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必需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让读书成为“必需品”
作者:田银萍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0年第01期
“整本书阅读”是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一个任务群。作为第一个任务群并贯穿始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新课标中开宗明义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语文素养。
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常出现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态度上,畏难且急于读完,草草涉猎,部分学生阅读低效;二是方法上,不能钩连,读过的章节与后文不能建立联系;三是能力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需提高,对于某些文字的字面含义和语境义的理解易产生歧义或片面。因此,为解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与设计。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起初,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我选择从贴近学生心理状态且页码较少的《边城》一书入手。一方面让学生降低心理负担,转变畏难情绪,形成“整本书阅读并不是一件难事”的最初且十分关键的印象;另一方面引发和激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尝到甜头,从而能够坚持下去。
突破畏难的第一关后,为增加阅读的分量,我又引入了思想含量较高的《呐喊》一书。思想的提升需要补充大量的历史信息,这个工作可以完全交给学生。我要求学生在前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将鲁迅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经历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随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方法的掌握,可以不断增加阅读难度、增加学生的自主完成度,让学生自己思考、质疑文本,学生也会乐在其中。这种乐是发自学生的内心,学生通过对陌生文本的推理,唤醒了生命本身的温度和热情。
问题引导,提升思想
阅读不同的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疑问,不同的学生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与解答,使得学生在每次上课前都心存一些期待,这也成为了上课的原动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提出阅读中存在的疑惑,可以使学生激活头脑,思维不断碰撞,并不断在文字间寻找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