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四望镇城乡总体规划产业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产业专题研究
一、专题概述
1.研究内容
以四望镇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对四望镇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

首先对四望镇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

首先对四望镇的产业现状进行多层次的区位分析,明确其在区域的战略地位,明确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对四望镇产业发展思路和定位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各产业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最后,在结合前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四望镇的产业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并提出四望镇产业整体发展的近远期目标和策略。

2.研究目标
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从区域统筹协调的角度明确四望镇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并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策略的提出,明确四望镇未来产业发展建设的重点和产业布局的宏观格局,以指导四望镇经济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3.研究方法
3.1文献阅读
在研究前期,阅读大量关于产业演进规律、产业演进系统、产业布局相关理论文献,以保证研究思路上的科学性。

3.2资料收集,现场踏勘
通过网络、统计资料和相关部门调研等方法,搜集四望镇的产业经济数据。

同时,还对四望镇进行了现场踏勘,明确四望镇的产业现状,为研究打下基础。

3.3定性定量相结合
定性研究侧重于属性关系研究,定量研究侧重于数量关系研究。

本专题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四望镇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策略和思路。

3.4对比分析
结合四望镇的产业发展现状,将四望镇分别放在市域、县域、镇域的区域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四望镇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

3.5案例研究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学习,吸收案例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为四望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借鉴。

4.研究框架
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产业发展现状概况
1.1市域层面产业发展现状
(1)概况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

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本省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省信阳。

现下辖黄州区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以及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代管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

版图面积17453平方千米,总人口740万。

(2)各县产业现状对比
武穴市2011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523亿元,同比增长30.92%,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黄冈市首位。

在10个县(市)中,武穴的各类农产品产量在市内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

由黄冈市各县(市)数据比较可知,武穴第二产业有着明显的优势,一三产业相对薄弱。

而将其在整个黄冈的排名与湖北省各产业份额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偏大,需继续保持并发展优势产业,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同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从生产总值上,看武穴市始终保持在黄冈经济发展首位;从三产业上看,武穴市优势在二产业,但同时一、三产业也在黄冈保持前列。

丰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为武穴县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粮食总产量保持每年平稳增长。

武穴市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油菜之乡和长江中下游优质水果基地,是湖北省唯一的粮棉油综合高产示范市和“吨粮田”、“双百棉”同时达标的县市。

(资料来源:2008-2012年湖北统计年鉴)
相比周边县(市),武穴市的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没有优势。

但耕地面积在07至11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这说明土地利用趋于稳定,没有发生明显的土地扩张。

(3)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武穴市工业系统进一步完善民有民营化产权制度,工业企业改革改制不断深入和更趋完善。

至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6家,其中国有控股企业8家,民有民营企业98家。

全市登记注册的乡村私营工业企业756家。

特别是在持续发展科技改造的同时,加大高新技术开发应用。

工业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在黄冈第一。

2011年全市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2亿元,增长48.05%;完成工业增加值49.3亿元,增长23%。

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1家,比上年净增31家。

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2家,比上年增加8家。

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3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根据区位商分析结果,数值大于1的说明具有比较优势。

总体而言,武穴市在医药制造、化工制造、建材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比较具有优势。

1.2县域层面产业发展现状
(1)概述
武穴市位于湖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湖北省黄冈市南部,北濒长江,与江西的九江、瑞昌隔江相望,北邻蕲春,西与阳新相接,东与黄梅相邻。

作为湖北城镇化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武汉城市圈是省内城镇化发展的龙头。

由于武穴市位于是长江出鄂入赣的门户,是武汉城市圈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是湖北省规划中的“两圈一带”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

(2)武穴各镇发展定位
武穴市下辖包括四望镇在内的8个镇、4个办事处。

按照《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的内容,各办事处和镇的规划定位和发展侧重点如下:
田镇、大法寺——属于西部工业新城,田镇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居住配套区,大法寺是工业园区的
配套居住区并适当发展农业。

大金、石佛寺、花桥——同属中部工业新城,大金和石佛寺都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并承担配套居住区的功能,花桥重点发展服装纺织业并承担相应配套居住区功能。

龙坪、万丈湖——联合形成了武穴市的东部滨江新城,依托优越的农业基础和历史老街的资源,建设成武穴市重要的棉纺加工业基地和旅游服务中心。

梅川镇——北部的生态新城,同时是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并结合生态农业、风景旅游的生态宜居城镇。

余川镇——武穴的旅游特色镇,以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为主,以生态农业为辅,是武穴市北部的旅游接待中心。

四望镇——武穴的生态特色镇,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建设武穴市生态农业示范镇。

与周边镇相比,四望的农业基础相对深厚,但并不算绝对优势,社会总产值远远落后于周边其他镇,传统优势产业相较来说并不突出。

虽然四望镇在产业上和周边城镇多有重合,但规划的侧重点差别较大。

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背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走绿色宜居路线,生态强镇,是四望镇有别于其它镇最突出的特色和发展之路。

(3)武穴各镇产业现状发展对比
武穴各镇的主要产业概况如下表:
截止2010年底,四望镇耕地面积在全县11个镇中位于第6位,至2012年没有太大变化。

下面对农业产品粮、棉、油、水产品、肉类的产量进行优势比较。

资料来源:2008-2012年湖北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其余镇数据均来自《武穴领导干部手册2011》粮食产量08—09年大幅度提升,09—10年经历小幅回落后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排名2010年末全县第5,地位居中,需要资金技术支持发展。

油料产量5年来未见明显增长,10年末全县居第7,缺乏优势。

棉花产量2010年末排名靠前,但除10—11年小幅回升外,这几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5年总计下降约82%,发展缺乏后劲。

水产品产量10年末地位居中,近5年增长缓慢。

2010年肉类产量全县居第4,较靠前,具有一定发展优势。

但近年产量出现下降,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四望镇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在全县11个镇中居第6位,虽然在本镇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大且基础雄厚,
但从县域角度看,四望镇的第一产业产值地位靠后,与周边地区比较,发展一般农业没有优势。

四望镇产业优势不明显,地位不突出,急需寻找发展突破口。

应依靠交通区位优势,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并发展特色农业,合理选择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发展模式,取得市场效益、科技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与二、三产形成联动。

1.3镇域层面产业发展现状
(1)概述
四望镇地处武穴市西部,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适合需求量大的农作物生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作物生长条件。

地势北高南低,为丘陵平原地貌,中部有两条河流流入武山湖,水资源丰富,为典型的“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

四望镇距离武穴城区28公里,距离“京九”铁路武穴站8公里,距离“沪蓉”高速武穴入口5公里,境内有“京九”铁路栗木客运站和上级规划的“麻阳”高速互通一处。

2011年四望镇社会总产值达54131万元,总人口46624人,人均GDP1.16万元。

(2)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四望镇的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粮食、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特色产业。

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到2012年,四望镇共有农作物播种面积7871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221.1公顷,粮食总产量50325.9吨,产值达9594万元;畜牧业总产值达23254.97万元,其中生猪出栏216726.7百斤,产值19528.9 6万元,家禽45.14万只,产值1263.67万元。

渔业和林业的产值业分别达到4897.6万元和334.8万元。

数据来源:数据均来自四望镇农村统计年报
从2008年到2012年五年来,四望镇的农业产值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畜牧业比例不断增大,并逐步超过了种植业产值。

四望镇各村的农业产业布局大致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镇域中部、西部和西南部以及东部部分地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部,水产养殖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四望镇各村粮食作物产量现状分布图四望镇各村油料作物产量现状分布图2010年
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
2009年
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
2011年
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
2012年
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
四望镇各村水果种植产量现状分布图
四望镇各村生猪养殖产量现状分布图
四望镇各村水产养殖产量现状分布图
(3)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四望域内工业以小型加工业为主。

201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工业企业9个,从业人员32680% 2% 18%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主要从事粮油、加工、缝纫、砖厂等。

同时浙江千千万服装有限公司湖北生产基地和新绣服装厂落户新庙街。

其中千千万服装厂现有职工86人,年加工服装10万件,年产值过3000万元,带动四望镇经济发展。

(4)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四望镇的第三产业以包括餐饮业、理发业、修理业在内的生活型服务业为主。

餐饮业36家,理发业52家,修理业60家。

此外,镇域内还包含金融网点两处,政府在新庙镇区招商引资进行商贸城建设。

四望镇提出借助招商引资,打造商贸“航母”。

2010年,通过招商,引来湖北日日顺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泰盛商贸城项目,打造商贸“航母”,建设商贸物流大平台。

采取边建设边招商措施,促进商家落户,2012年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近100家
(5)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四望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如下图所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值为80:2:18,第一产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第二产业相对薄弱,总体来说,四望镇处于“一三二”型产业结构。

到2011年四望镇人均GDP达1.16万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约合1800美元。

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如下表),可以看出四望镇处于工业化起始阶段向工业化初期转换的阶段,但同工业化真正深入实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
(1)拥有较好的对外交通网络
四望镇距武穴市区28.5公里,西紧邻蕲春县赤东湖,北达柳界公路5公里,距省会武汉200公里。

京九铁路在本镇栗木村设有货站。

黄黄高速、京九铁路、武梅公路、梅马公路和刘新公路为四望镇的综合交通提供了便捷。

省道武梅公路在镇东而过,黄黄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与本镇仅2公里距离。

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四望镇的对外联系。

梅马公路和刘新公路以及武梅公路便捷联系,以及武穴地区中部交通网络环线建设,将四望镇新一轮建设带入高潮。

(2)丰富的资源条件
自然条件——四望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

地势北高南低,且中部有两条河流流入武山湖,为丘陵地貌“三山两水五分田”。

境内西有四望山,北有连城山脉。

农业资源——四望镇是农业大镇。

主产水稻、棉花和油菜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花生、油菜、水果(柑橘、西瓜)和松脂。

林木资源较丰富。

水产养殖以鱼类为业,兼养河蟹。

畜牧业以养殖牲猪为主,年出栏牲猪8.5万头左右。

矿产资源——境内有丰富的石英石、重晶石、煤等矿产资源,现状处于未开发状态。

水文资源——镇域内水网密布,有多个水库及湖泊。

其中,武山湖位于镇域最南端;南部有崇山水库,北部有饶汝冲水库,中山围水库连接西北部蕲春的赤东湖;两条主要河流梅川河及铁石河由南至北穿越镇域。

旅游资源——四望镇,因庙而起,如新庙、里庙、高庙等,还有远近闻名的药王庙和石门寺,另有鼓山遗址,刘家咀矿冶遗址及螺蛳山遗址等名胜古迹。

(3)充裕的空间载体
空间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望镇国土面积103.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镇区北部为京九铁路,西为四望山,南部低山丘陵较多,但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开阔,能满足远期乃至远景城镇用地的需要。

总的来说地质条件较好,可利用程度比较高,可拓展的空间资源和景观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劣势:
(1)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需调整
2008年四望镇全镇工业总产值1.43亿元,农业总产值0.99亿元,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2.31亿元,在全市处于中下水平,经济实力较弱。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89:2:9,呈现“一三二”型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比不平衡,对农业依赖性过强,工业过于薄弱,服务业比例偏低,产业结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2)一产科技水平低下
四望镇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不强,导致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档次不高,更新换代步伐不快,整体发展水平难以提高。

同时其经济发展没有建立在当地生态基础上,优势产业例如生猪养殖、粮食种植等属于自发式的无序发展。

农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亟待整合,产业发展必须以追求农产品生产的现代科技化和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目标,完成向现代型生态农业的转型。

(3)二产基础薄弱
四望镇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含量低,知名品牌少,产业规模小。

产业结构仍处于传统的前工业化阶段,采石、食品等资源粗加工型工业所占比重较高。

工业发展必须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寻找符合当地条件的新型经济增长点。

(4)三产层次较低
四望镇服务业目前以零散的饮食业和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小型店面为主,产业层次较低。

导致其配套能力不强,从而整体发展水平难以提高。

同时三产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经济增长点后劲不足,仅靠目前的现状难以带动产业的发展,必须寻找新型经济增长点,发挥四望生态资源优势,提高商品经济层次。

2.3机遇:
(1)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将经济发展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这对于中部城镇来说是一个契机。

加强现代化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国家对中部发展的定位涉及的主要方面,四望镇所在的武穴市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基地,镇域内具有丰富的农业生态优势;在良好的发展大环境下,四望也可争取省市给予的优惠政策和争取重大项目投资,从而带来新的资金和项目投入。

(2)武汉城市圈的建设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发展的核心。

在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武穴建设和发展船舶工业、建材工业等优势产业,与周边形成明确的产业合作和分工;这些将为武穴加快发展提供重大战略机遇,由此而必将带来四望的外部发展环境的改善。

同时,黄黄高速、京九铁路、武梅公路、梅马公路和刘新公路为四望镇的综合交通提供了便捷,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四望镇的对外联系,将四望很好的融入了中部交通体系中,拉近了与武汉城市圈的距离。

(3)区域产业的扩散与转型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心向中国快速转移。

同时,“珠三角”、“长三角”、“闽台”地区产业也向中西部转移,这也使四望镇获得了区域产业扩散的发展机遇。

联系最为紧密的是武汉市的产业向市外转移。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动“中部崛起”战略,湖北作为领头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兴产业的进入,也使原有的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向外转移。

这些都为四望的产业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发展动因。

(4)旅游市场机遇
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

武穴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体系,四望镇的旅游业将会融入这个旅游体系,串联武穴南北两大旅游片区,完善旅游线路,促进武穴市旅游业发展。

同时使自身的旅游业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2.4挑战:
(1)区域内部竞争及产业同质化的压力
四望镇东与大金镇交界,南与大法寺相连,西与蕲州镇相望,北与梅川镇毗邻。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镇区的现状及发展程度相似,产业类型相似,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缺少合作与对话,区域内竞争压力大,怎样处理好区域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是影响四望镇发展的重要命题。

(2)来自自身的挑战
四望是农业镇,经济底子薄,综合竞争力不强。

如何进行快速的体制调整,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寻求新的产业发展点,实现产值的有效增长,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腾飞,将是四望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挑战。

三、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1.第一产业的发展思路
1.1产业发展模式
(1)现代农业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2)选择发展现代农业原因
就全国大背景而言,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也是“四化同步”提出的重要要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就四望镇本身条件和地理位置而言,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七区二十三带”格局中,四望所处的长江流域被列为我国现代农业重点推进地区,意义重大。

选择发展现代农业是四望镇农业发展的必然道路。

(3)发展模式
由于现代农业内涵丰富,它的发展模式也是多样的。

根据四望的现状特征及发展条件,重点提出如下几种模式:
1)高效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案例:“金沙贡茶”好上“贡”——贵州清池镇
金沙贡茶高效农业示范园依托金沙县历史悠久的贡茶文化,以贡茶发源地清池镇为核心,大力打造“金沙·中国贡茶之乡”公共品牌,形成基地生产、产品加工、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目前,金沙清池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助推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

启示:四望农业发展应借鉴高效农业面向市场的模式。

2)质量农业
一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农业,是以农产品品质高级化和农业生产结构高度化为核心、以追求更高的经济回报为目标,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推动力的开放性农业。

案例:“贵族西瓜”哪里“贵”——广西寨安乡
出产于宁明县寨安乡江蓬村高产高效大棚西瓜种植示范基地的“贵族西瓜”,批发价每斤约4元,零售价5元,一上市就一抢而光……在五六毛钱一斤西瓜满大街叫卖的季节,还有这样既高价又畅销的西瓜不免令众多瓜老板羡慕嫉妒恨。

事实上“贵族西瓜”之所以身价高,是因为它的生活条件优越、科技含量也高。

从出生到成熟采摘,“一生”都居住在大棚里,双色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滴灌。

普通西瓜一年一茬,最多两茬。

“贵族西瓜”源自海南,又在新疆杂交制种,一年一种多收,可收四五茬,年亩产量达一万斤,比普通西瓜的产量高出2至3倍,亩纯收入两万多元。

启示:四望农业发展应借鉴质量农业加大科技投入。

3)生态农业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案例:“仙河腾飞”怎么“飞”——山东仙河镇
“睡到自然醒,吃到自然饱,玩到自然累”,这是对仙河镇得利斯黑山猪养殖基地养殖经验的生动概括。

这套“自然生态疗法”让该基地的黑山猪个个体态匀称、长势喜人、价格诱人,上门订货的客商络绎不绝,让仙河镇生态黑猪养殖市场日趋活跃。

另一方面,水产养殖采用“鱼虾蟹立体混合养殖”的合理搭配,投放少量肉食性鱼类用来控制病死虾,充分利用池塘的天然饵料生物,通过不同类型水产品的食性互补原理,达到养殖池塘自身生态改造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池塘的整体经济效益。

启示:四望农业发展应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效益。

1.2产业发展定位
1.2.1主导产业——花卉苗木和水果种植
(1)花卉苗木
现状
2011年四望镇将“生态立镇”作为全镇发展方向。

2011年引进资金建设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基地位于四望镇饶文科、向边、张冲等村,占地3000亩,又在陆政建设了精品花木示范地,引进桂花、樱花、紫薇等20多个品种花卉苗木,实行规模化种植,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近1000万元,主要用于租赁山地、修建道路、建设农家乐等。

苗木基地的建设起了示范效应,垄口村、刘寿村、德里桥村等纷纷建起小型花卉苗木基地,花卉苗木种植在全镇形成遍地开花的发展势头。

产业优势
1)2011年开始,四望镇引进大量资金进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2)四望镇自然气候和交通条件适合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3)四望镇周边尚未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具有先行优势;
4)符合“生态四望”,有利于促进四望园林城镇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花卉苗木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潜力巨大。

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花卉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赋予了新的使命;
国家林业局根据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了《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要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远在2001年就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通知(鄂政办发[2001]18号)》。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10年又提出多管齐下,让苗木花卉成为现代林业支撑产业。

发展策略:
1)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和旅游观光相联动的生态花卉苗木产业;
2)招商引资,在四望镇建立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标准化、规模化的花卉苗木产业;
3)在陆政、新庙等建立示范基地,打造对内对外品牌;
4)加强科技力量,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专门的花卉苗木团队,与国内外花卉苗木市场接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