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七步功
七星功练习要领
七星功(动功)第一节七星功要领自古以来各家拳术的原则,大都应具备三个要素:1、技击防身过硬;2、体育锻炼有效;3、舞蹈姿势美观。
此拳则是以气功体育锻炼为第一,舞蹈美观为第二,至于技击防身非我所重。
然则习练久之,全身自然有劲,四肢自然有力,防身也就顶用。
第二节七星功简表锻炼简则一、要求:外练要诀练习之先立定三心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决心耐心坚持恒心从起到收连绵不断身到足到手到眼到运转如珠一气呵成内练要诀沉肩垂肘内外放松意存丹田动中求静神凝内敛气行周身心平脑空一念不生呼吸调息深长匀细悠然自在其乐无穷二、作用:舒展筋骨皮肉调和经络气血保护大脑皮层健全各部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加强整体功能经常坚持锻炼定能祛病强身七星功手眼身心步法的基本要点七星功是气功套路的拳,最主要是外动内静,内静按练空松静功的原则,练拳始终都要注意“三松一上”和心法,外动要注意下列几下基本要点,应在学拳之先,弄清练好这几个要点的基本功法。
1、手法:分掌、拳、剑指、腕关节,四个部分。
甲、“掌”分阴掌阳掌,掌朝下朝内为阴、朝上朝外为阳。
全套阴掌多阳掌少。
乙:“拳”一律是握实拳,握拳可分四个动作学:(1)五指并拢伸直;(2)除拇指外,余四指曲卷一二节捏紧;(3)曲卷第三节紧握握实;(4)大拇指曲卷,盖在四指之上,成一握实的拳头。
丙:剑指:(1)五指并拢伸直;(2)无名指和小指曲卷,无名指尖点在手心正中央(劳官穴);(3)大拇指紧盖在曲卷的二指之上,中指食指伸直。
丁:腕关节和手指运动要灵活,中枢探六脉,都在腕关节处,腕关节运动灵活不只是使拳的动作美,对于脏腑经络,有很大的关系。
上面两条我对握拳和剑指的要求严格其重要依据,是通经活血问题,如手阳明大肠经是从眼。
上肢外侧前缘到食指,如手少阳三焦经,是从耳眼。
到无名指,故剑指必须无名指、小指曲卷握实,中指食指伸直,非如此要求便难调动经脉的积极作用以加强脏腑功能,这些理论问题,将在我编著的”大众气功”一书中详论之。
北斗七星的知识介绍
北斗七星的知识介绍
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七颗星星,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
中最重要的星宿之一。
北斗七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
意义,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它由七颗星组成,排列成一个独
特的图案,常被用来指引方向和预测天气。
北斗七星是由北斗二、北斗三、北斗四、北斗五、北斗六、北
斗七和北斗一七颗星组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七星被认为是
天帝的坐骑,具有保护人们平安的力量。
在古代,人们常常以北斗
七星来辨别方向,特别是在航海和农耕方面。
除了在中国,北斗七星在世界各地也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在
西方文化中,北斗七星被称为北斗星座,被用来导航和作为天文观
测的参考点。
在日本,北斗七星被称为“北斗七星”,在民间传说
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说,北斗七星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
仅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标志,更是各种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它的存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宇宙的神秘与壮丽,也让我们对古代文
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戚继光三十二势拳之七星拳势
戚继光三十二势拳之七星拳势七星拳势,技意取于“北斗七星阵”而演衍之。
北斗七星阵之原势为:七人占据七个位置,形如北斗七星,摆成攻防阵势,随阵势的变化,七人即可联手往复,又能流转不息。
此阵讲究步法灵动、身心合一,最大特点是中枢为主,提领阵势的变化。
拳势,是将头、肩、肘、腕、胯、膝、踝七个部位喻意与北斗七星相对应,形成以身体为中枢的象形阵势,以相互密联,掎角互用,攻距击刺互用。
讲求身呈七星,长短兼施,刚柔相济,擒纵有度,趋避有法,滚漏提缠,粘拿贴靠,勾采搂叠,以达到一点受击,六点解救,一处攻击,六处相助。
正如戚继光所说的:前手打人,后手之功矣。
也是戚家拳的先师所说:手迎彼,肘以攻;手出门,肘看家。
互为照应,互为相顾,是为此意。
拳形已述:单鞭之后,右手以掌自后回收至左肩前,过左肩顺左臂擦推至左手,而后顺左臂擦回至左腋下,沉左肘而内转竖起小臂,右手外挂左肘,两臂撑圆横于胸前,右掌绕缠至左拳之上,微收再合力冲出,右掌绕切左腕,左拳内绕,右掌含着左拳背,左拳撑顶右拇指,右掌找左掌小指,两手以接触点为轴翻转至两拳扣合。
以拳架中两手的动作来看,显现了前手遇敌后手相助,即“头被制,尾相救”,以及“七星互为掎角”的技意。
所以戚家拳的先师在释析该拳形时说:“掌走握拳之臂”,臂喻以彼臂,呈掌之手为我之手,是彼握拳击来,我接其臂顺其劲找其手而拿,此为“进来手接住肘再拿手”,谓之“顺线找敌”,又为“破一阵角,看着第二阵角”。
“呈掌之手顺臂回”,则反矣!臂是我之臂,手为彼之手,是说:当我以拳进击,彼接我肘的瞬间,我随彼顺领之劲,绕肘转小臂,开其门户,再进我拳,则为:击尾首应,是触我肘而手以击。
此便为:肘腕相应、手与臂互掎的七星阵喻意。
所以戚公有大七星牌歌曰:覱牌砍刀,上步再覱牌砍刀。
宾补这个拳形。
剪和剃,在戚公“短兵长用说”中多有所述,而戚家拳的先师对此势强调了“顺滚刷”的方法,正合戚公所言:尾相遇,顺滚至他手杀他身剃;剪打急起磕,起磕复剪打,临时取之力也。
传统保健功法养生七星功中医新论
传统保健功法养生七星功中医新论摘要】养生七星功以其架式为七个动作,如星运而得名。
它吸收了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和各式体操的精华,结合多年实践编成。
它有动作简单、姿势优美的特点,能使全身关节柔软灵活、气血调和,起到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中的脏腑学说,动作联系五脏,试述各动作对五脏的作用。
【关键词】保健养生七星功中医1 从中医学古籍中解释何曰七星?乃腰、肩、胯、肘、膝、腕、踝也。
今时之人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喜怒无节也。
故七星为功,而永享天年也。
七星功者,易筋也。
易者,乃阴阳之道也。
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人之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
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属阳而静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形形相息,动静而疏通五脏六腑之气机而流溢精气,化气化神,而润养皮毛、四肢肌肉、百骸。
故易筋而清虚脱换。
此功皆可行。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
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
故调形、精、气、神,而祛邪延年益寿。
行此功,必先明五脏六腑脉络为真,脉络不真,勉强用之,无益有损。
《内功真经》曰:前任后督,行气滚滚。
井池双穴,发劲循循。
千变万化,不离其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
龟尾升气,丹田练神。
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既明脉络,须观格式。
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
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肋开而张。
气调而匀,劲松而紧。
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有丹田,气之归宿。
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渐沉至底。
升有升路,胁骨齐举;降有降所,俞口气路。
既明气窍,再释劲诀。
通、透、穿、贴、松、汗、合、坚,曰通,劲之顺也;曰透,劲之递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曰松,劲之涣也;曰汗,劲之萃也;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能也。
七星功------胡美成
七星功------胡美成七星功是大众气功(包括空松功和七星功)中的动功功法。
原名七星拳。
以其架式为七个,动作如星运而得名。
它吸收了太极拳、易筋经、五禽劝和各式体操的精华,结合多年实践编成。
它有动作简单、姿势优美的特点,能使全身关节柔软灵活,气血调和,起到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七星功总表次序七字决架式名称运动形式练功要领一开左右开弓横方向左右屈伸运动着重“开”字,双手应尽量分向左右撑开。
二顶顶天立地上下纵长运动着重“顶”字,双手和脚跟应尽量向上下顶。
三扭扭转乾坤横方向扭转运动着重“扭”字,身手头颈腰腿尽可能地向左右扭转。
四俯前俯后仰俯仰曲转运动着重“俯”字,身手尽量前俯,初以指尖着地,渐至掌关节靠脚后跟,头钻到胯下,老年不必如此。
五展大鹏展翅斜方向伸展运动着重“展”字,手足成45度角,尽量伸展出去。
六平前后平衡正方向平衡运动着重“平”字,身、手和一只后脚成一水平线。
七圆天体圆转全身圆转运动着重“圆”字,身、手、头、眼分向左右前后转一大圆圈。
练习方法一、预备式立正,两足尖离中心线30度。
左足向左跨一步,两足距离比肩略宽,足尖略向内,两眼向前并稍向下视。
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要诀为“三松一上”,1.左右开弓(1)以脚跟为轴,身体向左转90度。
左腿伸直,右膝微曲,臀部下坐。
在转体的同时,双臂微屈,双手握拳,双拳拳背靠拢。
(2)双拳提至胸前,同时左腿略收,左脚跟踮起成虚步。
(3)双拳向外翻转,手指伸直,双手伸直向下略向后分开,抬左腿,左膝弯曲,左脚提悬时开始深吸气。
双手继续向后从下向上划一大弧形至前方伸直,掌心向下,将已吸足的一口气徐徐呼出,同时左脚掌利用脚踝骨由内向外划—小围,再向前伸出一步,脚跟先着地成左弓筋步。
上体随着向前俯下去。
(4)左脚略回收,双手拉回。
双脚从脚跟为轴,随着身躯向右向后转,做右开弓,重复上述左开弓动作,唯左右方向相反。
2.顶天立地(1)接上式。
左脚尖向左转约70度,右脚收回原地。
吕祖平衡功--王力平恩师
吕祖平衡功--王力平恩师一.概述1.由来“平衡功”源于大禹。
大禹治水之时,见一小鸟能用嘴推动一块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便试着搬比自己大的石头,结果石头纹丝不动。
他认为小鸟能推动比自己大的石头,人一定也能。
于是,他对小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观察。
他发现,小鸟在搬动大石头之前,先要走一种很有规律的步法。
这种步法与北斗七星相呼应。
于是,大禹便模仿小鸟走的这种步法进行训练。
一个月以后,他便也能搬动比自己体大的石头,力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以后,这种步法便成为道家的大禹七星步,也叫天罡步。
纯阳真人吕洞宾在崆峒山修道时,发现每种树内的炁都有不同的颜色,经过总结,得出树炁有五种基本色素:红、绿、黄、白、黑,这五色于先天五行的色素相对应。
吕祖在修炼“七星步”的基础上,总结了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对炼的手法和步法,创编了脚踏天圆地方,手揉太极八卦,意行阴阳五行的“八卦意球”,古时叫“吕祖八卦意球”。
人与植物,人与动物及人与人之间对炼的巧妙手法和步法,以及“七星步”,“八卦意球”,组成了“平衡功”。
“平衡功”可与地下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五性),人体五行(肺、肝、肾、心、脾之五脏)及空中五行(白、绿、黑、红、黄之五色)对炼,可炼就真正的混元气。
古时称文火采盗天地之阳。
“平衡功”能将几种功法结合起来,具有多种功能,所以,又叫“对抗功”,“防护功”,但其主要是养生长寿功。
2.“平衡功”之理“平衡功”是《灵宝通智能内功术》中的外动功,是一种古老的吐纳术。
修炼者通过肢体的有序运动,配合严密的呼吸方法,对抗于植物、动物和他人人体,用意、用炁、用百窍从自身宇宙内发出带有信息的质和人体生物电磁场,生化体外之精气神和天体之精气神及其电磁场。
在对抗中生化,在生化中相融,在相融中交换,由此,修炼者可以获得体外和天元之精气神,以改善自己的血质、炁质、髓质、使修炼者在对抗中求得平衡,在平衡中求得统一,故名“平衡功”。
道教内家功夫北斗七星拳图文教学
道教内家功夫北斗七星拳图文教学此拳承于道教老前辈古理涵道长,因创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海州云台山,故以山命拳名。
“云台八步金砖”源出“云台七步金莲”,罡履北斗七星行拳,清早期经与陕鄂道教门内术技融合后定架,步从八门八形走架,既是“玄灯攒”、“金甲灿”等高级拳路的精华凝炼,又是门内各拳架之身手步形法意的根基与提升。
因行拳仅在丈尺之内,以八步外练筋形,内修丹气,简行妙持,故有步步珍如黄金之喻。
魄“云台八步金砖”属道教内家拳系,门内一般作为夯实进阶之用,故须备丹基作衬,素有“拳打三尺,神驰三丈”之说。
讲究内提外驰,敛气凝神;势闲内实沉拔柔活,行拳掠步入力三分;起落转折吞吐灵滑,举手投足神气贯冲。
主练十三形中的龙腾(云漫)、鹤闲(露凝)、虾惊(电闪)、犬抖(炸雷)、燕掠(风轻)、鱼游(水柔)、猿灵(藤韧)、蛇伏(冰滑),以下谱诀划横线处即示八精八形之要。
云台八步金砖正谱双童持剑,灵台深锁守北苑;抱元守一,龙腾乾南驾云汉。
精凝露结,鹤舞兑门舒盈羽;拘魂摄魄,虾惊离火霹雳闪。
心宁神威,犬颤震东炸雷起;斗换星移,戊己土位中宫占。
绝相定寂,紫燕巽卦随风掠;闲韵离弦,游鱼坎西划水潭。
神移洲岛,猿灵艮爻步藤萝(腾挪);斗朝雪符,蛇伏坤北冰枝缠。
阴退阳纯,莲枝嗣子源本根;道合虚无,且与后学遗金砖。
预备式:双童持剑灵台深锁守北苑浅释:面南礼祖,转身向北对坤位。
双脚左右自然分开松立于乾卦上,垂手虚腋叩齿领颈,足心涌泉微虚收,“三调”后意气归中。
气相魂魄而双守气门、血仓两府,三度呼吸后引入“中土”,默存师容深思良久(注:下文只注解拳意拳式,不释丹舟行驻),然后舒落涌泉调气开拳。
(图1)第一式:抱元守一龙腾乾南驾云汉承上式,双手抱诀(双手左下右上四指相叠,拇指尖相对),搭火龙呼浊气一口,两手左右,带脉分开划于腰侧,同时身体左转180度面北。
两手内翻,掌心向后,双手下插,并屈腿成左歇步。
右掌自腹前由右向左颌前下划,止于左胸,半起身,左腿上提,重心偏右。
庞明老师讲七星布位
庞明老师讲七星布位1.七星布位内容一(庞明老师带功录音整理)过去搞七星布位,仪式是很隆重的,要摆上佛像,磕了头才行。
咱们这是集体组场布位。
从下面开始:(1)布丘墟:每个脚腕子,踝关节,外踝关节下边那个坑儿那儿,一边一个,每个同志都要自己摸,按到里边去,到关节里边去。
按住,自己摸自己的。
大气场在给大家往里面加气,手指按进去,安静,里边有感觉,记住这个位置,闭着眼睛想里边,里边好象空空荡荡的这么一个感觉,好象给关节里边加进去一个气球似的。
安静,安安静静的在想、在体会,认真想这个球,里边空空荡荡的,不是真有个什么东西,而是空空荡荡的。
有不少同志感觉到了。
有人感觉好象里边有点暗,空的,虚的,有人感觉里边微微有点黑,不是很光亮的;有个别人是光亮的感觉,但大部分同志感到里边是虚的,空的,好,把手放开。
这是两个点。
(2)布环跳:再把手放到臀部两侧,摸一摸两个大骨头,再往上往后一点点,往那一按,里边比别处都深,相当于环跳穴那个位置。
这儿一般不容易按出酸感来,手轻轻放在那儿,知道那个部位就行。
一摸,那儿会有一种热的感觉,热气进去了以后不要注意热感,进去大约3寸左右,就从那儿感觉体会一下,那里边也是空空荡荡,似乎是一个气球,一个空的位置。
注意,安静,放松,注意里边,现在有些同志一点这个位置整个盆腔里边有点发热的感觉,大腿根、会阴部、下丹田、肚脐以下、关元穴以下有点发热的感觉。
这个情况都是对的。
不要管丹田里边,就管两边,没有感觉、也没关系。
这是环跳穴,里边3寸深的地方,安静、放松,往里边加气,安静……好,放开。
四个点了。
(3)布下点:现在一个手摸着肚脐,一个手摸着背部命门,想命门和肚脐正当中稍稍靠后一点。
安静,安静……大家发一个五元庄里边的“英”字音。
发音的时候从肚脐、会阴、命门都往一块抽,会阴往上抽,肚脐往后抽,命门往前抽,抽到这个位置,体会里边……那就是下面的这个点。
(4)布中点:把手放开,再给大家布上面的中点。
天罡七星魁罡步图解,北斗七星魁罡步踏法步骤分解
天罡七星魁罡步图解,北斗七星魁罡步踏法步骤分解步罡踏斗,大禹七星步传说此法源于大禹。
历史上的黄石老人、张良、诸葛亮等皆精于此法。
大禹治水之时,见一小鸟能用嘴推动一块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便试着搬比自己大的石头,结果石头纹丝不动。
他认为小鸟能推动比自己大的石头,人一定也能。
于是他对小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观察。
他发现小鸟在搬动大石头之前,先要走一种很有规律的步法。
这种步法与北斗七星相呼应。
于是大禹便模仿小鸟走的这种步法进行训练。
一个月以后,他便也能搬动比自己体大的石头,力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以后这种步法便成为道家的大禹七星步,也叫天罡七星步。
其所传步法有三种:大禹七星步,天罡八卦步(又称先天八卦步)和太极玉真步。
后人又补充了文王八卦步(又称后天八卦步),这种“七星步法”也属于“奇门遁甲”的一种功法。
口诀:一炁混沌灌我形,禹步相推登阳明,天回地转履六甲,蹑罡履斗齐九灵,亚指伏妖众邪惊,天神助我潜身去,一切祸殃总不侵。
修炼方法第一式准备式姿势:修炼者在空旷的场地或草地上,自然松静站立,两手自然下垂,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呼吸:第一步,调整自然呼吸,呼吸要求匀、深、细、长,使呼吸形成规律。
第二步,再调整综合呼吸,即自身宇宙呼吸、人体宇宙呼吸、天体宇宙呼吸和以凡息带真息四种呼吸同时做,使炁聚下田。
第二式运化五行接上式,从下田开始,按照五行相生的路线运化五行六遍(具体要求见“引仙法?内视返听”),最后再归炁于下田。
调整人体宇宙的呼吸,然后转入下面的修炼。
第三式踏天罡七星步动作一:两脚站立在0位,左脚滑步向前趟入1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一炁混沌灌我形”;动作二:左脚踏在1位,右脚滑步向前趟入2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禹步相推登阳明”;动作三:右脚踏在2位,左脚滑步向前趟入3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天回地转履六甲”;动作四:左脚踏在3位,右脚滑步向前趟入4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蹑罡履斗齐九灵”;动作五:右脚踏在4位,左脚滑步向前趟入5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亚指伏妖众邪惊”;动作六:左脚踏在5位,右脚滑步向前趟入6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天神助我潜身去”;动作七:右脚踏在6位,左脚滑步向前趟入7位,同时,两掌配合呼吸一开一合,默念口诀:“一切祸殃总不侵”。
武当七星活气功述真
武当七星活气功述真一、引言武当七星活气功,又称武当病功、武当熊门七星活气功、武当太上七星活气功。
据传,该功传承于明末清初昆阳子真人(?-1680),至李升庭(1887-1968)一支,传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武当七星活气功以养生为主、武功次之,以自卫为主、攻击次之,系武当派真传道家养生功法。
目前,该门派现存有武当七星活气功、硬气功、坐卧功(静功),以及实战秘技、中医、骨科、伤科等秘法。
二、李氏家谱考据据师爷升庭公日,他年轻时酷爱武术,有缘得一世外高人带入一不知名之破庙中授功四十九日,不告名姓,只言功出武当,临行悬空于庙堂之中行走三圈,并授与一些秘功秘法等等,赠诗一首:“火炼金丹心要坚,一家福泽果绵绵,黄金到手劳收去,莫道风波浪里边,凡事诚心要从容,急急忙忙不成功,平面檐下蛛结网,难粘蓬鸟易粘虫,若逢家国兵劫日,自有诚心武圣门。
”自此师爷之功罕遇敌手,名震江湖,后受武汉武术界人士徒步天门百般相求,以示心诚,师爷遂人武汉授徒,亲传弟子不知其数,而记名弟子仅28位。
师爷因人施教,各亲传弟子中都有秘传。
诸如李青山师伯以硬气功、武功为主,陶德明师伯则集病功、硬气功、伤科、按摩于一身。
笔者师父即家父高道成得授病功、星象图谱、武当静功。
师爷曾要求我父找一深山秘洞关门亲授,谁知横遭文革不测。
即便如此,家父仍遵师嘱于1962年人住武当寻根问祖,1981年独住武当山紫霄宫后太子洞、雷神洞、天仙洞等,后又入住太行山深山洞中,合计至今27年矣!师父一席话,洞中廿七载,白日闻鸟鸣,长夜守孤灯,枯枝为床石作枕,数日一炊书食饮,白发岂容等?多少秘技濒于失传,民族瑰宝亟待挖整。
三、源出武当吾父高道成自62年入武当寻根向祖,与当时武当高道王教化、朱诚德二位道长探讨,他们认为:本功既出武当,必与太上有关;既称七星,必与明末清初道士昆阳子拜七星池有感而创神功的传说有关。
相传昆阳子来往于七星岩下七星池旁,渴饮池中水,感池水之清,山岩之伟,林木之茂,地理之佳,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法自然,悟创神功以池名为名,称名七星,神功法理悟自老子故称太上。
许有生七星横练功体会
许有生七星横练功体会许有生七星横练功是一种很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也被人们称为“杂技武术”。
它是以许有生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他从上古时代就开始练习这种武术。
中国古代的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影子。
许有生七星横练功是七种型力的综合,它同时结合了空手功夫、棍术、八方功夫、剑法等多种武术的特点。
七星横练功由多部分组成,包括提腿功、小步功、步法功、手法功、腿法功、跳跃功和身体平衡功等。
提腿功是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核心内容,它结合了单腿支撑、腿臂同时支撑、跨步跳及抓取等技巧。
通过多种不同的运动动作形成了七种型力,包括抓取、抗拒、腾跃、突刺、压缩、顺流和滞留。
它的本质就是要把七种型力融合成一种整体,达到主动运动,自由拆分,有条不紊地表现出来。
小步功是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另一重要内容,它结合了前后变换方向、上下旋转、变换距离和转向等技巧,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敏捷度和机敏性。
小步功可以帮助人们熟悉自然界,深入了解力的本质,可以使人们在发挥力量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柔韧性。
步法功是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核心内容,它结合了走步、变步、步伐、脚踏和转向等技巧,有助于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动态能力。
步法功的目的在于调整身体的平衡,改善身体的动态平衡,建立一个良好的身体平衡感。
手法功是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重要内容,它结合了换握、拎挑、举抛等技巧,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力量和耐力。
手法功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身体力量,建立良好的身体平衡感,以及控制技巧和把握能力。
腿法功是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重要内容,它结合了单腿跳、跨步跳、腿力跃距、坠落跳等技巧,有助于提高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
腿法功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建立良好的身体平衡感,改善身体的动态平衡。
跳跃功是许有生七星横练功的重要内容,它结合了跳跃、抛跃、变形跳跃等技巧,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力量、柔韧性和耐力。
跳跃功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建立良好的身体平衡感,改善身体的动态平衡和灵活性。
北斗七星与人体部位对应关系
北斗七星与人体部位对应关系依道书太清玉册记载:北斗有七星,主解厄赐福。
人之性命皆属本命星官主掌,北斗七星与人体相互对应,人之祸福变化与之息息相关,不可不知。
“七星降童子,以卫其身”,这里指出了七星会保护人身。
七星之气会结成一星,在人头顶上三尺,这也是民间“头上三尺有神明”的说法的来历,而光大而明代表善,光冥而暗则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道教水陆画,神仙祖师的头上都有头光的原因。
常为善者,常多得福,常主恶者,常多得灾,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个光完全消失了,人也就去世了。
这里的七星其实在人体就呼应着人身的七魄,"魄"这个字其实很生动,它是用“白”与“鬼”构成,“鬼”在古代代表的不是现代说的灵体鬼魂,而是对“诡秘莫测”事物的形容,而“白”应于西方金色,正应于七数,这也是“魄”这个字构形的基本意蕴。
为什么为善者就容易得福?因为越善则此光明越显,于是就会主动改善自己的气场,运气就会越来越好,如果常为恶,其实是在自晦光明,所以运气会越来越差。
有人会把这个给误解了,认为恶者必死得会更快,这个并不符合现实,所以是错误的认识,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
其实这里的话有更深层次的含义,需要一点悟性才能明白,真实情况是颇为复杂的,人做好事,会觉得快乐,精神也很好,做坏事,会觉得抑郁,心里不安,精神也不好了,这个就是光与暗的变化。
朝真拜斗,作为道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死祸福有关。
北斗星君掌消灾解厄,南斗星君掌延寿施福,故拜斗是一种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的科仪,亦称之为朝真礼斗,除了通过道教朝真礼斗科仪消灾祈福、祛病、延生外,道家还有一种添油续命真法。
添油接命之窍,传统上称为本命七星灯。
所谓七星灯,就是指身内七个大的、关键的、能吸收和转换高维空间生命能量炁光的位。
这七个位,分布在人体,如果站在其左侧观之,就正好是一个斗口朝前下方的北斗七星图案。
其位名称及七星名称分别是:1、膻中:为贪狼星灯;2、天目前方虚悬一:巨门星灯;3、泥丸:为禄存星灯;4、夹脊:为文曲星灯;5、命门:为廉贞星灯;6、丹田炁:为武曲星灯;7、海底:为破军星灯;此本命七,构成人身内本命七星灯,欲点长明灯,当用添油法。
北斗七星添油接命法
北斗七星添油接命法修真人勿具年龄大,体质差,“只要一息尚存,皆可复命。
“涵养本源为先,救护命宝为急。
欲点长明灯,当用添油法。
添油则需知窍,油不添入窍中,则如油无灯盏相乘。
故知窍方可添油。
非添油,则不能接命,命不接,则性难恋留,性不留,一旦无常到来,则性命分离,尸腐灵散。
何为知窍?添油接命之窍,传统上称为本命七星灯。
所谓七星灯,就是指身内七个大的、关键的、能吸收和转换高维空间生命能量炁光的穴位。
这七个穴位,分布在人体,如果站在其左侧观之,就正好是一个斗口朝前下方的北斗七星图案。
其穴位名称及七星名称分别是: 膻中穴:为贫狼星灯; 天目穴前方虚悬一穴:巨门星灯; 泥丸穴:为禄存星灯; 夹脊穴:为文曲星灯; 命门穴:为廉贞星灯; 丹田炁穴:为武曲星灯; 会阴穴:为天罡星灯;此本命七穴,构成人身内本命七星灯,欲点长明灯,当用添油法。
孔明当年用外七星斗法以求续命,岂知尚有七斗星灯在身中?徐庶知时达命潜修得道,乃知内七星灯之妙也。
七星灯所主持的七个穴位,全部是性命双修关键所在。
丹经有云:“由此向上一着,千圣秘而不传,后世学徒所以罕闻、罕遇。
人若明得此窍,真可以夺神功,改天命。
”七星灯法就是此:“由此向上一着”,千圣秘而不传之穴法。
吾令直泄千古天机,愿诚修者志心朝礼,善待秘法,广度有缘。
特别是老年命体残破者,愿此法助尔勘破生死机关,共品众妙归根之乐。
七星灯法用于添油接命,是以宇宙间灵光灵炁为“油”,以聚灵法之采聚为“添”,以存想、内观寂照为“接”。
欲得长生,先须久视。
此久视,就是回光内照,忽忘勿助而接命。
点灯,是用意念顺七星斗罡次序,先意守膻中;再意守天目穴前虚悬之一穴;接着意守泥丸一穴;再意守夹脊、命门、炁穴、阴跷诸穴。
这些穴位中,夹脊穴是一个关键,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
前人曾曰:“以其上通天谷,下达尾闾,中通心肾,召摄灵阳,救护命宝,此非修行径路而何?“ 夹脊穴,不是指浅表皮肤下,而是指深层脊髓内为中心的一片区域。
北斗七星功
北斗七星功1、预备式身体向西自然站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两眼平视,精神内守,口微闭,舌舔上腭,牙齿轻扣,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劳宫穴对环跳穴,相距三至五寸,呼吸自然,宁静片刻。
2、提翅飞翔两手臂略向前提至与带脉同高,手心向下,尔后两手臂飘扇,直至与肩同高,共做七次,随后两臂向左右两侧平展开。
3、北斗七星接上式,掌心向前,左手变成八字形,右手屈舞名指和小指;食、中、大指伸开同时向胸前回抱,成圆形,双手食指相对,拇指向上,稍停片刻,然后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两侧。
4、梅花点穴右手五指收拢成梅花手形,点穴右气户,同时右脚向前小上一步,重心在左腿;左手五指收拢成梅花形状,点左气户穴,左脚也同时向前上一步,重心落于右腿,前虚后实;提右脚悬空,右手仍用梅花形点穴,点在右腿的右膝内侧即淋巴穴,阴陵泉偏上一点,再点足三里、三阴交,外三里(小腿外侧),内昆仑穴,外踝骨,脚腕正中的气眼穴和右脚尖,点穴后自然落下右脚;再提左脚悬空,点穴手形、穴位与右边相同,落下左脚。
5、斗转星移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落在右脚;身体略向右侧偏转,左手随身动,手心向上,置于右手的肘尖处,右手心也向上,然后左脚朝后退一步,身体向左后转,同时左手沿右手小臂移动分开,转身后上右脚与左脚平行,左手在胸前平划,两手自然下垂,再上左脚转身与刚才动作相同。
6、昆仑上行身体转回原来的方向后,下腰屈身,两手自然握住脚腕昆仑带,大拇指按在气眼穴,一松一紧共三次,然后起身直立。
7、七星归位两手指成梅花瓣状,即拇指与食指相扣,其余四指自然并拢。
屈身下腰点穴于两委中穴,直立身体,点穴于两头维穴。
两太阳穴,两缺盆穴,两气户穴,两罗肌穴和两带脉穴。
8、合掌回气双手向前手心相对,回收至胸前膻中处合掌稍停,两手下落分开,弯腰抱地气,起身从中丹田贯气到下丹田,随后两手垂于体两侧。
9、泳动东望手臂自然伸直,前抬至与肩平行同高,手指朝前,手心向上;双手颤动,右手臂不动,左手向后平展开,与右手成一条直线,身体腰胯部也自然转,眼看左手,然后左手再向前回收拢与右手平行,恢复原状,双手仍泳动;右手动作与左手相同。
中华文明与北斗七星
中华文明与北斗七星北斗九皇图(清代,纸本设色,北京白云观藏)北斗七星是: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
古人认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晋书天文志》说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黄老经》曰: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则阴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机星,则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权星,则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则丹元星之魄灵也;第六闿阳星,则北极星之魄灵也;第七摇光星,则天关星之魂大明也。
”一——天枢“贪狼星”古书称之为“杀星”与“桃花星”。
“杀”与七杀的性质相同,代表杀气很强,个性冲动。
“桃花”代表人缘。
在十四主星中,贪狼最为多才多艺,个性也最多变。
贪狼,北斗第一星,天文名称:天枢优点:多才多艺,灵敏机巧,善于交际,学习力强,足智多谋,野心十足,生活多姿多彩,常得异性助力。
缺点:贪多务得,不喜深入,任性倔强。
代表人物:妲己,纣王诸侯苏护之女,相传为九天玄女派下的狐狸精附身,用以蛊惑纣王,助纣为虐。
贪狼星:其实整个封神榜的灵魂人物是妲己,这位倾国倾城的大祸害。
话说妲己原是九天玄女座下一只狐狸精,九天玄女为灭商纣便派她下凡附身于诸侯苏护之女的身上,因苏护之女本就有倾国美色再加上狐狸精媚力,立刻被好色纣王召入后宫,日夜迷惑纣王以行主子交代任务,灭商纣。
但狐狸就是狐狸却藉机伤害无辜,如贾夫人、姜太后等都非九天玄女原意。
而商纣灭亡,妲己就擒,姜子牙将她处以极刑,太白金星以其灭纣有功,封妲己为欲望之神,领于贪狼星。
二——天璇巨门星古来称为“暗星”,在阴性星群里地位很特别,个性耿直,直言不讳。
巨门,北斗第二星,天文名称:天璇。
优点:心思细密,耿直明快,专心一意,理解力强,中规中矩,直来直往。
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
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下面的功法,功友们可以试试,特别是卧功,对治失眠很有效,七星布位部分,可以了解一下北斗七星(天罡)系列知识。
后面的系列文章会专门介绍七星(天罡)。
传承班学员坐功呼吸法先用松关节法的各种呼吸法,特别是完全呼吸法和完全呼吸的后呼吸、直腿坐呼吸法练习熟练,才可以练习双向呼吸法,当然,若很好的素质除外。
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庞明老师传授Ⅰ、坐功坐功,分自然坐功与混元坐功两部功法。
一、自然坐功顾名思义了,自然坐功是自自然然、随随便便地一坐,什么也不想就行了。
以前我们称此坐法为“傻坐静等”,它是智能坐功的奠基部分。
(一)姿势:取任何一种坐势均可,要求身体放松,头自然前俯呈低头状,口齿合拢,舌呈自然状态,可舌抵上腭,也可抵门齿,胸微含,腰背微曲后突——自然放松状。
两手可用“混元合印手”,也可随便一放。
(二)意念活动:把意念和虚空相合,什么也不想,但要注意,当意念想虚空时,不是把意念的注意力都放在外边,而是放在混元窍一部分,好似放风筝似的,放出去和虚空相合的意念,好比是在空中飘荡的风筝,放在混元窍的意念,好比是风筝的线。
这个比喻的中心意思是,意识活动虽然什么也不想,只与虚空相结合,但是不要忘记混元窍。
练功时虚空是模模糊糊的,混元窍也是模模糊糊的,混元窍是虚空的中心。
(三)练功效应:此坐法属传统功法的自然清静法门,练之无任何流弊,素质好者可直指本源,直超上乘,可体察到混元窍的空洞无涯、虚灵匀净的景象,神不散乱则可体察到外界虚空混元气进入混元窍的景象,若能主动运用神意把外来混元气与混元窍本有的神气结合,则直入高层次。
一般来说,形体放松,精神集中后,内气会逐步畅通、充实,练功不久,喉咙部放松,可出现好像打鼾那样的声音,但心中不是昏睡状态,而是模模糊糊的,当发出似乎鼾声的声音时,心中就有了灵明的感觉,若能于此时灵明之际,自觉地把意念集中于那一刹那间的感受,不使之失去而保持之,此即古之所谓“敬持勿失”,亦可使功夫上达。
七星步道真
七星步道真
北斗七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几乎接近一等星。
“天权”最暗,是一颗三等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
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春;斗柄南指,天下夏;斗柄西指,天下秋;斗柄北指,天下冬。
斗柄东指,天下春;斗柄南指,天下夏;斗柄西指,天下秋;斗柄北指,天下冬。
开阳是个著名的双星,古时候军队测试士兵的视力就曾经用过这对双星。
“斗”在《诗经》中为舀酒的工具,而司马迁称“斗为帝车”,成为天帝乘坐的车子。
形意拳用七星步练身法,步法,练格斗时的阵法(陷阱);内涵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之字步',z字步;五行拳的炮拳步法,十二形拳的虎扑只,台鸟形步法,马形步法,蛇形步法,鹰熊二把,其实就是鸡躲避天敌的步法,让天敌闪扑空;在拳法上,对手一空,我即击之,以自己正击对方的横(难受,虚弱处),“中在得横”。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关键点:胯与腰反向拧扎,脊柱拧螺旋。
一家之言,哂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七星七步功
——宋世鹏传夜晚北斗七星在夜空显现,在旷野、学校操场、公园草坪上,习练者面对北斗七星,闭目,静静放松身体。
每习练一回要练七次,一次走七步,共走七七四十九步。
只往前走,不准后退。
如场地小,可直行四次,即二十八步,再左行三次,即二十一步。
起势:习者立正势,面对北斗,闭目安静,放松身体。
慢慢提双足跟。
一次步:右臂慢慢上举,手掌朝天,左臂垂于背后,手掌朝上。
抬右腿,右足前迈步,足尖着地,身体调正。
慢行七步,不可急驰。
二次步:抬左足落在右足前,同时左臂上扬直举,手掌朝天。
右臂抬起,小臂平端,手掌朝天指左在腹上,慢走七步,足尖着地。
三次步:抬右足迈左足前,同时左臂下落,小臂平端,手掌朝天指右在上腹间。
右臂身侧扭甩,手掌朝天。
慢行七步,足尖着地。
四次步:左腿抬起,左足迈在右足前,同时左臂上举至印堂穴,手背触印堂穴,右臂前拉,右手抬至脑后,手掌朝天。
慢行七步,足尖着地。
五次步:右腿抬起,右足落在左足前,同时两臂下落,两小臂平端在腹前,两手相对,手掌朝天。
慢行七步,足尖着地。
六次步:左腿抬起前迈,左足落在右足前,同时两臂上举抬至头顶,两手翻一周,手掌朝天。
慢行七步,足尖着地。
七次步:右腿抬起前迈,右足落在左足前,同时两臂下落背后,两手与腰部,手掌朝天后指,慢行七步。
两足并成立正势,两臂垂于身侧,睁目。
七步功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