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与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就是增加折光率,也就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与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

2、什么就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

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她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

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

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就是透明无色,衰老的就是淡蓝色,死亡的就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

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

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瞧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6、在进行细菌涂片时应注意哪些环节

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

2、如果就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接种环滴一小滴,

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就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干燥与热固定合并成一步。但就是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则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7、冲洗后干燥,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节省时间,同样的,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7、进行细菌制片时为什么要进行加热固定?在加热固定时应注意什么?

固定的目的有三个:

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2)保证菌体能更牢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被水冲洗掉。

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8、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1、因为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玻片会很近、如果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

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

9、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色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什么?

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脱色环节。

10、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菌龄太老,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就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就是阳性菌还就是阴性菌。

1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就是关键?为什么?您就是如何操作的?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就是:乙醇脱色(就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

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就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就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就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就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12、革兰氏染色中,哪个步骤可以省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媒染目的就是在所有的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脱色后使革兰氏阴性菌变为无色。复染使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所以鉴别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只须媒染,复染的目的就是为了瞧清革兰氏阴性菌。

13、您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四种不同的霉菌

曲霉: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球状顶囊,表面辐射出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上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

根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有匍匐菌丝与假根。在假根的上方直立地生长出一至数根孢囊梗,其顶端膨大成球形孢子囊。囊的基部有囊托,中间有球形或半球形囊轴。

毛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无囊托。

青霉: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

孢子颜色:黑曲霉就是黑色,青霉就是青色,根霉就是白菌丝黑孢子,毛霉则就是淡黄色。以上为实验室观察

1)菌丝特征:青菌与曲霉菌丝与膈;毛霉与根霉则无;

2)菌丝的特化结构:曲霉有足细胞,其它霉菌无;根霉有假根与匍匐枝,其它霉菌无;

3)孢子头特征:青霉的孢子头为扫帚状;根霉与毛霉的孢子头为囊状;曲霉为菊花状孢子头。

14、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

行校正?

目镜测微尺中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就是不固定的,它就是随所使用目镜与物镜的放大率的不同而改变的,故在测量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以得出在显微镜的特定放大倍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15、在不改变目镜与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其测定结果就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相同;目镜测微尺就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等分的刻度,有把毫米刻成为50 等分或把10 毫米长度刻成100 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在不改变目镜与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物象的放大倍数与每小格目镜测微尺所代表的长度在变化比例上就是同步的,故而测定结果相同。

16、哪些因素会造成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误差,应如何避免?

操作时没有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导致体积不准确。避免: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细胞密度太高。避免:稀释溶液。

溶液不均匀。避免:滴加溶液前混匀悬液。

1、仪器误差:所用器材均应清洁干净,并且计数板计数区不应该有擦痕。

2、计数室内可能有气泡。因为酵母细胞并没有染色,瞧起来就是透明的,有气泡很容易被计入,使数值偏高;并且,气泡会影响菌悬液的随机分布。

改进:若产生气泡,则用吸水纸吸出。

3、菌体在计数板上分布不均,当用选取5格计数时,会造成很大误差。

改进:应使菌液自然流入并混匀,进行观察时尽可能多数几个格子。

4、配制稀释液时吸取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稀释液浓度与原液不成正确比例,计算时产生误差。应将原液摇晃均匀后取中部的液体进行稀释。

5、由于数菌体数目时视觉疲劳而导致的视觉误差。应多人观察,取记录平均数。

6、计数时可能将格四周的菌都计算在内了,使数值偏高。改进:谨遵一个规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可以重复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