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效应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

3.4 LUCC对水文状况的影响
3.5 LUCC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
3.1 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3.1.1 对大气的影响 森林退化、煤炭开采、土壤碳氧化都会 使大气中CO2、CH4和N2O浓度增加。 N2O可以破 坏臭氧层而引起地表辐射的增强 ;CH4 可以氧 化成CO。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影响了对流层光 化学烟雾的组成成分,光化学烟雾通过分散和 吸收太阳辐射而改变地表受到的辐射量。 LUCC引起了S的释放,在高SO2地区可能产 生酸雨。
3.1.2 对气候的影响 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大面积热带森林砍伐
造成的影响。其手段是利用区域气候模型预测大 陆范围内对地表温度、降水和径流的重要影响。 LUCC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
度的变化。
LUCC使大气中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含 量大幅度上升,其结果是对气候产生正的辐射强 迫,导致地表增暖和引起其他气候变化。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 土 壤 养 分
土地利用 类型 林 地 草 地 坡耕地
全氮 /%
0.077 0.051 0.041
有效氮 全磷 (mg/100g) /%
5.50 4.08 3.38 0.057 0.052 0.059
速效磷 (mg/kg)
的主要对象, LUCC 不仅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
展的自然基础,更与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
性减少,生态环境演化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的可持续性等密切相关,它是全球环 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从全球范围来 看,LUCC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多.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 环境效应研究
王志英 地理科学学院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在持续发展的今天,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概念、影响、原因以及改善方向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矿业、城市建设等。

而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被植被、建筑、水域等物质所覆盖的现象。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直接影响,包括造林、采矿、城镇扩展、工业用地、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等,它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都会产生影响。

二、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复合性影响,不同类型土地的变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林地覆盖度下降的情况下,林业资源利用量增加,导致森林资源破坏持续加剧,同时会失去一部分空气净化、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生态环境就会跟着受影响;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往往会带来大量粗放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的流向,逐步造成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污染、水源受损、土地沙化等,这无疑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原因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原因极其复杂多样,可以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活动、动态地质作用等;人类因素则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对于中国来说,土地资源缺乏、土地资源管理不善、土地重心偏移和土地容积率过高是导致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改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想改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调整土地资源的结构和管理模式。

首先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维护,着力推进土地整理、沙荒地治理和水土保持等技术手段改善生态环境。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摘要:采用系统生态学方法,对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水平上,千岛湖镇在合理的生态功能规划下,各种景观类型分布趋于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单类景观占据主导的趋势在减弱,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固,同时,随着林地的不断减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生境质量下降,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能力,边缘效应降低,生态系统组分单一化。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千岛湖镇Ecological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s in Small Town ——Take the Case Qiandao Lake TownAbstract: By the methods of systematic ecology, the ec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 land use changes in Qiandao Lake Town, Chun’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 small c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kind of landscape type in Qiandao Lake town tended to gather and formed a certain scale. The tendency that one landscape occuping a place was weakening, which woul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Meanwhile, with the continual reducing of forest land and elevating of urban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uld be affected,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decreas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homogeneous development inside of the landscape, the decrease of edge effect, and the simplification of ecosystem components.Key words: land use changes; ecological effects; Qiandao Lake Town目前,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多是从遥感监测和时空动态数据库、LUCC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LUCC模拟与预测模型、LUCC环境效应、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等出发,研究全球或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问题[1]。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多是以县级尺度为最小单位,而对乡镇一级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很少。近年来,我国乡村城镇化发展很快;由于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迅速被小城镇生态系统所取代,加之取代过程中常常忽略对区域的生态设计,缺乏对当地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的系统规划[2],导致了一些不利于乡村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负效应的产生[3]。对这一生态问题已经有研究报道[4],然而,对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效应在定量水平上的研究则涉及很少[5]。为此,本研究选择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展很快的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为研究对象,就其12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编制乡镇一级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1研究区概况千岛湖镇位于浙江省西部,介于北纬29°31′-29°41′,东经118°58′-119°17′。2005年底,千岛湖镇辖34个行政村,8个社区,是淳安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服务中心。截至2004年底,总人口62 561人,非农业人口50 861人。千岛湖镇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形成四周中低山逐渐向中部丘陵区过渡的地貌形态。2研究方法2.1数据来源与处理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淳安县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利用MAPGIS软件内业转绘成图;199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由数字化获得。其他数据来源于淳安县统计年鉴、全国1∶25万DEM数据、实地调查等。在MAPGIS中将三级分类通过地类提取转化为二级分类。将一些面积比较小的地类归并到相近地类,如:草地归并到其他农用地,其他土地归并到未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代码为11,以下同)、园地(12)、林地(13)、其他农用地(15)、城镇及工矿用地(20)、交通运输用地(26)、水利设施用地(27)、未利用地(31)等8类。将两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E00格式转化为Coverage数据,在ArcView下将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和二进制文件。2.2分析方法定量表述景观特征的指数很多,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往往很高,所以,同时采用多种指数(尤其是同一类型的指数)并不增加新信息[6]。本研究利用两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简要分析LUCC过程,然后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3结果与分析3.1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由表1、图1和图2可知,1993~2004年,千岛湖镇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的转出面积超过转入面积,而园地、其他农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则相反;从用地转移方向看,耕地主要向园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转移,园地主要向城镇及工矿用地、林地转移,林地主要向城镇及工矿用地、园地转移,未利用土地主要向耕地、园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转移。耕地转出面积以园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为主,转出面积为282.002 hm2,转出比例占1993年耕地总量的30.689%;耕地转入则以林地、未利用地为主,其中由林地转入63.025 hm2,占2004年耕地总面积的8.005%,由未利用地转入58.671 hm2,占7.452%。园地转出以林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为主,转出面积189.166 hm2,占1993年园地面积的21.029%;园地的转入面积大多来自于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别占2004年园地面积的7.643%、13.807%和8.402%。林地主要转出为城镇及工矿用地365.847hm2,其次为园地143.251 hm2和耕地63.025 hm2;转入面积主要来自耕地、园地和未利用土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年相对变化率为9.994%,转出面积为91.388 hm2;而转入面积高达624.877 hm2,是转出面积的6.84倍,转入类型以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为主。3.2斑块类型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由表2可知,1993~2004年,千岛湖镇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其中耕地所占面积由1993年的6.715%减少到2004年的5.753%,林地由78.353%减少到75.320%;林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在景观中均是最大的,这说明林业的主导地位没有动摇,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林地斑块正受到各种异类斑块(如城镇的扩展、园地的开发等)的蚕食而趋于破碎化;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呈增加的趋势,由0.243%增加到0.249%,而平均斑块面积呈减小的趋势,由2.821 hm2减小到 2.566 hm2,说明耕地正受到蚕食;园地的最大斑块指数由0.492%增加到1.100%,平均斑块面积由3.234 hm2增加到3.456 hm2,园地在景观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增强;各地类分维数介于1.409~1.590之间,耕地的分维数较大,这是由于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及规模比较小的斑块镶嵌其中,导致耕地的边界形状复杂化。林地、其他农用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散布与并列指数较大,均在74%以上,这说明这些斑块与其他类别斑块相邻的概率比较均等,散布也较均匀;耕地、园地的散布与并列指数较小,说明耕地、园地斑块与其他斑块相邻的概率是不均等的,而且斑块面积也比较小;斑块边界长度变化较大,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斑块的边界长度均大幅增加,按增幅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增加55 260 m;林地是千岛湖镇的主要景观类型,斑块边界的总长度大,因而其边界密度较大;城镇及工矿用地的优势度变化最为突出,由0.082增加到0.119;林地的聚集度占绝对优势,水利设施用地的聚集度变化最为突出,增加了12.723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农用地、园地,说明这些地类景观斑块有不断连片的趋势;林地的结合度指数最大,接近于100%,说明景观类型的连通性较好,其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由73.373%增加到84.661%,说明城镇及工矿用地的连通性进一步加强。3.3景观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千岛湖镇整体的景观密度减小,说明景观格局有继续聚集化的趋势。景观形状的测度采用景观形状指数、最大形状指数和面积-周长分维指数表示,12年来,3个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反映出其景观的形状日趋简单和规则。景观的聚集度增加了0.343个百分点,说明各个景观类型有连成片的趋势。蔓延度下降了2.340个百分点,说明优势景观、连接性好的景观格局逐渐向连接性差的多种要素组成的密集格局演变。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分别增加了0.083和0.040,说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增强、各种景观类型趋向均匀分布。优势度指数的减小,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越来越不存在占优势的景观,景观类型比例差别在缩小。破碎度指数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地类更为简单并有集中连片的分布趋势。3.4景观生态效应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变化主要表现在:1)生境质量下降。景观破碎化、斑块破碎化以及平均斑块面积的减少会通过降低总的生境面积导致斑块内部生境损失,使内部生境更容易遭受外部的侵袭干扰,从而降低物种抵抗灾害的能力,并直接影响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7]。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被占用,这些斑块类别的破碎化指数大都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在自然和人类的干扰下进一步破碎化。景观形状指数逐步降低,尤其是林地的形状指数显著降低,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边界趋于规则、平滑,这种变化可加剧水土流失。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和各等级公路的修建都在不同程度破坏森林植被,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对千岛湖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2)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能力。12年来,香农多样性指数从0.861增加到0.944,说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增强;香农均匀度指数从0.414增加到0.454,说明各种景观中斑块优势度在减小,斑块类型在景观中趋向均匀分布。异质性的增大和均质化发展必然导致景观稳定性的降低。3)边缘效应降低。边缘效应是生态系统边缘和生态过渡区所呈现出的生态效应[8]。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总周长的降低,使其对周围斑块类型的影响相应减小,景观生态功能减弱。而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的总周长在增加,破碎化使其边缘暴露在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等与原来生境差异很大的生态系统中。边缘效应的存在,使森林边缘的小气候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会沿林缘—林内的梯度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使森林从内到外产生环境梯度,原有生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4)生态系统组分单一化。千岛湖镇的景观格局向聚集化发展,景观中斑块形状日趋简单和规则;同类景观类型有连成片的趋势,聚集度明显上升;多样性指数也表明各种景观有趋向均匀分布的趋势。林地作为千岛湖镇的主要景观类型,其多样性指数在各个时期都是最低的,且逐步下降,可见森林生态系统组分的单调性。4结论从类型尺度上分析可知,千岛湖镇居优势地位的斑块类型仍是林地;斑块个数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林地、耕地正受到蚕食而趋于破碎化,而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的破碎度呈减少趋势;城镇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农用地和园地景观斑块有不断连片的趋势;林地的连通性较好,其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城镇化、比较经济利益驱使、交通旅游的发展等合力导致城镇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地类增加,但同时导致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的迅速减少或景观破碎化趋势加强。从景观尺度上分析可知,千岛湖镇的景观格局向聚集化发展,景观中斑块形状日趋简单和规则;同类景观类型有连成片的趋势,聚集度明显上升;多样性指数也表明各种景观有趋向均匀分布的趋势。这些都说明千岛湖镇在合理的生态功能规划下,导致各种景观类型分布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单类景观占据主导的趋势在减弱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固,同时也应看到,林地的不断减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生态环境受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境质量下降;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能力;边缘效应降低;生态系统组分单一化。参考文献:[1] 刘纪远.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周启星. 某农场发展工业的长期环境效应与环境规划的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1996,15(2):65-67.[3] LIU G G,WU X,PENG C,et al. Urbanization and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J]. Contemp Econ Policy, 2003,21(1):11-24.[4] HO S P S, LIN G C S. Converting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 in China’s coastal provinces: Evidence from Jiangsu[J]. Modern China, 2004,30(1):81-112.[5] 卢远.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D]. 长春:吉林大学,2005.[6] HARGIS C D, BISSOONETTE J A, DA VID J L. The behavior of landscape metrics commonly used in the study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J]. Landscape Ecology,1998,13:167-186.[7] 陈利顶,傅伯杰.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J]. 生态学报,1996(4):337-344.[8] 陈利顶,徐建英,傅伯杰. 斑块边缘效应的定量评价及其生态学意义[J]. 生态学报,2004,24(9):1827-183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治理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治理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治理措施一、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和严重。

其中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原生态环境得不到维护和保护。

部分土地被占用和改变用途,导致生态系统无法自行恢复,使得生态系统脆弱化,物种数量和生态多样性明显下降。

2、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导致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过度的农药施用和不恰当的种植模式对土地产生直接毒害,在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对灵敏的环境中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

3、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压力因地制宜的呈现,使得生态和环境问题产生动态的变化。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治理措施土地利用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以下是针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治理措施。

1、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基础政策和战略方向,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加强政策引领和修制工作,结合城乡地区实际,构建各地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从源头上规范和控制土地利用变化头的效应。

2、加强土地利用评估和监管,推进科学规划和用地管制。

在保留土地利用差异的前提下,设置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监管标准,扶持和鼓励企业和农民采用环保、节能、低碳技术和耕作模式,加强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工程和政策的落实,明确违规用地的法律责任。

3、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采取非线性治理和跨界治理,多方协调和互助,合力解决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4、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和技术,推广低碳化、绿色化土地利用方式。

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推进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推动土地利用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变。

河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河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河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河套地区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套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河套地区的土地利用从传统的农田耕种转变为了城市建设。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田被用来兴建住宅、工厂和商业用地。

城市化的速度过快,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使得农田面积大幅减少,农民的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此外,城市建设还带来了大量的水泥、钢筋和建筑垃圾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因此,农田的减少和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次,河套地区的土地利用也发生了由农田向草地转变的趋势。

由于农业生产压力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种植粮食作物,转而发展畜牧业。

草地的面积逐渐扩大,草原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草地的过度放牧、过度养殖和过度开发同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大量的牲畜粪便和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加剧,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

另外,河套地区还面临着工矿业的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厂和矿山在河套地区兴起。

这些工业和矿业用地的开发和扩张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土地的质量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工业和矿业活动产生的废气和废水排放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应对河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农田转化为非农地的速度和规模,保护农田资源。

其次,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严厉打击违法开发和污染行为,保护土壤、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应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态化转型。

此外,还应鼓励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农田与畜牧业、工矿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图们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它发源于长白山脉,穿过吉林、黑龙江两省,最终注入鸭绿江。

图们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首先,图们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

此外,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也产生了影响。

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部分传统农田被改造成工厂,用于农产品加工。

这些变化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其次,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近年来,随着城镇面积的扩大和工业用地的增加,一些重要的生物栖息地被破坏,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

其次是水质污染的加重。

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发展导致大量的废水排入江河,使得图们江的水质急剧下降。

此外,土地利用变化还可能导致土壤的退化和水土流失,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和生态平衡。

然而,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并非完全带来负面效应。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为流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城市化加速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的变化也为生杂粮种植等现代农业提供了更多的用地空间和条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针对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合理规划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水质治理,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的排放,保障水体的健康。

加强生态修复,采取措施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确保环境保护的落实。

最后,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1-5337.2024.1.112收稿日期:2022-08-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50).通信作者:周振宏,男,1979-,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E -m a i l :z h o u z h e n h o n g@a h a u .e d u .c n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周振宏, 周 敏, 刘东义, 胡 琦, 汤伟宏, 王诗琪(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230036,安徽省合肥市) 摘要: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㊁网格单元分析方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人造地表对耕地的侵占;(2)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最高达到55.29%,人造地表用地的变动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大,生态价值贡献率为28.20%;(3)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4)耕地向森林及草地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森林转向耕地及耕地转向人造地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皖江城市带中图分类号:F 301.2;X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37(2024)01-0112-070 引 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进一步扩张,引起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发生转型.而土地利用功能的转型又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改变[2-3],如区域气候变暖㊁水土流失㊁土地沙漠化以及景观破碎化等情况[4-7]屡见不鲜.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都认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土地类型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善或恶化,特别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愈发强烈,人造地表用地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复杂.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许多学者都热衷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8],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单一生态要素的影响研究.例如:赵文斐等[9]研究了石家庄市P M 2.5浓度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发现建设用地和耕地对P M 2.5浓度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林地和草地表现出负效应;束龙仓等[10]以三江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4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田和城镇用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直接影响流域水均衡状态;刘永林等[11]探究了西南典型 退耕还林 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发现先人工次生林地表土中的金属含量都显著高于旱地,说明退耕还林 工程的实施可能会显著影响表土中硒和重金属富集.另一方面是对流域及生态脆弱敏感区域的研究.例如:胡荣明等[12]分析了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发现农业生产用地及其他生产用地与草地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盖兆雪等[13]分析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并探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目前对于区域城市带的关注较少,并且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经济第50卷 第1期2024年1月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Q u f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50 N o .1J a n .2024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亟需解决.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皖江城市带内的工业园区越来越多,其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探究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4].鉴于此,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㊁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揭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网格单元分析方法,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方法以及克里金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表达,并探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生态贡献率,以期为皖江城市带土地合理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合理参考.1研究区及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5],位于安徽省中部,紧邻长三角地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合肥㊁芜湖㊁马鞍山㊁铜陵㊁安庆㊁滁州㊁池州㊁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总面积约为760000k m2[16],地貌多样,以平原为主(见图1).图1研究区概况图近年来,由于相关政策的发布,皖江城市带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造地表面积20年来由3138.03k m2扩展至5298.52k m2,人口大量聚聚,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急需解决.1.2数据来源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h t t p://g l o b e l a n d30.o r g/),数据总体精度高于80%.通过对数据进行拼接㊁裁剪㊁投影变换以及误差处理等,从中获取了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30mˑ30m的土地利用/覆盖栅格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耕地㊁森林㊁草地㊁湿地㊁水体㊁人造地表以及裸地7类.D e 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 t t p://w w w.g s c l o u d.c n).2研究方法2.1土地利用转移分析土地利用的功能转移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来分析.该模型能够体现出研究区在研究期间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整体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反映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型的规律[17].2.2用地生态价值重要性生态环境视角一般会作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因此,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2].(1)生态价值重要性生态价值重要性能体现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生态价值总量的重要程度[18].(2)城市带扩展的生态价值贡献率生态价值贡献率用来揭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种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变动情况以及该种类型的土地对于城市带生态价值变动总量的干扰程度[18]. 2.3生态环境效应(1)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及其所具有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能够定量化地评价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19].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生态环境质量越高,反之越小.本文参考李晓文[20]㊁罗刚[21]等多位学者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赋值情况,同时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最终确定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赋值(见下页表1).(2)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能够定量反映不311第1期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同功能用地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重要价值[22].表1 皖江城市带不同地类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编号1234567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生态质量指数赋值0.250.760.430.570.560.200.023 结果分析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利用A r c G I S 10.6分别对2000 2010年㊁2010 2020年两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及面积统计,得到这两个时间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研究区这两个时间段各土地类型的的转移面积及转移方向.由表2可知,2000 2010年间,耕地的转出量最多,其中森林和草地分别占耕地转出面积的42.91%和9.17%,这主要是由于 退耕还林还草 政策的实施以及安徽省养殖业的发展,使大量耕地转化为森林和草地.人造地表转出量中主要以耕地为主,占比达到88.39%,这与安徽省自2008年和2009年开始加入增减挂钩试点有关.综上,这一时期各地类的转移主要以耕地及森林的变化为主.2010 2020年间(见表3),大量的耕地转化为其他地类,其中向人造地表的转出量最多,占其总转出量的56.92%.这主要是由于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发生扩张,人造地表用地侵占了大量的耕地;一部分耕地面积转化为森林㊁草地和水体,同样受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聚,导致耕地无人耕种,荒废为森林和草地.森林转化为耕地的面积较多,占比达到53.74%,草地主要转化为森林,占总流出量的49.73%.表2 2000 201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转入量2010年耕地38657.881118.00161.77146.57430.96212.510.692070.60森林1154.9622119.76323.9256.47168.207.810.051711.42草地246.81378.791580.0722.5945.174.900.66698.91湿地21.1917.0920.0669.19143.371.100.00202.81水体566.90282.9488.27354.023700.7114.090.241306.46人造地表700.25168.1513.771.1520.632897.600.01903.96裸地0.950.120.700.000.380.026.962.17转出量2691.481965.19608.48580.81808.70240.431.66表3 201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转入量2020年耕地37040.39949.42215.0558.67650.61849.020.752723.53森林849.5322064.33361.371.2372.8711.780.081296.85草地327.04387.051552.274.3828.4343.670.79791.36湿地15.756.983.8385.71201.830.140.00228.54水体395.33219.5949.66116.734022.2515.944.50801.75人造地表2099.35200.8892.451.9422.672881.010.212417.51裸地1.062.924.333.338.600.002.8220.24转出量3688.061766.84726.68186.29985.02920.556.343.2 生态环境效应分析(1)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分析由下页表4可知,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且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其次耕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保持在30%以上,20年均处于稳定状态,说明耕地的生态价值也较为重要.其他地类的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均在10%以下,表明其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价值的影响较小.总体来411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看,森林和耕地的生态重要性较高,其他地类的生态价值重要性较低,说明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森林和耕地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使其生态价值重要性得到充分发挥.表4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31.2230.8630.45森林55.2954.9054.39草地2.842.973.09湿地1.120.470.55水体7.638.508.28人造地表1.902.303.25裸地0.000.000.00(2)土地扩展生态价值贡献率分析如图2所示,各土地类型的生态价值贡献率差别较大,数值在0.02%~28.20%之间.其中,人造地表的生态价值贡献率最大,主要是由于人造地表在20年间面积增加了2160.49k m 2,增长幅度较大,对生态价值贡献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森林㊁水体㊁耕地和湿地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皖江城市带未来的发展及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注重控制人造地表㊁森林㊁耕地㊁水体及湿地5种类型土地的变动速度及规模.图2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扩展生态价值贡献率(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水平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近十几年来皖江城市带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但积重难返,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城市快速扩张,大量耕地及森林被人造地表所侵占,人口急剧增加,人地矛盾日趋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表5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类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0.13610.13410.1309森林0.24110.23850.2338草地0.01240.01290.0133湿地0.00490.00200.0024水体0.03330.03690.0356人造地表0.00830.01000.0140裸地0.00000.00000.0000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43600.43450.4299(4)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变化分析根据皖江城市带的面积范围,参考相关网格划分的方法[23],将皖江城市带划分为5k mˑ5k m 的网格,共得到3308个网格单元,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进行插值划分,将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低值区(<0.32)㊁较低值区(0.32~0.42)㊁中值区(0.42~0.52)㊁较高值区(0.52~0.62)以及高值区(>0.62).由下页图3可知,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上呈现出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宣城㊁安庆和池州,这3个城市紧邻长江流域,以山区为主,受海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限制了城市的扩张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保持了原有的山区地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程度较小,因此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的区域主要在滁州㊁芜湖㊁马鞍山以及合肥等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市,经济和产业发展快速,人口大量聚集,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5)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分析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有改善和恶化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但这两种趋势在区域内部会相互抵消,使区域总体上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24].由下页表6可知,2000 2010年间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土地转型类别较多,其中,耕地转为森林和草地的贡献率最高,成为该时间段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转型类型.其次人造地表向耕地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511第1期 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整体来看,退耕还林㊁还草㊁还水以及农业种植是生态环境改善最重要的因素.导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恶化的土地转型类别中,森林向耕地㊁草地及水体的转化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总占比达到57.46%.其次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化及湿地向水体的转化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森林向其他用地的转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图3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变化表62000 2010年皖江城市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贡献率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占总贡献率比例/%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占总贡献率比例/%生态环境改善耕地 森林3.0824.39耕地 草地1.8120.27人造地表 耕地0.8912.29耕地 水体0.629.95水体 湿地0.598.63草地 森林0.428.26人造地表 森林0.314.33人造地表 水体0.203.67湿地 耕地0.163.57水体 森林0.091.93总计8.1797.28生态环境恶化森林 耕地3.7432.76耕地 人造地表3.1116.69森林 草地1.8814.22森林 水体1.5310.48湿地 水体1.3210.04森林 人造地表1.276.48水体 耕地0.664.24水体 草地0.562.05草地 耕地0.551.22总计14.6298.18表7201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贡献率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贡献率占比/%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贡献率占比/%改善耕地 森林10.6131.22耕地 草地5.2320.91人造地表 耕地3.4012.63耕地 水体2.268.53草地 森林1.244.88森林 水体0.642.86草地 水体0.160.68人造地表 草地0.140.61人造地表 水体0.080.34人造地表 森林23.7682.66总计10.6131.22恶化耕地 人造地表8.7838.65森林 耕地5.8814.35森林 人造地表3.558.35森林 草地2.405.59水体 耕地1.654.99草地 耕地1.374.17湿地 水体1.364.16湿地 耕地1.243.86草地 人造地表1.163.47总计27.3987.59由表7可知,2010 2020年,耕地向森林㊁草地及水体的转化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因素,总贡献率占比达到了60.66%,主要也是归因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水政策的推进.其次,人造地表向耕地和草地向611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森林的转化对生态环境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导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化.其次是森林向耕地㊁人造地表以及草地的转换,合计占比为28.29%,耕地㊁人造地表和草地对森林的侵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原因.4结论与建议本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2000 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同时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看,皖江城市带2010 2020年的转移面积2000 2010年相对较大,但总体转移趋势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最大,其次是人造地表和水体对耕地的侵占,其他各类用地之间也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转移.(2)皖江城市带生态价值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森林及耕地两种土地类型上,其他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不明显.对生态价值贡献率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人造地表㊁森林及耕地.整体上来看,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呈现出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宣城㊁安庆和池州,较低的区域主要在滁州㊁芜湖㊁马鞍山以及合肥等地.(3)耕地㊁森林㊁草地及人造地表四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耕地向森林及草地转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森林向耕地和草地转换以及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近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有所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耕地向人造地表用地的转移,这与王晶等[2]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研究结果有些不同.本文仅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较为单一,而造成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后续需要进一步探讨地形㊁气候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土地合理利用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未来的发展及规划中:(1)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管控区域生态环境,严守生态红线,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提升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系统功能;(2)因地制宜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对森林及草地的保护力度,增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优先规划保护水源涵养区㊁九华山以及天柱山等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区,保护其生态安全,从而实现皖江城市带高质量发展;(3)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减少人造地表用地的扩张对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满足皖江城市带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孙善良,张小平.陕西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6):356-363.[2]王晶,侯兰功,何小勤,等.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 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 2022,42(1):360-368.[3]白娥,薛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0,44(5):543-552. [4]L O N G H L,L I U Y Q,HO U X G,e t a l.E f f e c t so f l a n d u s e t r a n s i t i o n sd u et or a p i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n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i n t h en e wd e-v e l o p i n g a r e a o fC h i n a[J].H a b i t a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2014, 44(10):536-544.[5]E S T O Q U E R C,MU R A Y AMA Y.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a n d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v a l u ec h a n g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u s t a i n ab i l i t yp l a n n i n g f o r t h e r a p i d l y u r-b a n i z i n g s u mm e rc a p i t a lo ft h eP h i l i p p i n e s[J].L a n d-s c a p e a n dU r b a nP l a n n i n g,2013,116(4):60-72. [6]贾科利,张俊华,马正亮,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沙漠化响应研究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0):98-103.[7]温玉玲,李红波,张小林,等.近30年来鄱阳湖环湖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 42(7):501-510.[8]王家慧,梁亮,黄婷,等.徐州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6):113-120 [9]赵文斐,于占江,王让会,等.石家庄市P M2.5时空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0, 29(12):2404-2413.[10]束龙仓,王哲,袁亚杰,等.近40年三江平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J].水利学报,2021, 52(8):896-906.[11]刘永林,刘属灵,吴梅,等.西南典型 退耕还林 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711第1期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环境科学,2022,43(6):3262-3268.[12]胡荣明,孙妍,史晓亮,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22,38(3):346-355. [13]盖兆雪,陈旭菲,杜国明,等.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36(1):116-123.[14]鲁帆,夏莲.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关系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25(5):97-102.[15]孙雷,崔育宝,刘桂建.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5):50-59.[16]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 31(3):384-389.[17]周振宏,刘东义,朱庆山,等.芜湖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0): 101-106.[18]方创琳,高倩,张小雷,等.城市群扩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9):1413-1424. [19]张杨,刘艳芳,顾渐萍,等.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0):1280-1285.[20]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等.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3(3):280-290.[21]罗刚,廖和平,李强,等.基于 三生空间 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4):105-113.[22]杨清可,段学军,王磊,等.基于 三生空间 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1):97-106.[23]王耕,吴伟.基于G I S格网技术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5):667-672. [24]苑韶峰,唐奕钰,申屠楚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9):174-181.As t u d y o n l a n du s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i n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i n r e c e n t20y e a r sZ H O UZ h e n h o n g,Z H O U M i n,L I U D o n g y i,HU Q i,T A N G W e i h o n g,WA N GS h i q i(C o l l e g e o fF o r e s t r y a n d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30036,H e f e i,A n h u i,P R C)A b s t r a c t: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r e g i o n a l l a n du s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a n p r o-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r e g i o n a l l a n du s es t r u c t u r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T a k i n g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a sa ne x a m p l e,b a s e do nt h e l a n du s ed a t as e t so f2000,2010a n d2020,t h e l a n du s e t r a n s f e rm a t r i xm o d e lw 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s p a t i a l-t e m p o r a l c h a n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a n du s e i n t h i s a r e a.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l a n d u s e c h a n g ew e r e e x p l o r e d b y c o m b i n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q u a l i t y i n d e x,g r i dc e l l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 o f l a n du s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1)T h e t r a n s f e ro f l a n du s e i n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w a sm a i n l y t h em u t u a l t r a n s f e r b e t w e e n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a n d f o r e s t,w i t h t h e t r a n s f e r a r e ao f1491.86k m2 a n d1589.20k m2,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 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o fm a n-m a d e l a n d s u r f a c e,w i t ha t o t a l o f2650.33k m2 t r a n s f e r r e d.(2)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o f f o r e s t i nW a n j i a n gC i t y B e l t i s 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w i t h t h e h i g h e s t v a l u e o f55.29%.T h e c h a n g e o fm a n-m a d e l a n dh a s a g r e a t i m p a c t o n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o f t h i s a r e a,a n d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i s28.20%.(3)T h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o fW 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w a s s t a b l e a t0.4299~0.4360,s h o w i n g ad o w n w a r dt r e n d,a n d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s h o w e d a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o f h i g h e r i n t h e s o u t h a n d l o w e r i n t h e n o r t h .(4)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t o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i s t h em a i n r e a s o n f o r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o f f o r e s t t o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t o a r t i f i c i a l s u r f a c e a r e t h em a i n 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K e y w o r d s:l a n du s ec h a n g e;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e f f e c t;r e g i o n a l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W 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811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环境效应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环境效应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环境效应
人文地理201801 倪新洁
名词解释
O1/
土地利用
FIRST/ LAND USE
BY AWEI.
-土地利用-
LAND USE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 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 ·侧重于土地的经济属性。 ·对林地的划分:(从林地的利用目的和利用方向)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防护林地等。
·美国的“城市洪涝”:
“发生在建成环境(尤其是人口稠密地区)中,由于不透水表面增加和持续性降水造成排水系统超负 荷,进而导致的财产被淹的现象。”
-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于土壤营养成分、含水量等诸多因素有影响,且间作等土地利用方式还有利于植物 充分运用太阳能。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作用。
2.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土地利用不当还有可能导致一些灾害的发生,而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的洪涝灾害也在其列。 ·例子:据美国一些小城市调查,当不透水地面占12.00%、平均洪水流量为17.80m3/s,洪水汇流时间 为3.5h.而当不透水地面增至40.00%时、平均洪水流量增至57.80m3/s,洪水汇流时间减至0.4h。工矿 居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的增加,使得整个城市的地面不渗透率增加,地面径流系数相应增大,此外还 有因城镇建设填平原来的河流湖泊,使得天然水体面积大大减少。
2.造成的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 ·人类在上述活动中,大量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因而使固体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比自然状态下要 增大几十倍至上千倍。 ·例子:美国东部地区某流域的实测资料,在农业发展之前,该河流泥沙含量仅为50mg/l,而在扩大耕地 期间,上升为600mg/l,在进行工程建设期间,进一步上升至2000mg/l。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两个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这不仅影响到农业发展,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此外,城市化过程中,大面积的生境破坏和栖息地丧失,导致很多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或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其次,为了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会给水资源、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例如,大量的水泥厂、钢铁厂等工业项目的建设,排放大量的污水和废气,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水体和空气。

此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引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然而,面对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减轻其负面效应。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不同类型土地的功能定位,确保农田面积和耕地质量的保持。

此外,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制度,发挥农民对土地的积极性和保护意识,减少荒废土地的现象。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推行节约用地的措施,避免大面积堆填填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其次,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对污染排放行为进行严格执法,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污监测和处罚。

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工业的发展。

另外,应加大对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的投入,重建受损生态系统,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教育和宣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观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同时,加强媒体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推动社会的整体环境意识。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综述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综述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综述来源:资源网作者:罗桥顺发布时间:2008.06.12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包含两层含义:(1)转变。

转变是指一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向另一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转变,即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间的变化,例如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2)转化。

转化是指一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内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密度的变化,也可能是功能的变化,例如,城镇用地中的住宅区变成了商业区。

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国家或区域的尺度上,土地利用的变化总是不断地导致土地覆盖的变化,土地覆盖变化又会引发一系列环境的改变。

鉴于LUCC所引起一系列关系到全球变化的深刻问题,“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领域计划”(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计划,使LUCC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

在这样一个全球性重要课题的推动下,国内外学者在近几年对LUCC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充分探讨了LUCC过程和动力机制、LUCC类型与区域问题、LUCC环境效应等问题。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意义全球环境变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在以此为中心的大量研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或LU/CC)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这是因为:在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众多驱动因素中,人类活动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系统的影响机理异常复杂,很难予以直接揭示。

所以人们从综合影响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最能表述这一过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机制,作为上述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LUCC不仅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最终体现,也是地球表层系统最明显的景观标志。

它的变化不仅对全球辐射平衡和能量流的改变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循环的改变和生态复杂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土地利用的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深远影响。

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农田的开垦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储存和释放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土地利用的覆盖变化会影响植被的类型和覆盖范围。

森林被伐或者被转化为农田和城市用地后,不仅导致了植被的减少,还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之一,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CO2)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从而起到了重要的碳储存作用。

但是,森林遭受砍伐后,其碳储存能力显著降低。

砍伐会导致大量植物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时破坏了土壤中的有机碳的积累。

此外,土地利用变化还会导致植被减少,造成土壤侵蚀和土壤有机质的丧失,更进一步导致碳的损失和释放。

其次,土地利用的变化还会影响土壤碳储量和碳排放。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贮存库之一,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农田的开垦和城市用地的扩张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

开垦农田通常涉及土壤的翻耕和施用化肥,这会破坏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降解和碳的释放。

而城市用地的土地覆盖通常是由水泥、石板等非生物质材料所构成,这进一步抑制了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

因此,土地利用的覆盖变化会促进土壤碳排放,对碳循环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还会影响气候变化。

森林砍伐和农田开垦不仅会导致碳的损失和释放,还会影响地表和大气层的能量平衡以及水文循环过程,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砍伐造成的植被减少会导致地表反射率的增加,进而增加地表和大气的辐射平衡,促进温室效应加剧。

此外,森林砍伐还影响降水分布和蒸散发过程,对地表和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沉淀产生负面影响,进而调整了区域气候格局。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的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应当加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管理,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促进可持续农田经营和城市规划,来实现碳循环的均衡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珠江口近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范文

《2024年珠江口近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范文

《珠江口近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研究》篇一珠江口近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研究一、引言珠江口位于中国南方,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近岸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岸地区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涉及到地理、生态和环境等多个学科,而且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以珠江口近岸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珠江口近岸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区域涵盖了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近海沿岸的陆地和水域。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实地调查,对珠江口近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3.1 历史变迁自上世纪以来,珠江口近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田、湿地、林地等自然用地逐渐减少,而建设用地、人工湿地等人工用地逐渐增加。

3.2 空间分布当前,珠江口近岸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农田、林地、湿地等。

其中,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农田和林地则分布在乡村和山区,湿地则广泛分布在沿海地区。

四、环境生态效应分析4.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自然用地的减少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进而影响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人工用地的增加虽然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但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4.2 对水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环境和气候也产生了影响。

自然用地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水质恶化等问题;而人工湿地的增加则有助于改善水环境和提高气候适应性。

此外,建设用地的增加也可能导致局部气候的变化。

五、对策与建议针对珠江口近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布局各类用地;2. 保护自然用地,特别是湿地和林地等重要生态系统;3. 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发展模式;4.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对局地气候、土壤、水文、生态系统、资源利用以及自然灾害都有明显的影响。

土地利用作为环境变化的动力使生态环境的质量发生正向或逆向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LUCC 生态环境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土地利用是人们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使用、保护和改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与土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土地生态系统中自然发生的物质或能量转化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就不断受到影响,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演替。

土地利用作为环境变化的动力使生态环境的质量发生正向变化或逆向变化。

一、LUCC研究的基本目标LUCC 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并着重提高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能力。

具体包含四个目标:一是调查和描述不同尺度下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二是认识和把握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及驱动机制;三是确定各种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四是认识LUCC、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变地球表面物理特征(如粗造度、反照率、土壤含水量等),如把耕地变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或交通用地,改变了地面的下垫面,从而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另一方面是影响大气中的微量元素,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过程,另外,土地利用变化还通过土地覆盖的改变而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影响区域的水分循环特征、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组成,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

(一)对水环境影响。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水量的时空分配。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土地利用的变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气候变化加剧等。

本文将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上。

随着人类不断开发利用土地,原本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逐渐被破坏。

大量的森林、湿地和草地被砍伐、开垦和改造,导致许多动植物物种生境的丧失和减少。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损害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的发生。

其次,土地利用变化还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下降。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如水源保护、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食物供应等。

然而,当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时,例如将森林改为农田或城市用地,就会破坏原本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

例如,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但若大面积砍伐森林用于农田开发和城市建设,将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增加,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问题。

此外,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由于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大量的植被被破坏,这就会减少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进而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加剧温室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还会改变地表的反照率,例如当农田改为城市用地时,地表反照率下降,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从而进一步导致气温上升。

而这些气候变化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业生产模式的变迁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被大量用于农田开发和城市建设,以满足粮食需求和空间需求。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原本未开发的土地也被迅速占用,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和规模。

此外,农业生产模式的变迁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巨大,导致农田面积的扩张,并引发土地利用的变化。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应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应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环境失衡、生态效应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耕地被城市用地吞噬,导致农田减少。

这会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2. 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利用不当: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的水域和森林被开发利用。

这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土地的沙化,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3. 城市扩张的不可逆转性:一旦城市用地扩张,很难再变回原来的自然状态。

这意味着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二、环境失衡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环境失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系统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绿地被消失,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绿地的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2. 水资源短缺:城市用地的扩张使得地下水资源被消耗,水资源短缺成为现实问题。

这不仅对居民生活造成困扰,也对工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

3. 空气污染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交通量大增、工业活动频繁,导致大量的废气排放和颗粒物排放。

这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生态效应然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除了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外,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生态效应。

1.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城市用地的变化也为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机会。

通过在城市中增加绿地和公园,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3. 生态补偿的实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也催生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出现。

通过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惩处,可以强化土地利用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效应。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一、概述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长江下游的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关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深入探究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驱动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十年里,长江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调整。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尤其是城市周边地区的耕地被大量转化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另一方面,农业用地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如部分耕地转向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等。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土地利用的物理形态,也影响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同时,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尤其是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使得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

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加剧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还可能引发水质恶化、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 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性与特点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日益显著,这一地区的重要性与特点不容忽视。

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等核心地带,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长江下游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水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地区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产业基地。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方法探讨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方法探讨
科 技 论坛 l!I
郭玉双 臧 淑 英

土地 利用 变化 生态 环境效应研 究 方法探讨
f 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0 0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生态环境 问题 正 日益受到 各国政府和社会 的关注, 而作为人类一切 活动栽体 的土地 , 其生态环境显得愈加重 要。 概括 总结 了国内近年来, 土地利 用变化生态效应 的几种定量研 究方法, 阐述 了各种方 法的涵义 , 并 并基于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 , 出土地覆被 生态 提 背 景质 量 指 数 。 关 键 词 : 态 环境 效 应 : 地 利 用 变 化: 生 土 定量 分 析 方 法 均产量的世界平均生态空间面积—生态承载力 。 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起许多 自 然现象和生态 生态盈余计算 , —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 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 ,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综 过程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 生态足迹时, 出现生态赤字 , 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 合指数 、区域生态环境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的 影响。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力减去生态足迹 的差数 ;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 生态效应指数,并据此定量评价不同年份县域 的 对于了 解区域生态环境乃至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 迹时 , 则产生生态盈余 , 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 生态环境质量, 进而分析土地利用动态的生态效 要意义。 在此情况下, 有必要对 目 前常用的 土地利 去生态足迹 的 余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 应;并且很多学者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 4 1 提出多个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 : 谢红霞 用变化生态效应研究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 , 类负荷超过 了 其生态容量, 说明地区发展模式处 法, 包括总结现有的方法成果。及各类方法的形式和 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其不可持续的程度用生态 在“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估” 内容, 阐明各种方法的意义。 根据选用方法的构成 赤字来衡量。 相反, 生态盈余表明该地区的生态容 (0 8 ,考虑有土地利用变化和无土地利用变化 20 ) 机理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测算方法的引进, 如 量足以支持其人类负荷,地区内自然资本的收入 情境下的生态服务价值, 出土地利用变化环境 提 生态足迹测算方法等; —类是模型的构建 , 如生态 流大于人 口 消费 的需求流, 地区 自 然资本总量有 效应指数来定量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 郝慧 可能得到增加, 地区的生态容量有望扩大 , 该地区 梅在其硕士论文“ 基于 3 的榆林市土地利用店 盖 S 夏 弹性度指数等。 2引人的测算方法 消费模式具相对可持续性 , 可持续程度用生态盈 变化生态效应定量研究”中, 把气候因素考虑在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 1 余来衡量。 内,构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指数和土地利用 19 年 C nt z 等人使生态系统服务价 97 os n aa 3构建模型测算方法 变化生态效应度 ,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度用来 值评估的原理与方法从科学意义上得以明确 , 将 王 生态弹性度计 1 算方法 比较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和同一区域 全球生态系统划分为 1 大类 2 小类 , 6 6 将生态系 土地利用变化必然 引起生态环境状况的变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 统服务功能划分为 1 7种功能, 并以此为基础对全 化 , 结束语 采用概念关联, 将土地利用变化转化成生态弹 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估算。 性度, 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生态环境 尽管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已经成为土地利用/ 在我国,谢高地等在 C s na的基础上。 ot z a 总 系统弹 陛度 黾指生态环境系统弹性限度 , 即指系 覆被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由于问题 的 结 了气体调节、 气候调节、 水分调节 、 土壤形成 、 废 统的弹 陛 力范围 , 或者可变化的余地大小, 这一概 复杂性 ,对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综合定 物处理、 生物多样性维持 、 食物生产 、 原材料生产 念类似于弹簧的可伸缩度大小。 量分析与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根据不同土地利 和娱乐文化 9 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并得到了“ 中 生态弹性度的大小反映特定生态环境系统 用生态环境指数的起源, 将研究方法分为已有方 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0生态系 缓冲与调节能力。 日 在区域开发过程中, 当需要对土 法引入和模型的构建,在模型构建中又有模型的 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指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 地覆被进行改变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系 原始构建和已有方法基础上的构建,并提出土地 服务的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 , 定义为 1h 2 统的弹陛度 , m 即对于特定的开发区域 , 人们首先应 覆被生态背景质量指数, 在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 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 自 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 根据生态环境系统的弹性度大小确定区域的可开 能价值基础上 , 用简练的模型说明土地利用变化 值。 采用该当量因子表 , 再根据研究区域的具体情 发强度和承受能力 ,然后因地制宜地设法提高区 的生态环境效应。 况对单位面积农田每年自 然粮食产量 的经济价值 参 考文献 进行修正 ,得出研究区农田自 然粮食产量的经济 3 2区域生态质量指数 [ otnaR d t re eGo tt Lh a— 1 s z , g, d roe aT evl 】C a rA R , e o h r , c s se s rie n ata l t 价值,进而求得各生态系统类型各项服务功能价 构建土地利用生态质量指数赋值采用德尔 u fte wo ds e oy tm evc s a d n trl 值。套用 C s n 等哟 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公式, 菲法 , o az t a 为了保证类型之间的可比性, 分别对两级土 c pt】 au e 9 7 8 " 3 2 9 a i I tr 1 9 , 6 5 - 5 . a 几N , 3 . 2 来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地利用类型进行打分,首先对—级 土 地利用类型 f 谢高地 鲁春霞, 2 】 冷允法等. 青藏高 原生态资产的 2 2生态艏 壶 测算方法 l 然资源学 ̄, 0 , ( : 9 16 . 3 8 )8- 9 . 2 121 0 的生态质量指数进行赋 分数之和为 lo; O1 然后 价值评估Ⅱ 自 生态足迹分析法, 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对二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赋分 ( 分数之和为 10; f 杨开忠, 陈洁. o) 3 1 杨咏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f J l Wi a l m和 Wakngl 19 年提出的一种基 最后利用一级与s- l i ce ae 于 9 2 , 0 L ̄地利用赋分值之乘积除以 地球科学进展 20 ,1 : 3 - 3 0 0 5 6 O6 6 于土地利用面积量化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量测 10 [ 臧淑英, 4 1 智瑞芝.、 基 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 予学孟. 】 0 作为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质量指数 方法f , 3 通过测算人类与 自 l 然生态服务 间需求与 区域生态质量指数 , 该指标综合考虑了区域 源 型城 市 可持 续发展 定量 评 估一 以黑 龙 江省 石 供给的差距 , 揭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 , 即 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具有的生态质量与所 占的面 油城市大庆市为例 叨. 地球科学2 0 , 4 O 0 6 6(42L 2 ) . 2. 人类之于区域的生态效应。通过求得生态足迹和 积 比 , 例 用于定量表征某一区域的生态质量总体 4 5 生态承载力, 以生态盈余衡量生态环境的变化。 状况。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总变动是区域内各类 阁 邬 建国. 景观生态学一格局 、 、 过程 尺度与等级 在生态足迹方法核算中, 各种物质消费、 能 型土地利用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态质量指数 厦北京: 1 . 高等教育出版杜 2 0.6 19 0 0 - . 9 1 源消费等均应按相应的换算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土 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向低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会引 问 左伟. 基于 R 、 I 和 Mo e 的区域生态环境 SG S dl s 地面积。生物生产 土地面积主要考虑六种类型耕 起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降低; , 反之 生态质量指数 系统安 全综 合 评价 研 究: 以长江三 峡库 区重庆 市 地、 、 林地 草地、 化石燃料土地、 建筑用地和水域。 低的土地利用类型向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会引 忠县为例吲.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0 2 20 计算 中, 任何特定人 口的生态足迹就是其占用的 起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升高。 1 7 1张福庆, 陈文波.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 用于生产所消费的资源与服务以及利用现有技术 3 3基于已有指数或模型构建 Ⅱ 生态学杂志,0 72 ()15 -0 Z l 2 0 ,67 :0 8- 6 1 同化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生物生产土地或海洋的 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中, 各 f 8 ]高志强, 刘纪远 , 庄大方. 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 总面积。 学者不仅应用 已 的 有 方法、 指数和模型, 同时致力 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 . 然资源学抿 J 自 I 生态承载力计算 , 将现有的耕地 、 牧地、 林地、 于对 已 有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郝慧梅在“ 基于 R 1 9 1(:29. S 9 K 319- 6 ) 建筑地、水域等物理空间的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 和 G S的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及其生态效应定量 I 因子和当地的产量因子,就可以得到带有世界平 研究” o 6 , ( o) 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 , 依据土 责 任编辑 : 杰 孙兆l 述 概 Nhomakorabea一

土地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

土地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

土地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土地变化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土地所有权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等发生的变化。

土地变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密切相关,需要进行调控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变化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扩张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在扩张阶段,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等进程加速,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土地利用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

同时,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开垦等也导致土地的减少和质量下降。

在稳定阶段,由于土地资源受限,扩张速度开始减缓,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需求开始趋于稳定。

在衰退阶段,土地的资源短缺和质量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由于水土流失和退化而导致的荒漠化和沙化现象。

土地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明显的效应。

首先,土地变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许多原野、湿地和森林等自然生境被破坏或转化为耕地、城市和工业区,导致物种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土地变化会加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加剧。

此外,土地变化还会影响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和循环,进而影响生态环境。

为了调控土地变化的负面效应,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和规划,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理念,鼓励开展生态农业和城市绿化建设,减少土地的扩张需求。

同时,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项目,恢复和改善退化土地的生态功能。

还应加强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土地变化的动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土地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效应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效应

§7.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㈠对区域气候及大气质量的影响1.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土地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增加反射率,使更多的能量返回到大气中,使对流层温度增加,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并减少对流雨。

如西非的沙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还在于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重要来源。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植被,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即它有可能破坏全球大气中的氧循环。

人们知道,在距今20亿年以前的原始大气中是缺乏游离氧的,只是在绿色植物出现后才产生了游离氧。

而绿色植物愈发展,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游离氧也愈益增多,并逐步达到占大气圈总容积的21%。

由于绿色植物特别是森林在氧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森林大量造氧,则大气中氧的循环就可能遭到破坏。

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人类活动对化学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大加速了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规模。

人类从地壳开采出许多矿物元素(最多的是碳,其次是钙、铁、铝、氯、硫、氮、磷等),制造许多新的物质(化肥、农药以及“三废”等),并把它们散布到地球表面,又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果木等从土壤中直接取走各种元素(碳、氮、钾、钙等等)。

每年随生物物质一道从土壤取走的各种矿物质有几千万吨。

每公顷收获物一年从土壤中取走的基本物质约为300一700kg,其中每公顷小麦平均从土壤中取走的氮为70kg;磷为30kg;钾为50kg;钙为30kg;每公顷玉米从土壤中取走氮为90kg;磷为30kg;钾为160kg;钙为76kg。

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大约经过15—20年,矿物养分就会丧失殆尽。

矿物质平衡最不稳定的是湿润气候和强烈风化条件下形成的灰化土和砖红壤。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黄河流域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河流之一。

由于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黄河流域一直都是中国的农业大区。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一、土地利用变化1.农业耕地的扩张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耕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黄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十分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黄河流域的耕地不断扩张,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然而,在扩张农业耕地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失了一些生态环境。

2.城镇与工业用地的增加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黄河流域的城镇和工业用地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沿河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和资源的集中,吸引了大量人口和工业投资。

因此,城镇和工业用地的增加也成为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3.生态保护与资源整合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黄河流域开始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力度。

一方面,一些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一部分农田转为林地,促进了土地的恢复和生态的改善。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黄河流域也进行了资源整合,将一些农田转为农业园区或农田灌溉,以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益。

二、环境效应分析1.水土流失问题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在农业耕地扩张的过程中,大量的森林和草地被砍伐或转为耕地,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土地的裸露使得雨水难以渗透,形成了大量的径流,这不仅造成了泥沙淤积,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2.水质污染随着城镇和工业用地的增加,黄河流域的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工业废水和污水的排放,使得黄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水质的恶化不仅影响人类饮水安全,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3.生态系统破坏土地利用变化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农田的扩张和草地的消失,破坏了生态链的平衡,导致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㈠对区域气候及大气质量的影响1.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土地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增加反射率,使更多的能量返回到大气中,使对流层温度增加,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并减少对流雨。

如西非的沙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还在于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重要来源。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植被,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即它有可能破坏全球大气中的氧循环。

人们知道,在距今20亿年以前的原始大气中是缺乏游离氧的,只是在绿色植物出现后才产生了游离氧。

而绿色植物愈发展,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游离氧也愈益增多,并逐步达到占大气圈总容积的21%。

由于绿色植物特别是森林在氧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森林大量造氧,则大气中氧的循环就可能遭到破坏。

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人类活动对化学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大加速了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规模。

人类从地壳开采出许多矿物元素(最多的是碳,其次是钙、铁、铝、氯、硫、氮、磷等),制造许多新的物质(化肥、农药以及“三废”等),并把它们散布到地球表面,又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果木等从土壤中直接取走各种元素(碳、氮、钾、钙等等)。

每年随生物物质一道从土壤取走的各种矿物质有几千万吨。

每公顷收获物一年从土壤中取走的基本物质约为300一700kg,其中每公顷小麦平均从土壤中取走的氮为70kg;磷为30kg;钾为50kg;钙为30kg;每公顷玉米从土壤中取走氮为90kg;磷为30kg;钾为160kg;钙为76kg。

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大约经过15—20年,矿物养分就会丧失殆尽。

矿物质平衡最不稳定的是湿润气候和强烈风化条件下形成的灰化土和砖红壤。

这类土壤在开垦之后养分丧失更快。

此外,由于人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了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所以更扩大了化学元素的迁移量。

二是增加了元素迁移中的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比自然状态下的循环速度加快。

进入人为循坏系统中的元素的迁移是非常复杂的。

其中有许多元素在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逐渐消失,主要是逸散到大气中去了。

气态环境的流动性大,人为的抛出物大多扩散到广大的空间因而逐渐改变着大气的组成。

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正在逐年增加,有的地区每年增加竟高达7%。

参与大气循环的某些化学元素,又随降水落到土壤里,渗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中,进人食物链,特别是那些对某些有害元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具有选择吸收能力的有机体,大量吸收有害元素。

有许多人工排出物(包括各种酸、石油产品等废液)由各自的排水道排放出来,大部分肥料和有毒化合物也进入水中,最后向低洼地方集中。

所以地表的积水洼地(包括湖泊、沼泽、水库等)往往成为这类物质的天然聚集地。

㈡对土壤的影响1.对有关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⑴能量交换。

⑵水交换。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水在地表的分配。

⑶侵蚀与堆积。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大大影响了其发生的速率和空间分布。

⑷生物循环和作物生产。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加速或延缓这种循环。

2.对土壤养分迁移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组合影响着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不同的土地单元对营养成分的滞留和转化有不同的作用,N、P等重要营养成分在景观中的转化途径也不同。

土壤营养成分的在迁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3.造成的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人类在上述活动中,大量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因而使固体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比自然状态下要增大几十倍至上千倍。

据美国东部地区某流域的实测资料,在农业发展之前,该河流泥沙含量仅为50mg/l,而在扩大耕地期间,上升为600mg/l,在进行工程建设期间,进一步上升至2000mg/l。

特别是在一些松软岩组成的山地和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区,由于人类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和农业活动时,往往对维护这些地区地理系统脆弱平衡的主要因素——植被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因而导致地表冲刷,水蚀和风蚀作用急剧发展,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作用比自然状态下增大更多。

目前全世界已开垦的土地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0%,即大约1500万km2,而遭受侵蚀的面积不低于600一700 km2。

多年来因遭受强烈侵蚀而弃耕的面积超过了全部新垦的土地。

特别是在一些耕作技术粗放的地区(如我国的黄土高原)每年每公顷土地损失的泥土竟达30一37吨之多。

甚至象美国这样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从30年代就广泛采取各种措施同土地侵蚀作斗争,但到60年代未土地侵蚀的面积仍有7200万hm2,约占耕地的13%。

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在采矿区形成采石场、沟道、废石场、锥形石堆、土堤等中、小型人工地貌,其伴生的后果是出现陷坑、滑坡以及引起地表和地下水位的变化。

在农业活动区常形成地上河、落河田、冲沟、劣地、沙丘、吹蚀洼地等中小型人工地貌,并且常常伴随着发生植被遭毁灭,农田和道路遭掩埋,河道、湖泊和人工水域遭受掩埋,沙石渗入土壤和牧场,大量肥沃表土被冲走等不良后果。

总之,在人类强烈影响的区域内,常形成一系列新的不稳定的低级的自然综合体,并使其结构和功能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㈢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1.对水分循环的影响⑴森林变化的影响。

地球上的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是动物的基本食物资源。

据推测,原始陆地表面大约有近2/3为森林所覆盖。

人类的长期活动,使40%以上森林被砍伐(10%开垦成耕地,30%以上为轮耕、畜牧、砍柴等所破坏)。

其中20%的森林(约3100万km2)是最近300年以来被破坏的。

森林和其它植被遭受大规模破坏,不仅使人类丧失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由于破坏了地理系统主要的稳定因素,削弱了地表保持水土和抗蚀的能力,因而引起许多地区生态严重失调。

但是必须指出,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天然生态系统并不都是产生有害结果。

例如人类在广大平原、河谷地区建立的农田生态系统,多数并没有使自然界的平衡遭受破坏;在草原地区建立的人工牧场生态系统大多数也是卓有成效的;在山地建立的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系统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而那些失败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主要是由于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时,忽视了地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联系。

例如,人类在山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森林草原地带大规模毁林开荒引起土地沙漠化:在半草原半荒漠地区过度放牧,引起沙漠入侵、草原退化等等,都属于这类性质的问题。

⑵草地变化的影响⑶耕种的影响⑷聚居地和其他非农业土地利用影响。

2.引起水资源短缺3.对水质的影响4.对湿地的影响㈣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NPP是衡量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重要的指标。

NPP的变化与气候、土壤、水分、植被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利用NPP评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工作依然是本世纪初期人类活动效应研究的重要领域。

5.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取决于自然环境的丰富性,以及人类影响下的自然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

土地利用使景观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单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

由于人类的作用,已导致地球上许多动物绝灭或趋于绝灭。

其中有的是人类直接消灭的,如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有的是由于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促使某些动物的生态条件突变而就地绝灭,或者是由一个景观区向另一个景观区冒险迁徙中绝灭。

本世纪以来,人类活动至少已导致120种哺乳动物和大约150种鸟类绝灭。

另外还有一些动物濒于绝灭。

动物的大量绝灭和数量上的剧减,也破坏了生物界的自然平衡和食物联系。

如在我国由于大量捕杀黄鼠狼、野猫和蛇,使近年来鼠害相当严重,这就是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一个实例。

地球上的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是动物的基本食物资源。

据推测,原始陆地表面大约有近2/3为森林所覆盖。

人类的长期活动,使40%以上森林被砍伐(10%开垦成耕地,30%以上为轮耕、畜牧、砍柴等所破坏)。

其中20%的森林(约3100万km2)是最近300年以来被破坏的。

森林和其它植被遭受大规模破坏,不仅使人类丧失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由于破坏了地理系统主要的稳定因素,削弱了地表保持水土和抗蚀的能力,因而引起许多地区生态严重失调。

农业区城市化是在农业活动已经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又进一步产生影响。

因此,保护和恢复农业区和城市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必不可少的步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亟待深入研究。

§7.4 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到土地变化科学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综合动向1.论题的综合土地利用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作用,土地覆被作为土地利用的结果在田块直至全球尺度上发生显著地变化,进而对诸如土地退化、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做出贡献,这些枚关人类命运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以及伦理等诸多问题会对人类的土地利用决策和行为产生制约。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长时效性及其存在于泛空间尺度上的普遍性、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球表层系统影响的多维度特征以及土地变化科学领域研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必然要求,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2.尺度的综合应从LUCC研究计划制定开始,LUCC驱动机制(驱动力)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

LUCC的驱动力构成主要来自于生物自然、气候、经济、社会、人口5个方面。

也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和细分,如1HDP将LUCC的驱动因子分为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并给出了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所包含的一些具体的驱动因子。

另一方面,由于LUCC研究格外重视空间尺度,因此LUCC驱动力的研究或者在某一个具体空间尺度上讨论驱动力的构成及权重大小,或者在此基础上随着尺度的上推,探索驱动力的变化情况。

然而,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如Lambin所指出的“对于决定地方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来自于全球尺度上的驱动力要么对它们进行替换,要么使它们发生重组,从而在地方上产生新的、与全球上的某些原因相联系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而现有的一些工作“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时,往往基于一些过于简化的假设”,以至于得到的结果往往出现矛盾。

他认为对于LUCC驱动机制(驱动力)的认识要“始自于简化,逐渐重视复杂性,最后达到普遍性3.方法的综合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Lambin等呼吁LUCC的综合建模方法,即在充分考虑LUCC复杂作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型具有的优势,构建LUCC的过程动态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