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
3. 单盲实验与双盲实验
此分类是按照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对于实验刺激是否知情划分的。
单盲实验
就是不让实验对象 一方知道自己正在接 受实验,而由实验者 实施实验刺激和实验 检测。
双盲实验
就是不让实验对象 和实验人员知道正在 进行的实验,而由第 三方实施实验刺激和 试验检测。
第三节 基本实验设计
一、经典实验设计
经典试验设计也称为古典试验设计,是最 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试验设计。由于 经典设计中包含了试验设计的全部要素: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 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故在有的书中称 它为“双组前后测模式”。
实验组对照组模式,是最标准最理想的设计
实验组 对照组
前测
y1 y3
刺激 x
后测
y2 y4
第八章 实验研究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 实验的程序与类 基本实验设 实地实验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第一节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
一、实验及其基本要素
1.实验的几种定义
(1):社会学百科全书对实验的定义:由研究者对一个变量的操 纵和 对结果的有控制的观察和测量所构成的任何研究。
70年代所进行的一项有关传统人向现代人 转变的研究,可以说是实地实验的一个很好 的例子。
二、群体间的冲突
对于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群体间冲突问题,许多研究 者都进行了研究。但是,有哪些因素会引起冲突,而又 有哪些因素可以减少这种冲突呢?一位名叫谢尔夫的研 究者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
第五节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按照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注意
总结:实验调查的一般程序
建 立 实 验 假 设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十一章
描述统计
1. 内容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展示数据
¥
50
25
0 Q1 Q2 Q3 Q4
2. 目的
描述数据特征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推断统计
1. 内容
总体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2. 目的
对总体特征作出
推断
样 本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概率论 (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 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二、不同层次变量的相关测量与检验
1.定类变量与定类变量 消减误差比例,指的就是知道X的值时所 减少的误差(E1-E2)与总误差的比。 2.定序变量与定序变量 3.定类变量(或定序变量)与定距变量 4.定距变量和定距变量
总结:不同层次变量的相关测量与检验
两变量层次
相关系数
取值范围
第十一章 定量资料分析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单变量统计分析 双变量统计分析 多变量统计分析
回顾: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 阶段 调查 阶段 研究 阶段
总结 阶段
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一、资料的审核 资料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它是指 研究者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 进行初步的审阅,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 剔出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其目的 是使得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完整性 和真实性,从而为后续资料整理录入与统计 分析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a b
两个变量(预测变量X与标准变量Y)间的回 归分析,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也叫 一元线性回归。其回归方程为:
Y a bX
其中a,b、对一对特定数据来说是常数:
SY br SX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论。
风笑天教授编写的《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是该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书的精简划重点,为考研生提供一份全面而精练的复习笔记。
一、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进行的科学活动,用以获取、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相关信息的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操作性等。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历史分析等手段,对社会科学理论进行研究。
在考研复习中,理论研究方法的重点在于准确理解和应用各种理论。
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实际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测量,获得研究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考研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流程社会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问题的提出与设定研究问题的提出与设定是社会研究中的第一步。
考研生在准备笔记时,需要重点关注所学理论的相关问题,并为每个问题进行准确而简明的设定。
2.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研究设计是指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实证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
考研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综合运用。
3.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整理与分析是社会研究的核心环节。
考研生需要熟悉和掌握常用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例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统计分析等。
4.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提出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提出是社会研究中的最终目标。
考研生在复习笔记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和阐述。
四、问题定义与研究假设的构建问题定义是社会研究的基石,研究假设则是对问题进行解答的初步预期。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二篇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第七章调查研究一、基本概念1.调查研究答: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市场调查答:市场调查是指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利润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商标的宣传效果等等所进行的调查。
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的。
3.民意调查答:民意调查又称舆论调查,是指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
最典型的民意调查是美国的总统选举民意测验。
此外,像各种民意测验机构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民意调查,以及各种大众传播机构对其读者和听众、观众进行的调查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调查。
4.问卷答: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5.封面信答:封面信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
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
6.开放式问题答:开放式问题是指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填答的问题。
7.封闭式问题答:封闭式问题是指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8.自填问卷法答:自填问卷法是指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
自填问卷法的主要优点包括:①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②具有很好的匿名性;③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填问卷法的主要缺点包括:①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②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③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9.个别发送法答:个别发送法的具体做法是:研究者将问卷印制好以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并约定收取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
• 所以,”科学环“所具有旳社会研究 过程实际上阐明科学研究是一种周而复始 旳过程,但是这个”始“已经不是原来旳” 始“,而是问题研究旳新旳起点。
有关科学环
• 入口一:研究首先从观察事实、统计 事实入手,经过描述和解释他们所观察到 旳事实,形成经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然 后在他们理论旳基础上作出预测,即对未 知事物旳假设,再经过观察新旳事实以检 验这种预测。
• 入口二:研究者首先从理论出发,由 理论产生假设,再由假设造成观察,然后 由观察形成经验概括,用这种概括支持、 反对或提议修改理论,或提出新旳理论。
华莱士还从另外两种角度对“科学环”进 行了分析:
1、左与右:科学环旳左边二分之一意味着从观 察和对观察旳了解中进行归纳和理论建构;而科 学环旳右边二分之一则意味着从理论出发,经 过演绎,应用理论于观察,进行理论检验。
• 一般来说,判断理论优劣旳原则有三条, 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旳情况下:
(1)解释范围越广泛旳理论越是好旳理 论;
(2)解释越精确旳理论越是好旳理论;
(3)构造越简洁旳理论越是好旳理论。
第二节 理论旳构成要素
• 不论多种理论在详细含义和层次上怎样不 同,它们都是由某些基本旳要素构成旳。 这些基本要素涉及:概念、变量、命题和 假设。
• 理论指导研究旳方向 • 理论提供研究旳解释
四、经验研究旳理论功能
• 经验研究所起旳作用并不只是被动地为理 论服务,即被动地检验理论、证明理论。 它还扮演着另外四种主动旳角色。
第四节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一、理论建构旳过程
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旳观察。这种 观察既能够是定量旳,也能够是定性旳。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
目录
• 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 • 第二节 理论旳构成要素 • 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旳关系 • 第四节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⑴研究所收集的资料是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信息。
➢ 个人⇒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收入、对某些现象的看法等。 ➢ 家庭⇒家庭的规模、结构、总收入、人均收入等。
⑵把这些个体的信息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研究样 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
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的区别
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通常是描述性的 目的在于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
供政策建议 课题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
.
第三节 研究方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二、研究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即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
练习:请指出下列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4. 护理人员对于改变护理制度有着强烈的影响力。相反,决策权 却掌握在管理阶层以及医生阶层手中。 答案:护理群体→群体
5. 尽管200万农民中,有66.7万是女性,但在美国历史上,女人 总被视为农夫的老婆,而不是农夫。 答案:农夫→个体
.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2.同期群研究/世代研究
也称世代研究或人口特征组研究,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
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但他们必须都属于同一个同龄人群体 例:课本 “老三届”研究;“八十年代生人”研究
.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3.同组研究/追踪研究/小样本多次访问法
.
练 习:
设计一项研究,表明研究者陷入了区位谬 误。然后修订该研究,并避免区位谬误。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第四部分模拟试题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方法论2.趋势研究3.重测信度4.准实验5.内容分析6.结构观察7.解释性报告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如何使研究问题的选择明确化?2.社会测量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主要区别何在?并请举例说明。
3.简述实地研究这种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4.简述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含义及关系。
三、综合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某市有300所小学,共240000名学生。
这些学生分布在全市5个行政区中。
其中重点学校有30所,一般小学有240所,较差的小学有30所。
现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小学生的学习情况。
请设计一种适合本研究需要的两阶段抽样方案,并指出每一阶段的抽样框、抽样单位、所使用的具体抽样方法,以及每阶段抽取的样本量。
2.为证实某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为3000元的结论,抽取64名村民调查,知其人均收入为2850元,标准差为560元。
问在置信水平95%条件下是否证实此结论。
3.结合你所熟悉的一项具体的研究实例(可以是你自己做过的,也可以是别人做过的)来说明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基本程序或者说主要阶段。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方法论答: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它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
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但方法论并非统一的。
方法论是与一定的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联系的。
不同的理论学派有不同的方法论。
如:实证主义学派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并用精确的数量分析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规律。
而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社会规律的存在,它们主张用阐释或理解等主观方法来说明具体的社会历史事件。
马克思主义学派则强调要以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并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教学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能够: -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常见的研究方法;- 学会如何设计、实施和分析一个社会科学研究; - 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社会研究方法概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与特点•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社会研究的本质要素2.2 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的定义和分类•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问卷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处理2.3 访谈法•访谈法的定义和种类•访谈的准备工作和技巧•访谈记录和数据分析2.4 观察法•观察法的定义和种类•观察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观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2.5 综合应用方法•总体设计的构思•数据整合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的呈现和报告三、教学方法3.1 学生中心的教学法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案例、小组讨论等方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3.2 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每个主题都配备案例和练习,以应用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3.3 技术性介入教学法学生将接受在线教学,完第五章应用高级研究方法的练习。
同时,学生还将接触到进一步的知识,例如SPSS(研究所使用的统计软件)的统计、跨文化研究、民意调查和呈现结果。
四、教学时长本课程安排为16个学时,包括讲授和实践,每周2个学时。
五、教学评价通过阶段性测评、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考核,并将综合评价的结果纳入终评成绩的计算。
教师会在课程结束前向学生反馈测评归档以及教学进程和评价结果。
六、参考教材•Alan Bryma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William D. Crano,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Evaluatinga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ey, 2015.•Earl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13.七、教学辅助工具•SPSS•Limesurvey•Moodle以上是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教学设计,本课程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通过实践和案例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答案:农夫→个体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1. 区群/区位谬误
定义
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 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教材)。 以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个体层次(李沛良)。 以较大的分析单位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较小的分析单位(包智明)。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1.趋势研究
定义:指对同一总体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例:历次人口普查。
对于美国总统选举,连续多次的民意测验。
研究特点:对某一总体的趋势研究,就相当于利用对这一总体进行 若干次横向研究的结果来分析和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研究。
注意:多次研究必须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
1、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 初步印象 2、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 整体照片 3、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 理解解释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通常用于满足三类目的:
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某事物更加深入了解的欲望 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行性 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
4. 社区
乡村、城市、街道、集镇等。
5. 社会产品(社会人为事实)
书籍、图片、歌曲、建筑物、服饰,以及婚礼、约会等。
练习:请指出下列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1. 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的工作的时间比 男人短。黑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白人平均多45分钟。 答案: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个体 2. 1960年,在美国130个居民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中,有126个 城市拥有至少两家美国医院协会认可的短期非私立综合医院。 答案:一定规模的美国城市(社区) 3. 这篇论文考察了不同工作角色的名称和结构。1985年,通过对加 州文职体系的3713个工作名称的分析,我们探讨了某些工作怎样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五章
二、测量层次
3.定距测量
就组成变量的属性而言,当对属性间实际距离的测量有意义的时候,这 种变量就是定距变量。
例如:摄氏温度、智商、公元年代
我们不仅能说明哪一类别的等级较高,而且还能说出这一等级比那一等 级高出多少单位。 定距测量的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定距测量的值可以为零,但这个零不具备数学中零的含义,只不过是一 个特定的数字而已,是人们主观认定和选取的“相对零点”。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二、效度
1.效度的概念
例:测量两家性质不同的工厂员工的士气,一家专业分工清晰,另 一家强调团队合作。两种不同研究策略的差别?
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 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效度是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 例:中、英文的智商测验
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
二、测量层次
2.定序测量
根据变量的属性进行逻辑排列 。 例如:文化程度、社会阶级、保守态度等
定序不仅能分组,而且还能反映事物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 列上的差异。
它的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 若将不同的类别转化为数字,也只是单纯表示大小的符号,不能用来 进行数学运算。
进行探索性研究,建立测量指标。
3.操作化的选择
测量的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变异的范围,例:个人收入的范围
变异的精度
单一或多重指标
第二节、概念的操作化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有些抽象概念,在具体现象中很难找到所对应的指标。 因此,对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时,往往在测 量方法和测量指标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 例:“夫妻权力”的测量指标(课本P97-98页)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三章PPT课件
-
3
• 研究问题指一项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 指导研究的方向,制约研究过程,决定研究 的结果。
➢个体决策
“个体应该如何决策已达到利益最大化”
“个体究竟是如何做决策的”:个体如何收集、整理 、整合信息,如何做出判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和理性局限。
什么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
-
36
基本概念
• 研究问题 • 研究主题 • 问题的重要性 • 问题的创造性 • 问题的可行性 •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 文献回顾
-
37
思考与实践
1. 从社会学期刊中选取若干研究报告,用本章所介绍的选题标准对它 们进行评价。 (p47-50)
2. 分析上述社会研究课题的来源,并评价它们的课题明确化工作。 (p50-52)
-
32
拓展:文献阅读中常用的符号
• 着重号
• 直线
• 曲线
• 夹线 • 惊叹号 • 问号 • 三角符号 • 双圈号
•••••••••
——— ﹏﹏﹏ ≈≈≈
! ? △ ○○
表示关键性的字
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
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
表示定义或经典论述 表示对某些内容的欣赏 表示对某些内容的疑问 表示文献中并列的观点
22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青少年犯罪特点研究青少年犯罪特点研究青少年青少年初次犯初次犯罪原因罪原因研究研究家庭关家庭关少年犯少年犯不良伙伴对青少年初不良伙伴对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影响研究次犯罪的影响研究23拓展
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
(完整版)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
第一篇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更多精品资料微信搜考研通)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七章
试用
问卷初稿设计好后,不能直接将它用于正式 调查,而必须对问卷初稿进行试用和修改。 试用问卷初稿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叫客 观检验法;另一种叫主观评价法。
修改定稿并印制
根据上述方法找出问卷初稿中所存在的问题 后,逐一对问卷初稿中的毛病进行认真分析 和修改,最后才能定稿。在对修改后的问卷 进行印制的过程中,同样要十分小心和仔细 。无论是版面安排上的不妥,还是文字上、 符号上的印刷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 调查结果。只有经过了试用和修改,并对校 样反复检查后,才能把问卷送去印刷,并用 于正式调查中。
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 ——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 十项社会调查中就有九项是采用问卷进行。 ——英国社会学家莫泽
一、问卷的结构
问卷(questionnaire)是调查研究中用 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 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则是 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构成: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等
问题及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可以说,被调查者的各种情况正是通
过问题和答案来收集。
问题可分为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两大类
答案分为有关事实的、有关态度的和有关个人背景的三大类
开放式问题
就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
的问题。
e.g. 在城市生活,您有哪些感受? ————————————————
设计问卷指导语: 文字简洁亲切 不要遗漏 不能有表达的错误
范例
亲爱的家长: 近来,幼儿外语学习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为了使幼儿外语学习能够 更加科学和规范,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幼儿外语学习的态度和您 孩子外语学习的状况,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调查数据将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 本问卷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我们 将对调查内容严格保密。 衷心地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幼儿外语学习研究”课题组成员 2002年10月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九章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
与调查研究相似。包括:总体的范围、 样本抽样、编码方法、分析方式等等。 有两个重要环节: 1. 抽样 2. 编码
抽样
主要方法:分层随机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 分为三个阶段: – 1.名称的抽样:抽若干个报纸、抽若干种杂志、若干 个电视台。多采用分层抽样。 分层标准:地域分布、受众程度、编辑方向、重要 性或规模、播发时间。 – 2.期号的抽样:抽取若干期刊报纸的期号、电视台的 时间段、若干栏目。 – 3.内容抽样:所抽中的期号、时段或栏目中抽取所分 析的内容。
内容分析的例子:
例1:歌词中的求爱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凯里从60年代的流行歌曲中抽出一个 样本,同社会学家霍顿10年前所进行的一项早期研 究进行比较。 1966年夏两个月中发表在四种杂志上的歌曲同 1955年夏季两个月中同样四种杂志上所选样本达到 一致。此外包括电视歌曲中的前30首及旧金山广播 电台播出的前30首,共计227首。 包括布鲁斯、摇滚乐、西部乡村歌曲及其他类型的 歌曲。
拓展:文献综述
一、概念
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 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辨别, 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 展进行系统、全面的评述和评论
列参考明: 作者,著作名,出处,期数、卷数,日期,页码数 当一份材料的信息被引证时,它就必须被详细地说明。可以参考的说 明样式有很多,其中之一即是在本页底部作脚注。例如,对某一研究 有如下的叙述性评论: 杨格和波斯特1982年对学生的研究与1977年由全国教育进步评价研究会所 得出的结果一致。 本页的底部就可以利用脚注注明: 杨格和波斯特“学生对学科教师、班级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学校学科和 教学,84,第5期(1984) P.409。 为了叙述的方便,如果一篇文章有3个或更多的作者,那第一作者 的姓可以列出,其后只加等人,而不是将所有姓名列出。介乎于这两 者之间的做法是,第一次引用参考材料时将所有姓名列出,此后再次 引用到该材料时,只要用“等等”即可,这是一种出于简短的目的而 采取的做法。在脚注中,则通常应包括所有作者的姓名。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五章
的量化程度较低,可重复性较差。
二、测量层次
在社会研究中,我们要把测量的社会现象或事实作为变量进行测
量。根据测量的变量的值的不同数学特性,分为定类、定序、定距和 定比测量层次。
1.定类测量
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将研究对象的不同 属性加以区分,确定其类别。
这些变量的属性具备互斥性和穷尽性特征。
一、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4. 社会现象测量的特殊性
人既是测量的客体(或对象),也是测量的主体,使社会现象
的测量受到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测量的内容是社会现象,测量行为本身也是社会现象。研究者
的测量行为有可能影响到测量结果。
一般来说,自然科学的测量都有公认的、统一的法则和标准, 但社会现象的测量很难制定公认的和统一的法则和标准,测量
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
一、指数和量表的概念
1.两种不同的测量
单一指标测量:对一些概念或变量,可用一个指标测量。例如性别、 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报纸的发行量等。 复合指标测量:对于一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以及测量人们的态度、 看法、意见、性格等主观性比较强的内容,无法用单一指标测量,这
时就用复合指标测量。例如:保研资格。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二、效度
1.效度的概念
例:测量两家性质不同的工厂员工的士气,一家专业分工清晰,另 一家强调团队合作。两种不同研究策略的差别?
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 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效度是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 例:中、英文的智商测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A.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主题指的是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
社会研究的主题首先必须是有关社会的。
意味着社会研究的对象必须包括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必须包括人的社会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B.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所谓经验性,指的是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
即社会研究只针对那些可以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东西感兴趣。
C.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对于一个问题能否科学地进行探讨,首先依赖于这一问题是不是可以由科学来回答的问题,社会研究中所探讨的问题必须是可以由科学来回答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A.人的特殊性社会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以及由人和人的行为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
B.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有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现象是一种与自然现象有着根本性质差别的想象。
D.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研究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外,有时还会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社会研究的困难不只体现在变量多、原因复杂,还体现在要对这些变量进行研究时,所受到的各种社会因素的限制也比较多。
E.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学家本人也是他所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
因此,社会研究者要在研究过程中要像自然科学家那样保持一种客观的、超然的态度。
就要困难得多。
第二节: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一:方法论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主要问题包括(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二: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搜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简介图1.1三: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具体的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资料收集和分析是社会研究过程中的两项重要任务,与四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对应,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见书P9。
四:社会研究发放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定量研究与定性演技一:方法论背景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
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
而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五个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3)资料的收集;(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1)选择问题阶段选择研究问题是一项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研究问题一旦确定,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
研究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决定着研究成果的好坏优劣。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是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具体感测研究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因而,也将此阶段称为资料收集阶段。
(4)资料分析阶段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地、集中地、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书籍总结的本章重点:1.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以及研究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构成了社会研究中最主要的困难。
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体系。
6.社会研究有四种主要的研究方式,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其中每一种方法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
7.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8.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
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
而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
它们是我们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这各不相同的作用。
9.社会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3)资料的收集;(4)资料的处理和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名词解释: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3.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1.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通常将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
由于实践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理论,而是那种相对简单、相对具体的、相对小型的理论,即那些中观层次的理论和微观层次的理论。
2.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有三条,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2)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3.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是构成理论的基本要素。
4.概念是建构理论的“砖石”和“基本材料”,正式由逻辑地联系起来的概念形成理论。
5.在社会研究中,理论也可以说是由变量语言的构成的,其目的是描述不同变量及其不同属性之间所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
6.直接由概念所构成的是命题,而理论则是由一组命题所构成的。
如果把概念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命题说成是建筑理论大厦的预制板”。
7.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即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8.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体现在: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理论视野和概念框架;指导研究方向;提供研究的解释。
9.经验研究执行四个主要功能以帮助和决定理论的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
10.一种理论解释的发展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和阶段,即以归纳推理为标志的理论建构过程和以演绎推理为特征的理论检验过程。
这两个过程并不是获得好的理论解释的替换方式,而是代表着两种有着不同起点的研究阶段。
理论建构过程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观察的理论;而理论检验过程则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者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名词解释:1.理论:社会研究中的理论通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2.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3. 变量: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4. 自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改变的变量。
5.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改变的变量。
6.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7. 命题: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8.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 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2.31.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2.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A.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B.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C.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3.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
2.41.理论检验方式:以观察为从起点,通过演绎推理,做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语言的正确性。
理论建构方式:以观察为起点,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观察的理论。
2.理论建构的过程: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
3.理论检验的步骤:A.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B.由理论导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C.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D.收集有关的资料;E.分析资料;F.评价理论。
从社会研究的整个过程来看,理论建构是发展一种好的理论解释的第一阶段,而理论检验是跟随其后并对前一阶段所得出的尝试性理论解释进行严格检验的阶段。
在实际社会研究中,通常包含着建构理论和检验理论这二者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1.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是社会研究问题的最主要来源。
2.选择研究问题时所依据的标准是:(1)重要性;(2)创造性;(3)可行性;(4)合适性。
3.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是指其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它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
4.研究问题的创新性指的是其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5.研究问题的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该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6.研究问题的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