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交流情感的窗口,所以一些患有眼病尤其是眼病需要手术的患者,思想压力大,悲观失望,甚至拒绝治疗乃至轻生,从而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
因此心理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们观察到眼科手术患者既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又具有年龄组不同的心理特点。
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施行心理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这一年来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1-12月我院眼科部分手术病人901例,其中自内障420例,青光眼114例,斜视35例,外伤126例,眶内肿瘤2l例,视网膜脱离95例,其它90例,年龄7个月一88岁。
手术方式分别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虹膜周边切除术、斜视矫正术、清创缝合术、眼内容物剜除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
1.2方法将病人心理状态分为3型:(1)紧张恐惧型:病人紧张、恐惧,患者既对手术寄予很大希望,又担心手术效果不佳或出现意外,怕疼痛、怕出血及伤及邻近组织,担心进修医师在自已眼上练刀,有时全身颤抖;(2)忧郁焦虑型:病人有诸多的心理压力,如被眼疾折磨的痛苦而悲观失望。
老年患者担心手术会造成双目失明、孤独、失望;知识分子患者恐惧手术会给自己的事业造成损失;干部患者怕手术会给将来工作带来不便;年轻患者焦虑术后会影响后半生的不幸和单身;城市患者怕术后留下后遗症而影响前途和美观;农村患者担心经济困难而耽误治疗;(3)淡漠型:严重病人多表情淡漠、自暴自弃、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2心理护理2.1紧张恐惧型向这类病人详细耐心解释术中的情况,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经过,麻醉的目的、方式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情况,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
对病人提出来的合理要求在遵守医疗规章制度保护性原则下妥善解决,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2.2忧郁焦虑型通过安慰、开导、详细解答他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解除病人的顾虑,应用语言引导病人的观念转移,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解脱以及体会新认识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论眼科患者心理护理对策

论眼科患者心理护理对策摘要:眼科手术对患者来讲,患者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高度焦虑和恐惧将使患者产生血压升高等易引起术中出血、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的问题。
心理护理是护理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的医学理念其中就包括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患者疾病的影响,且通过实践证实心理因素对患者的治疗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今的护理学也会依附于患者的心理因素,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护理环节的一项主要内容。
文章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一系列作用,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人对2012年6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98例眼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对上述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上述病例,其中女性为769例,男性为629例;平均年龄为64.5(±0.5)岁。
上述病例中包括白内障患者572例,青光眼患者273例,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患者15例,其他患者538例。
1.2 护理方法针对青光眼患者所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手术前进行交流,对待患者语气柔和,让患者感觉完全可以信任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有亲切感。
使用平和的语气去细致的讲解怎样治疗青光眼,且叮嘱患者在手术过程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鼓励,让患者知道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提升康复速度。
上述患者都很好的配合治疗,情绪稳定,且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对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相关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专业知识去解析摘除眼球的必要性,为其讲解手术期间怎样与医生进行配合,只有与医生配合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要让患者知道,通过义眼台植入不会影响面容,更不会对外貌造成破坏。
护理人员反复的细致的讲解,让患者可以接受手术后会失明的现实,同时强调手术后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从而不会影响到另外一只眼睛的视力,让患者知道实施眼球摘除术是对疾病最为合理、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措施,让患者慢慢的构建信心,从而可以主动的去治疗。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70例眼科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如何。
结果两组经过分别护理以后,对照组治愈率是60%,观察组治愈率是85.71%,相比之下观察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法更有效果。
结论在眼科护理中实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产生,在眼科护理上很有应用价值。
[关键字] 心理护理;眼科;效果可以说眼科病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普遍的病人都不能正常的获取外界信息,同时长期的生活在恐惧当中,所以在对眼科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实行心理护理,这对患者康复病情有着促进作用[1]。
心理护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不是空洞、抽象的书面理论,也不同于寻常的说教,而是在护理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心理科学,从而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2]。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该次研究选取该院在2008年7月—2010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眼科患者,在对其进行护理过程中应用了心理护理,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详细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的眼科患者一共有7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10~6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9岁,青光眼的有11例,白内障的有15例,视网膜脱离的有9例,文化程度是研究生的有1例,大专大本的有12例,初中高中的有14例,文盲及小学的有8例;观察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在13~71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2岁,青光眼的有16例,白内障的有11例,视网膜脱离的有8例,文化程度是研究生的有2例,大专大本的有15例,初中高中的有15例,文盲及小学的有3例。
1.2 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待患者要热情,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能够熟悉住院的环境,说话的语气要和蔼、亲切,表达出自己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1],对于一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要耐心、细心的引导,帮助患者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避免患者产生寂寞、孤独、焦虑等一些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眼部疾病的一种常见方式。
然而,手术过程对患者来说仍然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能够对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度过这一难关,心理护理就在眼科护理中被广泛应用。
一、心理护理的作用在眼科手术中,患者面临来自手术、麻醉、药物等多个方面的挑战,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而心理护理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减轻紧张感,增强自信心,提高面对手术的适应能力。
具体来说,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达到以下目标:1.改善患者情绪:患者在经历眼科手术前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抑郁。
心理护理师通过与患者沟通,帮助他们释放情绪,调整情绪状态。
情绪的平稳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提供情感支持:手术前后的患者往往感到疼痛、孤独、无助等情绪。
心理护理师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理解,从而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3.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配合性才能做好术后护理,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术后康复。
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在眼科手术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现将几项研究进行归纳:1.刘慧,康红丽,赵娜等人(2015)通过对50名眼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发现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情绪和面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均有所提高。
其中,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
3.封丽华,范超,张浩等人(2019)对100名眼部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50名患者接受了心理护理,50名患者未接受心理护理。
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术后的生理指标更加稳定,恢复速度也更快。
以上研究表明,在眼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研究摘要:诸如青光眼、老花眼、白内障等之类的眼部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尤为常见,此类疾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对患者的视力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情况严重者,会直接导致失明[1]。
目前,手术是治疗上述疾病的主要方法手段,可以在短时内帮助患者恢复视力。
但是此类手术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让患者产生多种不同程度的应急反应。
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缺乏对眼部疾病治疗康复知识的了解,导致其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治疗康复持消极的思想态度,这会严重影响到治疗康复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引入心理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平复不良的心理情绪,树立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其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这对于提升眼部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本文,笔者将对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眼科手术、老年患者一、研究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眼部手术治疗的83名老年人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1人和42人。
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共15人,女性患者为26人,年龄范围处于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65±2.26岁。
观察组的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9人和23人,年龄范围处于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8±2.44岁。
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与此同时,所选的患者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所接受的治疗均为眼科疾病,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第二,均符合手术适应症;第三,就诊治疗信息准确完备;第四,已经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第五,没有违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2.研究方法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的采用普通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引导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帮助患者了解住院和手术治疗的相关环境;做好患者饮食、服药等方面的指导和督促;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禁忌事项;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眼科疾病是指眼睛组织和结构发生疾病,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失明等症状的疾病。
治疗眼科疾病,不仅需要医学上的治疗手段,还需要心理护理。
眼科疾病本身就是对患者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护理阶段中加强心理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一、眼科疾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1. 对自我认知的影响眼科疾病的发病过程伴随着视力下降或失明的症状,使得患者的自我认知发生改变,特别是在社会交往、工作、情感等方面的限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2. 对情感状态的影响眼科疾病的发病过程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感,比如患者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沮丧、愤怒等情感,对患者情感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眼科疾病的发病过程也会对患者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比如失去工作、朋友、亲人等社交资源,使得患者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孤立和困难。
1. 解释疾病信息在向患者解释疾病信息时,护士应当简单明了地介绍其疾病的名称、病情及治疗计划,并告知患者该疾病的治愈率、恢复时间等相关信息。
护士应当在适当的时机,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等因素适当调整疾病信息的表达方式。
2.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在眼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此护士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干预。
首先,可以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和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其次,通过与患者建立情感纽带,以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任。
3. 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护士可以通过积极地关注患者的需要、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
护士可以向患者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相关经历和成功治疗的例子,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 减少不良情绪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适应和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情绪和忧郁情绪。
经过一定的心理缓解,患者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帮助患者的康复。
2. 促进治疗效果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促进病人的情绪调节,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患者积极应对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摘要:老年眼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老年人眼部疾病的方式,然而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以期为该患者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及照护。
一、引言老年眼科手术作为治疗老年人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
虽然手术本身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问题,但手术过程、术后恢复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加强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二、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1. 手术前焦虑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即将接受眼科手术往往是一种陌生且不安的经历。
他们可能对手术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焦虑和不安,常常担心手术后能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2. 术后患者心理负担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这段时间内他们往往会出现对视力恢复的期待,恐惧和烦躁情绪,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3. 心理问题的潜在风险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心理问题。
以上分析表明,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的了解,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2. 促进患者康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恢复期的种种问题,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后的新生活状态。
四、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可通过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减少不安情绪。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本文围绕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介绍了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其对眼科患者的积极影响。
随后分析了心理护理在眼科手术前后以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结指出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价值,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提升眼科护理水平与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眼科护理、心理护理、应用价值、影响、手术前、手术后、疾病治疗、总结、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眼科护理是一项以眼睛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护理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各种专业的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眼部健康水平,减轻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眼科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眼部护理、眼科手术前后协助护理、眼科疾病的预防与护理等内容。
眼科护理在整个医疗护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眼科护理已不再局限于物理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眼科疾病常常伴随着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加强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感,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提升眼科护理的整体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深入分析心理护理对眼科患者的影响,了解心理护理在眼科手术前后以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重要性,为提高眼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眼科护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为进一步拓展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完善眼科护理模式、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眼科手术受术者的心理护理

眼科手术受术者的心理护理前言眼科手术是一种常规的医疗手术,可帮助人们改善视力和减轻视力障碍。
然而,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手术,都需要受术者的理解和合作。
对于许多人来说,眼科手术可能是他们的第一次手术经历,因此在准备和进行手术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眼科手术前在眼科手术进行之前,医师会和患者进行详细的咨询谈话,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和预期结果,并回答患者可能有的问题和疑虑。
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可以使患者更好地理解手术的意义和过程,并有助于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可以给他们提供建议:•在手术前一周避免服用某些药物•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避免在手术前一天饮食过量,以免造成肠胃不适•睡眠充分,以保持身体良好的状态患者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除了身体上的准备外,还需要进行心理调适,让自己保持平静和放松。
可以通过如下几点来缓解紧张:•患者可以通过呼吸练习来放松身体,以缓解紧张情绪•患者可以听一些愉快音乐,放松身心,让自己更加放松•让医生和护士知道自己的担心和疑虑,以便他们能够在手术前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慰眼科手术中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可能还会有一些畏惧和紧张情绪。
但是,医师和护士会告知他们手术的步骤和时间安排,以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适应。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示,放松身体,保持注意力。
医生会给予一定的麻醉剂,以帮助患者放松身体,避免疼痛和不适,进一步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
当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给患者佩戴眼罩,让他们保持静置,以避免触摸手术后的眼部,以免照成感染或其他相关的风险。
眼科手术后患者的眼部可能会比较敏感和易于疼痛,但在此期间,医护人员会密切跟踪患者的病情,并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以下提示:•睡眠前穿戴眼罩•避免接触污染源,手术后的眼睛容易患上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避免眼睛受到损伤•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量和用药时间在术后,医护人员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给患者建议和指导,以保证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
分析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分析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摘要】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在眼疾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眼科护理中心的服务范围和特点,探讨理护理在眼疾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也探讨了理护理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关键技术。
通过对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眼科护理中的价值,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未来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有望在技术和服务方面不断提升,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值得期待的。
【关键词】眼科护理中心、眼科护理、眼疾治疗、患者康复、理护理、应用效果、发展趋势、技术、重要性、研究目的、服务范围、特点、优势、局限性、关键技术。
1. 引言1.1 介绍眼科护理中心眼科护理中心是专门为眼部疾病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旨在提供优质的眼部护理和治疗。
这些中心通常配备了先进的眼科设备和技术,拥有经验丰富的眼科护理专家和医生。
患者可以在这里接受全面的眼部检查、诊断和治疗服务。
眼科护理中心的主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眼睛疾病的筛查、眼压测量、视力测试、屈光检查、眼底检查和干眼症治疗等。
这些服务在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问题的也起到了预防和保护眼部健康的作用。
眼科护理中心的建立旨在改善眼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通过引入先进的眼科技术和理念,这些中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专业的眼科护理服务,也为眼科医疗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随着人们对眼部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眼科护理中心在未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 眼科护理的重要性眼科护理在眼部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眼科护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眼科护理可有效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通过定期检查、清洁、护理和保护眼部,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眼部问题,减少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眼科护理有助于提高眼部健康水平和保持视力。
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眼科护理是一门关于眼部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学科,是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
眼科护理不仅仅是关注患者眼部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
在现代医学中,心理护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过程。
那么,在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提供的护理服务。
心理护理是一种专业的心理学服务,旨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如倾听、支持、教育和干预等,帮助患者达到精神和情感上的平衡和舒适。
二、眼科护理中的应用1、眼科手术前的心理咨询眼科手术是种不可逆的治疗方法,它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在眼科手术前,视力不清晰的患者可能都非常害怕,担心手术风险,对手术过程和后遗症都有很多的疑问和不安。
因此,眼科护理需要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了解他们的担忧,并给予相应的解释和支持,减轻其痛苦和恐惧感。
2、眼科手术后的心理支持眼科手术后患者畏惧治疗失败和手术后的并发症,他们对视力的神经负担和压力感会非常大,此时要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在手术后,护士应该响应患者的需求,向他们提供认知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恢复视力。
3、术后的教育常见的眼科手术后教育内容包括:如何防止感染,如何正确地使用眼药水,一些日常照料的常识等。
但是,对于从手术中恢复的患者来说,这样的教育不能单纯的停留在操作方法上。
要使患者对治疗的效果有更好的体会,需要让患者知道医生的专业知识。
4、监控他们的心态在术后几周内,患者会经历多种身心痛苦,护士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和精神状态来掌握患者的情况,及早发现患者出现的身心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结论正如以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效应,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从手术前到手术后的恢复期,这对眼科患者是尤为重要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我院92例眼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8.7%,实验组的治愈率为80.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实验组的不良情绪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愈率,同时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标签:心理护理;眼科;应用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观察外部世界的窗口,一旦罹患眼科疾患,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进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和恐惧等负性情绪。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本研究将92例眼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92例患者,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0.42士4.57)岁,其中男49例,女43例。
患者眼科疾病种类为:25例青光眼,28例白内障,27例视网膜脱落,12例其他。
患者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16例,初中学历35例,高中学历3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11例。
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经统计,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
2 方法2.1 一般方法2.1.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
2.1.2 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注重心理护理。
患者人院时由专业护理人员接待,为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的设施和环境,带患者熟悉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床位,力求安静舒适卫生,光线温和,以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的改变;护士热情对待患者,与患者加强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语气和蔼亲切,表达对患者的关心,避免患者产生孤独焦虑的情绪;耐心听取患者的各种问题和意见,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答,万不可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对于表达能力有缺陷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更应充分尊重;针对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采取适合的手段对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手术等进行指导,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讲解,术后采取措施减轻疼痛感,以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其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有效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尽量扮演起患者家属的角色,耐心细致,亲切负责,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主观接受治疗,保持良好心态。
眼科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方法

眼科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方法眼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眼科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1. 术前心理护理在进行眼科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担忧和焦虑。
以下是一些术前心理护理方法:1.1 提供准确的信息向患者提供关于手术的详细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整个过程。
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等信息,可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感。
1.2 回答问题和解答疑虑患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虑,医护人员应耐心回答,并提供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这可以帮助患者放心并增加他们对手术的信心。
1.3 了解患者的期望和恐惧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期望和恐惧,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通过关注患者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提供心理支持。
2. 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期间,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护理,以下是一些术后心理护理方法:2.1 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护理。
2.2 提供情感支持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
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积极的情感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2.3 教育和康复指导术后,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关于术后护理和康复的教育和指导。
清晰的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医嘱,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2.4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心理状态。
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确保他们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3. 心理护理技巧除了上述提到的术前和术后心理护理方法外,以下是一些可用于眼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3.1 倾听和沟通医护人员应充分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情感,并进行有效的沟通。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2 情绪调节在病人焦虑或恐惧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一些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等。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眼科护理作为医院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眼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更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心理护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1. 心理护理的定义和作用心理护理是指在对患者进行生理和身体护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评估和干预,以达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② 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③ 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2.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眼科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意识到了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与心理护理相关的临床工作和研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眼科护理人员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心理护理工作:①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② 运用各种心理护理技术,如音乐疗法、幻觉疗法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③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理解;④ 通过心理支持小组,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情绪宣泄和交流。
1. 心理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眼科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手术前焦虑和手术后疼痛感受,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青光眼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心理护理实践也表明,持续性的心理护理对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增进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8198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监护·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孙霞(包头市第八医院 五官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0 引言本次研究中,以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进行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其中,男73例,女77例,平均年龄(65.18±8.34)岁;纳入标准:年龄≤75岁,患者眼部疾病诊断明确且需进行手术,无认知障碍,智力正常,无合并其他严重器官、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可清晰的表达病症及其感受,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所有内容知情同意。
双盲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75例,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加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2.1 常规护理: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基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术中加强手术室护理;术后,嘱托患者卧床休息,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按时查看患者术后状态,按时更换药物,向患者及家属嘱托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指导患者多休息,避免触碰患处,尽量避免活动眼部肌肉,减少外界刺激,要求患者于术后佩戴专用眼罩,避免感染[1]。
1.2.2 心理护理[2-3]:①全方位考虑患者的病症成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术前应予以患者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及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接触患者对治疗方案存在的各种疑惑,恰当的向患者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通过一定的心理暗示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应激反应。
②对患者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综合运用逻辑思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施护求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心理护理在眼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在眼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引言:眼科疾病中往往会存在着一些潜在因素,病情急、危险系数高等是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患者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多数眼科手术都需要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才可进行,手术以及外界的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心态,患者很容易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是会影响到手术的。
相关资料表明在手术护理中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抚是很有效的,下面情况笔者对几种常见眼科疾病的手术护理中引入心理护理的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所收治,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数量是相等的,从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来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大于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如基本的病情评估与交代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下面请见对三种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分析:(1)青光眼患者医护人员要以一个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与患者交谈时要保证语言亲切自然,不可过于生硬,这样是很容易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加剧的。
大多数的青光眼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其中很多人本身的体质就比较虚弱一些,考虑到他们接受教育的平均程度较低的问题,很多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比较低的。
医护人员可以将健康宣教作为心理护理一个好帮手,可以为患者简单介绍一下疾病相关的知识,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治疗成功的患者到未接受治疗的患者身前来同其交流,这样一来患者安全感就会增加一些,对治疗也就更加有信心了。
医护人员要让患者明确控制眼压的重要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课给予患者期望,有些患者很容易将术后的一些正常反应判断为手术失败,如感视物模糊等,这时医护人员应当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相关问题的原因,降低他们的心理负担。
(2)视网膜脱离患者医护人员在接待患者时要保证态度诚恳且热情,要帮助患者迅速地融入到治疗环境中,还可以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实力,要提高患者对护理团队的信任度。
分析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分析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摘要】眼科护理中心在眼科护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眼科护理中心的特点、护理方法及应用、护理效果评估、护理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护理的改进和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了眼科护理中心在护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眼科护理中心的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护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困难与挑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护理策略。
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眼科护理的效果,探索新的护理方向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眼科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眼科护理中心的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眼科护理中心、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护理过程、困难与挑战、改进策略、患者重要性、效果提高、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眼科护理中心是专门为眼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机构。
随着眼科疾病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眼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眼科护理中心在医疗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眼科护理中心的建立旨在为患者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眼科护理中心在眼疾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有效的护理应用,眼科护理中心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眼科护理中心在眼科护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应用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对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眼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眼科护理效果提供参考。
1.2 相关研究眼科护理中心的理护理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眼科护理中心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以及护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展开。
许多研究表明,眼科护理中心采用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些研究还指出,眼科护理中心的团队协作和专业化护理人员的配备对于提高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眼科手术本身对人体的影响较大,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术期间的心理状态也尤为重要,因为较差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恢复。
因此,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身体恢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方法:在研究前,随机抽取了50名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并对其进行入组前的一般性文献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
在入组前调查中,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心理状态和健康状况等信息。
入组后,50名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接受普通的照护和术后指导,即口头告知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照护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包括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情绪支持、营造轻松愉悦的手术环境,增强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疗愈能力。
健康教育包括手术后家庭护理、病情告知、饮食调理、锻炼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全面指导。
通过手术前和手术后3天的问卷调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心理状态和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术后疼痛感较轻,睡眠质量较好,饮食习惯较好,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同时,实验组的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患者心态较为平静,较少出现手术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疗愈和恢复。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黄泽华【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负性情绪、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强健康知识掌握.【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10【总页数】3页(P192-194)【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老年;眼科手术【作者】黄泽华【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广东广州 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及器官功能的减弱,导致其心理更加脆弱,进而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不仅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还会对治疗效果具有不利影响[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32±3.11)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15±3.23)岁,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简单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进行常规检查,给予患者术前指导、生活护理,告诉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术后佩戴眼罩,防止感染等[2-3]。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详细内容:(1)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濮阳市眼科医院河南濮阳 47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眼科手术患者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眼科手术患者52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260例和对照组260例。
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对照2组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术后的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睡眠障碍等均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和术中的危险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眼科手术;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07.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4-0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随着眼科病人的就诊率和手术的增加,从中发现眼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往往存在明显的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手术效果甚至会造成术后的心理和行为异常[1]。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个
体要求,做好心理护理。
而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一方面医护人员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使患者了解了疾病的有关知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重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520例眼科手术病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260例,干预组260例。
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院的眼科手术患者520例,男246例,女274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0.4岁。
均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及自主行为能力。
其中白内障46例,青光眼284例,斜视102例,外伤67例,视网膜脱离21例,择期手术患者463例,急诊手术57例。
其中实施心理干预260例作为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260例为对照组,经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健康宣传手册,让患者、
属阅读,医护人员详细讲解,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一般知识、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如何控制情绪,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等事项。
医护人员每天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问的问题,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学术水平,用丰富的知识帮助患者,使患者把获得的知识得以运用,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2.1 术前护理:由于病人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担心手术效果、疼痛、治疗费用及对手术者的技术水平问题等原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精神及心理状态、不同的性格、焦虑程度、文化程度等因素准确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以上情况做好疏导及解释工作,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在执行护理工作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相信患者的主诉,确认其痛苦,鼓励患者表达消极的情绪,进行开导[3]。
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访视病人时,要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手术麻醉过程,说明手术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护士态度诚恳、和蔼,以解除患者对手术恐惧不安心理。
2.2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自然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再加上眼科手术多为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处于清醒状态,对外部环境刺激较敏感,而且由于眼睛这一器官的特殊性,更加大了患者对眼科手术的恐惧,手术室的特殊环境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4]。
故应让术前访视的护士接患者来减少患者的陌生感,
并在手术过程中陪伴患者,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缓解其紧张情绪。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反应给予适当的安慰,耐心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如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过分紧张,护士可轻握患者的双手,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让患者有安全感和依靠感,以此来消除对手术的恐惧。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不要高声喧哗。
2.3 术后护理:术后根据疾病的特点安排患者采取不同的卧位
休息,术后双眼或单眼在包扎期间,要加强患者的安全护理。
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勿用手揉眼,洗脸时脏水勿进入眼内。
眼药水要专人专用,用物要定期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滴眼时勿向眼球施加压力。
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及油炸食品,戒烟戒酒,多食蔬菜及软质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4 出院指导:出院前护士要教会病人滴眼药水的正确方法及
注意事项,嘱患者定期复查,按时用药,若有不适,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向患者做好交待工作,如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半年内不能提重物;青光眼病人不宜在黑暗的环境内停留时间过久,尽量不做低头弯腰动作等。
注意眼部卫生,滴眼药水前要洗净双手;注意安全,防止眼部受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结果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干预组260例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有14例,占0.53%;出现焦虑的有6例,占0.23%;出现睡眠障碍的6例,占0.23%;其余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度过围手术期。
而对照组患者出现恐惧心理36例,占13.84%;出现焦虑情绪的有14例,占0.53%;出现睡眠障碍11例,占0.42%;出现术中疼痛的23例,占0.88%。
4 讨论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源,它可引起躯体及心理的双重创伤,又由于眼睛结构的精密及脆弱,生理功能既复杂又重要,再加上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的缺乏,对手术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及疾病的预后不清楚,害怕手术中麻醉效果不理想、疼痛,医生的技术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手术前应给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建立和加强护患关系,增强双方的信任感。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度和接受能力,做好相应的指导,让患者明白术前的身心状态会影响手术进行及预后,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使其在身心最佳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尽快康复[5]。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眼科的解剖及所患疾病有了充分的了解,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把自己所
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患者,一方面增加了患者对眼科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患者的沟通机会,进一步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通过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中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而对照组出现负性反应明显多于干扰组。
由此可见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于眼科手术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变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安全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孔翔雯.眼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医药产业资讯,2005,2(14):86—88.
[2]华清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5,5(2):234—235.
[3]柳泽华,李美玉.护理干预对慢性心理衰竭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15—18.
[4]孔丽,杨华,孔德兰.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96例.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3):190—
191.
[5]肖春芳,刘秀玲.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治疗前焦虑心理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87—88.
[6]郑俊清.眼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