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艺用人体解剖/ Anatomy For The Artist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周学时/学分:11/2学分
4.授课对象:美术学师范专业
5.使用教材:①《人体结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
②《艺用人体解剖》拉萨.西蒙伯尔特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二、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中,人往往是艺术表现的主体。无论在绘画艺术或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及运动变化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为人体课训练及今后的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首先,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通过一学期32学时的课内外学习,引导并要求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手段,辅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
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2.其次,《艺用人体解剖》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应启发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在关系。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初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准确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同时,明确领会本课程与素描、速写、装饰画、油画、国画、泥塑等人物造型课程之间存在造型技法联系和不同的审美要求,作出深度的视觉审美总结,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人体造型基础。
四、教学方法建议
1.教师应严格按大纲教学;2.第一单元课前须向学生讲明相关教学要求,做好课题设计;3.每学期提供示范作品,并且随堂示范,并集中讲解新课程的有关知识和临摹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对新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4.教师应收集有关人体解剖图片,特别是要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大师作品供学生观摩,提倡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5.重视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与艺术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把个人的理论能力与艺术创造力统一起来,鼓励学生在临摹学习中开拓个性化的绘画语言;6.组织阶段性的观摩展。
五、教学进度表
六、授课内容纲要
1、理论: ①概论:解剖学的艺术。②中西方各历史阶段对人体美的不同
认识。③基本术语解释、人体比例、人体外形的划区、人的形体结构。(以讲述理论为主)(4课时)
2、①人体骨骼: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
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②头部:比例与基本形、五官、头部的类型与特征。③上肢:上肢比例与基本形、上肢形体结构与解剖结构、上肢动态。④下肢:下肢比例与基本形、下肢形体结构与解剖结构、下肢动态。(运用学生课内外临摹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法,进行人体骨骼临摹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人体各部分骨骼造型的基本特点,为下一阶段的速写课打下基础)(12课时)
3、人体躯干:躯干划区与比例、躯干解剖结构、躯干形体结构、躯干的男
女特征及动态。(运用学生课内外临摹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法,进行人体肌肉临摹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人体各部分肌肉造型的基本特点,为下一阶段的速写课打下基础)
4、人体动态:①“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②“重心、重心线、支撑面”③人体动态分析。(运用学生课内外临摹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法,进行手部和足部特写练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手掌和脚掌造型的基本特点,为下一阶段的速写课打下基础)
七、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人体骨骼
2、人体肌肉
3、手部和足部
八、考核办法
平时作业占70%,期末考占30%。
九、教案设计(另详)
《艺用人体解剖》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艺用人体解剖》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 32 实践学时数:32
课程总学分: 2 实践学分: 1.5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美术学
撰写人:傅有为开设实践项目数: 3
一、实践教学目的
《艺用人体解剖》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中,人往往是艺术表现的主体。无论在绘画艺术或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及运动变化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通过一学期32学时的课内外学习,引导并要求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手段,辅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其次,《艺用人体解剖》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应启发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在关系。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初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准确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同时,明确领会本课程与素描、速写、装饰画、油画、国画、泥塑等人物造型课程之间存在造型技法联系和不同的审美要求,作出深度的视觉审美总结,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人体造型基础。
二、实践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