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及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运用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运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风格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但是,城市中的一些古建筑却显得格外美丽、优雅。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运用,可以让城市更有特色、更加美丽。
古建筑的传统美学与现代建筑的实用与创新,虽然有着一定的矛盾,但是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却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味。
比如在一些现代的商业建筑物中,就会有一些古老建筑的元素,如古柱、重檐等等。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美观,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如何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又不会让整个建筑失去时代感和现代感。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是保持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属性。
古建筑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在将其融入现代建筑时,要尊重其历史和文化属性,不可随意破坏和更改其原始的结构和设计。
如清华园大楼,在保持古建筑结构和原有外貌不变的情况下,融入了现代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打造了一座既有古建筑文化韵味,又警示现代的大学校园建筑。
二是注重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实用性。
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古建筑的结构和风格,就会显得过于陈旧和缺乏生机。
进行创新,可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形成新的建筑美学。
如故宫博物院新馆的设计,就是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古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之作。
除了商业和文化建筑外,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也可以应用于住宅建筑领域。
如芭提雅的一些别墅建筑,就是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古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住宅风格。
总之,在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结合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两者的平衡和整合,才能真正做到有机融合、产生新的建筑美学。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好历史的珍贵建筑。
通过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运用,让城市更加有历史和人文气息,也更具有现代城市的气息和活力。
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道瑰丽风景。
它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建筑中,随着人们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建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的应用着手,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一、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历史渊源传统建筑不是简单的建筑艺术和知识,它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种体现。
它凝聚了中国文化长久的传承和积淀,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风格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渊源。
自汉代以来,传统建筑的建造技术和工艺逐渐成熟,建筑形式已经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和风格。
例如,天坛、故宫和颐和园等古建筑,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建筑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建筑风格的汲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汲取传统建筑的风格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例如,建筑外观上的屋檐、柱子和立面等元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传统建筑的特征。
同时,在建筑细节方面,传统建筑中的一些构造和细节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
例如,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木版年画和铜额的制作技艺,在现代建筑的细节雕刻上也能够被应用。
2、传统建筑在建筑景观中的应用许多现代建筑的景观设计中,也能够看到传统建筑的影子。
在现代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场所中,传统建筑常常被用作装饰和景观,从而增添了城市景观的文化气息。
在一些高档小区的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也常被广泛应用。
将传统建筑的元素加入到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淳朴、雅致的感觉,从而提高住宅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化。
三、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价值和意义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风格也在持续地演变。
现代建筑在设计中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简约、现代、科技的视觉效果。
然而,古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其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关注,开始逐渐地被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古建筑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古建筑元素可以提高现代建筑的文化含量和人文情感,丰富建筑语言,增强建筑的历史感和传承性。
另一方面,将古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在建筑外观上的应用古建筑元素在建筑外观上的应用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色彩、材料、装饰等方面来体现。
例如,在建筑的立面上,可以采用古建筑的传统柱式,如圆柱、方柱、八角柱等,或者采用仿古的柱式,如图案刻制、古陶瓷、仿古石刻等方式来呈现。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的色彩和材质方面,运用古建筑所使用的传统红砖、灰瓦、青石等材料,或者采用仿古的装饰元素,如龙、凤、花鸟等图案来丰富建筑的外观。
二、在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古建筑元素在建筑结构上的运用可以通过建筑结构的布局、形态、比例、屋顶等方面来体现。
例如,在建筑的布局上,可以借鉴传统古建筑中的庭院、院落、回廊等形式来设计建筑结构;在建筑的形态和比例上,可以采用古建筑多使用的对称和金字塔形和双层坡屋顶来塑造建筑的形式和比例;在建筑的屋顶上,可以采用仿古的琉璃瓦、黄琉璃、削顶形等传统造型来营造建筑的传统气氛。
三、在建筑内部空间上的应用古建筑元素在建筑内部空间上的应用可以通过建筑的内部视觉效果、空间布局、装饰元素等方面来体现。
例如,在建筑的内部视觉效果上,可以采用仿古的画、雕刻、绣等装饰元素来体现古建筑的氛围;在空间布局上,可以采用传统古建筑的黑白堆落结构和回廊式空间等设计来丰富建筑的空间感和营造传统气息;在装饰元素上,可以运用古建筑中的传统物件、木雕、砖雕等元素来美化建筑内部空间。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摘要: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元素的结合,是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
古建筑元素通过借鉴和融合,为现代建筑注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传统文化的氛围。
这种探索不仅使建筑更具观赏性和审美价值,还能满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探讨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古建筑元素是指在历史时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传承的建筑设计要素。
这些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形式、结构特点、装饰艺术、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创意与创新,同时也借鉴了古建筑元素的特点,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赋予现代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提升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性,增强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还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1.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1.1传承和发展古建筑文化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包括传承和发展古建筑文化。
首先,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通过将古建筑元素引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实现对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使其得到长久的保护和发展。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增进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古建筑元素的应用能够丰富现代建筑的表现力和美学价值。
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建筑风格,赋予了建筑以独特的韵味和审美感受。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古建筑元素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形态,为建筑注入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内涵,提升建筑的观赏性和艺术性[1]。
最后,古建筑元素的应用也能为现代建筑提供更多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古建筑在经过长期实践的验证后,形成了许多与环境适应和人居舒适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手法。
将这些经验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可以打造出更加环保、节能和宜居的建筑。
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The End ·· ·
在现在建筑设代居住理念的融会贯通
• 风水说乃是中国古代哲学、宗族伦理、宗教信仰、原始科学和巫术礼仪等 的糅合,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等互相配合而形成的唯气论等传统思想为理 论指导,并与卜宅、相宅的实际活动中一些经验相结合而升华成学说,其核 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门学问,其判断的结果则是能 否蕴藏得住天地间的生气,使得人与自然环境在居宅、祠堂这些具体建筑形 态上达到默契与和谐,同时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抚心理。 “明厅奉客 、暗室聚财”的基本理论指导着现代居住物业的户型设计,规范中关于“全 明设计”的要求其实针对了经济型居住环境,当宅中每一寸地方都承担着人 居活动功能的时候,“全明设计”就成了一种基本需要,而改善型或豪华型 住宅的设计,就必须充分运用“暗室”功能,满足更高享受水平下居住主人 的“聚财”需要,以达到居室本身的阴阳平衡。 围合式对称布置的建筑格局,目前依然是现代居住物业建筑的基本指导思想 ,只不过围合的密度大大降低,在大围合中更多的关注各居住单元相互之间 的不干扰性,公共休闲广场的设计以及点缀式建筑小品和休闲健身小广场的 考虑,其实就是“天井”和“厅堂”的现代表现形式。现代建筑设计中已经 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建筑风水”的重要作用,在满足居住物业功能性要求的 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居住心里舒适度的问题,会所、泳池、体育场等 公共休闲场所在社区建设中的大量出现,就是为了满足现代高层建筑过度重 视居住单元而形成的“阴盛阳衰”现象。
中 代国 建古 筑典 设建 计筑 中元 的素 应在 用现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 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古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

中国古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
一、引言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古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工程。
中国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近代,都有着千百年
的发展历史,影响深远而丰富多彩。
不仅在历史上,中国古建筑在现代也
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中国古建筑更加注重它们的现代应用,以满足不
同新空间的要求。
因此,中国古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是越来越重要的。
本文尝试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探讨中国古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二、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发展起源于先秦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建筑以建筑艺术中十分巧妙的结构和装饰技术而著称,严格的几何
构图和装饰艺术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形式。
古建筑不仅以它的建筑艺术构
成为特色,而且还有着古典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建筑的精粹体现在它的建
筑创作中,其建筑设计师以古典文化为基础,用现代材料来实现古典建筑
的精神。
古典建筑的精髓体现在它的形态简洁,建筑构件简单朴实,形式
丰富多彩,构造繁复,险要严密,结构重健,艺术丰满等特色上。
三、中国古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赋予了设计更多的内涵,让设计变得更具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包括建筑艺术、书法绘画、服装设计、民俗文化等等。
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注定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传统建筑风格的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建筑风格的元素,能够让建筑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例如魏晋风格、唐代风格、宋代风格等。
例如香港的传统中西融合建筑风格和北京的仿明清古建筑等等,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
2. 传统元素的创新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传统的雕刻、灯饰、瓦片、装饰等,可以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法和材料,创新出新颖的设计。
例如上海的嘉里中心、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1. 传统服装元素的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服装元素能够使服装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例如唐装、汉服、襟袖、褶裙等等都是传统服装的元素。
现代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可以把传统元素融入到服装中,创造出具有现代情怀的传统服装造型。
2. 传统文化与时尚风格的融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与时尚风格可以进行有机融合。
例如龙凤呈祥的图案、翻领、华丽的金饰等,都是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常用手法。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传统图案与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通过运用传统图案和色彩,可以为产品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例如玉、瓷器、绸缎、宣纸等等,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常用传统色彩和图案,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作品。
2. 传统造型的创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通过传统造型的创新,可以呈现出全新的视角。
例如茶具、家具、茶包、礼品、首饰等等产品设计中,都可以通过传统造型的创新,发掘新的设计元素。
第五章:总结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古建筑中的设计语言和元素富含历史文化和东方韵律,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与当前的建筑风格差异显著。
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古建筑元素,实现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通过建筑外形、装饰元素的提取,设计和工艺手法的借鉴,将古建筑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优势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以此提升建筑的观赏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1.1传承和发展古建筑文化中国古建筑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蕴含特有的文化思维和伦理思维,在世界建筑史上极负盛名。
在我国古建筑发展历程中,不同地区、朝代的建筑呈现的风格和特点不同,但是都能展现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特点。
当前,我国仍然保存有大量古建筑,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古典艺术特色的建筑元素和文化。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者的重要使命。
1.2加强艺术审美创新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对建筑功能的整合,也注重艺术性创造。
要求设计者合理应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营造功能性与审美性、艺术性兼具的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空间功能使用需求和视觉性需求。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设计者对古今建筑元素和文化的融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现代建筑特色,提升建筑的艺术美。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大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多元化特点。
单一、传统的现代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需要设计者从自身艺术审美角度出发,结合时代审美变化,创新设计元素,从古建筑中挖掘与设计主题契合的元素,在提升建筑功能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形成更强烈的艺术美感,提升视觉艺术效果。
1.3促进现代建筑设计发展当前,现代建筑及其他领域的设计工作都将创新作为重点内容。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建筑元素,能为现代建筑设计者提供设计灵感,对现代建筑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发中国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
中国古建筑在设计、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首先,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例如,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师”,强调自然山水、人工构筑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
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建筑师在设计现代园林时,也会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活空间。
其次,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和材料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启发。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和材料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悬山式结构、斗拱式结构、青砖灰瓦等。
这些结构和材料的运用不仅使古建筑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现代建筑师在设计大跨度建筑时,可以借鉴悬山式结构的原理,采用悬挂式结构,使建筑更加轻盈、灵动;在选材方面,现代建筑师也可以借鉴古建筑的材料选择,如使用青砖灰瓦等传统材料,使建筑更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最后,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包括雕刻、绘画、彩绘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创意。
例如,现代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外立面时,可以借鉴中国古建筑的雕刻和彩绘技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加精美、独特的建筑外观。
综上所述,中国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结构和材料、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中国古建筑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出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感的建筑作品。
现代建筑中中国古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

现代建筑中中国古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现代建筑中加入中国古建筑元素,能够增添建筑的文化底蕴、增强建筑的与众不同性,同时也保留了中国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中国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其应用的意义以及该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 建筑屋顶中国古代建筑往往强调屋顶的丰富性和屋顶的造型,如琉璃瓦、飞檐翘角、脊兽、多层次屋顶等。
在现代建筑中也可采用这些古建筑元素,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屋顶就采用了传统的脊兽、七级飞檐。
在庙宇建筑中也可见到采用了琉璃瓦、斗拱等古建筑元素。
2. 装饰雕刻中国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装饰雕刻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鸟巢的立面设计就采用了传统雕刻和泥塑等中国古代建筑元素。
3. 彩画中国古代建筑彩画是表现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特别是宫殿和庙宇中的彩画更是现代建筑中可供借鉴的元素。
如北京故宫博物馆中的彩画、上海外滩的法租界大楼以及广州中山纪念堂等现代建筑中都有彩画元素的运用。
1. 具有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元素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建筑中能够为建筑增添吸引力。
并且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的视角下,这种应用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
2. 增加建筑美感传统古建筑元素美学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体现,将其运用在现代建筑中,不仅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也能够体现建筑气息与文化归属感。
3. 适应性强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其装饰、结构及材质特点能适应不同建筑类型,并能在现代材料技术中得以实现。
1. 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中国古建筑元素应用在现代建筑上需要与现代建筑具有内在联系和合理结合,形成有机整体,避免像空中楼阁一样的无谓插入。
2. 精度把握中国古建筑元素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的把握,从细节到整体,从造型到色彩,都要保证恰到好处,如此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3.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元素的文化内涵丰富,其应用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内涵深度挖掘,将这些“涵”赋予建筑以精神的力量,注重向观众传递建筑作品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现代发展启示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现代发展启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
这些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深远,不仅在设计上发挥着指导作用,而且在材料、结构、人文等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一、材料运用中国古代建筑采用的材料大多是当地的天然材料,如石、木、砖、瓦、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天然的优点,如耐用、环保、隔热、隔音等。
现代建筑业也开始发展运用环保材料,如竹、稻草、麻等,这些材料在结构、装饰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并且更加环保、可持续。
二、结构设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设计体现了极高的智慧和技艺,例如中国古建筑的屋顶采用挑檐顶,不仅能够遮阳、避雨,同时底下的空间也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同时,使用建筑拱形和墙体、柱子的重力配合来承重,也能够降低建筑物的重量和建造成本,并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现代建筑也开始借鉴这些结构设计,致力于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人文价值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设计和装饰上,极度关注建筑的人文价值,例如适应人的生活、精神需求、文化传承等,这些价值都是现代社会所关注的内容。
现今建筑设计师也越来越重视结合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装饰美、构造美等方面,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在现代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是促使我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从素材的选择到结构组合、人文价值和文化传承,都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若能吸取其中的优点,结合现代技术和环保材料,创造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建筑作品,这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情况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摘要: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中包含的美学元素,无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融入可以使现代建筑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学形式。
中国当代很多本土建筑设计师在不断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创作出一些经典作品。
笔者以此为例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为例开展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价值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多精巧的设计,如瓦梁上的花纹、让人赞叹不已的长城古建筑,其建筑理论与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当今的环境设计中。
传统建筑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元素体系,系统的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存的,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目前在自然性和地域性方面实现了较好的整合,但在应用实践过程当中却很少使用传统的地域特色设计。
同时,我们也缺少对多种传统建筑设计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跨学科设计上存在许多不同问题。
当代建筑设计要追求实用性,将传统民族文化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
黑格尔说过,建筑的本质和精神就是要把外在有关“本无精神”的一切东西重新进行改造,以形成内在的能够表现现代人“精神”的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实践中尽量多地显示出我们所处空间和关系的各种感性物质与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的各种设计风格和其内涵都是通过建筑设计元素的组合运用来体现的。
如安徽传统民居建筑,它们都是以天然木材和砖瓦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此体现设计者的建筑设计理念;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建筑设计则采用新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设计应结合传统住宅的表现形式以及现代设计要求,通过整合以满足传统住宅元素下的现代建筑设计。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1斗栱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经典元素,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斗拱的制作十分精巧,结构独特,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园林建筑——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保护措施探析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保护措施探析摘要:现存于城市的古代建筑是城市的文化瑰宝,必须加以保护:此外,古建筑蕴涵丰富的建筑美学特色和地域人文特点。
本文结合项目实例,详细阐述了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并对其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点、作用和修葺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总结。
关键词:古建筑:古典园林:园林设计:建筑美学;修葺保护1 引言我国的古代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恃色,使建筑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力,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物具有了优美的外观形象,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筑各个方面的特点形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对山水的爱好十分深厚,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由来已久。
她们不仅要在居住生活中体现自然,而且还要在作为生活境域的园林里去体现自然。
因此,寄情山水、亲近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所追求的首选。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叠山引水,将厅、堂、亭、榭等古建筑与山石融为一体,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对自然山水的机械模仿,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高度概括的自然。
在一定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精炼却不失自然的环境,将片段美和人文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到了现代,由于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建造园林的社会环境、造园目的和所服务的人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如何深层次的挖掘其美学价值、表现手法,如何让古典美学与现代创作紧密结合,发挥古建筑的美学、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2 项目概况邵阳市双清公园古为“双清揽胜”,始建于宋代,园位居资水、邵水汇合处而得名,院内亭阁相映、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具古典园林风韵,自古为“宝庆十二景”之首,现占地面积约4.3hm2(64.41亩)。
1956年公园始建时,占地约2.1hm2(31.4亩)。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摘要: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形式在技术和艺术上虽然多姿多彩,却又有着统一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宝库中独具一格。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国古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独特内涵。
当今的建筑设计,大量的借鉴中国古建筑,并将其元素运用在作品中。
本文就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种元素进行一些试探性研究,探讨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旨在将古建筑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古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也促进现代建筑设计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探索引言在复古潮流的影响下,现代建筑师们根据国情、各民族建筑风格,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材料工艺、现代文化趋势,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本文针对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设计师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1中国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使用现状1.1 建筑材料的改变我国古建筑建筑材料多以木材、砖瓦为主。
平面布局简洁明确、造型丰富优美、装饰色彩炫丽,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建筑的建筑材料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森林被大量砍伐,木材逐渐变得稀缺;且木材容易腐烂、虫蛀、火灾、受潮等问题,木材逐步被钢筋混凝土所代替。
但是,钢筋混凝土制作出来的建筑构件造型厚重、粗旷,无法把古建筑元素的风格造型灵活体现,致使很多中国古建筑元素逐渐消逝于历史长河中。
1.2 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随着我国人口的递增,土地变得稀缺,中国传统的平面布局形式与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大众的居住需要。
同时,受西方建筑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拆除了大量的原有街道建筑,整片区域进行改建、新建,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建筑风格。
这些“方盒子”密集,隔绝自然、淡化人际交往;使人们难以见到阳光;污染环境,堵塞交通;使人们对原有城市失去了记忆。
中国古代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出现早于西方的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度融合了哲学、历史、政治和文艺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开始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古代元素,使得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一、走廊式建筑中国古代的走廊式建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在建筑中设计多个长长的走廊,从而能够让人们在建筑物中穿行。
现代建筑中,走廊式建筑的设计也被广泛运用。
比如,很多现代博物馆的设计采用了中国古代的走廊式建筑,这种设计能够让参观者有更好的视野和感受空间的连续性。
二、拱门中国古代建筑中,拱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
拱门是由半圆形的砖体组成,拱门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现代建筑中,拱门也被广泛应用于设计之中。
比如,一些企业的门面设计采用了中国古代的拱门。
这种设计既符合传统文化,又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
三、屋脊中国古代建筑中,屋脊是指建筑物的顶部,通常由一系列的“人面兽面”组成。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屋脊元素也被广泛利用。
比如,许多现代化的银行、商场等建筑的设计都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脊元素,这种设计既符合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又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四、红墙黑瓦中国古代建筑中,红墙黑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
现代建筑中,红墙黑瓦因其鲜明的色彩和华丽的雕刻而被广泛运用。
比如,许多高档写字楼和商场的设计均采用了红墙黑瓦的元素。
这种设计既可以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美观度和文化内涵。
五、薄壳结构薄壳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可以用比较小的材料承受较大的压力。
在现代工程中,薄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桥梁、体育场馆等领域。
比如,北京鸟巢会馆的设计采用了薄壳结构,被公认为是一项工程技术的奇迹。
六、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是非常独特的建筑形式,被认为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例子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例子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成功的例子。
1. 上海外滩源深里窄的建筑群
上海外滩的建筑群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群,其中有不少建筑是民国时期留下的遗迹。
近年来,这些建筑开始得到保护和修缮,而在修缮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元素,如LED灯光等。
这种融合方式让外滩的建筑群更具有现代感,同时也保留了历史遗迹的特色。
2. 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是一个集文化、艺术、设计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现代艺术区。
这个艺术区是由原来的798电子厂改建而成的,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
这种融合方式让798艺术区成为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空间。
3.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是一个大型的展览中心,也是广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屋檐、雕花等,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这种融合方式让琶洲会展中心既有传统建筑的气息,又有现代化的功能和设施,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展览中心。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成功案例,它们不仅
仅是空间的融合,更是文化、历史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展现了我们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的重视,也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实例

我国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结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特色,它展现了古代我国建筑师在同时追求美学和实用性的艺术理念。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探讨我国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结合。
一、古代建筑中的木结构古代我国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典型的例子包括寺庙、宫殿和民居。
木构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称美和稳固性能,表现了对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斗拱结构,它通过榫卯连接的方式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并且在造型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
二、青砖建筑的发展青砖建筑是古代我国建筑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中对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
青砖的运用不仅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还在美学上体现了简洁大方、色泽自然的特点。
北京的故宫以其精美的青砖建筑闻名于世,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在美学与技术上的完美结合。
三、园林建筑的审美诉求我国的园林建筑以其清幽的环境和精致的构造而著称,它凸显了我国古代建筑注重审美诉求的特点。
园林的设计包括山石、水池、楼台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美学意境。
苏州的拙政园体现了园林建筑中的审美理念,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安排呈现了一幅水墨般的画卷。
四、现代建筑中的创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在艺术与技术结合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我国国家大剧院(鸟巢)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展现了我国现代建筑在技术上的卓越成就。
鸟巢的外观设计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呈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美学相融合的新风貌。
五、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国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结合不仅体现在古代建筑中,也延续到了当代的建筑实践中。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当代建筑师们的重要课题。
山西的木塔建筑保留了古代建筑的传统结构和工艺,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科技,使得传统与现代在这些古建筑中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我国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结合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也在当代建筑领域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1. 建筑风格和造型: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造型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建筑注重和谐、平衡和比例,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些特点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能够找到。
例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园林和寺庙建筑的元素可以在现代建筑中找到,并为其增添优雅和庄重的氛围。
2. 建筑结构和技术: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和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建筑采用了许多独特的结构和施工技术,包括柱廊、悬挑、榫卯结构和斗拱等。
这些技术被现代建筑师借鉴和应用,使得现代建筑更加创新和多样化。
3. 建筑材料和工艺:中国古代建筑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对现代建筑的材料选择和工程技术产生了影响。
古代建筑采用木材、石材、砖瓦等常见材料,并利用丰富的雕刻和彩绘工艺进行装饰。
这些材料和工艺对现代建筑中的装饰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启示。
4. 建筑环境和生态: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古代建筑以景观和室内布局的方式创造独特的空间氛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这种理念对现代建筑的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建筑产生了影响,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包括建筑风格和造型、建筑结构和技术、建筑材料和工艺,以及建筑环境和生态等方面。
现代建筑师通过借鉴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和智慧,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建筑的设计和理念。
中国古建筑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古建筑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借鉴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从古建筑中汲取灵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一、建筑材料的运用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石和土坯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的运用对于当代建筑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建筑中的木构架和榫卯结构,展示了中华民族对木材的巧妙运用方式。
在现代建筑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技艺,运用木材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创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建筑形态。
同时,古建筑中运用的砖石和土坯技术,也给当代建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通过对传统砖石和土坯建筑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我们可以使用可再生材料,打造出低碳环保的建筑。
二、宏观布局与空间构造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宏观布局和空间构造,以寺庙、宫殿等大型建筑为例,这些建筑通常都具备严谨的布局和丰富的景观,在空间感的构造上更是独具匠心。
当代建筑设计师可以从中吸取灵感,通过精心的布局和空间构造,打造出更具层次感和独特魅力的建筑。
同时,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可为当代建筑设计师提供关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借鉴和启示。
三、装饰艺术与细节处理中国古代建筑在装饰艺术和细节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其檐口雕刻、屏风门、窗棂等细节处的设计,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这些细节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也凸显了建筑师对于细节的精确把握。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和细节处理,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建筑。
四、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中国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多元文化的融合。
这些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赋予了古建筑以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使其成为集文化、艺术和建筑于一体的杰作。
当代建筑设计师可以从中国古建筑中汲取灵感,以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为设计出发点,创造出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的建筑。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建筑设计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上一度倾向于西方建筑设计,导致中华传统建筑元素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受到了人们的否定与不认可。
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更加自信,在文化领域,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建筑设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的融合,使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社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没计中的传承价值1.1增强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受国外建筑理念的影响,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未能体现当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建筑文化之间的价值。
对于此问题,应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使用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设计、装饰手法等方面加以灵活运用,用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来满足当前现代建筑设计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通过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创新建筑设计方案,对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1]。
1.2拓展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及方式现代建筑设计,简单讲是将设计人员的想象,转变为现实的一种方式。
设计人员的价值理念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关人们对建筑设计评判的重要标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的思想变化和对建筑文化元素的应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依据建筑设计实际进行补充调整。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应用不单单是设计点缀,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对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所包含的民族思想的继承。
这些优秀的传统建筑元素拓宽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通过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设计理念,可更好地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活力,使其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3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建筑更体现出了先辈们的勤劳与创造精神,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恢复,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们在精神、文化、经济等各方面更加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及现代设计中应用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都很大,各民族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建筑风格。
古代社会发展迟缓,又使这些特色得以保存下来。
提起中国古建筑人们最先想到是木构架承重建筑,木构架承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一种建筑类型。
数千年来,帝王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官署、佛寺、道观、寺庙等都普遍使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主要代表。
由于它覆盖面广,各地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繁盛景象。
木建筑得以长期、广泛地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其内在优势大致是:
(一)取材方便。
古代社会机械化程度不高所以人们对木材使用与
树木循环再生速度基本平衡,因而在周边区域可以找到足够木材。
(二)适应性强。
(三)有较强抗震性能。
由于我国古代木建筑是榫卯连接而成得框
架结构,墙体只作为填充物,而不起承重作用,在地震时会出现“墙倒而屋不塌”情况,因而能大大减少伤亡。
(四)施工速度快。
主要体现在不需要像现在一样等待混凝土风
干。
(五)便于修缮,搬迁。
但其本身存在根本性缺陷:
首先,木材越来越少。
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需求,木材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他发展前景。
木构架承重深远影响致使现代设计中对它形制不加修饰直接应用,例如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中标志性建筑秋水云阁,
就是直接利用楼阁式佛塔形制,部分木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代替而建成。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建筑是先民们为了谋求基本生存空间而构筑穴居和巢居。
如图:原始社会窑洞住宅遗址
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建筑类型也日益复杂,建筑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各项内容:
(1)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3)礼制建筑
(4)宗教建筑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7)园林与风景建筑
(8)市政建筑
(9)标志建筑
(10)防御建筑
建筑类型因其特定社会需要而产生。
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旧类型消失,一些新类型产生。
古代如此,近代也如此。
但是中国古建筑在我国至今有深远影响,当今时代随着我国民主法治步伐加快和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功能需要。
一些礼制建筑逐渐消失,而标志建筑与园林风景建筑在城市绿地景观中相融
合。
而现存防御建筑在现代化战争中几乎丧失了其原有防御功能,而只是一种曾经存在建筑形式一种纪
念性留存。
虽然在特定时期,会出现特定建筑类型,但以统治机构
(宫廷、官府)、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为城市三要素满足人民正常需求城市发展模式却仍旧没有改变,只是在现今法治社会文明程度下,各个区域不在加以明确界限,一切以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为准则。
在城市三要素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是居民区,即住宅。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住宅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简单居住和日常起居生活,而是追求一种更加独特与舒适生活环境。
首先从形式上,人们逐渐开始有所追求。
影响住宅形式可能因素有:
1.社会结构。
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是极缓慢,在漫
长岁月里,我们祖先从艰难建造穴居和巢居开
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技术创造了原始木
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
在
奴隶社会里,大量奴隶劳动和青铜工具使用,使
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都城、宫殿、宗
庙、陵墓等建筑。
这时,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
体建筑已初步形成,但前期在技术上和艺术上仍
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豪华宫
殿。
经过长期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
了一种成熟、独特建筑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
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在建筑空间处
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统一、设
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创造与贡献。
直
到今天,许多方面仍可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提供
有益借鉴。
2.社会结构。
3.生活方式。
如汉族是以农耕为主民族,其建筑多
为固定永久建筑;而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它们建
筑则主要是临时性毡包。
临时性毡包可以用于农民工工棚等临时建筑,便于拆建。
4.私密性观念。
在古代建筑中体现是影壁设计等。
现在设计也有对私密性体现。
5.宗教信仰。
如佛教传入我国后佛塔、佛寺建筑在
我国相继出现。
6.气候。
气候差异最主要体现在方差异,即南方干
阑式建筑与北方木骨泥墙建筑。
7.可供使用材料和技术手段。
(新材料新技术应用
与对传统建筑精华继承之间矛盾成为一个亟待
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我国迅猛发展,媒体传播力量,使得人们在建筑审美取向上有了更高追求,占全国经济三分之一建筑业模式化发展使得地域辽阔祖国出现了千城一面景象,而这些相同形式建筑无法像中国古代建筑那样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当地气候情况建造更加适合当地环境建筑,无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造成资源重复交叉使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其中优势与缺点均将一一显现,在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只有不断创新同时积极总结经验才能使建筑行业更加稳步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