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体系(2007)
共有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教学内容(25分)-2个二级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4个二级指标 教学队伍(15分)-3个二级指标 实践教学(20分) -2个二级指标 教学效果(15分) -4个二级指标 以上综合评分100分占80%; 特色(80分)及政策支持(20分),占20%。 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和分值见附件。
文库专用
19
(一) 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简介
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体系(2008)
共有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课程设置(10分)-2个二级指标 教学内容(25分)-3个二级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4个二级指标 教学队伍(20分)-2个二级指标 实践条件(10分) -2个二级指标 教学效果(10分) -4个二级指标 以上综合评分100分占90%; 特色(50分)及政策支持(50分),占10%。 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和分值见附件。
文库专用
20
2008精品课程内涵把握(6个更加):
更加注重课程建设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 向的一致性;更加注重申报课程在所在专业课 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更加注重课程的完整 性和相关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注重课程 建设中校企的合作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程度; 更加重视申报材料课程的学生接受、认可的程 度;更加提倡先进教育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 术的在课程中的应用。
文库专用
16
机电教指委精品课程申报简介:
教育部对教指委课程申报管理(文件); 机电教指委08精品课程申报通知(通知); 机电教指委08精品课程评审情况(网评);
文库专用
17
三、 精品课程内涵的把握
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简介 国家精品课程内涵的把握 深职院课程建设简介
文库专用
18
(一) 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简介
文库专用
8
二、 课程的选择与申报
教育部课程建设工作目标 精品课程评审工作简介 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简介 精品课程类型的选择
文库专用
9
(一)教育部课程建设工作目标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工作目标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
制造类共4小类32个专业(580X) ,其中 机械设计制造类(12个专业),自动化类(9个 专业);机电设备类(5个专业);汽车类(6 个专业)
目前,制造类32个专业,已评出国家精品课 程共100门;其中“十一五”共安排国家精品课 程89门(基本配额), “十一五”期间已评出82 门,剩余指标7门(8%)
文库专用
14
指标配额空间较大的专业大类:
公共事业类23门(30);
法律类14门(20);
水利类11门(16);
艺术设计传媒类36门(55);
环保气象与安全10门(16);
土建类47门(77);
文化教育类28门(50);
公共基础类11门(20);
资源开发与测绘16门(28)
文库专用
15
制造类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3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个省 46个教指委
(210) (120)
校长联席会
(50)
合计
387(380)
200(52%)
文库专用
7
( 五) 精品课程统计结果及分布情况
分年分省统计(附件1) 各省精品课程及排序(附件2) 分专业配额与结果统计(附件3) 2007年申报与入选情况
(省附件4) (教指委附件5) (专业附件6)(学校附件7)
文库专用
12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变化
(1)指标体系调整
——增加“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内涵
(2)强调企业参与,共同开发课程 (3)强调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总体设计
——“课堂实录”调整为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40分 钟)和课程教学录像(15分钟)
(4)课程数量增加
——申报数300-380、评审数200-240
实训教材 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
文库专用
10
(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工作简介
评审标准--教高司函[2008]82号文 推荐比例--1: 1.5 (计划数:推荐数) 评审程序--推荐、网评、会议评审 专家队伍--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教师
文库专用
11
(三)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简介
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指南文件) 精品课程申报条件(条件文件) 08年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变化
文库专用
5
(三) 2007 年申报指标与评审结果
途径 31个省 45个教指委
合计
申报数(计划数) 205(201) 104(99)
309(300)
评选门数 105(51%) 67(64%)
172(56%)
文库专用
6
(四) 2008年申报指标与评审结果
(公示通知 名单 汇总)
途径
申报数(计划数)
评选门数
文库专用
3
(一)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总体情况
时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合计
全国高职高专入选门数 24 51 61 106 172 200 614
文库专用
4
(二)“十一五” 精品评审总体情况
时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合计
全国高职高专入选门数 106 172 200 478
(5)申报途径增加
——省210、教指委120、校长联席会50
(6)明晰课程评审依据
——课程申报表、整体设计录像、网络教学资源
文库专用
13
(四)精品课程类型的选择
申报条件对课程类型的要求(条件比较) 分专业指标配额与课程类型(条件文件) 指标配额空间较大的专业大类 制造类精品课程指标配额情况
机电教指委精品课程申报简介
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与评审
汇报人:刘跃南
2009年1月
文库专用
1
汇报提纲
一、历年精品课程评审 二、课程的选择与申报 三、精品课程内涵把握
一、 历年评审情况
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建设总体情况 “十一五”1000门精品课程评审情况 2007年推行工学结合精品课程评审情况 2008年精品课程评审情况 历年精品课程统计结果及分布情况
文库专用
21
高职改革方向--“16号文”的要点及关键 词
1.明确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 3.育人为本,强化职业道德 ; 4.专业改革与建设:以区域服务为重(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5.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6.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选取、
共有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教学内容(25分)-2个二级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4个二级指标 教学队伍(15分)-3个二级指标 实践教学(20分) -2个二级指标 教学效果(15分) -4个二级指标 以上综合评分100分占80%; 特色(80分)及政策支持(20分),占20%。 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和分值见附件。
文库专用
19
(一) 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简介
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体系(2008)
共有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课程设置(10分)-2个二级指标 教学内容(25分)-3个二级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4个二级指标 教学队伍(20分)-2个二级指标 实践条件(10分) -2个二级指标 教学效果(10分) -4个二级指标 以上综合评分100分占90%; 特色(50分)及政策支持(50分),占10%。 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和分值见附件。
文库专用
20
2008精品课程内涵把握(6个更加):
更加注重课程建设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 向的一致性;更加注重申报课程在所在专业课 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更加注重课程的完整 性和相关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注重课程 建设中校企的合作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程度; 更加重视申报材料课程的学生接受、认可的程 度;更加提倡先进教育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 术的在课程中的应用。
文库专用
16
机电教指委精品课程申报简介:
教育部对教指委课程申报管理(文件); 机电教指委08精品课程申报通知(通知); 机电教指委08精品课程评审情况(网评);
文库专用
17
三、 精品课程内涵的把握
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简介 国家精品课程内涵的把握 深职院课程建设简介
文库专用
18
(一) 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简介
文库专用
8
二、 课程的选择与申报
教育部课程建设工作目标 精品课程评审工作简介 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简介 精品课程类型的选择
文库专用
9
(一)教育部课程建设工作目标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工作目标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
制造类共4小类32个专业(580X) ,其中 机械设计制造类(12个专业),自动化类(9个 专业);机电设备类(5个专业);汽车类(6 个专业)
目前,制造类32个专业,已评出国家精品课 程共100门;其中“十一五”共安排国家精品课 程89门(基本配额), “十一五”期间已评出82 门,剩余指标7门(8%)
文库专用
14
指标配额空间较大的专业大类:
公共事业类23门(30);
法律类14门(20);
水利类11门(16);
艺术设计传媒类36门(55);
环保气象与安全10门(16);
土建类47门(77);
文化教育类28门(50);
公共基础类11门(20);
资源开发与测绘16门(28)
文库专用
15
制造类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3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个省 46个教指委
(210) (120)
校长联席会
(50)
合计
387(380)
200(52%)
文库专用
7
( 五) 精品课程统计结果及分布情况
分年分省统计(附件1) 各省精品课程及排序(附件2) 分专业配额与结果统计(附件3) 2007年申报与入选情况
(省附件4) (教指委附件5) (专业附件6)(学校附件7)
文库专用
12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变化
(1)指标体系调整
——增加“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内涵
(2)强调企业参与,共同开发课程 (3)强调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总体设计
——“课堂实录”调整为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40分 钟)和课程教学录像(15分钟)
(4)课程数量增加
——申报数300-380、评审数200-240
实训教材 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
文库专用
10
(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工作简介
评审标准--教高司函[2008]82号文 推荐比例--1: 1.5 (计划数:推荐数) 评审程序--推荐、网评、会议评审 专家队伍--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教师
文库专用
11
(三)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简介
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指南文件) 精品课程申报条件(条件文件) 08年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变化
文库专用
5
(三) 2007 年申报指标与评审结果
途径 31个省 45个教指委
合计
申报数(计划数) 205(201) 104(99)
309(300)
评选门数 105(51%) 67(64%)
172(56%)
文库专用
6
(四) 2008年申报指标与评审结果
(公示通知 名单 汇总)
途径
申报数(计划数)
评选门数
文库专用
3
(一)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总体情况
时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合计
全国高职高专入选门数 24 51 61 106 172 200 614
文库专用
4
(二)“十一五” 精品评审总体情况
时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合计
全国高职高专入选门数 106 172 200 478
(5)申报途径增加
——省210、教指委120、校长联席会50
(6)明晰课程评审依据
——课程申报表、整体设计录像、网络教学资源
文库专用
13
(四)精品课程类型的选择
申报条件对课程类型的要求(条件比较) 分专业指标配额与课程类型(条件文件) 指标配额空间较大的专业大类 制造类精品课程指标配额情况
机电教指委精品课程申报简介
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与评审
汇报人:刘跃南
2009年1月
文库专用
1
汇报提纲
一、历年精品课程评审 二、课程的选择与申报 三、精品课程内涵把握
一、 历年评审情况
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建设总体情况 “十一五”1000门精品课程评审情况 2007年推行工学结合精品课程评审情况 2008年精品课程评审情况 历年精品课程统计结果及分布情况
文库专用
21
高职改革方向--“16号文”的要点及关键 词
1.明确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 3.育人为本,强化职业道德 ; 4.专业改革与建设:以区域服务为重(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5.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6.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