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人体与环境在组成上的相关性以及人体与环境相 互依存的关系,说明人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在地球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 作用的统一关系。
2.人体与环境间保持动态平衡
1)环境四大要素
空气: 水: 维持生命,使正常生长 土壤:污染物同时带入人体中 食物:
2)外界条件变化 小:未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可以自动调节.如缺氧、噪声。 大:使生态平衡失调,超过人体忍受限度时,可中毒、致病、
(600L/人,天;5gN/人,天; 36gBOD/人,天 )
2.环境污染物
定义: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
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
类型 属性
生产性:三废、农药、化学品 生活性:污水、粪便、废弃物 放射性:
化学 物理 生物
3.污染的特征
地区广 影响范围大 人口多
组成复杂 作用时间长: 可达24小时
• 人体的防御机制也是进化的结果。在人类的发展史中, 为了满足不断高涨的物质需求和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界进 行了掠夺性索取,一方面开发地球深层资源,把一些有毒 害的元素暴露于地表面;另一方面向环境排放有毒物,污 染大气、水体和土壤,破坏了地壳表面的元素结构。 各 种生物富集了这些有毒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和呼吸进入人体 和生物体内,引发各种中毒事件和公害的发生,严重威胁 人类的生存。
污染物来源:如燃料燃烧对大气造成了污染,则表明污染物 来源于燃料燃烧.
通常我们所说的污染源指前者.
1)工业污染源
2)交通运输污染源 3)农业污染源 4)生活污染源
燃料燃烧问题
工业用水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污染 工业噪声
噪声 油料燃烧 运输毒物 农药污染、激素、生长剂 化肥过量污染 土壤流失及农业废弃物污染 生活用燃料的燃烧 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
化物质形成后,由血液转送至机体各组织; 与组织成分结合;从组织返回血液;以及再 反复等过程。
(三)毒物的生物转化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极小的毒物可
以原形被排出人体外,绝大部分毒物都要经过某 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毒物在体 内的这种代谢转化过程,叫生物转化作用。
肝脏、肾脏、胃肠等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 转化功能,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
氧化还原和水解
3.毒物的生物转化
结合反应 可以解毒
可以增加毒性
肾
4.毒物的排泄
消化道
呼吸道
分泌物
(五)毒物的蓄积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 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 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
蓄积量是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各 量的代数和。蓄积时,污染物质的体内分布, 常表现为相对集中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机体 的某些部位。
三、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 1、环境致病因素的概念 • 2、环境致病因素的分类 • 3、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总之,当某毒物污染环境作用于人群 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样的出现毒反应、 发病或者死亡,而是出现一种“金字塔”式 的分布.这主要是与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敏感 性不同有关,作为环境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早发现亚临床期生理、生化的变化和 保护敏感人群。
若以死亡率作为毒性的观察指标,则协同作
用的死亡率
M > M1+M2
• 2、相加作用:其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个 有毒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M=M1+M2
• 3、独立作用:它的毒性低于相加作用,但高于单 项毒物的毒性。 M= M2 M1+M2(1- M1 )
• 4、拮抗作用: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个 有毒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M < M1+M2
四.环境污染物在人体中的转归(图5-3)
转归:各种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人体,在人体中的迁移
变化的途径,称之。迁移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会发生变化。
储存
吸收
运转
生物转化
排泄
作用
(一)毒物的侵入和吸收 毒物主要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 体,也可经皮肤或其他途径侵入。
(二)毒物的分布 分布是指污染物质被吸收后或其代谢转
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急性、 慢性及远期危害。
教学重点及难点: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
1.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 交换
人体中各元素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同步,如 人体血液中60多种元素含量和岩石中这些元素含量有明显 的相关性.
浓度低、情况复杂:进入环境中稀释,思想麻痹
协同(synergism)
种类多,产生复杂效应
拮抗(antagonism)
污染容易、治理难:
污染情况复杂(从传统毒理学的观点出发,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对人体或生物体的综 合作用形式有4种:
• 1、协同作用: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个 有毒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人群对环境变化异常的反应示意图(图1-7)
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①剂量
非必需元素 有毒元素 必需元素
均可引起异常反应,应最高限量 即使少量就可能发生功能障碍
致癌、致畸等。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介入
环境的污染物超过环境容量的限制,导致 环境丧失自净能力,环境条件恶化,对人 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有害影响 的现象。
二、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1.环境污染源
发生源:如火电厂排放二氧化硫,火电厂为SO2的发生源。
(四)毒物的排泄 • 排泄是污染物质及其代谢物质向机体外的转运
过程。排泄器官有肾、肝胆肠、肺、外分泌腺等, 而以肾和肝胆为主。
呼吸道
消化道
1.侵入和吸收 皮肤
其他(如粘膜、伤口)
2.分布与蓄积(靶器官)
I2----甲状腺;DDT----脂肪 CH3HgCH3----脑 Pb----骨;Cd----肝肾肠粘膜
环境污染使某些化学物质突增,或者出现了本来没有 的合成化学物质,就破坏了人----环境关系,因此而致病,甚 至死亡。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人体血液中元素平均含量与地壳岩石中元素 平均含量对比图(图5-1)
人类血液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丰度与地壳中所含元素种类 和丰度相似,这正说明了组成人体的元素是进化过程中适 应性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2.人体与环境间保持动态平衡
1)环境四大要素
空气: 水: 维持生命,使正常生长 土壤:污染物同时带入人体中 食物:
2)外界条件变化 小:未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可以自动调节.如缺氧、噪声。 大:使生态平衡失调,超过人体忍受限度时,可中毒、致病、
(600L/人,天;5gN/人,天; 36gBOD/人,天 )
2.环境污染物
定义: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
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
类型 属性
生产性:三废、农药、化学品 生活性:污水、粪便、废弃物 放射性:
化学 物理 生物
3.污染的特征
地区广 影响范围大 人口多
组成复杂 作用时间长: 可达24小时
• 人体的防御机制也是进化的结果。在人类的发展史中, 为了满足不断高涨的物质需求和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界进 行了掠夺性索取,一方面开发地球深层资源,把一些有毒 害的元素暴露于地表面;另一方面向环境排放有毒物,污 染大气、水体和土壤,破坏了地壳表面的元素结构。 各 种生物富集了这些有毒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和呼吸进入人体 和生物体内,引发各种中毒事件和公害的发生,严重威胁 人类的生存。
污染物来源:如燃料燃烧对大气造成了污染,则表明污染物 来源于燃料燃烧.
通常我们所说的污染源指前者.
1)工业污染源
2)交通运输污染源 3)农业污染源 4)生活污染源
燃料燃烧问题
工业用水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污染 工业噪声
噪声 油料燃烧 运输毒物 农药污染、激素、生长剂 化肥过量污染 土壤流失及农业废弃物污染 生活用燃料的燃烧 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
化物质形成后,由血液转送至机体各组织; 与组织成分结合;从组织返回血液;以及再 反复等过程。
(三)毒物的生物转化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极小的毒物可
以原形被排出人体外,绝大部分毒物都要经过某 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毒物在体 内的这种代谢转化过程,叫生物转化作用。
肝脏、肾脏、胃肠等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 转化功能,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
氧化还原和水解
3.毒物的生物转化
结合反应 可以解毒
可以增加毒性
肾
4.毒物的排泄
消化道
呼吸道
分泌物
(五)毒物的蓄积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 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 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
蓄积量是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各 量的代数和。蓄积时,污染物质的体内分布, 常表现为相对集中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机体 的某些部位。
三、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 1、环境致病因素的概念 • 2、环境致病因素的分类 • 3、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总之,当某毒物污染环境作用于人群 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样的出现毒反应、 发病或者死亡,而是出现一种“金字塔”式 的分布.这主要是与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敏感 性不同有关,作为环境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早发现亚临床期生理、生化的变化和 保护敏感人群。
若以死亡率作为毒性的观察指标,则协同作
用的死亡率
M > M1+M2
• 2、相加作用:其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个 有毒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M=M1+M2
• 3、独立作用:它的毒性低于相加作用,但高于单 项毒物的毒性。 M= M2 M1+M2(1- M1 )
• 4、拮抗作用: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个 有毒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M < M1+M2
四.环境污染物在人体中的转归(图5-3)
转归:各种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人体,在人体中的迁移
变化的途径,称之。迁移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会发生变化。
储存
吸收
运转
生物转化
排泄
作用
(一)毒物的侵入和吸收 毒物主要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 体,也可经皮肤或其他途径侵入。
(二)毒物的分布 分布是指污染物质被吸收后或其代谢转
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急性、 慢性及远期危害。
教学重点及难点: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
1.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 交换
人体中各元素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同步,如 人体血液中60多种元素含量和岩石中这些元素含量有明显 的相关性.
浓度低、情况复杂:进入环境中稀释,思想麻痹
协同(synergism)
种类多,产生复杂效应
拮抗(antagonism)
污染容易、治理难:
污染情况复杂(从传统毒理学的观点出发,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对人体或生物体的综 合作用形式有4种:
• 1、协同作用: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个 有毒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人群对环境变化异常的反应示意图(图1-7)
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①剂量
非必需元素 有毒元素 必需元素
均可引起异常反应,应最高限量 即使少量就可能发生功能障碍
致癌、致畸等。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介入
环境的污染物超过环境容量的限制,导致 环境丧失自净能力,环境条件恶化,对人 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有害影响 的现象。
二、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1.环境污染源
发生源:如火电厂排放二氧化硫,火电厂为SO2的发生源。
(四)毒物的排泄 • 排泄是污染物质及其代谢物质向机体外的转运
过程。排泄器官有肾、肝胆肠、肺、外分泌腺等, 而以肾和肝胆为主。
呼吸道
消化道
1.侵入和吸收 皮肤
其他(如粘膜、伤口)
2.分布与蓄积(靶器官)
I2----甲状腺;DDT----脂肪 CH3HgCH3----脑 Pb----骨;Cd----肝肾肠粘膜
环境污染使某些化学物质突增,或者出现了本来没有 的合成化学物质,就破坏了人----环境关系,因此而致病,甚 至死亡。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人体血液中元素平均含量与地壳岩石中元素 平均含量对比图(图5-1)
人类血液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丰度与地壳中所含元素种类 和丰度相似,这正说明了组成人体的元素是进化过程中适 应性和自然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