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基因表达调控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问答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七章 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第八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第十、十一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第十二章 重组与修复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第十四章 基因组第十五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第十六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第十七章 遗传和进化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套数,会出现雄性果蝇( )。
[中山大学2019研]A.XX:AAB.XXY:AAC.XXXA:AAAD.X:AA【答案】D【解析】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与Y无关。
X:A的比值≥1时发育为雌性,≤0.5发育为雄性。
ABC三项错误,X:A的比值等于1,出现雌性果蝇。
D项,X:A的比值小于1,出现雄性果蝇。
2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ccDd的概率是( )。
[湖南农业大学2018研]A.1/4B.1/8C.1/16D.1/32【答案】CaaBbCcDd个体自交,将各基因分开考虑,后代aa的概率为1,【解析】Bb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Dd的概率为1/2,因此出现aaBbccDd 的概率为1×1/2×1/4×1/2=1/16。
3对于拟南芥短径突变,己分离到纯合的品系并获得短径与长径的个体数目分别为62与38,则该突变的外显率为( )。
[中山大学2019研]A.0.62B.0.38C.0.613D.0.387【答案】A外显率=62/(62+38)=0.62。
【解析】4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能产生四体环的是( )。
[沈阳农业大学2011研]A.易位纯合体B.易位杂合体C.四分体D.四合体【答案】B易位杂合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另外两条不发生【解析】互换,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的四体环。
转录与基因表达调控
RNA-pol
茎环结构使转录终止的机理:
使RNA聚合酶变构,转录停顿;
使转录复合物趋于解离,RNA产物释放。
RNA合成过程 起始阶段
双链DNA 局部解开 磷酸二酯 键形成
启动子(promoter)
RNA聚合酶
终止子 (terminator)
s
s
s
s 55
离开
延长阶段
5 解链区到达 基因终点 5
转录因子 亚基组成,分子量(kD) TFⅡD TBP* 38 TAF** TFⅡA 12,19,35 TFⅡB 33 TFⅡF TFⅡE TFⅡH 30,74 57(a) 34(b) 功 能 结合TATA盒 辅助TBP-DNA结合 稳定TFⅡD-DNA复合物 促进RNA-polⅡ结合及作 为其他因子结合的桥梁 解螺旋酶 ATPase 蛋白激酶活性,使CTD磷 酸化
2.真核生物启动子
真核生物 RNA聚合酶的启动子有三种: I、II、III。对应各自的RNA聚合酶。
催化不同种类的RNA合成。 RNA聚合酶II的启动子序列多样。RNA 聚合酶II完成了hnRNA的合成作用。
RNA聚合酶II启动子
(1)帽子位点(cap site)
转录起始点区的通用序列为PyPyCAPyPyPy, 其中A为转录起始点(+1),Py为嘧啶碱基。即在 转录起始点A的两侧有多个嘧啶核苷酸。 真核RNA聚合酶II起始点序列特征与原核生物 E.coli转录起始点的规律一致。
依据对鹅膏蕈碱的敏感性,真核细胞的RNA聚 合酶分为三类:
鹅膏蕈碱 RNA聚合酶I RNA聚合酶II 耐受 很敏感
转录产物 rRNA(5s rRNA例外) mRNA
RNA聚合酶III 中度敏感 tRNA/5s rRNA/snRNA等
RNA生物合成
1、转录的不对称性
转录(transcription)的不对称性就是 指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进行 转录,从而将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 RNA。 对于不同的基因来说,其转录信息可以 存在于两条不同的DNA链上。
能够转录RNA的那条DNA链称为模板链, 也称作反义链或负链。
与模板链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称为编码链 (coding strand),也称为有义链或正链。
4、有特定的起始和终止位点
RNA转录合成时,只能以DNA分子中的某 一段作为模板,故存在特定的起始位点和特 定的终止位点。 特定起始点和特定终止点之间的DNA链构 成一个转录单位,通常由转录区和有关的调 节顺序构成。
二、参与RNA转录合成的物质
➢原料:NTP (ATP, UTP, GTP, CTP)。 ➢模板:单链DNA。 ➢酶:RNA聚合酶(DDRP,RNA-pol)。 ➢其他蛋白质因子:如转录因子、终止因子等。
1. 5’端加帽
5’端:m7GpppGpN(甲基化三磷酸双鸟苷) 部位:细胞核 作用: 1)使mRNA免受磷酸酶和核酸酶的攻击,
稳定mRNA分子的一级结构; 2)提供核蛋白体识别位点,促进翻译起
始复合物形成,增强mRNA翻译效率; 3)有利于mRNA前体的剪接。
mRNA 的5’帽子结构
5 pppGp…
帽 子 结 构 的 生 成
磷酸酶 5 ppGp…
Pi
pppG
鸟苷酸
转移酶
ppi
5 GpppGp…
SAM
甲基转移酶
5 m7GpppGp…
2.3’末端的产生和多聚腺甘酸化
3’端:20-200个腺苷酸残基 部位:细胞核 作用: 1)维持mRNA的稳定;
2)增加翻译效率; 3)与mRNA运输有关。
大二生物化学十五章知识点
大二生物化学十五章知识点第一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和氧组成,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 脂质: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具有能量储存和保护器官的功能。
-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具有结构、调节和催化反应等功能。
-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包括DNA和RNA,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由氨基酸的线性序列决定。
-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
-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由氨基酸间的化学键和非共价键决定。
-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由多个多肽链的组合形成功能性蛋白质。
-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结构支持、催化反应、免疫防御等多种功能。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通过磷酸化和糖原合成酶进行。
- 糖酵解: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ATP。
- 糖异生:通过合成途径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
第四章:脂质代谢- 脂类的消化吸收:通过胆汁酶和肠道酯酶进行。
- β-氧化:将脂肪酸分解为乙酰辅酶A,产生ATP。
- 胆固醇代谢:通过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酮还原酶进行。
第五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结构:由磷酸、核苷碱和脱氧核糖组成,具有双螺旋结构。
- RNA的结构:由磷酸、核苷碱和核糖组成,具有单股结构。
- DNA的复制:通过DNA聚合酶进行,遵循配对规则。
- RNA的转录:通过RNA聚合酶进行,将DNA模板转录为RNA。
第六章:DNA的重组与修复- DNA的重组:通过基因组重组和DNA修饰实现。
- DNA的修复:包括直接修复、间接修复和重组修复。
第七章: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 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
- 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泛素—溶菌酶途径实现。
第八章:酶的分类与催化机制- 酶的分类:包括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等多种类型。
- 酶的催化机制:包括亲和力、酸碱催化和金属离子辅助等。
第九章:酶的调节与酶动力学- 酶的调节:包括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解离常数调节等。
医学生物化学(第十五章)
(2) 锌指 (zinc finger) 约30氨基酸残基,4个氨基酸残基(两个cys,两个 his, 或4个cys)以配位键与Zn2+相互作用
(3)亮氨酸拉链 (leucine zippers) 一段肽链中每隔7个氨基酸即有一个亮氨酸,该肽段所 形成的螺旋可出现疏水及亲水二个面,疏水面即亮氨 酸拉链。
3.反应元件
概念: 特点:协同作用。
4. 沉默子(Silencer)
概念: 特点:负性调节元件。
2 反式作用因子
两个必需结构域: 与顺式元件结合的结构域 与反式元件或RNA聚合酶结合的激活结构域
3 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模式
(1) α螺旋—β转角—α螺旋 (helix- turn- helix)
其中一个为识别螺旋,含有较多能与DNA相互 作用的AA残基
一、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结构的变化
—便于RNA聚合酶及转录因子附着
1.DNase I 超敏感位点 ( 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 一般100-200 bp,转录基因5‘端 1000bp 内,一般不存 在核小体结构 2.DNA拓扑结构变化; 3.组蛋白变化:H1蛋白减少;其他组蛋白发生乙酰化、 甲基化等修饰 4.DNA甲基化修饰发生变化:去甲基化 m5CpG→CpG
二、参与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 作用因子
1 顺式作用元件
和被转录的结构基因在距离上比较接近的DNA序列 1. 启动子和启动子上游近侧序列 TATA box CAAT box GC box CpG岛 (MeCP1、 MeCP2)
2. 增强子(enhancer)
概念: 特点:不受与启动子距离、序列及方向的制约; 有组织特异性 。
第一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生物化学简答题
⽣物化学简答题第⼆章蛋⽩质1、组成蛋⽩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结构有何特点?氨基酸是组成蛋⽩质的基本单位。
结构特点:①组成蛋⽩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且均为α-氨基酸②除⽢氨酸外,其Cα均为不对称碳原⼦③组成蛋⽩质的氨基酸都是L-α-氨基酸2、氨基酸是如何分类的?按其侧链基团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性质可分为四类:①⾮极性疏⽔性氨基酸7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③酸性氨基酸2种④碱性氨基酸3种3、简述蛋⽩质的分⼦组成。
蛋⽩质是由氨基酸聚合⽽成的⾼分⼦化合物,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肽键是由⼀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缩合形成的酰胺键4、蛋⽩质变性的本质是什么?哪些因素可以引起蛋⽩质的变性?蛋⽩质特定空间结构的改变或破坏。
化学因素(酸、碱、有机溶剂、尿素、表⾯活性剂、⽣物碱试剂、重⾦属离⼦等)和物理因素(加热、紫外线、X射线、超声波、⾼压、振荡等)可引起蛋⽩质的变性5、简述蛋⽩质的理化性质。
①两性解离-酸碱性质②⾼分⼦性质③胶体性质④紫外吸收性质⑤呈⾊反应6、蛋⽩质中的氨基酸根据侧链基团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性质可分为哪⼏类?各举2-3例。
①⾮极性疏⽔性氨基酸7种:蛋氨酸,脯氨酸,缬氨酸②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丝氨酸,酪氨酸,⾊氨酸③酸性氨基酸2种:天冬氨酸,⾕氨酸②碱性氨基酸3种: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第三章核酸1.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①两股链是反向平⾏的互补双链,呈右⼿双螺旋结构②每个螺旋含10bp,螺距3.4nm,直径2.0nm。
每个碱基平⾯之间的距离为0.34nm,并形成⼤沟和⼩沟——为蛋⽩质与DNA相互作⽤的基础③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链的⾻架,位于双螺旋外侧④碱基对位于双螺旋内侧,碱基平⾯与双螺旋的长轴垂直;两条链位于同⼀平⾯的碱基以氢键相连,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⑤双螺旋的稳定:横向—氢键,纵向—碱基堆积⼒⑥DNA双螺旋的互补双链预⽰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从组成、结构和功能⽅⾯说明DNA和RNA的不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中西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51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讲授56学时,实验16学时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学后续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临床专业课程授课学期:第2学期选用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2016年( 自编教材)必读书目:[1] 周爱儒,生物化学(第八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2] 陈诗书,医学生物化学(第八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药立波,医学分子生物学(第八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其代谢过程及其调节规律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后继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发生机理,为中西医结合诊断疾病、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以生物化学为立足点的医学基础知识,才能学好医学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才能更深入理解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内容。
总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三、理论教学课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2)熟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医药学的关系。
(3)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
2、教学内容(1学时)(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2)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当代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近些年的遗传学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所有题目都提供答案,大部分题目还提供解析。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了典型习题,以供考生强化练习。
•
试看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计算与分析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第五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六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第七章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
•第八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
•第九章数量性状遗传
•第十章遗传物质的改变(一)——染色体畸变•第十一章遗传物质的改变(二)——基因突变•第十二章重组与修复
•第十三章细胞质和遗传
•第十四章基因组
•第十五章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第十六章遗传与个体发育
•第十七章遗传和进化。
代谢调控ppt课件
糖 →→ α-酮酸 NH3 氨基酸
蛋白质
蛋白质 氨基酸 α-酮酸 糖
(生糖氨基酸)
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关系
三酰甘油
3-磷酸甘油
脂肪酸
甘油
氧
合
化
成
丙酮酸
乙酰 CoA
植物或微 生物
三羧酸 循环
乙醛酸 循环
糖原(或淀粉)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烯醇丙酮酸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Thr
酮丁酸
Ile
谷氨酸
谷氨酰胺合酶
Gly Ala
反硝化作用 氧化亚氮
Gln
Trp
氨甲酰磷酸
His
CTP AMP
细胞能量状态指标
能荷=
[ATP]+0.5[ADP] —————————
[ATP]+[ADP]+[AMP]
[ATP]
ATP系统质量作用比=
[ATP] [ADP]
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途径的调节
• 合成途径操纵子的衰减作用
酶 的 诱 导 和 阻 遏 操 纵 子 模 型
A.有活性阻遏蛋白
调节基因
启动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 (有活性)
B.有活性阻遏蛋白加诱导剂
诱导物
C.无活性阻遏蛋白
阻遏蛋白(无活性)
D.无活性阻遏蛋白加辅阻遏剂
阻遏蛋白阻挡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不表达
mRNA 酶蛋白 诱导物与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不能起 到阻挡操纵基因的作用,结构基因可以表达
6
108
6、糖原
节方式快速、
1-磷酸葡萄糖
效率极高。
血液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生物化学教案——第十五章 代谢调节
第十五章代谢调节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细胞代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并且存在复杂的调节机制,这些调节机制都是在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或RNA)的作用下进行的。
本章重点是: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酶活性的调节。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细胞代谢的基本原则是将各类物质分别纳入各自的共同代谢途径,以少数种类的反应转化种类繁多的分子。
不同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交叉点上关键的中间物而相互转化,其中三个关键的中间物是乙酰CoA、G-6-P、丙酮酸。
一、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1、糖转变成脂糖经过酵解,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及丙酮酸。
磷酸二羟丙酮还原为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变成乙酰CoA,合成脂肪酸。
2、脂转变成糖甘油经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异生为糖。
在植物、细菌中,脂肪酸转化成乙酰CoA,后者经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进入TCA,由草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酸,生糖。
动物体内,无乙醛酸循环,乙酰CoA进入TCA氧化,生成CO2和H2O。
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也可以转变成糖,但此时必需要有其他来源的物质补充TCA中消耗的有机酸(草酰乙酸)。
糖利用受阻,依靠脂类物质供能量,脂肪动员,在肝中产生大量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
二、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1、糖的分解代谢为氨基酸合成提供碳架糖→ 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这三种酮酸,经过转氨作用分别生成Ala、Glu和Asp。
2、生糖氨基酸的碳架可以转变成糖凡是能生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草酰乙酸的a.a,称为生糖a.a。
Phe、Tyr、Ilr、Lys、Trp等可生成乙酰乙酰CoA,从而生成酮体。
Phe、Tyr等生糖及生酮。
三、氨基酸代谢与脂代谢的关系氨基酸的碳架都可以最终转变成乙酰CoA,可以用于脂肪酸和胆甾醇的合成。
生糖a.a的碳架可以转变成甘油。
Ser可以转变成胆胺和胆碱,合成脑磷脂和卵磷脂。
动物体内脂肪酸的降解产物乙酰CoA,不能为a.a合成提供净碳架。
第十五章 细胞分化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五章细胞分化一、名词解释1.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2. 全能性细胞(totipotent cell)3.多能细胞(pluripotent cell)4.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ation)5. 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6.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7. 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8. 奢侈基因(luxury gene)9.胚胎诱导(embryonie induction)10.卵裂(cleavage)11.组合调控(combinatory control)12.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二、单项选择题1.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的两个阶段是A.胎儿阶段和成体阶段B.青春期和成年期C.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D.性成熟前期和性成熟期E.生存和死亡2.下列蛋白质由奢侈基因表达的是A.核小体组蛋白B.核糖体蛋白C.细胞骨架蛋白D.糖酵解酶类蛋白E.血红蛋白3.机体前-后轴结构的分化与发育蓝图的决定机制是A.同源异形框基因的时空表达B. 多个基因调节蛋白的组合C.激活基因表达的起始事件D.某些基因的激活和某些基因的关闭E.基因座控制区按序调节不同基因的打开和关闭4.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高的细胞是A.胚胎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C. 受精卵D.心肌细胞E.多能干细胞5.发育和分化为心血管系统的是A.内胚层B.中胚层C.外胚层D.囊胚层E.桑葚胚6.miRNA与靶基因互补结合的位置是A.mRNA 5'端UTRB.mRNA 3'端UTRC.蛋白质的编码区D.5端帽子结构E.3'端聚腺苷酸尾巴7.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分化特征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只能向特定方向分化的状态称为A.细胞决定B.细胞分裂D.细胞增殖 C.细胞分化E. 细胞凋亡8. 细胞不对称分裂时,核酸蛋白颗粒(RNP)中的转录因子mRNA在细胞质中的分布特点是A.均一性B.不均一性C. 稳定性D.遗传性E.专一性9. 为大量基因转录时需要并在许多细胞类型中都存在的因子是A.通用转录因子B.组织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C.启动子D. 增强子E.抑制子10.细胞决定在遗传过程中的特点是A.均一性B.不均一性C. 异质性D.特异性E.遗传稳定性1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复杂的生物体,起主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成熟D.细胞死亡E.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2.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其原因是A.丧失了遗传信息B.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E.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13.人体中具有分化上的全能性的细胞是A.心肌细胞B.脂肪细胞C.造血干细胞D.受精卵E. 神经细胞14.细胞分化最旺盛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期B.减数分裂期C.受精卵时期D.细胞凋亡期E.胚胎期1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发育成为完整的个体B.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分化发育成为完整的个体C.只能向本胚层组织和器官的方向分化发育D.只能向特定的组织和器官方向分化发育E.分化为胎盘和其他一些发育时所需的胚外组织16.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因胞质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而造成两个子细胞命运差异的物质是A.mRNAB.tRNAC.DNAD. 核糖体E. 线粒体17. 下列反映了细胞分化稳定性的是A.蝾螈肢体再生时形成的胚芽细胞B.神经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保持着特定的分化状态C.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可失去分化特性,重新进入未分化状态D.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组织干细胞E.鸡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呈现晶体细胞的结构特征18.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从一种分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状态的情况称为A.分裂B.增殖C.凋亡D.去分化E.转分化19.决定胚胎细胞分化方向的重要因素是A. 染色体的分配B.蛋白质的分配C.卵细胞的极性与早期胚胎细胞的不对称分裂D.卵细胞的极性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对称分裂E.mRNA在细胞质中的均等分布20.细胞分化发生于细胞周期的A.G1期B.G2期C.s期D.Go期E.M期2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正确叙述是A.细胞分化的实质就是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的本质是遗传信息的丢失或突变C.细胞分化过程中一定伴有基因组的改变D.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并不伴有基因组的改变E.细胞分化的过程通常很不稳定22. 下列蛋白质由持家基因表达的是A.血红蛋白B. 角蛋白C.胶原蛋白D.肌球蛋白E.细胞骨架蛋白23.细胞分化的本质是A.蛋白质的改变B.染色体的突变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基因的丢失E.基因的复制24.非编码小RNA调控细胞分化的主要环节是A. 转录后水平B.转录水平C.翻译后水平D. 翻译水平E.甲基化水平25.卵细胞在受精后立刻进入反复的有丝分裂阶段,这一快速的分裂时期是A. 受精期B.胚胎期C.妊娠期D.卵裂期E. 胎儿期26.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A.翻译水平B. 翻译后水平C.DNA复制水平D. 转录水平E.转录后水平27.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一般规律是A.“单能”到“多能”,最后到“全能”B.“单能”到“全能”,最后到“多能”C.“全能”到“单能”,最后到“多能”D.“全能”到“多能”,最后到“单能”E.“多能”到“全能”,最后到“单能”28.基因的时序性表达指A.某一特定基因表达严格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B.某一特定基因表达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利发生C.所有基因表达都严格按照相同的时间顺序发生D.基因表达从不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E.基因表达不受时间限制29.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特征是A.表达线粒体B. 表达核糖体C.表达肌动蛋白D. 表达肌红蛋白E. 表达血红蛋白30. 细胞的分化去向起始于A.细胞自噬B.细胞决定C. 细胞凋亡D.细胞分化E.细胞分裂31.控制不同β-珠蛋白基因的打开和关闭的结构是A.基因座控制区B.增强子C.启动子D.终止子E.抗原决定簇32.有关基因表达空间特异性的正确叙述是A.所有基因产物都在同一个组织或器官中表达B.一种基因产物可以在个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中表达C.一种基因产物只能在一个物种中表达D.一种基因产物在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表达E.一种基因产物只能在一种组织或器官中表达33.决定细胞分化与发育初始命运的因素是A.基因的复制B.母体效应基因产物的极性分布C.母体效应基因产物的丢失D.蛋白质的变性E.蛋白质的合成34. 下列属于染色质成分的化学修饰是A. 碱基突变B. 碱基错配C.DNA甲基化D. DNA 剪接E. RNA剪接35.哺乳动物成肌细胞向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是A. MRF4B.myoDC. myogeninD.myf-5E. Wnt36.转录因子通常的作用方式是A.一种转录因子只能调控一个基因的表达B. 一种转录因子能同时调控几个基因的表达C. 所有的转录起始都只能受一种转录因子的调控D.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固定的,不能调控E.转录因子无需与基因直接结合就能调控基因的表达37.发育和分化为神经系统、表皮及其附属物的是A. 内胚层B. 中胚层C.外胚层D. 囊胚内细胞团E.胚外组织38. DNA甲基化是指A.RNA分子中的鸟嘌呤转变成5-甲基鸟嘌呤B.RNA分子中的尿嘧啶转变成 5-甲基尿嘧啶C.DNA分子中的胸腺嘧啶转变成5-甲基胸腺嘧啶D.DNA分子中的鸟嘌呤转变成5-甲基鸟嘌呤E.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39. 下列不属于肿瘤细胞特性的是A.未分化B.低分化C.高增殖D.高侵袭E.接触抑制40.导致哺乳动物(雌性)和人类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其中一条灭活(钝化)的机制是A.乙酰化B. 甲基化C.磷酸化D.泛素化E.糖基化4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正确叙述是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B.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的基础C.细胞分化的实质就是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发生于细胞分裂的Go期E.细胞分化发生于细胞分裂的S期42. 实现胚胎诱导是通过诱导组织释放的下列因子A.旁分泌因子B.自分泌因子C.内分泌因子D.表皮生长因子E.胎盘生长因子43.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甲基化位点主要集中于A. 常染色质区B.异染色质区C. DNA双螺旋上的大沟D. DNA 双螺旋上的小沟E.RNA44.人类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肾脏D.小肠E.胰腺45.长链非编码 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不包括A.通过在蛋白编码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发生转录,干扰下游基因的表达B.通过抑制RNA聚合酶Ⅱ或者介导染色质重建,影响下游基因表达C.引起组蛋白的甲基化D.通过与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本形成互补双链而干扰mRNA的剪接E.通过结合到特定蛋白质上,调节相应蛋白的活性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蛋白质由持家基因表达的是A. 角蛋白B.核小体组蛋白C.微管蛋白D. 胶原蛋白E. 胰岛素2. 影响染色质结构变化的因素包括A.组蛋白修饰B.组蛋白组分的改变C.DNA甲基化D. 非编码 RNAE.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3.DNA甲基化导致基因失活(或沉默)的可能机制是A.甲基化直接干扰转录因子与启动子中特定结合位点的结合B.特异的转录抑制因子直接与甲基化DNA结合C.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是由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引起的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形成这种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基因表达调控一、单项选择题1.基因表达产物是A.RNAB.DNAC.蛋白质D.DNA和蛋白质E.RNA和蛋白质2. 基因表达调控可在多级水平上进行,但其基本控制点是:A.基因活化, B.转录起始 C.转录后加工D.翻译 E.翻译后加工3. 关于管家基因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个体的几乎各生长阶段持续表达B. 在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C. 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表达D. 在生物个体的某一生长阶段持续表达E. 在一个物种的几乎所有个体中持续表达4. 下列情况不属于基因表达阶段特异性的是,一个基因在A. 胚胎发育过程不表达,出生后表达B. 胚胎发育过程表达,在出生后不表达C.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心肌细胞不表达D. 分化的心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心肌细胞不表达E. 分化的心肌细胞不表达,在未分化的心肌细胞表达5. 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A. 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 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 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 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 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6. 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节系统属于:A. 复制水平调节B. 转录水平调节C. 逆转录水平调节D. 翻译水平调节E. 翻译后水平调节7.在乳糖操纵子的基因表达中,乳糖的作用是:A.作为阻遏物结合于操纵基因B.作为辅阻遏物结合于阻遏物C.使阻遏物变构而失去结合DNA的能力D.抑制阻遏基因的转录E.使RNA聚合酶变构而活性增加8. Lac操纵子的阻遏蛋白由A. Z基因编码B. Y基因编码C. A基因编码D. I基因编码E. 以上都不是9. 阻遏蛋白识别操纵子的A 启动基因B 结构基因C 操纵基因D 内含子E 外显子10. 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对乳糖操纵子表达的影响是:A 正性调控B 负性调控C 正/负调控D 无控制作用E 可有可无11.cAMP与CAP结合、CAP介导正性调节发生在A 葡萄糖及cAMP浓度极高时B 没有葡萄糖及cAMP较低时C 没有葡萄糖及cAMP较高时D 有葡萄糖及cAMP较低时E 有葡萄糖及CAMP较高时12.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是A.正调控蛋白B.反式作用因子C.诱导物D.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E.阻遏物13. 色氨酸操纵子调节过程涉及A. 转录水平调节B. 转录延长调节C. 转录激活调节D. 翻译水平调节E. 阻遏蛋白和“衰减子”调节14.当培养基中色氨酸浓度较大时,色氨酸操纵子处于:A.诱导表达B.阻遏表达C.基本表达D.组成表达E.协调表达1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A. 非编码序列B. TATA盒C. GC盒D.具有调节功能的特异DNA序列E. 具有调节功能的蛋白质16.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A. 对自身基因具有激活功能的调节蛋白B. 对另一基因具有激活功能的调节蛋白C. 具有激活功能的调节蛋白D. 具有抑制功能的调节蛋白E. 对特异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的一类调节蛋白17.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B.开始转录成mRNA的DNA序列C.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D.产生阻遏物的基因E.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18. 大多数处于活化状态的真核基因对Dnase IA. 高度敏感B. 低度敏感C. 中度敏感D. 不敏感E. 不一定19. 构成最简单的启动子的常见功能组件是A. TATA盒B. GC盒C. CAAT盒D. 上游调控序列(UAS)E. 以上都不是20. 基本转录因子中直接识别、结合TATA盒的是A. TFII AB. TFII BC. TFII CD. TFII DE. TFII E二、多项选择题1.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A.转录水平B.复制水平C.转录起始D.翻译水平E.翻译后水平2.参与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有A.阻遏蛋白B.激活蛋白C.基本转录因子D.σ特异因子E.某些小分子化合物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是:A.正性调控占主导B.负性调控占主导C.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D. 转录与翻译偶联进行E.伴有染色体结构变化4.下述蛋白质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的是A.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胰岛素C.血红蛋白D.HMG CoA裂解酶E.丙酮酸脱氢酶5.顺式作用元件必须与下列因子特异结合才能发挥转录调节活性A.启动子B.增强子C.沉默子D.蛋白因子E.反式作用因子6.一个操纵子必含有A.一个编码基因B.数个编码基因C.一个启动序列D.一个操纵序列E.数个启动序列7.在lac操纵子中起调控作用的是A.I基因B.P序列C.Y基因D.O序列E.Z基因8.通常组成启动子的元件有A.TATA盒B.UAS序列C.CAAT盒D.转录起始点E.GC盒9.在乳糖操纵子机制中起正性调节的因素是A.阻遏蛋白去阻遏B.cAMP水平升高C.葡萄糖水平升高D.cAMP水平降低E.葡萄糖水平降低10.基因表达产物可以是A.tRNAB.mRNAC.rRNAD.多肽链E.蛋白质11.乳糖操纵子的诱导剂是A.葡萄糖B. IPTGC.β-半乳糖苷酶D.透酶E.乳糖12.下面关于启动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作为模板转录成RNAB 属于顺式作用元件部分的特异碱基序列C 具有多聚U尾巴和回文结构D 作为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的碱基序列E. 是RNA上的特异碱基序列三、填空题1 .基因表达的终产物可以是 _________ ,也可以是 _________ 。
2 .胰岛素在胰岛的β细胞表达、而在α细胞不表达,称为基因表达的 _________ 特异性,又称为 _________ 特异性。
3 .在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 ,引起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_。
4. 在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 ,引起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_。
5. 基因表达具有严格规律性,即_________特异性、_________特异性6 .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 _______ 、_____ 和______。
7.基因表达调控是发生在 _________ 水平上的复杂事件,据目前认识 _________ 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环节。
8. Trp 操纵子的调节涉及_________ 及 _________ 两种机制。
9.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主要是通过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相互作用来完成。
10. 依赖 DNA 的转录调节因子(即反式作用因子)通常含 _________ 结构域和 _________ 结构域。
四、名词解释1.基因表达2.组成性基因表达3.管家基因4.操纵子5.顺式作用元件6.启动子7.增强子8.沉默子9.反式作用因子五、问答题1. 在什么条件下,RNA聚合酶在乳糖操纵子中的活性最大?2 .举例说明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3 .举例说明什么是管家基因及其基因表达特点。
4 .结合乳糖操纵子结构,简述阻遏蛋白和CAP如何协同调节结构基因转录。
5 .简述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6 .简述真核基因转录因子分类及功能。
7 .简述增强子具有哪些特点:8 .简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E2.B3.D4.C5.B6.B7.C8.D9.C 10.A11.C 12.E 13.E 14.B 15.D 16.E 17.C 18.A 19.A 20.D二、多项选择题1.A、C、D、E2.A、B、D、E3.A、C、E4.B、C、D5. D、E6.B、C7.A、D8.A、B、C、D、E9.A、B、E 10.A、B、C、D、E 11.B、E 12.B、D三、填空题1. RNA 蛋白质2. 空间特异性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3. 诱导诱导剂4. 阻遏阻遏剂5. 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6. β-半乳糖苷酶透酶乙酰基转移酶7. 多级转录8. 阻遏蛋白衰减子9. 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和RNA聚合酶10. DNA结合促进转录活性的激活四、名词解释1. 是指基因转录为RNA及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其表达产物包括mRNA、tRNA、rRNA、蛋白质与多肽。
2. 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
3. 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4. 通常是由功能上相关联的多个编码序列(又称结构基因,一般2~6个)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串联在一起构成的一个转录协调单位。
5. 又称分子内作用元件,是指参与调控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中的基因转录活性的特异碱基序列。
6. 是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碱基序列。
7. 是一种能够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特异DNA碱基序列。
8. 是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的特异DNA碱基序列。
9. 又称为分子间作用因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控特异基因转录的一类调节蛋白。
五、问答题1. 在低葡萄糖、高乳糖条件下,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遏蛋白结合而抑制其活性,而低葡萄糖浓度使胞内cAMP 水平增高,后者与CAP而激活其活性。
cAMP-CAP复合物与启动子结合,对Lac操纵子起正性调控作用,使转录活性最大。
2.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是指基因表达严格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以适应细胞或个体分化、发育各阶段的需要,故又称阶段特异性。
如一个受精卵含有发育成一个成熟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个体发育分化的各个阶段,各种基因高度有序地表达,一般在胚胎时期基因开放的数量最多,随着分化发展,细胞中某些基因关闭、某些基因转向开放。
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是指多细胞生物个体在某一特定生长发育阶段,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不同,从而导致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布于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故又称为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
例如肝细胞中涉及编码鸟氨酸循环酶类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织细胞,其中某些酶(如精氨酸酶)为肝脏所特有,这些酶蛋白的基因表达均呈细胞特异性。
3.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例如,三羧酸循环是一枢纽性代谢途径,催化该反应过程的酶蛋白编码基因就属这类基因。
管家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个体各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这类基因表达只受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不受其他机制调节。
4. 乳糖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序列构成。
后者包括操纵序列O、启动序列P及调节基因I。
I基因能编码阻遏蛋白,该蛋白与O基因结合后,对结构基因转录起负性调控;在启动序列上游还有CAP结合位点,当CAP 被cAMP结合并活化后,通过与CAP位点结合,对结构基因转录起正性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