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观后感
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da7b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9.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走向海洋读后感1这个星期,我阅读了《走向海洋》这本讲海洋历史的书。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许许多多有关海洋历史的知识。
首先,书的开头就把大家引进了一个海洋的世界里。
我为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和两缕流水:长江、黄河。
感到骄傲。
然而又对有很多中华人民不知道中国还有300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而感到惋惜。
然后我知道了地球表面占5。
1平方米,海洋占3。
16平方米,为地球表面的97。
2‰。
哇!我看到后面写了一句“打个比方,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立刻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因此,可以说,覆盖地球表面的不是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水。
”随后,我看到了旁边的图片,深黑色的是土地,白色的是海洋,这是我才知道,海洋比地面多。
读到最后,我又为中国用一个核潜艇玩具而产生了第一艘“长征1号”核潜艇。
还有国家海洋局仅仅用时28个月,耗资为250万元造出了一艘调查船,还有海洋里。
我们的海洋只有一个,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海洋,让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更加努力学习!走向海洋读后感2乘风破浪,任重道远。
在蔚蓝的大海中,两只海豚追逐嬉戏,溅起朵朵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空中,海鸥勇敢地飞翔。
这是《走向海洋》一书的封面画,它激起了我对海洋的无限遐想与向往。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鉴真东渡徐福出海、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这些由华夏儿女创造的航海奇迹为人类航海史竖起了一座座里程碑。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国的海洋探索之路更是越走越远。
人们之所以要开发海洋,是因为海洋里蕴藏着宝藏。
据估计,海洋中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全世界用上50年。
科学家发现,在同等面积中,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
如今,在海底建造牧场和庄园已不是幻想。
人类将在海底大量种植海藻和海草等“海洋作物”,制成喂养牛猪羊等家畜的'饲料。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六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d45a9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d.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大家知道吗?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提起海洋,会使人联想到波澜壮阔、浩瀚无际等词语,别看“海洋”,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其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不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向海洋”吧!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从浩瀚的海洋中捕鱼,靠海洋为生。
海洋还是国家之间联系“电线”,麦哲伦环球航行靠的不是海洋吗?哥伦布不是因为海洋才发现了美洲大陆的吗?中国航海事业更是历史久远:郑和、郑成功、魏源、……海洋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中国秦始皇到唐宋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到“海上事业发达的明朝”近万吨的船队出海,这些事说起来,真令我自豪!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战争——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因为的清政府,所以失败了。
不仅这样清政府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这三条著名的不平等条约,正在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要记得这耻辱,要努力学习再也不要被别人欺负!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到了新中国,中华巨龙腾飞海洋,老旧的书页已经翻了过去,重新书写历史篇章的日子已经到来了!正如书的结尾所说:“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
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让我们携手高歌,于海洋通行……”对呀,为了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与海洋为友吧!《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是我故乡……”每每听到这动人心弦的歌曲,我的心便会泛起一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的确,大海是我们的故乡,所有的生命都是起源于这片蔚蓝色的海洋,可以说海洋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都是她的孩子,没有她也就没有我们海洋美不胜收,宛如一块通体透亮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海,水如平静,好像一位深沉的作家;浪花飞溅,像一条巨龙在海中翻腾;一望无际,好像永远也到不了尽头。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跳跃不定。
海面上一片金光。
数只白帆,在这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许多雪白的羽毛在冰面上荡漾。
读《走向海洋》有感(精选8篇)
![读《走向海洋》有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5ca52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a.png)
读《走向海洋》有感(精选8篇)读《走向海洋》有感(精选篇1)有人喜欢金黄的沙漠,有人喜欢火红的晚霞,也有人喜欢湛蓝的天空……而我却喜欢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更喜欢读关于海洋的书。
其中,我读过走向海洋这本书。
它是一本把海洋知识。
就算不去海边,也能比去过海边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识。
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
它位于亚洲小亚细半岛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是欧亚大陆之间断层下陷而成的内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
面积为1。
1万平方米,只相当于我国太湖的4。
5倍。
海虽然小,却露出岛屿,盛产大理石,希腊语中‘马尔马拉’意思就是大理石,岛也因此得名。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很多知识,例如:世界上最浅的海叫做亚速海、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积是最小的、最浅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的一大岛……我猜你们一定很想像我这样了解海洋吧。
告诉你们哦,只要读一读走向海洋这本书。
读《走向海洋》有感(精选篇2)最近吗,我读了《走向海洋》。
它让我感触很深,也激发起我对海洋的热爱和保护海洋的意识。
书里面把文章分为五章:海国国志、海的居民、蓝色宝库、海洋灾难、保护家园。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的居民”,因为……在海的居民中,讲到了许许多多陆地上没有的动、植物。
如:珊瑚、水母、比目鱼、海葵……我个人认为,珊瑚,是海洋中最美丽的“花朵”,最闪耀的“花朵”,最亮丽的“花朵”。
它们五彩缤纷、婀娜多姿,随波摇曳在神秘的海底,有很多的小鱼,经常在它们其中嬉戏,在碧绿的海水下形成了美丽的小丛林。
珊瑚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像多叉的鹿角,有的像圆圆的皮球,有的像柳枝……五花八门,美丽动人。
它也是有丰富多彩的颜色的,红、黄、紫、绿、白、粉红,看上去很美。
虽不是鲜花,可是,却比鲜花更胜一筹呢!当然,我不只是喜欢“海的居民”,我还对“保护家园”,情有独钟!里面会介绍,海洋受了污染啦!要保护海洋啦!等等等等。
总之,那一章会激发起,保护海洋的意志,让你更加去保护它,爱护它,不过,挑战力极强喔!《走向海洋》,介绍了许许多多动植物,也介绍了海洋中的自然灾难,如:海啸、风暴潮、台风……所以,如果你要出海,或者海滩游玩,也要小心喔!总而言之,海洋也需要我们保护,爱护自己的家园,保护海洋,从我做起,从他人做起。
【海洋纪录片观后感】走向海洋观后感3篇
![【海洋纪录片观后感】走向海洋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c02d1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1.png)
【海洋纪录片观后感】走向海洋观后感3篇这个周末,我通过CCTV观看了《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掌握了很多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并且颇有所感。
《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世界各国与海洋的故事,包括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主权的宣誓、海洋领土的争夺等。
《走向海洋》第一集讲到了俄罗斯潜艇曾经下潜到北冰洋4261米的深处插上了一面国旗宣誓主权,并且这一行为引来了众多国家的纷争。
的确啊,《走向海洋》真是一部非常启示人的纪录片。
观察现今,咱们国家的南海问题成为了热议焦点,南海的油气资源遭到了周边国家的开采盗龋可是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还是在于我们国家过去对于海洋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埃随着我们对于海洋权益越来越重视,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也不会遥远。
同时《走向海洋》也让我思考到,构建海洋强国关键还是在于海洋能力的建设,就像俄罗斯那样能够拥有先进的潜艇达到几千米深度水域宣誓主权。
而我们同样应该积极发展国防与军事实力,以维护我们日益迫切的海洋权益维护问题。
总的来说,《走向海洋》真是值得我们一看,并且从中受到启发,开展我们的积极建设工作。
走向海洋观后感(2)自马汉提出“海权论”以来,世界各国的海洋意识日趋强烈。
海洋,这个国际纪录片创作的永动主题,曾经催生出《海豚湾》,《蓝色星球》和雅克。
贝汉的《海洋》等一系列的经典纪录片,它们是西方人对海洋几百年来的重视的结晶。
而我们,作为一个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最发达的海洋经济线的泱泱大国,有关海洋的纪录片却屈指可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国的悲哀。
追本溯源,这不是纪录片本身的问题,这是整个民族海洋意识薄弱的一个映照,正如《走向海洋》中所说的,我们“把海洋当作底色”,而不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走向海洋,我希望大家不仅仅是以以一种娱乐的态度观看,他首先应该是一部唤醒民族海洋意识的教育片,尤其是对在海南岛学习的莘莘学子来说,没有现代的海洋意识,不仅仅是可悲的,更加的可怜的。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5c6b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9.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走向海洋》读后感1提到海洋,我的脑海里就想到了浩瀚,辽阔等词语,别看“海洋”这两个字,它可蕴含了许多知识。
通过读《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对向往已久的蓝色王国——海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走向海洋吧!海洋是一个丰富的大宝库,里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富饶的石油天然气,金银珠宝,有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等物产,这本书主要讲了五个方面:1海国图志2海的居民3蓝色宝库4海洋灾害5保护家园,其中让我难以忘记的是第五个方面,保护家园。
本来充满奇妙美丽的大海在人类的残杀,以留下了许多“伤痕”。
许多生物也在慢慢的面临灭绝。
如果我问你凶手是谁?我相信很多人看了这本书会说是化工厂中的废水,而对我来说是人类,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人类这么的自私?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曾经播出过一段短片,有一些人类把捕捉到的一条非常稀有的鲨鱼,活生生的就把鲨鱼的鱼翅给切了,然后就把断翅了的鲨鱼扔到了海里,顿时,碧蓝的海水立即变成了鲜红色,而那条鲨鱼就在挣扎中慢慢的死掉了。
看到这里我哭了,为什么人类会如此的自私,如此的残忍,为了自己的一点好处,而去残杀,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感到后悔,那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一直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库,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没有了水,人类是活不下去的。
他不仅孕育了我们,还是文化的摇篮。
小时候,音乐老师曾教过我们一首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大海是我故乡......"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人类离不开大海,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
《走向海洋》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为《走向海洋》,里面讲了地球故事、文明星火、科技之光、万物之理、星字迷尘、生命奥秘......里面有许多科学知识和许多在电视上或连科学家都没见过的图片。
里面让我最喜欢的便是地球故事了。
里面讲了南海油气资源被邻国国家疯狂盗采,那是为什呢?因为里有丰富的物产——油气。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10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a7ee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7.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10篇1.《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篇一海洋,它到底是什么呢,通过学习我只了解到它是蔚蓝的,广阔的,是无垠的……但读完《走向海洋》这本书后,我对海洋有了深入地了解。
在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吗?有许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有多少人知道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海洋,这两字的背后值得我们探索的有很多。
渤海,黄海,东海,南(nán)海也只是海洋这大家庭中的几个成员;殷人东渡,徐福出海,海上丝绸之路。
禁海锁国这些历史悠久的海洋历史又有几人知晓?中国海洋的重要海战:白江口海口,南宋,全,元三朝大海战,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都发生在大海洋上,如果没有海洋,这些历史将会成为空白。
如果没有海洋,我们中国就没法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
如果没有海洋,就没有我们人类……可是,由于人类的无知,海洋面正在上升,北极和南极在融化,到那时,我们美丽的家将会被淹没。
所有一切美好事物将会成为泡影。
“我亲爱的孩子们,快收手吧”!这是地球妈妈的呼吁。
也是自己的心声呀!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海洋不仅是蔚蓝,广阔无垠的。
他还是生命的摇篮,是个大药房。
蕴含着巨大的清洁能源……让我们大家用行动来保护海洋,让它成为永恒的“美”。
2.《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篇二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走向海洋》,读完这本书后,我有着深深地体会。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我们离开了水那又会怎么样呢。
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吧。
水中有多少奥秘,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地球表面面积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占3.61平方千米,为海洋面积的70.8%。
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29米,体积为13.75亿立方千米,水量大约占地球水圈中总水量的97.2%。
这样看来,我们的地球应该是一颗水球了。
就在我们中国就有世界上有名的大海,就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渤海:中国的内海,在中国海域中面积最小,地理位置最北,三面环陆地,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走向海洋读后感(合集14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合集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4c5c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1.png)
走向海洋(合集14篇)走向海洋(合集14篇)走向海洋1 当我看完走向海洋的第一章中的第一篇——海洋——生命的摇篮后,我觉得我对“生命”这两个字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海洋是一滩又苦又咸的一大滩盐水,但在这其中,藏有许许多多的矿物质。
这些矿物质是使海水不能到达饮用的标准。
在这滩盐水中曾有许多无机物的胚胎。
这些胚胎在海洋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出了原始的生命,随后,这些原始生命渐渐演变,进化,就出现了原始植物和原始动物。
有无颈椎动物变成了有颈椎动物。
在这有颈椎动物的门类中,出现了颈椎动物中不断进化而变成的高等级腐乳动物——人类。
从这里可以看出生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有些人呢?谋杀,自杀·············什么都有。
因为一次考试考得不好而跳楼,因为情感问题而谋杀,自杀,这个样子很好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比得上“生命”珍贵。
保护生命,保护自己。
走向海洋2 《走向海洋》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因为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中国除了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面积,还有大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面积。
通过阅读,让我理解到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
比方说,海洋动物有数十个门类,大约有20万种,蕴藏量有32。
5亿吨。
而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规模,远超过陆地动物物种,陆地动物资缺乏3万种,大约2亿吨。
海洋里大约有水生植物、藻类2。
5万种,有1。
7亿吨。
海底分布着富饶的油气田,还有许多珍稀的矿产。
如今探明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可开采储量约为3000亿吨;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将来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约达10万亿千克以上,这足以供给我们地球上的二百多个国家用几千年了。
海底还有数以万计的沉船,沉船上有价值连城的宝藏,人们在想方设法把它们从那万丈深渊里打捞出来。
总之,海洋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都在等待我们去开掘。
《走向海洋》个人读后感范文四篇
![《走向海洋》个人读后感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e1248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a.png)
《走向海洋》个人读后感范文四篇《走向海洋》个人读后感范文1提起海洋,会使人联想到波澜壮阔、浩瀚无边这些词语,别看“海洋”就这么简简洁单两个字,但是它蕴含了许很多多的故事。
海洋,是文明的起源,它诞生了很多海洋的神话;海洋,是蓝色的宝藏,它隐藏着很多丰富的资源;海洋,是美妙的将来,人类的生活与海洋密不行分,息息相关。
海洋,文明的起源。
在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中,存在着一位海神,他是科洛诺斯与瑞亚之子,宙斯之兄,名字叫波塞冬。
他就是当时大海和湖泊的君主。
他掌管环绕大陆的全部水域,当他的战车在大海上奔驰时,波浪会安静,四周跟随着海豚。
这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海洋。
海洋,蓝色的宝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进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
在开发海洋中,人们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宝。
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等。
矿产资源中的石油、自然气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
海洋中的资源如此之多,海洋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海洋,美妙的将来。
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进展,科学的进步,人类对海洋意识也越来越剧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航运、捕捞活动,而是把海洋当成人类生存和可持续进展的最好空间。
杭州湾跨海大桥就是中华民族海洋崛起的划时代的象征,它雄伟矗立在滔滔海水之上,宏伟壮丽,令人望而生畏。
它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就在杭州跨海大桥通车不久,陆地上连通舟山群岛海上桥梁也胜利畅通。
在中国的胶东半岛,另一座比杭州跨海大桥还要长的海上桥梁也初具规模。
最近媒体又传来消息,由海峡两岸炎黄所倡议,厦门与金门之间的东海海面将架起一座更为壮丽、更加漫长的海上大桥。
作为新时代的小仆人,我们为此感到傲慢与骄傲!海洋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是既生疏又熟识,虽然常常听到这个名字,但对它却不甚了解。
现在《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祖国的海洋史,也让我们对祖国更增加了一份鄙视和爱戴。
《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f939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15篇)《走向海洋》读后感《走向海洋》读后感1这两天我看了本好书《走向海洋》。
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使我知道了关于海洋的知识,而且让我提高了对海洋的重要性的认识。
海洋中蕴藏的.动物有许多如:海蛇、鲸鱼、海龟、藻类。
也有很多如:平时我们吃的还带和海藻远远超过了陆地上的动物。
它们是陆地上动物的80%。
海底分布着富饶的油气田和矿物质,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海洋成为人们取用物资的新战场。
我知道了海洋的石油可开采三亿吨,中国的国土面积是由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300万平方公里,而海洋的面积所组成,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一寸领土、领海主权都绝不允许侵犯。
为保卫我们国家领土海族权完整,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保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听说这一段时间在破坏海洋,其实海洋给了我们很多,我们要爱护海洋。
《走向海洋》读后感2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生命诞生在海洋,生灵万物受惠于海洋。
所以,如果地球上没有海洋,也就不会有人类,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生命。
海洋同时也是个神秘的世界,曾有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蔚蓝,投向深蓝……比如:郑和、郑成功、魏源、等。
他们冒险也是有很大收获,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
如果我是一只虾米,我将会潜入深海,探索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海洋秘密。
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国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战,同时又加深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比战争,英国让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还有中日甲午战争也很著名,中国又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深化。
地球上的`陆地资源逐渐枯竭,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
人类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洋,因为海洋里有取之不尽的资源,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去利用。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时,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高歌,与海洋同行……《走向海洋》读后感3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走向海洋》,这本书介绍了关于地球知识的事,它告诉我们许多重要信息。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12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3676c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f.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帮大家的《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欢送大家分享。
暑假中,我阅读了《走向海洋》一书,深有感触。
海洋是什么,在此之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通过读这本《走向海洋》一书,我知道了海洋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摇篮;它是鱼儿们的天堂;它是蓝色的宝藏;它是冒险家们挑战的乐园;它是探险家们的最爱;它是国际贸易的交流的平台;它也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因为有海洋,才有我们人类。
这个令世界各国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及人类历史研究者的研究课题还在延续。
各个科幻书都记载着:我们人类是从海洋诞生的,换句话说,就是假设没有海洋,就没有我们人类,海洋是我们的母亲!而如今,我们的海洋妈妈还对我们人类奉献出他的力量:海洋能提炼出盐成份可以食用;海中的生物如沙丁鱼﹑海带﹑珊瑚﹑海蜇刺等都是各种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海洋中随时随刻都存在着波浪运动,人类正是利用这个自然界的冲击力和爆发力,实现了海上发电,是除此,人们还利用水的温度,成功使“水上风车”发电实现。
海底还分布着富饶的油气田,目前探明的石油开采量约为3000亿吨,许多国家随着海底油气田的出现,从贫油国摇身一变,成为了石油输出guo。
从小就听外婆说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宝藏,有的是航行的船上因事故而漂浮海底,有的是因为各国战争而葬身海洋,结合这本书上的资料,让我感到,海底埋藏着许许多多的机密和无法估计的财富。
海洋有这么多资源,那海洋终究有多大多深呢?有一组资料:地球外表积约5.1亿平方千米,海洋外表积就约占3.61亿平方千米为地球外表积的70.8%,它的平均深度为3729米,总体面积为13.75亿立方千米。
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把海面下的全部陆地加起来投入海洋,也只能填充海洋深度的一分之八。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五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ee695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3.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知道人类是怎样诞生的,知道了有关海洋的战争,知道了海洋对人类的重要,还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历史以及军事知识。
《走向海洋》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海洋与未来。
第一部分:海洋与人类的主要内容是海洋历险。
海洋历险又分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历险。
大西洋的探险史:意大利海洋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的这一壮举,带来了海洋地理学家之处的许多科学发现。
印度洋的探险史:我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沟通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
太平洋的探险史:麦哲伦等探险家发现了许多海洋奥秘,到后期除了南极以外,世界海陆分布几乎为人类所掌握。
北冰洋的探险史:许多国家的探险者已经揭开了北冰洋的谜团。
但最后,第一个踏上北极点的却是美国人皮尔里。
第二部分是海洋与中华民族。
主要内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___年,英、法、德、俄、日、美、意、奥 8 个西方列强国家联合起来对中国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入侵,史称“八国联军进京”。
在我国连战连败之形势下,只好被迫接受列强们的苛刻条件,签订了《辛丑条约》。
第三部分是海洋与未来。
写了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真正获得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废除了列强不平等的条约,海洋事业在废墟中崛起,迎来了枯木逢春的时节。
随着新的海洋观普及,新海洋价值观念确立,海洋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依托科技,敞开港口,一次次走进海洋,走向深蓝,再创人类历史的辉煌。
看着祖国欣欣向荣的样子,我不禁回想起了祖国经历的艰苦情景。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母亲,我们都是她的孩子。
在这个资源爆炸的时代,海洋存在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利用,在这里,我们也要珍惜海洋资源,让大海永远蔚蓝美丽。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二)我国有___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黄岩岛和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和日本妄图侵占我国神圣领土,在这个海洋争端日益激烈的当口,推出《走向海洋》这本小学生读本,是多么的及时和重要。
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
![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87807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e.png)
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篇一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咱就说,最近看了那部《走向海洋》的纪录片,我这小心肝儿啊,那是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一开始,我可能还觉得海洋嘛,不就是一片大大的蓝色区域,里面有鱼有虾,有啥稀奇的?可看着看着,我发现自己简直就是大错特错!这海洋,那可是地球上最神秘、最神奇的地方之一啊!你瞧瞧那些海洋生物,五颜六色的珊瑚,像不像一座华丽的城堡?还有那些各种各样的鱼,有的长得奇形怪状,也许是上帝喝多了酒,随手捏出来的?还有那巨大的鲸鱼,一甩尾巴,那场面,简直太壮观啦!我就在想,它们在海洋里游来游去,会不会也觉得无聊?会不会也有自己的小烦恼?再说说海洋的资源,石油、天然气啥的,那可都是宝贝啊!可我们人类在获取这些资源的时候,是不是也得悠着点?万一哪天把海洋给惹毛了,它会不会来个大反击?还有那些关于海洋的历史故事,什么海上的战争啦,航海家的冒险啦,真让人热血沸腾!我就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有没有勇气去征服那片未知的海洋?也许我们总是在陆地上忙忙碌碌,却忽略了海洋的重要性。
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花点心思去保护它,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呢?这海洋,可是我们地球的“大宝藏”,要是不好好珍惜,将来后悔都来不及!篇二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唠唠我看完《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的感受。
你说这海洋,咋就那么神秘莫测呢?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谜团,让人捉摸不透。
我看着片子里那波涛汹涌的海浪,心里就在想,这海浪是不是海洋在发脾气呢?它是不是在对我们人类大喊:“别惹我,不然有你们好看!” 也许海洋也有自己的小情绪,只是我们不懂罢了。
还有那些海洋里的生物,它们的生活得多精彩啊!我觉得它们就像海洋里的“明星”,各有各的特色。
像海豚,那聪明劲儿,说不定比我还厉害呢!还有海龟,慢吞吞地游着,难道它们就不着急吗?说到这海洋的资源,我就有点发愁了。
咱们人类不停地开采,不停地利用,海洋能吃得消吗?万一哪天它累垮了,咱们可咋办?我可不希望以后的孩子们只能在图片上看到美丽的海洋。
《走向海洋》读后感精选范文四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精选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7708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0.png)
《走向海洋》精选范文四篇《走向海洋》精选范文1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
它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海洋知识,让我们对海洋有了更深化的理解,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让我们对心中那蔚蓝神秘富饶的海洋有了更多的向往和憧憬。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局部:海国图志、海的居民、蓝色宝库、海洋灾害、保护家园。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保护家园”,这一章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地球只有一个,同样,海洋也只有一个。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是啊,人类居住了二十一个世纪并深爱的地球只有一个,浩瀚广阔蕴丰富资的海洋也只有一个,当有一天,我们失去动物、植物,整洁的环境,优质的空气,那,我们又该如何生存呢?灾难、污染接踵而来,到时,就不可能有我们人类的身影了啊。
所以,如今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保护我们的地球和海洋,不再让绿色的地球、蓝色的海洋发出深沉的叹息和伤心的哭泣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不排污放废,不泛滥抓捕,不乱砍乱伐,善待海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美丽的地球和海洋需要我们每一个的关心和保护。
只有这样,它们才会绽放最完美的一面,与我们相依相存。
《走向海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海洋的重要性,它是我们的一局部,是生命之。
我爱海洋!《走向海洋》精选范文2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一本书,今天,我终于把它“啃”完了,之后它的内容便像磁铁一般让我禁不住的又翻开它,再一次的让我去品味它。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走向海洋》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内容特别丰富,不但有个大洋的介绍,还有对海洋的概念、海洋的宝藏、海洋的地理知识,甚至还有在海洋上发生过的历史,它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其中,我最难以置信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是人类竟然起于海洋。
因为我们都听过各种神话故事说人类的起,有的说是女娲娘娘用泥土造出了人类。
那自然是神话,而我也曾想过人类可能是被大地孕育出来的,但从没想过是海洋让我们诞生的。
之后,我便搜集了资料加上自己的想法,最终勉强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走向海洋观后感
![走向海洋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84686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5.png)
走向海洋观后感走向海洋观后感1我未曾见过大海,各种书籍、杂志都对他给予无尽的赞美,总勾起我无尽的憧憬;我未曾见过大海,因此,我可以在我小小的世界里幻想着大大的海洋,那蔚蓝色的波涛在我脑海中澎湃;我未曾见过大海,但读了这本书,我却那么深刻的爱上了它。
面对他,在你认为天大的事都如过往云烟,那么微不足道。
他的势力如此广阔,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就把3.61亿平方千米通通纳入自己手中,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供应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还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海洋蕴含着巨大的财宝,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资源,最终把眼光放到了海洋上,真的,那么宽阔的海洋,隐藏的财宝,定是无法可想。
例如石油,由于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
在当代,石油在能源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
但是,由于比较简单开采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已告罄,有的濒于枯竭。
为此,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来进展海洋石油工业。
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进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
在开发海洋中,人们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宝。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筹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渐渐过渡到将来的“耕海”时代。
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精彩、更有效,由于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
人们将大量养殖海藻和海草等,供应陆地上的牛、猪、羊等作饲料,从而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世界海底田园的总产量不久将会从目前的20xx万吨跃增到5000万吨,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将由水下联合收割机来割取,然后由钢索吊装到船上。
面海,或清透无杂的,或混浊秽败的,或任遥望无垠的,或由围堤桎梏的……海,以它万千的形态、颜色、性情,类比了我们人类的一千零一种的孤独和守望。
《走向海洋》读后感三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ffbb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3.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三篇《走向海洋》读后感一篇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中国有多大的领土吗?对了,你肯定会说有960万平方千米,而且想:我为什么要问这3岁小孩都能回答的问题,真可笑。
不过,事实证明,可笑的人其实是你,由于中国不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片蓝色国土吧!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初的生命是诞生在海洋里的,可以说,假如没有海洋,地球上就不会显现生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3个:1:海洋积藏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海洋动物有数十个门类20万种,积藏量32.5亿吨,种类和数量远远超出陆地。
2:海洋分布着丰饶的油气田,可以说,海洋油气在海洋矿产资源中称霸一方,海底石油的形成,是由于海域有着大量的有机质,并充分具备了形成石油和保管石油地质条件。
3:海水还是人类最大的淡水库,总储水量为216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90%。
仅凭这三点,就可看出海洋的紧要性,不是吗?有一首歌不是这么唱吗: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我信任中国这条巨龙将连续向大海发展,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海里的资源,令这拥有12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泱泱大国能在将来更加繁华富强!《走向海洋》读后感二篇蔚蓝的海洋中两只海豚在相互追赶游戏着,溅起晶莹的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海鸥在海面上盘旋这一张以海洋为主题元素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不能自制的翻阅起这本《走向海洋》。
这本书并不算厚,但其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崔京生首先概认真的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行分的联系。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这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
然后他叙述了海洋与中华名族的关系,叙述了中国悠远的海洋历史;最终,他展望将来,发现“百度带举,起步艰难”,他认为“海事兴”,便是“万事兴”、“民族兴”。
他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看完了这本书,我内心很多而杂。
走向海洋读后感(四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a933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b.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那是这样的一幅画:苍茫蔚蓝的海中,两只海豚互相追逐嬉戏,溅起朵朵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空中,海鸥勇敢地在海面上翻飞盘旋……《走向海洋》从整个历史的、文化的、世界的角度,诠释人类社会的进程跟海洋的密切关系,条理清晰,精辟而意境深远。
好像可以让人清晰看到历史的车轮是怎样向前极重而缓慢的转动的。
各国海洋史上成就了着名的历史人物: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有流传到今的海洋史上的重要战役。
其实早期中国的海上实力很强,___年前就到过墨西哥,从秦始皇东巡,到徐福东渡,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再到鼎盛时期明代初期近万吨级的巨船郑和下七次西洋……但到了明朝后期,却实行了闭关锁国,直到清朝时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才开始注重海防,中日甲午战争中落得个满盘皆输,清朝也被帝国主义国家蚕食得支离破碎。
它们让我感到心酸,更感到屈辱。
但即使有着这种屈辱的历史,那些中国海洋史上的着名人物——郑和、郑成功、邓世昌、___……一个个名字依旧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难以忘怀。
也就是这本书,让我的感触很深。
在此之前,我未曾思考过我们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那种模糊不清的概念一直在脑中徘徊。
我一直都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别人总会说海洋就是我们的故乡,是孕育我们的地方,好像也有那么一首歌也这么唱过,年幼的我并不能从中探索出什么来,只是疑惑罢了。
我的家乡并不临海,所以不曾真正看过海洋的我就会幻想自己面对着海洋那壮阔的场景,幻想它是如何养育我的,感受它澎湃的生机,它的波涛汹涌。
却不知这些答案只有了解它才能得到。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它不仅孕育了我们,还是文化的摇篮。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可以接触到海洋。
超市中放在冰上的海鲜,电视里的梦幻般游走的海洋生物,水族馆中那些动物们曼妙的身姿,我们的生活无一不和海洋有着关联。
海洋是如今世界巨大的药库,是为未来的粮仓。
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
走向海洋的观后感精选5篇
![走向海洋的观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6339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9.png)
走向海洋的观后感精选5篇走向海洋的观后感精选5篇看了《走向海洋》,让每个人认识到海洋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走向海洋的观后感,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走向海洋的观后感篇1有一本科普书叫《走向海洋》,读过之后,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
在陆地上,可以种树、种庄稼,可以建工厂、盖大楼。
海水那么咸,不能喝,那么大的面积有什么用呢?不看这本书,我还真不清楚。
原来海洋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占整个地球的70%——80%,深度为3729米,总体积为13,75亿立方千米,水量大约占地球水圈中总水量的97,2%。
难怪宇航员杨利伟会说,地球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水球”。
海水虽然又咸又苦,人不能饮用,却有着全世界80%的生物存在,海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海底更是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还有沉没船只上的珠宝,价值在6000亿美元左右。
自古人类对神秘的海洋就充满了好奇,一代一代的探险家冒着生命危险,驶向一望无际的大海。
意大利人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我国明朝的郑和统帅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下西洋,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奇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对海洋已不在陌生,科学家从海水中提取铀,制造原子弹,提取镁,制造飞机、快艇和闪光灯等。
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
”全球的海洋是相连通的,我相信在未来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
走向海洋的观后感篇2《走向海洋》这本书的作者崔京生,在书中他详细地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他也讲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讲述了中国悠远的海洋历史他呼吁全世界的人们与海洋同行。
读了这本书,感触很深。
海洋的未来向人们展示了辉煌的前景,广袤的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等。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三篇)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3100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f.png)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走向海洋》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它是一本描写人与大自然、勇敢与困难的精彩故事。
通过这本书,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大海的神秘和伟大,同时也被主人公们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基纳的小男孩,他和他的姐姐丽莎生活在一个渔村里。
基纳对大海充满了向往,他总是渴望能够和大海亲近。
然而,家人都不理解他的梦想,他们认为渔村的生活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冒险去追寻未知的海洋。
但是,基纳的梦想没有被打击,他决定离开家乡去追寻自己的海洋之梦。
基纳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面对了无尽的大海和未知的困难。
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在他的努力下,他渐渐获得了航海的技巧和知识,通过一次次的冒险和挑战,他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梦想是值得追求的,不论别人怎么说,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就像基纳一样,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海洋之梦。
其次,这本书也教会了我坚持和勇气的重要性。
在面对未知和困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和无助,但只有坚持下去,勇敢面对,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正如基纳一样,他在海上经历了许多危险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尤其是海洋。
通过描述海洋的美丽和神秘,作者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之的联系。
海洋是一个充满生机和能量的地方,它拥有无尽的可能性和未知的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保护。
总的来说,《走向海洋》是一本充满冒险和勇气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通过主人公基纳的经历,我学会了追求梦想、坚持勇气和热爱大自然。
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也让我更加珍惜并保护我们珍贵的海洋资源。
总结起来,《走向海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追逐梦想没有捷径,但只要坚持不懈,付出努力,我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在海洋还是在别的领域,勇气、决心和不屈不挠都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必修课)课堂作业
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罗善军班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号: 20120607310023
任课教师:王茂钢作业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走向海洋》观后感
看了《走向海洋》,让我认识到海洋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而中国则是拥有海洋面积最多的国家,曾经,祖先们害怕大海,于是便毅然而然的选择了陆地生活,而今天我们为了海洋的所属权可以跟其他国家大动干戈,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曾经属于我们的大海。
<<走向海洋>>中讲到,1817年被囚禁在狱中的拿破仑向与中国通商未果的英国使臣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今天看来,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 世界会为之震动。
”就在清朝,中国与海洋大国和海洋强国失之交臂,郑和下西洋只能是我们拿来安慰自己的一剂良药,从中国近代开始,中国的海洋领土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被世界列强瓜分,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海洋事业才慢慢起步,我们建立了一支支雄健的海军,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开始在海洋服役,时至今日,我国已有核潜艇,航空母舰等世界一流武器装备,世界各国已经不敢小视中国,我们现在已有了足够的力量守卫我们的国土,保卫我们的海洋,我们不仅要捍卫我们的权
利,更要夺回曾经属于我们的财富,中国这头雄狮已经醒了,但此时的世界以不同以往,我们要想成为海洋强国,还必须依靠国家领导和人民共同努力。
现在,世界各国仍对中国虎视眈眈,所以我们要想成长,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知道挫折是成长的代价,失败是前进的动力,在历史的汪洋中 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永远保持一帆风顺。
今日的中国正在崛起 海洋强国不再是梦。
回到当今,我们看到那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菲律宾挑起黄岩岛事件,越南不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这一切都是海洋又出给我们的难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已经无法生存,中国雄起已是刻不容缓,为了维护海外权益,捍卫海上通道,我国必须发展海上力量,包括海军建设,加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我们对外应该持有“不忘国耻,誓死卫国”的态度。
我认为,海洋强国之路不是重蹈历史上海洋强国崛起的武力称霸之路,而是通过提升海洋软实力 实现和平崛起 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 中国必须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重塑国人的海洋意识,大力培育、提高我国海洋软实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之路。
综观世界海洋强国 无不具有强大的海洋科学技术支撑和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海洋经济。
可以说,只有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才能实现海权强化,保卫蓝色疆土。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呢?这必须得靠国人的努力,尤其是当代我们这些大学生,更应该“丢掉幻想,准备打仗”,同时要提
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像印度那样,靠大量进口别国武器自然是不行的,这样只能永远跟在别国后面,永远无法自强。
《走向海洋》使我深受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海洋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作为一名海南大学的学生,我将不断强化海洋意识,提高专业素养,用科学手段认知海洋,服务社会。
为中国成为世界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