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路在何方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优势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优势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历史与现状通许中等职业学校于2001年有四所职业学校学校合并而成,现代农艺专业的前身是种植专业,开办于1983年,2010年种植类又更名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本专业开设30余年来,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专业骨干和技术带头人。
近年来,由于“轻农、厌农,跳农门”思想的误导下,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一度萎缩。
家长不理解本专业,学生也不愿就读,致使每年招收学生不满一个学制班。
随着党中央重视“三农”,而专业建设又能服务区域经济,专业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考验, 目前本专业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发展的时代紧迫性(一)、全国农业大发展要求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生产先后迈上了4个台阶,创造了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的奇迹。
农民收入大幅上升,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些成绩的取得,农业技术推广功不可没。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特别是在乡村二级中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奇缺。
因此,中职学校既要向高校输送人才,又有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责任和义务。
(二)、现代农业是我县经济的主体通许县位于开封市南45Km处,农业人口50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5%以上,农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一直在40%以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粮食产区。
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立县”,也是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
现代农艺专业建设必将推动通许县农业现代化,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我县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我县西瓜、大蒜、辣椒、土豆、洋葱等生产农户,由于得到惠农政策、相关企业的扶持,亩均收入已到5000元以上,农民收入大幅上升。
从2009年开始,我县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多数均在从事西瓜、大蒜、辣椒、土豆、洋葱生产,生产积极性很高,但他们的生产技术上迫切需要指导。
我国中职农林教育的路在何方
我国中职农林教育的路在何方【摘要】中职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中专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职农林院校也同样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农林专业数量占全部专业的比重在下降,农林专业在校生规模占全部在校生规模的比重也在下降。
如何看待这两个下降,笔者认为:这是农林教育面临着危机的一种表现,这种危机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也是农林教育发展自我调整的一种必然趋势。
同时,随着我国农林产业的新发展,对高技能农林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农林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关键词】中职教育农林教育一、中职农林教育面临的现状传统观念当中对农林行业的歧视。
从历史上看,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农林行业就由农耕时期的主流行业逐步转变为弱势行业,至今这种状态在不发达国家依旧没有改变,所涉及的农林教育也就有了相同的命运。
具体表现为城里的学生不愿“进农门”,农村的学生希望“跳农门”。
农林行业内部对本行业认同度的偏低。
在农林行业执业的大多数人员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无奈的、低人一等的心理。
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农林行业的长期歧视使然;另一方面在于农林行业在各行业的实际地位也确实处于弱势地位这个客观事实。
二、中职农林教育发展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性中职农林教育占全部高等职业教育比重的下降,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而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计划经济使中等农林教育没有生存危机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确保了农林中职教育的良好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正是我国农林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农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劲。
由于在农林院校求学的学生都属于国家干部,城市的考生毕业后,极少有人去乡镇以下和基层林场等农林地区第一线;农林地区的考生考入农林院校,大多也是跳出了农林之门或位居农林行业的高管部门。
尽管随着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经济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但是,直到1978年以前,变化的速度仍比较缓慢。
(二)大众化的中职教育发展及其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高职农林教育危机凸显促使中职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扩招政策,既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等人才需要的明智之举,也是适应人人都渴望享受中职教育所采取的深得民心之举。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家长观念的落后,农学专业在很多中职学校被扼杀。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的招生节节攀升,成为新的招生热点。
为应对好这一问题,中职学校应从提升农学专业教学质量入手。
一、中职农学专业教学现状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讲,根本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与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了。
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农村社会基础》内容是固定的,没必要展开,只要教师划出条条框框,学生像小学生背古诗一般地背下来即可。
于是整节课除了教师自问自答地说,就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根本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结果学生是这节课的内容记住了,上节课的内容却又忘记了。
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再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则能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践性较差。
从教学实际来看,所谓的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大学农学专业教材的“精编本”,其中的一些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
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中职农学类专业大多不开设中职化学课程和中职生物课程,中职学生又多是初中的待进生,理化成绩较差,但是中职农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选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2)教学目标过度拔高。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授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教师大篇幅地讲解“基因表达学说”,结果由于学生欠缺遗传学的知识而使学生毫无所获。
二、中职农学专业教学改进对策1.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使微观世界和复杂的专业知识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眼前。
再加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问题讨论,使学生感到专业知识趣味无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
本文将从中职农学专业的背景和发展需求、建设目标和内容、改革创新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背景和发展需求中职农学专业是指培养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为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随着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进程,农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业生产已经从单纯的粗放型发展转向了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职农学专业也需要进行建设和改革,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二、建设目标和内容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具体而言,中职农学专业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应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内容包括农艺、农机、园艺、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加入现代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如农业大数据、智能农业等,以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
三、改革创新措施中职农学专业的改革创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践。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引进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技术指导,增加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要积极开展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提高他们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大专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大专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就业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领域也在不断进行现代化转型。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选择大专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将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最常见的就业方向之一是农业科研机构。
在这些机构中,他们可以参与各种农业科研项目,进行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实验和实践,探索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农业企业另一个就业方向是在农业企业工作。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涌现出来。
这些企业需要懂得现代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来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毕业生可以在这些企业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三、农业教育机构除了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到农业教育机构工作。
在农业高校或职业院校任教,传授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输送人才。
这不仅是一种教育事业,也是为农业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
四、农业政府部门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到农业政府部门工作。
作为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他们可以参与制定农业政策、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中,毕业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五、农业科技企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到农业科技企业工作。
这些企业致力于研发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产品,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支持。
在这些企业里,毕业生可以参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效益。
总的来说,选择大专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在就业方向上有着多样的选择,而且可以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产业。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学专业作为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领域,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相关问题。
一、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现状中职农学专业是国家为满足乡村农业技术需求,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其建设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目前,全国各地区均有着不同规模和层次的中职农学专业学校,涉及蔬菜、果树、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
中职农学专业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改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为当地乡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中职农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师资力量问题,一些中职农学专业学校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且缺乏具备实际农业生产经验的教师。
其次是教学设施问题,一些中职农学专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实验室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
再次是教学内容问题,一些中职农学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三、中职农学专业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为了推动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训和提高在职教师技能水平等方式来提升中职农学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是优化教学设施,加大教学设施建设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装备和技术,提升学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学水平。
再次是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设新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中职农学专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农业技术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中职农学专业学生将会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
中职农学专业学校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农艺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农艺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引言农艺教育专业是培养农业领域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和讨论。
农艺教育专业概述农艺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为目标的专业。
该专业涵盖了农业植物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农田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校期间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农艺教育专业就业形势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动为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于具备农艺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支持。
农艺教育专业的多元化就业岗位农艺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贸易公司等单位就业。
他们可以从事农作物栽培、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研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同时,一些毕业生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开设农业生产企业。
农艺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艺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农艺教育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农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也为农艺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艺教育专业就业策略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农艺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应注重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农艺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实践操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积累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持。
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农业实习、农业实验站实践、农场实习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也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农业技术培训和相关比赛,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农艺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对中职现代农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中职现代农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作者:刘民杰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年第02期现代农艺专业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之一,主要任务是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理工类、经济类、服务类人才需求量较大,涉农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因而开设涉农类专业的中职学校越来越少,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也逐渐萎缩。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笔者试从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师资力量、基地设置、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议。
一、中职学校开设现代农艺专业意义重大2018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明确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毫无疑问,农业在实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时代伟大战略目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是服务农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及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涉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植物环境保护、园林艺术等多个农业领域,是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
可以说,中职学校开设现代农艺专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发展现状目前,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在校生人数较少,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据了解,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突出表现在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相对较少。
一些学校的任课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教师改行而来,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有限,缺乏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近些年,国家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学校多、专业杂,且很多学校片面重视理工学科的实训设备建设,导致涉农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落后。
农艺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农艺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农业领域的持续关注,农艺教育专业在就业方向和前景上变得越发广阔和有吸引力。
本文将主要分析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2. 就业方向2.1 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生产企业是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
这些企业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生产管理、农业技术研究以及农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
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可在这些企业中担任农场主管、技术员、种植顾问等职位。
2.2 农业科研机构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在农业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
这些机构着重于农业创新、品种改良、农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农艺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机构中可以从事农业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
2.3 政府部门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还可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如农业部门、农业局等,从事农业政策制定、监管和服务等工作。
例如,他们可以担任农业资源管理师、农业政策分析师、农业技术推广员等职位,参与制定和执行农业发展规划,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农业教育机构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农业教育工作。
他们可以在农业高中、职业学校、农业培训机构等地担任教师、讲师或培训师。
他们可以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培养农业人才,并在农业教育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就业前景3.1 农业科技的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变得十分广阔。
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因此,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2 城乡一体化发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城乡结合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将变得更加重要。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进一步拓宽。
2022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2022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就业⽅向及前景
就业⽅向:本专业毕业⽣主要⾯向农业⽣产第⼀线和推⼴部门,从事植物类栽培、良种繁育、病⾍草害防治、⼟壤改良、技术管理、农业推⼴服务及⽣产经营等⼯作。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国家政策向农业倾斜,农业将会成为我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的产业。
⼟地将向家庭农场甚⾄公司农场发展,迫切需要农艺科技⼈才。
农业产销⼀体化和农业⽣产⾼度机械化的发展,将使得⼀些先进的管理⼿段引⼊农业,形成⽣产、加⼯、销售⼀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型农机的⽆⼈驾驶、⾃动操作等,使得农业发展需要⼤量的⾼技术⼈才,农业科技的作⽤更为突出,现代农艺专业的毕业⽣就业渠道更加⼴泛,发展前景⽆限美好。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能⼒
1、掌握植物⽣产与植物栽培环境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
2、掌握农业⽣物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掌握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具有农业科学试验与新技术推⼴的能⼒;
5、具有⼀定的种植业⽣产管理和⽣产经营的能⼒。
6、具有农作物⾼产、优质、⾼效栽培和良种繁育的技能;
7、具有主要农作物病⾍草害识别、测报和防治的能⼒。
职高学农业专业怎么样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职高学农业专业怎么样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职高农学专业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学科,因涉及农业的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国家在“重农”政策逐步实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农学相关行业人员的地位。
希望能对今后的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
职高农业专业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重视食物的量,而更重视其质。
对食物“质”的要求高,无疑会增加对农作物的质量要求;并且国家“重农”政策逐步实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农学相关行业人员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农学专业将会变得日趋重要。
因此笔者针对农学专业的特点及其就业前景做了这篇调查报告,希望能对今后的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
职高农学专业就业岗位区域经理、农业技术销售培训生、销售代表、销售经理、农艺师、大区经理、化肥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销售代表浙江江苏安徽、业务员、销售工程师、化工销售代表市场营销专员等。
职高农业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产品与农资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等。
实习实训在校内进行植物与植物生理,果树品种、蔬菜、花卉标本的识别,园艺作物生长调控,园艺产品贮藏与检测,园艺产品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农业昆虫、植物病害病原物分离培养、化学防治等实训。
在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实习职高农学专业主要培养方向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说简单点就是教人如何种农作物,以及农作物的育种,病害防治的工作。
职高农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2023年农艺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农艺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农艺教育专业是指针对农业、园艺和种植等领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专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农业产业日益普及,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对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一、就业市场现状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也加大,使得农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
因此,农业、园艺和种植等领域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农艺教育专业的就业领域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种植、养殖、渔业等农林牧渔生产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等。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相关行业的就业薪资也有所提高。
二、就业前景分析1.优势特点(1)学科研究深入:农艺教育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广、专业教育水平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2)实践能力强:该专业教育着重于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对农业、园艺、种植等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向实践型、技术型的需求。
(3)市场需求大:目前国内外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潜力巨大,从事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2.行业就业前景(1)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这些企业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支撑,也是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企业的市场前景也很好。
(2)种植、养殖、渔业等农林牧渔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内外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在人口和城市化的不断增长下,农业生产需求持续增加,这些企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随着城乡经济的广泛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一种全新的农业运作模式,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找到就业机会。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学专业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对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角度,浅谈中职农学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中职农学专业的现状目前,中职农学专业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在不同地区和学校,有些中职学校设有农学类专业,涉及了农业机械、园艺、兽医、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这些专业的设置,为培养农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资源。
随着社会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中职农学专业的就业率也较高,许多毕业生能够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管理等领域找到工作。
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相比,中职农学专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农学专业培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一些农学类专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面对中职农学专业的现状,建设和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需要与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需求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技术人才。
中职农学专业的改革需要注重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提升。
通过增加农业领域的专业教师和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中职农学专业的改革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引入新颖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作用。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企业和社会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岗位实习机会,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职农学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潜力。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学类专业将涉及到更多的新技术和新领域,如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探索中职涉农教育发展的困扰与对策
探索中职涉农教育发展的困扰与对策一、目前中职学校涉农教育发展的困扰( 一)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城乡差距大,轻视农业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根本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和农业有关的专业。
子女也深受其影响,对涉农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
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哪些专业学了以后,能够去大城市从事经济收入好的非农行业就业。
国家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涉农专业,对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了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的政策,这对涉农专业招生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职涉农教育还是没有受到涉农专业潜在生源的农村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他们大多数心理上还在排斥涉农专业,从近几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看,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下降的趋势。
可见,传统观念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难,严重束缚了涉农专业的发展。
( 二)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缺乏活力。
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一直困扰着设有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
由于多年来涉农专业人数少,开办的班级十分有限,导致学校对涉农类专业重视不够,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专业建设缺乏活力,成为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都严重制约了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
受其影响,教师教改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改革意识不强,重理论、轻实践,加上教师本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造成涉农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社会对中职涉农专业办学情况认可度不高。
( 三)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许多学生认为涉农事业属艰苦行业,就业单位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工作环境差,薪酬不高,地位低,所以对所学涉农专业兴趣淡漠,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学农而不爱农,属于被动式学习。
基于这种学习态度,从学生本身来讲,专业基础薄弱,加之实习期间,企业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对实习学生缺乏热情,不能提供完整的实习流程,所以学生得不到全面的专业训练,应用技能水平不高,经验极少,综合素质与社会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农艺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农艺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引言农艺教育专业是农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农业人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艺教育专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农艺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1. 专业设置目前,我国高校的农艺教育专业广泛设置,涵盖了农作物育种、农作物栽培、农作物保护、耕作学和农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为培养综合型农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教学内容农艺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调整,紧跟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农田实验和科研项目的参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协同合作随着国际间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农艺教育专业开始与国外著名农业院校开展交流项目,共同开设一些专业课程。
这种协同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全球化视野的拓宽,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4. 人才培养农艺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和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未来趋势1. 科技创新未来,农艺教育专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需要具备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把握农业发展的机遇。
2. 精细化管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农艺教育专业将更加注重学生在农业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农业领域的培养。
通过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理论和掌握相关技术,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农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绿色农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主题,也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未来农艺教育专业将加强对绿色农业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4. 产学研结合未来农艺教育专业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探索更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农艺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农艺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艺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农艺教育专业成为了近年来热门的专业之一。
那么,农艺教育专业有哪些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调查分析。
就业方向1. 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服务是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
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技术服务人才需求量大,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科技推广等行业都需要具备农艺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 农产品质量监督近年来,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监督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农产品检测、质量控制、认证等方面的工作,为农业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3. 农业教育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级教育机构的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
他们可以为农民普及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技能,协助农业生产科学化、规模化、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 农业企业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涌现。
从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企业都需要具备农艺教育专业的人才。
就业前景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将有诸多机会。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品牌时代,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品牌形象成为了农业企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问题,因此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督、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就业市场将越来越广阔。
此外,政府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艺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农艺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各个就业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想要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毕业生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更加稳步地迈向职场成功之路。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职农学专业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其建设和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中职农学专业建设的现状中职农学专业是传统的农业类专业,其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发展,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职学校都设有农学类专业,特别是在农业发达地区,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可以直接就业于当地的农业企业和机构。
在专业设置上,中职农学专业主要包括农作物栽培与养殖、园林绿化、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等方向,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一些学校还逐渐引入了新的课程,如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等,以培养更加全面和实用的农业人才。
尽管中职农学专业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中职农学专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农学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由于农学专业教学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实地实习,但许多学校的实验室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都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一些校园内的农田实验基地面积也不足,无法满足农业实训的需要。
再次是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一些农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可能滞后于实际需求,无法及时跟上农业技术的发展。
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太匹配,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最后是学生就业渠道狭窄的问题。
虽然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农村或农业企业中就业的机会较多,但由于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就业渠道狭窄、待遇低下等问题,导致了他们的就业压力增大。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学专业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对于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进行探讨和浅谈。
一、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现状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农业发展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类专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专业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农业实践型人才,也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农学专业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一些传统的农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亟待改革和更新。
二、农学专业的改革方向针对目前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对农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加强对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兴农业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需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要加强对农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建设。
学校应该增加农学专业的师资配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加大对农学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投入,提高教学条件和质量。
需要加强学校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推动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
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也可以借助农业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学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农学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是农学专业改革的关键。
在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下,中职农学专业需要更加贴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路在何方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路在何方【摘要】:农艺技术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的实践性要求很强,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对此,根据中职院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特点,针对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行了研究,引导学生对农艺技术专业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提高自身运用实践活动的能力。
【关键字】:农艺技术;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政策资源;就业和创业优势;培训;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存在着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危机,现代农艺专业是涉农专业,究其原因,是由于“轻农、厌农、跳龙门”思想的误导,对这个专业社会不认可,家长不理解,学生不愿读,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瓶颈。
我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一个涉及农业生产多种技术的综合中职专业,同样存在以上这些问题。
那么,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路在何方?如何突破限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我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方面。
现代化的农艺技术在我国发展农村事业中意义重大,农艺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室内教学,而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农村,走进田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举,从而达到学生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现代化的农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加强农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
农艺技术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高,中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量,更加重视他们的务实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农村,在实践中学到知识,一方面,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农艺技术认识的更加全面,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接触到这个专业,更好的帮助他们判断这个专业的重要性,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合理的注入一些环境保护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对该专业以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走向和认识,有利于学生以后在此专业中的发展。
中职学校农艺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中职学校农艺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作者:张精明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21年第08期[摘要]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农艺专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又面临新发展需要的专业。
要让中职农艺专业的教学真正体现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途径。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教学中农艺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应当坚持“行动导向”的思路。
[关键词] 农艺教学;理念;途径核心素养正引领整个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农艺专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又面临新发展需要的专业。
对于这个专业的教学,教师必须认识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不断推进,农艺专业的教学也应当寻求新的突破,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背后走到教师的身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宏观的思路,要让中职学校农艺专业的教学真正体现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途径。
核心素养在与中职农艺专业结合的时候,必然产生新的教学认识,必然需要新的教学途径。
而且教学理念与教学途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新的教学途径的生成,在新的教学途径实践过程中深化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
农艺专业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决定了探寻新理念与新途径是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校农艺教学的新理念探究众所周知,现代农艺是中职学校农学类的专业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艺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调整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与教学途径相结合的产物,教学理念先于教学途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教学中农艺教学的新理念,应当坚持“行动导向”的思路。
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学中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理念,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路在何方
发表时间:2018-01-30T12:19:30.06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作者:杨茜
[导读] 针对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行了研究,引导学生对农艺技术专业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提高自身运用实践活动的能力。
杨茜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农艺技术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的实践性要求很强,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对此,根据中职院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特点,针对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行了研究,引导学生对农艺技术专业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提高自身运用实践活动的能力。
【关键字】:农艺技术;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政策资源;就业和创业优势;培训;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存在着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危机,现代农艺专业是涉农专业,究其原因,是由于“轻农、厌农、跳龙门”思想的误导,对这个专业社会不认可,家长不理解,学生不愿读,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瓶颈。
我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一个涉及农业生产多种技术的综合中职专业,同样存在以上这些问题。
那么,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路在何方?如何突破限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我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方面。
现代化的农艺技术在我国发展农村事业中意义重大,农艺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室内教学,而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农村,走进田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举,从而达到学生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现代化的农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农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
农艺技术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高,中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量,更加重视他们的务实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农村,在实践中学到知识,一方面,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农艺技术认识的更加全面,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接触到这个专业,更好的帮助他们判断这个专业的重要性,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合理的注入一些环境保护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对该专业以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走向和认识,有利于学生以后在此专业中的发展。
2、加强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方面,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艺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师实践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性教学效果,对此,重视实践性教学,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以身作则,以身试教。
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对专业教师自身而言,也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形成忧患意识,促使教师们不断认真学习,不断自我提高,加强师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安于现状的心态。
3、加强实训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实训场地是实践性教学得以进行的重要保证,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室内教学的束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专业技能。
因此,重视实训场地建设和管理,就必须本着优先、实用、先进的原则,及时完善实训场地中设备陈旧、短缺以及管理不善等问题,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认真做好实验室和实训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管理,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同时,积极寻求与农业企业联办校外基地的机会,积极把握校企合作,把企业作为学校长期的实训基地,这样既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也发挥了学校人才优势,促进了农科教结合的发展。
4、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和组织,构筑实践性教学核心,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性强,操作性要求高,要想提高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明确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等统筹考虑,理论联系实际,以模块的形式形成实践性教学体系。
同时,整合教学资源,教师可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打破常规的教材章节顺序,因时制宜的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期的时间,鼓励学生在此期间走进农村,亲身体验。
5、积极推崇项目教学法,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战略性,结合当前中职院校教学的实际,积极发挥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构建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农作物或生产技术的周期和环节,有计划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小项目的划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分组进行任务的完成,学生内部自行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对于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去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了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同步。
二、政策资源、就业和创业优势、培训方面
1、用好政策资源。
2012年秋季国家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所有农村孩子上中职都将享受每年2000元免学费补贴,对于现代农艺专业学生还可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贴。
以上政策支持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农村贫困孩子带来了福音,不仅如此,学生毕业后,学校还实行就业指导和创业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这就能激发起大批贫困学生的就读热情,从而减轻招生压力。
2、彰显就业优势和创业优势。
现代农艺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胜任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实用人才,如农业企业技术员、农业技术推广员、新型农民、农村基层干部等,这些人才从目前我市农业发展的形势来看,非常紧缺,因此,这就为农艺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
据此,只要我们实行农艺专业“产教结合”三年三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采取订单式培养,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农业专艺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加强师资培训。
现代农艺专业目前的状况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知识老化,缺乏“双师型”教师。
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当务之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走出去”,加强现有教师在职培训。
让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培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能力,解决现代农艺专业教师知识老化的问题,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
二是“请进来”,聘请企业技术员做兼职教师或实训教师,择优招用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吸收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任教,为职校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实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进得来,学得好,走得出,强化服务和管理意识,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关心学生疾苦,让
学生感到就读现代农艺专业充满信心与希望,有方向,有未来,有出路。
面对学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状况,不同的文化基础,不同的纪律观念,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菜单选择,分块教学。
像产品服务一样,实行“售后服务”,进行跟踪管理,实行“招回制度”,让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人员重新回到学校进行培训学习,我们就一定会突破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瓶颈,把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丁琪,田中宝:《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版
[2]陈亦兰.中职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36-37.
[3]孙屹,《中专学生就业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潘志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与分析[J].河南农业,2007,(06):18-21.
[5]杨松,《择业、就业、创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