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时
记事类阅读理解技巧
![记事类阅读理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fd895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1.png)
记事类阅读理解技巧
记事类文章通常会涉及到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细节信息,因此阅读理解技巧对于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阅读记事类文章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信息。
一、把握文章主体
记事类文章通常会涉及到一个或多个事件,而这些事件通常会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因此,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读者应该首先把握文章主体,即事件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人一天的行程,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这个人先去了哪里,又去了哪里,每个地点停留了多久等信息。
二、关注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
记事类文章通常会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事件的顺序、人物的关系等都非常重要。
因此,读者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这些细节信息。
例如,在一篇描述一个人物生平的文章中,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这个人物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成长经历、重要事件等信息。
三、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
记事类文章中,事件之间通常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此,读者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在一篇描述一个企业成功的文章中,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这个
企业成功的原因、成功的过程等信息。
四、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记事类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影响。
因此,读者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应该特别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一篇描写一个场景的文章中,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五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二 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 例题讲解 阅读讲义 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二 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 例题讲解 阅读讲义 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92928e998fcc22bdd10d11.png)
五年级阅读训练专题二记事类文章阅读阅读方法指南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的教育。
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叙述的“六个要素”。
记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
如果找到这些答案,我们就会很快感知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二、理清叙述的线索,留意记叙的顺序。
线索是记事文章的脉络,起着贯穿全文的作用。
一篇记事文,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
在阅读时我们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叙事的条理,进而一步一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还能从中学到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这些记叙的顺序形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
如倒叙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插叙会对情节起到补充的作用。
三、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表达方法。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是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的。
我们阅读时,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又是抓住哪些重点,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
另外,记事文章长于运用综合表达,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和抒情。
在运用议论时,是把所记叙事件本身包含的深刻意义揭示出来,要言不烦,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理解。
在运用抒情时,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件抒发自己的感受;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透在字里行间,情随事发,使事、理、情熔为一炉。
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和学习。
四、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情也都是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结束的。
阅读时,抓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帮助你理清文章的脉络,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_初中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_初中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0bd84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9.png)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_初中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记叙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答题的时候,要运用哪些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技巧【1】1、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2、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
“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5、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
要求:恰当、巧妙,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慎密、转承自然。
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
作用:过渡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
(2)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
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72be8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e.png)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
嘿,咱读写人记事类文章,那可有意思啦!先说说咋读这类文章吧。
得先看人物,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似的,看看这人物有啥特点?勇敢还是胆小?善良还是自私?这就好比在观察一幅画,人物形象得鲜明呀!然后呢,注意那些事儿,到底发生了啥好玩的、感人的或者让人惊讶的事儿呢?这就像在听一个故事,情节得吸引人呀!
读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得仔细琢磨每一个细节。
这就跟侦探破案似的,一个小线索都不能放过。
要是不认真,那可就错过好多精彩啦!安全稳定方面嘛,读文章能有啥不安全不稳定的?只要用心去读,肯定能收获满满。
那这写人记事类文章啥时候读呢?比如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考试的时候,自己想放松的时候,都可以读呀!优势可多啦,能让你了解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生活,增长见识呢!就像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
我记得有一次读一篇写老师的文章,哇,那个老师好严厉但又好负责,就像一个严格的家长,让人又爱又怕。
从那篇文章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老师的影子,也更加理解老师的辛苦了。
所以呀,读写人记事类文章超棒的!赶紧去读起来吧。
记事类文章阅读
![记事类文章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cce1d9005087632311212d2.png)
记事类文章阅读————————————————————————————————作者:————————————————————————————————日期:ﻩ记事类文章阅读如何阅读记事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记叙的“六要素”首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弄清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这种方法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寻找答案不赌不快的感受。
(3)插叙,主要是叙述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件事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叙述文字更加清楚、明白。
理解了事物的发展顺序,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三、抓住文章的重点在记事类文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类文章的主体。
抓住这一部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整篇文章,从而更好地把握住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另外,在叙述描写时作者有时表达自己的感谢、认识,也就是说,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评价。
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时要加以注意。
【阅读训练1】换伞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也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容易轮到我买了。
我收下雨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怎样阅读记事的文章7.4
![怎样阅读记事的文章7.4](https://img.taocdn.com/s3/m/09795f7027284b73f2425058.png)
怎样阅读写事的文章记事的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首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弄清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3)插叙,主是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3、抓住文章的重点在记事文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文的主体,也是文章详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一只(zhī 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
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满意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 luò()在一片汪洋之中。
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 xiǎn (),一面叹息道:“唉,真kě lián(),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如何阅读记事类型的文章
![如何阅读记事类型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45c455ee910ef12d2af9e752.png)
如何阅读记事类型的文章什么是记事类的文章呢?记事类的文章,就是通过记叙一件事或几件事,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要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时间、地点,牵涉到一些人物,事情有起因、经过、结果。
阅读时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较快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叙事的线索和顺序。
线索是记事文章的脉络,串联了全文,阅读时把握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住了文章叙事的条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
这些叙述顺序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灵活运用。
三、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记事类文章是抓住事情的重点来写的,我们阅读时,要搞清楚,文章是抓住哪些重点,怎样抓住重点来写。
另外,记事文章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常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和抒情,议论往往揭示出所叙述事件的意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常常是针对记叙的事件书法自己的感受。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事,在自己身上也会发生很多事。
写事的记叙文就记录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
这类文章通过写清生活中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者表达一种思想感情,留给读者一种启迪、一种感悟。
那么我们在阅读这类以叙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记事文体的时候怎么做呢?写事的文章往往要有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知道了这六个要素,在写作中就可以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了。
同样,我们在阅读时,作为读者需要把文章的这六个要素搞清楚。
通过找到六个要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就可以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把握六要素进行阅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到记叙文的六要素2、关注事件中的人物3、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4、从题目入手例文:耐磨的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
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
怎样阅读记事类的文章?
![怎样阅读记事类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e751300903d8ce2f006623e6.png)
怎样阅读记事类的文章?名师支招: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
无论繁简,写下来就属记事。
阅读记事文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1、弄清记事的“六大要素”记事文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的原因、事件的结果六要素(也有的认为是“四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阅读时,可从时间的先后和地点的转移两方面去掌握文章叙述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这样才有助于把握全文,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2、弄清叙事顺序(记叙方法)读文章时,弄清作者的叙事顺序很有必要,便于把握事情的脉络。
一般叙事顺序有三种:①顺序。
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②倒叙。
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断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这种方法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寻找答案不睹不快的感觉。
③插叙。
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要对所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叙述文字更加清楚、明白。
3、弄清典型事例阅读记事文章,注意体会文章所选取的典型事例。
因为典型事例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从而让作者的写作目的自然顺利地达成。
4、弄清环境描写的烘托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事文章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让同学们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事件背景有更深入得理解;社会环境的描写,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事件及其中人物的时代特征。
典型环境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这是记事文章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
要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每篇记事文章对这两大要素的具体写法。
5、弄清叙事中的议论和抒情叙事时作者往往要在叙述描写是,发表自己的感想、认识,也就是说,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评价。
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闯关练习:(一)只隔了一座假山小区空地,前楼后楼之间,是一个小小的假山池塘。
每逢初夏,水面上浮满一朵朵粉白如玉的睡莲,从阳台看下去,仿佛织满白色花朵的锦缎。
三年级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e642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5.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含答案)记事类文章——阅读有方法记事类文章,就是通过记叙某些事情,或阐述道理,或赞美人物,从而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那么,在阅读此类文章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1.弄清楚事情的六要素记事类文章,一般由六个要素构成,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理清六要素,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所写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从整体上明白作者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文章的记事顺序一篇记事文,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叙事的顺序和条理,进而一步一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事类文章一般都有详有略,凡是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会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详写。
阅读时,我们要抓住重点,认真分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看法及观点,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为文章划分层次段落前面三个步骤完成以后,就要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记事的文章,划分层次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二是按因果关系来划分。
层次划分清晰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5.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一般都会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进行叙述。
阅读时,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作者抓住了哪些重点,又是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
把握住了这些,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中心了。
阶梯训练一弄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会很快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1.“小溪”的欢歌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如何阅读记事类文章+例文+阅读题
![如何阅读记事类文章+例文+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3d1fa9f78a6529657d536d.png)
阅读: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让更多的人重新感受这些事情。
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教育。
1、把握记事文章中叙述的六要素记人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到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如果这样找到答案,我们就回很快感知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2、理清叙述的线索一篇记叙文,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
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在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叙事的条理,进而一步一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阅读时还能从中学到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
3、把握叙述的顺序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文章时,一定要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
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这些叙述的顺序形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
在分析倒叙与插叙时,要弄清它们和顺序接茬的地方,这样有助于掌握文章的条理和连贯。
4.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表达方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是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的。
我们阅读时,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又是抓住哪些重点,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
另外,记事文章长于运用综合表达,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和抒情就。
在运用议论时,往往是把所记叙事件本身包含的深刻意义提示出来,要言不烦,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理解。
在运用抒情时,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件抒发自己的感受: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情随事发,使事,理,情熔为一炉。
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和学习。
【例文】我比别人更在乎15 岁那年, 他参加了全市组织的乒乓球比赛。
不大的体育馆座无虚席。
然而,他发挥得并不好。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417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1.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一、概括内容要素归纳法(抓住“二主要”:人+事)(2)做了什么事或怎么了(3)补充起因、结果、时间、地点(有必要交待哪个便交待哪个)要求:语言简洁。
可以用反推文章内容的方法检验正确与否。
答案模式:××人+为了××目的(在××情况下)+××时间××地点+做了××事+结果二、明确中心(1)看标题(2)看首尾(3)看议论、抒情句三、记叙的线索(1)时间(2)行踪(3)人物(4)物件(5)事件(6)情感变化(7)见闻和感受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一些词语或一些事物;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模式: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四、分析词的含义和作用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一些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突出中心;内容集中,对比鲜明;(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使叙述更加充分,内容更充实;为下文的……做铺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1)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一些重要情节提到前边来,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
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
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么插入的这段事情就是插叙部分。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技巧——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技巧——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997cb848f12d2af90242e6cc.png)
小学五年级阅读技巧——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阅读指导——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首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
如果这样找到答案,我们就很快感知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2、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这种方法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寻找答案不睹不快的感觉。
(3)插叙,就是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叙述文字更加清楚、明白。
理解了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3、抓住文章的重点,领悟思想感情在记事文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文的主体。
抓住这一部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整篇文章,从而更好地把握住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另外,在叙述描写时作者有时表达自己的感想、认识,也就是说,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评价。
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时要加以注意。
我们阅读时,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文章的重点来领悟思想感情。
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写红四团在二十几个小时内,怎样从二三百里路外赶去夺下泸定桥的。
红四团要完成任务,一是要像飞一样超过敌人的援军,和敌人抢时间,比速度;二是要发挥红军的威力,以少胜多,把泸定桥这座天险攻下来。
记事类文章阅读要点
![记事类文章阅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e553b9cf84b9d529ea7af5.png)
阅读有方法记事类文章的阅读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
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①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②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
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托物言志)。
记事类文章的阅读要点:一、弄清文章的六要素弄清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了解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叙述的基本要素、作者的情感变化、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二、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重点阅读和领会详写的部分,确定阅读方向三、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四、学会划分文章的层次按时间推移、事情发展、空间位置变化等划分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领会中心思想(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生命的价值①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②院长总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
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④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
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
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⑤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章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4fbb71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f.png)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章
写人记事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自古以来就深受世人喜爱,它可以表达一个观念、描述一件事情,也可以表现人物生动形象,反映细微心思。
因此,如何准确、深刻地阅读写人记事类文章,对于阅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仔细研读作者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正如有老师所说:“你的耳朵听,你的眼睛看,你的大脑思考。
”从技巧上来讲,仔细观察作者使用的词语,阅读时慢慢反复,仔细琢磨,能够有效地提升理解能力。
其次,要认真思考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的实质内容。
在这一步,你需要针对作者的文字进行深入的思考,探寻作者的用意,从历史、社会环境及文学形式的深层次进行剖析,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意念。
再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多积极发掘文章蕴藏的情感内容。
艺术作品除了能够传达一种思想外,还能传达一种情感。
针对特定文章,不妨多从情感这一角度去分析,从作品中感悟作者对人生、社会、过去和未来的看法和态度。
最后,准确有效地总结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在看完文章之后,要做一个总结,思考文章存在的价值观以及文章如何影响你自己。
这样有助于你把一篇文章的内容深深地深入自己的思维,对自己的思考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就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准确地阅读写人记事类文章,要求我们仔细研读作者的语言、认真思考作者的用意,多积极地发掘文章
蕴藏的情感内容,且最终要作出准确有效的总结。
通过上述方法,阅读者可以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体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认识。
(完整word)如何阅读叙事类文章
![(完整word)如何阅读叙事类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353ac899011ca300a6c390ff.png)
一、知识总结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只有弄清了六要素,才有助于把握全文,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理清发展顺序,把握主要内容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是记叙的基本方法。
倒叙的作用往往是“给读者一个惊喜",引起悬念,倒叙一段故事片段后还得转入顺叙.插叙和补叙的作用是介入,补充另外的小事情,以利于读者更全面的了解和注意事件.如果文章开头采用了倒叙,阅读时就注意是从整个事件的结局说起,还是从事件的中间部分说起的,何时倒叙部分结束又转入了顺叙,事件的各个阶段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衔接。
文中有插叙时也要注意插叙部分何时结束,在何时与顺叙衔接。
搞清记叙的顺序,也就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3.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思想感情记事类文章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事情的经过上,我们阅读时,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文章的重点来领悟思想感情。
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写红四团在二十几个小时内,怎样从二三百里路外赶去夺下泸定桥的.红四团要完成任务,一是要像飞一样超过敌人的援军,和敌人抢时间,比速度;二是要发挥红军的威力,以少胜多,把泸定桥这座天险攻下来。
“抢时间"和“攻天险”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件事情的重点,通过这两处重点,充分体现了红四军团的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为伟大的革命事业奋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展现了出来.4。
要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中心思想先从局部入手,审视每个自然段并简要概括其大意,然后再归拢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划分出有相对独立内容的“意义段”,并作简要概括。
在排查层次的基础上分清大的“段落”(也叫部分),这样全文的大意就明朗了.一般说,除了开头的引文和结尾外,其主体部分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划分层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发生、发展、高潮、结果这几个层次.(2)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划分层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层次。
三年级记事文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演示模板.doc
![三年级记事文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演示模板.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d151f3fe4733687f21aa8e.png)
一、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记事,主要是通过记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通过叙述、描写的手法写人记事,有时也要结合抒情和议论。
根据小学阅读要求。
阅读记事类文章应注意:一知:掌握记叙文六要素,把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写清楚。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缺一不可,构成一篇完整的记事文章。
二知:掌握记事类记叙文的基本叙述方法。
记事类文章采用最多的是顺叙,即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叙述。
其次还有倒叙和插叙。
倒叙即先写事情的结果,后写原因和经过;插叙是记叙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有关的情节,叙述完后再接着原来的事情记叙。
三知:掌握记叙文的人称方式。
记叙文有三种人称方式,即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
小学阶段较为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写自己新亲身经历的事;第三人称也时常用到,但不如第一人称使用频率高。
运用第一人称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感受和认识,亲切自然。
四知:把握文章的特点和重点。
叙事类文章要选择最有意义的、最熟悉的事情来写,抓住特点和重点。
三年级语文快速阅读提高鲁班造伞很久以前,还没有伞。
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
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
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
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
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
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写人记事阅读答题技巧
![写人记事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f5f1b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a.png)
在阅读理解中,写人记事的文章是常见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通过描述人物和事件来传达思想、情感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类文章,本文将提供写人记事阅读答题技巧的指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文本在阅读写人记事文章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
包括:文本的主题是什么?背景是什么?主要情节是什么?作者的写作风格又是怎样的?分析人物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经历、表现等方面,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如:主人公是什么样的性格?他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反映出他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事件分析事件是写人记事文章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我们需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如:文章中发生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对人物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事件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目的关键。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例如:根据文章中的描述,可以推断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根据文章中的事件,可以推断出哪些主题和情感?总结主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总结文章的主旨。
这包括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意义。
例如: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文章的意义对读者有什么启示?技巧应用为了使文章更加通透、流畅、生动,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写作技巧。
例如:如何构建文章结构?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如何布局谋篇?如何使用修辞手法?这些技巧的应用可以使文章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体判断不同的文体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我们需要注意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展开、描写的细腻程度等方面;在新闻报道中,我们需要注意用客观、简洁的语言描述事实,避免主观情感的影响。
因此,在阅读理解时,我们需要根据文本的文体来判断应该使用何种技巧。
情感理解掌握文本中的情感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我们需要分析文本中的情感表现,例如: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文中的人物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这些情感的表现方式和内涵又是什么?通过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
![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3966efdf12d2af90342e659.png)
叙事类文章的浏览办法和答题技能浏览以叙事为主(即记叙文)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理清作者的写作思绪,然后按次序细读.一.浏览办法1.懂得叙事的“六要素”.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人物.时光.地点.工作的原由.经由和成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工作的前因后果,懂得文章的重要内容.2.抓住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是记叙文中贯串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计划的重要身分.浏览记叙文,要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懂得全篇的思惟内容.文章的线索各有不合,有的以时光和空间的转移为线索,纪行类文章大都如斯,有的以事宜的成长为线索,有的以作者的情感变更为线索.抓住线索,更有利于理清浏览思绪.3.理清文章叙事的次序叙事文章的次序一般有三种:(1)次序,就是按工作产生的经由,按照时光的先后论述.这是叙事的最根本方法.(2)倒叙,就是把工作的终局或某个最凸起片断先写出来,然后再写工作的产生.经由等.这种办法使人感触感染到论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查找答案不睹不快的感到.(3)插叙,在论述某一事宜的进程中,对所要论述的某一事宜进行须要的交卸而拔出的论述.当交卸停止后,文章按本来的论述持续进行.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论述文字加倍清晰.明确.懂得了工作的成长次序,可以更好地掌控文章的构造想路.4.抓住文章的重点在叙事文中,工作的经由是文章的主体.抓住这一部分,有助于我们懂得整篇文章,从而更好地掌控住文章所表示的中间思惟.在论述描述时还可以表达作者的感触.熟悉,也就是说,直接表达对人物.事宜的评价.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浏览时要加以留意.5.留意事物之间的互相接洽事物都是互相接洽的,工作也都是在事物之间的接洽和变更中产生.成长.停止的.浏览时,抓住事物之间的接洽,就能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加深对文章思惟内容的懂得.二.答题技能1.根据寄义深刻的语句.段落领会文章的思惟情感.作者在标明本身的立场时,力图晴明,以便于读者和本身产生情感上的共识.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立场,我们或者要接洽作者写作时特定的汗青布景,或者接洽文章的写作手段,或者接洽文章的重要内容.中间意思和构造层次进行懂得,尤其要接洽句子或语段地点的高低文的具体语境懂得.2.根据带有情感颜色的语句,领会作者的思惟情感.文章是经由过程具体的说话文字来神色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吐露出本身的不雅点和立场,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群情的办法来宣泄本身的情感.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情感颜色的语句就能领会出作者的情感来.3.在重复朗读与诵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惟情感.有用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刻的掌控文章的重要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惟情感.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懂得,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进修办法.此外,也有文章的开首.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行动、态度等隐秘而不易捉摸。 (
)
(2)多余、麻烦。(
)
(3)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诡秘(
) 匆忙(
) 困惑(
)
3、本文记叙了两件事:一件是
(
);第二件是
(
)。
4、朋友让六岁的盲童买香烟,其目的是什么?用“——”画出 有关的句子。 5、标题“留着爱的位置”表述的意思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
而朋友却诡秘一笑,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包烟来,说:“以为 我真没烟哪?其实我是故意让她去买烟的。因为即使帮我们买 一点点小东西,她也能感觉到自己被我们需要着,而不是像个 累赘。”
听罢,我心中震撼,为这位父亲给女儿细心留下的爱的位置。 回到家,我刚跨进家门,父亲正要出去。他从衣架上取下大 衣套在身上,就要匆忙出门。我一把拉住父亲:“外头冷着呢, 你把扣子扣上吧。”
A、心怀不要被别的事占满了,要给爱留下位置 B、要给别人留下爱你的位置,不要被其他事情占满了 C、在给别人爱的时候,要留下位置让对方好好爱你 6、本文记叙了两件事,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课堂小结
原来阅读短文也是讲究方法和 技巧的,今天学习的记事类文章阅 读的两个秘诀掌握好了吗?快来试 试吧~~
• 插叙: 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课堂输出
留着爱的位置
去朋友家玩,见到了他的女儿,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叫贝 贝,是一个盲孩。
坐下闲聊的片刻,我们的烟抽完了,朋友便叫贝贝到小区 门口的小店去买。我说还是我去吧,朋友却说不用,硬是把我 按在座位上说:“贝贝已经很熟悉小区的路了,她可以买得到 的。”贝贝摸索着出去了,只是我依旧困惑,又问道:“我去 不是更方便吗?”
怎样阅读 记事类文章
目录
课堂导入 课堂输出
课堂输入 课堂小结
课堂导入
1.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 2.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 3.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 4.七十二小时。 5.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6.守门员。 7.半青半紫。
猜谜语游戏
(尖) (拿) (田) (晶) (雷)
(闪) (素)
谢谢观看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行动、态度等隐秘而不易捉摸。 ( 诡秘 ) (2)多余、麻烦。( 累赘 ) (3)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困惑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诡秘( 神秘 ) 匆忙( 急忙 ) 困惑( 迷惑 ) 3、本文记叙了两件事:一件是( 朋友让盲孩买香烟 );第二 件是(父亲让母亲扣纽扣)。
记事——含义
课堂输入
记事,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一件事 或几件事有条理地叙述出来,让更 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 领悟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鼓舞 或思想教育。
怎样阅读
阅读记事类文章注意以下四方面:
了解记叙的“六要素” 01
02
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
03 抓住文章的重点 04
理清文章的层次
A
人物
D
起因
B
时间
E
经过
C
地点
F
结果
我们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 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 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么样,事情结果如何。这样就 能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给自己留下一件事的 完整印象。
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 发展的,因此,在阅读记事性文章时,一定要弄清 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 插叙。在分析倒叙与插叙时,要弄清它们和顺叙接 茬的地方,有助于掌握文章的条理和连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朋友让六岁的盲童买香烟,其目的是什么?用“——”画出有关的 句子。(因为即使帮我们买一点点小东西,她也能感觉到自己被我们需 要着,而不是像个累赘。) 5、标题“留着爱的位置”表述的意思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心怀不要被别的事占满了,要给爱留下位置 B、要给别人留下爱你的位置,不要被其他事情占满了 C、在给别人爱的时候,要留下位置让对方好好爱你 6、本文记叙了两件事,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爱的本身就是一种互相的给予,在给对方爱的时候,也别忘 了 给他留着一个爱的位置,让他好好地爱你。)
顺叙
按照事情的发 生、发展和结 局的顺序叙述。
倒叙
把事情的结局 或某个突出片 段先写出来, 然后再写事情 的发生、经过 等。
插叙
当叙述某一件 事的过程中, 对所要叙述的 某一事件进行 必要的交代而 插入的叙述。
• 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
• 倒叙: 1、强调。 2、制造悬念。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父亲连忙闪身,挡住我的手,宛如我的那位朋友一般诡秘 地一笑,说:“一出门,你妈就会给我扣上的,让她扣吧。” 父亲刚走到院子里,母亲果然像我一样拉住父亲,一边亲切地 责骂着,一边帮父亲扣好大衣的扣子。
爱的本身就是一种互相的给予,在给对方爱的时候,也别 忘了给他留着一个爱的位置,让他好好地爱你。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