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
储能知识问答
![储能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be9e60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2.png)
储能知识问答1. 什么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一种将电能、机械能或化学能等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再次释放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调节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解决能源的间断性和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等问题。
2. 储能技术的作用是什么?储能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供能源储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备用电力供应。
其次,储能技术可以平衡电网负荷,实现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之间的能量平衡,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储能技术还可以用于储存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以平稳供应电力。
3. 储能技术有哪些种类?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重力储能技术和水蓄能技术等。
电池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它们通过电化学反应将能量存储起来。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将空气压缩储存,然后利用储存的压缩空气驱动发电机发电。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则通过电子双层电容存储电能。
重力储能技术将能量以重物或水的形式存储,通过释放并转化其潜在能量来产生电力。
水蓄能技术则利用储水池之间的高差,通过调节水位来存储和释放能量。
4. 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对柔性、稳定性的需求增加,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储能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备用电力供应,减少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它还可以平衡电力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此外,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集中发电和微电网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成本的降低,储能技术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31af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3.png)
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储能技术是指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的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储能技术成为解决能源供应和需求矛盾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见的储能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且每种技术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将能量储存于化学物质中,常见的代表有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流电池等。
其特点是能量密度高、比较安全可靠、循环寿命较长。
由于这些特点,电化学储能技术在便携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热储能技术热储能技术是指利用高温或低温储存热能,例如蓄热水箱、热泵和蓄电疗法等。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高效利用热量、可在长时间内存储能量。
热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供热、制冷和工业生产等领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3.势能储能技术势能储能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或高度来储存能量,例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重力储能等。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大容量储能、使用寿命长。
势能储能技术适用于电力储能和供电平衡,可以调节电网的负荷平衡,提高电能利用率。
4.动能储能技术动能储能技术是指将能量储存于物体的运动中,例如飞轮储能、电能储能等。
其特点是储能效率高、响应时间快、对环境污染小。
动能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需要快速释放能量的场景,如频繁启动的机械设备、备用电源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储能技术,还有其他一些新型储能技术正在研究和发展中,如超级电容器、纳米技术储能、生物质储能等。
这些新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不同的储能技术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能源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储能技术的发展将为能源领域提供更多可持续、高效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储能技术?
![什么是储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a382d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7.png)
什么是储能技术?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类正在越来越依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然而,这些能源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储存以供后续使用。
这就是储能技术的主要作用。
储能技术是为了平衡能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对称性而发展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储能技术做一个全面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什么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指将能量存储在设备中,以便在未来使用。
储能技术的目的是使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达到平衡。
在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时,其产生的电力往往超出当地需要的能量,这时就需要将电力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储能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可再生能源管理外,还包括微型电网、UPS(不间断电源)和调峰电力市场等。
二、储能技术的种类储能技术包括多种技术手段,以下是其中几种:1. 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储能技术之一。
它通过化学反应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中。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高效性和可靠性。
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通过化学反应将能量储存在其中。
超级电容器则是通过电荷分离来储存电能的。
2. 热储能技术热储能技术是一种通过热能来储存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热储能技术包括熔盐储能技术和热机械储能技术。
熔盐储能技术是将钠或钾等金属盐化合物加热并将其储存在储罐中,以便在需要时释放,转化为电能。
热机械储能技术是通过压缩空气来储存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3. 机械储能技术机械储能技术是指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运动,通过机械装置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
机械储能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和弹簧储能技术等。
其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将大气压力下的空气压缩储存在密闭储存器中,并在需要时释放以供使用。
三、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在于其能够平衡能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对称性,使能源具有可持续性。
储能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0a84f0581b6bd97e19eadf.png)
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根据储能技术能量存储原理的不同,储能技术可分为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以及机械储能。
电化学储能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进行能量的存储和释放,这类储能技术运用非常广泛,主要产品有铅酸电池、锂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
电磁储能主要是靠建立磁场或者电场存储电能,主要产品有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机械储能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形式存储,主要产品有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下表中将几种储能的特点进行了对比:。
储能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介绍以及常用的储能方式
![储能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介绍以及常用的储能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2bc884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c.png)
储能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介绍以及常用的储能方式1.储能技术的原理与特点由储能元件组成的储能装置和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电网接入装置成为储能系统的两大部分。
储能装置重要实现能量的储存、释放或快速功率交换。
电网接入装置实现储能装置与电网之间的能量双向传递与转换,实现电力调峰、能源优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等功能。
储能系统的容量范围比较宽,从几十千瓦到几百兆瓦;放电时间跨度大,从毫秒级到小时级;应用范围广,贯穿整个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系统;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才刚起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2.常用的储能方式目前,储能技术重要有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如各类蓄电池、可再生燃料动力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等)等。
1)物理储能中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是抽水蓄能,重要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
抽水蓄能的释放时间可以从几个小时到几天,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0%~85%。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周期长且受地形限制,当电站距离用电区域较远时输电损耗较大。
压缩空气储能早在1978年就实现了应用,但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制约,没有大规模推广。
飞轮储能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存储起来,在要时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
飞轮储能的特点是寿命长、无污染、维护量小,但能量密度较低,可作为蓄电池系统的补充。
2)化学储能种类比较多,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前景也各不相同:(1)蓄电池储能是目前最成熟、最可靠的储能技术,根据所使用化学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
铅酸电池具有技术成熟,可制成大容量存储系统,单位能量成本和系统成本低,安全可靠和再利用性好等特点,也是目前最实用的储能系统,已在小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以及中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但因铅是重金属污染源,铅酸电池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储能材料与技术教材
![储能材料与技术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03abd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8.png)
储能材料与技术教材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储能材料与技术作为解决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教材将系统介绍储能材料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储能材料的种类与特性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等领域,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快速充电的优点。
铅酸电池: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和电动车等领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特点。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等优点,常用于需要大功率瞬时供电的场合。
钠硫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但需要高温环境,对材料要求较高。
三、储能技术的应用电动汽车:通过使用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电动汽车能够实现零排放和节能。
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可以平衡电力供应与需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其利用率。
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储能技术可用于优化能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四、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储能材料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以及环保性。
同时,随着智能电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
然而,储能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锂资源的有限性、铅酸电池的环保问题以及钠硫电池的高温等。
因此,未来的储能技术需要在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五、储能技术的未来展望新材料研发:研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更安全环保的新型储能材料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例如,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混合储能系统:结合不同种类的储能技术,形成混合储能系统,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点,提高整体的性能。
例如,将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结合使用,可以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大功率输出。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062a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4.png)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储能技术是指通过将能源转化成其他形式,并在需要时再将其转化回来,以便于在能源供应不稳定或能源需求峰值时为能源系统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主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热储能以及化学储能。
1.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再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回电能。
常见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电池是最常见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其特点是储能密度较高、可循环使用次数多。
电池的结构包括正负极、电解质和隔膜。
常见的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快速充放电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其特点是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但储能密度相对较低。
超级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短期高功率需求的场景,如电动车的起动和制动系统、电网的频率调节等。
2.机械储能技术机械储能技术是指将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并通过储能装置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再将机械能转化回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机械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能储能和飞轮储能。
抽水蓄能是指在能源供需平衡时,将多余的电能利用起来将水抽到高处,然后在电能供应不足时通过放水发电。
抽水蓄能的特点是储能密度高、可调度性强,但建设成本较高。
压缩空气能储能是将电能转化成压缩空气并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通过放气过程将压缩空气再转化回电能。
压缩空气能储能的特点是成本较低、可调度性强,但储能效率相对较低。
飞轮储能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存储在转动的飞轮中,然后在需要时通过释放储存的机械能将其转化回电能。
飞轮储能的特点是快速响应速度、高效能量转化,但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3.热储能技术热储能技术是指将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热能并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再将热能转化回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热储能技术包括储热材料、储热水箱和地热储能。
储热材料是指通过物质的相变或化学反应将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热能,并储存在材料中。
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
![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7949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4.png)
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由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也成为热门话题。
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被认为是储能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种类电化学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两种。
电化学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利用电极间电荷吸附和电双层电容效应存储电荷的储能装置,与传统的蓄电池不同的是,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在电场中,其能量密度较低,但充放电速度快。
二、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1.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电化学储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三元”,即锂、钴、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储存与传输中。
2.储能电站储能电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其主要作用是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网可靠性,以及储存闲置的电能。
储能电站主要采用电化学蓄电池技术,常见的有铅酸电池、钠、镍、钛电池等。
3.移动能源储备移动能源储备是指在野外出行、急救、露营等场合为手机、电脑、相机等设备提供电力。
移动能源储备采用的电池种类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高能量密度、轻量化、易携带、快速充放电等特点。
在此领域中,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应用较为广泛。
三、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1.新型储能材料的研究新型储能材料是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石墨烯、二氧化钛、硅等材料的研究进展较快,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导电性能和储能密度,有望成为未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主流材料。
2.电极结构优化电极结构的设计对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对电极材料组成、结构、粗糙度等因素的优化,实现了电池的高效率、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
3.储能系统的智能控制储能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教程
![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9d83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4.png)
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教程在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的平衡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储能技术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
一、储能技术的种类1. 蓄电池储能技术蓄电池储能技术是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电池中,并在需要时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蓄电池储能技术主要包括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
2. 抽水蓄能技术抽水蓄能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水从低位抽升至高位来储存能量的方法。
在高峰时段,通过释放储存的水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电网使用。
这种技术具有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可调度性强等优点。
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气能存储,在需要时再将气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
它通过将空气压缩储存,并在需要时通过膨胀机将气能转化为电能。
该技术具有高效率、长寿命、环保等特点。
4.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通过吸附电介质上的电荷来储存能量。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快速的充放电速度,适用于短时高功率输出。
二、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1. 平衡能源供需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可以平衡能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解决能源波动性带来的问题。
通过将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并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释放,可以平滑供电,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2. 调峰填谷储能技术可以存储低负荷时段的电能,然后在高负荷时段释放储存的能量,以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降低峰值负荷,提高电网的灵活性。
3. 提供备用电源储能技术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停运时,可以迅速投入供电,保障关键领域的用电需求,同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韧性。
4. 电网频率调节储能技术可以通过快速充放电调节电力系统的频率。
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现状
![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0b80a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c.png)
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现状随着人类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对于高效能源储存及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其高效、环保,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储能技术是通过将能量转化为电能来实现储能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为在两块导电材料之间将电荷分离,形成电化学反应来储存能量,从而实现高效能源转化及储存。
二、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种类目前,常见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锌空气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主流的电池类型,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其优势在于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较为传统的一种电池,但其在使用寿命以及能量密度等方面已经不如锂离子电池。
其主要应用在较为底层的设备上,如UPS电源。
镍氢电池镍氢电池的优点在于其对环境污染小,而且循环寿命较长,但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锌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使用空气中的氧对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优势在于高能量密度、环保且材料安全。
三、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1. 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等。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呈现高速增长,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款电动汽车。
但同时也暴露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如短路、高温等,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2.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性好以及抗震性能强。
但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充电时间长等问题限制其发展。
随着技术不断升级,铅酸电池也在逐渐“绿色化”,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生物降解材料等。
3. 镍氢电池镍氢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逐渐提升,目前已达到与锂离子电池相当的水平。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8bf5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7.png)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储能技术是指将电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以便在需要时将其转换回为可用的能源形式的技术。
它在电网调度、频率调节、峰时电力需求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储能技术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机械储能、化学储能、热储能、电化学储能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种储能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1.机械储能技术机械储能技术是利用动能或势能来存储和释放能量的技术。
其主要形式包括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
(1)抽水蓄能:抽水蓄能是将低谷时段的电力利用来抽水到高处,峰时段释放水能产生电力的一种技术。
其特点是高效、可再生、环保,适用于大型水库等场所。
(2)飞轮储能:飞轮储能是通过转动巨大的飞轮储存能量,然后在需要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瞬时功率大,适用于短期的高功率输出需求场合。
(3)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是将电力利用来压缩空气存储能量,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压缩空气来产生电力的技术。
其特点是灵活性高、成本低、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储能需求。
2.化学储能技术化学储能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能量的技术。
其主要形式包括电池、燃料电池和氢储能。
(1)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储能设备,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
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长寿命等特点,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和汽车等场合。
(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的储能设备,主要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燃料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高效率、零排放、低噪音等特点,适用于汽车、船舶等场合。
(3)氢储能:氢储能是将电力利用来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在需要时将氢气燃烧产生电力的技术。
氢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储存周期等特点,适用于长期的大规模储能需求。
3.热储能技术热储能技术是通过储存和释放热能来存储和转换能量的技术。
其主要形式包括熔盐储热、相变储热和暖通空调贮能。
(1)熔盐储热:熔盐储热是将低谷时段的热能用来熔化盐类材料存储能量,然后在需要时释放热能产生电力的技术。
储能技术种类
![储能技术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f585e2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4.png)
储能技术种类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储能技术可以将多余的能量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储能技术。
1. 蓄电池储能技术蓄电池储能技术是最为常见和成熟的储能技术之一。
蓄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电网或特定设备使用。
目前常见的蓄电池技术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蓄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高效率、长寿命和较高的能量密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和电网调峰等领域。
2.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势能来储存能量。
储能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并存储在地下储气库中,需要时通过膨胀机将储存的空气释放出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储能效率和较长的寿命,适用于大规模能量储存和调峰需求。
3. 超级电容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利用电双层电容器储存电能,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能力。
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的储能效率较高,寿命较长,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和高效能量转换。
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峰和瞬态电源等领域。
4. 重力储能技术重力储能技术是一种利用重力势能进行能量储存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通过将物体抬升到一定高度,储存物体的重力势能,需要时通过释放物体来转化为电能。
重力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储能效率和较长的寿命,适用于山区和高地等地形条件较好的地区。
5. 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燃料电池储能技术利用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同时产生的水也可以作为副产品利用。
燃料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低噪音和零排放等优点,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和独立电源等领域。
6. 磁性储能技术磁性储能技术利用磁场的能量进行能量储存。
其原理是将电能通过电感储存为磁能,在需要时将磁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电网或特定设备使用。
磁性储能技术具有高效率、长寿命和较高的能量密度等优点,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峰和瞬态电源等领域。
储能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
![储能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373b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9.png)
储能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引言当谈到清洁能源时,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通常是首选。
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减少了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然而,可再生能源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波动性。
太阳能和风能的供应受到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容易出现间歇性。
这种波动性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变得复杂,因为能源需求是连续不断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储能技术应运而生。
储能技术的定义储能技术是指将能量暂时存储起来,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它可以解决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之间的时间差异,使得能源供应更加可靠和稳定。
储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储能技术的种类储能技术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储能技术:1. 蓄电池技术蓄电池技术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储能技术之一。
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蓄电池具有高效率、快速响应和可靠性的优点。
它们可以被应用于各种规模的能源系统,从小型太阳能家庭系统到大型电网储能系统。
2. 储氢技术储氢技术通过将氢气存储在合适的容器中,以便在需要时重新释放能源。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车辆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储氢技术具有高密度能量存储和长期储存的优势,但目前仍面临着存储和转化效率的挑战。
3. 汽车电池技术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电池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储能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在不使用时存储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这种技术将电动汽车与能源系统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可再生能源集成的可能性。
4.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利用机械能将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并将其存储在储能设备中。
当需要释放能量时,储存的气体会被释放并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高效性和环保性的优点,但需要解决储气容器的成本和安全性问题。
5. 抽水蓄能技术抽水蓄能技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存储能量。
它通过将水从低处抽升到高处,存储重力势能,并在需要时通过释放水来转化为动能。
电化学储能技术及其应用
![电化学储能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73fa3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9.png)
电化学储能技术及其应用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在特定的电极上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能源储存与稳定供应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就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原理、种类、应用等方面做简要介绍。
1.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原理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基于两种原理: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这种原理主要是基于电化学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器实现的储能技术。
储能装置的主要基本结构由电极、电介质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
其中电极分为正极和负极,电介质则是负责分离正负离子、并限制他们的迁移与相互作用;而电解质则是帮助离子的扩散与偏转,可以使电荷在电极的表面进行对称的匀速移动。
2.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种类目前常见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中比较受关注的两种,它们的储能密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性能稳定可靠,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船舶、机器、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3.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与经济迅速发展,能源的储存和利用需求越来越高。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半导体都采用了不同种类的电化学储能技术。
此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站也是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能量密度,扩展车辆行驶里程。
总的来说,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成为解决能源储存与供应的有效方式。
未来,更多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如钙离子电池等有望加入制造交通、家电、相机、胶片、笔等设备,并融入社会生产,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电池成本、循环寿命、安全等,还需进一步加强科研,以实现技术突破。
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 范文
![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 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abf8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b.png)
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范文(实用版2篇)目录(篇1)1.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概述2.储能技术种类及特点3.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案例分析4.储能技术发展趋势5.结论正文(篇1)一、概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旨在介绍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技术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及其特点,并分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案例。
二、储能技术种类及特点1.电池储能技术:电池储能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储能技术之一,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等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
2.电磁储能技术:电磁储能技术利用电磁场来储存能量,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响应等优点。
但是,电磁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军事领域。
3.液态气体压缩储能技术:液态气体压缩储能技术通过压缩液态气体来储存能量,具有高能量密度、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是,液态气体压缩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电力调峰。
三、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案例分析1.北京市某地区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设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该项目实现了在低电价时段将富余电力储存为电能,在高电价时段将电能释放为电力,从而降低了电力消耗成本。
2.上海市某地区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铅酸电池作为储能设备,通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现电力的储存和释放。
该项目实现了在风光发电不足时储存电力,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电力消耗成本。
四、储能技术发展趋势1.高效能储能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加,高效能储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录(篇2)1.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概述2.储能技术介绍3.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4.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方案5.储能试点示范项目风险评估6.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效益评估7.结论正文(篇2)一、概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文件是一份详细的技术文件,用于描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储能行业概念界定及分类
![储能行业概念界定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3fd3b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2.png)
储能行业概念界定及分类一、储能行业概念界定储能行业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电能、热能、化学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并在需要时将其释放出来供应给用户的一种新兴产业。
储能技术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大、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储能行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市用电提供可靠保障,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储能行业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手段,可以将储能行业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类储能技术电池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成熟的一类储存技术。
根据不同材料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钠离子蓄电池等。
铅酸蓄电池成本低廉且稳定性较好,在低功率需求场景下应用广泛。
锂离子蓄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电站等领域。
钠离子蓄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等优势。
2. 储氢技术储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作为储存介质的储能技术。
通过将电力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氢气,再将其存储起来,以供需求时释放出来。
常见的储氢技术包括压缩氢、液态氢和固态吸附等。
压缩氢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将氢压缩成液态或高压状态进行存储。
液态氢具有较高的质量密度,但需要低温条件下进行存储和运输。
固态吸附是一种新兴的储存方式,通过固体材料吸附和释放氢分子来实现。
3. 压缩空气能技术压缩空气能是一种利用空压机将环境空气进行压缩并贮存在容器中,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产生能量的技术。
压缩空气能技术具有较高的储能效率和较长的储存时间,适用于中小功率应用场景。
目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调峰、备用电源和微电网等领域。
4. 重力储能技术重力储能是一种利用重力势能进行存储和释放的技术。
常见的重力储能方式包括抬升式水池、重物抬升式等。
抬升式水池是一种利用电力将水从低处抬升到高处,再需要时通过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的方式进行释放。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c047a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a.png)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电力储能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化学储能技术是一种高效、稳定、可靠且环保的电力储存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家庭储能、储能电站等领域。
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种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等。
其中,超级电容器是一种能够高效地存储电荷的电子器件,具有快速充放电、高电能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则是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电池,目前是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主要储能设备。
二、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化学储能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电极材料、液体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等方面。
例如,针对电极材料的研究,目前主要关注于提高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液态电解质则是锂离子电池最常见的电解质,目前研究重点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其导电性和隔离性能。
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固态电解质也被广泛研究应用。
超级电容器方面,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为了提高能量密度,研究人员将超级电容器与其他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等相结合,形成混合储能装置。
同时,研究人员也在探索新型的电极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
三、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化学储能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电化学储能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奠定基础。
在家庭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技术可以解决家庭用电峰值和谷值不均衡的问题,为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做出贡献。
在储能电站领域,电化学储能技术可以解决电网负荷平衡不足的问题,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目前储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储能技术知识点总结
![储能技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d3f6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e.png)
储能技术知识点总结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
物理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和超级电容器等;化学储能技术则包括电池、燃料电池和氢能储能等。
不同的储能技术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可以满足不同形式的能源存储和释放需求。
一、物理储能技术1. 抽水蓄能:抽水蓄能是利用水能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技术,通常通过将水从低地势储存区输送到高地势储存区,然后再通过水轮发电机将其释放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对能源进行长时间的储存和释放,更适用于基于水能的系统。
2. 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压缩空气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技术,通常通过将空气压缩储存在储气罐中,然后再通过膨胀机将其释放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进行快速的储存和释放,适用于基于风能或太阳能等波动能源的系统。
3. 重力储能:重力储能是利用重物的位置变化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技术,通常通过将重物从高处储存区降落到低处储存区,然后再通过发电机将其释放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进行较长时间的储存和释放,适用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的系统。
4. 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快速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设备,通常通过电场储存电荷以实现对能源的快速存储和释放。
这种技术可以满足对瞬时能量需求大的系统,如电动汽车或轨道交通系统。
二、化学储能技术1. 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储存和释放为电能的设备,通常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等部分组成。
电池的种类很多,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可以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求。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常通过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3. 氢能储能:氢能储能是一种通过将电能用于水电解产生氢气,然后再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长时间存储和释放,适用于太阳能和风能等不稳定能源的系统。
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储能技术种类和特点储能技术是通过装置或物理介质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需要时利用的技术。
储能技术按照储存介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机械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电化学类储能、热储能和化学类储能。
一机械类储能机械类储能的应用形式只要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
1.1 抽水蓄能(1)基本原理电网低谷时利用过剩电力将作为液态能量媒体的水从低标高的水库抽到高标高的水库,电网峰荷时高标高水库中的水回流到下水库推动水轮机发电机发电。
(2)特点属于大规模、集中式能量储存,技术相当成熟,可用于电网的能量管理和调峰;效率一般约为 65%~75% ,最高可达80%~85%;负荷响应速度快(10%负荷变化需10秒钟),从全停到满载发电约5分钟,从全停到满载抽水约1分钟;具有日调节能力,适合于配合核电站、大规模风力发电、超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
(3)缺点需要上池和下池;厂址的选择依赖地理条件,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与负荷中心有一定距离,需长距离输电。
(4)应用目前,抽水蓄能机组在一个国家总装机容量中所占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左右。
截至2012年底,全世界储能装置总容量为128GW,其中抽水蓄能为127GW,占99%。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共有抽水蓄能电站34座,其中,投运26座,投运容量2064.5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11.4亿千瓦的1.8% 。
(另在建8座,在建容量894万千瓦)1.2 飞轮储能(1)基本原理在一个飞轮储能系统中,电能用于将一个放在真空外壳内的转子即一个大质量的由固体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加速(达几万转/分钟),从而将电能以动能形式储存起来(利用大转轮所储存的惯性能量)。
(2)优点寿命长(15~30年);效率高(90%);少维护、稳定性好;较高的功率密度;响应速度快(毫秒级)。
(3)缺点能量密度低,只可持续几秒至几分钟;由于轴承的磨损和空气的阻力,具有一定的自放电。
(4)应用飞轮储能多用于工业和UPS中,适用于配电系统运行,以进行频率调节, 可用作一个不带蓄电池的 UPS,当供电电源故障时,快速转移电源,维持小系统的短时间频率稳定,以保证电能质量 (供电中断、电压波动等)。
在我国刚刚开始在配电系统中安装使用。
电科院电力电子研究所曾为北京306医院安装了一套容量为250kVA, 磁悬浮轴承的飞轮储能系统,能运行15秒,2008年投运。
1.3 压缩空气储能(1)基本原理压缩空气储能采用空气作为能量的载体,大型的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力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在一个地下的结构(如地下洞穴),当需要时再将压缩空气与天然气混合,燃烧膨胀以推动燃气轮机发电。
(2)优点有调峰功能,适合用于大规模风场,因为风能产生的机械功可以直接驱动压缩机旋转,减少了中间转换成电的环节,从而提高效率。
(3)缺点需要大的洞穴以存储压缩空气,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适合地点非常有限;需要燃气轮机配合,并要一定量的燃气作燃料,适合于用作能量管理、负荷调平和削峰;以往开发的是一种非绝热(diabatic)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空气在压缩时所释放的热,并没有储存起来,通过冷却消散了,而压缩的空气在进入透平前还需要再加热。
因此全过程效率较低,通常低于50%。
(4)应用至今, 只有德国和美国有投运的压缩空气储能站。
德国 Hundorf 站于1978年投运, 压缩功率60MW,发电功率290MW(后经改造提高到321MW), 压缩时间/发电时间=4,2小时连续运行,启动过上万次,启动可靠率达97%。
此外,德国正在建造绝热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尚未投运美国Mcintosh, Alabama阿拉巴马州, 1991年投运, 110MW,压缩时间/发电时间=1.6,如连续输出 100MW 可维持26小时,曾因地质不稳定而发生过坍塌事故。
此外,美国正在建设几座大型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尚未投运。
近来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和开发热度在不断上升,国家电网公司已立项研究1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卢强院士。
二电气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的应用形式只要有超级电容器储能和超导储能。
2.1 超级电容器储能(1)基本原理根据电化学双电层理论研制而成的,又称双电层电容器,两电荷层的距离非常小(一般0.5mm以下),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的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
(2)优点长寿命、循环次数多;充放电时间快、响应速度快;效率高;少维护、无旋转部件;运行温度范围广,环境友好等。
(3)缺点超级电容器的电介质耐压很低,制成的电容器一般耐压仅有几伏,储能水平受到耐压的限制,因而储存的能量不大;能量密度低;投资成本高;有一定的自放电率。
(4)应用超级电容器储能开发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技术进步很快,使它的电容量与传统电容相比大大增加,达到几千法拉的量级,而且比功率密度可达到传统电容的十倍。
超级电容器储能将电能直接储存在电场中,无能量形式转换,充放电时间快,适合用于改善电能质量。
由于能量密度较低,适合与其他储能手段联合使用。
2.2 超导储能(1)基本原理超导储能系统是由一个用超导材料制成的、放在一个低温容器(cryogenic vessel)(杜瓦Dewar )中的线圈、功率调节系统(PCS)和低温制冷系统等组成。
能量以超导线圈中循环流动的直流电流方式储存在磁场中。
(2)优点由于直接将电能储存在磁场中,并无能量形式转换,能量的充放电非常快(几毫秒至几十毫秒),功率密度很高;极快的响应速度,可改善配电网的电能质量。
(3)缺点超导材料价格昂贵;维持低温制冷运行需要大量能量;能量密度低(只能维持秒级);虽然已有商业性的低温和高温超导储能产品可用,但因价格昂贵和维护复杂,在电网中应用很少,大多是试验性的。
(4)应用超导储能适合用于提高电能质量,增加系统阻尼,改善系统稳定性能,特别是用于抑制低频功率振荡。
但是由于其格昂贵和维护复杂,虽然已有商业性的低温和高温超导储能产品可用,在电网中应用很少,大多是试验性的。
SMES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取决于超导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材料、低成本、制冷、电力电子等方面技术的发展)。
三电化学类储能电化学类储能主要包括各种二次电池,有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这些电池多数技术上比较成熟,近年来成为关注的重点,并且还获得许多实际应用。
3.1 铅酸电池(1)基本原理铅酸电池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之一。
铅酸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极间会产生2V的电势,这就是铅酸电池的原理。
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反应)(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SO4 + 2H2O + PbSO4---> PbO2+ 2H2SO4+ Pb (充电反应)(硫酸铅) (水) (硫酸铅)(2)优点技术很成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左右;效率可达80%至90%,性价比高。
(3)缺点深度、快速、大功率放电时,可用容量下降;能量密度较低,寿命较短。
(4)应用铅酸电池常常用于电力系统的事故电源或备用电源,以往大多数独立型光伏发电系统配备此类电池。
目前有逐渐被其他电池(如锂离子电池)替代的趋势。
3.2 锂离子电池(1)基本原理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个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构。
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此时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则相反,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负极处于贫锂态。
(2)优点锂离子电池的效率可达95%以上;放电时间可达数小时;循环次数可达5000次或更多,响应快速;锂离子电池是电池中比能量最高的实用型电池,有多种材料可用于它的正极和负极(钴酸锂锂离子电池、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钛酸锂锂离子电池等)。
(3)缺点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依然偏高;有时会因过充电而导致发热、燃烧等安全问题,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通过过充电保护来解决。
(4)应用由于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计算机、手机等便携式和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所以它目前几乎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较高,这是它能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的主要原因。
它的技术发展很快,近年来,大规模生产和多场合应用使其价格急速下降,因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锂离子电池技术仍然在不断地开发中,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进一步提高它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以及新的正、负极材料的开发上。
3.3 钠硫电池(1)基本原理钠硫电池的阳极由液态的硫组成,阴极由液态的钠组成,中间隔有陶瓷材料的贝塔铝管。
电池的运行温度需保持在300℃以上,以使电极处于熔融状态。
(2)优点循环周期可达4500次;放电时间可达6至7小时;周期往返效率约为75%;它的能量密度高,响应时间快(毫秒级)。
由于它使用了金属钠,是一种易燃物,又运行在高温下,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
(4)应用日本的NGK公司是世界上唯一能制造出高性能的钠硫电池的厂家。
目前采用50kW的模块,可由多个50kW的模块组成MW级的大容量的电池组件。
在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地已建有约200多处此类储能电站,主要用于负荷调平、移峰、改善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池价格仍然较高。
3.4 全钒液流电池(1)基本原理在液流电池中,能量储存在溶解于液态电解质的电活性物种中,而液态电解质储存在电池外部的罐中,用泵将储存在罐中的电解质打入电池堆栈,并通过电极和薄膜,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缺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与其他电池相比,如锂离子电池,要低;响应时间也不很快。
(3)优点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已比较成熟;寿命长,循环次数可超过10000次以上。
液流电池有多个体系,其中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VRFB)最受关注。
这种电池技术最早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明,后技术转让给加拿大的VRB公司。
在2010年以后被中国的普能公司收购,中国的普能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外一些试点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应用。
电池的功率和能量是不相关的,储存的能量取决于储存罐的大小,因而可以储存长达数小时至数天的能量,容量也可达MW级,适合于应用在电力系统中。
四热储能(1)基本原理在一个热储能系统中,热能被储存在隔热容器的媒质中,以后需要时可以被转化回电能,也可直接利用而不再转化回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