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举架系数
古建筑术语解释
古建筑术语解释一顺一丁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一品书散水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 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 ,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十八斗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斗口定长,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丁袱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七踩斗拱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三砖五瓦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五瓦”即五层瓦条子;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三踩斗拱清式斗拱名称;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在殿堂或亭阁柱间有隔架及装饰作用;三踩交麻叶斗供清式斗拱组合名称;主要用于琉璃照壁、琉璃花门、琉璃阁、琉璃焚帛炉等建筑,起支承出檐的作用;完全仿照木制斗拱的形状烧制而成.是由若干件组成,可拆卸成拱、昂、翘、麻叶头等分件.每个分件三至四个露明面满着釉色;万拱清式斗拱构件名称,宋法式称“慢拱”其中位于位于坐斗两侧的第二层横拱又叫“正心万拱”宋式称“泥道慢拱,位于翘头或昂头上第二层横拱称“单材万拱”或“里外拽万拱”宋式称“瓜仔慢拱”最长9; 2斗口,拱头卷杀分三瓣清式;万拱或慢供也统称为蔓供; 上昂古建筑宋式斗拱构件名称;宋营造法式将斗拱组合中的主要部件昂分为二类,即下昂与上昂;从功能上看、上昂的作用与下昂相反它是专门应用于殿身槽内里跳及平座外檐外跳;适应于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有效地提高铺作总高度籍以创造—定内部空间的特殊构造;从外观看,上昂是一根’昂头外出,昂身斜收向里,并通过柱心”的木枋,其断面高宽一般相当于一单材;昂下供材用偷心重拱造,昂底并用靴楔承托;按照营造法式规定,上昂昂脚应立于下跳拱心之上,因此,上昂适用于五铺作五铺作以上斗供组合之小;上昂构造实物遗存很少,江苏45直保圣寺大殿、苏州玄妙观3清殿南宋都是其早期的珍贵实例,元代建筑中仍然偶有使用,明清斗供后尾则仅存上昂遗痕;天井①墀头看面正身墙上端部至大连檐里皮之空距,即全部梢子出檐所占的部位;②四合院的十字甬路的牙子外口至散水牙子外口之间的空距天沟出现在两座建筑并列相交的屋面上;两座屋面相交时,前面建筑后坡与后面建筑前坡交汇处;两坡雨水也汇于此;为将雨水排走、需在这个部位做出通道,即所谓天沟;为使排水流畅,应作出3%的坡度响两端逐渐倾斜,而两坡瓦垄也就沿着天沟越高越向后退缩,显后形成1个“枣核形”,故称“枣核形天沟”;五花山墙悬山式建筑山墙常见的一种组砌形式;清式营造则例:“悬山山墙k部随排山各层梁及瓜柱之阶梯形结构;”山墙沿校和瓜往砌成阶梯形,每级之上沿抡之下皮做签尖.总数为“五”, 故称五花山治;五花山墙无盘头、山尖, 其结构比硬山简单,厚度与硬山山路大体相同;飞昂宋式斗供组合构件名称;据宋营造法式:“飞昂:其名有五;一曰,二曰飞昂,三曰英昂,四曰斜角.五曰下昂;”今通称为“昂”; 昂的发生.其最早根源被认为是半穴居和干阑棚架的长椽.商周时的大叉手被看作它的雏形;东汉汉赋中已可见到“昂”的名称,汉代建筑考古资料说明,最迟在东汉时昂已组合在斗拱中;从结构上看,昂是斗供组合中前后斜置,两端承载.起杠杆作用的木枋材;按营造法式所载,飞昂可分为“下昂”与“上昂”两大类;其中上昂仅适用于殿身槽内里跳及平座外檐外跳.实物罕见,应用小多,其作用是在较短的山跳距离内,有效地提高铺作总高度;藉以创造一定的室内空间;下昂的作用与上昂恰恰相反.主要用于檐下斗拱,实物既多,应用亦广,其作用是可以在尽可能少增加铺作高度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增加檐部挑出深度,藉以适应屋面坡度的变化;学术界根据昂在斗拱组合中所起的作用,将其分为“真昂”与“假昂”两类;上昂,下昂皆属真昂,在斗拱组合中起前后悬挑、承托荷载的杠杆作用.唐、宋、辽、金各时代建筑斗拱中大多数采用真昂结构;昂式华拱或插昂,实质上只是徒有下昂形式的假昂头,其昂头以里或为拱身,或为梁袱.仍然是单纯的受弯构件,故称之为假昂;假昂宋代已有,但使用较少,元代建筑中常真、假昂混用;明代建筑多用昂,清代则几乎全用假昂,使原来真昂的结构意义丧失殆尽;昂一般是单材构件,角内昂多用足材;一般说来.在构造上下昂昂身大致与屋面平行,其昂头上承檐檩荷载,昂尾宋代或压丁草袱之下,或上承平檩荷载,通行“挑斡、叉、压”二种构造方法;铺作内外荷载皆由昂身承受并向下传递.以使斗拱内外得到平衡,昂的这一作用在补间铺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下昂前端通常制成尖嘴状,宋人称之为昂尖清式称“昂嘴”,是集结构功能与艺术造型为一体的特殊部位;历史上各时代的昂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尚和艺术追求;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的东大殿柱头铺作中有国内现存已如最早的批竹昂实例;宋代建筑除此之外还广泛地使用琴面昂;元代出现象鼻形昂,但盛行于明清;元以前真昂昂底常垫有华头子,假昂不仅昂底线为隐刻线,下部华头子亦为隐刻花纹,习称“假华头子”,明末清初盛行龙头、象鼻形昂,后期又出现云卷头及各类雕花昂,是刻意追求华丽,片面强调装饰的产物;飞檐椽头清式建筑木构件名称,属椽类之一;位于檐椽之上,向外跳出,挑出部分为椽头,故称飞檐椽头;头长为檐总平出的三分之一乘举架系数;后尾钉附在檐椽之上,形成楔形,头与尾之比为1:2.5;飞椽径同檐椽,断面通常为方形;主要起跳出作用.并使建筑外观更加雄伟;叉手宋式木作构件名称;在平梁梁头之上到脊搏之间斜置的构件;其功能是稳固脊搏,防止滚动;从南北朝到唐宋的绘画、雕刻与实物之中可以看到曾普遍使用过,唐代建筑平梁之上有叉手承托脊博,而无侏儒柱.叉手用材较大,宋代平梁之上设置了侏儒柱以承脊博,但两侧仍挟以叉手,叉手规格开始变小;宋营造法式规定“造叉手之制,若殿阁广—材—契,余屋广随材或加二分至三分,厚取广三分之一”元代叉手断面已经变小;明清多不用叉手,仅山西部分地区仍沿袭I旧制;叉柱造宋式大木作构造术语;楼阁式建筑中.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坐铺作中心,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这种结构方法称叉柱造或插柱造;叉柱造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构架的稳定性;切几头宋式大木作营造术语;拱头长度不足承受一斗,也不按拱头卷杀,仅作成一入瓣或两卷瓣的形式,宋人称这种加工方法为切几头;常用于梁、袱、方子等的出头上;支搞窗古建筑门窗的一种形式;适用于明清殿堂的次间、稍间或小式建筑物上;在每—开间的中线上增加一根立框间柱,形成上下左右四扇.均双层;上扇为支窗.下扇为摘窗;支窗外扇上边安合页,下边两侧安铁销子.抽开销子可向外开启并用链钩支撑,里扇钉窗纱或糊纸;摘窗外扇下面用两个木销与蹋板接交,两侧立边上端用铁销子;并且糊纸或用木板做成护窗板,里扇是玻璃;天花枋清式木构件名称;支承天花板、贴梁及支条的构件天花枋两端交于金柱柱中开拱口之法宋式斗拱拱心卯口的制作方法;不同种类的拱与其它构件有不同的卯榫交接方式,这决定了各类拱卯口开凿的位置、大小、深浅程度各不相同;宋营造法式·卷四“拱”条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华拱.在拱底面开口,口深五分;.宽二十分;分;是衡量建筑和建筑构件的最小模数单位,参见“分“’条,口上中心两向各开子阴浅宽的凹槽,俗称“开下口”;泥道拱、瓜子拱、令拱、慢拱.在拱上面开口,俗称“开上口”;转角足材列拱,拱上下面均开口,俗称“上下开口”.这种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对于拱口的制作起到了规范的作用;井口枋清式大木作构件名称,位于斗供的里翘厢拱之上,并与之平行的枋木;其作用为承托天花,井口枋高三点五斗口与挑檐桁径同,宽一斗口;太平梁清式大木构件名称;用于庑殿推山顶构架中,其位置在山面坡顶最上一层的短梁扒梁;方向与平梁相同,功能与平梁相似,但位置在平梁以外,仅能通过雷公柱承托脊檩的悬挑梢端;其梁两端下面刻榫,分别与前后上金搭交檩悬挑部分相交,其梁下皮与搭交檩中线取乎,故其梁高于平梁,称为太平梁;厅堂建造在建筑组群纵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常作为正式会客、议事或行礼之所;营造法式在大木作制度中按殿堂、厅堂、余屋三类建筑,规定各种构件材份;殿堂材份最大.厅堂次之,余屋最小反映出殿堂是高标准建筑,厅堂次之,余屋又次之;在建筑构造上.厅堂按横架竖直划分结构层次,其内柱一般都随檩生起,室内空间的高下.主要靠生起的内柱控制,铺作仅仅起调节檐部高度与联结内外柱的作用;厅堂房屋每—间缝用梁柱的形式和柱网平面布置的形式,是互为因果的;每一座房屋的每1间缝,可以采用不同的柱梁组合形式,所以厅堂除每间前后用一根檐柱外,屋内柱的多少及其位置可以各不相同;南北朝以前厅堂屋面下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第一种在柱头之上用拱承檐枋及横梁,第二种是在柱头之上用头拱承通联数间的纵架;第三种是在柱头之上用斗拱直接承托纵架,使纵架与檐柱的联系加强;厅堂梁袱宋式建筑大木座构件名称;即厅堂类建筑内所用梁袱;营造法式·梁所规定的设计制做原则是:五椽,四椽,广不过两材一契:3椽,广两材;余屋量椽数,难此法加减;中金桁中金桁消式大木作构件名称;在5架梁上,位于老檐桁与脊桁之间;在九架梁上,位于上金桁与下金桁之间,都起承托和传导屋面重量的作用; 消式大木作构件名称;在5架梁上,位于老檐桁与脊桁之间;在九架梁上,位于上金桁与下金桁之间,都起承托和传导屋面重量的作用;中金顺扒梁消式古建筑大木构件名称;梁尾搭插在七架梁上.粱头扒在下金桁檩上,用用以承托中金桁檩的扒梁内柱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泛指建筑室内立柱;情式建筑称“金柱;中国古代建筑以4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称为“间”;为“问”;唐宋及辽初较大型建筑的内柱多横纵成行排列规整;辽代中叶以后为创造特定的室内空间.往往在室内的间缝上减去某些内柱;称“减柱造”;山西上台山佛光寺文殊殿,面阔七问进深4间、殿内仅用四根内柱,是减柱造的典型实例;但明清以后的大型建筑“减柱造”之法罕有所见.内四界指 1座单体建筑的中心部位,即五架梁下两柱之间的位置;五架梁上正好是四步,又称四界,在建筑的内部,称为内四界;方直椽木构件名称,指方形断面的正身檐椽,多用于游廊、亭、榭等较小建筑中;斗接柱大木作构件名称;斗接柱是指多层建筑中叉柱造做法中的上层柱子;这种做法是自下而上.一层柱框.一层斗拱相重叠,上层柱根叉于下层斗拱的大斗之上,也即是下层斗拱的大斗所接托的上柱,称为斗接柱;明情建筑中用两段、或三段木材施以暗榫墩接成的柱瓦条古建筑构瓦作件名称;①板瓦纵向截成的直线形窄条;②布瓦屋脊瓦件之一;用板瓦开成的叫“软瓦条”,用砖加工而成的叫“硬瓦条”;瓦垄清式营造则例:“屋顶上之瓦,上下赓续排到谓之垄;”屋面凸出的垄称盖瓦垄.凹进则称底瓦垄;瓦口子古建筑屋顶部位名称;又称当勾;位于瓦垄与脊交接之处,由于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别,如在正脊部位又称正当勾,在戗脊部位又称斜当勾;五大线古建筑彩画技术术语;指清式彩画图案的骨架轮廓大线;即枋心线、岔口线、皮条线、箍头线、盒子线;五彩遍装宋营造法式中建筑彩画作制度之一;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用于等级最高的建筑物上;其特点是把建筑的木构件从头到脚都用彩绘的图案花纹来装饰,以达到五彩绽纷、华丽高贵的效果;这种彩画以暖色调为主,使用的颜色有青、绿、红、赤、黄.每个木构件绘制图案成花纹的构图手法基本相同;其细部设色顺序为:在梁、额枋、斗拱的外梭即外边皆留缘道,用青绿或朱叠晕;内心画五彩花纹;颜色使用的规律是对比色相间品配,例如青地上的花纹,用赤、黄、红、绿相间,外棱用红叠晕勾边,叠晕从内向外由浅入深;又如红地上的花纹则用青、绿相间,花心染红,外棱用青或绿叠晕;图案式样繁多,大型构件还在华纹、琐纹中间画飞仙、飞禽、走兽、云纹等;阑额两端画各式如意装饰、称“角叶”,梁用边叠晕,中心画华纹、琐文;柱子上下画锦纹或叠晕,柱身画缠技花或团窠团花;这是用色和图案最繁富的彩画品种.多用于宫殿、庙宇的主要建筑;太平梁清式大木构件名称;用于庑殿推山顶构架中,其位置在山面坡顶最上一层的短梁扒梁;方向与平梁相同,功能与平梁相似,但位置在平梁以外,仅能通过雷公柱承托脊檩的悬挑梢端;其梁两端下面刻榫,分别与前后上金搭交檩悬挑部分相交,其梁下皮与搭交檩中线取平,故其梁高于平梁,称为太平梁;厅堂建造在建筑组群纵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常作为正式会客、议事或行礼之所;营造法式在大木作制度中按殿堂、厅堂、余屋三类建筑,规定各种构件材份;殴堂材份最大.厅堂次之,余屋最小,反映出殿堂是高标准建筑,厅堂次之,余屋又次之;在建筑构造上.厅堂按横架竖直划分结构层次,其内柱一般都随檩生起,室内空间的高下.主要靠生起的内柱控制,铺作仅仅起调节檐部高度与联结内外柱的作用;厅堂房屋每—间缝用梁柱的形式和柱网平面布置的形式,是互为因果的;每一座房屋的每间缝,可以采用不同的柱梁组合形式,所以厅堂除每间前后用一根檐柱外,屋内柱的多少及其位置可以各不相同;商北朝以前厅堂屋面下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第一种在柱上用拱承檐枋及横梁,第二种是在柱头之上用头拱承通联数间的纵架;第三种是在柱头之上用斗供直接承托纵架,使纵架与檐柱的联系加强;中金桁清式大木作构件名称;在5架梁上,位于老檐桁与脊桁之间;在九架梁上,位于上金桁与下全桁之间,都起承托和传导屋面重量的作用;中心塔柱窟又称“塔庙窟”、“支提窟”;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窟室后部中央凿出连通窟顶与地面的中心塔柱,柱身四面雕龛造像,在窟室后部、中心塔柱与窟室侧壁、后壁之间形成绕塔右旋的通道;中心塔柱窟源出于印度的支提窟,成型于公元4—5世纪中叶的新疆龟兹石窟,成为我国J北朝石窟中的典型形制.隋唐以后逐渐消失;它在早期阶段往往和僧居窟同时出现;长耳子安装于琉璃照壁四角圆柱上部或琉璃花门四角圆柱子上部的装饰性琉璃构件;作为大额仿的榫头处于这个部位的木构件称霸王拳完全仿木琉璃构件,安装时紧贴着柱头的外皮,造型似三角形的云纹,后背做出半银锭榫头与圆柱连接牢固;此件三面露明均着釉色乌头门宋式建筑中门的类型之一;也称乌头大门、表褐、阀阅、褐烫、绰楔、俗称棂星门;其形式为:在两立柱之中横一枋,柱端安瓦,柱出头染成黑色,枋上书名;柱间装门扇,其上部有成偶数的棂条,下部有障水版;柱头多有装饰纹刻;勾头一种特殊形式的筒瓦;多用筒瓦垄的檐头,比普通筒瓦多一个圆形的瓦当;元代以前称瓦当,至明、清两代,改标勾头;其端部圆盖上的纹佯变化多端,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而勾头上纹样的种类就成为判断其年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勾丝咬旋子彩画找头部位的一种图型;此图形在较短木件上可单独使用;当木件过长,安排一整两破图案后还留有空地,此中地右适合安插“勾丝咬’.即可加入此图案;丹土藏语,安立在寺院主殿屋顶上为幢状神物.中心木杆上写有护法咒语,外有用耗牛尾拧成的粗绳;丹墀指大式建筑甬路中间,御路石两侧的石牙子以外部分;两种做法:①斜墁斗扳城砖大面朝上斜向铺墁:⑥斜墁柳叶城砖小面朝上斜向铺墁;月梁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梁的一种形式,一般用于平綦之下;汉代文献中称虹梁,唐宋以后我国古代建筑仍然使用,我国北方明清时期使用较少;其特征是梁的两端向下弯,梁面弧起,梁下起yao幽页,形如月牙 ,宋代称为“月梁”、“虹梁”;梁首、梁尾、梁底经过砍削加工之后.仍用分辨卷杀而成;梁的侧面往往制成琴面并饰以雕刻,外观较清秀,与直梁功能类同,都是承受屋顶荷载的梁;同时月梁又能体现一定的艺术效果风门古建筑门的 1 种,使用较广泛,常与帘架配合使用;1 般风门的制作常用4抹头,门扇边框的尺寸随格扇的边框尺寸;风槛木作装修构件名称.指榻板之上的横槛;其长,厚与下槛同,高是下槛的10分之七或半个柱径;两端做有抱肩.下口与榻板用暗榫相交,上口安槛窗;如安支摘窗时则不装风槛、支摘窗直接置于榻板上;风水墙山墙的1种,是民间对一墙到顶,山顶设有博风、拔檐线等装饰的硬山顶山墙的别称风雨桥又称为花桥、廊桥;古代桥梁的一种,现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常见;多是石砌的墩台,伸臂结构的木制粱桥;达种桥粱一般全桥均建有亭、楼、阁、廊相结合的桥屋,桥的外貌千姿百态,造型优美,桥屋一方面可以保护木结构桥粱的构件,以免日晒雨淋,另1方面还可以给行旅提供休息和遮风避雨的场所、故名风雨桥;桥屋的廊与楼、亭相互结合,既有起伏,也有虚实的对比,有的桥上梁柱还经过彩绘雕刻等艺术处理,使人赏心悦目;凤凰台①拱式桥构件名称;位于金刚墙二端与分水尖中间,其作用是与分水尖一起保护桥墩、安放闸板;其结构全部用条石砌筑,长为分水金刚墙的十分之二,宽度、露明高和埋深均与分水金刚墙相同;②大木作斗拱昂的部位名称,位于昂的正面十八斗分位前方,呈斜平面的小台;俗称“脑八”;参见〔昂嘴〕;槽宋式大木作术语;宋营造法式将建筑物中与斗拱出跳成正交的—列斗拱的柱列中线通称为槽;两槽之间形成的空间按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内槽、外槽、前槽和后槽等;根据殿堂等建筑物平面空间布局的不同需要,以槽构成各种形式的格网即柱的平面布局和排列形式;宋营造法式将格网平面布局分为单槽、双槽、分心槽、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等多种形式;墩台古代建筑物名称;①骑墙墩台,亦称之为敌台;②城墙内外高峰之上的单独墩台称为烽火台;墩台的形状有方形、圆形两种,但以方形为多;墀头俗称“脚子”;清式营造则例:“山墙伸出至檐柱外的部分;硬山墀头由下至上一般分为下碱、上身、稍子三个部分,庑殿、歇山、悬山等建筑则无稍子;下碱、上身有“马莲对”、“担子勾”、“狗子咬”、“三破中”等组砌形式;墀头角柱古建筑角柱石的一种;位于墀头的最下端,其宽度与墀头宽度相同,厚度与阶条石厚度相同;横拱宋式斗拱构件名称.拱的一种;在一组斗拱中,与出跳华拱成正交的拱通称为横拱;按所处位置不同,有泥道拱、瓜子拱、令拱、慢拱、骑袱拱、骑昂拱、绞袱拱、绞昂拱等;横望板古建筑大木作构件名称.横向铺钉于椽身之上承托苫背泥层的两板;由于屋顶坡度的变化,横望板不宜过长,一般每隔3至5椽档须加设望板钉一列;横望板接头须在椽背中线之上,不得挑空或重叠;为加强连接,望板间缝除齐搭外还有企口,柳叶等多种搭接力法;横望板较竖望板整体性更强;为防雨止漏,保护望板,一般均在望板之上施护板灰进行防护;靴楔宋式大木作斗拱组合构件名称;貌似真昂昂底与下层华拱间的楔形垫木,实则与下部拱身连为一体;它与昂身榫卯相结、一般用于上昂的下部以及下昂尾部昂底之下.是真昂构造中不可缺少的构件之一;下昂前部昂底垫置的楔形垫木亦由拱身制成,宋代称“华头子”,其构造功能与靴楔有质的区别;营造法式规定的靴楔造型是“三卷瓣”,宋元实物中屡有所见.其艺术形式虽与清式建筑溜金斗拱后尾的菊花头相类似,但菊火头主要起装饰作用,结构意义与此不同;十三天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三角尖顶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古代建筑名词
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到达高度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假设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5.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
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
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
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
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
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8.螭首: 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
古建筑形制构造尺寸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古建筑比例尺寸解读
古建筑尺寸比解读2018.11.23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明清小式大木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明清大式大木以斗口倍数比例为模数,带斗拱建筑。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营造常识一篇文章完全掌握古建常见名词(上)
营造常识一篇文章完全掌握古建常见名词(上)古建筑专业名词各种各样,有许多名词大家都不明其意,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最全古建常见名词及解释,快收藏吧!1.井干式木构架最初由井壁发展而来。
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2. 抬梁式木构架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立柱,立柱上架梁。
然后,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至上而下,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形成坡屋顶的斜面。
3. 穿斗式木构架明清时期,用于坡屋顶建筑的木构架的一种基本形式。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檩柱支承体系。
有疏檩和密檩两种做法。
主要特点是:(1)尽量以竖向的木柱取代横向的木梁,(2)尽量以小材取代大材(3)简化屋面构造(4)简化悬挑结构(5)增加构件灵活性。
穿斗式在南方建筑中广为流行。
但它不能适应较大跨度的殿屋空间,因而没用在宫式建筑。
可以说它与抬梁式构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机制。
4. 间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量榀屋架之间的空间成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
5. 面阔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
各开间的总和称为“通面阔”6. 进深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
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
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7. 次间明间两侧的叫做次间。
8. 稍间开间为奇数的木构建筑中,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其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
9. 一明两暗即“一明两暗”,是古代单体建筑平面的典型的基本型,由一个“堂”(明间)和两个“内”(次间)构成,有良好的空间流线,主次分明;良好的采光、通风、标准的三开间,符合传统的梁架组合形式。
10. 正式建筑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
11. 杂式建筑非正式的其他形式。
12. 宋式须弥座层次多,每层相对小,主次分明,雕刻细腻。
不合理的线脚,仿木的痕迹,苗条,清秀,秀美,女性美。
古建筑形制构造尺寸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古建筑术语解释
古建筑术语解释[一顺一丁] 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一品书散水] 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 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
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
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十八斗] 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
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
[丁袱] 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
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
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
《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
[七踩斗拱] 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三砖五瓦]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
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
“五瓦”即五层瓦条子。
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
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
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
[三踩斗拱] 清式斗拱名称。
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
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
古建名词解释
古建名词解释[一顺一丁]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一品书散水]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
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般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多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
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
[十八斗]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
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
[丁袱] 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
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
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
《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
[七踩斗拱] 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三砖五瓦] 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
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
“五瓦”即五层瓦条子。
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
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
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
[三踩斗拱] 清式斗拱名称。
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
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
古建筑专业术语及名词
古建筑术语解释[一顺一丁] 古建筑路体砌筑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法。
[一品书散水] 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缘。
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根底的作用,散水的宽窄,—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
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十八斗] 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
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
[丁袱] 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
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构造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
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
"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
[七踩斗拱] 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三砖五瓦]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
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
“五瓦〞即五层瓦条子。
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
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
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
[三踩斗拱] 清式斗拱名称。
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
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展开全文三、举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为一凹曲面。
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
举架的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
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的高度。
由举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
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举架的做法举架的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
举架的急缓以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而定。
如: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
(二)举折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
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
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1)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桁、檩桁、檩放在各梁的梁头上,上承椽子。
在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檩”,宋代称木专。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
(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檩):位于正脊处的桁(或檩)。
(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
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檩及附件:(一)、梢檩: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的檩。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5.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
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
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
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
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
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8.螭首: 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
古建筑比例尺寸解读
古建筑尺寸比解读2018.11.23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明清小式大木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明清大式大木以斗口倍数比例为模数,带斗拱建筑。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古建木作基础篇 木作基础篇
古建木作基础篇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3、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我国古建筑术语
我国古建筑术语[一顺一丁] 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一品书散水] 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
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
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
[十八斗] 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
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
[丁袱] 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
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
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
《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
[七踩斗拱I 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三砖五瓦I 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
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
“五瓦”即五层瓦条子。
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
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
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
[三踩斗拱I 清式斗拱名称。
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
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
古建筑中常用名词的汇总
古建筑中常用名词的汇总建筑从一定角度,体现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古建筑尤为突出。
中国的古建筑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每个地区古建筑的结构及形式必然要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和民俗等。
只有适应当地的民族文化及考虑地域性,才得以被留存保护。
本篇选择了部分古建筑名称术语解释,希望对热爱古建的朋友有些帮助,但再次提醒,术语的名称和做法也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因素,切莫以偏概全。
1、七踩斗拱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
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2、三砖五瓦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
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
“五瓦”即五层瓦条子。
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
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
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
3、三踩斗拱清式斗拱名称。
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
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
在殿堂或亭阁柱间有隔架及装饰作用。
4、一顺一丁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5、一品书散水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
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
6、三踩交麻叶斗供清式斗拱组合名称。
主要用于琉璃照壁、琉璃花门、琉璃阁、琉璃焚帛炉等建筑,起支承出檐的作用。
完全仿照木制斗拱的形状烧制而成,是由若干件组成,可拆卸成拱、昂、翘、麻叶头等分件,每个分件三至四个露明面满着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