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本法”)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范企业所得税的征纳,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以及其他依法应纳税的主体。

第三条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包括核算所得方法、查账征收方法和综合计算方法。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周期为每年。

第五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第六条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机关为税务机关。

第七条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纳税期限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企业所得税的征纳管理应当遵循纳税人自愿纳税、依法纳税的原则,鼓励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九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履行纳税义务的自觉性,协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申报、纳税等义务,并在纳税人依法履行义务的基础上,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人信息管理和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强对纳税人信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价,依法处理纳税人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章企业所得税的征纳第十一条企业所得税的征纳依法实行自行申报、核实补税制度。

第十二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当自行计算所得金额,并按照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缴纳税款。

第十三条税务机关依法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进行审查,并进行核实,如有问题,可进行补税或退税。

第三章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第十四条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税率;(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减免税款。

第四章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稽查第十六条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行为进行稽查,包括但不限于税务稽查、事后稽查等形式。

第十七条税务机关对涉嫌欺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可以启动税务调查程序,依法查封、扣押相关财务文件和财务账册,调查相关纳税事项。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为2010年教材的新增一章,共7节,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编写.学习本章需要以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为核心,重点掌握三要素、应税收入范围、准予扣除规定、不得扣除项目、税收优惠等知识点。

◆本章内容结构和重点内容本章共七节,重点在前三节,即:§1概述§2应纳税所得额§3应纳税额◆本章课程讲解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概述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

【提示1】包括内、外资企业和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提示2】以企业法人为单位,法人下设的分支机构、营业机构不是纳税人。

(二)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提示1】我国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相结合的管辖权标准。

【提示2】划分标准二选一: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

【例题1·多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

A。

登记注册地标准B。

所得来源地标准C.经营行为实际发生地标准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居民企业的判定标准。

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登记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例题2·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B.合伙企业C.联营企业D。

出版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根据规定,合伙企业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精要

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精要

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精要一、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经营所得的一种税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所得税应由企业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和税务部门的要求纳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主体为国家税务局。

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当按月进行缴纳,并且每年应当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和申报有以下几种形式:1. 月度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每月应当根据当月的收入和支出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2. 税前扣除制度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过程中进行扣除。

扣除标准包括生产成本、经营费用等。

3. 年度汇算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每年应当对当年发生的企业所得税进行年度汇算,以便对当年的企业所得税进行综合计算和调整缴纳。

4. 减免和豁免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申请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豁免。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税法规定而不同。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一些规定的小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以下调至15%或20%。

四、企业所得税的税务评估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申请税务评估,以便确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基数和缴纳金额。

五、企业所得税的违法违纪行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如果涉嫌逃税、偷税、抗税等违法行为,会被税务部门进行相应的罚款和处理。

六、企业所得税的课程企业所得税是很多财税专业人士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税种。

相关的企业所得税课程包括国家税务总局的《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及应用》和《企业所得税实务》,以及税务师考试中的相关企业所得税课程。

七、企业所得税的发展趋势以我国当前的税制改革为背景,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调整和减免等可能会有所调整。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也将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和监控。

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制度

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制度

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制度一、引言所得税是指国家依法对个人和企业所得利润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

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纳税人申报、计算、缴纳和管理所得税的规定和方式。

本文将从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纳税人义务和权利、税务机关的职责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了解所得税在我国的征收管理制度。

二、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申报、纳税义务和纳税人权利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则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纳税义务和纳税申报等进行了具体安排。

三、纳税人义务和权利纳税人在征收管理制度下有一系列的义务和权利。

首先,纳税人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信息。

其次,纳税人应主动缴纳所得税,并按规定提供相关纳税材料和资料。

此外,纳税人有权利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并在纳税过程中享有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税务机关的职责税务机关作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执法机关,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首先,税务机关负责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核发税务登记证。

其次,税务机关应及时公布有关税收政策和法规,为纳税人提供咨询和指导,确保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此外,税务机关还负责进行税务稽查,查处违法行为,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挑战与改进在实际应用中,所得税征收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纳税人对于部分税收政策和规定理解有限,容易出现误解和不合规行为。

其次,税务机关的执法监管力度与纳税人的合作度之间可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为了改进所得税征收管理,应加强对纳税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税法意识和合规意识。

同时,加强税务机关的监管力度,提升执法效率和公正性。

六、结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制度是我国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保护纳税人的权益。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2020年新《经济法基础》 第8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2020年新《经济法基础》  第8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4)非营利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收入。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四)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
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 所得额时扣除。
1.税前扣除的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三)非居民企业与征税对象 1.非居民企业的标准 (1)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
构、场所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
内所得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2.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 (1)设立机构、场所,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
分,准予扣除。(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 费、供暖费、防暑降温费、困难补助等。)
(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按照企业分得产品 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4)非货币性交易,以及将货物、劳务用于捐赠、偿 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等,视同销售货物、 转让财产或提供劳务。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三)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其他不征税收入 包括“国有资产无偿划入”和“社保基金投资收益”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
注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 义务人。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二)居民企业与征税对象 1.居民企业的标准 (1)在中国境内成立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 境内 2.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 境内所得+境外所得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税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范围和不同类型企业的税率差异。

根据不同企业的类型和所得额的不同,税率相应有所调整。

例如,对于一般企业,税率为25%,而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可以享受较为优惠的税率。

2.纳税义务人3.计算和申报企业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纳税期限和纳税申报周期,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按时申报和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应根据真实、合法的财务数据按照法定的税前扣除项目和税前扣除额计算应纳税额。

4.征收管理1.税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范围和不同收入标准的税率差异。

根据个人实际年应税所得额的大小,税率相应有所调整。

一般而言,个人所得税税率是逐级递增的。

2.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纳税义务人的范围和纳税义务人的责任。

纳税义务人一般是指取得所得的自然人,包括国内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纳税义务人有义务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履行计算、申报和缴纳税款的义务。

3.计算和申报个人应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纳税期限和纳税申报周期,计算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按时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应根据真实的收入情况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项目计算个人所得税。

4.征收管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制度。

税务机关应依法组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对纳税人进行税务查验、核销、勘察和核定等工作。

总结: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是国家税收制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主要针对企业营业收入进行征收,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主要针对个人所得进行征收。

这两个法律制度都规定了税率、纳税义务人、计算和申报、征收管理等具体事项。

个人和企业应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合法缴纳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对企业所得税征收、纳税申报和税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

该制度是现代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利润的合理征税,既能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又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其次,税收计算是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企业税的计算是按照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来计算的。

企业所得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和税收政策的不同,所设定的不同税率。

此外,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还包括对享受税收优惠和减免的规定。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给予了一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纳税申报与缴纳是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应按照一定的纳税申报制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填写并提交相关的税务申报表。

然后,根据所填写的税务申报表,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税务审查,并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最后,税务审查和稽查是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提交的税务申报表进行审核和审查,并进行必要的财务和经济核实。

对于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税务机关还可以进行稽查,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旨在实现税收公平、公正和有效。

通过合理的税率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造利润和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的审查和稽查也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作用,保证了税收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企业所得税的详细法规

企业所得税的详细法规

企业所得税的详细法规企业所得税是一种对企业利润进行征税的税收制度,它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起到了调节和约束的作用。

为了保证企业所得税的公平、合理和有效征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和管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支付。

本文将从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规。

一、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是对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法律依据,它明确了纳税主体、纳税义务、税率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的规定,全国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经营、生产或者从事其他经营行为所得,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企业的所得范围、计算方法、税率、税务登记、报告申报等基本要求,并对违反税法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罚则。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企业计算纳税义务的具体方式。

通常,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根据企业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纳税期内实际取得的扣除所得减去免税所得后的净收入;税率是指适用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为了简化计算所设置的固定扣除数。

三、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投资、创造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税收管理为了确保企业所得税的有效征收,国家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

税务机关负责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依法纳税。

同时,企业也需要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报告和申报,对涉及税收的事项进行及时披露。

五、违法与罚则企业违反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于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将按照欠缴税款数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滞纳金,并可处以罚款。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一)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一)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随意变更。

注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资产损失 1. 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包括: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损失。

(5)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6)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

2. 货币资产损失的认定[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预付)账款损失等]:
(1)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时,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对确定不能收回的部份,认定为损失。

如差3毛。

(2)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3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可以认定为损失。

【经济法基础课件】5.1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教学课件

【经济法基础课件】5.1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教学课件
D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三、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收入
扣除
补亏
应税 不征税 免税 准予 收入 收入 收入 扣除
不得 5年 扣除 以内
超过 5年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收入总额
收入的形式
形式
具体内容
货币形 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
式 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
提供劳务 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
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
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
转让财产
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 权等的“所有权”
股息、红利等 权益性投资
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
利息
存款利息、 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
租金
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
ABD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判断题 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 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缴纳企业所得税。( )
×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单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来源于 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确定来源地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B.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所得,按照分配所 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C.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活动发生地确定 D.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5.视同销售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 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 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 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 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及实施细则

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及实施细则

期的收入。就费用扣除而言,凡是属于
当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
为当期的费用;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
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支付,也不能作为当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期t模板的费用。
▪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
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 1.增加了“不征税收入”的概 念
▪ 2.把免税收入从收入总额中减 除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收入 100
其中免税收入 20
扣除 (1)50;(2)90
二、亏损 三、企业清算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2、纳税调整原则(税法优先原则
) 3、权责发生制原则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 新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 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 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 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 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及 实施细则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收入 第三节 扣除 第四节 资产税务处理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一般原 则

公司所得税法律规定(3篇)

公司所得税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公司所得税是税收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所得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

在我国,公司所得税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

本文将对公司所得税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公司所得税的概念及征收对象1. 概念公司所得税,是指国家依法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税收。

其目的是为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征收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公司所得税的征收对象为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包括各类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三、公司所得税的税率1. 法定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25%。

2. 优惠税率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可以享受优惠税率。

具体优惠税率如下:(1)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4)国家鼓励的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公司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 计税依据的概念公司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所得总额,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2. 计税依据的确定(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2)各项扣除的确定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具体扣除项目如下:①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合理支出;③税金: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依法缴纳的各种税金;④损失: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非经营性损失;⑤其他支出:指税法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应税所得及应纳税额计算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应税所得及应纳税额计算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应税所得及应纳税额计算2021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中级)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知识点:应税所得及应纳税额计算●详细描述: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

1.对非居民企业获得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税金、受让财产税金以及其他税金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推行源泉免交。

2.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租金等按收入全额计征,即支付人向非居民企业支付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其相关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得扣除;对其取得的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做为应纳税所得额。

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执行。

收入全额是指非居民企业向支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其他所得,是指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其他各种来源的收入。

3.应纳税额的排序扣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征收率实际征收率,就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率,或者税收协议规定的税率。

1.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取得的下列所得中,应以收入全额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c.受让财产税金d.特许权使用费恰当答案:a,b,d解析:在中国境内未成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成立机构、场所但获得的所得与其所设立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2021年度,某小型企业财务资料表明,财务会计利润为370万,Seiches经税务机关核定的2021年亏损为70万元,则2021年减半所得税额为()万元。

企业所得税工作管理制度

企业所得税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规范企业税务行为,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涉及企业所得税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企业所得税工作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纳税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二)合规经营原则:遵守国家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三)诚信纳税原则:诚信为本,自觉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

(四)节约成本原则: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降低税收成本。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设立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所得税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负责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和退补工作;(二)制定企业所得税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三)负责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分析、评估和预警工作;(四)负责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和风险防范工作;(五)负责企业所得税的培训、宣传和沟通协调工作;(六)负责企业所得税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第六条企业其他部门应积极配合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的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财务部门:负责提供企业所得税所需的相关财务数据和信息;(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提供企业所得税所需的相关人员信息;(三)业务部门:负责提供企业所得税所需的相关业务信息。

第三章纳税申报与缴纳第七条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应按照税法规定,按时、准确地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

第八条企业所得税申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企业基本信息;(二)企业财务报表;(三)企业所得税计算表;(四)其他相关资料。

第九条企业所得税申报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申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二)申报材料齐全、规范;(三)申报程序合法、合规。

第十条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企业所得税申报材料报送税务机关。

第十一条企业所得税缴纳应按照税法规定,按时足额缴纳。

第四章税收筹划与风险防范第十二条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税收筹划,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指在中国税法中规定的针对企业营利性所得征收的税种,法人、合伙企业等所有者为纳税人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律规定计算应纳税款,缴纳至国家国库。

企业所得税涉及到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企业从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所得到的利润、利息、租金、股息、特许权使用费、赞助费、委托管理费、投资收益等。

二、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和计算方法(一)应税所得企业应税所得是指企业从各种收入中扣除相关支出后,剩余部分计算所得税的金额。

应税所得计算公式:应税所得= 税前收入- 成本- 费用- 投资收益+ 非税收入其中,税前收入包括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所得到的各种收入,不包括非居民个人、境外单位等的支付的所得款项。

成本包括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不包括财务费用、税收和非税收入。

费用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要的各种费用。

投资收益指企业获取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房地产投资等各种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非税收入指除了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所得到的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

(二)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率-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其中,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应税所得减去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各种扣除后的金额。

此外,所得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企业所得税法中也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需要结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度。

三、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规范和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法律体系。

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出台的各种通知和规范文件等。

其中,企业所得税法是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纳税人的义务、税务机关的职责、税收管辖、税务处理等方面的管制和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分为五大方面,分别为一般规定、应税所得、减免税、税款申报和缴纳和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每一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企业所得税法详细讲解

企业所得税法详细讲解
12
(八)判定所得来源地的国际税收意 义
• 与国际一般判定标准一致,减少重叠,留有依 照税收协定协商的空间
• 对非居民纳税人:我国有权征税且优先征税 • 对居民纳税人:有效实施全球所得税收管辖,
并承担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义务(与来源国分 享征税权)
13
第二讲 应纳税额(法/条第三章)
主要内容: 定义应纳税额--税法第二十二条 确定境外所得税收制度
实际缴纳A国税收40,实际缴纳B国税收15 。可抵免A国税收为25,可抵免B国税收为1 5
实纳本国税额为10(200X25%-25- 15)
境内外所得税总额为65(10+40+15) ,可抵免A国税收余额15向以后年度结转
21
五、境外税额抵免操作
确定适用人(法二十三条) --取得来源于境外所得的居民企业 --取得发生在境外与其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的非居民
25
(一)不间接抵免的税收后果
抵免限额为20(80X25%X80/ 80)--要将实际收取的76股息还原 为外国税(可抵免的)前的所得数额
实际缴纳A国税收为4,可抵免A国税收 为4
实纳本国税额为16(80X25%-4 )
居民企业与甲外国企业负担的全部境内外 所得税为40(16+4+20)
26
企业境内机构场所 划分境、内外所得及境外实际联系所得(条例七
条) --按税法判定来源境外所得,不属于来源境外所得
而被境外征收了所得税,可以依据税收协定提请 启动协商程序—对走出去企业提供的服务
22
五、境外税额抵Βιβλιοθήκη 操作(续)确认可予抵免的外国税额(条例七十七、八十一 条)--依境外法律应征、实际已缴纳并负担、所 得税性质、提供境外纳税凭证
10

企业所得税制度

企业所得税制度

(1)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指各级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 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 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 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政拨款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主体为各级政府,即负有公共管理职 责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②拨款对象为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等组织;
③拨款为财政资金,被列入预算支出的。
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 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 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 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 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 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 除外。”
应纳税所得额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来源于中国境 内、境动发 生地确定;
(二)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 确定;
(三)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 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 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 在地确定;
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的主要标准: ①将“商品所有权的风险转移”作为销 售商品收入实现的重要条件; ②将“不再保留继续管理权” 作为销售 商品收入实现的重要条件,即对实际上继续 控制的商品,其销售收入不能确认; ③将“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作为确认收入的一个必要条件。
(2)税法规定 所得税法中对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条件: ①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 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1)何谓“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 企业”
“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需 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读_规章制度_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读_规章制度_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读_规章制度_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是指全国范围内所有企业依法必须缴纳的税金。

《条例》共计37条,其中包括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纳税义务、纳税申报、税收优惠、税务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以下将对《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条例》规定,纳税人包括全国所有的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

这表明了企业所得税适用的广泛性,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主体。

《条例》还明确了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其次,《条例》规定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包括纳税登记、纳税申报、按期缴纳税款等。

企业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通过纳税申报表申报纳税,按期缴纳所得税。

此外,《条例》还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税期,即企业所得税纳税期限一般为每年度的年末。

第三,《条例》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规定。

《条例》明确规定了免税和减免税的具体条件和情形。

其中,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技术转让所得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同时,《条例》还对企业所得税的汇兑损失进行了一定的减免。

再次,《条例》还规定了税务监管的具体内容。

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进行核查,或者对纳税人进行税务检查。

《条例》规定,纳税人应当配合税务机关的监管工作,并依法如实提供相关资料、账簿、凭证等。

同时,《条例》也规定了税务机关的执法程序和权力限制,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规定和指导。

企业应当深入学习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纳税合规意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务机关也应当加强对企业所得税的监管工作,保障税法的有效实施。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宣传和解读,帮助企业了解和享受相关税收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法律法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6分,但波动较大。

2001年、2002 年的计算分析题均来自本章。

本章根据2000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变化体现在第四节第二部分“准予扣除项目的特殊规定”。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通常是以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计算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2002年教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计算分析题。

历年考题评析
1、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确定
收入总额的界定
本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准予扣除的项目(重点)
章(重点)不得扣除的项目(重点)(法律法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主 3、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
要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
内 4、资产的税务处理
容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5、企业所得税预缴及汇算清缴的计算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例题】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有()。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土地增值税
【答案】A、B、D (2001年)
【解析】准予在税前扣除的税金包括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但不包括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要求考生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有些题目直接给出企业的利润总额,考生只需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计算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即可;有些题目则未直接给出利润总额,需要考生首先根据题目中的会计数据,计算其利润总额。

需要调整的项目如下:
1、借款利息支出
(1)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2)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只准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予以扣除。

【例题】某企业2000年从非金融机构借款1000万元(1年期),发生借款利息6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而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为40万元。

因此,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其调整增加额=60-40=20万元。

(3)纳税人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①在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该资产的成本,不得扣除;②在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在发生当期扣除。

(4)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最新规定)。

【例题】某企业的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2000年该企业从其关联企业借款1500万元(1年期),发生借款利息90万元。

根据规定,超过企业注册资本50%的借款部分(500万元),其借款利息支出3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

因此,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其调整增加额=30万元。

【例题】某国有商业企业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 2000年该企业从其关联企业借款3000万元,发生借款利息210万元。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准予扣除的利息支出为()万元。

A、210
B、175
C、180
D、105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即纳税人借款金额中相当于注册资本50%部分的利息支出才允许在税前扣除。

在本题中,准予扣除利息支出的借款为2500万元,其对应的利息支出=210×(2500/3000)=175万元。

(5)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计入投资成本,不得作为纳税人的经营性费用在税前扣除(最新规定)。

2、工资薪金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2002年教材中首先对“工资薪金支出”进行了界定(哪些项目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支出,哪些项目不得计入)。

在计算题中,一般采用“计税工资标准”对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进行调整。

【例题】某企业2000年的职工平均人数为100人,工资总额为120万元,其计税工资的月扣最高限额标准为800元,则该企业的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12个月×100人=96万元。

因此,工资总额120万元不得据实扣除,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其调整增加额=120-96=24万元。

【例题】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