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录

《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录《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录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2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1.3 计算机软件分类和应用场景1.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2 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2.3 操作系统的组成和架构2.4 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第三章:数据库3.1 数据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3.2.1 数据库模型3.2.2 关系数据库3.2.3 SQL语言3.3 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3.4 数据库的查询和操作第四章:算法与数据结构4.1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4.2 常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4.3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4.4 算法的设计和优化第五章:编程语言5.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5.2 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领域5.3 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语义5.4 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和工具第六章:计算机安全6.1 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和原则6.2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6.3 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6.4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第七章:基础7.1 的定义和发展历史7.2 机器学习算法和应用7.3 深度学习算法和应用7.4 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第八章:计算机图形学8.1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8.2 图像处理和图像压缩技术8.3 三维图形的建模和渲染技术8.4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第九章:软件工程9.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9.2 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9.3 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9.4 软件测试和维护第十章:计算机与社会10.1 计算机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10.2 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和经济发展10.3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10.4 法律与计算机科技的关系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 数据库设计案例附件2. 算法代码示例附件3. 编程语言学习资源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数据隐私:指个人信息的保护,在计算机应用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电子设备,它能够执行指定的操作并生成结果。
2. 计算机系统由哪些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等硬件组成。
3. 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和执行特定任务的程序代码的集合。
4.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提供用户界面等功能。
5. 什么是网络?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第二章:常用应用软件1. 什么是文字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是一种用于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的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Word、Adobe InDesign等。
2. 什么是电子表格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是一种用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等。
3. 什么是演示文稿软件?演示文稿软件是一种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和展示内容的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Prezi等。
4. 什么是数据库软件?数据库软件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应用软件,如MySQL、Oracle等。
5. 什么是图像编辑软件?图像编辑软件是一种用于处理、编辑和创建图像的应用软件,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1. 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设备组成的网络,如家庭网络或办公室网络。
2. 什么是广域网?广域网是指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是通过公共的网络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的。
3.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它是由许多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的。
4.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用于在互联网上唯一标识一台计算机或设备的一组数字。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概论

电子管计算机
早期使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的微型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当代的超级计算机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走进计算机世界--计算机的特点
• 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 计算精度高 • 存储容量大 • 可靠性 •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 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每秒上万亿次 小数点后200万位的π值 海量、可靠、速度快 连续无故障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
设想:若现在世界上所有计算机有一个月不能正常运行,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走进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台计算机名叫 ENIAC,于1946年2月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名字:ENIAC(埃尼阿克) 研制目的:军事上的需要 诞生时间:1946年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采用元器件:电子管(18,800个) 1500个继电器;30吨重;占地170平方米 意义: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3.6875 = (1101.1011)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数制与编码--字符的二进制编码
• 目前计算机中字符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 一个ASCII码由 7位 二进制数组成,共能表示 128个 字符数据。 • 为了方便计算机处理,人们一般将ASCII码的最高位前增加一位0,凑成一个字节,便于
编语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数据库、网络
巨型化、微型 化、网络、智 能、多媒体
应用范围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文字处理、
图片处理
各个领域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 1.1计算机的概述 •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的工
具,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从广义上来讲, 计算机是一种不需要人类直接干预而且能够自动完成各种 算数和逻辑运算的工具。
2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分代
20万倍;使用了18000多个电
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
10000多只电容和7000多个电
阻。
5
1.1.2 计算机的发展
• 3、计算机的分代
•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7年)
•
采用电子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使用机器语言和
汇编语言。运算次数达到5000~30000次/秒。 代表机器:
电路计算机时代(1971~)
•
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
部件,采用更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存储器,出现了磁盘、光
盘、鼠标、图像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和高分辨率彩色显示
器以及高质量的打印机和绘图仪。
9
10
微型计算机发展简介
• 1.第一代微机
• 第一代PC机以IBM公司的IBM PC/XT机为代 表,CPU是8088,诞生于1981年。
•
采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采用半导体存
储器(体积小、耗电低、可靠性高),中央处理器采用微
程 序技术;拥有较完善的操作系统;出现了并行技术、
多处理机、虚拟存储系统等技术。运算速度达到几十万次
~几百万次。
8
1.1.2 计算机的发展
• 3、计算机的分代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什么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集合。
3.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4. 什么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计算机中使用的一种数字编码系统,使用0和1来表示数值和字符。
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第二章: 常用的办公软件1. 什么是文字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是一种用于创建、编辑、格式化和打印文档的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等。
2. 什么是电子表格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是一种用于创建、编辑和分析数据表格的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等。
3. 什么是演示文稿软件?演示文稿软件是一种用于创建、编辑和展示幻灯片演示的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PowerPoint、Google Slides等。
4.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是一种用于创建、管理和查询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Access、MySQL等。
第三章: 网络与互联网1. 什么是URL?URL是统一资源定位符,用于标识互联网上的资源,通常以http://或https://开头。
2. 什么是HTTP?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3.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用于在网络上唯一标识设备的一组数字,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4. 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模式,包括云存储、云计算平台等。
第四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1.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提供了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和更新等功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后习题1、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答:共经历了四代发展,分别是:第一代(1946—1957年)主要逻辑部件采用电子管,因此也称这一代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7—1964年)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因此也称晶体管时代;第三代(1964—1970年)主要逻辑部件采用集成电路,因此也称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1970—至今)主要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通过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互联,按照规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进制转换:(1101.101)2=(13.625)10(198.15)10=(11000110.001001)2(110011)2=(63)8 (372)8=(11111010)2(10011101001)2=(4E9)16 (1F7)16=(111110111)24、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哪几大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包括哪两部分?答:硬件系统包括五大部分,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5、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如何分类的?答:计算机软件: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连同有关说明资料的总和。
计算机软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6、什么是计算机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是如何组成的?答:计算机多媒体: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媒体集成到同一个数字化环境中,形成一种人机交互的数字化信息综合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处理多种信息媒体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人机界面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等。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分为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重要入门课程。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归纳一下这门课程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是首先要了解的。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从早期的巨型机到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计算机的分类也有多种方式,按照性能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按照用途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如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 盘等)。
软件系统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常见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而编码则用于表示字符、数字等信息,如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第二章: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了解其基本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桌面的认识,包括桌面图标、任务栏等。
掌握如何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个性化设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重点,要学会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
Windows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工具,如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系统还原等,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维护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分类、工作原理等内容。
1.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指令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包括计算、存储、处理、显示等。
2.计算机的组成部分2.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它由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2.2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地方。
它通常是半导体芯片组成的,有不同的容量和速度。
2.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给用户,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2.5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
3.计算机的分类3.1 按用途分类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
3.2 按体积分类根据计算机的体积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
3.3 按工作方式分类根据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批处理计算机、交互式计算机、实时计算机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指令周期和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指令周期是指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经历的时钟周期,包括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和存储结果等步骤。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以下附件,以供参考和进一步学习:1.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2.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章节3.计算机实验指导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作品的创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合法权益。
2.计算机软件:指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
3.数据保护:指对个人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进行保护的措施。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1.一般认为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1946 年。
2.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 , 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科学计算。
3.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 , 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字长 _。
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 , 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6.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 , 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电子器件。
7.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 , 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8.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10.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基本字长。
11.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主要取决于编制的软件。
1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 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1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和绘图。
1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 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1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 , 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军事。
16.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17.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 , 这种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8.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信息处理。
1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20.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CAD。
2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人工智能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23.所谓的信息是指处理后的数据24.时至今日 , 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 , 原理的提出者是冯·诺依曼。
全套课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石利平

1.1.6 多媒体技术
• 在计算机行业里,媒体(medium)有两种含 义:其一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其二是指 存贮信息的载体
1.2 计算机入门知识
主要学习内容: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 •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 智能化是指能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智 力活动,如感知、学习、推理等能力。
1.1.3 计算机的特点
• (1)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一 个重要性能指标。通常用每秒钟执行定点 加法的次数或平均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 来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
• (2)计算精度高。 • (3)存储容量大。 • (4)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 (5)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1.计算机硬件----存储器
• 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 主要用于长期保存用户数据和程序,存储 容量比内存大很多。
• CPU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 • 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读入内存,然后才能
被CPU访问。 • 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内存RAM之间,是一
个读写速度比内存RAM更快的存储器。
1.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硬件
• (4)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 (5)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 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计
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2.计算机软件系统
•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支持计算机运行和进行 事务处理的软件程序系统,计算机软件系 统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 年)。其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MSI、SSI),主存储器开始采用半导体 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选择题答案解析1. A2. B3. C4. A1.2 填空题答案解析1. 计算机2. 高效、精确、快速1.3 简答题答案解析1.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定程序进行自动运算的现代化智能工具。
2.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个层次。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 B2. C3. A4. D2.2 填空题答案解析1. 局域网2. 广域网2.3 简答题答案解析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2. 网络通信传输常用协议有TCP/IP协议和UDP协议。
第三章操作系统基础3.1 选择题答案解析1. C2. D3. A4. B1. 内存管理2. 文件管理3.3 简答题答案解析1.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系统软件。
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第四章数据库基础4.1 选择题答案解析1. B2. C3. A4. D4.2 填空题答案解析1. 数据库管理系统2. 结构化查询语言4.3 简答题答案解析1.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建立、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的软件。
第五章网页设计基础5.1 选择题答案解析1. C2. B3. D4. A5.2 填空题答案解析1. HTML2. CSS5.3 简答题答案解析1. 网页设计是指通过使用HTML、CSS等技术创建网页的过程。
2. 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创建和组织网页的结构。
CSS是层叠样式表,用于定义网页的样式和布局。
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6.1 选择题答案解析1. B2. A3. D4. C6.2 填空题答案解析1. 结构化程序设计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6.3 简答题答案解析1. 程序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算法和规则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10 MSOffice2016) 第1章

1.1.2 计算机的分类
3. 小型机
小型机是比大型机存储容量小、处理能力弱的中等规模的计算机。 小型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容易维护、成本较低,通常用在一般的科 研与设计机构、中小企业和普通高校中。
1.1.2 计算机的分类
电子管
1.1.1 计算机的发展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 用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其容量扩 大到几十万字节,运算速度为几十万~几百 万次 / 秒。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 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 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第二代计算 机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 系统。其代表机型有 IBM7090。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1.1.1 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为标 准来划分,至今已经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 个发展时代,正在向第五代迈进。
1.1.1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磁鼓、 磁芯,辅助存储器采用磁带、纸袋、卡片等。 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可靠性差、成本 高。使用不便,仅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主要应用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的科学计算。 其代表机型有IBM650(小型计算机)、 IBM709(大型计算机)。
1.1.1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的 4 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应用领域
第一代 1946 年—1
军事及科学研究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尊敬的教师或读者:欢迎使用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提供详细而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历史1.2 计算机的组成与原理1.3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4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2.3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2.4 互联网与局域网第三章:操作系统基础3.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3.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3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3.4 操作系统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第四章:办公软件应用4.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2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3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4.4 数据库软件的使用第五章:编程基础5.1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概述5.2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5.3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5.4 常见编程错误和调试技巧第六章:信息安全与保护6.1 信息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6.2 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6.3 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6.4 网络攻击与防御第七章:计算机应用的伦理和法律7.1 计算机伦理与职业道德7.2 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7.3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7.4 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附件:1、计算机应用基础练习题集2、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3、计算机应用案例分析及解析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著作权法所规定的文学、艺术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指一国家所生产的知识、文化和创造性产品所拥有的权利。
3、网络信息安全:指网络信息系统所拥有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状态。
4、个人隐私保护:指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的权利。
敬请注意:本文档中所提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如需具体法律解释请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本文档涉及附件:1、《计算机应用基础练习题集》附件-答案2、《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件-实验代码3、《计算机应用案例分析及解析集》附件-案例解析感谢您使用本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重点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1.计算机产生:1946年美国 ENIAC2.计算机发展:四代,电子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有记忆功能、通用性强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
(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5.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五大硬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裸机)CPU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1)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存储器①分类内存被CPU直接访问,存储容量小、速度快、价格贵外存用时才调入内存,存储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便宜②内存 ROM(只读存储器)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保留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③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④存储容量:字节(B)、KB、MB、GB (1字节=8位)换算: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210=1024)一个英文字母占用1个字节存储单元,一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存储单元。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软件系统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可直接执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冯·诺依曼7.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容量8.计算机病毒(1)定义: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破坏(破坏的计算机软件和数据)(2)特征: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灵活性和触发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精品PPT课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一)巨型化 (二)微型化 (三)网络化 (四)智能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节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一、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存储容量大 通用性强 工作自动化 精确性高
•电子计算机 的工作基于电 子脉冲电路原 理,各个功能 部件由电子线 路构成,其中 电场的传播扮 演主要角色。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
1958-1964
机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
1965-1970
算机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 1971-现在 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 未来计算机 光子
晶体管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 成电路 光子、量
子、 DNA等
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
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
面向对象的 高级语言
数据处理
广泛应用 到各个领
域 网络时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 第三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四章 电子表格Excel 2003
PowerPoint 2003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 第七章 信息安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 算机,是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的发展
年代
名称
元件
语言
应用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 电子管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1.2 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2.1 Word 2010入门介绍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讲解文档的创建、保存和打开方法。
2.2 文档编辑与格式设置讲解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复制粘贴操作。
介绍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方法。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3.1 Excel 2010入门介绍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讲解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和打开方法。
3.2 数据录入与编辑讲解单元格的选取、数据输入和编辑操作。
介绍常用数据处理功能,如排序、筛选、查找等。
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4.1 PowerPoint 2010入门介绍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和打开方法。
4.2 幻灯片制作与放映讲解文本、图片、图表等对象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介绍幻灯片的布局设计、动画效果和放映设置。
第五章:网络应用基础5.1 互联网概述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文件等。
5.2 电子邮件的使用介绍电子邮件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和管理等操作。
第六章: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 CS66.1 Photoshop CS6入门介绍Photoshop CS6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讲解图像的打开、保存和关闭方法。
6.2 图像编辑与颜色调整讲解选区的创建与编辑、图像的裁剪和旋转操作。
介绍图层的概念和基本操作,以及色彩调整的方法。
第七章:常用办公设备与维护7.1 打印机与扫描仪介绍打印机和扫描仪的连接与设置方法。
讲解如何使用打印机和扫描仪进行文档和图像的打印与扫描。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 计算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5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概述2.2 桌面环境与基本操作2.3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2.4 控制面板与系统设置2.5 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1 Word 2010的概述与界面布局3.2 文档的基本操作3.3 字体、段落格式设置3.4 插入与编辑图片、表格3.5 样式与模板的应用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4.1 Excel 2010的概述与界面布局4.2 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操作4.3 数据输入与编辑4.4 单元格格式设置4.5 数据排序、筛选与汇总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5.1 PowerPoint 2010的概述与界面布局5.2 演示文稿的制作与编辑5.3 幻灯片的设计与布局5.4 动画、切换效果与多媒体的应用5.5 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打包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6.2 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协议6.3 局域网与广域网6.4 互联网的接入与使用6.5 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七章:Intemet应用7.1 浏览器的使用与网页搜索7.2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7.3 文件与7.4 社交媒体与网络购物7.5 网络素养与个人信息保护第八章:常用工具软件8.1 压缩软件WinRAR的使用8.2 杀毒软件360的安全防护8.3 录音软件Audacity的使用8.4 翻译软件有道词典的应用8.5 屏幕录制软件OBS的使用第九章:数据库基础9.1 数据库的概述与基本概念9.2 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安装与使用9.3 创建与维护数据库表9.4 查询数据的操作与实现9.5 报表的创建与打印第十章: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10.1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升级10.2 软件的安装、卸载与维护10.3 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4 数据备份与恢复10.5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第十一章:程序设计与算法11.1 程序设计基础11.2 算法与流程图11.3 常用编程语言简介11.4 简单算法实现11.5 程序设计与算法的实际应用第十二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2.1 多媒体技术概述12.2 图像、音频和视频处理12.3 多媒体软件工具的使用12.4 多媒体演示与制作12.5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与娱乐中的应用第十三章:信息素养与学术道德13.1 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13.2 网络信息的检索与评估13.3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3.4 学术抄袭与知识产权保护13.5 信息时代下的终身学习第十四章:计算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14.1 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4.2 计算机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14.3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4.4 计算机在教育与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14.5 计算机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五章:计算机前沿技术展望15.1 与机器学习15.2 云计算与大数据15.3 物联网(IoT)技术15.4 区块链技术简介15.5 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至此,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案内容已经完整呈现。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小结
本节简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输入设备、存 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如办公 软件、MIS系统、财务软件、CAD软件等)。
2
计算机的分类
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1
学习目的
计算机的概述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划分依据;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发展方向; 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1.1.1
5000次加法/秒 体重28吨 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功率150KW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5.人工智能 6.网络应用
小结
本节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的
发展、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4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的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掌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
5. 输出设备:
功能是将计算机内部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 们所需要的或者其它设备能接受和识别的信息 形式。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表示如下:
运算器
中央处理器 控制器 主机
RAM 内存储器
计算机硬件系统 ROM 输入/输出设备
外部设备
外存储器
硬盘 光盘 U盘
1.2.3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1.1
代次 起止 年份 所用电子 元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各大硬件设备、计算机的数制和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并熟悉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中字符编码的概念。
1.1计算机概述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1世纪的今天,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
1.1.1 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加州问世。
ENIAC 使用了17468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体积3000立方英尺(1立方米=35.346立方英尺),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耗电174千瓦。
内存17K,字长12位,运算速度每秒5000多次加法运算,300多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耗资40万美金。
在当时用它来处理弹道问题,将人工计算使用20小时缩短到30秒。
但是ENIAC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能存储程序。
如图1-1所示。
图1-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几乎在同一时期,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概念。
其主要思想为: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所谓存储程序,就是把程序和处理问题所需的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形式预先按一定顺序存放到计算机的存储器里。
计算机运行时,中央处理器依次从内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按指令规定执行一系列的基本操作,最后完成一个复杂的工作。
这一切工作都是由一个担任指挥工作的控制器和一个执行运算工作的运算器共同完成的,这就是存储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的上述思想奠定了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所以后来人们将采用这种设计思想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虽然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今天使用的绝大多数计算机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仍然遵循着冯·诺依曼的思想。
计算机由于所使用的元器件的迅速发展经历了五个时代,如表1-1所示。
表1-1计算机年代的划分1.1.2 计算机分类计算机按工作原理分可分为:模拟电子计算机、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按功能分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按工作模式分可分为工作站和服务器;按规模分可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如银河系列计算机:运行速度每秒上百亿次,如图1-2所示。
图1-2 银河系列计算机1.1.3 计算机特点1.运算速度快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几十年,而现在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
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存储容量大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这使计算机具有了“记忆”功能。
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可存储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
计算机的“记忆”功能是与传统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的运算器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算术运算外,还具有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等逻辑运算的功能。
这种能力是计算机处理逻辑推理问题的前提。
5.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计算机内部操作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的。
用户根据解题需要,事先设计好运行步骤与程序,计算机十分严格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操作,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这一特点是一般计算工具所不具备的。
计算机通用性的特点表现在几乎能求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切类型的问题,能广泛地应用各个领域。
1.2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应用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躯干”,是基础。
软件系统是建立在“躯干”上的“灵魂”。
其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
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
所以软件与硬件一样,都是计算机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计算机由用户来使用,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层次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用户、软件和硬件的关系1.2.1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电子计算机从诞生至今,其体系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沿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即计算机硬件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如图1-5所示。
图1-5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也就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或进行与、或、非等的基本逻辑运算,从而实现逻辑判断。
运算器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功能,运算结果由控制器送到内存中。
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指挥和控制中心。
它负责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确定指令类型,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向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从而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时序部件、操作控制部件等部件组成。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用于保存程序及数据,以及运算的结果。
包括数据寄存器和地址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用于暂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需要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负责把用户命令,包括程序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是人与计算机之间对话的重要工具。
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都要通过输入设备才能被计算机接受。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运算或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形式输出。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1.2.2 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是各种程序和文档的总称,程序是人们为使计算机完成某向特定的任务而编写的按一定次序排列和执行的命令和数据的集合,文档则是应用各种编辑系统编写的文本或带格式的文本。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的软件的总称。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和服务程序。
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和监督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协调运行的程序系统,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控制和管理功能的程序组成,它是直接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发展中的产物,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比如用户键入一条简单的命令就能自动完成复杂的功能,这就是操作系统帮助的结果;二是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充分、合理地发挥计算机的效率。
有关操作系统的知识将在第3章做进一步的介绍。
2.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语言是人们根据描述实际问题的需要而设计的、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就是人们设计出来的能让计算机读懂并且能完成某特定事的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类。
低级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按照语言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可分为:1)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机器基本指令的集合。
它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每条指令都是0和1的组合,不同计算机其机器语言不同,难阅读,难修改,难移植。
2)汇编语言(Assemble Language) 是为了解决机器语言难于理解和记忆,用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名称和符号表示的机器指令。
例如,加法指令ADD,传送指令MOV。
汇编语言虽比机器语言直观,但基本上还是一条指令对应一种基本操作,对同一问题编写的程序在不同类型的机器上仍然是互不通用。
汇编语言必须经过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的翻译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3)高级语言(High Level Language) 是人们为了解决低级语言的不足而设计的程序设计语言。
它是由一些接近于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语句组成。
易学、易用、易维护。
但是由于机器硬件不能直接识别高级语言中的语句,因此必须经过“翻译程序”,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才能执行。
一般说来用它的编程效率高,执行速度没有低级语言高。
高级语言必须经过语言处理程序(编译程序等)的翻译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目前最常用的高级语言有: C语言、C++、Java、Delphi等。
除机器语言外,采用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计算机都不能直接识别其指令,这种程序称为源程序,必须把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即计算机能识别的0与1的组合,承担翻译工作的即为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是把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另一种语言表示的程序。
其工作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二种。
如图1-6(a)、(b) 所示。
图1-6 (a) 编译过程示意图图1-6(b) 解释过程示意图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计算机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而开发的专用软件。
应用软件具体可分为两类:面向问题的应用程序,如现代企业管理系统、财务软件、订票系统、电话查询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旅馆服务系统。
为用户使用而开发的各种工具软件,如诊断程序、调试程序、编辑程序、链接程序、字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系统操作、维护软件等。
应用软件包括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可以这样说,哪里有计算机应用,哪里就有应用软件。
如办公应用Office、WPS;平面设计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视频处理Premiere、After Effects、会声会影;网站建设FrontPage、Dreamwerver;辅助设计Auto CAD;三维制作3DS Max;多媒体开发Authorware、Flash等等。
1.2.3 计算机应用1.科学计算科学计算通常是指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如应用于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大量的数值计算与分析等,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在计算机诞生初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弹道计算上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