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院内感染护理措施与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与措施

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与措施

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与措施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或疗养过程中,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现象。

预防院内感染是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

为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以下将讨论一些常见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与措施。

1. 规范手卫生手是医务人员最主要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因此,规范的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

护士在接触病人前后、在执行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应当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洗手消毒,确保双手清洁。

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处理感染病人时,护士应佩戴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效阻隔病原体传播。

3. 定期消毒环境医院内的环境消毒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对医疗仪器设备、床铺、地面、墙壁等进行定期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4. 严格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传播途径的不同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的风险。

6. 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健康教育对医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总之,预防院内感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操作,才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希望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牢记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服务。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 30cm×30cm×25cm;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50cm ;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 灭菌效果监测: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方法 5 )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 6)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物品放在 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 7)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消毒结束后30 分钟方可进入。 8)微波消毒灭菌法: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9)过滤除菌: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用合理的气流方 式除掉空气中 0.5~5μm的尘埃,以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用于手术室 、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10)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 力。 11)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残留消毒剂刺 激组织。
手套外面,带好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其他非无菌物
体和手套内面。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四、隔离技术 隔离区域的划分 ⑴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如更衣室、 配膳室、值班室及库房等。 ⑵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如 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 ⑶污染区:凡病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称为污染区,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温馨提示:关于传染病区的划分,考生可简单地理解为:清洁区主 要是医护人员活动的地方;半污染区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活动的 地方;污染区主要是患者活动的地方。
1)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a.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b.0.02%溶液用 于黏膜冲洗消毒;c.浸泡消毒用0.2%~1%溶液,时间30~ 60分钟;d.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②注意事项: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 净;b.性能不稳定,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c.高温易爆炸 ,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d.溶液刺激性强,使用时须防止溅入 眼中及皮肤、黏膜上。

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措施

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措施

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消毒患者床单被罩等物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禁忌用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感染。
预防术后感染的重点护理干预
伤口护理
定期观察手术部位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处理,保持伤口清洁卫生。
引流管管理
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性,定期更换引流容器,预防引流管感染。
抗感染药物使用
依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导管选择
选择合适材质和尺寸的导管,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和感染风险。
无菌插管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做好手卫生,减少细菌污染导管的风险。
固定导管
合理固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
定期更换
及时更换导管,根据使用时间和感染情况决定更换频率。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要点
手卫生操作
定期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手卫生标准流程。
住院患者皮肤完整性的护理重点
皮肤健康评估
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保湿护理
选用合适的保湿产品,维持皮肤水分平衡,预防皮肤破损。
预防压疮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体位,减轻压力,并采取营养、护肤等措施。
伤口护理
对于已有的皮肤破损,采取无菌敷料及恰当的清创处理。
留置导管的预防性管理措施
通过全方位感染控制实现优质护理
通过全面实施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的手卫生、高标准的消毒灭菌、规范的无菌操作、细致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力的隔离防护,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措施
医院环境中的感染控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住院患者来说。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住院患者的感染。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①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灭菌措施,尽量清除感染源。

如环境整洁、干燥,室内空气、物品表面以及医疗护理器械等微生物学检测达标。

②坚持洗手和手的消毒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③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感染的部位、类型、病原体传播的方式等采取恰当的病源性隔离。

并对易感性强的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

④加强心理护理,多关心病人,帮助病人适应隔离治疗并积极配合。

因为,隔离病人极易产生抑郁、孤独、恐惧心理,这种消极因素进一步抑制和削弱病人的免疫功能,增强易感性或加重感染。

⑤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⑥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隔离的目的、感染发生与流行的机制,宣讲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并教会常用的自我保护措施,如正确的卫生习惯、洗手法、如何处理污物、早期感染征象的自我检测等,此外,还应指导家属学会一些隔离防护的方法,如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具的使用。

医院防止医院内感染制度范文

医院防止医院内感染制度范文

医院防止医院内感染制度范文为了确保医院内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医院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医院防止医院内感染制度。

1. 制定规范医院应该制定规范,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岗位职责,包括病房、手术室、检验科等。

这些规范应该包括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如洗手、消毒等。

另外,还应该明确医疗设备的消毒要求,确保设备的清洁和安全使用。

2. 提供培训医院应该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培训,包括疾病传播途径、个人卫生措施、感染预防的基本原则等。

培训应该以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为基础,让医护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

3. 强化监督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科,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该科室应该对各部门的感染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医院感染率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 加强环境清洁医院应该加强环境清洁工作,保持医院的整洁和干净。

特别是病房、手术室等高风险区域要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包括床铺、地面、空气等。

医院还应该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确保医院内的空气质量和水质达到卫生要求。

5.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医院应该加强感染控制措施,特别是手术室、病房等高风险区域。

医院应该建立清洁手消毒和器械消毒的规范,确保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的消毒措施符合卫生要求。

此外,医院还应该制定感染控制相关的政策和流程,确保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6. 宣传教育医院应该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病人和家属的感染预防意识,传达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和防护方法。

此外,还可以借助宣传栏、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递医院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性。

以上是医院防止医院内感染制度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加强环境清洁和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医院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医院内的健康安全。

护理中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护理中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护理中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并繁殖的过程,对于患者而言,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感染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在护理中如何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

首先,护士在接触患者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

在进行清洁护理时,护士需要做好手部消毒,并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和隔离衣。

在操作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环境的清洁整洁。

其次,护士在处理医疗器械时也要格外小心。

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尤为重要,一次性使用的器械要及时清理并销毁,不能重复使用。

对于可以重复使用的器械,必须进行适当的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微生物残留。

另外,在患者的饮食护理中,护士也应该注意卫生问题。

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厨具和加工方式也要符合规范。

除了个人卫生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外,环境清洁也是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士要保持患者的活动空间及周围环境的清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

并及时清理污染物,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感染预防与控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更新的医疗知识,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好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健康。

综上所述,感染预防与控制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更新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防控与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防控与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防控与管理院内感染防控与管理在护理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医院和护士来说,预防院内感染就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护理工作中院内感染防控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护理工作者应接受关于院内感染的系统培训,了解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护士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2. 规范操作流程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避免操作失误或操作不规范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例如,在处理患者分泌物、血液等体液时,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

3. 加强手卫生手是传播院内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护理工作者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进食前等关键时刻。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4. 确保环境清洁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一环。

护理工作者要做好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的清洁消毒工作,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

5.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疗机构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护理工作者要监测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确保患者按医生嘱咐规范用药。

6.加强患者隔离管理对于疑似或确诊为传染病的患者,护理工作者应及时进行隔离管理,防止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

严格执行传染病的隔离措施是遏制院内感染扩散的有效途径。

7.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院内感染风险评估,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护理工作者也应自觉关注患者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8. 推广健康教育护士应积极参与院内感染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9. 强化感染监测建立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院内感染暴发疫情,迅速制定应对措施,切断感染传播链。

护理工作报告感染预防经验

护理工作报告感染预防经验

护理工作报告感染预防经验在护理工作中,感染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保持手部卫生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感染预防措施。

在接触患者之前、之后,以及执行无菌操作前,都要进行充分洗手。

洗手时要注意使用肥皂,并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步骤进行。

另外,戴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手套并不是万能的防护措施,要合理使用,并在更换手套后注意洗手消毒。

其次,保持清洁环境也是重要的一环。

定期对病房、医疗器械、床单被套等进行清洁消毒。

尤其在使用完医疗器械后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要重视垃圾的处理,将感染性废物与一般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污染环境,造成传染风险。

另外,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感染预防的重要环节。

在护理工作中,要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剂量给药,避免患者自行增减药量或者随意更换抗生素。

同时,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做好患者的个人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身体清洁、更换衣物等,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

对于需要留置导管的患者,要做好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并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最后,提倡团队合作也是感染预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医护人员之间要互相配合,共同制定并执行感染预防方案,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患者的安全。

同时,要对感染预防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在护理工作中,感染预防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手部卫生、保持清洁环境、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患者个人护理以及团队合作,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希望每一位从事护理工作的同仁都能时刻关注感染预防,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护理中的感染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

护理中的感染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

护理中的感染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感染控制是医疗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旨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护理中的感染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

一、洗手洗手是感染控制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最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方法。

护士应该在进入和离开患者病房之前,以及进行任何与患者接触前后,都要进行正确的洗手。

洗手应该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持续搓手至少20秒,并使用纸巾或手干器完全干燥双手。

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衣等防护用具。

手套的使用要在接触体液、黏膜或破损皮肤时进行,佩戴后要正确脱下并及时洗手;口罩和护目镜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侵入口鼻和眼睛;防护衣则是用于保护护士的身体免受污染。

三、安全处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对于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护士应该将所有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和其他医疗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容器应具备密封性能,避免废物泄漏和再污染的发生。

处理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废物,并在处理后及时洗手。

四、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正确使用是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护士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正确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消毒剂的使用要注意浓度和接触时间,确保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

消毒器械的清洁、消毒和贮存也应遵守相应的规范,以确保其有效性。

五、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环境清洁和消毒在感染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该对患者病房和共用设施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去除病原体和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清洁工作应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保持清洁器械的清洁和质量。

六、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士应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疗程进行。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一手卫生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 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先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挪移到清洁部位时;〔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先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 穿脱隔离衣先后,摘手套后;〔4 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 处理药物或者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当手部有血液或者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罩1、普通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者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者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或者外科口罩。

护理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预防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预防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预防方法在护理工作中,院内感染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护士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院内感染预防方法。

首先,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

护士们应该经常洗手,并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操作。

在接触病人前后、进食前后、排泄后等特定情况下,务必要洗手。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适量的洗手液和正确的手部清洁方法。

其次,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触有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病人时,护士们应该戴上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具,确保自己不被感染。

另外,还要定期更换、清洁这些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随后,保持环境清洁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护士们需要定期清洁病房、设备和用具,确保病房环境没有积尘、脏物等有可能滋生细菌病毒的因素。

另外,还要定期消毒医疗设备、器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再者,规范医疗废物处理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护士们需要按照规定将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清理、消毒,并最终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医疗废物的交叉感染风险,确保医疗废物的处理安全、卫生。

此外,做好病人的感染控制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

护士们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感染指标,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还要培训病人及家属正确的防疫知识,加强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随着,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护士们需要接受定期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感染预防水平。

另外,还要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定期检查自身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

再者,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也是非常关键的。

护士们需要建立院内感染监测档案,及时记录病例信息、传染原因、感染发生率等重要数据,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还要建立院内感染防控小组,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工作。

随后,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

护士们需要与其他科室、专业人员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院内感染预防措施,并建立跨科室的感染防控机制。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近年来血透室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屡有报道,预防与控制血透室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成为血透室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部门之一,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自2011年3月起,将细节管理落实到血透室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运用pdca 循环不断完善细节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实际工作中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11年3月~2017年3月,共进行12466人次透析,作者认真分析总结血液透析室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重要途径,进而采取了全方位的规范化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率为7.9%,较前两年同期的16.6%明显下降。

2 血透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2.1 环境管理区域划分明确,分设普通透析治疗室、急诊透析治疗区及隔离透析治疗室,各区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及洁具相对固定、专区专用、标识明确,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抹布、地巾等。

隔离透析间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专人护理,有效的避免了交叉环节。

每个透析单元配置脚踏式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床尾处挂设快速手消毒剂,有效的增强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透析间空气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消毒,每天透析开始前及结束后开窗通风30 min。

2.2 透析机一用一消毒两轮患者透析之间清场,对透析机(机器内部管路)、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更换床单、被套、枕套;每天透析结束后对透析单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特别是透析液快速接头、透析器夹背面、机器的侧面、肝素泵、输液架等易被忽略的部位;每周清洁擦拭透析机的所有物体表面,并清洗透析机后面的空气过滤网。

2.3 规范复用透析器透析器复用患者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使用一次性透析器;hiv及梅毒感染患者转到专科医院透析。

制定透析器复用手册,医务人员人人掌握复用标准流程,定期考核;注意消毒液灌注后透析器的外壳用消毒液进行擦拭,规范标注使用次数、膜的通透量、破膜实验结果等内容;严格依据透析器tcv、膜的完整性实验及外观检查来确定透析器的复用次数,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弃去。

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或住院期间,由于医疗机构环境、医护人员操作、医疗器械器材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预防医院感染,既关乎患者的健康安全,也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首先,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确保双手清洁。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避免长时间佩戴手套,定时更换手套,并在医疗操作后及时更换洗手液,保持手部干燥清洁。

其次,保持医疗器械器材的清洁。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器材传播。

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器材前应认真检查清洁消毒情况,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避免受污染的器械继续使用。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应及时弃用,避免交叉感染。

再次,环境清洁消毒。

医院的环境清洁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应保持医疗区域的整洁干净,确保空气新鲜流通,消毒地面、墙面、床单等接触表面,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此外,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防护。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更换衣物、清洗身体、勤洗手等,避免细菌病毒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最后,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

医护人员本身也是医院感染的传播者之一,应严格遵守健康管理制度,如接种疫苗、佩戴口罩、避免食用生食等,确保自身健康安全,避免感染传播给患者。

综上所述,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保持医疗器械器材的清洁、环境清洁消毒、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防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

只有全面落实以上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护理措施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护理措施

院内感染现状与影响
院内感染已成为全球医疗保健领域的重大问题,每年有大量患者因此受到感染。
院内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死亡风险增加,以及医疗费用的增 加。
院内感染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对医院声誉和患者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 。
02
CATALOGUE
感染发生的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
01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 范,减少病菌的传播。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需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降低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04
CATALOGUE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院内感染情况
制定监测计划
定期对医院各科室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感染类型、感染部 位、感染病原体等信息。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包括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公 共区域,以及医疗设备和器械。
通风换气
保持病房的通风换气,减少病菌 在空气中的传播。
分区管理
将医院的不同区域进行合理分区 ,如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规范医护人员操作
培训考核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02
03
免疫系统较弱
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入侵 。
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 、长期卧床等基础疾病, 增加感染风险。
年龄因素
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机 能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医院环境因素
医疗设备污染
医疗器械、设备在使用过 程中可能被病原体污染。
病房环境差
病房空气流通不畅,清洁 卫生不达标,可能导致病 原体传播。

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与规范

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与规范

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与规范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因接受医疗行为而感染的疾病。

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机构的安全带来了困扰。

为了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与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护理措施与规范,以期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能力。

一、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全员培训并实施正确的手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工作者在进行特定操作之前,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顺序洗手。

选择适当的洗手液或洗手剂,并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洗手,包括洗净手臂和手腕。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提供充足的清洁水槽、肥皂和卫生设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

勤洗手可以减少细菌传播,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另一个关键措施。

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医疗机构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清洁和消毒计划,并确保使用正确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和一些高风险区域,应加大清洁和消毒力度。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建立清洁设备和工具的定期维护和更换制度,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和高效。

三、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医疗工作者需要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这些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和隔离衣等。

医疗机构应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其正确使用进行培训。

医疗工作者在进入感染风险区域之前,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在使用过后及时丢弃。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做好相关装备的存储和管理工作,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四、感染控制的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监测和报告制度。

通过对感染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医疗工作者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将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相关部门。

医疗机构还应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对感染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跟踪。

及时的监测和报告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改进感染控制策略。

医院护理中的感染控制与预防

医院护理中的感染控制与预防

医院护理中的感染控制与预防在医院护理中,感染控制与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医院是一个容易感染病菌的地方,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时刻警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首先,医院护理中的感染控制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护士在接触病人之前和之后需要正确洗手,可以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者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

这可以有效防止病菌通过双手传播给其他病人或者医护人员。

其次,在医院护理中,需要定期进行环境清洁消毒。

医疗设施、医疗器械、病房等都需要经常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保持清洁的环境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

另外,对于病人本身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例如,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及时清理分泌物等。

对于感染患者,需要单间隔离,使用专门的器具以避免交叉感染。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在接触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时,需要进行个人防护,以保护自己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在医院护理中的感染控制与预防中,教育培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参加有关感染控制的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以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医院护理中的感染控制与预防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对病人采取相应措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和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感染控制与预防是医院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确保医疗环境清洁、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医院作为医疗场所,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地带。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首先,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这包括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编制感染控制规范、制定感染监测方案等,确保全院人员都能有效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其次,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传播途径、手卫生技术、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方法等,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另外,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

通过对医疗设施和人员的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断感染传播链。

此外,医院需要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

医院环境是感染传播的重要场所,定期对医疗设施、床铺、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同时,医院要规范手卫生操作。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手部消毒,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或进行无菌操作时,这是防范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另外,医院还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医疗废物可能携带各类病原微生物,医院需要制定严格的废物分类、包装、储存和处理程序,保证医疗废物不会成为感染传播的途径。

最后,医院应加强患者管理。

对于感染患者,医院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减少其与非感染患者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医院也应鼓励患者及时就诊,减少感染病例的延迟治疗。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涉及到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培训、监测感染、强化环境清洁、规范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和患者管理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院感染防控需要全院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预防隔离技术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1、隔离区域划分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2、隔离室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3、探视者的管理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5、卫生洗手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洗手程序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手的消毒目的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程序首先进行卫生洗手;然后用消毒剂泡手2分钟或速效型手消毒剂双手揉搓10-15秒;待自然干燥..7、穿、脱隔离衣:凡进入隔离单位;接触隔离病人时;或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工作服时;需穿特定规格式样的外衣;即隔离衣..隔离衣有大中小之分;长应过膝;遮住工作服;领高3~4cm;质稍硬以便吊挂;前身正中的腰带长约150cm..提倡使用一次性隔离衣或橡胶围裙..8、避污纸的使用:避污纸即为备用的清洁纸片..病室门口备避污纸;病室内备污物桶..1、目的:用避污纸垫着拿取物品或作简单操作;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手续;如用清洁的手拿取污染物品病人用过的体温计、药杯等或用污染的手拿清洁物品开、关水龙头;开电灯等;均可用避污纸..2、取避污纸法:从页面抓取;不可接触下面纸片或掀页撕取图12-14;以保持清洁..避污纸用后弃在污物桶内;定时焚烧..9、戴手套手套在感染控制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手皮肤表面上的暂居菌可以通过洗手而去除;所以只要洗手保洁;可不必戴手套..应用一次性清洁或无菌手套为好;用过后放入污物袋..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洗手..10、血压计和听诊器如果装置污染或可能污染有传染性物质;应用适当方法消毒;如消毒剂擦拭和清洗..否则不要求特殊预防处理..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可置于甲醛熏蒸箱消毒..11、体温计体温计以专人专用为原则;用后须高水平消毒..被隔离的病人使用过的体温计;需低温高效灭菌后才能用于下一个病人..12、敷料尽量少接触污染的敷料;也不要搅动;以免污染空气和环境..应放入污物袋内;标记;送出病房..洗消之前不要清点分类..废弃的敷料;送焚烧炉焚烧..13、被服用后的被服可以有致病的微生物污染;在转运和传递过程应避免微生物在病人、医务人员、环境中传播..因此;用后的被服应装入污物袋内;做好标记;运出病房;并在消毒前不要清点..14、污物袋必须正确使用污物袋收集废弃物或需经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的物品..建立严格的污染物入袋制度;不同类别的污染物分别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的污物袋分开收集..污物袋应结实、不透水..不再回收的废弃物应分类处理;以焚烧为主..15、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转送感染毒力强或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病原体的病人;只在必要时才离开住室;病人及运送人员要有一定的防护;以防其病原体播散..事先将病人到达时间及预防隔离要求通知接收者做好安排、以免传播给其他病人和污染环境..16、随时与终末消毒隔离室内的清洁工具应专用;每天需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工作;随时对污染物清洗消毒;及时送走废弃物..在病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以防止病人留下的污染物品成为新的感染媒介..二、合理使用消毒剂1、选择消毒剂的原则消毒剂在使用中应坚持必要、合理、少用的原则 ..1杀菌力强..2使用有效浓度低..3对物品腐蚀性小;无色、无味、无臭、消毒后易除去残留毒性;对环境与人体安全无害的消毒剂..4消毒剂配制、使用均方便;稳定性好;价格低廉..5不易受有机物、pH值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2、根据物品的危险性选择消毒的方法消毒剂产品的种类很多;用途和用法不甚相同;杀菌能力也不同;对物品的损害也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选择消毒剂..医院的医疗用品按污染后的危害程度分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1高度危险性物品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的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皮肤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注射的药物和液体、导尿管等要达到灭菌..消毒手段:应用灭菌剂或灭菌方法..2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破损皮肤、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如呼吸器管道、软内镜、喉镜、胃肠道内镜、避孕环、压舌板、避孕套、体温表等要达到灭菌或高效消毒..消毒手段:应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3低度危险性物品接触完整皮肤..包括卫生用品以及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地面、餐具、桌面、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消毒手段:清洁或低水平消毒;特殊时消毒..3、消毒剂的浓度、时间、方法应科学1浓度要准确使用原液时应严格按要求配制;配制和使用时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计算;认真阅读说明书..主要表现为浓度过高或过低;配置时不用量具;随意性很大..2使用时间常常消毒的时间低于规定的消毒时间达不到消毒效果..3使用方法①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连续使用过程中有效成分不断消耗;因此要注意有效成分浓度变化;应及时添加或更换..同时注意消毒液有无被污染的问题;从而避免疫源性感染..②喷雾消毒时;使用普通喷雾器;喷出大液滴的消毒液;大液滴的消毒液很快沉降到地面;不能达到杀灭空气中病毒、细菌的效果;只能杀灭地面的病毒和细菌..不正确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消毒空气的作用;反而会使人们认为已经消毒过而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4、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格的消毒剂要选择合格的消毒剂把好进货质量;杜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医院..2定期测定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杀菌、消毒效果的浓度..3加强对使用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性能、作用和个人防护..防止药液溅到皮肤和眼睛上;万一溅入应及时用清水充分冲洗..4注意妥善保管消毒液;特别是用饮料瓶装消毒液时;一定要贴上标志;放置在阴凉处;防止由于放置不当而被误服..5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剂混合使用..6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对消毒灭菌工作必须加强管制;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的情况进行定期监测指导..加强消毒技术知识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消毒剂标签上均标有其有效期;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些消毒剂原液比较稳定;但稀释成使用液后便不稳定;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消毒液;应现用现配..8消毒剂应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并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也不能存放于冰箱中;以免腐蚀冰箱..部分消毒剂易燃易爆;保存时应远离火源;如环氧乙烷、醇类消毒剂、含量15~20%的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原液含量35~40%等..9配制的容器要清洁消毒剂本身杀菌作用是有限的;如盛装消毒剂的容器不清洁;未经充分洗涤消毒;本身带菌;会严重削弱消毒效果..10定时更换消毒液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有规定的期限;如不及时更换;许多药物长时间被细菌污染而成为污染源;因此必须定时进行更换并对新液进行杀菌效果检测..三、护理工作控制措施一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院感染1、加强组织领导和健全监督检查2、加强教育培训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3、严格病人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5、消毒隔离措施的贯彻与落实二、常见医院感染在护理方面的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1、坚持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动被单等..2、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3、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扣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4、接触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5、每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个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6、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7、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8、雾化器中使用无菌溶剂..在同一个病人每次雾化后;须对雾化器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或空气干燥..不同病人使用同一雾化器前;须对雾化器进行灭菌或高效消毒法处理..9、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氧气湿化瓶干燥保存;每周消毒一次..10、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应定期更换..管路上湿化及雾化用水必须使用无菌液体..正确调整冷凝水收集瓶的位置;防止冷凝水流入气道..11、尽可能早地拔除气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须将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12、进行胃肠内营养的患者;抬高床头30°-45°;确保胃肠营养管放置正确..13、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14、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气切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覆盖切开部位的双层无菌纱布应保持干燥..15、树立“待气管如血管”的观念..尿路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1、导尿操作前后要洗手..2、插管导尿采用无菌技术..3、留置导尿最好用气囊导尿管;采用密闭式集尿系统;保持通畅的动力引流;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4、无泌尿系感染的病人;留置的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更换频率目前无统一标准..5、用含有抗菌药物的药液冲洗膀胱不应列入预防感染的常规;只限于各种原因造成堵塞的情况使用..6、做中段培养时;不能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取标本;而应在导尿管的末端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取尿液送检..7、做好尿道口及会阴部的消毒及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四、医院中心供应室灭菌质量的保证措施中心供应室是医院中为各临床科室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及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一中心供应室的建筑要求供应室接近临床科室;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组织内部工作流水线;避免外部干扰..通风采光要良好..墙壁及天花板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二中心供应室内部区域的划分从微生物观点出发;按清洁度的不同将中心供应室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灭菌质量的保证1、对于待灭菌物品的要求1应尽量将同一类物品同一批灭菌;并避免将器械包直接接触棉织品包..2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3物品包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卡..2、对灭菌后物品的要求1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2灭菌后的无菌包应干燥..3应于开包前和开包后分别检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和包内化学指示剂是否已达到灭菌的状态..4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进行登记;并将记录纸归档备查..3、灭菌质量的监测做好记录;资料保存..五、医院空气净化及污物、污水的处理措施一医院空气净化1、自然通风换气对流通风;每天两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可显著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是最简便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2、空气过滤1层流净化2空调净化3、空气消毒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3熏蒸或喷雾消毒二污物、污水的处理1、污物的处理医院污物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医疗垃圾必须经过消毒毁形后方可运出医院直接送焚烧者除外;条件是储存及运送容器必须可防渗漏并耐刺..2、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后方能排放..医院污水消毒常用氯化消毒法或臭氧消毒法..六、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二、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各有手消毒设施..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感染时即刻消毒..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走廊、病房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九、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十二、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凉干;定期消毒..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六、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未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八、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武清扫..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应达到以下要求:一、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近;相对独立..便于管理..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2、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3、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现阶段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还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二、母婴室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5.5-6.5m2;每名婴儿应有一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0、5-1m2 ..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2、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3、婴儿用服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4、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5、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6、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三、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四、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五、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见第五章第三节;手术室内设消毒供应间的管理见本章第八节;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七、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八、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十、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严格执行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见附录四..二、周围环境无污染源..三、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四、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五、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灭菌效果的监测要求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其使用与管理见第五章第四节..七、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设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二、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三、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四、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五、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六、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如使用化学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七、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八、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九、用后的敷料等医用垃圾的处理见第七章..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四、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五、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六、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七、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感染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该科室主要负责治疗各种传染病
和感染性疾病。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

以下是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
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在与病人接触前后必须严格执行
手卫生措施,包括使用洗手液、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

这样可以有效
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提高医务人员及病人的安全性。

2. 定期消毒医疗设备和器械:感染科内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必须定期
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无菌状态。

尤其在治疗不同病人之间要进行及
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隔离患者:对于感染科内的患者,根据其感染病原体的传播
途径和传染性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空气传播疾病要采取负压隔离
措施,接触传播疾病要采取密切接触隔离措施等,确保感染不会传播
给他人。

4. 做好院内环境消毒工作:保持感染科内的环境整洁,并定期进行
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门把手等各种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以
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包括戴口罩、手套、隔离服等,避免被病原体污染,保护自己的安全。

以上是感染科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只有全体医务人
员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感染科内的安全与健康。

希望各位医务
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感染科内的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感谢大家的努力和配合!。

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及临床应用

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及临床应用
(2 x 交通事故)
中国有相关的数据吗? 您所在的机构的情况?
一个时下关注的原则
“这或许是一个奇怪的
原则,确切的说对医
院首要的要求是医院
应该处理病症而不应
有危
害”。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63
我们讨论预防措施!
• 标准预防措施(基本防护措施)
➢ 应在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规使用(把所有的患者视为潜在的生物危险),以保护医务人 员、其他患者、同事等免受感染。
• 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在处理前不能弄弯、剪断、破损、翻新、不能从一次性注射器上移除,
或者进行其他的手工操作。
• 一定要将他们丢弃在密闭、防扎和防漏的锐器
器皿中!
正确处理锐器
所有 锐器(无论污染与否)都要放入容器 内
• 不能将容器装得过满!
(最多为容量的四分之三)
• 将容器放置在方便使用的地方
不要将针头护套再套上或者将针头从一次 性注射器上取下: 会引发事故!
• 如有需要,将容器高压灭菌后,再丢弃盛
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绝对不能垃圾掩埋)
锐器的不规范管理
绝对不能把锐器丢弃到 垃圾堆里或者玻璃垃圾箱内
基于不同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
基于不同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是为病人或者可疑病人设计的,这些人被传播性较强的或流行病 学上重要的病源体感染,而病原体是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的,所以他们还需要额外的预 防措施。
洗手永远是去除和处理个人防护用具后的最终 措施
• 为了防止面部和眼睛受到
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 外线的伤害,必须佩戴安 全眼镜、面罩或者其他防 护装置
•…
个人防护设备
锐器的管理
• 在使用任何污染的锐器时需要额外小心,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吸液管、毛细吸管、刀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注射操作 - 防止针头刺伤 /锐器伤害 • 潜在污染设备、物品和表面的安全处理
(清洁和消毒/废弃物处理)
• 免疫 / 预防性治疗
2020/11/14
8
标准预防措施备忘录
2020/11/14
9
标准防护措施中的第一点: 洗手
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 针对寄宿细菌和暂 住细菌
正确方法 – 洗净所有的表面 – 这比使用洗手液或 延长洗手时间更重要
洗手永远是去除和处理个人防 护用具后的最终措施 15
个人防护设备
• 为了防止面部和眼睛受到
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 外线的伤害,必须佩戴安 全眼镜、面罩或者其他防 护装置
•…
2020/11/14
16
锐器的管理
• 在使用任何污染的锐器时需要额外小心,
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吸液管、毛细吸 管、刀片、柳叶刀和解剖刀等。
2020/11/14
17
对锐器的防范措施
• 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在处理前不能弄弯、剪断、
破损、翻新、不能从一次性注射器上移除,或者 进行其他的手工操作。
• 一定要将他们丢弃在密闭、防扎和防漏的锐器
器皿中!
2020/11/14
18
正确处理锐器
所有 锐器(无论污染与否) 都要放入容器内
• 不能将容器装得过满!
(2 x 交通事故)
中国有相关的数据吗? 您所在的机构的情况?
2020/11/14
5
一个时下关注的原则
2020/11/14
“这或许是一个奇怪的 原则,确切的说对医 院首要的要求是医院 应该处理病症而不应 有危害”。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63
6
我们讨论预防措施!
• 标准预防措施(基本防护措施)
➢ 应在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规使用(把所有的患者视为 潜在的生物危险),以保护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同事等 免受感染。
没有足够的单人病房,或者如果无法集中 处理相同病原的病人,请保持感染病人与 其他病人之间的距离 ≥ 1米。
• 如果不清楚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需要使用额外的防护措施。
2020/11/14
23
做什么?
• 医疗机构内尽量减少和避免接触感染,通过:
➢ 对每个病人使用标准预防措施 ➢ 使用基于不同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
• 接触:与病人或者环境接触时穿隔离衣和
戴手套等
• 飞沫:在一米内使用外科用口罩和眼睛防
护装置
• 空气:在进行气管内插管、吸管和雾化吸
入治疗时需要佩戴颗粒防护口罩 (如果污染 也需要佩戴)
应该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
2020/11/14
22
基于传播方式的防护措施要素
• 对于传染性ARD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果
(最多为容量的四分之三)
• 将容器放置在方便使用的
地方
不要将针头护套再套上或 者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 上取下: 会引发事故!
• 如有需要,将容器高压灭
菌后,再丢弃盛放锐器的 一次性容器(绝对不能垃 圾掩埋)

2020/11/14
19
锐器的不规范管理
绝对不能把锐器丢弃到 垃圾堆里或者玻璃垃圾箱内
2020/11/14
手背
最容易忽略的 较容易忽略的 未忽略的
手掌
2020/11/14
11
如何正确地洗手?
2020/11/14
Contains 270 pages
12
如何正确地洗手?
2020/11/14
13
咳嗽卫生 / 咳嗽礼仪
2020/11/14
14
个人防护设备
保护衣服和皮肤
2020/11/14
破损或者被污染后需要 更换
者人群
• 确定明确并可行的优先领域 • 调动各种资源 • 向你机构设施中所有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职
预防院内感染护理措施与临床应用
记录并保存医务人员感染结核病的 相关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 为什么?
因为医务人员比普通人群有更多的暴露机 会,容易感染潜在的和活动性结核病。
• 你了解自己机构的医务环境状况吗? • 有相关的研究吗?数据公开吗?
2020/11/14
2
医疗机构中的传播:
与建筑相关的空气感染疾病
20
基于不同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
基于不同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是为病人或者 可疑病人设计的,这些人被传播性较强的或 流行病学上重要的病源体感染,而病原体是 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的,所以他们还 需要额外的预防措施。
除了标准预防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基于不同
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
2020/11/14
21
基于传播方式的防护措施分类
➢ 如果没有使用标准防护措施,额外的具体的防护措施也不 会有效。
➢ = 最低限度的感染控制措施
• 基于不同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
➢ 接触传播 ➢ 飞沫传播 ➢ 空气(飞沫核)传播
2020/11/14
7
标准预防措施的要素
• 手卫生 • 呼吸卫生、咳嗽礼节 •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避免与病人血液、
体液、分泌物和破损皮肤的直接接触
• 主要是(但不是绝对的)来自于患者
➢未诊断的TB / 可疑者 ➢未治疗或严重耐药的TB
• 高危险性操作
➢解剖
➢插管、气管镜等
• 高危险性部门
➢导诊区域
➢内科和外科病房
➢实验室
2020/11/14
3
医疗卫生保健相关的感染(HAI)
•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
伏期的感染
• 在医疗卫生机构停留时获得的感染,包括
无推荐的频率 – 这应该由计划/完成的工作来决定 研究表明:
不良的洗手方法 – 没有洗净所有的表面 由于工作量或距离,减少了洗手频率 没有遵循指南或培训中的要求
2020/11/14
10
洗手: 容易忽略的区域
• 在1978年的研究发现,
手表面89%的部位被 忽略了,最容易被忽 略的部位是手指尖, 指缝,手掌和拇指。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 英国:年死亡人数
➢自杀
6,000
➢院内感染
18,000
2020/11/14
4
医疗活动会危害您的健康:医疗卫
生保健相关的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 问题!
• 美国的例子 ➢每年有200万病人在医院内得到感染,相
当于10个住院的病人中,有1个被感染
➢经济影响力巨大 ➢造成其它很多危害 ➢院内感染造成 > 每年有80,000人死亡
• 共同努力使工作场所更安全 • 确保标准防护措施所需物品适当和充足的供应 •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如何减少在家中对危险因素的暴

➢感染控制以及基本的卫生措施一定是医疗卫生服务
的核心
2020/11/14
24
做什么?
• 制定并完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 • 并将其应用于相关机构设施 • 应考虑到所提供服务的类型以及所服务的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