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看中国古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习俗等。

古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文体,如诗歌、散文、戏剧等,向后世传递了珍贵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

一、传承经典著作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传承了大量的经典著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经典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学习、品味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阅读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二、弘扬美学理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理念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代文人通过诗歌、散文等方式,抒发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思考与感悟。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描述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种美学理念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并延续至今。

三、宣扬社会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传达了丰富的社会价值观念。

古代文人通过作品反映了社会风貌,揭示了社会弊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与批判。

例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记载了许多荒诞离奇的故事,虽然形式夸张,但其中所蕴含的对社会弊病的反思和对道德观念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深思和警醒。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更潜移默化地弘扬了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四、表达个人情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表达了许多个人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通过独特的意象和鲜明的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出了一种寂寞与思念之情,引发了读者共鸣与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世界文化中,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对世界各国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1. 文学传统的延续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悠久而连贯的传统,经历了多个时期和不同流派。

从先秦时期开始,如《诗经》、《楚辞》等作品体现了鲜明而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到唐宋元明清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

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延续至今,而且对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参考。

2. 思想与价值观念传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融合了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体系。

这些作品通过表达人类关系、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等内容,进而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许多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为其他国家和文化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3. 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诗歌领域,中国的古典诗歌形式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对欧洲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塑造了许多西方现代诗人对于诗歌结构与节奏使用的启发。

此外,中国古代戏剧形式如京剧、豫剧等也在海外得到认可,并对国际舞台上的戏剧表演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文学平台与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古代文学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通过翻译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传播到其他国家。

许多国际性文学奖项以及文学节、研讨会等平台为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更广泛的展示机会,促进了中外作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论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其传承至今的文学传统、思想及价值观念的传播、艺术风格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以及逐渐开放的国际平台,都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成为丰富多彩且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诗经》到《红楼梦》,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源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其中的精髓所在。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是它强烈的中国性。

它的主题、语言、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中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载体,中文的复杂性和豪放的意象,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拥有了极高的艺术品质。

以《红楼梦》为例,它运用了一种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它的沉重、深邃和意蕴。

二、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两者互为表里。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征。

古代文学中的“诗、文、曲、赋”等文学形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例如,《论语》中的诗歌,蕴含了孔子对道德、教育和官场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离骚》一诗,探究了人生的苦难和仕途的艰辛等问题,传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哲理。

《孟子》中的文美,通过寓言和故事来传达道德理念和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这些文学体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后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传达了广泛的道德、哲学和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一书,通过对家族兴衰和爱情悲欢的描写,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些特征,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杰出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心灵感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那时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歌谣为主。

这些作品既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例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篇章,以其深情的文字和婉约的音乐,描绘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代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表达。

例如《论语》中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孟子》中的“仁者爱人”等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其次,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例如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曲和元曲等,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将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进行了深入的表达。

这些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

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传统文化为古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文化积淀。

古代文学则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的表达和传播。

例如《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和人性追求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阐释与人文情怀——评刘明华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阐释与人文情怀——评刘明华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

《 著在 这方 面 十分 突 出 , 某 种 意义 上 说 , 从 试, 并不 多见 。如 2 0年代 周作 人 、 茅盾 、 苏雪 林等 人对 中 个 案研 究 ,文 》
文 著为 中国古代 文 学研 究 提供 了一个 “ 化学 解 读 的 文 国神 话 的研 究 ; 0年 代 之后 闻一 多 、 沫若 等人 对 中 国 《 》 3 郭
第 3 5卷
第 5期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ur a fS t wetUnv riy ( oca ce c sEdto ) o n lo ou h s ie st S ilS in e iin
20 0 9年 9月
S p ., 0 9 e t 20
VoL 3 N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5
化 的宏 观背 景下 观照 、 察 其 丰 富的文 学 意 味或 文 化 意 研究 及作 家研 究 , 考 这毕竟 是文学 研究 中无 可替代 的主 流 。
味, 发掘 、 透视 其深 厚 的文 化 底蕴 , 充分 体 现 了先 生 长 期 但 拓展 文学研 究 的领 域和 视野 , 开垦 文学 研究 的领地 , 借
值 得思 考 的成 功经 验 与积 极 范例 ” 。该 书 以几 个 重 要作 《 》 文 著最 为鲜 明的特 点 。长期 以来 古代 文学界 对作 家作 家 、 品或某一 重要 文学现 象及 文学公 案为纲 , 历史 文 品的研究 , 多关 注 的是 文学 资 料 的整 理 和文 学 主题 的 作 从 更
到 , 能孤立 地研究 文学 , 当注 意探索 一个 时期 的文化 学公 案 。如 首篇《 想性 ・神秘性 ・ 史真实— —对 ( 不 应 理 历 桃
背景 及 由此产 生 的一 个 时 代 的总 的精 神 状态 , 研究 在这 花源 记并 诗 ) 的多 重 解 读 》 分别 从 政治 学 、 民族 学 、 理 地 历史 学 、 宗教 学 、 神话 学 等 角度 对《 花 源 记并 诗 》 桃 进 样 一种综 合 的历史—— 文 化 趋 向 中 , 样形 成 士 人 的生 学 、 怎 多层 面的 阐释 , 充分 开掘 了《 花源记 并诗 》 桃 活情趣 和心理 境界 , 而 探讨 作 家 独特 的审美 体 验 与艺 行 了多方 位 、 从 术 构思 。这种 古代文 学研 究 中的 文化 意 识 , 近 二 十余 的现 代性 意义 和多维 历 史 内涵 , 富 了传 统 文 学研 究 的 是 丰 提 充 年来 我们 古典 文学研 究 的一 大进 展 , 已成为 学 界 的共 世界 , 升 了文学文 本 的历 史价 值和 文学研 究 的品位 , 也 识 。而刘 明华 先生就 是其 中之 一 。 ”

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

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

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对于古代社会、人文思想和价值观的传承和展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了解它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口头传统。

在这个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叙事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于宇宙起源、人类命运和道德价值的思考。

《山海经》、《尚书》等都是上古时期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仅仅是文学的表达,更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代文学的艺术形式古代文学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

其中,诗歌是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灵魂”。

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押韵和对仗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而散文则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代表作品有《庄子》、《论语》等。

此外,古代戏剧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人物的性格。

三、古代文学的思想内涵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思想的传递。

在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家庭伦理,代表作品有《孟子》、《大学》等。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作品有《道德经》、《庄子》等。

佛教思想则强调人生苦难和超越世俗的境界,代表作品有《金刚经》、《法华经》等。

这些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文人墨客通过文学作品传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传统。

他们以诗词歌赋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浅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浅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浅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中国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早在数千年前就形成了独特而卓越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体系充满了智慧和审美,不仅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和精神,还影响着世界各国。

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更是独占鳌头。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5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龟甲文。

自那时起,文学逐渐成为人们记录历史、描绘生活、表达情感和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白话文学,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精深博大的文学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瑰宝中的佳品。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审美趣味、思想观念和历史演进。

例如,唐代诗歌体现了汉唐文明的底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追求真理的向往;宋代词作以形写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中国文学审美趣味的独特魅力;明清小说则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深入剖析了社会生活中的人伦关系、道德标准和情感纠葛等。

这些文学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细腻真挚地表达了社会上下对于人性价值和社会时代的反思。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文学艺术的瑰宝。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审美品味,还展示了国家的文化艺术成就。

比如,唐代诗歌追求艺术的完美,对于语言和音韵处理上严谨精细,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元曲则强调情节的戏剧性和趣味性,表达了民间的生活实践和民间文化的艺术表达;明清小说则强调情节结构和语言的逼真,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更是精神财富,给当代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强调的是处事的哲学、修身的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在现代社会里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例如,晋人陆机的《管子论衡》中的“小人之过,大抵在贪”,反映的是贪欲心理对治的诉求,即不要以功名、利禄来束缚心志;唐诗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是阅读能力与艺术水平的相互促进,也启示我们应当注重阅读兴趣与艺术修养的培养;姜夔的《诗咏》中的“且自忖淖尔质,何难道是臧否”,强调的是平凡人生与生命价值的关系,提示人们要树立起积极的生命态度和个人对命运的主动把握。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学艺术、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深刻的价值。

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文学史角度认识要想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就必须从文学史角度透彻地认识这些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风格特点、艺术成就和影响等方面。

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文化书籍,比如《中国文化通史》、《中国文学史》等,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主要作家以及作品类型和艺术特色等。

二、从文学理论角度认识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学形态、内涵、审美原则和艺术表现方法等方面的概括和理性阐述。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需要深入研究文学理论。

可以学习传统文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六艺”、“八股文”,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如“文学与社会”、“文学人物与形象创立”等等。

这样就可以用理性的角度认识中古文学经典。

三、从文学艺术角度认识古代文学经典作为文学艺术的代表,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韵味。

因此,从艺术角度认识中古文学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一点。

可以通过欣赏名家名篇来提高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

适当参加文学社交活动,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

四、从文学价值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既具有文学艺术价值,也具有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古代文学经典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可以通过深入地解读这些作品,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和现代意义等,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

总之,对于想要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人来说,以上四个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古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底蕴。

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在这些作品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背景,更是一种塑造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广泛,包括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这些题材的选择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仁、义、礼、智、信。

因此,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都以这些价值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

这种文化背景下的题材选择,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

其次,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还体现在艺术表达上。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关。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主张“以和为贵”,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是含蓄而内敛的,注重意象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这种审美观念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上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

此外,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还体现在价值观念的传递上。

古代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这些观念和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例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贾府荣辱兴衰的描写,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财富、权力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种价值观念的传递,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文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方式和风格上。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关。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主张“以和为贵”,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从古代文学中感知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

从古代文学中感知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

从古代文学中感知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精髓。

通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本文通过对古代文学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精髓。

一、诗经——民族精神的体现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收集了先秦时期的诗歌,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其中,《关雎》以其婉约的词句和深情的描写,传达出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内核。

它呈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对爱情、对家国之情的深沉思考和表达方式。

诗经通过简练而有力的文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人饱含的情感和深切的感受。

二、唐诗——儒家思想的体现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唐诗更是博得了世人的赞誉。

其中,《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和瑰丽的叙述方式,赞美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同时,它蕴含了儒家思想中崇尚道德、倡导和谐的精神。

唐诗以其雄浑的词句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中国文化中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

三、红楼梦——审美理念的体现《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这部巨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世界。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中的智慧和优雅,更传递了对真情、对人性、对现实的多层次思考。

《红楼梦》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深刻地诠释了中国文化中审美理念的传统精髓。

四、《水浒传》——侠义精神的体现《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江等英雄豪杰为主人公的武侠小说,它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小说中的人物反抗压迫、维护正义,彰显了中国人崇尚义理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特质。

通过对悲欢离合、生死哀乐的描写,小说深刻地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精髓。

五、《孙子兵法》——智慧哲理的体现《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兵书之一,被誉为军事智慧的经典。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究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究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究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繁多,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诗歌。

古代中国的文人多以诗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从《《诗经》》到唐宋时期的诗词,都以其优美、简练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广大读者。

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凝结了古代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究。

首先,古代文学作品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传承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不断被引入其中。

例如,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涉及到对季节、自然景物的描写,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与尊崇。

同时,古代文人还常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佛家的禅理思想和道家的自然观念为基础进行创作,这为他们的作品赋予了独特的内涵。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

古代文人常常通过他们的作品传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思潮和文化的变迁。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直接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患之情,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重要反映。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还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教育和普及教育领域,被用作教育学生的工具和材料。

此外,中国古代文学还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联系密切,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美学韵味。

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经常被用作文学创作的背景和素材。

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中经常描绘了当时士人在音乐雅集中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这种交融使得古代文学作品更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貌。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以古朴简练的风格描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和人们的情感。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意义,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开始,随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楚辞》、《汉赋》、《唐诗》等。

这些作品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们以自然、人情、历史等各个方面为题材,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个性和情感。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瑰宝,它由屈原等人创作,描绘了楚国的风土人情和矛盾冲突。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意象语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

而唐诗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它的创作始于唐代,以其唯美的意境、流畅的语言、含蓄的情感闻名于世。

唐诗在形式上追求简洁明快的韵律,而在内容上着重于抒发诗人的个人感受和世事观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心情。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中国古代文学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小说作品。

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大家族的衰败历程和各种人物的命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同时也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这些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寻求智慧和情感滋养的源泉。

通过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所包含的智慧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存在和传承,我们才能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学与文化

中国文学与文化

中国文学与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形成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各地文化的综合体。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夏商周,中国文学艺术也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被广泛认为是古代诗歌和绘画的发祥地,中国文学和文化在体现个人与集体情感的时候充分展示了自身的特色。

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它就已经拥有了许多唯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把古代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承了下来。

中国文学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诗歌,它是用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文学家们用大量意象将自身观点、情感和社会观点表达出来,促使人们发现自我意识,丰富了中国文学内容。

中国文学不仅表达思想、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多元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文学形式和新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和文学形式在不断地发展,衍化中不断变换,使得中国文学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结合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格局。

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史。

从古代开始,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对文学文化也产生了极大影响,许多文学作品都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拥有悠久的历史,还因为它们让人们了解及接受的跨文化艺术更加宽松,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它们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文化精神。

总之,中国文学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只有全面认识和学习中国文学与文化,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注重道德伦理。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以培养品德行为为己任,他们提倡以道义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推崇忠诚、孝顺和仁爱等传统道德观念的描写,如《孝经》中的孝道、《论语》中的仁爱和《红楼梦》中的家族观念等。

这些道德价值观贯穿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融洽、和谐的人伦关系。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元素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文学作品常常以历史事件、事实或传说为背景,表达着对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和文明演进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左传》等春秋时期史书,以及道德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作品,都以历史为背景,借以反映时代风貌与人民生活。

这些历史文化元素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文化传承、历史记载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第三,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情感表达。

情感是人类的共同特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爱情、友情、家庭关系和人生哲理等各种情感的真挚描绘。

例如《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其中涵盖了丰富的爱情、离别、对祖国的思恋等主题,表达了深情厚意的情感。

第四,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象的运用。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创造或描绘的形象,是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的具体化身。

中国古代文学善于运用各种意象,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和情感感受。

例如《红楼梦》中的花卉、《西游记》中的各种神仙、魔鬼形象,以及《诗经》中的自然意象等,都是充满艺术感的意象的运用。

最后,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掌握文学技巧。

古代文人注重文辞的熟练运用和整理,追求文字的美感和修辞的技巧。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文学修辞的理论体系,整理了古代文学的辞章特点和常见修辞手法。

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古代文学作品更富有艺术性,丰富了文学表达的形式和层次。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包括注重道德伦理、历史文化元素、情感表达、意象运用以及文学技巧的掌握等。

对于古代文学的认识

对于古代文学的认识

对于古代文学的认识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哲学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对古代文学的一些认识:
1.丰富多样的文体和题材:古代文学的文体和题材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寓言、文论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为后人提供了大量关于古代社会生活、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资料。

2.高超的艺术技巧:古代文学家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技巧,如形象描绘、意境营造、语言锤炼等。

这些技巧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深刻的思想内涵: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它们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思想文化的宝贵资料。

4.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而且在思想、文化、哲学等方面也为后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5.局限性:虽然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但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古代文学作品有时会存在一些过时或者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内容。

因此,在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时,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和理解。

总之,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极高
的文学价值,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同时,在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时,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我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

我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

我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关键词:地位、发展、认识中国文学,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学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

而广义的文学,则比文明还广泛,它代表着我们的文化,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

中国文学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呢?一、古代文学的地位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古代文学主要是三古七段发展时代段性,各个时代文学的地位也都不尽相同。

1、先秦两汉时期:先秦时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建构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历代尊崇取法的典范;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形态尚融而为划,所以先秦文学的形态也呈现出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

2、魏晋到明中叶:(1)魏晋—唐中叶:纵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文学在这段时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最明显,文学的阶段性逐渐显露出来。

(2)唐中叶—南宋末: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古文运动得到宋代作家的响应,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

通俗文艺在宋代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杂剧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面的小说、戏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内涵与意义中国古代文学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意义,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丰富的历史背景、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古代文学作品以诗、词、曲、文言小说等形式广泛流传,这些作品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表达情感与审美追求古代文学作为情感的表达媒介,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展现给读者。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月夜忆舍弟》中,他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月夜下的种种景象,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深沉之情。

这些情感不只是作者个人的体验,更因其对人类情感共鸣的力量而使作品具备普世意义。

古代文学作品还追求审美的完美。

许多作品以鞭辟入里的描写,独特的意象构建和韵律美的表达,展现了作家对美的追求与感悟。

例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以及对家国离乱的思考,展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这种审美追求不仅启发了后世文化艺术的创作,也使古代文学作品具备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二、传承历史与继承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物传奇和社会变迁。

这些作品使得历史得以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承和传播着历史的记忆。

例如《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通过记述从夏朝到秦朝历代的各类事件和人物来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记载了历史,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诗经的“风雅颂”,到唐诗宋词的婉约清新,再到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浪漫趣味,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思想等多元文化的融合。

这些思想与价值观念渗透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我们认识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如仁、义、孝、忠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塑造社会风尚和传播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解读文化经典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解读文化经典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解读文化经典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价值。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文化经典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一、古代文学的价值观体现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作品多以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对各种情感和境遇的描写,表达作者对人生、伦理道德、家庭、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一家的描写,展示了封建家族的兴衰以及各类人物的命运。

这体现了古代文学以家庭观念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强调家族和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古代文学的艺术表达呈现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和审美理念展现出来,为后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范本。

例如《水浒传》中,施耐庵以丰富的笔墨,创造了丰满具象的人物形象,鲜明真实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性格。

这种艺术表达形式不仅生动形象,更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义气和忠诚的理解和追求。

三、古代文学的思想主张蕴含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作为思想的记录和传承,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主张和哲学观念。

《论语》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孔子的言行和学说被深入记录,成为后世学习的重要来源。

其中,强调仁爱、关注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四、古代文学的修身养性反映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积极传递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养性的理念,引导人们通过修身养性来塑造高尚的品德和个性。

例如《老子》中强调“无为而治”、“虚无缥缈”,提倡顺应自然、舍弃功利的心态,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的思想,注重践行道德和人生的意义。

总结:文化经典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古代文学通过其价值观体现、艺术表达呈现、思想主张蕴含以及修身养性反映等多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中外比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外比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外比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借鉴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而在这种文化交流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特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中外比较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以及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儒家便已经开始研究和整理《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

其后,宋代程朱理学和明清经学等研究成果,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现代,随着中外学术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非常庞大、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体系。

不仅囊括了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学科,还包括了艺术、语言学、社会学等现代学科。

同时,随着各种研究手段和渠道的不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丰富多样,取得的成果也同样令人瞩目。

以下以几个典型的领域为例,展示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1、文学研究中国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中国文学研究中,以古代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近年来,有关古代文学在文化传承、语言学习和语言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另外,在当代文学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者专注于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探究。

2、历史研究中国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之一,其研究也一直颇具挑战性。

历史研究主要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治历史研究着眼于政治机制和制度的变迁,社会历史研究探讨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演变,文化历史研究则专注于文化传承和文化演变。

无论是政治、社会还是文化历史研究,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国古代文学

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国古代文学

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主题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文字的重要性。

中国是少数几个拥有连续使用几千年的文字系统的国家之一。

汉字作为一种精确而丰富的表达工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通过运用不同的字义与修辞手法,古代作家能够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感情,赋予文字以丰富的内涵。

另一个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朝代的交替和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导致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化。

古代文学既有诗歌、词曲、散文等传统形式,也涵盖了历史记载、哲学随笔、戏剧脚本等多种文学类型。

这种包容性使得古代文学成为了记录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

此外,中国古代文学强调道德与伦理观念。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这些伦理观念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广泛而深刻,涵盖了人生哲理、爱情情感、社会风貌等方方面面。

其中,人生哲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生的思考,探讨生死、悲欢离合、成败得失等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比如《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知止不殆”等句子,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思考。

爱情情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对于爱情的歌颂和探索。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表达了爱情的离合和变幻,并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于人情世故的洞察和思考。

社会风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通过描写社会中不同人物的生活、思想和行为,古代作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面貌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看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特点:如重现实、重品德、重责任、重抒情、重表现等,中国文学始终歌颂和平、歌颂友谊、歌颂正义而从业不歌颂战争、歌颂暴力、歌颂卑鄙、阴谋诡计,中国文学与史、哲没有严格的区分等,因此,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但不能硬套硬搬西方的文学理论,尤其不能把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些术语当作标签到处乱贴。

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训,现在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工作,从观念形态到方法路径,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

总的来看,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还是要用中国文化学的视野,还是要回到中国文学研究的传统领地,还是不能撤换掉中国文化的大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无论深度、广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进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我们对从传统的诠释性方法扩展到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诠释学”;从赏析参考到中外比较文学的兴起;从借鉴西方接受美学,到借鉴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论、文化哲学等等,已经在脱离孤立式、封闭式的研究道路上,迈开了相当可观的步伐。

然而,“它山之石”虽可以为错(《诗经·小雅·鹤鸣》),但这石头却必须是有用的,合适的,并非泛指一切石头。

比方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已不适文学研究的需要,那么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就适合吗?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悲剧”、“喜剧”的理论去套中国古代文学,结果如何呢?用来概括、分析深奥、复杂的中国文学,虽然觉得的确简单省事得多,但总是感到很生硬别扭吗?“比较法”在有些年,是出成果最多的方法之一,“比较文学”也是前些年最鼓舞人的学科之一,然而,就作家比较作家,就作品比较作品,不是也让人深感缺乏根基、缺乏应有的厚度和价值感吗?生硬地搬套诸如接受美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符号论等等,不是也常使人感到,模仿痕迹太明显、很难触碰到中国文学最深隐、最敏感的“弦”么?实践证明,一切借鉴必须立足于本土,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也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特质和需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

这不仅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学本身就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创造、养育的直接产物。

中国文化,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民族、时代、心理认识的原因,主要顺着“综合的、尽理”的精神为线索发展,它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强调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阴与阳的合一,知与行的一致等:是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宇宙观,强调的是尽心、尽性、尽伦、尽制,“上下通彻,内外贯通”,即《中庸》说的“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综摄以成”;孟子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荀子说的“圣人尽伦者也,王者尽制者也”。

尤其强调个人对社会应负的义务,很少考虑独立的人格和个体的意愿。

“个体人格的自足意志就是做孝子的意志,做忠臣的意志,济世为民的高尚意志,就是忠君报国的集权意志,实现个体人格的价值目的变为实现。

‘君’、‘国’意志的有效手段,个体人格至上说变为君王至上,国家至上……”。

这反映在生命的观念上,中国人与希腊人对自然的把握就不同。

中国人首先把握的是“生命”,其主要精神是《尚书·大谟》的:“正得利用厚生”,即儒家的“修己以安百姓”。

“正得”即“正德”,“修己”是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内圣事:律己要严;“利用厚生”或“安百姓”,则是对待人民的生命,是外王事:对人要宽。

三皇五帝,正是这样的“内圣”才达到了“外2E",达到了“仁道”的标准。

这一过程的中心和前提是“内圣”——“仁义内在”。

而达到“内圣”,首先就要“性善”:“由恻隐之心见仁,由羞恶之心见义,由辞让之心见礼,由是非之心见智”。

这才能做到上文所说“尽心”、“尽性”、“外王”,也才能顺理成章,自然达到“尽伦”、“尽制”:以“亲亲尊尊”定人伦秩序(后演生为“五伦”、)以“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定礼制纲常,再以此伦常之道维系社会,即可直接
推出“外王”。

这样,中国文化自然便罕元独立的个体人格。

古代文学中的抒情、叙事主人公当然也要“正得利用厚生”,也要“修身以安百姓”,理所当然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审美理想,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没有真正意义的神的文学,而只有重现实、颂美德的人的文学的传统之形成的主因之一。

与此相应,在价值伦上,与西方认识论上的功利主义相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反功利主义的。

《伦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强调“舍生取义”;荀子说:“之人可以为禹”;王阳明说:“满街是圣人”;董仲舒说:“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重义轻利,以道制欲;重生活改善的兴趣,重道德完善的追求,而忍受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以换取道德上的平等,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主流。

为此,孟子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价值,分为“天爵”和“人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人都需要“宠辱皆忘”去达到道德上的平等。

于是屈平以死殉道,古今赞美,司马迁辱中着史,深为古今良史效法;同一个李白,出山了就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失败了,只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同一个杜甫,早年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落空还寄望于朋友;“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陨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呈苏焕侍御》),英雄末路,饥寒交加,还要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无论怎样,都离不开现实、品德、社稷、苍生之类的人生追求,这就很难产生西方意义的“神的文学”,必然形成重现实、颂美德的人的文学。

以此类推也就自然形成歌颂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弘扬正气、同情民瘼、鞭笞邪恶的文学传统。

而且正因为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写诗作文往往是为着“内圣外王”的兼善天下,慢慢地文学自然成了“载道”“明道”“贯道”的工具,成了政治的工具。

正如曹丕《典论·论文》强调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道德”、“文章”相并列,早列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范畴,所以,中国文学重现实、颂美德的人的文学传统、歌颂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的传统,一句话,“修身——平天下”的文学传统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的。

是“综合的、尽理的”文化铸造的成果。

总之,只有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入手,想象、联想,借助语境,从中国独特的文化思维出发,才能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才能理解和掌握那些指陈蕴涵多值、界定富有弹性的文学术语、观念,并使之系统化;也只有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人手,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空灵、模糊、言近旨远和相应的表达方式。

一句话,只有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入手,才能把握住整部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