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事件
不堪回首的花园口决堤
52花园口古称桃花浦,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
相传明朝时,大学士许赞在这里修建了一座540余亩的巨大花园,四季花开不断,吸引了不少人来这里赏花。
许赞见有利可图,便开始收费,还在这里修了渡口,雇船工摆渡来往看花的人,据说他因此发了财。
后来黄河涨水改道,把他的大花园淹没了;再后来,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个渡口,被称为花园口。
长期以来,花园口都是个默默无闻的渡口,它的成名是因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军队不堪回首的花园口决堤原重镇郑州!一旦中原沦陷,后果将不堪设想。
慌乱之中,国民党决定决堤黄河以阻止日军。
决堤黄河以阻止日军,当时在国军上层中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但究竟谁才是决堤花园口的罪魁祸首?史学界颇有争论。
一说是第一战区司令程潜。
程潜确实想到了这招,但他觉得决堤事关重大,怕落骂名,就向蒋介石请示。
在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后,程潜决定由20集团军司令商震具体负责决堤。
商震亲自带领两个团的士兵去郑州东部的中牟赵口决被洪水淹没的庄稼地※文/张久仲53成了陕西人。
1982年4月下旬,我在岐山县委宣传部负责社会宣传工作任上,接到新华社记者要来岐山周公庙采访的通知。
鉴于我前一段写过关于岐山干部群众盼望周公庙开放的舆论动态材料,部领导安排我接待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的肖记者说他是第一次来岐山,带着了解周公庙的任务,让我将这方面情况向他介绍介绍。
我先从岐山县是西周王朝肇基之地,周文化发祥地说起,告诉肖记者,历史上岐山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铜文明的轴心地位。
这里曾经出土了在全国有影响的青铜器、甲骨我与周公庙重新开放的一段往事※文/朱玉林地,是中华礼乐文化的源头等历史史实。
我谈的情况引起了新华社记者极大的兴趣,他又问起现在是什么状态。
我乘兴反映了周公庙占地900多亩,先是学校占用,1964年陕西省档案馆在这里建设了档案库,专门用来存放国民党时期的重要档案并有解放军一个班护卫,一般人进不去。
对此,岐山县的干部和群众意见很大,虽然向上面反映过,但一直没有结果。
花园口事件
花园口事件1938年日军进攻开封、郑州。
蒋介石国民党部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企图阻止日军南下。
混浊的河水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泛区。
1938年6月9日,距中牟不足20公里的黄河花园口大堤溃决,眨眼之间,“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毫无防备的中牟百姓无处躲藏。
河水伴着大雨快速推进,两天之内便袭淹了中牟全境。
据档案记载:“11日,黄水猛涨,赵口口门出水;次日,中牟三刘寨、油坊头、七里店、王庄、关家、六堡、闹市口等村全部被洪水淹没;13日,花园口与赵口两处黄水在中牟西北部的茶庵汇合,分成三股南下,泛滥区域东西已达15公里宽。
西股主流黄水至中牟入贾鲁河,南泛尉氏、扶沟、西华等县……”1938年6月23日出版的《大公报》记述了当时的中牟景象:“县城西北十余里的沙窝地方,集有难民3000余人,十数日以来,树皮草根已食之将罄,幸派3人求救,否则,再有二三日,恐全饿死矣!”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自1938年6月至1946年6月,河南省12个行政区的110个县中,计有中牟、尉氏、西华等20个县沦为黄泛区。
数年间,计有146万间房屋及650万亩良田被淹没,无家可归的难民不得不以草根、树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观音土充饥,糠秕杂食反成佳肴”,先后死伤150多万人。
档案显示:“1944年8月,仅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就有9000余人,同期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仅太行、太岳两区的更多达25万余人,大约相当于全边区所有灾民的六分之一;截至1944年年底,河南黄泛20个县逃亡人口约631070人……”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下泄,被淤塞的赵口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向豫东南流去。
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颖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
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惨案:花园口决堤事件怎么回事
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惨案:花园口决堤事件怎么回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老百姓经受了从没有过的苦难,以下三个事件是中国老百姓经历的惨案中最大的。
花园口决堤事件:
又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惨案,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当局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的灾难性事件,发生于1938年6月9日。
其目的是进行“以水代兵”,造成平汉铁路以东地区的洪水泛滥,以此阻止具压倒性优势的日军机械化部队沿黄河西进。
国民党当局为了取得“洪水滔天”的奇效,对老百姓严格封锁消息。
等到洪水来临,百姓躲之不及,造成了89万人死亡的惨祸,这是中国抗战史上非常沉痛的一笔。
长沙大火:
又称文夕大火,发生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的一场人为毁灭性火灾。
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
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重庆防空洞惨案:
又称较场口隧道惨案、6·5惨案,发生于1941年6月5日夜晚,日军再一次空袭重庆,仅能容纳四五千人的较场口防空隧道里挤进了一万余人。
由于拥挤和缺氧,造成大量进入隧道躲避空袭的重庆市民死亡,关于具体死亡人数,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
大轰炸时期,重庆的情况比较复杂,统计工作的精确度较低。
在此特殊条件下,要对死亡人数作一精确统计,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作出了也是难以令人认同的。
花园口决堤的历史真相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关于这一事件,至今于史学界仍存在广泛争议。
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大捷后,蒋介石把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计划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
对于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
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
5月15日,日军在徐州的包围圈马上要形成时,蒋介石发现自己的主力部队有被包围在徐州的危险,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
正在这时,日军土肥原14师团约二万人却强渡了黄河,他的目的是阻止一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
这样土肥原师团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
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
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称“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
镇守兰封的是蒋介石的爱将桂永清。
桂手下的蒋嫡系第二十七军,装备精良,甚至有一个德式战车营的支援,这是连日军的师团也未必有的,但桂永清军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
日军步兵还没有冲锋,桂永清所部就开始全线溃退,往兰封以西的地方逃去。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
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八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逃了。
守军还未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一枪未放就放弃了商丘,让位于商丘和兰封一带的中国军队又处于被日军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
抗战时期黄河花园口决堤对河南乡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抗战时期黄河花园口决堤对河南乡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时期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同时也给沿河居民带来了不少的灾难,抗战时期,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造成黄河花园口决堤,黄河水携带泥沙,淹没了豫皖苏三省44个县,大片土地成为沼泽,房屋倾颓,人口流失,失去家园的流民掘草根剥树皮充饥,大量植被因此遭到破坏,而黄河流沙所至,土地盐碱化严重,粮食减产。
这次黄河决口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河南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花园口决堤;河南;乡村环境1938年6月,为了阻止日军沿陇海路西进,中国军队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奔腾的黄河水对河南乡村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就花园口决堤问题,除了1948年韩启桐等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和徐有礼等的《略论花园口决堤与泛区生态环境的恶化》①对泛区问题的宏观研究外,对于受灾最重的河南泛区还缺乏深入细致的微观透视。
这一时期的河南就像“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②。
洪水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莫过于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
河南本身就属于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灾害的影响就更加明显。
一方面,灾害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和流亡;另一方面,灾害直接导致田地无法耕种而荒芜。
本文依据相关材料,探讨黄河花园口决堤对河南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一、花园口决堤事件日军在1937年12月攻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真正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却在武汉。
日军认为,只要占领武汉,就可以控制中国。
1938年4月台儿庄会战后,日军开始进攻徐州,5月19日,徐州失守,日军机械化部队气势汹汹侵入豫东平原,蒋介石急忙调动军队组织兰封会战,但却没能阻止日军的西进。
6月6日,日军占领开封,直逼郑州,意在沿平汉铁路南下,会攻武汉,逼蒋投降。
在这紧急关头,国民党第一战区一方面全线向平汉铁路以西地方迅速撤退,一方面又决定扒开郑州黄河大堤,企图用洪水延缓日军的进军。
抗战时期的三大惨案
花园口决堤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隧道窒息,并称为抗战期间三大惨案,其间有悲壮,有惨烈,有矛盾,有无奈,无论如何,这是中华民族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的惨重代价。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为了民族解放牺牲的人们。
1 长沙大火玉石俱焚时间:1938年11月12日晚至14日事件:国民党在长沙放的一把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数千年的古城毁于一旦。
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烧。
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掉,300万元的绸缎烧成灰土,400颗价值连城的汉印及许多文物珍品荡然无存,3000多人葬身火海。
蒋介石:“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11月攻陷岳阳。
长沙距岳阳130公里,原本是抗战大后方的长沙被推到了抗战第一线。
日机不断轰炸,到了11月12日,长沙,就像时任市长席楚霖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像一只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着的破船”,战争的恐怖和阴影将这座城市完全笼罩。
上午9时左右,蒋介石限一小时到达的密令到达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旋即张治中又接到蒋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的电话,内容是“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张治中立即召来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徐权,两人下午4时就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由长沙警备司令部第二团团长徐昆执行。
计划明确要求,“于11月13日凌晨两点以前”,“进入准备位置”。
计划还对引火材料的发放和控制,起火的命令、信号、秩序、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放火的地点选定天心阁。
疯狂失控的夜晚张治中一开始就明确下达指令:“须在我军自汨罗撤退后再下令开始行动”,而且还详细布置,“开始行动时,必须先发空袭警报,使居民躲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开始行动”。
但是,1938年11月12日的夜晚,疯狂失控。
确切是13日凌晨2时许,长沙城内南门某处突然起火,徐权迅速得到了士兵的报告,判断是失慎,但当时,警察和消防队员都撤离了,无人灭火。
不到一刻钟,南门已经三处起火。
但当晚焚城总指挥酆悌的电话一直占线。
历史趣谈是谁将蒋介石炸开花园口的秘密公之于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是谁将蒋介石炸开花园口的秘密公之于众?
导语: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堤坝,致使黄河泛滥,一泻千里,根据《豫省灾况纪实》记载:堤决之时,波浪翻滚,黄水淘天,声震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堤坝,致使黄河泛滥,一泻千里,根据《豫省灾况纪实》记载:堤决之时,波浪翻滚,黄水淘天,声震百里——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
直到1946年,黄河才回归故道,但在这8年之间,豫东大地饥荒连年、饿殍遍野,差不多成了人间地狱!
在蒋介石执政的时候,花园口炸堤曾是一个大秘密,其保密的程度,达到了甚高的级别,任何知情人都不可以向外界透露,蒋介石还“天才”地将花园口决堤的责任,全都推给了日本人。
当时《大公报》、《申报》等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报,都刊登了这样的消息:日军飞机轰炸黄河堤垣,以至决口,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虐举措,不仅吓不倒中国人,反倒增加我军民抗日之决心!
花园口决堤造成了民众89.3万人死亡,1200万人无家可归,如此重大的“人祸”,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谴责的声音,更是滔滔不绝。
日军纵然穷凶极恶,但也不愿将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揽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急忙发动电台、报纸等舆论工作,全力澄清事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纯属国民党所为!
陈诚为了坐实日军飞机炸堤的罪行,他还亲自出席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当有记者问道:“日方否认炸堤,并一再宣称黄河溃坝之事,纯系国军所为,您对这件事如何评论?”
陈诚“义愤填膺”地说:“自古以来,黄河虽多次溃堤,但皆为天灾,日军依仗着武器之利,炸毁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决口,让我黎民涂炭,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花园口决堤事件中到底淹死了多少民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花园口决堤事件中到底淹死了多少民众?
导语:为保卫郑州,蒋介石被迫下令开掘黄河大堤,引河水阻挡日军1938年6月,为延缓日军攻势,蒋介石下令开掘黄河渡口花园口,造成黄河改道,
为保卫郑州,蒋介石被迫下令开掘黄河大堤,引河水阻挡日军
1938年6月,为延缓日军攻势,蒋介石下令开掘黄河渡口——花园口,造成黄河改道,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花园口决堤是抗战时期的“三大惨案”之一,其是非功过,长期以来众说不一。
借黄河阻击日军的建议,最早来自于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法肯豪森。
1935年8月,他在一份关于抗战的建议书中,指出在北方“最后战线为黄河,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增厚其防御力。
”蒋介石在此处批注了“最后抵抗线”五个字,并未特别在意。
①其后,陈果夫也有“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的建议。
1938年5月徐州会战期间,日军在数处切断陇海铁路,封锁了数十万中国军队向西撤退的道路。
为保存实力,中国统帅部下令放弃徐州,主力向苏北、皖北、豫东突围。
日军占领徐州后,继续向西追击中国军队。
为阻止西进和从豫北、鲁西穿插的日军,很多军政要员,也建议开掘黄河大堤,延缓日军攻势。
譬如,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姚琼建议,在“河北省之刘庄,鲁省之朱口,倘即施以决口工作……则河必改道南向,一时造成泛滥区域,虽不能淹没敌军,至少可使其行动困难,全战局情势必将改观……”军令部高级参谋何成璞也建议,“倘施工决口,则黄河即循故道直奔徐州,不特大地泛滥,使敌机械化部队失其效能,抑且足以摧毁其战力,使其打通津浦之企图仍归泡影。
”②由于当时情况尚未非常紧急,此议并未实行。
生活常识分享。
花园口决堤事件作文600字七年级
花园口决堤事件作文600字七年级花园口决堤事件作文600字七年级2017年10月5日星期四下午,晴空万里,蓝天白云。
我们来到了位于郑州北郊黄河岸边的黄河花园口游览区,这里曾经以一九三八年花园口决堤事件而闻名。
花园口虽小,却名震天下。
她地处中原大地,傍依滚滚黄河,名字美丽而富有诗意,却承载了现代中国一段沉重悲怆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6月6日,开封失守后,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强大的攻势,国内抗战形势十分紧迫,蒋介石责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迅速掘开黄河大堤,利用黄河水阻挡日军的进攻。
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
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造成黄河改道8年9个月,横淹豫、皖、苏三省四十四个县市,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亡。
而日军伤亡只有1000多人,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徐州关守,日本侵略军沿陇海路西犯。
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六月一日策定:将豫东二十万军队调往豫西山地做战略转移,并掘黄河堤放水,以阻滞侵略。
6月4日,6日尉氏。
开封相继失守。
6月2日至五日,国民党56师,在中车赵口掘堤,水流文余即被塌方阻塞,又因河事北移,夺留未成。
六月七日,中华又为侵华曰军所占领。
六日七日至九日,改由新八师在此堀堤成功。
口宽四米,炮轰两丈。
十一日涨水,赵口亦畅,泛水汇于段庄,越陇海路,沿贾鲁汈东南流。
下旬,此处囗百米;八日,此口宽四百米;十月赵口断流,11月故道干涸,1939年春,赵口及故道又水流,日军协迫数县民众来此以东,又挖十口大水时七口过水。
冬天,日军堵塞赵口。
一九四一年囗宽一千一百四十五米,一九四六年扩至一千四百六十米。
花园口决堤事件浅析
花园口决堤事件浅析
梁定国
事件介绍
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 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是国民党 在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面前,为延缓日军进攻压力,试图以水代兵,从而 发生的在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
10
事件感想
相较于积极影响,显然消极影响更为沉重且持久。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有悖人道主义的,反映了国民党“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 一个”的做事风格,失信于民的政府必将失去公信力!
Pag2
事件背景
1938年6月, 侵华日军欲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威胁洛阳、西安, 进而由平汉线 南下武汉, 窥视中国战时首都和抗战大后方。若郑州失守,将对整个抗战局 势极端不利。此时,国民党内部有多人向蒋介石建议,决堤黄河,蒋介石 批准。 陈果夫建议在武陟决堤:“委员长钧鉴: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 途或可从此转入佳境。惟黄河南岸千里,颇不易守,大汛期间且恐敌以决 堤攻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盖沁河口 附近,黄河北岸地势低下,若在下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口附近北 堤决开,全部河水即可北趋漳、卫(即漳河与卫河),则我之大危可解, 而敌则居危地……”
Page 7
事件影响
积极影响: 1、决堤阻止了日军继续向西进攻,消灭日军精锐部队万余之众。2、日军预期 的进攻路线被打破。豫东战场渐渐冷却下来,穿越豫东大平原的新黄河就成为 军事分界线,把日军阻隔在黄泛区的东面。 3、为保卫武汉争取到了时间,也使得日军改变通过平汉路进攻武汉的设想。
花园口决堤事件
花园口决堤是发生在1938年6月9日的一场重大灾难,当时日军在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攻武汉。
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
花园口决堤虽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
但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苏北40余县的大片土地,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灾难,80余万人惨遭溺死,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决堤洪水泛滥区域花园口决堤导致平汉铁路东侧区域发生水灾,河南、徽北和苏北地区的许多人因洪灾丧生,估计有89,300人死亡。
除了溺水外,更多的人死于疾病和饥荒,如果考虑到1939年的水灾、1942年的蝗灾,甚至1943年旱灾中的部分死亡人数,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达到30到80余万人。
日军也有伤亡,据披露的史料和各方估计,该事件间接导致7000到20000名日军伤亡。
黄河花园口讲解词花园口古称桃花浦,旧时海滨遍地桃花,春来繁花似锦如花园,民间传说,最早这里并不叫花园口。
到了明朝时期,天官许某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方圆540余亩,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远近男女争往游览观赏。
后来黄河南滚改道,滔滔洪水把这座美丽的花园吞没。
从此,这里就成了黄河南岸一个渡口,被称之为花园口。
一九三八年扒口处扒口处雕塑高4米,标出了当年扒开大堤的确切位置。
当年扒开大堤时,口门宽约30米,后经洪水不断冲刷,最宽时达1460米,决口口门界碑就标出了口门最宽时东西两侧的位置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1938年6月9日抗日战争期间,形势急迫,为阻击日军,蒋介石在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花园口决堤事件给黄河下游豫(河南)、皖(安徽)和江苏等地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
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
将军坝将军坝西侧不远处还立着一尊“镇河铁犀”。
铁犀高约两米,坐南朝北,面河而卧,它浑身乌黑,独角朝天,双目炯炯。
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始末
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始末1938年6月6日,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决定在黄河花园口掘堤放水淹日军,6月9日,悍然掘开郑州花园口大堤,使黄河水奔腾直泻,夺淮入海,人为地制造了一场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大浩劫、大灾难。
69年后,在花园口决堤这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管志光、黄河河务局处级调研员赵友林等学者、专家,他们向记者再现了当时悲惨的一幕。
“以水代兵”“花园口原是一处古渡口,位于郑州北郊30多里的黄河南岸。
花园口不论是作为小村落名还是黄河流经道路上的普通渡口,都一样是默默无闻。
可是60多年前那场人为的大灾难却让它一夜成名天下知。
”对花园口颇有研究的原邙金河务局副局长余汉清在接受采访时说。
1938年日军入侵中原,6月7日继开封失陷后,中牟又失守,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为阻止侵华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黄河大堤。
赵友林说:“应该说扒黄河阻挡日军早就有想法,当时的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晏勋甫建国后著书说,1935年他担任武汉行营参谋长时,便有中日交战时可决黄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借以保全郑州之议案;1938年他出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时,又和副参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建议,程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蒋回电予以批准。
但下命令又是比较仓促的,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
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6日,国民党新八师师长蒋在珍提出改在花园口另行决堤,被采纳,得赏金2000元。
蒋在珍在掘堤前,先把花园口一带的群众都赶到5公里以外,然后密布岗哨,选出身强力壮的士兵800多名,分5个小队,日夜轮流掘堤,夜间以汽车上的灯光照明。
6月9日上午9时许,蒋在珍部在花园口决堤成功,河水奔腾而出,水流由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犯。
花园口_见证黄河变迁
黄河报/2006年/10月/19日/第006版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花园口:见证黄河变迁祖士保引言说起中国的抗战进程,必须提及花园口。
一个原本寂寂无名的黄河小渡口、小村落花园口,因1938年决口事件而震惊中外。
黄河花园口记载着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空前浩劫,留下一段灾难和屈辱的记忆,成为中国历史史册上一道永久的伤痕。
谈起人民治黄的光辉历程,必须提及花园口。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初,国民党当局提出堵复花园口黄河口门,使黄河归故,实则阴谋再次“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
严峻的黄河归故形势,于1946年2月22日催生了人民治黄机构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从而拉开了人民治黄的序幕。
讲起人民治黄60年的光辉成就,必须提及花园口。
作为宣传人民治黄成就的一处窗口,它从历史的废墟上崛起。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雄伟壮观的防洪工程,拥有黄河流域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第一座全数字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成为展示人民治黄辉煌成就的一处窗口。
在人民治黄60年的今天,我们踏上这片曾经遭受过巨大灾难的土地,希望尽可能如实地记录花园口的历史变迁,献给时代大潮中日新月异的黄河。
历史风云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2公里处的黄河南岸。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吏部尚书许瓒在此修建了一座方圆540余亩的花园,种植花木,终年盛开不谢,人们争往游览,渡船频繁,遂成渡口,称之为花园口。
花园口虽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的名气并不大。
花园口一夜成名,是因为一场大悲剧。
1938年6月,中国军事统帅部为阻止日本侵略军沿陇海路西犯,相继实施了黄河赵口、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使日军改由山路和沿长江逆流进攻武汉,但同时也造成豫、皖、苏3省44县被淹,89万人死亡,391万人逃离,1250多万人受灾的大浩劫。
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黄河花园口在特定的战争逻辑下,谱写下了一阙惊天悲歌。
如今,68年过去了,在黄河花园口事件的发生地,人民治黄工作者在此建起了一处扒口堵口纪事广场,《黄河花园口扒口堵口纪事》巨型浮雕,再现了因日寇侵华造成的花园口历史事件全过程。
花园口事件对皖北黄泛区的影响
花园口事件对皖北黄泛区的影响摘要:花园口事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一直以来,人们多关注豫东地区黄泛情况及其影响,而对皖北地区黄泛情况研究较少【3】。
本文侧重于花园口事件对皖北黄泛区的影响,介绍黄水入淮后的概况,并分别从对灾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花园口事件;皖北;黄泛区;影响;一、引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夺堤而出,循小河、经过淮河最后汇入长江,洪水前锋流经豫东、皖北和苏北地区,在黄淮平原肆意狂荡,在之后的数年间,黄水奔腾,淤塞淮河河道,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回流倒灌,淹没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河泛滥区,人们将其简称为“黄泛区”。
决堤所造成的惨绝人圜的灾难给豫皖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黄泛给这三省的生态、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据国民政府事后统计共死亡38万人,时间为1938至1947年,其中包括9年之间因水灾、旱灾、蝗灾和风灾直接、间接死亡和失踪人数。
而此统计不仅包括了黄泛区中日拉锯战中受害而死的中国平民,还有个统计项目的问题,可能是政府将1939年水灾和1942年蝗灾也算作是黄水罹难人口,但1943年旱灾他们认为和洪水无关,因此没有计入“38万人”之中。
日本的资料也显示死亡人数为三十几万。
但依据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死亡人数为89万人,受影响的有1200万人,日军因决堤而亡者约有7千4百多人89万死亡者的姓名,随着1938年那次花园口决堤,刻满了黄河两岸【7】。
二、黄水夺淮概况黄河决口之初,河南省境内洪水分东西两股,汹涌同奔。
西股为主流,至中牟入贾鲁河,南泛尉氏、扶沟、西华等县,至周口东折入颍河,波及淮阳,分注芡、沙二河,7月2日抵达安徽省太和、阜阳、颍上及正阳关,经茨河进入颍河,每天推进10公里【8】,最后汇归淮河。
黄河花园口记事碑简介
黄河花园口记事碑简介黄河花园口记事碑,这地方,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挺有历史感的。
咱们这座碑,位于河南省的郑州市,是黄河流经的一处历史地标。
它的故事,像是黄河的脉搏一样,沉淀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
大家听说过花园口吧?就那个黄河改道的地方!这座碑就像是黄河的老朋友,把那些年的经历一一记录了下来。
那可不是一般的碑,背后有个不小的来头呢。
它是为了纪念1946年黄河花园口的决口事件,那个时候可谓是天崩地裂,黄河水猛地冲了出来,造成了大面积的灾难,波及了大约十几个县,几百万人受灾。
想想看,那场灾难简直是不可想象。
黄河的水能吞噬一切,根本不留情面。
记事碑的建立,仿佛就是在告诉我们,不管风云如何变幻,这段历史一定要铭刻在心,永远不忘。
你看这碑,表面上就是普通的一块石头,可它可不是那么简单。
上面的字,深深刻入石面,仿佛要跟历史永久地绑定在一起。
碑文虽然简短,却字字珠玑,内容的力量却比大山还要沉重。
碑文讲述了当时的情景,那黄河决口的瞬间,整个大地都在震动,风声、水声和人的哭喊声交织成一片。
真让人不禁想象,那场景绝对是血肉模糊,天灾带来的恐慌让人心情沉重。
碑上的文字虽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那份力量足以让人心头一紧。
它不像一些碑文,装饰得花里胡哨,而是实打实地记录了最真实的历史。
这种简朴、直接的风格,反倒给人一种别样的震撼。
至于这块碑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和纪念,更像是警示后人。
就像那些老话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碑提醒大家,黄河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可不是你我能轻易控制的东西。
你说黄河的水,平时像条温顺的老牛,谁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发疯,把所有的规矩都给打破。
这座碑,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那些年黄河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改变。
咱不得不提下花园口的具体情况了。
1946年那次决口,黄河水肆意泛滥,把周边的村庄和田地冲得一塌糊涂。
多少人家被水冲走,多少农田变成了废墟。
更令人心酸的是,很多人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
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doc
黄河决口暂时阻挡了日军,却给民众带来巨大灾难。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阻止日军沿平汉线向开封、郑州两地的疯狂进攻,断然决定炸开郑州北面的黄河花园口大堤。
当混浊的黄河水经过决了口的花园口, 在黄淮平原上随性肆虐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洪水灾难已经不可挽回地发生了。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黄河花园口决口事件。
黄河花园口决口事件,直接造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河泛滥大灾难,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直接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造成了中国历史上人为的一次黄河洪水大灾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呢?1938年4月,一向畏日如虎、处处退让的蒋介石,竟被李宗仁所指挥的台儿庄大捷这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错误地分析判断当时的抗战形势,匆忙把20多万中央军调集到了徐州战场,试图借台儿庄大捷的余威,与日军在徐州一带决战,以求决战决胜日军。
据史料记载,当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之际,日军却认为这正是消灭中国抗战军队主力的最佳时机。
于是日军于5月初迅速集结了10多个师团的30多万兵力向徐州地区夹击,企图一举消灭中国抗战军队的主力。
日军大本营密切关注台儿庄战役,发现中国在徐州地区集结重兵集团,认为逮住了沉重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
战役刚刚结束,日军就决定用华北方面军的四个师团向陇海沿线进攻,封锁兰封以东地区,切断中国军队退路,以主力南下,进攻徐州。
日本华中派遣军派出三个师团从南面策应华北方面军作战。
他们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占领徐州要地和津浦铁路全线。
而中国方面,蒋介石决定扩大台儿庄战役的战果,将各战区精锐部队大批调往徐州,准备在这里同日军决战。
第五战区的兵力增加到六十四个师另三个旅,约四十五万人。
李宗仁将军队编为五个兵团,李品仙的淮南兵团下辖三个军,廖磊的淮北兵团下辖四个军,孙连仲的鲁南兵团下辖九个军,汤恩伯的陇骸兵团下辖三个军,韩德勤的苏北兵团下辖两个军。
中国抗战的三大惨案
中国抗战中的三大惨案[转载]中国抗战三大惨案——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重庆防空隧道窒息。
读者也许疑问为什么没有把南京大屠杀以及旅顺大屠杀包含在内。
其实可以发现,上面所说的这三大惨案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含有人祸的成分,而不仅是“(日本)鬼祸”,更直白的说,即日寇侵略中国这一事实不变,这三大惨案是可以不发生的。
换个角度说,比较哪个是更大的惨案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无论惨案大还是小,死的都是我中国人,同样为抗战牺牲了,无意义比较哪次死的人多,受残害的都是我中华民族。
这里仅仅是一个合称吧,没有比较排序的含义。
以前老朽只知其一而不知有三,甚是羞愧悔恨。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内心真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觉,难以评判是非,难以做出决断,也许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吧。
(一)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中正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以水代兵”绝非蒋中正一人决断,冯玉祥(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白崇禧(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都曾向蒋介石建议放黄河之水制敌。
1935年武汉行营参谋长晏勋甫便有中日交战时可决黄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借以保全郑州之议案;1938年他出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时,又和副参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建议,程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蒋回电予以批准。
陈果夫(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于1938年4月3日建议在武陟决堤。
姚琮(时任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建议在刘庄、朱口决堤。
陈诚转呈炮兵第16团王团长王若卿建议在黑岗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的任务地点首先选在了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那没办法,战时没办法,他如果不把黄河决口,不把那个14师团消灭掉,14师团如果攻下来以后没有人敌得住。
它有两万多人呢。
摘自凤凰卫视2009年04月1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抗日战争初期,上千万的中国人历经千里的颠沛流离奔赴大后方,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凝结着一部国破家亡的历史。
我们今天的讲述者刘敬坤先生既是这场大迁徙的亲历者,也是这段历史的研究者。
今年82岁的刘敬坤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离休干部、民国史专家,他不仅著书立说,在20世纪90年代还曾经参与了《剑桥中华民国史》的翻译工作。
当我们来到他家的时候,老人已经为了这部书的再版进行了9个月的推敲和修订的工作。
刘敬坤年近七十才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年过八十还在对手中的大部头进行修订,他把这些归功于良好的中学教育。
然而他的中学时代却是在战火和动荡中度过的。
刘敬坤是安徽人,出生在阜阳南边一个名叫霍邱的地方。
1937年夏天,刚刚小学毕业的刘敬坤看见学校里来了一位军人。
刘敬坤:东北军的一个军长,因为抗战从西安那边调来,就住在我念书的小学里边。
后来上海撤退的时候,这个军长在松江阻击,日本飞机来轰炸,他就炸死了。
解说:这个军长叫吴克人,是东北军第57军军长。
他是刘敬坤抗战时见到的第一位中国军队的高级将领,他牺牲在异常惨烈的淞沪会战当中。
刘敬坤:1937年11月13号上海沦陷,12月13号南京沦陷,这一个月的时间,第一线兵力在上海总共伤亡了30万人,整编的那些精锐军队全部伤亡了。
上海撤退真是溃不成军,但是有一个特点,把它战争的重心从北方引到上海来了,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日本一直从北向南攻,那对中国很不利,因为河北、河南这都是大平原,日本机械化部队很有利作战的,引到上海以后都是一些沼泽地带,它就不利于作战了。
特别是南京失守,南京大屠杀以后,就感觉到亡国问题了。
我那个时候上的是私立中学,这个校长是同盟会的,南京是12月13号失守的,12月14号早上升旗的时候他痛哭流涕,说我们对不起先总理,我们让先总理蒙难,南京失守了。
那个时候南京失守对人心的刺激是非常大的。
解说:日军抽调重兵大举进攻徐州的时候,刘敬坤正在安徽省立颍州中学初中部读书。
1938年4月,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组织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全面抗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川军为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著名的滕县保卫战,死守孤城的就是川军。
但是台儿庄大捷之后,日军反而加紧了对徐州的包围,1938年5月,刘敬坤在学校里得知了徐州失守的消息。
刘敬坤:李宗仁从徐州突围出来了,就在阜阳指挥大军撤退,我们那个私立中学校长就去见他,李宗仁就说你们搬到河南潢川去。
当天那个校长吃饭的时候就讲明天3点钟起床,4点钟就要出发,一点都没准备。
解说:1938年徐州沦陷之后,5月24日刘敬坤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离开学校所在地安徽阜阳,踏上了内迁的路途。
早在1937年秋天的淞沪会战期间,148家民营工厂就已经迁出了上海,而1937年10月上旬,南京中央大学成为第一个进行内迁的高等学府,拉开了高校内迁的序幕,此后工厂、学校、政府机关以及成千上万的普通难民纷纷向西南的大后方迁徙。
在刘敬坤看来,抗战期间全民性的内迁,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之下一个必然的选择。
刘敬坤:沿海必定要沦陷,因为这个大平原完全适用于日本机械化作战。
抗战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一定要从东部转移到西南去,抗战前,这个蒋百里——蒋百里是钱学森的岳父,是个大军事学家——讲,中日必将一战,将来我们一定在三阳以西来抵御,来决战。
三阳是河南洛阳、湖北襄阳、湖南衡阳以西,基本上抗战的形势就是这样的。
所以抗战整个的形势是要从沿海向西部进发,迁移到西部山区,实际上迁移到西部山区等于是国家的重建。
解说:1938年5月24日,15岁的刘敬坤告别了家乡,跟随学校踏上了迁往大后方的路途。
刘敬坤:24号早晨我们吃过早饭了以后,教国文的陈先生说我给你上最后的一课了吧,他讲啊讲啊,就讲陆游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陈先生给我们念这首诗,这个先生是进步的,后来也没有下落了。
3点钟起来以后,4点钟出来,走在小路上听到有个人唱“我的家……”,就听,听了以后也就跟着唱,后来一唱,哎哟,唱不动,就哭,都哭得不能走路。
解说:出发当天,刘敬坤和堂兄一起多走了30里路回家与亲人道别。
没有想到,从此一别8年。
刘敬坤:我这个堂哥的母亲,还有我祖父,坚决不准我们去,说要死死到一块。
我父亲讲:死到一块?留两个根不好吗?我父亲给我讲了一夜的话,我就听了两句:能念书就念书,不能念书就到军队里拿枪跟日本人拼了吧。
解说:1938年六月初刘敬坤到了河南潢川,当时潢川正是大军云集,南北城全是从徐州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军人。
可是,学校在这里却不能长久地停留。
刘敬坤:到了潢川以后,广西桂系军队想把我们编到他的军队里去,结果我们这个校长(我没接触,我猜)就发电报到武汉教育部,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就派邵华和方治到安徽,他名义上讲去看安徽的学校的情况。
他也是安徽人,就是那个国民党监察委员邵华,他也是这个中学毕业的,后来当过国立第8中学校长。
我还记得邵华到潢川给我们讲话,说“你们都是不足三尺的童子”,他手还比划,“怎么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后方念书去”。
解说:刘敬坤记得,是这个邵华动员学生们迁移到武汉继续求学,几年之后,也是这个邵华,作为中学的校长剥夺了刘敬坤在后方继续求学的权利。
1938年6月初,刘敬坤和同学一起从河南潢川向湖北武汉进发。
这一路上,越来越多的来自沦陷区的难民汇成了迁徙的人潮。
刘敬坤:我们就是跟难民一起走,晚上睡的时候有时候跟难民住在一起。
解说:这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当时难民迁移的画面。
在每个难民的胸口有一个小小的白布条,这就是当时国民政府给难民去往大后方的“通行证”。
刘敬坤:只要你自己愿意走,到后方去,你到乡政府里去讲,我几个人,哪一天走,他就给你一个难民条子,白布的,上面写着名字,从那一天起就发给你一天两毛钱,规定你一天走60里路,5天到哪一个难民站,那时山里有难民站的,他到那凭这个条子,再发给你一个人一块钱,你几个人,他就给你几块钱,就那样一直到武汉。
这是政府组织的。
解说:1938年6月中旬刘敬坤到了武汉。
在当天的报上他看到这样一个消息,不久之前的6月9日花园口决堤,报上说洪水泛滥是由于日军飞机的轰炸所导致的。
但事实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在徐州失守之后阻止日军精锐部队14师团进攻武汉,决定“以水代兵”,自掘堤坝,花园口决堤之后洪水一泻而下,日军第14师团和16师团大部被黄河水围困。
6月28日日军撤销归德战斗司令部,第二天日军在徐州开联合追悼会哀悼战死者7452人。
从此,日军沿平汉线南下的计划的确是被粉碎了,日军不得不改变计划,将主力南调,配合海军沿长江西进,进攻武汉。
但是另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花园口决堤造成的中国受灾人口达到1000多万,300多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失去了生命。
这个胜利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刘:那没办法,战时没办法,他如果不把黄河决口,不把那个14师团消灭掉,14师团如果攻下来以后没有人敌得住。
它有两万多人呢。
解说:1938年6月中旬,刘敬坤和同学们一起从河南潢川步行到达了武汉。
一首《保卫大武汉》的抗战歌曲其实就是刘敬坤到达武汉的时候学会的。
那时候的武汉是国民政府主要军政机关的所在地,同时也云集了各地的救亡团体和流亡学生。
武汉一度成为抗战的临时首都,这让当时只有15岁的刘敬坤印象格外深刻:那时汉口的所有学校都改作了难民的收容所,刘敬坤也和难民一起住在位于武昌的一所中学里。
对他而言,当时武汉的一切都显得很新鲜。
刘敬坤:在武汉,我们那一天到南湖飞机场,顺着铁路走,看了很多苏联飞机,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叫苏联飞机,就叫俄国飞机,它那个航空服背上写着“洋人来华助战,军民一体保护”,我看得清清楚楚的。
解说:1938年7月,武汉举行七七事变一周年的纪念大会,刘敬坤至今记得在中山公园看到的人们为抗日献金的情景。
刘敬坤:大概是个华侨,他拎个包,大概装的是钞票,很大的一个包。
他说我来捐献,把他西服脱下来也捐献,后来钢笔、手表全都捐献了。
我亲自看到了讨饭的献金,拉黄包车的献金,还有妓女献金——妓女,确确实实的,我们当时在汉口看到的。
那个讨饭的讲,我是讨饭的,我今天就献金,我为国家来献金,他说你不相信,你可以看。
那确实很感动人。
解说:当时在武汉发起救亡活动的除了国民政府,还有各民主党派,共产党人周恩来等也在武汉。
刘敬坤发现有几个自己的同学背起行囊离开了学校,他慢慢知道他们是“投共”去了。
1938年8月初武汉开始大疏散,刘敬坤所在的学校已经改为国立安徽中学,学生们被小船首先运到了武昌的金口,准备从那里向湘西进发。
刘敬坤:我们船到金口的时候,日本飞机来轰炸,扔的那个炸弹把水炸得这么高,机关枪在打,军舰不让我们船靠。
我们船也不管让不让,我们就要靠,靠到一个兵舰旁边,跟前大概离得还有这么远,大家都朝那个兵舰上跳,从那边可以上岸。
我也跳了,因为小,身上还背了个行李,一跳,脚踩到兵舰旁边那个地方,就马上掉下去了,当时我们每一个人跳下去时都有一个海军站在那里,那个海军士兵就抓着我这个胳膊一甩,把我甩到兵舰那边,甩到地上。
我看得清清楚楚的,他的帽子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中山舰”,我觉得如果不是那个水兵把我一甩,掉到江里去就没命了。
解说:两个月后,这艘著名的军舰在武昌金口江面被日本敌机炸沉,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刘敬坤当时已经离开了金口,他和同学坐在一艘运煤船的煤堆上,沿着长江前进。
刘敬坤:日本人的飞机在上面轰。
我在嘉鱼县这个地方(现在叫做赤壁了,这个县靠在长江边),一个轮船半个跑到上面去了,就剩半个,炸了,那半截大概炸沉到江里去了。
这是亲眼看着的,我们坐着小木船逃跑,飞机在我们头上转,光转,也没打枪,大概看到不值得轰炸,所以我们幸免于难。
解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的工业、军事、教育和文化中心成功地实现了向西南地区的转移。
刘敬坤觉得,这正是国民政府组织武汉保卫战的目的。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军队付出了自侵略中国以来最大的军事代价,得到的只有一座空城。
而此时,刘敬坤已经和同学们在湘西正常上课了。
1938年9月下旬,刘敬坤和学校的师生们一起辗转到达了湖南的永绥地区。
刘敬坤:西南的落后你真的想不到。
我们到了湖南花垣,那时候叫永绥,一个县城里面没有饭馆,没有一个百货店,那里的人称抗战为国仗——打国仗了,天上飞机叫洋雀,地上跑的车叫洋马。
那都是西南人。
不是经过的根本想不到。
解说:就在如此落后的西南,国民政府设立了22所国立中学。
刘敬坤的学校因为是第八个到达西南的中学,在西迁后改名为国立第八中学。
刘敬坤:我们这个国立第八中学规模最大,有11个分校,等于一个省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