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饮用水水质评估报告

饮用水水质评估报告

饮用水水质评估报告
经过专业化团队的调查研究和实地采样检测,以下是本次饮用水水质评估报告的具体内容:
一、水质检测对象及范围
我们本次水质评估的对象为XX市市区内的饮用水源,涵盖了XX 河、XX山泉水等多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

对以上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估。

二、水质检测项目及结果
1. pH值检测:经检测,XX市区内各水源地的pH值均在6.5-8.5之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浊度检测:水样浊度结果为XX NTU,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3. 溶解氧(DO)检测:XX市区内的水质溶解氧浓度均在5-9mg/L 之间,属于优良水质级别。

4. 铁、锰含量检测:各水源地的铁、锰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未超过规定标准。

5. 重金属检测(汞、镉、铬、铅等):经检测,以上水源地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三、总结及建议
综合以上水质检测结果,本次饮用水水质评估显示,XX市区内的主要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属于安全饮用水。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持续稳定;
2. 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避免受到外部污染影响;
3. 提倡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水质污染和浪费。

希望通过本次水质评估报告,能够为XX市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保障公众健康。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1. 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其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将通过对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饮用水的质量,并提出相关建议。

2. 数据来源本次水质监测数据是从当地饮用水供应公司收集而来的。

监测数据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pH值•溶解氧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铅含量•氯含量3. 监测结果及分析3.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其数值越小表示越酸性,越大表示越碱性。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pH值在6.5至8.5之间,属于中性范围。

这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3.2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气的含量,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

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应大于5mg/L,以保证水体的生物活性。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溶解氧含量达到了8 mg/L,符合标准要求。

3.3 总溶解固体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是指水中所有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

高水平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可能会导致水体呈现咸味,且长期饮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总溶解固体含量为150 mg/L,低于标准限制值(500 mg/L),因此水质合格。

3.4 铅含量铅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过高的铅含量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铅含量为0.02 mg/L,低于国家标准限值(0.05 mg/L),因此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5 氯含量氯是常用的消毒剂,添加适量的氯可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然而,过高的氯含量可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和味道,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氯含量为0.5 mg/L,处于合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4.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饮用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铅含量和氯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小区饮用水质量检测报告

小区饮用水质量检测报告

小区饮用水质量检测报告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饮用大量的水,这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居民,了解小区的饮用水质量状况也是我们的权利和需求。

本文将针对
最近一次小区饮用水质量检测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水质检测概况
根据专业检测机构的报告,我们小区的饮用水水质综合评级达到了”优良”水平。

检测项目涵盖了pH值、总硬度、铁含量、锰含量、氟含量等多个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质指标分析
从具体指标来看,我们小区饮用水的pH值稳定在7.2-7.6之间,属于弱碱性,符合标准要求。

总硬度在120-160mg/L之间,属于中等偏硬水,对人体健
康无明显影响。

铁含量、锰含量均低于限值,氟含量在0.6-0.8mg/L,也在合
理范围内。

总体来说,这些主要理化指标都达到了良好水平。

微生物指标评估
除理化指标外,微生物指标也是评判水质的重要依据。

检测结果显示,我
们小区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均符合标准,没有发现致病菌。

这说明
小区供水系统的消毒及防污措施是有效的,保证了水质的卫生安全。

用水感受反馈
通过走访小区居民,大家普遍反映小区水质良好,口感清爽,无异味。

少数居民反映水压偶尔会略有波动,但总体使用感受较好。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小区的饮用水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各项指标均达标,居民用水感受也比较满意。

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优质水资源,共同维护好小区的供水环境。

作为居民,我们也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合理用水,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农村中小学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农村中小学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农村中小学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为了解xx市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我们于XX年8月对全市农村中小学生活饮用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水质检测。

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和职业中学共93所。

2 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及采样。

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氰化物、砷、硒、镉、铬(六价)、铅等25项。

3 标准检验和结果评价依据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XX)。

25项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的判为合格,若有1项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

结果本次共检测9xxxx学校的98份水样,其中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水样39份,合格率;不合格水样59份(不合格项77项次),不合格率。

不合格项中:微生物(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26项次,占不合格项的,感官指标(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不合格36项次,占不合格项的,ph值不合格15项次,占不合格项的。

在25项检测项目中,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氰化物、砷、硒、镉、铬(六价)、铅等1xxxx项目合格率均为10xxxx。

讨论检测结果表明:我市农村中小学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从统计结果看,不合格项集中在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和ph值()三项。

从检测中我们发现:(1)水源污染是造成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我市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大部分属于自备水,其水源多为浅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

(2)消毒和清洗不规范也是造成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此次采样监测前,我们曾通知各学校提前做好生活饮用水的清洗消毒工作,但检测结果依然不甚理想。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虽已配备了饮用水卫生管理员,但这些人员的消毒知识储备不够,对消毒程序不熟悉,导致操作不规范,消毒不彻底。

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摘要:当前,饮用水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对城乡生活饮用水的保护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居民的身心安全存在紧密联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污水排放量与农药、化肥用量的增加使城乡生活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虽然现阶段各级政府对于居民的用水安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在经济发展欠缺的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城乡饮用水建设依然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令人担忧。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引言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保障饮用水安全性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对居民健康资本有重要影响。

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受自然条件、工农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饮用水安全性问题尤为严重,不少农户尚未实现统一供水入户,存在用水困难、水质无法保障等问题。

保障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是提升农户健康人力资本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管理现状①水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

对生活饮用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的种种因素中,水污染的防治力度和防治效果是导致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污染情况会受到工厂生产所排放的污水和废水的不良影响。

而在对饮用水水质进行优化和治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持续加强治理力度和治理强度,就会导致不达标的饮用水流入市场,从而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②水质安全监管力度差。

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开展监督工作,能够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针对生活饮用水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应用和落实的过程中,却受到了较大的阻碍,面临着较大的问题。

尤其是很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水污染防治条例都是地区制定,地区性的特点相对来说较为突出,这就导致在实际开展饮用水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难度较大以及不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质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饮用水安全分析报告水质检测结果和含有的化学物质分析

饮用水安全分析报告水质检测结果和含有的化学物质分析

饮用水安全分析报告水质检测结果和含有的化学物质分析饮用水安全分析报告:水质检测结果和化学物质分析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对饮用水安全的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水质检测结果以及含有的化学物质分析。

通过对水质的检测和分析,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所饮用水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二、水质检测结果1. 外观与可见物质饮用水的外观是最直观的评估指标之一,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外观检测并记录了结果。

经过检测,所收集的饮用水样本均符合标准要求,无可见浑浊、颜色异样、悬浮物或杂质。

2.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我们对饮用水样本进行了pH值测试,结果显示饮用水样本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水温和浑浊度饮用水的温度和浑浊度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经过测试,样本中的水温和浑浊度均在标准范围内,没有异常情况。

4.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含量反映了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程度,也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对样本进行了溶解氧含量测试,结果表明饮用水样本中溶解氧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估饮用水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参数。

通过对饮用水样本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产气杆菌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水样本中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不存在污染风险。

三、含有的化学物质分析饮用水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是评估饮用水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进行了对水样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含量检测,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1. 铅含量分析铅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我们对饮用水样本进行了铅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铅含量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氟化物含量分析氟化物在适量摄入下有益于牙齿健康,但过多摄入可能引发氟斑牙等问题。

我们对饮用水样本中的氟化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镉含量分析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饮用水水质合格检测报告

饮用水水质合格检测报告

饮用水水质合格检测报告1. 背景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饮用水进行了一系列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市区域内的饮用水进行全面、详尽的质量检测,并提供分析、结果和建议。

2. 分析2.1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国家标准《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

共选取了10个样品点,包括市中心、居民区、工业区等不同类型地区。

对样品进行了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2.2 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将饮用水分为三个等级: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2.2.1 物理性状在物理性状方面,我们主要关注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指标。

经过实验室测试,所有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颜色清澈透明,无异味。

2.2.2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方面,我们主要检测了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指标。

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并未超过限值。

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含量也在合理范围内。

2.2.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价饮用水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经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方面的检测,我们发现所有样品中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未检出任何致病菌。

2.3 结果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本次检测的样品中饮用水水质全部为合格。

3. 建议尽管本次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水水质合格,但为了保障长期饮用水安全,我们仍然建议以下措施:1.加强监测: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和检测工作,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安全感。

2.加强管控: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和供水系统的管理,确保水源的纯净和供水管网的安全。

3.提高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程度,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4.完善法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饮用水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的科学、完善和可操作性。

饮用水检测报告

饮用水检测报告

饮用水检测报告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饮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将对我们所采集的饮用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首先,我们对饮用水样品进行了外观和气味的观察。

经过观察发现,样品的外观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无异味。

这表明样品在外观和气味方面符合饮用水的基本要求。

接着,我们对饮用水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的检测。

结果显示,样品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偏碱性,处于适宜的范围内;水温为20℃,符合卫生标准;浑浊度为1.2NTU,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5NTU;余氯含量为0.6mg/L,符合卫生标准。

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的理化性质符合卫生标准,水质优良。

此外,我们还对饮用水样品进行了微生物和重金属的检测。

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霉菌等微生物均未检出,符合卫生标准。

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水质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经过我们对饮用水样品的全面检测分析,样品的外观、气味、理化指标、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方面均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该批饮用水样品的质量良好,可以放心饮用。

最后,我们将持续对饮用水质量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始终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同时,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饮用水安全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建议大家定期对家中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饮用水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我们将不懈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社会的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饮用水检测报告

饮用水检测报告

饮用水检测报告1. 背景信息饮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检测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饮用水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2. 检测方法本次饮用水检测采用了以下几个主要指标来评估其质量:2.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一般情况下,饮用水的pH值应在正常范围内,即6.5-8.5。

当pH值偏离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2.2 溶解性氧含量溶解性氧是指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分子。

水体中的溶解性氧含量直接影响着水中生物的生存。

饮用水中溶解性氧含量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使人体获取充足的氧气。

2.3 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检测主要用于评估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大肠菌群常常作为人体肠道中的指示性微生物,其检测结果可间接反映饮用水是否受到了粪便污染。

3. 检测结果和分析经过详细的饮用水检测,得到以下结果:指标结果参考标准pH值7.2 6.5-8.5溶解性氧含量8.3 mg/L >6.0 mg/L总大肠菌群数50 CFU/mL <100 CFU/mL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的饮用水在各项指标上都达到了相关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pH值处于合理范围内,溶解性氧含量也达到了适宜的水平。

总大肠菌群数低于参考标准,表明水源没有受到严重的微生物污染。

综上所述,该地区的饮用水质量良好,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饮用需求。

4. 建议饮用水检测报告显示该地区的饮用水质量良好,但为了保障长期的饮用水安全,建议以下几点:1.持续监测和检测饮用水质量,定期更新检测报告,确保水质持续稳定。

2.加强水源地保护,避免污染源的进入,确保水源地的安全和纯净。

3.提倡科学的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饮用水质量,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5. 总结本报告对某地区的饮用水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饮用水质量良好。

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历来受卫生防病机构关注。

合格的饮用水,尤其是经常饮用富含钙、镁的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相反,经常饮用砷含量超标的水,会给人的皮肤、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带来严重损害[2]。

我们经常性地监测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卫生状况指标,旨在向自来水厂提供各项监测指标的数字信息并提出整改方向,以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

标签: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监测为了解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居民饮水卫生,预防饮用水污染事故及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我们对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进行了常年卫生监测,现将2007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城区2007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自来水公司及各乡镇自来水厂调查资料。

1.2 监测点设置和监测频率城区自来水公司三个水厂取水口处水样1份、每季度监测1次,当发生污染事故时,则增加监测次数;周边6家乡镇自来水厂出厂水上、下半年各监测1次;城区管网末梢水在居民经常用水点设采样点6个,5~10月(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每月监测2次,11~4月每月监测1次;高位水箱水(二次供水)单位每年监测1次,时间为夏季或秋季。

水样采集后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1.3 检测指标水源水检测浑浊度、色度、嗅和味、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pH值、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硫酸盐、总铁、锰、总碱度、溶解性总固体(180℃)、化学耗氧量、酚、氰化物、砷、汞、铬(6价)、镉、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出厂水检测按国家标准规定的35项[3],加氨氮、亚硝酸盐氮、化学耗氧量。

管网末梢水检测浑浊度、pH、色度、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二次供水以钢铁为材质的水箱检测浑浊度、余氯、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铁;以混凝土为材质的水箱检测浑浊度、余氯、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砷、铅;以玻璃钢为材质的水箱检测浑浊度、余氯、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酚、耗氧量等。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1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1

东宁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为了掌握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对东宁县生活饮用水现状进行了调查。

县内下设6个镇,129个行政村。

拥有人口21.2万人,其中12万人生活在农村。

现有1个水厂供县城居民生活饮用水,其它村镇是深井水或蓄水池。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监测水样根据不同水源及供水设施,对农村集中式供水选择10个村30个监测点,学校自备式供水5个监测点,分散式供水5个监测点。

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分析;分散式供水和学校自备式供水监测点仅做出厂水分析;城镇水厂1个,监测点11个分别在每季度中采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分析。

2、监测指标农村集中式供水、学校自备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氨氮、耗氧量、铁、锰、氟化物、砷、铅、汞、镉、铬共计17项。

城镇水厂出厂水检验项目32项。

城镇管网监测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二氧化氯共计8项。

3、检验依据与评价水样的采集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执行,评价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检测项目中一项不符合标准即判定为该样品不合格。

二、结果分析全年共监测水样111份,总合格数为80份,总合格率72.1%。

不同类型检测结果分布情况见表○1合格比较高。

主要原因是学校自备井在房前屋后生活区内,多为浅井,周围10米左右有厕所,且自备井无消毒设施。

出厂水主要原因是水源地缺少保护,水日处理量超过正常处理能力,效果不明显。

不同季度检测结果分布情况见表○2丰水期合格率略高于枯水期,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

主要原因是由于丰水期水量充沛水质好于枯水期。

主要不同类型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超标率(见表3)从高到低依次为:总大肠菌群15.3>浑浊度12.6>氨氮10.6>铁10.6>PH值5.4>菌落总数3.6>锰2.4。

沈丘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沈丘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一 日宜翰国
督力量 的薄弱 , 监督条 件的限制 , 多数 县市未对其 辖区 内农 村
饮用水 进行 卫生监督监测 。
4 建议
须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和消毒设施 , 并对 所供应的饮用水按照要 求进行消毒 。
4 . 4 政府 给予资金支持 , 卫 生行 政部 门加强卫 生监 督监
生 活饮用水卫生 质 测工作 饮 用水监测 网络 涉及面广 , 工作量 大 , 监测经 费严重 不足, 导致饮 用水监督监测工作 开展 困难 , 尤其 是农村 的饮用 水监测工作更是难 以到位 。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 , 加大饮水监
全国统 一的调查表 , 获得基本情况资料。 1 . 2 . 2 水质检测
1 . 2 . 2 . 1 水样采 集
集 中式 供水 监测点 采集末梢 水水样
格样品 4 3 份, 不合格 率 8 1 . 1 %; 集 中式供 水 5 0份 , 不合格样 品
2 2份 , 不合 格率 4 4 . 0 %。分散式供水超标最严重的是微 生物指 标, 其 次是一般指标 ; 集 中式供水 以氟化物超标较 为严重 。 结论 沈丘县农村饮 用水未达到基本卫 生安全要 求, 降 氟、 改 水势
政部 门要充分利用 三级公共卫 生 网络 和基 层医疗机构 的前 哨
作用, 加 强对农村饮用水 的 日常性卫 生监督和巡查 , 积极 开展
式 ,大力宣传 《 传染病 防治法》 、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
法》 等卫 生法律法规知识 , 进一 步在全市广 大农村范 围内营造
农村饮用水水质 抽样监测 , 发现异 常情况及 时报 告 , 及时处理 解决 , 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隐患 消灭在萌芽之 中。
1 1 2 8 3 8 7 人, 城市人 口7 2 1 4 1 人 。全县集 中式供水 6 4 处, 覆盖人 口2 2 8 2 1 5 人, 农村居民集 中式供水 4 9处 , 覆盖人 口 1 7 5 6 9 9人 , 占农村饮用水人 口的 1 5 . 6 %, 分散式 占 8 4 . 4 %。 按 照随机抽样且 具有代表性原则 , 采取样 品为 1 0 3 份。 农村饮 水安全 与卫生状 况是反 映农村社会 经济发 展和居

直饮水水质检测报告小结

直饮水水质检测报告小结

直饮水水质检测报告小结
水质检测是对直饮水的一项重要检测工作,通过对水质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水中包含的各种化学物质、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本次水质检测共选取了多个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总大肠菌群、PH值、常
见重金属元素、氨氮、亚硝酸盐、氯化物等。

首先进行的是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测试显示直饮水样品中的总大肠菌
群数目在合理范围内,未超出卫生标准上限值,水质卫生问题较小。

其次是PH值的检测,PH值是反映水中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检测结果
显示直饮水样品的PH值在6.5-8.5之间,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并且能
够满足人们日常饮用水的需求。

常见重金属元素的检测结果表明,水中铜、锌、镉、铅等重金属元素
的含量均在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水质安全问题得到较好的控制。

但是,仍然需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以确保水质的持续稳定。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水中常见的污染指标,它们的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健
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过检测发现,直饮水样品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都较低,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

氯化物是水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与水质的安全性直接相关。

经检测发现,直饮水样品中的氯化物含量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不会
对健康产生明显的危害。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直饮水水质检测,我们对水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
评估,结果显示直饮水的水质基本良好,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饮水需求。

然而,仍需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的持续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
饮用水资源。

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水源的卫生状况,判断其是否适合作为饮用水。

在分析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细菌含量:细菌是水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数量可以反映水源的卫生状况。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霍乱弧菌等。

如果水中细菌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限值,说明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存在细菌性感染的风险。

2.病毒含量:病毒是一种较小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轮状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

病毒的检测对于评估水源的卫生状况也很重要。

水中的病毒主要通过人类或动物的排泄物进入水体,因此高病毒含量可能意味着污水排放或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存在。

3.真菌含量:真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其数量通常不会像细菌和病毒那样严重影响水源的安全性。

然而,一些真菌可能会引起过敏或其他健康问题,因此在分析水质检验结果时,还需要关注真菌的含量。

4.原生动物含量: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常见的有滋养泳鞭毛虫、滋养壶虫和滋养韧带虫等。

在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中,原生动物数量通常与水源的水质有一定的关系。

较高的原生动物含量可能意味着有机物的富集,或者其他污染源的存在。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注意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采样方式和样品保存条件。

正确的采样和保存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与国家、地区或行业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总之,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是评估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判断水源的卫生状况,为公众提供健康饮用水的保障。

生活饮用水检测报告

生活饮用水检测报告

生活饮用水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了解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等,以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确保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可靠。

二、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本次检测采用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有:pH计、溶解氧测定仪、浊度计、菌落计数器等。

三、检测结果及分析:1.pH值:经检测,生活饮用水的pH值为7.2,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pH值在6.5-8.5之间属于中性偏碱性,适宜人体健康。

2. 溶解氧:生活饮用水的溶解氧含量为8.6 mg/L,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溶解氧含量属于正常水平范围,可以保证水的新鲜度。

3.浑浊度: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为2NTU,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浑浊度低表明水质清澈透明,不含悬浮物质。

4.总大肠菌群:经过菌落计数器的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数量为0CFU/mL,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没有检测到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水质安全。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检测,生活饮用水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的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水质安全可靠。

人们可以放心使用此水源作为生活饮用水。

四、建议:尽管本次检测结果良好,但为了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我们还是提出以下建议:1.定期检测:建议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2.水源保护: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保护,避免水源被污染。

3.水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4.管道清洗:定期对饮用水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水质的卫生。

以上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量的重视,提高饮水安全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五、结论:本次检测表明,生活饮用水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要求,水质安全可靠。

通过定期检测和注意饮水安全,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水质检测实验目的: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分析水质情况,确保水质安全。

实验设备与试剂:1. 水样采集器具:玻璃瓶、密封容器、样品标签;2. 实验室仪器:水质分析仪、PH计、电导率计、溶解氧计;3. 试剂:PH试纸、酚酞指示剂、硝酸银试剂、氯呋喃试剂、亚硝酸盐试剂、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氯酸钾试液、高锰酸钾指示剂。

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选择生活饮用水样品,并将其用玻璃瓶收集,确保无杂质进入;2. 检测指标测定:根据水质检测的要求,依次进行PH值、电导率、溶解氧和常见污染物浓度的测定;3. 结果记录:将各项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值:生活饮用水的PH值是7.2,处于中性偏碱性范围内,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要求;2. 电导率:水样的电导率为300μS/cm,说明水样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无机物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3. 溶解氧:生活饮用水样品中溶解氧含量为6.8mg/L,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表示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适宜;4. 常见污染物浓度:经过检测,结果显示氯化物浓度为25mg/L,亚硝酸盐浓度为0.05mg/L,硝酸盐浓度为10mg/L,都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属于安全范围;5. 其他常见污染物:生活饮用水的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都未检出,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生活饮用水的PH值、电导率、溶解氧含量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水质良好;2. 生活饮用水中常见污染物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属于安全水质;3. 生活饮用水中未检测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结论意义:该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表明,该水样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但仍需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未出现任何问题。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水质情况,下一步可以增加更多的检测指标,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含量等,以更全面了解水样的安全性。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331 针对高危人 群 , 康教育是 预防和控制性 病 、 . . 健 艾滋
病 的重 要 措 施 之 一 , 是 行 之 有 效 的手 段 和 方 法 , 同形 式 的 也 不
健康教育产生不 同程度 的效果 。 自编小型张资料 , 短小轻松的
为 了掌握我 区农 村生 活饮用水卫生状 况 ,发现存 在 的问
3 . 艾 滋病 自上 世 纪 8 代 初 被 发 现 以来 ,正 以惊 人 .2 3 O年
开展性病 、 艾滋病 、 禁毒宣传和预防 H VA D I /I S的健康教育与干 预行为并进行社 区管理监测 , 防止艾滋病蔓延 。 33 健康教育措施与形式 -
农 村 生 活饮 用 水水 质 卫 生状 况 调 查 分析 报 告
李 家洪
( 襄樊 市襄 阳区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湖北 襄樊 4 1 0 4 1 4)
提 高整个 社会的认知程度 , 成一个 天然 的防治性 病 、 滋病 形 艾
的屏 障 , 到 预 防 之 目的 。 达 通 过 开 展 有 效 的健 康 教 育 干 预 , 时 监 测 , 及性 病 、 滋 定 普 艾
机教育并强化用套行 为的行为干预 ,是一种行之有效 的手段 , 可 降低危 害和减少传播 机会 。缺 乏有效 防护 的性行为是造 成 H V传播的危险因素 , I 建议加强对娱乐场所人群的群体疫情监 测, 并进行常规 的血液 HI V抗体检测是 十分必要的 , 以作为该 地区 H V流行病学监测及掌握 H V流行趋势 变化 和发展的客 I I 观科学依据 , 并为有关部 门采取行为干预和制定政策提供必要 的科学依据。
控制部 门进行健 康检查和性病 、 滋病检测 , 艾 对检测 结果不符 合规定 的 , 取消其从业资格 , 对拒不办理健康合格证的 , 至组 甚 织、 容留性病 、 艾滋病患者从事 歌舞娱乐 、 美容 美发 、 洗浴等公 共服务行业 , 从而导致性病 、 艾滋病传播者 , 依法给予严惩 。

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报告

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报告

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报告生活饮用水检测检验报告指标篇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2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饮用水安全、合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见此,新巴尔虎左旗水务局于2012年05月13日委托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对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

根据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现对送检水样做如下分析:1、检测对象:此次水质检测采样地点为白音查干,采样数量为2份,分别为20米深机井和80米深机井。

2、采样方法:每份送检水质以高压灭菌玻璃瓶取样500mL,供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以聚乙烯塑料壶取样2.5Kg,供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指标检测使用。

3、检测方法:检验依据为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生物检测指标4项,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检测指标共29项,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类、碘化物、汞、硒、砷、铜、铁、锰、锌、铅、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检测结果: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均合格。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5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15.2%;8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中有2项不合格,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12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42.4%。

其中,2份送检水样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5个项目上。

5、结果分析: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多数检测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转载自中国科技信息网目的对华蓥市2005-2008年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华蓥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改进城市供水和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检测,对2005-2008年华蓥市生活饮用水枯、丰水期水质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05-2008年华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平均合格率为65.31% ;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浑浊度、总硬度、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各类水质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出厂水、末梢水、井水;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 0.05);城市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78.92%和4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P<0.05)。

结论华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较低,出厂水合格率较高,末梢水次之,地下水最差,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好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水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为掌握华蓥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对2005-2008年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来源于2005-2008年华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现场抽取的生活饮用水,包括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枯、丰水期水样监测结果。

每年6~9月为丰水期,11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期。

1.2 分析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1](2007-07以前)和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2007-07以后)进行实验检测。

1.3 检验项目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一般化学指标(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硫酸盐、氯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毒理学指标(氟化物、砷、汞、硒、铅、镉、铬(六价)、硝酸盐)、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共25项指标。

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湖州市2011年一季度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根据《2011年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实施计划》以及《2011年湖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11年第一季度对全市范围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抽样检测。

一、基本情况本季度饮用水卫生监督抽样监测共抽检56家水厂(市本级3家、吴兴区6家、南浔区17家、长兴县14家、德清县11家、安吉县5家),共采集水样586件(水源水53件,出厂水56件,管网末梢水477件)。

水源水水质检测项目共28项指标;出厂水检测指标共32项;管网水检测指标共14项(游离性余氯、色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pH值、锰、铁、锌、氨氮、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二、检测结果水源水监测结果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果如下:符合Ⅱ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安吉县,符合Ⅲ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市本级、吴兴区、德清县,符合Ⅳ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南浔区、长兴县;56件出厂水水质监测水样合格率为48.2%(项次合格率为96.3%);477件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66.9%(项次合格率为91.4%),其中:市本级100%(项次合格率为100%),吴兴区54.3%(项次合格率为95.0%),南浔区40.5%(项次合格率为85.9%),长兴县64.5%(项次合格率为81.6%),德清县54.5%(项次合格率为92.1%),安吉县100%(项次合格率为100%)。

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表1 水质监测结果汇总表注:水源水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 / T 206-2005)评价与计算合格率。

三、监测结果分析(一)县区管网水质不合格项目分布水质检测结果表明,第一季度管网末梢水不合格的项目有: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耗氧量、pH、氨氮、铁、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共11项指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二)不合格指标件次分布:第一季度全市管网末梢水件次合格率吴兴区(54.3%)、南浔区(40.5%)、德清县(54.5%)3个县区水样合格率都比较低(低于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2011年一季度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根据《2011年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实施计划》以及《2011年湖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11年第一季度对全市范围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抽样检测。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饮用水卫生监督抽样监测共抽检56家水厂(市本级3家、吴兴区6家、南浔区17家、长兴县14家、德清县11家、安吉县5家),共采集水样586件(水源水53件,出厂水56件,管网末梢水477件)。

水源水水质检测项目共28项指标;出厂水检测指标共32项;管网水检测指标共14项(游离性余氯、色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pH值、锰、铁、锌、氨氮、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二、检测结果
水源水监测结果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果如下:符合Ⅱ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安吉县,符合Ⅲ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市本级、吴兴区、德清县,符合Ⅳ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南浔区、长兴县;56件出厂水水质监测水样合格率为48.2%(项次合格率为96.3%);477件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66.9%(项次合格率为91.4%),其中:市本级100%(项次合格率为100%),吴兴区54.3%(项次合格率为95.0%),南浔区40.5%(项次合格率为85.9%),长兴县64.5%(项次合格率为81.6%),德清县54.5%(项次合格率为92.1%),安吉县100%(项次合格率为100%)。

具体检测
结果见表1:
表1 水质监测结果汇总表
注:水源水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参
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 / T 206-2005)评价与计算合格率。

三、监测结果分析
(一)县区管网水质不合格项目分布
水质检测结果表明,第一季度管网末梢水不合格的项目有: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耗氧量、pH、氨氮、铁、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共11项指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二)不合格指标件次分布:第一季度全市管网末梢水件次合格率吴兴区(54.3%)、南浔区(40.5%)、德清县(54.5%)3个县区水样合格率都比较低(低于60%)。

从全市的监测结果看,管网末梢水不合格的检测指标也比较多,主要为浑浊度(110件)、肉眼可见物(69件)、氨氮(45件)、游离性余氯(28件)。

不合格的检测指标在各县区的分布情况为:浑浊度不
合格情况主要集中在德清县(44件)与长兴县(30件),肉眼可见物主要集中在长兴县(29件),游离性余氯不合格情况主要集中在德清县(28件)。

(三)监测指标不合格原因分析:根据以上全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的分析情况,本季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消毒剂指标是最主要的不合格检测指标,其次是细菌学指标及金属指标。

分析其原因:
1、消毒剂指标的不合格,一方面由于现场检测余氯的方法依旧采用的是联甲苯胺比色法,此比色方法精确度不高,低温条件下灵敏度很低,而且新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已删除此比色方法,这也是游离性余氯指标不合格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有较多供水单位消毒方式是采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而检测饮用水中消毒剂余量依然采取监测游离性余氯的方法,导致某些数据上的误差;再者,供水管道的跨度较大、距离过长,而供水单位又未能做好二次加氯,致使管网水中的余氯量不能得到保证。

2、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一些制水单位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采用的是传统的制水工艺,没有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或者是仍然保留陈旧、落后的制水设备,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超负荷供水致使浑浊度指标不合格;另外,进入枯水期水源河流流量减小,源水环境污染严重,供水单位对取水口环境处理不及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网水浑浊度指标。

四、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水厂取水口的安全,着力提高水源水质量。

2、加强饮用水供水单位负责人及制水人员的培训,规范制水工艺,增
强依法供水的意识。

3、深化饮用水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通过对饮用水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研究探讨如何真正提高水质的合格率。

4、对于现场检测水样余氯的方法,建议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TMB比色法,此法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而且TMB 试剂是一种无致癌性的安全试剂,现在一直采用的联甲苯胺比色法使用的试剂具有致癌性,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5、建议当地政府加大对供水单位的投入,特别是农村水厂的制水工艺及水质检验的硬件投入,以改善饮用水供水企业的硬、软件条件,确实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6、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监管和水质监测,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环境卫生科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