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课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分为华氏1度,记作“1
℉− ℉
℉”,所以有t0=
=1.8
℉
(2) 合肥市某天气温约为15 ℃,等于多少华氏度?
解: (2) 合肥市某天气温约为15 ℃,
对应的华氏温度T=15×1.8 ℉+32℉=59 ℉
1
2
3
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a、b两条图线不
质量
同的原因是水的
1
2
3
4
5
不同。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C组选择图乙所示装置,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处于正确位置的
是
Ⅱ
。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能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
热时间(或阻碍热水蒸气在温度计的玻璃管上液化,容易看清温度计示
12
13
14
15
16
17
18
(4) 铝型材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熔炼操作:将原材料按工艺要求加
入熔炼炉内熔化,并通过除气、除渣等精炼手段将杂质、气体有效去
提高熔炼炉内
除。根据实验结论,如何提升原材料的熔化效率?答:
温度(合理即可)
1
2
3
4
。(写出具体的措施,一条即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升高的温度Δt= ×1
℃=
×1℃=30
人教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冬天窗户玻璃上 的冰花:冰花是 室内温度较高的 水蒸气遇到温度 较低的玻璃,凝 华形成的小冰晶。
冰雕艺术:冰雕是由水凝华而成的,是 冬季北方常见的艺术形式。
舞台效果:为了制造特定的舞台效果, 有时会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其 升华会产生大量气体,在舞台上形成白
色雾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雨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最终形成雨
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凝结成冰晶,附着在树枝等物体上形成雾凇
露水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接近地面的地方遇冷凝结成露水 玻璃上的水滴形成: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结成水滴
雨的形成: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聚集在空中形成雨 雾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雾 露水的形成: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形成露水,附着在植物或地面上 霜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后再凝华形成霜
添加标题
物态变化定义:物质 状态之间的变化
添加标题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 吸热
添加标题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 放热
添加标题
汽化:液体变为气体, 吸热
添加标题
液化:气体变为液体, 放热
添加标题
升华:固体变为气体, 吸热
添加标题
凝华:气体变为固体, 放热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
定义:物质从液 态变成气态的过 程
过程:吸热过程,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 态,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方式:蒸发 和沸腾
汽化吸热的应用: 降温、制冷等
烧水时,水壶口的水蒸气
洗澡后,身上的水变干
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
雨后,地面上的积水变干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复习课 件 课件
《科学》杂志在202X年2月9日报道,美国马里兰 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首种可以自动调节热量的 织物,由普通羊毛制成的,但外面覆盖着一层超 薄的导电金属,可以普通清洗。金属下面的布料 可以检测到人体的温度,当我们的体温上升时, 这种织物纤维会收缩或拉近在一起,从而排出体 内热量;当我们的体温降落时,这种材料会膨胀, 收集外面空气中的热量。而且这种布料几乎是瞬 间起到自动调节温度作用的。
凝华
勤俭用水 珍惜水资源
请你设计一款来自未来的衣服!!!
基本要求: 实现冬暖夏凉
202X年10月27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葡萄牙纳米技术和智能材料中心的科学家研制 出了一种由淀粉制成并内含微量蜡状物质的纳 米胶囊,可永久附着在衣物上,随着人体温度 的变化,胶囊会随之吸热融化或放热凝固,从 而平衡人体温度。
升华(吸热)
熔 化(吸热)
汽 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 固(放热)
液 化(放热)
凝华(放热)
“三步法”判断物态变化:
(1) 确定物质在产生变化前是什么状态。 (2) 确定物质产生变化后又是什么状态。 (3) 将产生的变化过程与物态变化种类对照并判断。
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
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雾、露 水蒸气变成为小水滴
霜 气温急剧降到 0 ℃以下时,水蒸气直接变成冰花附在
物体上
雪 高空水蒸气变成六角形的冰花
物态变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云 一部分水蒸气变成小水滴,一部分水蒸气变成冰晶 液化、凝华
雨 水蒸气不断变成水,小冰晶也在变成小水滴
液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冰花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
凝华
雾凇 空中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挂在树枝等物体上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 1.构造: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 • 2.量程:体温计35℃-42℃ • 3.分度值:0.1℃ • 4.使用方法:体温计使用前将液注甩至 • 35℃以下 •
7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过关训练
8
例1.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它的量程是 35~ 42℃, 它的分度值为 0.1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 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
• 2.摄氏温度的规定:
•
0℃: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的温度为0摄氏度
•
100℃: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 3.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观察:
•
①量程
•
②分度值
•
③零刻线位置:零上温度向上读,零下温度向下读。
5
• 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 2.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 3.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 5.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 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 • B.给墨水瓶加盖 • 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 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19
• 3、下列现象描述一定质量的水在不同条件下 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水蒸发快慢跟
水的表面积有关的是(C )
• A.温度不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 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26
• 9、 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 天就要下雨了”.水缸“穿裙子”是指, 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 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
(2)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请同学们留意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烧开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选做作业:
(1)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物态变化的实验,如探究不同物质熔化、凝固的温度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2)研究性学习:针对生活中某一物态变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原理和应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3.创新作业:
(1)制作科普视频: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科普视频,内容需包含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热量变化等知识。
(2)设计创意海报:以物态变化为主题,设计一幅创意海报,展示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家长参与作业:
(1)与家长一起观察和讨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互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概念、特点和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熟练运用物态变化的公式和规律,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2.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语言:“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冰块会融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热量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教案: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年:20232024学年版本: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二章《物态变化》的复习课。
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 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物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以及温度、压强等条件对物态变化的影响。
3. 物态变化的应用:如生活中的制冷、制热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物态变化的特点。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
难点: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不同条件下物态变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冰棍融化、水蒸气凝结等,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以及物态变化的条件。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如冰棍融化的过程、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的过程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原理。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如观察冰棍融化的过程、观察水蒸气凝结的过程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第二章《物态变化》1. 定义: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2. 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过程: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4. 条件:温度、压强等。
七、作业设计:(1) 冬天,室外的水管为什么会冻裂?(2) 夏天,为什么冰箱里的饮料会结霜?2. 请举例说明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1) 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体积膨胀,导致水管冻裂。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课件
a.晶体熔化的条件: I.达到熔点. Ⅱ.继续吸热.
b.晶体凝固的条件: I.达到凝固点. Ⅱ.继续放热.
⑤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2)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①常见的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②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三、 汽化与液化 1.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汽化 (1)方式:蒸发和沸腾. (2)沸腾.
①条件:
a.达到沸点. b.继续吸热.
②位置:液体的内部和表面. ③剧烈程度:剧烈. ④影响沸点的因素:大气压强.大气压强越高,液体的沸点也就 越高,反之,大气压强越低,液体的沸点也就越低.
(3)蒸发.
①条件:
a.任何温度. b.吸热.
②位置:液体的表面. ③剧烈程度:缓慢.
① 水吸热升温 ② 水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跟踪训练】 (淮安中考)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
【解
A
B
C
时吸热温度不变,故选项C 正确.
熔化
物态变化类型的判定 1.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
吸 热升
华
气态
汽
液
化
化
液态
熔
凝
化
固
固态
放 凝热 华
2. “三步法”判物态变化 (1)确定物质在发生变化前是什么状态. (2)确定物质发生变化后又是什么状态. (3)将发生的变化过程与物态变化种类对照并判断.
(2)常见的液化现象: ①“露”、 “雾”的形成.
②冬天呼出的“白气”. ③从冰柜里刚拿出的雪糕冒出“白气”等.
四、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特点:吸热. (3)常见现象: ①衣柜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②用久的灯丝变细. ③冰冻的衣服变干. ④用干冰人工降雨. ⑤用干冰致冷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4.引导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小组合作
1.分配小组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相关的物态变化实例或问题,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物态变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3.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表达和交流自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4.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复习课。在经历了新授课、实验课和练习课等阶段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然而,由于物态变化涉及到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微观粒子运动,部分学生对其理解仍存在困难,对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存在知识点的遗漏和理解上的误区,因此,本节课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4.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动画、模拟实验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态变化的知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引导性问题: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如“为什么冰雪会融化?”“雾是如何形成的?”等。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互动交流: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倾听和尊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复习课的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过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概念,以及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作业可以包括理论题目和实际应用题,以检验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我会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改进的方向,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以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冰雪融化导致道路拥堵、水管冻裂等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与物态变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物态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会强调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例如,通过解释冰雪融化导致道路拥堵、水管冻裂等问题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学素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物态变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物态变化 本章复习和总结》
使用方 法
1℃ 玻璃泡上是均匀细管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0.1℃
玻璃泡上有一段细而 弯的“缩口” 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使 用前要甩到35℃刻度以下
例1 温度计、体温计的分度值及读
数:
(1)图1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和读
数分别是_1_℃___和_6_6_℃___;
(2)图2所示是体温计,其分度值
和读数分别是_0_._1_℃__和_3_8_._5_℃__;
4.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被测物体的_温__度__; (2)选:根据__估__测__温__度__选择合适的 温度计; (3)看:看清温度计的_量__程__和 分__度__值__; (4)放:玻璃泡_浸__没__在被测物体 中,不能接触容器__底__或容器_壁___; (5)读:待温度计的示数_稳__定__后再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 化放热 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 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 用了水凝华放热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判断此物质是_晶__体___(选填“晶体”或“非晶
特点
DC段持续放热,温度降低,为 液态;CB段持续放热,温度不 变,为固液共存态;BA段持续 放热,温度降低,为固态
整个过程持续 放热,温度不 断降低
例2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火柴和__搅__拌__棒__和__秒__表__。
图4
知识点四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说课稿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物态变化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块融化、水壶沸腾、蜡烛燃烧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了吗?”
-分析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收集他们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增加实验操作、提供更多案例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书面回答,检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某种物质的熔化过程。
3.开展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物态变化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误差、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使用直观的教具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
-在实验操作前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其分类: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课学年: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
2. 物态变化的特点: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3. 物态变化的实例:冰冻、融化、蒸发、沸腾、升华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不同物态变化的过程。
2. 掌握物态变化的特点,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的实例判断,学生对于不同物态变化的区分和理解。
2.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冻、融化、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 回顾知识:回顾本章所学的内容,包括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实例,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讲解与示范:通过PPT展示不同物态变化的图示和实例,详细讲解物态变化的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解释原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于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实例,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的特点:吸热和放热的过程物态变化的实例:冰冻、融化、蒸发、沸腾、升华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个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说明它们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答案:冰冻:从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
蒸发: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蒸发。
融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融化。
2. 请解释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过程。
答案:吸热过程:在物态变化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或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分子能够自由移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欲望。
2.通过学习物态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强调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应用。
2.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理解;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态变化的知识。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物态变化的概念。
要求:实验设计合理,观察仔细,能够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3.从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护的角度出发,思考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空调的使用对气温的影响,冰雪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等,并撰写一篇短文,表达你的观点和建议。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够体现物态变化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物态变化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a.采用图示、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降低学习难度。
b.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从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能量转化问题。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题。
d.教师适时给予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课课件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C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通风处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在缺水地区得用管道代替沟渠
输水
D、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阳光 下摊开来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第三十五页,共37页。
再见
第三十六页,共37页。
谢谢大家!
第三十七页,共37页。
B、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
C、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
的一种汽化现象
D、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是
100℃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3、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指出它们各属 于哪种物态变化?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液化
2、雾的形成—— 液化
3、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升华 4、霜的形成—— 凝华
5、冰啤酒瓶“冒汗”——液化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冬天窗上的冰花一般都结在 玻
璃的内表面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能进行, 可见蒸发不需要吸热
C. 0℃时,水不一定结冰
D.升华有制冷作用
第三十页,共37页。
7、把一块0℃的冰投入 0℃ 的水里 (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 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100摄氏度的水烫伤要厉害些,是因为
[
]
C
A、水蒸汽比水的温度高
B、水蒸汽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C、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汽比水体积大
第十八页,共37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4)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__ 受热均匀 _ _,并且能使固体温度上升的速度 较慢 (选填"较快"或"较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 (5)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写出温度计在放置上的要求: 玻璃泡不能碰到 容器底 ; 玻璃泡不能碰到 容器壁 。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 其目的是
⑤记录时标明单位 ⑥取出温度计
一、温度(temperature)
4、体温计和其他温度计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很细
5、体温计的量程: 35-42℃ 体温计的分度值: 0.1℃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3 ℃。
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
混合物中示数为6℃,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温水
使物体受热均匀
(6)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判断的依据是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该物质的熔点是__60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_℃,凝固点是 60 ℃,
熔化耗时 7 min;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_温_ 度保持不变__。
液体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 ①达到沸点 ②吸收热量
2、沸点的影响因素: ①液体种类 ②气压
三、汽化和液化
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液体温度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②液体的温度 ③液体的表面积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 吸热 液态
液化 放热
4、液化的条件: ①降低气体温度
中示数为33℃时,Fra bibliotek该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