(3)网上调查法。

利用互联网进行调查。

调查表中药

调查表中药

南阳市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县常用中药材市场供需调查(试行)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南阳市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2013-51、使用范围和目的适用于县域内中药材市场调查。

供中药材市场调查队员使用。

通过对中药材市场深入调查,一是获得市场流通过程中的中药材(包括饮片)品种的供应量、需求量、价格信息;二是可以获得中药材(饮片)的代用品、伪品信息;三是获取中药材(饮片)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销售去向,进出口、生产加工企业等动态信息。

2、工作内容及要求2.1 调查对象: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其它类药材,包括在国内药材市场流通的和进出口贸易的药材,分为野生药材、栽培、养殖和加工的药材。

2.2 调查范围:各普查队分别负责调查县域内中药材收购站、药材市场等药材产生的最初环节,以期获得县域范围内药材年供应原始数据;调查县域内制药厂和相关生产企业、中(草)药房、中医医疗机构、兽医医疗站、量贩等药材使用最终环节,以获得县域内药材需求量数据;调查县域内饮片厂、专业药材市场等,以获得药材流通环节中各项数据。

3、调查要求对调查范围内海关、各级医药协会、中药市场管理、监督部门,进行全面访问调查。

在做某一药材专业市场调查时,采用分区域抽样调查,具体做法可根据市场商家分布情况,主要考虑经营规模、品种等因素,在市场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

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综合情况与市场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调查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对每个重点品种经营大户、专营店要求进行访问调查。

4、调查方法中药市场调查方法通常采用实地调查法、询问法和网上调查法等。

(1)实地调查法。

调查者在调查现场通过目测、估算等方法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询问法。

将调查事项以面谈、电话或问卷调查方式,向被调查者进行调查,以获得所需要资料。

(3)网上调查法。

利用互联网进行调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本次资源普查的流程如上图所示,其中“前期规划”之前的工作已经完成,我们所要做的是“野外调查”及以后的任务。

主要包括1.样方套设置2.普遍调查3.重点调查4.表格填写5.影像资料收集。

总结下来就三点:采标本、填表格、拍照片,其中采标本是最重要的,而且它还包括采集药材样品、种质及种苗。

一、样方套设置1.方法(1)若样地内小生境相同,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等距法确定样方套的位置;(2)若样地内小生镜不同,根据地形、海拔、地势自行设置。

2.要求(1)以样地准确位置为中心点,在其1公里范围内布置样方套;(2)每个样方套内样方的编号固定,如图所示;(3)记录乔木的株高,胸径,冠幅。

3.特殊样方套设置(1)无法完成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天然植被面积过小,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样方套数量;b.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只能完成小于2个的样方套,建议更换样地;c.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允许样方套设置的较为集中。

(2)超过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可适当增加样方套的数量;b.如果其他样地内设置的样方套都较少,可以在某些样地适当增加样方套。

4.填写《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信息记录表》二、普遍调查1.普通药用植物信息记录(1)随处发现随处记录,不受样地位置的限制;(2)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出现5次以上,只记录5株个体的种类信息;(3)填写《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2.普通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需要牢记)2.1要求(1)同号标本最好包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且不少于5份;(2)普通药用植物重点关注分类特征;(3)在笔记本上记录路线、地形、遇见的人、野外草图等;(4)填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2.2方法注:咱们在山上采标本时先把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随后再压制;小而易碎的要先放小塑料袋中,再放入大塑料袋中。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XXXXX药业(饮片)原药材检验报告单检验单号:XXXXX药业(饮片)原药材检验记录检验单号:【性状】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横截面:结果:粉末:结果:(2)薄层鉴别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相对湿度:(%)-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6:1:1:0.1)薄层板:硅胶G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展距:(cm)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T为样品结果:【检查】杂质不得过XX % (附录IX A)杂质称重:g杂质计算结果为:% (标准规定不得过XX %)结果: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温度:(℃)相对湿度:(%)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样品编号1# 2# 3#干燥品称重:g g g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ml ml ml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ml ml ml(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结果: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1# 2# 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结果: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K)温度:(℃)相对湿度:(%)马福炉型号:SX2.5-10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1# 2# 第一次坩锅称重(600℃3h)(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结果: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中药材产区、产新期、资源统计表

中药材产区、产新期、资源统计表

河北、安徽、山西 广西、四川、湖北、重庆、云南、进口 河北、山东、山西、河南 安徽、河南、山东、江苏 甘肃、四川 广东 四川、广东、广西 越南、泰国 浙江 广西、云南 进口(印尼) 湖南、江西、浙江 内蒙古、河南 河南 湖北、贵州、四川、云南、重庆 河北、甘肃、贵州、湖南、河南 云南、贵州、湖北 山西、甘肃、内蒙古、陕西 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 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 吉林、辽宁、黑龙江 广西、云南、四川 湖北、四川、安徽、云南 四川、湖北、重庆 安徽、河北 河北、江苏、山东、山西 黑龙江、辽宁、新疆、四川 湖北、山东 河南、甘肃、河北 广西、湖北、重庆、云南 黑龙江、吉林、辽宁 云南、贵州、四川 河北、湖南 较广 黑龙江、四川 江苏、云南、广东 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陕西 江苏、陕西、安徽、山东、山西 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 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 山西、陕西、甘肃、河北 安徽、浙江 内蒙古、甘肃、宁夏 甘肃 河南 河南、湖南、安徽 陕西、甘肃、四川、河南 海南、广东 辽宁 四川、云南 四川、云南
内蒙古、山西 较广 山东、河南、陕西 山东 湖北、四川、云南、广西、贵州 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江苏 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 较广 湖北、重庆 广东、广西、海南 河南、山西、陕西、新疆 云南、四川、甘肃 贵州、云南、四川、陕西 江西、湖南、湖北、四川 湖北 江苏 浙江 江西、贵州、浙江、湖北 广西、贵州、云南、广东 山西、河南、甘肃 山东 山东、江苏、四川 四川、湖北、安徽 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广西、安徽 进口(缅甸)、广西 黑龙江、吉林、云南 辽宁、吉林 河南、湖北、四川 较广 四川、湖北、云南、贵州 甘肃、东北 湖北 四川、湖北、浙江、湖南、江西 四川、西藏、甘肃、青海 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 重庆、福建 河南、安徽 陕西 江西、湖北、四川 四川、青海 陕西、山西、宁夏、甘肃 四川、云南、广西、进口 江西、湖南 四川、湖北、贵州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 辽宁、山东、河南 内蒙古、河北、甘肃 新绛、内蒙古、云南 河南、安徽、贵州、四川 黑龙江、山东、河南、江苏、内蒙古 西藏、青海、四川

中医药调查表

中医药调查表

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表名称:传统经方切脉诊查治疗一体化持有人:李少华调查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卫生局调查负责人:调查时间: 2014年9月1日项目编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〇一三年六月填表说明1、本调查表专用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研究”项目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2、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医疗机构、家族、师承群体、学派、老字号,及特定地区(民族聚集地、村落等)中传承应用的活态性的传统诊疗技术、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养生方法等中医药传统知识;3、本调查入选标准为:植根于中华各民族传统,在特定地域应用与传承超过三代人或五十年,至今仍在传承应用,具有活态性,不同于公知公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具有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或经济价值的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4、“名称”可由持有人自拟,概括该中医药传统知识;名称应体现传统知识的类别特征:如:蛇倒退散治疗烧烫伤、青囊丸、火针疗法、罐诊法、熟地黄炮制技艺、白降丹炼制方法等;5、根据传统知识的实际持有情况,本表持有人可为个人、群体或单位,并注明联系方式;6、项目编码由工作平台系统自动给定,调查队填写;6、“应用地区”指该传统知识传承、应用的地域范围;7、“持有人简介”栏目中,应简要概括持有人年龄、民族、性别、从业经历、技术专长等信息,群体或单位持有人应概括其群体类型、基本情况、代表人物等信息;8、“传承时间”指从该传统知识起源算起,传承应用的时间;“传承代数”指该传统知识起源后,传承的世代数;9、“传承情况”栏目中,应简要概括该项目的来源、传承历史、传承谱系图等信息;10、“类别”栏目中请选择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所属种类;11、“内容简介”指根据上述类别,总结该传统知识的主要内容:核心理念、技术要点、功效主治、用药、配伍、用法、禁忌、疗效等;12、“相关文献实物”指该项目起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献、特殊的工具、器具等内容;13、“主要特征”栏目中,应概括该传统知识不同于其他同类传统知识的,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几大特征;14、“重要价值”栏目中,应对该项目的医疗、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做出论证;15、填写内容应确保真实性、完整性。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记录表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记录表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名称:
许可证号:
注册地址:
序号
检查项目
1 检查中药饮片仓储条件是否合格。
2 检查是否存在药品无法追溯行为。
3 检查是否存在销售非法加工、非法分装中药饮片的情况。
4 检查是否存在设立“库外库”储存中药饮片或挂靠经营中药饮片的情况。
5 检查是否存在从无相应资质单位购进中药饮片的情况。
—1——Βιβλιοθήκη —6检查是否按规定索取相应的资质证明、合法票据(包括销售清单、随货同行单等)及相应批次 产品检验报告书。
7 检查购销过程中票账货款是否一致。
8
检查中药配方颗粒配送企业和使用单位在配送业务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合规(按照《广东省中药 配方颗粒管理细则》中相关规定)。
9 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是否存在非法经营中药配方颗粒的行为。
10 检查是否存在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冒充中药饮片调剂使用的行为。 11 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检查结论(存在问题): 现场处理意见:
检查结果(打“√”)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备注
此项目仅适用于批发企业 和使用单位
此项目仅适用于批发企业 和零售药店
此项目仅适用于零售药店
被检查单位意见:
检查人员签名:
年 月日
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签名:
年 月日
填写说明:1.重点采取终端倒查的方式,加大对零售药店和个体诊所的监督检查,检查时要认真核对企业购进与销售台账、票据、凭证等与计算机管理 系统及实际库存是否相吻合,对检查中发现来历不明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中药饮片要严格落实“溯源检查”要求,追查源头,彻底纠正中 药饮片管理漏洞。 2.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须在备注栏注明情况。

最新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最新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1原药材检验报告单2检验单号:345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6原药材检验记录7检验单号:8【性状】9101112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1314横截面:15161718结果:粉末:192021结果:2223(2)薄层鉴别2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2526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绿27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28温度:(℃)29相对湿度:(%)30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31(6:1:1:0.1)32薄层板:硅胶G33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34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35展距:(cm)36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37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8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39为)40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41为)42T为样品结果:434445【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杂质称重: g4647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48结果: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4950温度:(℃)相对湿度:(%)51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52样品编号 1# 2# 3#53干燥品称重: g g g54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55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56(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57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58结果:59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6061温度:(℃)相对湿度:(%)62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 1# 2#6364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6566样品称重(g)(g)67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68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69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7071结果:7273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74温度:(℃)相对湿度:(%)75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76样品编号 1# 2#77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78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79样品称重(g)(g)80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81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82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83结果:848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一、本次资源普查得流程如上图所示, 其中“前期规划”之前得工作已经完成, 我们所要做得就是“野外调查”及以后得任务。

主要包括1.样方套设置2.普遍调查3.重点调查4.表格填写5.影像资料收集。

总结下来就三点: 采标本、填表格、拍照片, 其中采标本就是最重要得, 而且它还包括采集药材样品、种质及种苗。

二、样方套设置1.方法若样地内小生境相同, 可采用如图所示得等距法确定样方套得位置;若样地内小生镜不同, 根据地形、海拔、地势自行设置。

2.要求(1)以样地准确位置为中心点, 在其1公里范围内布置样方套;每个样方套内样方得编号固定, 如图所示;3.记录乔木得株高, 胸径, 冠幅。

4.特殊样方套设置(1)无法完成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天然植被面积过小, 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样方套数量;b、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 很多位置无法到达, 只能完成小于2个得样方套, 建议更换样地;c、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 很多位置无法到达, 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可以允许样方套设置得较为集中。

(2)超过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可适当增加样方套得数量;b、如果其她样地内设置得样方套都较少, 可以在某些样地适当增加样方套。

三、4.填写《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信息记录表》四、普遍调查(1)1.普通药用植物信息记录(2)随处发现随处记录, 不受样地位置得限制;(3)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出现5次以上, 只记录5株个体得种类信息;(4)填写《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2.普通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需要牢记)(1)2.1要求(2)同号标本最好包含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 并且不少于5份;(3)普通药用植物重点关注分类特征;(4)在笔记本上记录路线、地形、遇见得人、野外草图等;(4)填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2.2方法(1)注: 咱们在山上采标本时先把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 随后再压制;小而易碎得要先放小塑料袋中, 再放入大塑料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生态类型:
土壤生态类型:
资源类型:野生 栽培 逸生
出现多度:多 一般 少 偶见
标本类型(份数):腊叶标本( ) 液浸材料( ) 遗传材料( )
活体植侏( ) 果实/种子( ) 花粉( ) 药材( )
株高:
m 胸高
直径:
cm
根: 花:
茎(树皮): 果实:
叶Hale Waihona Puke 种子:科名: 别名: 药材名: 功效:
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统计表
种中文 名
种拉丁 名
品种性 质
平均收 购价格 (元 /kg)
平均销 售价格 (元 /kg)
年收购 量(kg)
年销售 量(kg)
*
表 6:
药材名*
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统计表
种中文名
种 拉丁名
年平均收购价 年收购量(kg)
格(元/kg)
*
产品类型
表 7:
药材名*
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统计表
销售 价格 (元 /kg)
*
年销 售量 (k g)*
销售 去向
药材 照片
*
标本 编号
表 3:
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企业名称:
受访人员:
药材名 *
基源*
资源类 型
产地
平均收 购价格 *(元 /kg)
年需求 年收购
量(kg) 量(kg)
*
*
产品
照片*
备注
表 4:
中药材出口情况走访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市场*
市场照片* 商户总数*
调查商户* 商户编码* 调查对象 电话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商户照片*
表 2: 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调查表-药材信息表
商户名称(商户编码)
基源 *
药材 名*
商品 名
入药 部位
品种 性质
*
资源 类型
*
收购 来源
收购 价格 (元 /kg)
*
年收 购量 (k g)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企业名称:
受访人员:
药 材 名*
基 源*
贸 易 模 式
资 源 类 型
药 材 形 式*
产 地*
进口 价格 (元 /kg)
出口 价格 (元 /kg)*
年进口 量(kg) *
年出口 量(kg)
*
进口 国家 (地 区)
出口 国家 (地 区)
用 途 或 产 品*
照 片*
备 注
表 5:
药材名* 商品名
表 1:
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表
调查区域:
调查时间:
调查人:
名称*
基本 信息
中文名* 药材名* 药用部位*
基源照片* 别名
资源类型
药用部位照片*
加工方法
使用的民族
使用地区
功效*
主治*


归经
常用剂量
用药形式 饮片 单方 剂量 验方 其他
使用方法*
毒副作用
用药禁忌
配伍
临床疗效
常用配方 (处方/ 经验方) 来源与历史
来源*
进/出口(选 平均进口价 平均出口价 年进口量 择项) 格(元/kg) 格(元/kg) (kg)
年出口量 (kg)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
药材样品
采 集 表
省(区、市): 姓 名: 单 位:
E-mail:
电 话: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办公室 制
表 1:
样品编号* 药材名* 植物名* 学名 科名 入药部位* 重量* 采集人* 采集地点* 采集时间* 鉴定人* 凭证标本/照片* 采收加工 功效及应用
植物群落照片:
植物个体照片*:
入药部位照片*:
标本照片*:
是否完成鉴定*: 鉴定人*:
利用现状:
受威胁状况:
备注: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
采集号*: 采集人*: 采集地点:
采集日期*:
省市(州)

年月日 乡
经度*: 植被类型: 光生态类型: 水分生态类型:
纬度*:
海拔*:
m
生活型: 草本 灌木 乔木 藤本
植物名*: 拉丁学名: 入药部位*:
植物生境照片*: 植物个体照片*: 标本照片*: 利用现状: 受威胁状况: 备注:
植物群落照片: 入药部位照片*:
是否完成鉴定*:
鉴定人*: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
相关传统知识
调 查 表
省(区、市): 姓 名: 单 位:
E-mail:
电 话: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办公室 制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采集号: 名 称:
采 集 人: 采集日期: 采集地点:
年月日
表 7-3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
采集号*:
采集日期*:
年月日
采集人*:
采集地点:
省市(州)


经度*:
纬度*:
海拔*:
m
植被类型:
生活型: 草本 灌木 乔木 藤本
光生态类型:
温度生态类型:
水分生态类型:
土壤生态类型:
资源类型:野生 栽培 逸生 出现多度:多 一般 少 偶见
标本类型(份数):腊叶标本( ) 液浸材料( ) 遗传材料( )
活体植侏( ) 果实/种子( ) 花粉( ) 药材( )
株高:
m 胸高
直径:
cm
根:
茎(树皮):
叶:
花:
果实:
种子:
科名:
植物名*:
别名:
拉丁学名:
药材名:
入药部位*:
功效:
植物生境照片*:
应用
重要价值
持有人* 联系地址*
持有人照片
续表
民族 电话*
以上信息完整、真实地记录了本单位和个人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同意将以上 信息应用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的编制。
持有人(签章)
单位(公章) 年月日
本单位保证以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同意将以上信息应用于中医药传统知识 保护名录和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的编制
加工 时间*
主要 经过*
关键 工序
加工过 附注
程照片*
表 4:
编号* 基源名* 药用部位 集体地 行政区 名称 经度
采集方法
加工人
加工方法
鉴定人*
功能
主治
药材加工信息卡
药材名* 拉丁名* 采集时间
纬度
海拔
采集的个体数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
栽培药用植物
记 录 表
省(区、市): 姓 名: 单 位:
E-mail:
电 话: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办公室 制
表 1:
栽培药用植物调查表
基本 信息
县名* 访问对象 调查人*
访问单位 联系方式 调查时间
药材名*
植物中文名*
调查负责人(签章) 同意报出。
调查 单位(公章) 年月日
负责人(签章)
省级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办公室(公章) 年月日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
记 录 表
省(区、市): 姓 名: 单 位:
E-mail:
电 话:
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办公室 制
表 1: 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调查表-商户信息表
药材样品采集表
表 2:
药材采集信息卡
序号
样品 编号*
药材 名
基源 名*
学名
科名
入药 部位*
数量
采集 人*
采集 地点*
经纬度
采集 时间*
凭证 标本
建议加 功效及 工方法 应用
入药 部全 照片*
表 3:
药材加工信息卡
样品 序号
编号*
药材 名*
基源 名*
学名
科名
入药 部位
数量
加工 方法*
加工 人*
加工 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