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通用版)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实爆作业组织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爆破所产生的有害效应目前还难以避免。
本文主要结合了民用爆炸中存在有害效应,提出了控制及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实爆作业中的各种危险和还有因素,提高爆破训练和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爆破;有害效应;预防措施一、爆破振动爆破振动是指爆破引起传播介质沿其平衡位置作直线或曲线反复运动的过程,是衡量爆破地震强度大小的物理量。
(一)爆破振动的产生及特征爆破振动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主要受爆源(包括炸药量大小、炸药种类、药包形状、自由面数量、爆破方法等)、离爆源的距离、爆破振动传播区域额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
爆破振动具有以下特征: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短:一般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
2.爆破振动频率高:一般主振频率在5-500Hz,不易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坏,破坏性相对较弱,破坏性相对较弱。
3.爆破振动主振频率受爆破类型影响大:一般爆破规模越大,其主振频率越低。
4.爆破振动主振频率还与传播介质特性有关5.在分段延时爆破中,爆破振动持续时间较单次齐发爆破长。
(二)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标准在实施爆破作用时,如何确定爆区附近建筑物地基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当前我国采用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振动强度的标准。
V=K(Q1/3/R)α式中:V—爆破振动速度,cm/s;Q—炸药量,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延期爆破时取最大一次炸药量,kg;R—从建(构)筑物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K—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的有关参数;α—地震波衰减指数。
(三)爆破振动的预防与控制随着军事目标爆破和民用地方工程的大规模开展,爆破作业地点日趋临近居民区及工农业设施,为了避免爆区附近建筑物及其里面的精密仪表、设备受到爆破振动损坏,对爆数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大量爆破实践,可以选用延迟爆破、预裂爆破、不耦合爆破、缓冲爆破、适当加大预拆除部位等措施和方法控制和减弱爆破振动有害效应。
二、爆破冲击波爆破冲击波是指冲击波波阵面与介质之间的压差,在距离爆源的不同范围,其作用效果大不相同。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爆破冲击波是指由于爆炸产生的气体体积迅速扩散形成的冲击波,具有较高的压力和速度。
在一些特定的工程领域,如矿山、建筑拆除、交通振动控制等中,爆破冲击波的控制和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爆破冲击波的特点、控制和防护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爆破冲击波的特点1. 高压力:爆破冲击波的压力可以高达几十到几百兆帕,甚至更高,能够瞬间破坏建筑物、地下设施等。
2. 高速度:爆破冲击波的速度通常在1500米/秒以上,肉眼难以察觉,速度快且迅猛。
3. 范围广:爆破冲击波可在爆炸源周围数百米范围内产生影响,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二、爆破冲击波的控制方法1. 预测和评估: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进行爆破冲击波的预测和评估,包括确定爆破源的特征和爆炸参数,以及计算冲击波的压力、速度、传播范围等参数,从而为后续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设计爆破参数:通过调整和控制爆破参数,如爆炸药量、装药方式、装药位置等,可以控制爆炸冲击波的威力和传播范围,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3. 阻隔和减震措施:在可能受到爆破冲击波影响的建筑物或地下设施周围,可以设置阻隔屏障或采用减震措施,如设置施工围挡、堆放砂袋、设置振动降低装置等,减少冲击波的传播和影响。
4. 控制爆破时间:选择合适的爆破时间,避免在敏感时段进行爆破作业,减少对周围居民和建筑物的干扰。
三、爆破冲击波的防护措施1. 建立监测系统:在进行爆破作业的场所周围建立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爆破冲击波的压力和速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2. 撤离人员和设备: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及时通知周围的居民、工人等人员撤离现场,并将敏感设备转移至安全地带,以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3. 增强建筑物的抗冲击能力:对于需要在爆破作业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其抗冲击能力,如增加结构支撑、加固墙体、使用防弹玻璃等。
4. 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爆破冲击波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爆破冲击波是指在爆炸发生时,产生的高压气体快速扩散,形成的一种冲击波。
在工业生产中,爆破冲击波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地质勘探等领域,但如果不加控制和防护,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和影响。
因此,对爆破冲击波进行控制和防护显得至关重要。
一、爆破冲击波的危害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 爆破噪声的影响爆破产生的巨大噪声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和影响,如果处于噪声过大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人体听力受损,引起体力疲劳,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
2. 地质灾害的产生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会导致地质变形,轻则导致震荡,重则会引起地质灾害。
例如,在高山上爆破产生的雪崩、泥石流等灾害。
3. 人员伤害在爆破现场,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措施,容易导致人员受到爆炸和冲击波的伤害。
轻者受到惊吓,重者可能会失明、失聪,甚至死亡。
二、爆破冲击波的控制方法对于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 消声处理采用高效消声材料进行消声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爆破噪声的传播,让噪声减少到合理范围内。
2. 合理的爆炸设计在爆炸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爆炸的规模、位置、时间以及炸药种类等因素,从而控制冲击波的强度。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减少炸药的使用量、选择低爆速的炸药等方式来控制爆炸的强度。
3. 防护屏障在爆炸现场设置有效的防护屏障,可以减少冲击波的传播范围。
例如,在建筑工地中,可以设置特制的板材围挡,防止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和人员的威胁。
4. 控制爆破后的冲击波在爆炸完毕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冲击波的影响,例如通过喷淋墙面进行冷却降温,将冲击波的传播范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爆破冲击波的防护方法除了以上的控制方法,还需要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 保护装备在爆破现场,需要供应安全保护装备给参与人员,包括安全眼镜、耳塞、防尘口罩等。
在矿山爆破中,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反光衣,并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最新整理爆破安全控制方案.docx
最新整理爆破安全控制方案爆破安全主要指对爆破振动、飞石、空气冲击波及噪声等危害的控制,以达到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的要求。
1、爆破振动的控制严格控制每次爆破规模,限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当炮孔较深情况下,可以采用逐孔微差起爆技术,以减少或消除爆破振动叠加,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振动;每次爆破要有良好的临空面,使爆破炮孔从临空面开始逐段从外向内顺序间隔起爆,减少爆破的夹制作用,有效的降低爆破地震效应;控制起爆排数,加大起爆时间间隔,保证在良好的二个临空面条件下进行爆破。
(1)爆破振动安全距离计算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xx有关规定,爆破振动安全距离按下式计算;R=(K/V)1/αQmax 1/3式中R-爆破震动安全距离(m);Qmax-同时最大起爆药量既爆破最大一段装药量(㎏)V-建筑物振动安全速度(㎝/s);根据新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xx的有关规定;地面建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
对于深孔爆破其主振频率为10Hz~60Hz,本工程取40Hz。
K、a –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对于本爆破区为中(微)岩石。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xx规定:对于深孔爆破,主振频率为40 Hz时,建筑物振动安全速度如下: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s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5㎝/s(2)同时最大起爆药量Qmax的确定根据被保护建筑物允许振动速度值V=1.5㎝/s来控制最大分组装药量Qmax。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xx的有关规定,最大同时起爆药量的计算公式为:Qmax=R3(V/K)3/a式中:K、a与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系数。
Qmax—;同时最大起爆量(㎏)R—;爆破中心至建筑物的距离(m)V—;被保护建筑物的地面质点振动速度(㎝/s),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xx的有关规定,取V=1.5㎝/s,不同的距离爆破允许的最大同时起爆药量(最大齐爆药量)见下表。
爆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爆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爆破施工是指使用爆炸物或其他爆破器材对建筑物、岩石、桥梁等进行拆除、开凿等工作的一种特殊施工方法。
由于爆破施工具有噪音大、冲击力强、颗粒物扬尘等特点,其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下面本文将对爆破施工的主要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一、施工前准备1.制定爆破施工方案爆破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爆破的具体位置、时间和方式。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确定周边的环境条件和危险源,为后续的安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制定爆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爆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以及施工现场的消防、通风等设施建设,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制定预警措施在爆破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警戒线等预警措施,明确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安全。
二、施工中的安全控制1.噪音控制由于爆破施工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听力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的传播,如采用声屏障、封闭爆破工点、选择低噪音的施工设备等。
2.冲击力控制爆破施工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可能造成周边建筑物或地质体的破坏。
为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增强措施,如设立挡土墙、加固周边建筑物等。
3.扬尘控制爆破施工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颗粒物,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为减少扬尘,可采用湿法作业、覆盖设备、设置喷淋系统等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
4.安全检查和监测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监测,检查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到位,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5.人员防护爆破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护目镜、防护服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6.废物处理爆破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爆炸残留物,必须采取安全的废物处理措施,如分类收集、安全运输和专门的处理场所。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348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正式版)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尽量避免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或导爆索露天爆破,必须采用时,要覆盖砂土;2)控制一次起爆炸药量,从“空间”(分散布药)和“时间”(分段起爆)两个方面,将爆区总药量均匀分布到各个爆破部位,使爆炸能量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将耗于爆炸冲击波的无效能量减至最小限度。
3)选取合理的最小抵抗线方向和大小,优化爆破参数,改进装药结构(如采用空气间隔分段装药、垫层装药和不耦合装药等),确保填塞高度和质量等,使每个药包的爆炸能量都得到充分利用。
4)精心施工,抓住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竣工检查和爆破施工等四个环节,确保设计要求。
5)不在清晨、傍晚或露天等有利于空气冲击波传播的气象条件下实施爆破。
6)巷道中空气冲击波可采用“挡”的措施消弱其强度。
例如在爆区附近垒砖墙、垒沙袋、砌石墙等构筑阻波墙。
有些国家曾采用高强度的人造薄膜制成水包代替阻波墙。
充满水的水包与巷道四周紧密接触,当冲击波来到时水包压力增大,即将其转移到巷道的两帮,增加了抗冲击波的能力。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范本(2篇)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范本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类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使用日益广泛。
然而,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在受到爆炸等外部冲击波影响时容易发生倒塌和破坏,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控制和防护爆破冲击波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材料选择以及结构防护三个方面探讨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范本。
一、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布局应考虑到冲击波传播的路径和距离。
合理布局可以减少冲击波在建筑物内部的传播距离,降低爆破冲击波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
2.强化结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结构设计应具备抵抗爆炸冲击波的能力。
采用坚固耐爆的材料,增加结构强度,设置合理的剪切墙和阻隔层,以提高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抗爆能力。
3.缓冲区设置:在设计建筑物和地下设施时,应设置缓冲区以吸收爆破冲击波的能量。
缓冲区可以是草坪、花园或人工湖泊等,通过将冲击波的能量分散和吸收,减少冲击波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冲击。
二、材料选择1.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冲击波对结构的影响,并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2.爆破冲击波吸音材料: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使用吸音材料可以减少爆破冲击波对建筑物和设施的传播和反射。
爆破冲击波吸音材料具有吸收和消散冲击波能量的特性,可以有效减少结构的震动和振动。
3.防爆玻璃:在建筑物的窗户和门上使用防爆玻璃可以有效阻挡爆破冲击波的传播和进入。
防爆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可以有效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三、结构防护1.分区隔离: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不同区域应设置隔离层,以阻止冲击波在建筑物内部的传播。
隔离层可以是墙壁、门窗、隔离板等,通过减少传播路径和阻挡冲击波的传播,达到分区隔离的效果。
2.减震设计: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减震效果。
采用减震装置、隔震墙和阻波墙等可以有效减少冲击波传播到建筑物内部的能量,保护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2024年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三篇)
2024年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1)尽量避免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或导爆索露天爆破,必须采用时,要覆盖砂土;2)控制一次起爆炸药量,从空间(分散布药)和时间(分段起爆)两个方面,将爆区总药量均匀分布到各个爆破部位,使爆炸能量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将耗于爆炸冲击波的无效能量减至最小限度。
3)选取合理的最小抵抗线方向和大小,优化爆破参数,改进装药结构(如采用空气间隔分段装药、垫层装药和不耦合装药等),确保填塞高度和质量等,使每个药包的爆炸能量都得到充分利用。
4)精心施工,抓住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竣工检查和爆破施工等四个环节,确保设计要求。
5)不在清晨、傍晚或露天等有利于空气冲击波传播的气象条件下实施爆破。
6)巷道中空气冲击波可采用挡的措施消弱其强度。
例如在爆区附近垒砖墙、垒沙袋、砌石墙等构筑阻波墙。
有些国家曾采用高强度的人造薄膜制成水包代替阻波墙。
充满水的水包与巷道四周紧密接触,当冲击波来到时水包压力增大,即将其转移到巷道的两帮,增加了抗冲击波的能力。
水力阻波墙造价低,制作快,防冲击波效果好,一般可减弱冲击波3/4以上,并能降低爆尘和有害气体。
7)水下爆破时,降低水下爆炸冲击波强度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气泡帷幕防护技术。
就是在爆源与保护对象之间的水底设置一套气泡发射装置。
一般采用钢管在其两侧开设两排小孔,当向发射装置输入压缩空气后,大量细小气泡便从小孔连续不断地向外射出。
受浮力的作用,气泡群由水底向水面不断上升,形成一道气泡帷幕。
能有效地减弱冲击波压力峰值,对保护对象起防护作用。
经过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2024年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二)引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爆破作为快速破坏和清理建筑物或者岩石的一种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煤矿、建筑施工、挖掘和军事等领域。
然而,爆破所产生的冲击波会对人类、建筑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控制和防护爆破冲击波成为了重要的技术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重点讨论2024年爆破冲击波的控制和防护技术,旨在保护人类、建筑物和环境的安全。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范本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范本摘要:爆破冲击波是一种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的能量波动,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护。
本文以对爆破冲击波的特点、控制方法和防护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范本参考。
一、引言爆破冲击波是指在爆炸事件中产生的高能量波动,能够对周围的建筑物、设备和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
由于其特殊性,爆破冲击波的控制和防护成为了研究和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爆破冲击波的特点、控制方法和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一个控制和防护范本,以便相关领域的人员在实践中参考和借鉴。
二、爆破冲击波的特点1. 高能量:爆破冲击波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
2. 波动性:爆破冲击波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够扩散到较远的距离。
3. 压力巨大:爆破冲击波的传播过程中会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压力差巨大。
4. 频率广泛:爆破冲击波的频率范围广泛,从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不等。
三、爆破冲击波的控制方法1. 减小爆破能量:通过优化爆破装置的设计和爆炸材料的选择,减小爆破能量的释放。
2. 控制爆炸源位置和距离:将爆炸源限制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减小冲击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控制爆炸源时间:合理安排爆炸的时间,避免在人员密集区域进行爆破活动。
4. 加装吸能结构:在爆破源周围或冲击波传播路径上加装吸能结构,减小冲击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爆破冲击波的防护措施1. 加固建筑物结构:对于受到爆破冲击波影响的建筑物,加强结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爆破能力。
2. 设计爆破冲击波防护结构:在爆破源周围或冲击波传播路径上设计防护墙、减震层等结构,阻挡冲击波传播,减小其破坏范围。
3. 人员疏散和防护:对于可能受到爆破冲击波影响的人员,制定合理的疏散计划,并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减少人员受伤风险。
4. 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爆破冲击波的传播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范本应用案例以某石化工厂的爆破冲击波控制与防护为案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包括控制方法、防护措施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总结其有效性和效果。
爆破地震
爆破地震地震学用震级和烈度来衡量地震的大小。
(1)震级震级也称地震强度,用以说明某次地震本身的大小。
它是直接根据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确定的。
用一种特定类型的、放大率为2800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图上量得最大振幅值(以1/1000mm计)的普通对数值,称为震级。
例如,最大振幅为0.001mm时,震级为“0”级;最大振幅值为1mm时,震级为“3”级;最大振幅值为1m时,震级为“6”级。
地震震级的能量可用爆炸能量来说明。
在坚硬岩石(如花岗岩)中,用2~3×106kg炸药爆炸,相当于一个4级地震。
一个8级地震的功率大约相当于100万人口城市的发电厂在20~30年内所发出电力的总和。
由此可见,虽然地震仅仅发生于瞬时的变化,但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2)烈度烈度是指某一地震在具体地点引起振动的强度标准,它标志着地震对当地的实际影响,作为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
烈度不是根据地震仪器测定的。
判断烈度大小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情况,以及地面出现的崩陷、地裂等现象综合考虑后确定的。
因此,地震烈度只能是一种定性的相对数量概念,且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
必须指出: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如把地震比作装药爆炸,那么,装药量就相当于地震震级,而装药在爆炸时的破坏作用则是地震烈度。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烈度,因为在一个地震区域内,不同部位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
在地底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地面上与震源相对处,叫震中。
显然,震中区的烈度(叫震中烈度)就比其他地方的大。
所以震中烈度就是最大烈度,用以表示该次地震的破坏程度。
天然地震烈度表2、爆破地震波(1)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当装药在固体介质中爆炸时,爆炸冲击波和应力波将其附近的介质粉碎、破裂(分别形成压碎圈和破裂圈),当应力波通过破裂圈后,由于它的强度迅速衰减,再也不能引起岩石的破裂而只能引起岩石质点产生弹性振动,这种弹性振动是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与天然地震一样,也会造成地面的震动,这种弹性波就叫爆破地震波。
近居民区复杂环境爆破冲击波控制和防护技术
近居民区复杂环境爆破冲击波控制和防护技术摘要:本文将结合黄金坪附属洞室的工程施工,对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解决依托工程的爆破负面效应危害、保证工程安全、快速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在民族地区文明施工的典范,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施工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近居民区复杂环境;爆破冲击波控制技术;防护技术1、引言爆破技术在水利、矿山、交通和城建等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爆破所诱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包括爆破振动、冲击波和飞石等危害,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下文就主要针对近居民区复杂环境的爆破冲击波控制和防护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与说明。
2、工程概况2.1工程地理位置和工程布置黄金坪水电站位于我国四川省的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姑咱镇黄金坪上游大约3.0km的地方,处于我国大渡河的上游地段,是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三库22级”当中的第十一级水电站。
黄金坪附属洞室工程进风洞及地下厂房尾水边坡爆破施工区域与姑咱镇一河之隔,水平距离不足100m,进风洞洞口下游侧居民房距进风洞仅30m。
大渡河在此段为峡谷地形,施工现场一侧山势陡峻,而对河一侧居民点部位地势平坦,人口集中,开挖作业面直接面对姑咱镇繁华地带(此处有丹巴至泸定的省道S211通过)。
2.2工程施工的特点首先,该工程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地处藏区前沿,所以该地区的民族稳定团结占首位;其次,该工程距离居民区较近,施工工期较紧;另外,进风洞施工区域与姑咱镇仅一河之隔,水平距离不足100m,进风洞洞口下游侧居民房距进风洞口仅30m。
3、近居民区复杂环境爆破冲击波控制和防护技术3.1冲击波的产生原理炸药爆炸时,无论介质是空气还是岩石,都将有空气冲击波从爆炸中心传播出来。
炸药若是在空气中爆炸,具有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就在岩石破裂的瞬间冲入大气,强烈地压缩邻近的空气,使其压力、密度、温度突然升高,形成空气冲击波。
这种冲击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将会形成似双层球形的两个区域,外层为压缩区,内层为稀疏区。
爆破危害防治技术
爆破危害防治技术一、爆破危害概述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震动、爆破作业冲击波爆破飞石、早爆、拒爆、炮烟中毒等。
这些效应都随距爆源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减弱。
但由于各种效应所占炸药爆炸能量的比重不同,能量的衰减规律也不相同,同时不同的效应对保护对象的破坏作用不同,所以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应根据各种效应分别核定最小安全距离,然后取它们的最大值作为爆破的警戒范围。
1.爆破震动当药包在岩石中爆破时,临近药包周围的岩石会产生压碎圈和破裂圈。
应力波通过破裂圈时迅速衰减,无法引起岩石的破裂,只能使岩石质点产生弹性振动,这种弹性波就是爆破震动。
2.爆破冲击波爆破冲击波是爆破产生的空气中的一种压缩波。
炸药在空气中爆炸,具有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直接作用在空气介质上;在岩体中爆炸,这种高温高压爆炸产物就在岩体破裂的瞬间冲入大气中。
3.爆破飞石在工程爆破中,被爆介质中那些飞得较远的碎石,称为爆破飞石。
4.早爆、拒爆早爆是点火或通电引爆炸药时,出现有的药包比预定时间提前爆炸的现象。
拒爆是一个炮孔未爆或者产生冲炮现象,崩落不下岩石,使其他炮孔产生冲炮现象,只能崩落掌子面一部分岩石。
5.炮烟中毒工程爆破中,一般采用的炸药都是由C、H、O、N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爆炸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生成物中,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
此外,当爆破介质中含有硫化物,如硫化矿、黄铁矿、含黑铁矿的煤炭,爆破时还会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硫化物矿石在某些特定条件与硝铵炸药直接接触,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炸药爆燃或燃烧而引起自爆,产生大量毒气。
有毒气体对人的主要危害,一氧化氮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严重缺氧,严重时会致人窒息死亡;氮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不溶解于水,但可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从而损害人体吸收氧的能力。
二、爆破危害防范措施爆破危害影响程度大小与爆破技术、爆破参数、地质构造、岩体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虽然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问题错综复杂,但是随着对爆破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在达到爆破设计效果的同时,把爆破的危害影响降至最低。
爆破公害及安全控制
爆破公害及安全控制在完成岩石爆破破碎的同时,爆破作业必然会伴生爆破飞石、地震波、空气冲击波、噪音、粉尘和有毒气体等负面效应即爆破公害。
因此,在爆破作业中,需研究爆破公害的产生原因、公害强度的分布与衰减规律,通过科学的爆破设计,采用有效的施工工艺措施,以确保保护对象(包括人员、设备及邻近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的安全。
为防范与控制爆破地震波、飞石和空气冲击波等的危害,一般应根据各种情况对安全距离进行计算,以便确定警戒范围和安全保护措施。
一、爆破地震岩石爆破过程中,除对临近炮孔的岩石产生破碎、抛掷,爆炸能量的很大一部分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导致地面震动。
这种震动即为爆破地震。
爆破地震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引起地面建筑物破坏、边坡失稳等现象。
通常认为爆破地震居于爆破公害之首。
衡量爆破地震强度的参数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实践表明质点峰值震动速度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国内外普遍采用质点峰值震动速度安全判据。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对某些建(构)筑物的允许质点峰值震动速度作了具体规定,见表1。
表1 建(构)筑物的允许质点峰值震动速度安全质点震动速度(cm/s)保护对象类别<10Hz 10~50Hz 50~100Hz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0.5~1.0 0.7~1.2 1.1~1.5 一般砖房、非抗震性大型砖块建2.0~2.5 2.3~2.8 2.7~3.0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3.0~4.0 3.5~4.5 4.2~5.0一般古建筑与古迹0.1~0.3 0.2~0.4 0.3~0.5水工隧道7.0~15.0交通隧道10.0~20.0矿山隧道15.0~30.0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5.0 新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龄期初凝~3d 2.0~3.03~7d 3.0~7.07~28d 7.0~12.0质点峰值震动速度的计算用下式式中V--质点峰值震动速度,cm/s;n—药包形状系数,欧美等国家的n值通常取1/2,我国和前苏联一般取1/3;Q--最大单响段药量,kg;R—爆心距,即测点至爆源中心距离,m;K、α—与地质条件、爆破类型及爆破参数有关的系数。
爆破警戒安全规定范本(2篇)
爆破警戒安全规定范本1. 物理安全措施1.1 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以抵御爆炸冲击波造成的破坏。
1.2 安装有效的防爆窗户、门和墙壁,以减轻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1.3 在易燃和易爆物品存放区域设置防爆隔离间,确保爆炸发生时的物品波及范围最小化。
1.4 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并确保符合安全标准,以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和爆炸。
2. 人员训练和管理2.1 所有员工应接受爆破警戒的培训,包括识别可疑包裹、物品和行为的能力。
2.2 员工应对可疑包裹、物品和行为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如报告给管理层或相关部门。
2.3 建立紧急撤离计划,并进行定期演习,以确保员工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步骤。
2.4 管理层应定期评估和审查员工的实际操作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警戒程序的有效执行。
3. 安全设备3.1 在关键区域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便监测并记录所有进出人员和活动。
3.2 安装独立的入侵警报系统,以感知任何可疑人员的进入。
3.3 配备金属探测器和X射线机器,对进出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携带违禁物品或危险品。
3.4 使用可靠的通讯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4. 访客管理4.1 所有访客应在进入建筑物之前进行身份验证,并佩戴访客身份标识牌。
4.2 需要访客登记记录,并保留一段时间以备查证。
4.3 访客应在进入关键区域之前接受安全检查,以确保不携带违禁物品或危险品。
4.4 定期审查和更新访客管理程序,以适应安全需求的变化。
5. 应急响应计划5.1 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计划,并确保员工熟悉并能迅速执行相关流程。
5.2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和紧急演习,以检验应急响应计划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响应能力。
5.3 建立应急通讯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消防、警察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5.4 对应急响应计划进行定期审查、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和新的安全挑战。
6. 监测和评估6.1 定期监测和评估爆破警戒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漏洞。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爆破冲击波是指炸药或其他爆炸装置引起的大规模冲击波,它可以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危害。
因此,对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控制爆破冲击波的方法以及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控制爆破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炸药的选择与控制:为了减小冲击波的能量,可以选择低能炸药或调整炸药的重量、密度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段爆破的方式,将炸药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引爆,从而减小爆炸的冲击波。
2. 控制爆破装置的设计:对于某些重要的建筑物或设施,可以在其周围设置防爆墙或地下护壳,以减小冲击波的影响范围。
此外,还可以采用缓冲材料来吸收或减弱冲击波,比如在建筑物周围加装防爆玻璃等。
3. 控制爆破条件:通过控制爆炸装置的位置、方向等条件来减小冲击波的传播。
比如,将爆炸装置埋入土中可以有效减小冲击波的传播范围。
4. 预测与监测:通过对爆破冲击波的预测与监测,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冲击波的影响。
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爆破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从而及时采取措施。
针对爆破冲击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的保护:对于重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抗爆构造设计,比如增加建筑物的结构强度、采用抗震设备等。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物周围布置防爆墙等防护设施,以减小冲击波对建筑物的影响。
2. 人员的撤离与避难: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应及时通知周围人员进行撤离,并设立合适的避难点。
此外,还应进行培训,提高人员对爆破冲击波的认识,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亡。
3. 防护设备的使用:在进行爆破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如护目镜、防爆头盔、防护服等,以减少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
4. 环境的防护: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设置防尘网、噪音隔离设备等,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对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需要综合考虑爆炸装置、建筑物、人员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爆破冲击波是由爆炸产生的一股冲击能量波,具有较强的破坏力。
在一些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场合,如矿山开采、道路建设、拆除建筑物等,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爆破冲击波的特性、控制与防护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爆破冲击波的特性。
爆破冲击波是由爆炸产生的高能量冲击波,其传播速度达到数公里每秒,能够在较远距离产生破坏性作用。
爆破冲击波的特性包括冲击波的前缘、峰值压力、时间和能量等参数。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冲击波的破坏能力和传播范围。
为了实现对爆破冲击波的控制,可采取以下几种手段。
1. 合理的爆破方案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爆破方案,可减小冲击波的影响范围。
例如,在矿山开采中,可以采取逐阶段爆破的方式,减小单次爆破的峰值压力和能量,从而降低冲击波的破坏力。
2. 控制爆炸药量和炸药种类:合理控制爆炸药量和选择合适的炸药种类,可降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和能量。
例如,选用较为低能量的炸药,可减小冲击波的破坏范围。
3. 设置缓冲屏障:通过设置缓冲屏障,可以减小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降低冲击波的峰值压力。
常见的缓冲屏障包括水池、土包等,这些屏障可以吸收和分散冲击波的能量。
4. 使用阻尼材料:在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建筑物或设备上,可以采用阻尼材料进行处理,降低冲击波的反射和传播。
常见的阻尼材料有防护板、防护沙袋等,能够有效减小冲击波对建筑物或设备的破坏。
除了以上控制手段,我们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1. 建立警戒区: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应建立合理的警戒区,确保附近人员的安全。
在警戒区内,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牌进行提示,以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
2. 人员疏散和避难:在爆破作业进行时,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和避难。
特别是对于邻近建筑物、设备或人口密集区域,应提前进行安全疏散,并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3. 安全防护装备:进行爆破作业的人员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三篇)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爆破冲击波是指在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其能量巨大,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对爆破冲击波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护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手段、设备防护和人员安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控制和防护爆破冲击波的目的。
一、技术手段控制爆破冲击波:1. 爆破参数优化:通过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如药量、起爆方式等,可以降低爆破冲击波的能量和波动范围。
合理设置药量,避免过大的能量释放,减少冲击波对周围环境的伤害。
2. 缓冲区设置:在爆破点周围设置缓冲区,采用土石方等材料进行填筑,可以有效吸收和分散爆破冲击波的能量,减小波动范围。
3. 应用减震技术:在爆破设备和建筑物结构中采用减震技术,如减震支座、减震隔离层等,可以降低冲击波对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影响。
4. 控制起爆时间和序列:通过合理控制爆破起爆时间和爆炸序列,可以减小冲击波的能量和波动范围。
采用分段起爆和破碎控制技术,可以使爆破过程更加稳定和安全。
二、设备防护:1. 装置增添吸震装置:对于振动敏感的设备,如精密仪器等,可以在设备周围增添吸震装置,以吸收冲击波的能量,减少对设备的损害。
2. 加固设备结构:对于一些薄弱的设备结构,可以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强其抗冲击波的能力。
如通过增加材料厚度、加固焊缝等方式,提升设备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 防护罩和屏障:对于一些无法进行加固的设备,可以使用防护罩或建立屏障,将设备与爆破源隔离开来,以减小冲击波的影响范围。
4. 爆破监测与报警系统:在设备关键部位设置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爆破冲击波的能量和波动情况,并配备报警系统,一旦达到安全阈值,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人员安全:1. 安全培训和规范操作:针对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和知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2. 隔离区域设立:在爆破作业现场设立隔离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通用
版)
爆破冲击波的控制与防护(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尽量避免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或导爆索露天爆破,必须采用时,要覆盖砂土;
2)控制一次起爆炸药量,从“空间”(分散布药)和“时间”(分段起爆)两个方面,将爆区总药量均匀分布到各个爆破部位,使爆炸能量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将耗于爆炸冲击波的无效能量减至最小限度。
3)选取合理的最小抵抗线方向和大小,优化爆破参数,改进装药结构(如采用空气间隔分段装药、垫层装药和不耦合装药等),确保填塞高度和质量等,使每个药包的爆炸能量都得到充分利用。
4)精心施工,抓住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竣工检查和爆破施工等四个环节,确保设计要求。
5)不在清晨、傍晚或露天等有利于空气冲击波传播的气象条件下实施爆破。
6)巷道中空气冲击波可采用“挡”的措施消弱其强度。
例如在爆
区附近垒砖墙、垒沙袋、砌石墙等构筑阻波墙。
有些国家曾采用高强度的人造薄膜制成水包代替阻波墙。
充满水的水包与巷道四周紧密接触,当冲击波来到时水包压力增大,即将其转移到巷道的两帮,增加了抗冲击波的能力。
水力阻波墙造价低,制作快,防冲击波效果好,一般可减弱冲击波3/4以上,并能降低爆尘和有害气体。
7)水下爆破时,降低水下爆炸冲击波强度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气泡帷幕防护技术。
就是在爆源与保护对象之间的水底设置一套气泡发射装置。
一般采用钢管在其两侧开设两排小孔,当向发射装置输入压缩空气后,大量细小气泡便从小孔连续不断地向外射出。
受浮力的作用,气泡群由水底向水面不断上升,形成一道气泡帷幕。
能有效地减弱冲击波压力峰值,对保护对象起防护作用。
经过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