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

唐敏珠卢文英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提要:

安徽西递村以其完好的原始形态展现了古民居科学的人居环境,以独特的古建筑和装饰物显示了高超的艺术造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有马头墙、天井、园林化情调三大建筑特色,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在村落发展的今天,它的发展应以旅游业为龙头,保持其“落后”,为人类留下一幅历史的长卷。

关键词:

特色落后

古村落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旅游地之一,成为新世纪旅游热点。作为徽州古村落的精华,西递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体现和物化写照,洋溢着浓厚的徽州文化气息,从中折射出徽州文化的各个层面。由于特别完好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的乡村住宅等原因,与宏村于2000 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我国第一批古村落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2001 年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

西递的魅力源于何处,这类村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于何处,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村落概况与特色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二、民居形态及成因

皖南民居形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富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从现存的村落选址、布局来看,当初迁入黟县的中原大族,均是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作为聚居之地,通常“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这种依山傍水的选址,从地理观念来看,似乎是为了调节风向、风力与温度、湿度,形成温和的小气候。但实质上,它还体现了那些当初迁入这里的人们,一种自卫防御的心理。这些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迁入这远离战场的深山,把这儿作为躲避战祸的“洞天福地”,开始了一代代漫长的繁衍生息。他们的根大多在黄河、淮河流域。一家一户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宗族的力量,便足以使宗族的每个成员,免受外姓的侵侮。这就使他们要在宗族的庇护下生存,从而使一些原本规模很小的村落,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宗族聚居地。随着人口与建筑的增多,黟县依山傍水的村落由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纵向发展状改变为横向发展,从而改变村落的整体形状。

黟县古民居的外形,全部是粉墙青瓦。远处望去,较大的村落往往是绿树丛中灰白的一片。这种色彩既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特点融为一体,又能迎合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西递村凿溪绕屋过户,九曲十八弯。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架起了桥梁。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创造了一种“浣汲何妨汐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徽州民居建筑上的一大特色便是马头墙的设置.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它是在邻居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设计师采用抽象手法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第二大特色是天井的设置。由于黟县多为外出经商发财的富户,唯恐财帛外露,建起了高大封闭的墙体。房屋外墙,除入口外,只开少数小窗。但高大的墙体也带来了通风、采光、心理压力等一系列矛盾。于是就在厅中或厅前的顶上空出一块露出蓝天白云,曰“天井”,暗合了“肥水不外流”的心理。园林化情调是古民居居中的第三大特色。皖南民居的各部形体简单,可是一入大门,砖雕、石雕、木雕,极大地丰富了装饰的内容,从而使黟县古民居在中国民居建筑上独树一帜。楼上在柱子上外侧周围装有华美的木栏杆,栏杆上花纹有的简洁秀丽,有的复杂细致,在统一中又有若干变化。以水平线条为主的雕饰较繁密的栏杆,与上下两层以垂直线条为主、体形比较素净的木板壁及柳条式的窗棂形成强烈的对比,内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黟县民居多有小庭院。院落内步步入景,处处堪画,特别是庭院中的小窗,通常用水磨砖或黑色青石雕砌成各种形式漏窗,点缀于白墙上,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三、认识民居发展的现实意义:

皖南民居是黟县重要的旅游资源。即使黟县日后的发展进步,完全采用机械化、电气化,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落后”仍有其保留的价值。如今几乎只在文化博物馆中了解到的策牛扶犁、刀耕火种、缠着小脚的女人、显示荣耀的牌坊……这些全都在黟县化成了活生生的具像。正是落后,它将遥远的历史一下子推到了游客面前,使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而山川秀美、水质洁净和纯朴的民风交融的景象,更激发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向往。“黟县是历史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的焊接点”。皖南的民居以旅游为龙头拉开了开发的序幕,黟县的魅力首先在于其落后。

研究“皖南民居”及其居民对生活的认识,对塑造个性化的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是由农村聚落发展而来的,城市发展如何保持个性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捷的全国性及至世界性的一个大问题。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的同时,如何满足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和享受多样化环境和景观的乐趣,成为我们时代急需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快乐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我希望[中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城市的真正原有特色,并且保护、改善和提高它们。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太可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西方传来的那种虚伪的、肤浅的、概念的洪水所淹没。我确信[中国]遭到了这种威胁,你们需要用你们的全部智慧、决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英国皇室建筑学会前会长Parkinson语)。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个性的重要因素,而“皖南民居”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内涵,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有了城市或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就有了新的来源。我们应当能从皖南民居、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找到灵感,作为抵抗全球化的力量,创造中华文明新的辉煌。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全球化,关键在于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和文化自信心。

建筑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直观体现,如今发达城市都很注意老城区和老建筑的保护,从而形成一座城市魅力独特的风貌。西递民居因相对封闭而免遭战乱,如今能保存下来较为珍贵。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发展趋势下,它们以其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