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六第18课魏公子列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魏公子列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魏公子列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b962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c.png)
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魏公子列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
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固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B.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C.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D.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魏公子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及答案
![魏公子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f5afb1711cc7931b716ee.png)
《魏公子列传》基础练习一一、通假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2、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3、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5、辞决.而行二、古今异义词1、士无.贤不肖2、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3、候生摄.敝衣冠4、愿枉车骑过.之 5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6、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7、吾所以..待候生者备矣8、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三解释加点词让.魏公子曰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复.引车还问候生此五霸之伐.也以便..国家公子亲数存.之四、词类活用1、皆谦而礼.交之2、欲厚.遗之3、力.能窃之4、北.救赵而西.却秦5、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6、仁而下.士7、直上.载公子上坐8、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求赵9、留军壁.邺10、如姬资.之三年1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1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1 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14、且公子纵轻.胜15、今公子有急.16、公子从.车骑17、虚.左18、愿枉.车骑过之 1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五、指出文言句式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2、而如姬父最幸()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4、何功之有哉()5、而诸候敢救赵者()6、臣有客在市屠中()7、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8、遂与公子俱()9、遍赞宾语()六、翻译: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2、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3、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4、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魏公子列传》练习题二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A.安釐.(xī)王俾倪..(pìnì) 摄.(shè)敝衣冠.(guān)B.执辔.(pèi)馁.(něi)虎椎.(zhuī)杀冠盖相属.(zhǔ)C.嚄唶..(huò zè) 屏.(bǐng)人间.(jiān)语北乡.(xiàng)自刭D.韊.(lán)矢曾.(zēng)无不肖.(xiào)勒.(lēi)兵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魏公子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魏公子列传+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2a70683c4bb4cf7ecd1d7.png)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魏公子列传(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基础知识(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赞:称赞B.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辞:言辞C.而公子亲数存.之存:问候D.乃谢.客就车谢:辞别解析:选A A项,赞:引见、介绍。
2.下列各句中“所”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②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④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选B①中的“所”与前面的“为”配对,成为被动句的标志;③中的“所”与后面的动词“过”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动词所涉及的对象;②和④中的“所”均与“以”构成固定结构,可译为“……的原因”。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今公子故.过之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B.故久立.,与其客语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C.臣宜从.,老不能从.骑皆窃骂侯生D.而公子亲数存.之遂救邯郸,存.赵解析:选C A项,“故”,特意/缘故;B项,“立”,站立/使动用法,使……站立;C 项,“从”,均为“跟随”之意;D项,“存”,问候/保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虚词相同的一项是()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市人皆以嬴为.小人B.身死于秦,为.天下笑C.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D.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解析:选B例句的“为”表被动,“被”。
A项,动词,当做。
B项,表被动,被。
C 项,动词,难为。
D项,介词,替、给。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还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一等奖及答案一等奖(苏教版高二选修)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一等奖及答案一等奖(苏教版高二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4c9b42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4.png)
创新性:答案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实用性:答案详细具体,针对性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 识
01 明 确 教 学 目 标 和 内 容 : 在 设 计 导 学 案 前 , 要 明 确 教 学 目 标 和 内 容 , 确 保 导 学 案 与 课 程 要 求 相 符 合 。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答案的完整性:学生认为答案 涵盖了所有题目,没有遗漏任 何要点
答案的准确性:学生认为答案 与参考答案相符,没有出现错 误或遗漏
答案的条理性:学生认为答 案组织有序,易于理解
答案的实用性:学生认为答案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和
知识点
教学方法: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示满意,认为教师讲解清晰,易于理解。 课堂氛围:学生认为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答案详尽:对每个问题 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包括对题目的解析、对 答案的阐述等
答案条理清晰:答案按 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 排列,使得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答案规范:答案的表述 规范、准确,没有出现 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答案具有指导性:答案不 仅是对题目的解答,还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 知识和技能
结合学生的实 际情况,提供 具体的操作方
法和步骤。
针对学生的实 际情况,提供 个性化的指导
和建议。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
及时反馈与评价,鼓励学生不 断进步
导学案内容是否清晰易懂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 要可酌情增减文字添加文本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六第18课魏公子列传(文白对译)Word版含答案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六第18课魏公子列传(文白对译)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24bcab90d6c85ed3ac6eb.png)
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是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同父异母的弟弟。
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信陵君。
公子做人仁厚而待士谦虚,士人不论贤能的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还是不贤能的,公子都谦恭地以礼与他们交往,从来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因为自己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
因此周围几千里的士人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都争相来归附他,招来宾客三千人。
在这个时候,各诸侯国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公子贤能,宾客众多,不敢出兵侵犯魏国长达十多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魏国有一位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家境贫寒,是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城东门的守门人。
公子听说他是一位隐士,叫人前去问候他,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打算赠送一份厚礼给他。
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为我看守城门生活穷困的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
”公子于是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大家来齐坐定以后,公子带着车马随从,空出左方的座位,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亲自去迎接东门的侯生。
侯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径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登上车,坐在公子马车的尊位上,毫不谦让,他想用这种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态度。
公子握着驾车的马缰绳更加恭敬。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里卖肉,希望委屈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您的车马载我去拜访他。
”公子驾着马车来到街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下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眼睛斜着偷看公子,故意长时间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站着跟他的朋友交谈,暗中观察公子。
公子的脸色更加和悦。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及答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及答案(苏教版高二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ee6f775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7.png)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及答案(苏教版高二选修)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够翻译全文。
2. 了解作者由人物的活动展示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刻画人物,从而把人物、历史都写活的高超艺术手法。
3. 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理解作者对信陵君的热情礼赞。
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文言知识,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2.了解作者对人物言行心理的直接描绘或借助周围人物的对比烘托,以及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学习方法:诵读、质疑、合作探究找出细节描写来反复鉴赏评析,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常识背景1. 战国四公子:战国时候,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都以养门客著称,号称“战国四公子”。
2.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3. 士与门客:到了春秋末期,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有一技之长。
各国统治者就招募这些人,养为“门客”。
战国时,门客们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他们可以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可以搞外交策略,可以指挥军队,充分显示了聪明才智。
因此统治者大多礼贤下士,给门客们发挥才干的机会,这样也有利于在政治、外交、军事斗争中取得胜利。
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统治者礼贤下士的代表。
他是魏国的公子,魏国安釐王的弟弟,因其封地是信陵,所以称为“信陵君”。
二.预习要求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安釐王薨夷门监者厚遗之执辔睥睨馁虎譬若嚄唶宿将自刭2. 找出各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直上载公子上坐()(2)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3) 辞决而行()(4)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3.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
三.文本研习,合作探讨1.研读课文第二段,作者写魏公子自迎侯生时,进行了哪些典型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2.秦兵围困邯郸,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害怕秦国,不敢救赵,只有魏公子“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六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六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a1486b01f69e31433294c4.png)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1.通假字(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1)故⎩⎪⎪⎨⎪⎪⎧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今公子故.过之: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温故.而知新: 君安与项伯有故.: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2)过⎩⎪⎨⎪⎧愿枉车骑过.之: 行过.夷门,见侯生: 且尔言过.矣: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除⎩⎨⎧ 赵王扫除.自迎: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3.虚词归纳乃⎩⎪⎨⎪⎧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家祭无忘告乃.翁:4.古今异义词(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客..以观公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仁而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椎.杀晋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皆谦而礼.交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公子从.车骑,虚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侯生乃屏.人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能急.人之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公子从车骑,虚.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公子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魏公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魏公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7cd7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b.png)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魏公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围邯郸。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①,侯生曰:“公子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②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有删改)文本二: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
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
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
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
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
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信陵亦必不救。
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
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8课魏公子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8课魏公子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725e47f0561252d381eb6e57.png)
第18课魏公子列传——礼贤士、热心肠的战国公子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2.思维:认识信陵君的形象特点。
3.审美:赏析叙事与写人艺术。
学法点拨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
本文节选主要选了他的“礼待侯生”和“窃符救赵”两方面突出的事迹,从而歌颂了信陵君心存魏国,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
学习此文,不仅要了解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要借助字词、细节,深入传主的心灵世界,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本文文字明白晓畅,文言常用词丰富。
学习时可把积累实词放在重要位置。
诗美晨读夷门歌王维七国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赏析] 王维这首咏史诗写得慷慨豪放,热情赞美了侯生这位七十老翁:70多岁的人在人生最后时刻做出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慷慨豪迈,亦是满足。
Ⅰ语言积累与梳理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 (2)同“向”,面向 (3)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2.一词多义(1)故⎩⎪⎨⎪⎧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今公子故.过之: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温故.而知新: 君安与项伯有故.: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2)除⎩⎪⎨⎪⎧ 赵王扫除.自迎: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3)过⎩⎪⎨⎪⎧愿枉车骑过.之: 行过.夷门,见侯生: 且尔言过.矣: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 (1)副词,故意地/副词,特意地/名词,缘故,原因/连词,所以/名词,旧的知识/名词,老交情,旧交情/时间名词,过去,从前 (2)名词,台阶/动词,整理,修治/动词,授官 (3)动词,拜访,探望/动词,经过/形容词,错误/副词,过于/动词,责备/名词,错误,过失3.虚词归纳乃⎩⎪⎨⎪⎧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 副词,才/动词,是/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代词,你的4.古今异义词(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客..以观公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古诗词《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479951ed9ad51f11df243.png)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村公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贏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白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蠃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B.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C.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D.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10.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B.虚左,空着左边的位置,古代坐车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表示对宾客的尊敬。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d410a6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8.png)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
(17分)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②然公子遇臣厚()③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④此五霸之伐也()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B.①侯生乃屏人间语曰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C.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②公子往而臣不送D.①如姬为公子泣②如姬之欲为公子死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本段文字形象地刻画了作为智者的侯嬴这一形象。
《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639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0.png)
《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1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
(17分)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②然公子遇臣厚()③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④此五霸之伐也()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B.①侯生乃屏人间语曰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C.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②公子往而臣不送D.①如姬为公子泣②如姬之欲为公子死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本段文字形象地刻画了作为智者的.侯嬴这一形象。
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魏公子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魏公子列传+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1a00d700abb68a882fb50.png)
课时追踪检测(十六 )魏公子传记(时间: 40 分钟满分: 56 分) 一、基础知识 (25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 )1.对以下句子加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来宾赞:夸赞B.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辞:言辞.C.而公子亲数存.之存:问候D.乃谢客就车谢:告别.分析:选 A A 项,赞:介绍、介绍。
2.以下各句中“所”用法同样的一组是(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②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③于大家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④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A .①②B .②④C.①③D.①④分析:选 B ①中的“所” 与前方的“为”配对,成为被动句的标记;③中的“ 所”与后面的动词“ 过” 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动词所波及的对象;②和④中的“所”均与“以”构成固定构造,可译为“ 的原由”。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整同样的一组是()A .今公子故过之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B.故久立,与其客语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C.臣宜从,老不可以从骑皆窃骂侯生..D.而公子亲数存.之遂救邯郸,存.赵分析:选 C A 项,“故”,特地 / 缘由; B 项,“立”,站立 / 使动用法,使站立;C项,“从”,均为“跟从”之意; D 项,“存”,问候 /保全。
4.以下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虚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B.身故于秦,为.天下笑C.今天嬴之为.公子亦足矣D.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分析:选B 例句的“为”表被动,“被” 。
A 项,动词,当成。
B 项,表被动,被。
C 项,动词,难为。
D 项,介词,替、给。
5.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信陵君没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心率食客战死疆场,这类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行。
B.信陵君挺身救赵,诚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仍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重点作用。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六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六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74a68cefc1c708a1284a44fc.png)
2.一词多义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副词,故意地 今公子故过之: 副词,特意地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名词,缘故,原因 (1)故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连词,所以 温故而知新: 名词,旧的知识 君安与项伯有故: 名词,老交情,旧交情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时间名词,过去,从前
们为“战国四公子”。
2.兵符 兵符,又称为虎符,是古代调发军队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背有铭文,剖为两半, 右半留在国君手中,左半授予统兵将帅,调兵时由使臣持右半虎符前往传达命令, 左右验合后生效。 [说明:《魏公子列传》文白对译见附录]
Ⅱ 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
Ⅰ通读
导图引路,概览全文
1.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概括内容。
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礼贤士、热心肠的战国公子
素养目标导航 文本素养落实 素养积淀提升
素养目标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2.思维:认识信陵君的形象特点。 3.审美:赏析叙事与写人艺术。
学法点拨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 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 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本文节选主要选了他的 “礼待侯生”和“窃符救 赵”两方面突出的事迹,从而歌颂了信陵君心存魏国,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
一、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① 仁而下士 ”的品德(第1段)
二、详写信陵君“仁
魏 公 子 列 传 而下士”的行动 三、具体叙写
② 与侯嬴的交往 (第2段)
与朱亥的交往(第3段)
发生(第4段):秦围赵,魏不救 求救于侯生,侯生献计 发展(第5、6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秦救赵 高潮(第7段):④_________
魏公子列传 阅读答案
![魏公子列传 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5affefb52acfc788ebc988.png)
魏公子列传阅读答案篇一:魏公子列传练习及答案《魏公子列传》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他端:别的办法。
D.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信:诚实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夫人具以语平原君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CD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②公子起,为寿侯生前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④复引车还问侯生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译文:(2)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译文:(3)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译文:(4)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译文:6 .请找出与《魏公子列传》相关的成语。
7.请简要分析侯生“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原因。
参考答案:1.D 信:相信2.C(2) 这样如同拿着肥肉扔给饿虎,哪会有什么用处呢?那还养客做什么呢?(3) 凭我无忌跟他们交往,还担心人家不愿意,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3ed3577232f60ddcca1bb.png)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1.通假字(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 (2)同“向”,面向 (3)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2.一词多义(1)故⎩⎪⎨⎪⎧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今公子故过之: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温故而知新:君安与项伯有故: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2)过⎩⎪⎨⎪⎧愿枉车骑过之:行过夷门,见侯生:且尔言过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除⎩⎪⎨⎪⎧ 赵王扫除自迎: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答案 (1)副词,故意地/副词,特意地/名词,缘故,原因/连词,所以/名词,旧的知识/名词,老交情,旧交情/副词,过去,从前 (2)动词,拜访,探望/动词,经过/动词,犯错/副词,过于/动词,责备/名词,错误,过失 (3)名词,台阶/动词,整理,修治/动词,授官3.虚词归纳乃⎩⎪⎨⎪⎧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家祭无忘告乃翁:答案 副词,才/动词,是/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代词,你的4.古今异义词(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客..以观公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高中语文16魏公子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16魏公子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79168084ee06eff9aff80786.png)
高中语文16魏公子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一、读准字音安釐.王(xī) 侯嬴.(yínɡ) 昭王薨.(hōnɡ) 执辔.(pèi) 譬.若(pì) 馁.虎(něi) 矫.杀(jiǎo) 骄矜.(jīn) 嚄唶..(huò zè) 二、识记通假(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倪”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同“向”)(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三、一词多义 (1)将⎩⎪⎨⎪⎧公子遂将.晋鄙军(动词,率领)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动词,顺从,遵奉)公将.战,曹刿请见(动词,打算)不知老之将.至(副词,将要) (2)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动词,自居于……之下)吾攻赵旦暮且下.(动词,攻克)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形容词,下等的)雨泽下.注(动词,向下) (3)独⎩⎪⎨⎪⎧独.不怜公子姊邪(副词,难道)计不独.生而令赵亡(副词,独自)君子慎独.(动词,独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副词,唯独,只,仅)恤鳏寡,存孤独.(名词,老而无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形容词,独特)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副词,特地)(4)存⎩⎪⎨⎪⎧而公子亲数存.之(动词,问候)遂救邯郸,存.赵(动词,保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动词,存在)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动词,生存)存.者兴国之志(动词,思念)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动词,保留) (5)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名词,缘故,原因)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副词,故意)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旧交情)温故.而知新(名词,旧知识)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副词,过去,从前)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原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副词,仍然) 四、词类活用(1)仁而下.士(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下)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用作动词,藏在衣袖里) (3)椎.杀晋鄙(名词用作状语,用锤子) (4)皆谦而礼.交之(名词用作状语,按礼节) (5)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西)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功劳) (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用作名词,救兵) (8)公子从.车骑,虚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 (10)北救赵而西却.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11)侯生乃屏.人间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避) (12)能急.人之困(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着急) (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怒) (14)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急事) (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用作动词,傲慢地对待) (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17)公子从车骑,虚.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着)(18)公子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五、古今异义(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六专题《魏公子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六专题《魏公子列传》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dfcb5a32d7375a41780da.png)
《魏公子列传》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六题“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的单元,旨在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
课文不算难懂,选文较长,属教学篇目。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作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2、一步让学生积累学习文言的知识,继续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方法。
3、了解所选篇章的内容及相关文化内容。
4、学习司马迁的叙事艺术,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着重学会组合调控各种材料,学会如何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本文目标:了解《魏公子列传》所叙内容及相关文化知识。
教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交代相关背景,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过程:一、导入马上我们要学的《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特别欣赏的人物,也是作者心中理想化的人物。
下面我们来读这篇作品,了解这位杰出的魏公子。
二、简介人物和相关背景1、魏公子魏公子,名无忌,魏国人,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
因为他的封地在信陵,所以又称为信陵君。
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故,本文又称他为“魏公子”。
魏公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申君。
窃符救赵后,在赵居住10年,后秦攻魏急,魏大败之后,回国统帅五国联军击退秦军,并追击秦军到函谷关以西。
但很快魏王中秦国反间计,夺其兵权,后四年在郁郁寡欢中酗酒病亡。
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
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徕食客三千人。
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
2、秦赵之战公元前259年季开始,秦军围攻赵都邯郸,由于之前的长平一战,赵国损兵40万,元气大伤,此时虽然殊死拼搏,但已经是亟亟可危,接下去,如果没有外援的话,就可能国家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1.通假字(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1)故⎩⎪⎪⎨⎪⎪⎧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今公子故.过之: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温故.而知新: 君安与项伯有故.: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2)过⎩⎪⎨⎪⎧愿枉车骑过.之: 行过.夷门,见侯生: 且尔言过.矣: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除⎩⎨⎧ 赵王扫除.自迎: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虚词归纳乃⎩⎪⎨⎪⎧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家祭无忘告乃.翁:4.古今异义词(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客..以观公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仁而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椎.杀晋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皆谦而礼.交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公子从.车骑,虚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侯生乃屏.人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能急.人之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公子从车骑,虚.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公子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五霸之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留军壁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而如姬最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救于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功之有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展示公元前277年,魏安釐王即位。
他为了牵制已在魏国从政十几年、政治实力雄厚的孟尝君田文,就把自己的弟弟魏无忌封在信陵,因而魏无忌被称为信陵君。
华阳一战,田文失势,信陵君逐渐取代了田文在魏国的地位,成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邯郸大捷后,尽管魏安釐王原谅了他窃符矫杀晋鄙的罪过,但他一直留在赵国,十年没有回去过。
战国时的“士”阶层战国时代出现了“士”这样一个特殊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
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生存;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在战国时代起着超乎寻常的作用,甚至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
这些“士”多投奔到权贵的门下来谋生,故被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他们都收养了几千名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四人之中,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人,因此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多。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是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同父)异母的弟弟。
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信陵君。
公子做人仁厚而待士谦虚,士人不论贤能的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还是不贤能的,公子都谦恭地以礼与他们交往,从来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因为自己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
因此周围几千里的士人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都争相来归附他,招来宾客三千人。
在这个时候,各诸侯国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公子贤能,宾客众多,不敢出兵侵犯魏国长达十多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魏国有一位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家境贫寒,是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城东门的守门人。
公子听说他是一位隐士,叫人前去问候他,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打算赠送一份厚礼给他。
(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为我看守城门生活穷困的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
”公子于是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大家来齐坐定以后,公子带着车马随从,空出左方的座位,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亲自去迎接东门的侯生。
侯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径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登上车,坐在公子马车的尊位上,毫不谦让,(他)想用这种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态度。
公子握着驾车的马缰绳更加恭敬。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里卖肉,希望委屈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您的)车马载我去拜访他。
”公子驾着马车来到街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下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眼睛斜着偷看公子,故意长时间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站着跟他的朋友交谈,暗中观察公子。
公子的脸色更加和悦。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这个时候,魏国的将军、宰相、宗室大臣和高朋贵宾坐满堂上,待公子举酒。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等着公子来举杯开宴。
街市上人们都看着公子亲自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随从都暗中骂侯生。
侯生看公子的面色始终没有变化,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才辞别朋友上车。
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着侯生坐在上座,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在所有宾客面前介绍,引见(侯生),宾客都很惊讶。
喝酒喝到痛快时,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举杯为他祝寿。
侯生就对公子说:“今天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我难为公子太过分了。
我只是东门的守门人,但公子亲自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委屈车马到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再去拜访别人,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可是)今天您却特意送我去拜访朋友朱亥。
然而我想要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成就您爱士的名声,故意使您的随从车马长时间地停在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街市上,借拜访朋友来观察您,(结果)公子您更加谦恭。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街市中的人都把我看作是小人,而把公子您看作是有德行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的人,能礼贤下士啊。
”这次酒宴散了以后,侯生就成了公子上客。
的贵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侯生对公子说:“我拜访的那个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