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34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4.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

4.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
9
送风系统的选择
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米的公共建筑、工 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米的住宅, 当前室或者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 统,且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者 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 楼梯间可采用 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 自然通风方式,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 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将前室的 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将前室的 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顶部,目的是 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 而将机械 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机械 加压送风口设置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上, 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入侵前室的效果。
2
一、 、系统组成 二、工作原理 三 操作方法 三、操作方法 四、送风系统的选择 五、维护保养
3
系统作用
随着大型功能复杂的建筑的发展,由于建筑条 件的限制 特别是对于地下室空间和单层的场 件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地下室空间和单层的场、 馆等建筑,疏散楼梯间无法在首层直接对室外 进行疏散 进行疏散,一些防火分区需经由专门的走道方 些防火分区需经由专门的走道方 可疏散至室外,需要经过一段安全疏散通道才 可以疏散到室外,各防火分区需要经由前室方 可进入此走道。此段走道和前室由于是人员紧 急疏散时的撤离通道,不允许烟气进入,对疏送风,使其压力高于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 而这些部位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而这些部位 的压力又比走道和火灾区高些。从而可阻止烟 气进入楼梯间。 气进入楼梯间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作用是,为了在建筑物发 生火灾,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 场所。
11
维护保养 机械加压送风的维护保养是系统正常完好、有效使用的基本保障。 机械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的维护保养包括: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 风 维护保养 检 维修 保养 档等 1)系统日常巡查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应始终保持正常运行,不得随意断电或者中断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应始终保持正常运行,不得随意断电或者中断。 正常工作状态下,送风机等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设置在手 动位置。 2)系统周期性检查 每月手动或自动启动风机试运转,检查有无锈蚀,检查供电线路 机试 转 供 有无老化等。 每半年对防火阀、送风口等进行手动或自动启动、复位实验。 每年对系统进行1次联动实验和性能检测。 12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检测控制性能
通过测试系统的控制性 能,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综合评估
根据系统的性能检测结 果,综合评估防烟排烟 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
进建议。
05
防烟排烟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高效能电机与控制技术
多元化功能集成
采用高效能电机和先进的控制技术, 提高防烟排烟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 性。
自然排烟的优点
无需动力设备,运行维护 成本低,节能环保。
自然排烟的缺点
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排 烟效果不稳定,排烟效率 较低。
机械防烟排烟系统
机械防烟系统
通过械加压送风方式,向防烟 区域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使 该区域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烟
气进入。
机械防烟的优点
排烟效果好,可控制性强,适用于 不同规模的场所。
排烟方式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面排烟、局部排烟或事故排烟。不同的排烟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情况,需综合考虑安 全、经济和实用性。
通风管道与风口的设计
通风管道的材料与规格
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镀锌钢板、玻璃钢等)和规格,以满足 通风量和压力损失的要求。同时要考虑管道的安装位置和布 局,确保气流顺畅。
风口的设计与布置
简化操作流程,实现一键式操作,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难度,提高 工作效率。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 并处理故障问题。
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要求
环保材料选择
优先选择环保、低毒、低排放的 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能效优化设计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效比,降 低能耗和排放量。
回收再利用
对系统中的可回收利用部件进行 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

通风防排烟系统知识讲解PPT课件

通风防排烟系统知识讲解PPT课件

排烟防火阀:排烟系统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风 管应设置在观景内,且与垂直风管连接的水平风管应设置 280°C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 平时呈关闭状态,发生火灾时由电信号或手动开启,同时 排烟风机启动开始排烟;当管内烟气温度达到280°C时自 动关闭,同时排烟风机停机。
排烟管道: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不 应采用土建风道。当采用金属风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 20m/s,当采用非金属风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15m/s。
排烟阀(口):1、走道内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 的1/2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其最近的边缘与吊顶的距 离不应大于0.5m;2、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防火阀(口),应在现场设置手动开 启装置;3、单独设置的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 其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动或手动开启方式,手动开启装置的 位置应便于操作;4、当同一分区内设置数个排烟口时, 要求做到所有排烟口能同时开启,排烟量应等于各排烟口 排烟量总和。
加压送风口:加压送风口用作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 口,具有赶烟和防烟的作用。加压送风口分常开和常闭两 种形式。常闭型风口靠烟感(温)信号控制开启,也可手 动(或远距离缆绳)开启,风口可输出动作信号,联动送 风机开启。1、除直灌式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3 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井道的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 间应分别每隔一层设置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2、前室、 合用前室应每层设置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置手 动开启装置。
防火阀:
正压送风系统防火阀采用70℃防火阀,分常开和常 闭两类,防火阀安装位置距墙边不大于200mm;
正压送风机:
正压送风机:
正压送风口: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感谢观看排烟风机Βιβλιοθήκη 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防排烟系统》PPT课件

《防排烟系统》PPT课件

5
精选课件ppt
烟气从中和界以上排 出室外,空气从中和 界以下进入室内,形 成对流。
6
精选课件ppt
(a)烟从水平方向 喷出后再浮升力作 用下向上弯曲。
(b) 当上下窗间有大 于90厘米的窗间墙 时,喷出的烟火贴附 在墙面上。
7
精选课件ppt
2、 烟气在走廊内的流动
从房间流向走廊的烟气,开始即贴附在天棚下流动,由 于受到冷却和跟周围空气的混合,烟气层则逐渐加厚,靠近 天棚和墙面的烟气易冷却,先沿墙面下降。随着流动路线的 增长和周围空气混合作用的加剧,烟气由于温度逐渐下降而 失去浮力,最后只在走廊中心剩下一个回形空间。
6、机械排烟:利用排烟风机排烟——排烟风机、排烟阀、排烟防火阀
20
精选课件ppt
防、排烟常识
1、排烟防火阀——280℃防火阀,常开;当t> 280℃关闭。 ◆ 在排烟风机入口总管及排烟支管上安装28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 ◆ 当t> 280℃——排烟防火阀关闭——排烟风机停止 2、防火调节阀——70℃自动关闭(常开),安装于空调送风系统 3、防烟防火阀——常开, 70℃自动关闭,安装在空调系统的送风管道 穿墙处,或安装在回风管道回风口处。 4、排烟阀(口)——常闭, 280℃重新关闭,安装于排烟系统 5、正压(加压)送风阀(口)——常闭, 280℃重新关闭。 6、防火门——在防火分区入口处,火警后能自动关闭。 7、正压送风机——通常安装在建筑物顶部或底部。 8、排烟风机——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层或上技术层。 注意:正压送风机及送风阀(口)不同于空调送风机及送风口。
在室内装修时,须尽量采用不燃(A级)或难燃(B1级)材料 ,特别是顶棚应采用不燃装修材料,顶棚材料燃烧性能应高于墙面 ,墙面应高于地面;一般规定楼梯间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门厅 和走道的顶棚应采用A级材料,其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不 低于B1级。

消防考点防排烟系统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消防考点防排烟系统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消防考点:防排烟系统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知识点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原理及组成(1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以及人员能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

(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4)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高度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裙房等高范围内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该高层建筑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7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PPT课件

7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PPT课件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机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机 •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 普通离心式风机。 • 加压送风机应设置在不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 的送风机房内。机房的位置可根据供电条件 ,风量分配均衡和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 等因素确定。 •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 管路的压头损失外,尚应留有余压;当所有 门均关闭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 楼梯间为40Pa至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 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余压值为 25Pa至30Pa。
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压力控制
6.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维护管理
控制柜 • 控制柜上注明的系统名称和编号完好。 • 仪表、指示灯显示应正常,开关及控制按钮应灵 活可靠。 • 手动、自动控制切换装置功能应正常。 风机 • 风机上注明的系统名称和编号完好。 • 传动皮带的防护罩、新风入口的防护网应完好。 • 启动运转平稳,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震动 与声响。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a)走道和房间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加压送风 ; (b)走道和房间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自然排烟 标准规定,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 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 排烟条件的前室。 封闭避难层(间)。 避难走道的前室。
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压力控制
一段式运转
只在发生火 灾时投入运行, 而在平时则停止 运行
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压力控制
二段式运转
平时可作为建筑 物内调节空气的需 要,以较低空气压 力连续的送风换气, 当发生火灾时,能 立即投入增加空气 压力的运转。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a)走道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加压送风; (b)走道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自然排烟(楼梯 间靠外墙)43.机械加压送Fra bibliotek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 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 排烟条件的前室。 封闭避难层(间)。 避难走道的前室。
15
6.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维护管理
控制柜 控制柜上注明的系统名称和编号完好。 仪表、指示灯显示应正常,开关及控制按钮应灵
活可靠。 手动、自动控制切换装置功能应正常。
风机 风机上注明的系统名称和编号完好。 传动皮带的防护罩、新风入口的防护网应完好。 启动运转平稳,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震动
12
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压力控制
一段式运转 只在发生火灾
时投入运行,而 在平时则停止运 行
13
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压力控制
二段式运转
平时可作为建筑 物内调节空气的需 要,以较低空气压 力连续的送风换气, 当发生火灾时,能 立即投入增加空气 压力的运转。
14
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压力控制
相对而言,两段式运转比较理想,因为机械加压 送风系统一直在运转,在火灾的初起阶段,就可 以起到加压防烟的作用,而且加压系统的设备在 经常使用的条件下,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加压送风系统的部位与室外空间保持的设计压差, 当平时运行时为8~12Pa,当发生火灾运行时为 25~50Pa。
加压送风设备启动除设置手动装置外,还必须设 有与火灾自动报警联动装置,当建筑物内任一火 灾自动报警装置确定有火灾发生而报警时,加压 送风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也可采用专用加压送风口,火灾时,接受消防控 制中心DV24V电讯号开启,也可远距离手动开启, 280℃重新关闭,并反馈启闭信号。
机械加压送风口的设置高度为:送风口底边离地 300~600mm。
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9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加压送风管道
加压送风管道宜采用金属管道,也可以采 用钢筋混凝土风道,但要注意内表面应平 整光滑,无突出物或构件;不采用砖砌土 建风道,以避免漏风,影响加压效果。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1
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是为了在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 路线和避难场所。因此,加压部位在关闭着 门时,必须与着火楼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差 (该部位空气压力值为相对正压);同时在 打开加压部位的门时,在门洞断面处能有足 够大的气流速度,以有效地阻止烟气的入侵,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
7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加压送风口
8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加压送风口
前室、合用前室应每层设置送风口,风口形式通 采用常闭型电动式多叶调节阀加上百叶风口组成, 或者选用某些排烟口作为加压送风口。
常闭型加压风口应同时具有手动和自动开启功能, 并与加压风机连锁,手动开启装置宜设置在距地 面0.8~1.5m处。
与声响。
16
6.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维护管理
加压送风口 外观完好,安装牢固。 开启与复位操作应灵活可靠,关闭时应严密,反馈信号应
正确。 系统功能
应能自动和手动启动相应区域加压送风口、送风机,并向 火灾报警控制器反馈信号。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通风与加压送风合用风机时,应能自动切换到高速运行
2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 灾时,从安全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 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 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 室; 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 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 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楼梯间与非加压 区的压差不要过大,造成开门困难影响疏散。我国现行规范 规定,防烟楼梯间与非加压区的设计压差为40Pa至50Pa,防 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间)为25Pa至30Pa。一般来说,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是向防 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加压送风,造成与走道之间一定的压力差, 防止烟气入侵。
状态。 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值为40Pa~50 Pa,前室、合用前室、
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的余压值应为25Pa~ 30 Pa。
17
7.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功能测试
自动和手动启动相应区域的送风阀、送风 机,并向火灾控制器反馈信号。
金属风道的风速不应大于20 m/s,采用内 表面光滑的混凝土风道时,风速不应大于 15 m/s;风道的漏风量应小于10%左右。
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防 火阀。
10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机
11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机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 普通离心式风机。 加压送风机应设置在不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 的送风机房内。机房的位置可根据供电条件, 风量分配均衡和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 因素确定。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 管路的压头损失外,尚应留有余压;当所有 门均关闭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 楼梯间为40Pa至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 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余压值为 25Pa至30Pa。
5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一般由新风口、加压送风口、风道及风机
等组成。
6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为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新风安全可靠 (发生火灾时无烟雾混入),新风口应低于 排烟口,与排烟口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0m。因 此,新风口(和加压风机)一般应设在建筑 物的底部,例如,把加压送风机设置在靠近 建筑物底部的设备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