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两篇)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中药材的鉴定与质量分析1.鉴别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形态、颜色、气味等。
2.鉴别中药材的组织结构: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如细胞结构、纤维、油脂等。
3.质量评价指标:含量测定、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
4.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法、光谱法、显微镜法等。
二、中药的提取与分离技术1.提取方法:水煎法、浸泡法、超声波法等。
2.分离方法:萃取法、蒸馏法、结晶法等。
3.提取分离常用设备:萃取器、蒸馏器、离心机等。
4.分离纯化技术:色谱法、电泳法、凝胶渗析法等。
三、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1.主要药效成分分类: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等。
2.药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药效成分的作用机制:抗菌、抗氧化、抗炎等。
4.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四、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1.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等。
2.质量控制的技术与方法: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3.清洁生产技术:微生物控制、灭菌方法等。
4.药材质量控制的现代技术:DNA分子标志物、药材指纹图谱等。
五、中药剂型与药物制剂1.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等。
2.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3.制剂常用技术与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干燥技术等。
4.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光解、氧化等影响因素。
总结:生药学作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归纳了生药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分析,中药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以及中药剂型与药物制剂。
这些知识点对于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生药学的核心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生药学领域,有助于提高药物研发与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引言概述在药学领域,生药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从天然草药中提取和制备药物的过程。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材的生长、采集、贮存、加工、提取、纯化等一系列过程。
(完整word版)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1、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孢粉类;动物类。
2、产地加工——发汗: 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 加快干燥速度。
【厚朴、杜仲、玄参】生药的变质——泛油: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 以及某些药材变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
【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 当归和肉桂含挥发油, 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 这些药材会“泛油”】。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 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各论植物生药1.冬虫夏草:【基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2、【性状】虫体似蚕幼虫、表面棕色、纹络明显、足8对、中间四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呈淡黄白色;头部子座呈褐色、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气微腥, 味微苦。
3、【显微】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 四周为虫体的躯壳, 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 其间有裂隙。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 卵圆形至椭圆形, 基部陷于子座内, 中间充满菌丝, 有裂隙。
灵芝: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主要成分: 灵芝多糖。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4、猪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二者区别】(水试)猪苓浮起来, 茯苓下沉。
绵马贯众: 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分体中柱: 环状维管束细胞内: 间隙腺毛5、海金沙: 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城市的孢子。
6、【火试】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无灰渣残留。
裸子植物胚珠和种子裸露, 没有果实。
麻黄: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细纵棱;体轻质脆易折断;髓部红棕色;气微香, 味涩, 微苦。
【显微】粉末呈淡棕色;气孔哑铃型、下皮维管束;嵌晶纤维、草酸钙晶体。
生药学 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一、生药学的概念和发展生药学是研究天然药物资源的采集、鉴定、加工和利用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药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药物收集、鉴定和利用到现代药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演变过程。
目前,生药学在药物研发、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药品供应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药材的资源药材是生药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它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药等。
植物药是生药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主要包括草本药材、木本药材和藤本药材等。
动物药主要包括动物的器官、细胞和分离出的生物制品等。
矿物药主要包括矿物质和矿物质制品。
微生物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
药材的资源主要包括天然资源、人工栽培资源和野生采集资源等。
三、药材的采集和鉴定药材的采集和鉴定是生药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药材的采集主要包括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方法和采集工艺等。
药材的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理化性质鉴定、化学成分鉴定和活性成分鉴定等。
四、药材的加工药材的加工是将鲜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适宜于药物制剂加工和应用的原料。
药材的加工主要包括初加工、中加工和终加工等。
初加工主要包括除杂、晒干和整理等。
中加工主要包括研磨、粉碎和切片等。
终加工主要包括切削、熏蒸和浸泡等。
五、药材的利用药材的利用是将加工好的药材制成各种剂型,如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和中药制剂等。
中药饮片是以药材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制成适宜于人体内服的剂型。
中药颗粒是将药材制成粉末,加入辅料,制成颗粒状的剂型。
中药制剂是将药材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加入辅料,制成适宜于外用或内服的剂型。
六、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生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主要包括药物的发现、药物的开发和药物的利用等。
药物的发现主要包括天然药物的筛选和合成药物的设计等。
药物的开发主要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和临床研究等。
药物的利用主要包括药物的生产和药物的应用等。
生药学知识点doc(二)2024
生药学知识点doc(二)引言概述:生药学是研究植物药物的来源、性质、组成、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涉及了植物药物的起源、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用部位、提取方法、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植物药物的形成与生长、药物成分的分类与分析、药物提取方法、质量控制以及植物药物的应用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一、植物药物的形成与生长1. 植物药物的定义及其来源2. 植物药物的生长环境要求3. 植物药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收时间4. 植物药物生长受影响因素的分析5. 植物药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二、药物成分的分类与分析1. 药物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方法2. 药物成分的分类及代表性植物药物3. 药物成分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4. 药物成分的质量评价指标5. 药物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三、药物提取方法1. 药物提取原理及方法选择2. 水蒸气蒸馏提取法3. 乙醇提取法4.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5. 液液萃取法四、质量控制1. 药材质量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2. 药物成分的质量控制要点3. 共性方法的建立与优化4.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5.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五、植物药物的应用1. 植物药物的剂型制备与调控2. 植物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3. 植物药物在中药配方中的应用4. 植物药物在保健品中的应用5. 植物药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总结:生药学是研究植物药物的重要学科,它涉及了植物药物的来源、性质、组成、制备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对植物药物的形成与生长、药物成分的分类与分析、药物提取方法、质量控制以及植物药物的应用的阐述可看出,生药学对于研究、开发和应用植物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植物药物研究的深入,生药学将在医药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生药学知识点(一)2024
生药学知识点(一)引言概述:生药学是研究天然药物的来源、组成、质量评价、药效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它对于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生药学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包括天然药物的来源及其特点、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药物品质评价、药物稳定性及储存条件等。
正文:1. 天然药物的来源及其特点a. 植物药物的重要来源:中草药b. 动物药物的常见来源:动物组织和分泌物c. 微生物药物的特点及来源:菌类和微生物代谢物d. 矿物药物的类型和特点e. 天然药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a. 传统提取方法:浸提、煎煮、蒸馏等b. 现代分离技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超声波提取等c. 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方法d. 常见的分离柱填充物和分离条件3. 药物品质评价a. 药材的质量评价:外观、色泽、气味等b. 药物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c. 药物的纯度及纯化方法d. 药物质量控制的指标与要求e.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与毒性测试4. 药物稳定性及储存条件a. 药物的降解与稳定性研究b. 光敏性药物的保护与储存c. 温度、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d. 药物储存容器的选择及保护5. 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性监测a.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b. 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的选择c.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副作用d. 药物的安全性监测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系统总结:生药学作为研究天然药物的学科,涉及到天然药物的来源、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药物品质评价、药物稳定性与储存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合理使用和质量控制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完善自己的生药学知识体系。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引言概述:生药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发展、资源、利用、生物学性状及药用价值的科学,是中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生药学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本文就对生药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一、植物的资源利用1.植物的药材部位划分分类原则:药材部位按功能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皮等。
药材部位的药用价值: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药用部位的选择需要结合药材的特点和用途。
2.植物资源的采集和加工采集原则:选择品质良好、适当生长期的植物进行采集;采集时要注意保护生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加工方法:包括晒干、炒制、蒸制、煮沸、浸泡等,不同的加工方法有助于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二、药用植物的生物学性状1.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外部形态:包括植物的高度、枝条形状、叶片特征等。
内部结构: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的结构特征,对于鉴别和选用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2.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光照要求:不同的药用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有些植物则喜欢半阴湿的环境。
温度要求: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植物耐寒,有些则耐热。
水分要求:不同的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些喜欢湿润的环境,有些则适应于干燥的环境。
3.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包括花粉传播、授粉和种子发芽等。
无性繁殖:包括茎叶切割、块茎增殖和植物器官再生等。
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1.主要化学成分分类生物碱:包括单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生物碱混合物等。
鞣质:包括单宁鞣质、黄酮鞣质等。
挥发油: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等。
2.化学成分与药用活性的关系化学成分的作用:不同的化学成分在药用活性上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镇痛、抗炎、抗菌等。
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萃取、色谱技术等。
四、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1.药用植物的主要药理作用类型镇痛作用:如罂粟壳、夏天麻等。
生药学知识整理
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
道地药材:●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南药——益智仁、槟榔、巴戟天、砂仁、●四大皖药——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菊花、麦冬、浙贝、玄参、延胡索、郁金、炮制●根据临床用药目的,药材自身特点以及贮存、配方和制剂的要求,需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以满足医疗需要。
●这些加工处理方法,统称为炮制。
水制●水制是用较低温度的清水或用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一种炮制方法。
●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矿物或贝壳类药材粉碎后,置于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反复研磨,制取极细粉末的加工方法。
火制●火制是指将药物直接用火加热,或与辅料(液体或固体)拌炒的加工方法。
炒法:有清炒和加辅料炒之分。
煅法:●是指将药物与武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
煨法:●是将药材用湿纸或湿面粉包裹后,置于火灰中烫至熟透的方法。
烘焙:●是指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
水火共制法:●利用水或液体辅料与火共同对药材进行加工的方法。
包括淬、蒸、煮等。
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发芽等。
三焦: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药: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如石膏、知母等。
温热药: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咸味:有软坚散结和软坚泻下作用。
,如附子、干姜等。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性质,是中药性能的一部分。
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特点。
甘味: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和调和药味等作用。
补虚药、缓和药性的药物标以甘味。
酸(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味:能泄、能燥淡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及其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大一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一、引言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植物药物的采集、鉴别、加工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旨在对大一生药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二、植物药物的选材与采集1. 选材原则:应选取药用价值高、质量稳定、来源可靠的药材进行研究和加工。
2. 采集技巧:需根据药材的特点和采收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采集,同时注意保存和防虫等。
三、植物药物的鉴别与鉴定1. 鉴别方法:包括宏观鉴别、显微鉴别和化学鉴别等,通过观察药材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等进行鉴别。
2. 鉴定依据:根据国家药典的规定和相关文献,运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来确定药材的品质和真伪。
四、植物药物的加工与制剂研究1. 加工流程: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药效需求,采取适当的加工方法进行药材加工,如研磨、提取和固体制剂的制备等。
2. 制剂研究:研究不同制剂对植物药物的提取效果和药效的影响,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使用便利性。
五、植物药物的药理学与药效评价1. 药理学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植物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和药效表现,以揭示其治疗原理和安全性。
2. 药效评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植物药物进行药效学研究和评价,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六、植物药物的贮藏与鉴别1. 贮藏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和药效稳定性,选择适当的环境和方法进行药材的长期贮藏。
2. 鉴别技巧:通过观察和分析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等特征,以及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药材。
七、植物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与药物代谢1. 药物动力学:研究植物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了解其在体内的药效发挥和动态变化。
2. 药物代谢:研究植物药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等,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八、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大一生药学课程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植物药物的选材、鉴别、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生药学整理版知识点第一章绪论*药物(medicine,drug):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药物。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包括:中药材(如五味子、金银花、西红花)炮制品(如酒大黄、制甘草)、饮片、中药汤剂、中成药(成方制剂,如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麝香保心丸)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中草药=中药+草药(medicinal herb)民族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包括:藏药、维药、蒙药、瑶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价实的生药。
*草药:又称民间药,指地区民间医生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药物,如穿心莲、垂盆草等。
*生药(crude drug):指天然的、未作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或矿物类药材。
具有生货原药的意思。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自然界中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采收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学科。
*古代药物知识的五次总结本草著作作者朝代特点神农本草经不详东汉末年最早的本草著作,载药365种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本草学祖本(确切年代和作者),载药730种新修本草(唐本草)苏敬(恭)唐朝我国(世界)第一部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载850种证类本草唐慎微宋朝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载药1746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本草巨著,载药1892种,方11096条*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
(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3)评价生药品质,制订其质量标准。
(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二)2024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二)引言概述:在生药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从植物药物的分类、药材的采集与储存、药材的品质评价、药材的加工与提取、及药材贮存与安全使用等五个大点展开讨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生药学的相关知识点。
正文:一、植物药物的分类1. 中药与西药的区别2. 中草药的分类方法3. 植物药物的功效分类4. 植物药物的来源与开发途径5. 植物药物的应用范围与剂型选择二、药材的采集与储存1. 药材采集的时期与方法2. 药材采集的地点选择3. 药材的保存与储存条件4. 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估5. 药材的储存与消毒方法三、药材的品质评价1. 药材外观与气味评价2. 废杂质含量与水分评价3. 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4. 药材的活性成分与相关生物活性评价5. 药材品质评价的质量标准与指标四、药材的加工与提取1. 药材的晒干与干燥方法2. 药材的粉碎与研磨方式3. 药材的浸泡与汤剂制备4. 药材的浓缩与提取工艺5. 药材的制剂加工与制备五、药材贮存与安全使用1. 药材储存的环境要求与工艺控制2. 药材贮存过程中的防潮与防虫措施3. 药材中毒与质量安全的风险控制4. 药材的毒理与药物相互作用5. 药材的贮存时间与合理使用的关系总结: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二)中详细介绍了植物药物的分类、药材的采集与储存、药材的品质评价、药材的加工与提取、以及药材贮存与安全使用等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药学的相关概念和技术,提高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生药学知识点doc(一)
生药学知识点doc(一)生药学知识点引言概述生药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微生物的生长、收获、储藏和加工等各个环节,以及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效成分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就生药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生药学的相关内容。
一、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储藏1. 采集药用植物的时间和方法- 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环境要求;-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采集;- 确保采集的药用植物的纯度和质量。
2. 药材的加工与储藏- 药材的初加工和中加工的方法和步骤;- 合理选择药材的储存条件和储存容器;- 控制药材的湿度和温度,防止霉变和虫害。
3. 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和鉴别- 药材的外观、气味、味道等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使用显微镜和化学试剂进行药材的鉴别;- 相关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和评估。
二、药用动物的收获与饲养1. 药用动物的收获时间和方法- 根据药用动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药用动物的收获;- 药用动物收获后的初加工和加工技术。
2. 药用动物的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 药用动物的饲料选择和饲喂方法;- 预防药用动物的疾病和感染。
3. 药用动物产品的加工与使用- 药用动物产品的初加工和中加工步骤;- 不同药用动物产品的提取和制备方法;- 药用动物产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剂量。
三、药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1. 药用微生物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不同药用微生物的培养基组成的选择;- 药用微生物的培养条件的优化;- 药用微生物的附着培养和悬浮培养方法。
2. 药用微生物的发酵与提取- 药用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和条件控制;- 药用微生物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药用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纯化和鉴定技术。
3. 药用微生物产物的应用和开发- 药用微生物产物的药理作用和应用领域;- 药用微生物产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监测;-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的药用微生物产物的方法。
最新《生药学》重点总结
最新《生药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生药的分类和记载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生药拉丁名组成: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词组+药用部位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疗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材。
有效成分: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
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年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分52卷,列为16部,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糖类的鉴别方法:(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C6H12O6+Cu(OH)2→C6H12O7+Cu2O↓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2)糠醛(酚醛缩合)反应,Molish反应是糖的检识反应,也是苷类的检识反应。
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α-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
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
皂苷类的鉴别方法:1、泡沫试验取生药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滤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为阳性反应。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原料的来源、有效成分及其获取、贮藏、加工、鉴定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生药学的重点知识归纳:
1. 药用植物:了解常见的药用植物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中药材、草药等。
2. 药用动物:了解常见的药用动物及其药用部位,如动物胚胎、动物脏器等。
3. 药用矿物:了解常见的药用矿物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矿石、矿泉水等。
4. 药用菌藻:了解常见的药用菌藻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灵芝、草菌、螺旋藻等。
5. 药物提取与制备:掌握药物的提取方法,如水提法、酒提法、酸碱提取等,并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干燥、粉碎、复配等。
6. 贮藏与保存:了解不同类型药材的贮藏和保存方法,如冷藏、避光、密封等,以确保其有效成分的保存。
7. 鉴定与检测:学会对原料药材进行鉴别、纯度和质量检测,如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生物活性评价等。
8. 药理学: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如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副作用等。
9. 新药开发:了解新药开发的流程和方法,如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临床试验等。
10. 中药学与中药制剂:了解中药的组成、功效、配伍规律和制剂方法,如煎剂、散剂、丸剂等。
这些是生药学的重点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对于研究和应用药物原料、药物制剂以及药物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药学知识点资料(一)2024
生药学知识点资料(一)引言概述:生药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中具有药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科学,是药物研发和药物生产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生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植物药材的获取与加工、药用植物的分类与特点、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药物的途径与机制及药物品质控制等方面。
正文:一、植物药材的获取与加工1. 采集药材的时间和方法2. 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3. 药材的初加工与后加工4. 药材的储存与保管5. 药材的开发与利用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与特点1. 中草药与民族药物2. 药用植物的界定与分类3. 不同部位的药用植物特点4.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 药用植物的繁育与栽培技术三、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1. 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方法2. 色谱技术在药物成分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3. 质谱技术在药物成分鉴定中的应用4. 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成分鉴定中的应用5. 药物成分的活性评价与效应机制研究四、药物的途径与机制1. 药物的吸收途径与影响因素2. 药物的分布与代谢途径3. 药物的排泄途径与影响因素4. 药物的作用靶点与机制5. 药物的药效学研究与应用五、药物品质控制1.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评价2. 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3. 药物合理用药与副作用的监测与评估4. 药物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方法5. 药物品质控制的国家与国际标准总结:生药学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领域,它对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植物药材的获取与加工、药用植物的分类与特点、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药物的途径与机制以及药物品质控制等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研究与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药学易考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易考知识点总结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天然药物的来源、质量标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制剂方面的知识。
生药学的考试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植物药学、药用动物学、药用微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针对生药学的易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学习生药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植物药学1.常用中药材及其药理作用:中药材是指用于中药制剂制备或直接作为药物使用的植物材料。
常用中药材包括人参、黄连、柴胡、当归等。
了解各种中药材的来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等是学习植物药学的重点。
2.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是指用于评价中药材质量的一系列参数,包括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掌握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的炮制方法是指将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以提高药物的效用和减轻副作用。
掌握中药的炮制方法对于保证药物质量和有效用药十分重要。
4.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中药进行质量监控和控制,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等。
学习中药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二、药用动物学1.常用药用动物及其药理作用:药用动物是指将动物的身体组织、分泌物或排泄物用于药用的一类动物。
常用药用动物包括蜂胶、麝香、石斛、鹿茸等。
了解药用动物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等是学习药用动物学的重点。
2.药用动物的质量标准:药用动物的质量标准是指用于评价药用动物质量的一系列参数,包括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掌握药用动物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药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药用动物的提取和加工方法:药用动物的提取和加工方法是指将药用动物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和加工,以提高药物的效用和减轻副作用。
掌握药用动物的提取和加工方法对于保证药物质量和有效用药十分重要。
4.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掌握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于合理用药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一)2024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概述:生药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天然药物的来源、性质、成分以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文将对生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正文内容:一、天然药物的分类1. 植物药物a. 以植物组织作为药材的种类b. 常见植物药物的来源和应用c. 植物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2. 动物药物a. 常见动物药材的种类和来源b. 动物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其特点c. 动物药物的提取和制备技术3. 矿物药物a. 常见矿物药物的种类和来源b. 矿物药物的成分和特点c. 矿物药物的提取和制剂制备方法4. 微生物药物a. 常见微生物药物的种类和来源b. 微生物药物的提取和发酵制备技术c. 微生物药物的应用和质量控制5. 群体药物a. 群体药物的定义和特点b. 群体药物的提取和制剂制备方法c. 群体药物的应用和质量控制二、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1. 药材鉴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a. 形态学鉴别b. 解剖学鉴别c. 理化性质鉴别2. 药材质量评价a. 含量测定方法b. 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方法c. 杂质检查与控制3. 药材的保存与贮藏a. 适宜的贮藏条件b. 防止虫蛀、霉变和品质降低的措施c. 药材贮藏后的质量评价方法4. 药材的加工和制剂制备a. 药材加工的目的和方法b. 药材制剂的分类c. 药材制剂制备的一般步骤和要求5. 药材的质量控制a. 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原则b. 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指标c. 药材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准与检查三、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1. 主要活性成分的分类和特点a. 生物碱类b. 酚酸类c. 黄酮类2. 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a. 溶剂浸提法b. 萃取分离法c. 层析法和色谱法3. 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和应用a. 生物碱类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b. 酚酸类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c. 黄酮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 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a. 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b. 活性成分的纯度和稳定性评价方法c. 活性成分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5. 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a.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b. 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点c. 活性成分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四、药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1. 药物毒性的分类和机制a.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b. 药物毒性的主要机制2. 药物毒性评价的方法与指标a. 动物毒性试验方法b. 细胞毒性评价方法c. 人体毒性评价方法3. 药物安全性评价与质量标准a.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和要求b.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流程c.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质量标准与监控4. 药物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方法a. 副作用的分类和特点b. 预防副作用的方法与措施c. 处理副作用的原则和方法5.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a. 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性b.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风险c. 提高药物的疗效与临床应用五、天然药物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1. 药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 天然药物的药效评价研究内容b. 药效评价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c. 药效评价的参数和指标2. 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a. 常见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b. 天然药物的疗效评价方法c. 天然药物在特定病症中的应用3. 天然药物的合理使用与风险评估a. 合理使用天然药物的原则与方法b. 天然药物的潜在风险与安全性评估c. 天然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与建议4. 天然药物的市场开发与质量控制a. 天然药物的市场前景和利润预测b. 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c. 天然药物的市场监管与安全保障5. 天然药物的潜力与发展趋势a. 天然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b. 天然药物的新型应用与产业化趋势c. 天然药物的未来发展挑战和机遇总结:本文从天然药物的分类、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药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以及天然药物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等五个大点阐述了生药学的重点知识。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二)2024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二)引言概述:生药学是药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的药用价值和应用方法。
本文将对生药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本文主要包含五个大点,分别是植物药的种类、植物药成分的提取、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及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一、植物药的种类1. 单一药物:指由一种植物制备而成的药物。
2. 复方药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组合而成的药物。
3. 植物药材:指用于制备植物药的植物的干燥部分。
4. 植物药提取物:指将植物药材加工后所得的提取物。
5. 植物药精华液:指将植物药提取物进一步加工而得到的精华液。
二、植物药成分的提取1. 溶剂提取法: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2. 浸泡提取法:将植物药材浸泡在适当的溶剂中,使溶剂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溶剂中。
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植物药材进行提取,提取效果较好。
4. 温和湿润法:将植物药材在温和的条件下与适当的溶剂反复浸泡和蒸馏,使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5. 酶解提取法:使用酶解剂对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酶解,提高提取效率。
三、质量控制1. 外观质量检查:通过目视、触摸等方法检查植物药材的外观质量,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2. 理化性质检查:检测植物药材的理化性质,如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溶解度等。
3. 微生物检查:检测植物药材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
4. 农药残留检查:检测植物药材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5.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测定植物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四、药效评价1. 体内药效评价:通过动物实验等方法评价植物药的药效,包括药物的毒性、抗菌活性等指标。
2. 体外药效评价:通过体外实验等方法评价植物药的药效,如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等指标。
3. 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评价植物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4. 毒性评价:评价植物药的毒性及其安全性。
5. 药理学评价:评价植物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生药学知识点
绪论一、名词解释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生药:也称“天然药物”,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二、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皖药(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种类同名异物东北蓼科蓼蓝华东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华南蕨床科植物马蓝江西、湖北等地马鞭草科路边青同物异名穿心莲: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人参:古名:鬼盖、神草、人微、土精、人衔、地精产地不同:石柱参、东洋参、高丽参、长白参加工方法不同:生晒参、白人参(糖参)、红参野生和栽培:野参、圆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春七、冬七、田三七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新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新的成分、功效不断被发现:萝芙木(降血压利血平)、长春花、喜树、红豆杉(抗癌成分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3、评价生药品质、制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真实、有效、安全)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一、生药的分类按自然系统分类法优点: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如蓼科大多含蒽醌类成分、五加科大多含皂苷。
缺点:生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定不易掌握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
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缺点:生药的化学成分不易记忆如: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成分,人参主要含有皂苷按化学成分分类优点: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1、一般采收原则: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孢粉类;动物类。
2、产地加工——发汗: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加快干燥速度。
【厚朴、杜仲、玄参】3、生药的变质——泛油: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变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
【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当归和肉桂含挥发油,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这些药材会“泛油”】。
4、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各论植物生药1、冬虫夏草:【基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性状】虫体似蚕幼虫、表面棕色、纹络明显、足8对、中间四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呈淡黄白色;头部子座呈褐色、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显微】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卵圆形至椭圆形,基部陷于子座内,中间充满菌丝,有裂隙。
2、灵芝: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主要成分:灵芝多糖。
3、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二者区别】(水试)猪苓浮起来,茯苓下沉。
4、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分体中柱:环状维管束细胞内:间隙腺毛5、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城市的孢子。
【火试】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6、裸子植物胚珠和种子裸露,没有果实。
7、麻黄: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细纵棱;体轻质脆易折断;髓部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显微】粉末呈淡棕色;气孔哑铃型、下皮维管束;嵌晶纤维、草酸钙晶体。
8、蓼科:蒽醌类。
9、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表面棕色;质坚实;有星点;有锦文;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有砂粒感、使唾液染黄。
【名词解释:星点:大黄根茎髓部出现的异常维管束,形态呈星芒状。
】【粉末】草酸钙簇晶、网纹导管10、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性状】团块状、表面红棕色、凹凸不平、横长皮孔、质坚实而重、断面淡红棕色、“云锦花纹”异形维管束。
【名词解释: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出现的异常维管束,形成云锦状。
】11、黄连: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
【味连、雅连、云连】【形态】黄连:卵状三角形三角叶黄连:三角形云南黄连:卵状三角形、花瓣匙形。
【性状】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如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根茎有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质坚硬,折断面暗棕色;木部鲜黄色;髓部红棕色;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表面光滑。
云连:多为单枝,“过桥”较短。
【显微】味连: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鲜黄色;中柱鞘石细胞呈黄【粉末】棕黄色,味极苦;石细胞鲜黄色;韧皮纤维成束,鲜黄色;木纤维成束;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略呈长方形;导管多为纹孔导管。
【化学成分】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
12、川乌毛茛科卡氏乌头干燥的母根。
表面棕色,质坚实,断面类白色,麻舌,剧毒。
【显微】导管呈“V”字形排列;髓部明显。
附子:卡氏乌头的子根: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13、厚朴木兰科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枝皮。
【形态】厚朴: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凹叶厚朴:叶先端凹陷。
【性状】干皮:习称“筒朴”,近根部的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有皮孔及不规则纵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外侧呈颗粒状,可见光亮的小结晶(有效成分),气香,味辛辣。
根皮:鸡肠朴。
【显微】木栓细胞数层,栓内层2-4层石细胞;皮层有石细胞群;韧皮维管束众多;草酸钙方晶。
【粉末】石细胞分枝状;纤维成束;油细胞散在。
14、辛夷木兰科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花蕾毛笔状、治鼻炎15、五味子木兰科五味子成熟果实“北五味子”。
油细胞;最外层一层栅状石细胞、内层3-4层类圆形石细胞。
16、肉桂樟科肉桂的干燥树皮。
10余年生——“企边桂”三厚一薄,马蹄状石细胞;草酸钙针晶散在于射线细胞中。
17、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干燥根。
【性状】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形成层成环。
【理化鉴定】水煎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18、杜仲杜仲科杜仲的干燥树皮。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
19、苦杏仁蔷薇科杏、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成熟种子。
种子呈扁心形,自合点散出数条深棕色脉纹;种皮表皮间有淡黄色或黄棕色石细胞;草酸钙簇晶。
鉴别:与水共研磨,有苯甲醛气味。
杏仁苷。
20、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稍松,白色;菊花心;嚼之有豆腥味;具缘纹孔导管。
茚三酮试液检查黄芪成分氨基酸及多肽时显紫红色。
21、甘草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具有明显的形成性环纹及放射纹理(菊花心),味甜,外皮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
【显微】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具缘纹孔导管;红棕色木栓细胞。
【鉴别】粉末少许置白瓷板上,加80%(v/v)硫酸数滴,显黄色,渐变橙黄色(甘草甜素反应)22、番泻叶豆科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叶。
【性状】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区别:①采制:狭叶番泻:3月采,按大小分装,阴干;尖叶番泻:9月采,按全叶与碎叶分,晒干。
②材质:狭叶番泻:披针形叶,无毛或近于无毛;尖叶番泻:长卵形,毛茸。
【显微】叶横切:叶肉组织为等面叶形。
【粉末】具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具疣状突起;气孔平轴式。
【化学成分】游离蒽醌。
23、黄柏芸香科黄皮树和黄檗的干燥树皮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有多数纤维束及石细胞群;有黏液细胞;晶纤维;小檗碱;可使唾液染成黄色;加氯气饱和的水溶液(临时制备)1ml,在两页面交界显红色环(小檗碱反应)。
24、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性状】呈研棒状;于水中垂直,萼管垂直下沉,气芳香浓烈。
【粉末】花粉粒众多,呈三角形;油室多破碎;纤维壁厚,草酸钙簇晶,纤维梭形。
【化学成分】挥发油:丁香酚25、人参五加科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浆果状的核果;掌状复叶;通常一年生(习称三花),二年生(习称巴掌),三年生(习称二甲子),四年生(习称灯台),以后每年递增1枚复叶,最多可达6枚掌状复叶(习称六批叶)。
【性状】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芦头、芦碗、参艼、珍珠疙瘩;形成层成环【显微】韧皮部有树脂道,草酸钙簇晶,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淀粉粒甚多。
【化学】人参皂苷。
取粉末加乙醇,滴加三氯化锑氯仿饱和液,显紫色(甾萜类)。
26、三七五加科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击碎后皮部和木部易分离,味苦而后微甜。
主根“三七头子”;根茎“剪口”;枝条“筋条”;须根:“绒根”【性状】瘤状疙瘩头,铜皮铁骨身。
【显微】韧皮部有树脂道,草酸钙簇晶稀少【化学成分】人参皂苷、三七皂苷27、当归伞形科当归的干燥根。
【性状】归头、归身、归尾;质柔韧;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香气浓郁特异。
【显微】韧皮薄壁细胞呈纺锤形;有斜向交错纹理;可见油室。
【化学成分】藁本内酯;阿魏酸。
28、柴胡伞形科柴胡、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北、南柴胡)【性状】北柴胡:圆柱形或长圆锥形;下部分枝,断面纤维性,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不多不分支,断面不显纤维性,败油气。
【显微】纤维长梭形;油管碎片;网文、双螺纹导管。
29、川芎伞形科川芎的干燥根茎。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纵切片:蝴蝶片。
【显微】形成层环状、导管“V”字形、草酸钙簇晶、木纤维长梭形、螺纹导管、淀粉粒众多。
30、小茴香伞形科茴香成熟果实。
草酸钙簇晶,内果皮细胞镶嵌排列,双悬果,主要成分——茴香脑。
31、薄荷唇形科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茎方柱形;断面白色,中空;清凉香气。
【粉末】腺鳞、腺毛、非腺毛、外壁疣状突起、气孔直轴式、淡黄色橙皮苷结晶。
【化学成分】薄荷醇、薄荷酮。
32、广藿香唇形科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茎方柱形、多枝;质脆易折断;叶柄细,被柔毛,气香特异。
【粉末】直轴式气孔;腺鳞,间隙腺毛,非腺毛,壁具疣状突起,草酸钙针晶。
【化学成分】主要:广藿香醇;广藿香酮。
33、丹参唇形科丹参的根及根茎。
【性状】表面砖红色;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纤维性、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
【显微】石细胞、网纹与具缘纹孔导管;韧皮纤维梭形。
【鉴别】①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灰色荧光。
②取上述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污绿色。
34、黄芩唇形科黄芩的干燥根。
【采制】老根:枯芩;新根:子芩、条芩。
【性状】根圆锥形,扭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
【粉末】韧皮纤维,壁甚厚;石细胞淡黄色;木纤维细长,壁不甚厚;网纹导管。
【鉴别】①提取液,加醋酸铅试液,生成橘黄色沉淀(黄酮皆有);②提取液,加镁粉少量与盐酸,显红色(黄酮皆有)。
35、金银花忍冬科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状】花蕾细棒槌状;密被短绒毛和长腺毛;气清香,味甘微苦。
【显微】腺毛;非腺毛;花粉粒类球形,具3孔沟;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
36、桔梗桔梗科桔梗的干燥根。
【性状】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表面白色;有横长皮孔样斑痕;木部淡白色,俗称“金井玉栏”;菊花心;气微,味微甜后苦。
【显微】乳管、导管、菊糖。
【鉴别】桔梗粉末或切片遇a-萘酚和浓硫酸试液显紫堇色(菊糖反应)。
37、党参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干燥根。
【性状】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味微甜【显微】乳管;菊糖;网纹导管;石细胞38、青蒿菊科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显微】气孔不定式,T型非腺毛,腺毛【功效】有青蒿素;抗疟;截疟,退黄。
39、红花菊科红花的干燥管状花。
【性状】水试:金黄色。
管状花【显微】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花粉粒类球形,具3个萌发孔;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40、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性状】入水则柱头膨胀呈喇叭状,将水染成黄色。
【显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有的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柱头顶端薄壁细胞密集成绒毛状;花粉粒少,表面有稀疏的细小刺状雕纹;草酸钙结晶不规则。
41、苍术菊科毛苍术、北苍术的的干燥根茎。
【性状】毛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断面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