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
一、概述
鸡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的传染病,细菌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病毒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等;细菌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及鸡羽虱等;普通病主要有啄食癖等。
鸡新城疫(NDV,又名亚洲鸡瘟,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神经紊乱、扭颈、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该病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民间俗称“鸡瘟”。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明显高于大龄鸡。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此外,人员、野禽、乱屠宰病鸡、死鸡带毒鸡或未经消毒处理的禽产品往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 、临床症状
(1)最急性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发病,病程极短,往往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表现废食,衰竭,不立,冠髯呈紫色,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多余数日内死亡。
(2)急性体温升高,可达43~44C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紧闭目呈昏睡状,翅尾下垂,头下垂或伸入翅下,;鸡冠、肉髯紫红色或紫黑色;呼吸困难,时常张口呼吸,常有“咯咯” 喘鸣声;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嗉囊内充满气体或液体;下痢,呈黄绿或黄白色蛋清样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味恶臭;产蛋鸡产蛋量减少或停止,并见软蛋增多。病程为3~5 天,死亡率高。
( 3)亚急性或慢性又称非典型或温和型鸡新城疫。病初
与急性相同,微症状较轻,不久就减退,出现神经症状,一肢或四肢麻痹,瘸腿或不能站立,翅膀麻痹下垂。有的运动失调,常伏地转圈。病程可长达1~2个月,除极少数可康复外,极大多数因采食困难等原因终究死亡。
3 、剖解变化
病鸡的主要病变为广泛性出血。腺胃乳头或乳头间点状出血,或腺胃与肌胃间,食道与腺胃间有出血斑或出血带,有时形成小的凹陷溃疡;肌胃角质膜下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和整个小肠粘膜呈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出
血,病程稍久的常出现溃疡,如枣核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直肠黏膜出血;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腔脂肪出血。
4、防治方法
(1)建立并贯彻各项预防制度,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定期消毒,严格检疫。
(2)鸡群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亦应深埋或烧毁。封锁鸡场,禁止转场或出售,立即彻底消毒环境,并给鸡群进行I系苗加倍剂量的紧急接种;鸡场内如有雏鸡,贝S应严格隔离,避免I系苗感染雏鸡。待最后一个
病例处理两周后,并通过严格消毒,方可解除封锁,重新进鸡。发生本病时应按《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处理。扑杀病禽和同群禽,深埋或焚烧尸体;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用具、物品和环境要彻底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鸡立即紧急接种疫苗。
(二)禽流行性感冒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
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1、流行特点
1900 年代早期,禽流感在意大利被首次确认。1960 年1000 多只普通燕鸥在南非死亡,这是第一次发现禽流感引发的高死亡率案例,属于
H5N3型。在家禽中鸭、鹅一旦受到感染,抗病能力比较高之余,病发后的生存机会也很高。然而,鸡只对流感病毒非常敏感,一旦受到感染的话,不单止传播得快,而且染病的鸡很快就会死亡。农民过去一般称这种现象为“发鸡瘟”,并未有特别留意背后的原因或病发的机制,直到出现禽流感经动物向人传播并至死的病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禽流感。在2004年和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中,也有媒体指出禽流感病毒源自野生鸟类并传播至饲养场,进而传给人类。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2、临床症状
潜伏期由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一般为4~5 天,病症多种多样,取决于鸡的种类、年龄、性别、并发感染情况和病毒性肿胀,眼鼻有较多分泌物,出现咳嗽、喷嚏、啰音、呼吸困难,有时有怪叫声,严重者窒息死亡。另外,部分病例出现神经症状和下痢,产蛋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急性重症死亡率高达75%以上,有的甚至达
99.99 %
3、剖解变化
消化道病变明显,口腔黏膜、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十二指肠黏膜出血,腿部、胸部、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头颈及胸部皮下水肿,腹腔内有纤维性渗出物。卵巢及输卵管充血或充血,卵泡颜色变淡,破裂的卵泡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4、防治方法
首先,要加强卫生管理,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防止引入病原。在雏鸡25~30日龄和110~12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一旦发生可疑病鸡,就应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消毒和严格处理病、死禽等措施。当出现高致病力禽流感时,要划定疫区,严格封锁与隔离,焚毁病死禽,对疫区内可能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疫情扩散,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鸡,2周龄以下的雏鸡很少发病。本病除造成一些雏鸡死亡外,还常引起病愈鸡免疫抑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增加雏鸡对鸡新城疫等许多疾病的易感性。
1、流行特点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病鸡是主
要传染源。鸡可通过直接接触和污染了(IBD)的饲料、饮水、垫料、尘
埃、用具、车辆、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老鼠和甲虫等也可间接
传播。媒介昆虫可能参与本病的传播。本病毒不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还可通过污染了病毒的蛋壳传播,但未有证据表明经卵传播。另外,经眼结膜也可传播。本病一般发病率高(可达100%)而死亡率不高(多为5注右,也可达20%-30%),卫生条件差而伴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升至40%以上,在雏鸡甚至可达80%以上。
2、临床症状
(1)患鸡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缩颈,颈部毛竖起、下痢、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