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PPT

合集下载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优秀课件-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优秀课件-地理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课堂在线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 结合实例说出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堂在线
知识点一 黑土地 黄土地
1. 位置
读图: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
A.水稻
B.甘蔗
C.小麦
D.大豆
4.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5.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地形不同
B.气温不同
C.经济水平不同 D.文化不同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找出0℃等温线。
发现:北方地区位于0℃ 等温线以北,1月气温高 于0℃。
0℃ 我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 年降水量范围。 发现:400-800毫米。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找出北方地区所 处的干湿地区。
发现:大部分位于半湿 润区。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发现:①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上。②降水季节分配不 均,集中于夏季。③温带季风气候。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气候
读图:北方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4. 土壤
知识点二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
黄海。
发现: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
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 青

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

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
生态保护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抗涝能力;加强草原、森林等生态保护 ,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科技创新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结词 设施农业 农业机械化 农业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现代化 技术的应用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优质小麦 、玉米、大豆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 竞争力。
农产品加工业
休闲农业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如粮食深加工 、果蔬加工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 场占有率。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 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
•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 • 北方地区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01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01
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北京、天津 、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 龙江等省份和直辖市。
02
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位于 秦岭-淮河以北,地势较高,气候 较为寒冷。
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 ,降水主要河、辽河、 黑龙江等,多为季节性河流。
湖泊较少,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和内蒙古地区。
地下水较丰富,但水质较差,部 分地区存在地下水污染问题。
02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
农业种植结构
粮食作物
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高 粱等粮食作物为主,这些作物适 应了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地形地貌
主要地形包括平原、 高原和山地。
高原地区包括山西高 原和内蒙古高原,山 地包括大兴安岭和小 兴安岭等。

人教版 地理 八年级 精品课件 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7张PPT

人教版 地理 八年级 精品课件 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7张PPT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0℃






暖温 带


高原气候区



寒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400
我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
我 国 干 湿 地 区 分 布 图
人教版 地理 八年级 精品课件 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7张PPT
【活动天地】
根据活动图,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 的共同特征。
人教版 地理 八年级 精品课件 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7张PPT
人教版 地理 八年级 精品课件 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7张PPT
【知识探究】
读图,联系已学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 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和玉米、 棉花出苗,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 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3.案议:一1议.气:温政回府升部快门,以降及水华量北较平少原。的人们应 2该.灌如溉何水应源对不春足旱,?春旱严重。 3.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 足的问题,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 域调水工程。华北平原的人们可以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课件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课件
作业1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4)土壤
我国北地区主要土壤: 东北平原,肥沃黑土
黄土高原,被深厚黄土 覆盖 华北平原,面积广阔土 壤肥沃 作业2:根据所学,试分 析各北方地土壤成因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发现北方气候有其共性特征,其内部 区域气候的细微差异,且受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多种 因素影响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3)河流
读图找出我国北方地区 主要河流
河流总体特点:径流 量及季节变化比较大 ,有结冰期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3)河流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雨 热同期
2、北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小组合作探究
1、概括三个城市气候的共 同特征和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分别比较石家庄和齐齐
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 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 因。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2、分别比较石家庄和齐齐
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 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 因。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2、分别比较石家庄和齐齐
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 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 因。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2、分别比较石家庄和齐齐
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 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 因。
读我国干湿带图分布图,说 明我国北方所处干湿区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湿润区、半湿润区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气候

部编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完整版

部编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完整版
小 麦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和范围 读图
A
C
B D
F G
E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观察北方地 区的范围?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以东
C内蒙古高原 以南
D秦岭 E淮河
以北
东临
课文P9
F渤海 G黄海
2、地形
读图
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山脉
东 北 平 原
黄土高原
黄土 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高原
东北 平原
华北 平原
1、北方地区
读图认识北方地区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的共同特征: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的共同特征: 年降水量较丰富, 季节变化大,主要 集中在夏季。

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 “黑土地”指 东北平原 表的地形区名称? “黄土地”指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华 北


2、地形
东北平原
仔细观察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8)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读图,说出北方地区 ②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黄土高原 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地形以什么为主? 年降水量较丰富,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 花生 棉花、大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课件 (共16张PPT)

7/2我5/20国20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1
活动P12 1.以济南(图6.8)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
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降水量少
气温变化特点: 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 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 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 升很快。
降水的特点: 3~5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1
小 麦
7/25/2020
2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7/25/2020
3
1.位置和范围 读图
A
C
B D
7/25/2020
F G
E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观察北方地 区的范围?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以东
C内蒙古高原 以南
D秦岭 E淮河
以北
F渤海 东临 G黄海
课文P9
4
2、地形
读图
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山25/2020

5
2、地形
仔细观察
读地图形,以说什出么北为方主黄地 ?土高区原 平原、高原
东北平原
东北 平原
黄土 华北 高原 平原
7/25/2020
6
读图认识北方地区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温带季风气候
7/25/2020
气温的共同特征: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的共同特征:
年降水量较丰富,
季节变化大,主要
集中在夏季。
7

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 “黑土地”指 东北平原 表的地形区名称? “黄土地”指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东北
平原
A 黄土
高原
B华北
平原

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共29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

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共29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 主。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黄土高原等。
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面 积第二大的平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北方地区气候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
(2)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 (旱地)
(3)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
北方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所对应的景观也不同,为什么 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黑土地”、“黄土地"呢?
黑土地 黄土地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 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 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 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 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 华北平原。黄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 称为“黄土地”。
降水少,而齐齐哈尔的降水更少;夏季,石家庄的降水比齐齐哈尔要多,两 城市降水都主要集中在7、8月份。原因:石家庄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 获得的太阳光热比齐齐哈尔多,所以气温高;石家庄距海洋比齐齐哈尔近,
且周围没有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所以降水多。
读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讨论北方地区内部的气候差异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并结合教材图6.3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 异的原因。
有利条件: 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致, 水热配合较好。 地形:平原平坦广阔,适合大面积耕作。 土壤: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 东北平原因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植物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 华北平原春旱、夏涝突出和土壤盐碱化严重,风沙严重。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 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公开课课件-PPT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公开课课件-PPT
4 .河流和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黄_土__地_”。黄土 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黄__土_地”。流经黑土地的河流 主要有松花江、黑龙江、辽河等,流经黄土地的有____河和黄 ____河海。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_大_兴_安__岭 、_青_藏_高原以东 ,_内_蒙__古_高原 以南,秦__岭_-_淮_河_ 以北,东临 _渤___海和__黄__ 海。
4 .冲积扇:优势:_光_热__充__足、__土_壤__肥_沃_、___灌_溉__便__利_,自古以来 就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农耕区.
影响:形成了__北___京__、__开__封_、___邯__郸__等一大
批历史文化名城。
知识回顾第二课时
北方地区_平__原_广阔,土壤__肥_沃__,_耕__地_集中连片。本区降 水____偏_少,耕地类型多为____旱_,地 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小、麦 玉__米_、_谷__子__;主要经济作物有_甜__菜_、_棉__花_、__大_豆_。
气候 地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六章 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读图找出北方地区 的位置、范围
?渤海
黄海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长城)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一、黑土地 黄土地(第一课时) 位置与范围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以东,————
2.地形:以___平__原__和___高_原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 __东__北___平原和___华_北___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__黄__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_寒__温带、_中__温带和_暖__温带,大部分地区 属于__温__带__季气风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0C以下,冬季_____; 最寒热冷月平均气温在200C以上,夏季____。大部炎分热地区的年平 均降水量为___-____毫40米0 ,80属0于_____区。半降湿水润季节分配 ______,不均主要集中_____季。夏

27八年级地理下 61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PPT课件

27八年级地理下 61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PPT课件
14
4、冲积扇:(读图 6.7)
①概念_____________。
优势:____、____、 ____自古以来就是华 北平原的重要农耕区。
②影响:创造了灿烂 的_____,形成了___、 ___、___等一大批历 史文化名城。
15
16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降水的差
异。
9
• 河流:在图中识记淮河、黄河、京杭运河 、黑龙江、松花江、辽河。
10
A

C
BⅡ
11
活动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阅读教材及读图6.6,回答:
1、耕地:____面 积大,_____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本 区____偏少,耕地 多为____地。
2、农作物:
①粮食作物 __________等。
②经济作物 __________等。
12
北方农耕制度
地区
耕地 类型
熟 制(一年几 熟)
主要 农作物
旱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
东北

大豆、甜菜
旱地 两年三熟 冬小麦、玉
华北
一年两熟 米
花生、棉花
13
3、春旱: ①分布: 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 ________________。 ③措施: ________________。
地形:以 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 高原(黄土高原) 为主。
北方的自然特征:黑土地 黄土地
5
——黑土地 (东北平原)
——黄土地 (土高原和华北平原6 )

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

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谷子花生、棉花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较短
悠久
(一)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差异
1、说出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讨论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春季气温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加快,但降水增加不多。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水分多;这时降水偏少,容易造成春旱。
思考: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北方春旱严重的原因及措施: (1)原因:①春季北方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而降水少,河流径流小;气候较干燥;②春季北方正值农作物返青和出苗期,农田需水量大,加剧了春旱。 (2)措施: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②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④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北方地区的降水
01
02
03
04
05
读图 说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一、黑土地 黄土地
一月平均气温 400-800毫米 低于0℃ 平原、高原、山地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总结:
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是什么?
这是何地景观?
图6.1 华北平原的夏收景象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PART . 01
01
黑土地 黄土地
03
东北平原
02
华北平原
04
黄土高原
目录
/CONTENTS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 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 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 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看来,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 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份蒸 发。 2、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 广喷灌、滴灌技术 3、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植物 4、培育抗旱新品种
石家庄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获得的太阳光 热比齐齐哈尔多,所以气温高,石家庄距离海洋 比齐齐哈尔近,受季风影响所以降水多。
纬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1月、7月 平均气温低,石家庄距离海洋更近,受季风影响所以降水多。
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Hale Waihona Puke 地理位置、地形、温度带、降水、土地 西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 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 原。
3、北方地区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 区域 ,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A 大兴安岭 昆仑山第脉一阶C 梯祁连第山二脉阶横梯跨二级、三级阶梯 B秦岭----淮河一线 横断山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 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②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①②③线的主 导因素分别是 什么?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P8-10
1、位置和范围 P9、图6.3 2、地形与河流 P9、图6.3 3、气候特征 P9、P10活动 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P10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3.收集资料,议一议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1)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 。 (2)培育耐旱品种; (3)种植耐旱的作物; (4)采取喷灌; (5)打机井等。
六:练习
1、北方地区位于 大兴安岭 、 青藏 高原以东, 内蒙古 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东临 渤 海和 黄 海。
北方地区 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 花生 棉花、大豆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北方地区的三大地形区各自主要的农作物都有哪些?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作物类型
东北 春小麦、 大豆、甜菜 旱作和
平原 玉米、水稻 高粱等
部分水田
华北 冬小麦、 花生、棉花 旱作和少
平原 玉米
枣、柿子等 部分水田
黄土 冬小麦、 谷子、苹果 旱作
位置和范围
2: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东部: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
西部: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地形
读图
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山脉
东 北 松平嫩平原 原辽
河 平 原
三江平原
辽东丘陵
华 黄土高原 北 山东丘陵
平 原
地形
北方地区地形
平原
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
的必由之路。
P11
探究:课本P12活动,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1、说出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讨论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华北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以济南(图6.8)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
黑土地--------黄土地。 阔叶落叶林、针叶林。
P8图6.2长城东西横亘在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历史上, 长城以北地区以牧业为主,长城以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情境荟萃
东肥北沃甜的菜东北平原
山西大枣
山北东方广花冬袤生季的黄土地
自然环境特征
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1.位置和范围 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 在P9图6.3 北方地区大体位 于大兴安岭、青 藏高原以东,内 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降水量少。
气温变化特点: 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 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 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 升很快。
降水的特点: 3~5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 北平原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东北、华北平原居民的食品以 面食 为主,黄土高原的
居民以 小米 为主食。 5、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春旱

发展 节水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堂小测练
判断数字和字母 代表的地理事物 名称
12
1、大兴安岭 2、小兴安岭 3、长白山 4、
二、农业特征: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P11-12 1、发展农业的条件 P11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P11、图6.6 3、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面临问题:春旱严重,水资源不足P11 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P11、P12活动
评价训练
一:黑土地 黄土地
情境荟萃
P8图6.1华北平原的夏收景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 的蒸发量很大,又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 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华北平原
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而降水少, 河流径流小,气候较干燥。
②春季正值农作物返青和出苗期,农田需水量 大,加剧了春旱。
热带
3、气候
读图说出北方地区地跨哪些 温度带?


800mm 湿润
3、气候
读图说出北方地区地跨哪些 干湿地区?
气候
完成课本10页活动题。












P10活动 1.根据图6.5,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 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的共同特征: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的共同特征: 年降水量较丰富, 季节变化大,主要 集中在夏季。
活动P11
2.比较石家庄、齐齐哈尔气候的差异,结 合图6.3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的差异:
1月,石家庄 的平均气温比 齐齐哈尔高, 寒冷的季节比 齐齐哈尔短。
降水的差异: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 比齐齐哈尔多。
气候差异的原因:
(1)纬度位置的影响,石家庄 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获 得的太阳光热比齐齐哈尔多, 所以气温高。
2、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有肥沃黑土著称的 东北 平原、土 层深厚的 黄土高原以及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 华北平
原。 3、北方地区多为湿润、半湿润的 温带季风 气候;耕地多 为 旱地 。东北平原盛产 春小麦 、 玉米 、 大豆 、
甜菜 ;华北平原是我国 冬小麦 、 棉花 和 花生 的
主要产区;黄土高原以出产 谷子为主。
气候差异的原因:
(1)受地形的影响,两地纬 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 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 气温比石家庄低。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 庄地处平原,距海更近,受夏 季风的影响更明显,所以降水 多,特别在夏季。
课堂小结
自然特征

主要地形

的 一月平均气温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区

气候类型
B
A、渤海
B、黄海
C、东北平 原
D、华北平 原
E、黄土高 原
5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 答
• 山脉: A__大__兴__安__岭___; B__小__兴__安__岭___; C___长__白__山____; D___太__行__山____; E___六__盘__山____;
F____秦__岭_____。
高原 玉米
柿子等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知识联系,解决问题:
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说说如何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北方地 区农业的发展。
思考:
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最大 问题是什么呢?
水资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是什么呢?
①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P11
②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 答
• 平原: G__三__江__平__原___;东 H__松__嫩__平__原___;北 平 I__辽__河__平__原___;原 J__华__北__平__原___。 • 高原: L__黄__土__高__原___。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 答
• 丘陵: M__辽__东__丘__陵___; N__山__东__丘__陵___。 • 河流: ①___黑__龙__江___; ②__乌__苏__里__江__; ③___松__花__江___。
地区
北方农耕制度
耕地 类型
熟 制(一年几 熟)
主要 农作物
东北
旱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 大豆、甜菜
华北
旱地
冬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 花生、棉花 一年两熟
说读图出图中字母所代“黑土地”指 表的地形区名称?“黄土地”指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东北
平原
A黄土
高原
B华北
平原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哪些?农业特点是什么?
P9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
位置和范围
观察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地处中纬度,东面濒临海洋
读图 50°N
40°N 33°N
位置和范围
读图
A
C
B D
F G
E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观察北方地 区的范围?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以东
C内蒙古高原 以南
D秦岭 E淮河
以北
东临
课文P9
F渤海 G黄海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P11 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P11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都有哪些?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大豆
课文P11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
黑土地
黄土地
土壤——黑土地 黄土地
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差异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耕地类型 旱地
旱地
地形
平原
平原、高原
温度带 中温带、寒温带 暖温带
干湿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形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