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太监 李莲英

合集下载

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死亡之谜

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死亡之谜

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死亡之谜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

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除了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的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就这一谜题,各学术界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推断。

·史料记载,李莲英的死因不明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中年女性来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借阅档案。

这位女士名叫佟洵,她正着手准备毕业论文,选择的人物是清朝太监李莲英。

1985年,佟洵发表文章《李莲英死因之谜》。

文章中,不仅首次披露了1966年挖掘李莲英之墓的全过程,以及李莲英身首异处的真相,更提出了李莲英死于非命的观点。

唐益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

在唐益年眼中,李莲英根本不可能参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得罪了革命党人,无论是李莲英的财富地位,还是他离宫后岁过甲子的年龄,都不可能亲自出门讨要债务。

机警圆滑的李莲英绝不可能是被宫中仇敌所杀。

·被杀于后海1990年,《纵横》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的文章。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文史研究馆已故研究员颜仪民。

他在文中不仅肯定了李莲英被人杀害,而且详细描述了李莲英被杀的细节:李莲英在出宫后,一直住在护国寺棉花胡同的一所自家宅院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一天,李莲英突然接到一张请帖,发帖之人是清末第一号实权人物,袁世凯的红人,九门提督:江朝宗。

请帖中说,要请李莲英在什刹海会贤堂吃饭。

面对这张非同一般的请帖,李莲英犹豫不定。

权衡半天,李莲英最后决定:准时赴宴。

不过,他万万没料到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暗算。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作为满清第一大太监)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作为满清第一大太监)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作为满清第一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河北大城人,咸丰七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被网友评为“满清第一大太监”。

李莲英兄弟四人,排行老二,父亲原是无业游民,由于经常帮助他一个没有子女的远方叔叔干活,后其叔父认其为子,并为其娶得一房妻子。

由于李莲英父亲勤劳耕作,李家的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其叔父去世以后,李莲英家被迫迁往北京。

在北京李莲英父母亲做制皮工作,被称为“皮硝李”。

此时李家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故李莲英入郑亲王端华府当太监。

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还一种说法,李莲英是靠梳头发家的。

实际上李莲英不是特定给伺候慈禧太后梳头的。

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

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李莲英是聪明人,从安德海身上学到了官场的生存法则,一直恪守自己奴才的本分,恭敬侍主,不敢有半点骄纵之色,无论是对待长官还是下属,总是一张笑脸,对上赢得了好感,对下挣了名声,而且用心揣摩慈禧的喜好,刻意迎逢,千方百计的哄慈禧开心。

慈禧太后虽说是中国最后的强权人物,但也是人,是一个高处不胜寒的老年人,更重要的是一个女人。

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李莲英为讨好慈禧要挖空了心思。

有一次慈禧过寿游颐和园。

李莲英为慈禧安排节目放生鸟鱼。

当打开鸟笼鱼篓后,鸟鱼相继出来,没过一分钟便又回来了。

李莲英马上说:“老佛爷洪福齐天,连鱼鸟都舍不得走呢!”慈禧虽然知道其中必有隐情,听到李莲英的话也十分中听。

便大赏李莲英。

其实这都是李莲英训练出来的。

把鱼鸟饿一天然后打开让其飞出,然后又在笼篓里放入食物引其而归。

于是慈禧太后愈发喜欢李莲英,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

清朝祖制要求内官不得高于四品,这也是为了防止明朝内监干政的教训,所以清朝对内官的要求还是比较严的,定位也很清楚,就是伺候自己的奴才。

中国历史故事-大太监李莲英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大太监李莲英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大太监李莲英简介他是怎么死的?李莲英此人之名,在后世可谓臭名昭著。

后来香港的TVB电视台,更是以李莲英为主角,拍摄了一部名为《大太监》的电视剧,里面对于李莲英的一生进行了故事化的阐述。

不过电视始终是电视,存在在电视故事里的人物,大多数是编剧加工过后的成果。

为了使剧情更富戏剧性,人物形象更有张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编剧们往往会对其进行从头至尾的包装加工。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否就是《大太监》里所表现的那样呢?李莲英为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伺候慈禧五十多年,是慈禧晚期最不能离开的一个人物。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咸丰六年进入宫内。

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

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

公元1848,即道光二十八年,李莲英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其父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业游民,因为市场帮助一个远房叔叔干活。

那个叔叔没有子女,因此认其为子,并帮他讨了一个老婆,后来生下了李莲英兄弟四人。

在四个兄弟中,李莲英排行老二。

在那个时候,吃不起饭的人们,会将自家孩子送进宫当太监,李莲英之所以会进入皇宫也是因为家里穷。

据李莲英的侄孙女说,李莲英是四个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他的母亲很喜欢他。

对于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入皇宫,她是极为反对的,但是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也只有忍痛将他送去做太监。

而李莲英也很懂事,在宫里的一切所得,皆补贴家里。

对于李莲英伺候慈禧,许多人都误认为李莲英是靠梳头起家,是特定给伺候慈禧太后梳头的。

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李莲英入宫后,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同治三年,李莲英十六岁的时候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

而且那个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太监,并不出彩,那个时候慈禧眼前的红人是安德海。

在他进宫14年后才由慈禧起名连英,并逐渐成为慈禧太后离不开的人。

对于李莲英的死,《李莲英墓葬碑文》写道:”退居之时,年已衰老,公殒于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日“,也就是说李莲英是老死的,或者是病死的。

李莲英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为何落得尸骨不全的下场

李莲英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为何落得尸骨不全的下场

李莲英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为何落得尸骨不全的下场
本文导读:
李莲英作为晚清最受宠的太监,生前被慈禧破格升至二品,他的墓地自然跟别人不一样。

一般的太监都会葬在乱坟堆里,没有牌位,而李莲英的墓地规格非常高。

1966年,专家挖开了李莲英的墓,发现墓里的石门都取汉白玉制成,棺材呈现紫红色,棺墩处处描着金花,棺床上还打了一个圆孔,其身上更是配着玉坠和铜钱。

这种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享有的“金井玉葬”竟然葬着李莲英。

足以可见,清朝对这个太监总管并不薄。

专家在墓地发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更有诸如翡翠玉器、朝珠珊瑚、玉制的土沁青玉剑等顶级文物。

然后打开棺椁后,却看到了怪异的一幕。

这并不是一件完整的尸身,除了一颗包着一层皮的骷髅头和一根长长的辫子外,身体的其他部位竟都填充着黑色棉花,不见尸骨。

一个巨大的谜团向专家涌来,李莲英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为何落得尸骨不全的下场?
据李莲英的后人所述,他是在初春时节得了痢疾,病重而死。

然而初春不可能染上痢疾。

有人说李莲英是被隆裕太后处死的,但是史书中并无记载,而且结合他的墓葬规格,
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还有人认为李莲英觉得自己是残缺之身,有辱祖宗颜面,便命人只藏自己的头颅,而将身体舍弃。

不过大多数人认可的是李莲英在宫内得罪了太多人,隐退后遭到了仇人的追杀。

那么各位朋友认可哪种说法呢?。

历史趣谈:李莲英赌性十足 如何成为最有权势的大太监?

历史趣谈:李莲英赌性十足 如何成为最有权势的大太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莲英赌性十足如何成为最有权势的大太监?导语: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

有人明确说,他是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

他的父亲是一个贫苦农民,有五个儿子,李莲英是其中的老二。

根据其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

有人明确说,他是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

他的父亲是一个贫苦农民,有五个儿子,李莲英是其中的老二。

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 年) 十月十七,9 岁入宫。

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的确是在咸丰七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 13 岁。

李莲英原来是河间府缝破绽打补子的一个皮匠,生性好赌,在赌场把自己一点辛辛苦苦的积蓄输得一干二净,急怒之下,就引刀一快自宫了。

河间府的人净身到宫里当差的很多,有善心人给了他良方秘药止痛止血生肌,终于把他救活。

等身子将养复元,只有当太监一途,经人引领就投奔首领太监郭吉祥了。

经过三勘六验无讹,最初李莲英被派在御花园钦安殿照应香火。

钦安殿供的是真武大帝,每逢朔望慈禧都来拈香祈福。

自从李莲英派在钦安殿当差,佛前锦伞绛节,宝盖珠幢,以及祭神用具,总是收拾得纤尘不染。

慈禧喜欢他性灵心细,不久就调到内宫伺候御前起居了。

慈禧每天晨妆,专管梳头的太监叫沈二顺,在宫里时常装傻充愣,所以慈禧给他起个诨名叫他“傻老”,恩宠有加。

可是沈二顺红了不久,忽然腿上闹流火,不能上殿当差了。

换了几个梳头太监,不是把发根松紧扎得不合适,就是独有一撮发根髭在外头。

有人怂恿李莲英试一试,李莲英是有心人,知道慈禧颈上的头发刚而且硬,很难顺溜,于是事先准备好一小盒发胶,用小刷子三抿两抿就把慈禧后颈上那撮特别硬的头发,拢得服服帖帖。

这一下立邀宸赏,生活常识分享。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李莲英为何身首异处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李莲英为何身首异处

李莲英为何身首异处1966年7月末的一天,北京市海淀区一处静谧角落,五六个人正在一刻不停地抡镐使铲,奋力挖掘一个堡垒形状的土堆。

据说,这个位于六一学校内的土堆,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太监李莲英的坟墓。

然而,人们在清理完棺木后发现,里面除了一些金银珠宝外,只有一颗头骨。

是“病故”还是“死于非命”对于李莲英的死亡原因,种种史料都有着几乎雷同的记载。

那就是李莲英因病而终,1911年逝于北京,终年64岁。

但问题在于,假如李莲英果真是因病而亡,又该如何解释其墓中身首异处的事实呢?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中年女性来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要求查阅有关太监的档案。

这位女士名叫佟洵,当时,她正着手准备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论文,选择的人物正是李莲英。

当她读到李莲英的墓志铭时,发现了其中一处模棱两可的表述,墓志铭中只用了一个“殒”字,而没有任何关于“病故”的记录。

佟洵还发现,虽然相关史料中都提到李莲英是因病而终,但对他的病因却只字未提。

就在佟洵再次陷入困境之时,她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人物——李乐正。

当年李莲英从自己的兄弟那里过继了四个儿子以续香火,李乐正正是李莲英过继儿子的女儿,佟洵曾去找过她。

据李乐正说,李莲英是死于痢疾,但一个明显的错误是,李莲英死时是初春时节,这个时候得痢疾着实让人费解。

死因争议说法不一1985年时,佟洵发表了文章《李莲英死因之谜》,提出了李莲英死于非命的观点。

然而,学术界却有不同的声音。

李玉川是河北大成人,与李莲英同籍,他和李莲英那些仍留在老家的后代素有往来。

李玉川发表文章指出,李乐正称其祖父李莲英死于痢疾的说法并无错误,只是不够准确。

李玉川说,李莲英嗜大烟成瘾,出宫后更是无烟不能度日,正是因此才导致了他在初春时候得了痢疾。

争论没有结果,新的声音却再次出现。

1990年,《纵横》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的文章。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文史研究馆已故研究员颜仪民。

颜仪民在这篇文章中不仅肯定了李莲英是被人杀害,而且详细描述了李莲英被杀的细节。

李莲英不是太监吗 怎么还会有老婆孩子?

李莲英不是太监吗 怎么还会有老婆孩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莲英不是太监吗怎么还会有老婆孩子?
导语:李莲英是清朝着名的太监,也是最有权势的宦官之一,头戴二品红翎,权倾朝野,位列人臣,有着慈禧太后这么大的一个靠山,李莲英只要把握点分
李莲英是清朝着名的太监,也是最有权势的宦官之一,头戴二品红翎,权倾朝野,位列人臣,有着慈禧太后这么大的一个靠山,李莲英只要把握点分寸,活的不要太过于潇洒。

在清朝时期,朝廷对于清朝宦官有着很严格的规定,从顺治帝起,设置了敬事房,这个机构是专门用来管理太监的,因为前朝出现了太多宦官掌权,专权误国的行为,到了清朝,各皇帝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对太监的约束有着很严格的规定,最大的约束就是不能干预朝政,其它还包括不能吃酒赌博,言语高声等。

李莲英作为清末最为有名的太监总管,他的生活作息他的一举一动必然受到无数人的关注,盼着他好的,盼着他死的大有人在。

清朝太监制度如此严格,但是也必然会有人性化的一面,比如太监可以娶老婆。

据传言李莲英有一妻两妾,但是在文献资料中都没有任何的资料记载。

在古代,太监娶老婆主要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太监与宫女结合,这种叫对食(对食主要适用于一般的普通太监;另外一种是叫菜户,这种主要适用于宦官,就是比较有财力势力的太监,如太监总管)。

李莲英老婆与李莲英的关系被称为是菜户。

李莲英这种自小入宫的人没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他们生理上不是一个男人,但是他们的心里还是希望能是一个正常的男子,于是通过娶老婆这种形式来表明自己依旧是男儿身。

老婆这个名词已经上升为一个精神寄托的高度了。

李莲英9岁入宫当太监,其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所以李莲英是没有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与慈禧不为人知的私密事

历史趣谈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与慈禧不为人知的私密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与慈禧不为人知的私密事
导语:清末大太监李莲英是清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称呼为“九千岁”,在当时是最有权势的宦官。

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是清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称呼为“九千岁”,在当时是最有权势的宦官。

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历史记载,李莲英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

由于家境贫寒,李莲英9岁入宫,13岁时通过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介绍,由郑亲王端华送而当上了一名太监。

在刚入宫时,李莲英的原名是李进喜,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16岁时,被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侍候。

14年后,慈禧太后给他起名叫李莲英。

据说,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在宫中经历过多事情之后,了解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这也许正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但是,李莲英之所以可以获得慈禧的”芳心“,还因为他掌握的一门”好手艺“,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原来,李莲英出身贫寒,幼年即父母双亡,后来进宫做了太监。

进宫后,李莲英在其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帮助下,做了“梳头房”的小太监,其职责仅仅是帮助梳头太监准备工具,还轮不到他直接为妃嫔们梳头。

当时慈禧乃是咸丰皇帝的贵妃,既是渴望权力的强人,也是爱美好新的女人,很喜欢在服饰打扮和发型变化上做文章,常常弄得梳头太监非常紧张。

由于经常挨骂,梳头太监们成天唉声叹气。

李莲英得知
生活常识分享。

李莲英

李莲英

生平

李连英出身河北省一个穷困家庭,后来入宫担 任太监。当其时宫内首席太监乃安德海,安德 海死后他获得慈禧重用,不久就调李连英到内 宫伺候。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隆裕太后准李连英出 宫回家居住,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去世, 死因最早认为是痢疾病故,但1966年发掘李连 英墓发现,墓中只有头骨,尸身无存,使得其 真实死因陷入争4年后才由 慈禧起名连英。直到同治三年16岁时,才调 到长春宫伺候慈禧。 此时太监安得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 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 得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 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东巡抚丁宝 桢砍头

李莲英 - 为人圆滑
死因

李莲英之死说法有三:吸大烟患“烟后痢”在家病 死拜谒东陵慈禧陵,回时被人所杀。还有就是掌管 京师九门钥匙的步军统领衙门正堂江朝宗在什刹海 会贤堂请李莲英吃饭。饭后,李莲英途径后海河沿 被土匪所杀。当时李莲英家人对外坚称李莲英是病 终。隆裕太后赏银千两为其办丧事葬李莲英于海淀 区玉渊潭思济庄村。李莲英墓地方圆二十亩,有祠 堂、配殿。墓地石牌坊横额的宇是:“钦赐大总管 事公之墓”。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连英被赏戴
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 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 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 为限,慈禧却为李连英突破了祖上 传下来的规矩。
朝野议论
慈禧对李连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
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 李连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 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 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 说他陷害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 的大臣。
遗物

李莲英生前所戴的翠扳指,这枚翠扳指高 2.5 厘米,直径3厘米,色泽莹绿通透,如一汪绿 水般盈盈可爱。此物原主是恭亲王,后经慈 禧之手赏给了李莲英。这枚翠扳指现存首都 博物馆。

历史趣谈:大太监李莲英因何房中秘术竟得慈禧如此宠爱

历史趣谈:大太监李莲英因何房中秘术竟得慈禧如此宠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太监李莲英因何房中秘术竟得慈禧如此宠爱导语: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其父李玉以修鞋为生,家庭贫困。

咸丰四年,由于生活所迫,李玉就把七岁的李莲英送到了专门净身的地方净了身,两年后,李...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其父李玉以修鞋为生,家庭贫困。

咸丰四年,由于生活所迫,李玉就把七岁的李莲英送到了专门净身的地方净了身,两年后,李玉托熟人将李英泰引荐进了宫,赐名李莲英。

由于李莲英相貌俊俏,心灵嘴甜,就被留在了慈禧身边,在当时的慈禧还是懿贵妃的身份。

懿贵妃十分喜爱梳妆打扮,讲究衣着和金银首饰,还很注重发型。

可是在清宫内,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太后贵妃,都是千篇一律,几十年都没有变过的老式发型,这使懿贵妃十分厌烦。

当时的京城里正流行一种新的发式,既新颖美观又高雅脱俗,懿贵妃得知后,跃跃欲试,就让老太监给她梳这种发型,可是梳了好几次都没能是她满意,很是不开心,也就没有再提起这件事了。

一天,太监们在休息闲聊的时候,偶然说起了这件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颇有心计的李莲英把这话牢牢的记着了心中,盘算这如果自己能够梳这种新发式的话,就可以长期留着懿贵妃身边,那今后的前途将是一片大好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苦练,李莲英终于熟练的掌握了几种新式发型的梳法。

于是,他便找到了当时储秀宫的总管太监刘印成,毛遂自荐要给懿贵妃梳头。

踌躇满志的李莲英忐忑不安的跪在懿贵妃身后,从前面的镜子中仔细端详了一番贵妃的脸型,凭着前一阵子摸索出来的经验,大胆的做起了一种新式发型。

懿贵妃从镜子里看着身后这个年轻太监认真的模样,不由得产生了好感。

当李莲英梳好以后,懿贵妃大为惊喜,左右端详了半天,欣赏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宦官李莲英的生平简介

清末宦官李莲英的生平简介

清末宦官李莲英的生平简介李莲英是清末著名的太监总管,9岁入宫,侍奉慈禧太后达53年之久,李莲英这个名字就是慈禧太后赐的。

李莲英是清末著名也是最有权势的一大宦官。

原名李进喜,河北李贾村人氏,少年家境贫苦,而且这块地区多产太监,宫中有权有势的宦官均是出自李进喜家乡地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富贵全家享福,所以李父李母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入宫当太监。

据墓志铭记载,李进喜9岁入宫,入宫后先在宫中当小差,16岁的时候才被调岗服侍慈禧太后,后还改名叫李莲英。

当时有一位宦官名叫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安德海与李莲英同时进宫,但是地位悬殊却如此之大。

安德海是一个容易沾沾自喜的人,位高权重之时忘乎所以,过分张狂,最后被慈禧太后所诛杀。

李莲英从安德海处吸取经验,他深知主子与奴才的关系,这是亘古不变的,奴才就是奴才,千万不能忘了本。

李莲英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揣摩慈禧太后的喜好和脾性,做事小心谨慎,为人处世以低调谦虚,对主子恭恭敬敬,对下人仁慈宽厚,所以上得宠爱,下得人心,这也是李莲英能走这么远能有如此高成就的秘诀。

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50多年,立高位永不倒,这是李莲英的厉害之处。

李莲英善于两面讨好,生性圆滑,做事八面玲珑,最主要的是他深知自己的位置,奴才就是奴才,不管有多少实权有多少财力也不敢跨越奴才这条底线,所以他能自我保全,他能深得慈禧太后的恩宠,这就是李莲英的厉害之处。

时期,李莲英的坟墓被挖掘,打开棺材的一刻让人汗毛一竖,因为棺材中只留下了一颗头颅和一根辫子,李莲英的身体不翼而飞了。

这让人对李莲英的死不禁发出了疑问。

李莲英死之前就遭到了分尸还是死后造成的呢?据其墓志铭记载,李莲英下葬时尸身是完整的,是死后遭到了分尸。

当时李莲英的尸体发现的时候引起了一阵轰动,纷纷猜测其死亡之谜,且说法不一。

说法一:否认死于革命党人之手。

民间传说中,一种说法是李莲英是被革命党杀死的,死于辛亥革命期间。

顺治帝期间,明文规定宦官不准干预朝政,李莲英做事小心谨慎,绝不可能不能为而为之,所以他也不可能结党营私,参与党派之争。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之死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之死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之死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

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以及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

慈禧死后,李莲英再没有了靠山,于是托辞年老体衰而出宫。

于1911年3月4日死去,时年64岁。

这位昔日红极一时的李莲英,在他得势的年月里,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丧命在他的手上。

他自己的下场如何?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历史上对李莲英的死亡情况有较明确记载的是《清稗类钞·Yan寺类》一书。

该书记载说,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又受宠于隆裕太后。

李莲英的后人也一再宣称:“我祖父是善终,享年六十四岁。

”在《李莲英墓葬碑文》中也写道,李莲英“退居之时,年已衰老,公殒于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日”。

正是据此,才有李莲英宣统三年(1911年)病死的说法。

但是世人对此一直持怀疑的态度。

李莲英果真是病死的吗?要确定他的死亡之因,必须确定其墓葬情况。

只要能找到李莲英真墓,就能对李莲英是否善终作一个结论。

那么,李莲英到底葬在哪里呢?据确切的史料记载:李莲英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玉渊潭乡的恩济庄。

恩济庄地处八里庄之西,在著名的永安万寿塔的正西面。

在1966年8月挖掘该墓时,据说,李莲英朝冠中的一颗蓝宝石价值四万两白银,墓棺里还有一颗熠熠闪光的红宝石。

除了这些稀世珍宝之外,人们还发现了一个谜:在李莲英的棺木中,只有一颗孤零零的头颅骨,头上有一条三尺长的辨子,棺中却没有身躯,只有一件长袍和靴子,除头颅外连一块骨骸都没有。

从李莲英死到1966年,只有五十多年时间,如果李莲英墓被盗,那些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为什么没被盗走,却偏偏盗走了他的骸鼻?须知,一个死了多年的太监,遗骨对盗墓者来说毫无价值。

由此可推测:李莲英很可能是被砍头而死的。

据《掌宫宦官全书》介绍,李莲英之所以身首异处,共有三种说法。

历史趣谈:李莲英死因不解 李莲英的墓打开后令人吃惊!

历史趣谈:李莲英死因不解 李莲英的墓打开后令人吃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莲英死因不解李莲英的墓打开后令人吃惊!导语: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

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

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

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李莲英的尸首。

1966年,李莲英之墓被翻开,一名教师下去整理。

结果翻开棺材时发现棺内只有一颗头颅和一条辫子,身躯不见了。

上面的人听见教师的叫喊后,下面检查,个个惊愕不已。

然后对于李莲英并非死于疾病,而死于仇杀的流言就传开了。

李莲英的继孙女李乐正说,祖父死于痢疾,抱病三四天就俄然逝世。

但有专家置疑这种解说,由于按1911年3月4日来讲,正是初春时节,这个时节得痢疾让人隐晦。

李莲英为何身首异处呢?有人说他到山东索债,半路上被土匪杀戮。

有人说他在宫里开罪人太多,出宫后深居简出,但仍是被对头杀戮。

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由于李莲英出宫后还有许多人伺候他,就算大老远去山东索债,也犯不着他亲身去。

而他也不太可能被对头杀戮,由于他根本没有对头。

李莲英生性机敏而圆滑,才能够不开罪人。

李莲英从不参加朝廷内的党派之争,尽管有许多集团撮合他。

戊戌变法时,慈禧期望得到李莲英的支撑,李莲英不为所动,足见李莲英的确不参加政治。

生活常识分享。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搜狗百科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搜狗百科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搜狗百科李莲英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十七日(1848年11月12日)生。

咸丰五年(1855)8岁净身为太监。

咸丰六年(1856)9岁入宫。

咸丰十年(1860)12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随驾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13岁,咸丰帝晏驾,随两宫太后返京。

同治六年(1867)19岁,受封二总管。

同治八年(1869)21岁,安德海被杀,李莲英经授大总管。

光绪十四年(1888)40岁,随醇王视察海军。

光绪二十六年(1900)52岁,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随光绪、慈禧逃至西安。

光绪二十七年(1901)53岁,随驾还朝。

光绪三十四年(1908)60岁,慈禧归天,向隆裕献还慈禧历年赏赐。

宣统元年(1909)61岁,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

宣统三年(1911)二月初四64岁,亡。

葬于阜成门外海淀区八里庄西二里的恩济庄关帝庙北边李公祠。

进宫说法李莲英,原名李进喜,1848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

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入宫。

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的确是在咸丰七年(1857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

李莲英兄弟四人,排行老二,他父亲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业游民,由于经常帮助他一个没有子女的远方叔叔干活,后其叔父认其为子,并为其娶得一房妻子。

由于李莲英父亲勤劳耕作,李家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

其叔父去世以后,李莲英家被迫迁往北京。

在北京李莲英父母亲做制皮工作,被称为“皮硝李”。

此时李家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故李莲英入郑亲王端华府当太监。

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李莲英靠梳头发家。

实际上李莲英不是特定给伺候慈禧太后梳头的。

宫中倒是有个专门梳头的太监,“这是个比较得宠的老太监,温和、驯顺、斯文、有礼貌,永远从他的眼角皱纹里透出和乐的笑意来,伺候人不温不躁,恰到好处,让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

历史趣谈:李莲英有什么本事 让慈禧和光绪都对他信赖

历史趣谈:李莲英有什么本事 让慈禧和光绪都对他信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莲英有什么本事让慈禧和光绪都对他信赖导语:晚清的大太监李莲英,大概算是清朝太监中最知名的一位了。

他的知名,源于慈禧。

大家都知道,慈禧是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善解人意的“小李子”的晚清的大太监李莲英,大概算是清朝太监中最知名的一位了。

他的知名,源于慈禧。

大家都知道,慈禧是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善解人意的“小李子”的。

李莲英能获得慈禧的信赖,当然与他的机灵能干有莫大关系。

但又不仅仅如此。

在李莲英之前,曾有一个机灵能干的安德海,深得慈禧宠爱,可结果呢?不得好死——被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所斩杀。

丁宝桢敢杀慈禧的心腹太监,当然与他的刚正不阿、铮铮铁骨有关,但又不仅仅如此。

丁宝桢之所以敢这么做,与“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而这些支持他的领导中,就有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

换言之,安德海虽然是慈禧的好奴才,但他连同治皇帝都得罪了,得罪的其他权贵更是不计其数。

得罪了这么多人,你说他能善终吗?与安德海相比,李莲英的确算是个聪明人。

根据一些晚清大臣的只言片语,可以发现,李莲英是个特别谦虚、低调的人,换言之,他虽然是慈禧面前的大红人,但他不傲娇,不嚣张,总是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

比如,同样是面对皇帝,安德海能把同治得罪到杀心难抑,而李莲英却能让光绪对他情深意重。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因为安德海的眼里只有慈禧,没有别人;而李莲英的眼里除了慈禧,还有很多人。

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带着光绪皇帝连夜西逃。

由于跑得比较急,光绪穿得衣服比较单薄,而光绪的身子骨儿又比较弱,所以,清晨时冻得瑟瑟发抖。

一旁的李莲英看到这一幕后,立即脱下自己的生活常识分享。

李莲英其实是个好太监 他真的是被冤枉了!

李莲英其实是个好太监 他真的是被冤枉了!

李莲英其实是个好太监他真的是被冤枉了!李莲英是晚清著名的大太监,名声颇为不佳。

李莲英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是直隶河间府大城县人(今河北省)。

据说李莲英性本无赖,曾经私贩硝磺,差点被抓下狱,后来侥幸逃脱改行补鞋,因而有个绰号叫皮硝李。

清朝时,河间府盛产太监,经常有人阉割了进宫去做太监,运气好的还真的发了财,家里人也得到提携。

后来李莲英见补鞋也没有什么前途,不久便净身入宫,准备为自己和家人谋一条出路。

当时宫里有个太监叫沈兰玉的,是李莲英的老乡,他见李莲英刚进宫,又不认识人,颇为可怜,恰好这时他得到一个消息,说慈禧太后听说外边流行一种新发髻(发型),但宫里太监怎么也梳不好,慈禧太后很不高兴。

后来沈兰玉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莲英,让李莲英好好揣摩新发型的梳法,等到李莲英练得差不多了,沈兰玉便把李莲英推荐给了慈禧太后,李莲英由此展露身手,后来果然大得慈禧的欢心,而这也就是李莲英得宠的开始。

慈禧太后对梳头极为重视,甚至有发癖之嫌。

自从有了李莲英后,不管是挽髻还是簪花,慈禧太后都指定要李莲英亲自动手,不然的话,她整天都会觉得很不自在。

据《奴才小传》里说,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宠信可谓是无可复加,李莲英甚至可以和慈禧太后并坐听戏;宫里给慈禧太后做的点心,要是碰到李莲英喜欢吃的,慈禧太后往往会自己少吃或者让太监拿开留好,专门留给李莲英。

李莲英除了梳头外,更重要的本事是善于逢迎,揣测慈禧太后的心意。

李莲英性格诙谐,喜欢说笑话,虽然小时候读书少,但讲出来的笑话玲珑圆转,并不粗俗,倒也颇招人喜欢。

慈禧太后没事的时候,经常让李莲英说几个笑话来给大家解解闷,遇到这种时候,李莲英总有本事把大家逗乐,即使是说一些街面上讽刺官府的政治笑话,他也能说得委婉诙谐,让人听不出有讽刺抵触的意思。

李莲英作为宫中的总管,他对于本职工作还是颇为精明。

比如宫中物品的陈设位置和礼仪程序,李莲英无不烂熟于心,宫里的太监遇到事情往往都要向他请教。

清末大太监李连英九千岁

清末大太监李连英九千岁

1848年11月12日出生 1853年前后 李家搬迁北京,在西直门外堂子胡同开设 “永德堂李皮作坊” 1854年前后 经沈兰玉安排,进郑亲王端华府邸,改名为 李进喜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 正式入宫,拜刘多生为师,在奏事处当差 1860年5月 调到景仁宫当差,伺候婉贵人 1860年五月 随咸丰皇帝启程逃往热河 1861年8月22日清晨 咸丰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 1861年8月底 奉两宫皇太后之命,回北京给恭亲王报丧 1861年11月2日 辛酉政变开始 1861年11月8日 辛酉政变结束 1862年前后 李进喜受赏
获得慈禧宠爱的原因: 1.勤奋上进 2.深刻了解上下级关系,体会到大人物的悲欢离合 3.慈禧太后生活中的开心果,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 4.慈禧太后接受新技术的指导者 5.宫中规矩的忠实执行者
事后慈禧奖赏李连英1000两银子。
逐渐走向事安德海:童年入宫,充内廷太监,清末宦官。是刘 多生的大徒弟,李连英的师哥。由于“辛酉政变” 立下大功。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 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后,恃功自大,干预朝政, 打压恭亲王,挑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树敌众 多,他疯狂敛财,骄横处世最后落个伏诛济南, 身首异处的下场。 安德海之死 同治皇帝年逾成童,两宫欲替他那后,小安子趁机 密请,拟亲往江南,督制龙衣,山东巡抚以宦术 私出之罪处死了安德海。
• 也有人说,李莲英是被隆裕太后处死的,他死后隆裕太后 还把他的巨额财产充了公。不过,朝廷杀李莲英应该是一 个轰动一时的大事,不会没有文字的记载。还有人说李莲 英一生大量受贿于朝廷内外官员,在慈禧面前呼风唤雨得 罪了不少的人。再加上手中的巨额财产也实在是为众多的 贪财之徒侧目以待,想夺为己有。于是,李莲英在离开皇 宫后不久就被人给暗杀了。甚至还有人说,李莲英是在山 东和河北交界处被大盗给劫杀得,李莲英被大盗一刀就结 果了。他的两个侍从急着逃走,便只捡了个头回来。现在 葬在李莲英墓里的只有一个头颅,没有尸身。 • 据《清稗类钞》宦官类记载和李家的后人回忆:李莲英 并不是死于非命,而是得病而死。记载中称:孝钦殂后, 不意又为隆裕后所庇……殆其病卒,隆裕后特赏银两千 两”。李莲英的墓志铭中也说李莲英“退居之时,年已衰 老,公殒于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日”。但李莲英到底是不是 善终的呢?

李莲英怎么死的

李莲英怎么死的

李莲英怎么死的推荐文章团员示范岗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热度:入党介绍人大学生意见怎么写热度:等级晋升申请书怎么写热度:岗位级别晋升申请书怎么写热度:员工用英语怎么说热度:李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

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不过你知道李莲英怎么死的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知道李莲英怎么死的相关信息,供大家阅读!李莲英怎么死的关于李莲英之死,野史语焉不详,以“病故”,“及死去”言之。

1908年10月,慈禧太后去世,据《李氏家谱》载:“百日孝满,出宫养老。

”李莲英搬进北京棉花胡同家中,整日吃斋念佛,闭门不出。

三年后,李莲英去世。

据李家后人之说,李莲英是病死的,病因是痢疾不治,得病后三四天即殁。

但是,清史档案和墓志铭,则用了一个“殒”字,模棱两可。

1966年李莲英的墓被砸挖后,吃惊的发现棺椁里却只有一颗头颅,而不见尸骨。

只有头骨而没有尸身的李莲英,不可能是病死的。

唯一的原因,他可能死于“他杀”。

李莲英究竟为何人所杀,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

一是为革命党人所杀。

盖因他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争斗之中,支持太后,而打击帝党。

但是,也有学者反对,认为李莲英并没有参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他也不可能得罪革命党人。

关键之点,他临死之时,早已出宫三年,对于政事没有影响,杀他没任何意义。

二是为江朝宗和小德张所杀。

此说法,主要是颜仪民先生的观点。

他甚至在文章中,引用了江朝宗儿子提供的“细节”,说时任九门提督的江朝宗请李莲英吃饭,然后派人杀其于北京后海。

支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江朝宗是袁世凯的亲信,小德张则是李莲英的后任。

两个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杀了李莲英。

李莲英曾得罪袁世凯,这是事实,因此袁世凯有可能授意亲信下手;而小德张则为了争夺其遗产之事,而萌生杀人动机。

但立即有人反对此说。

有学者考据说,江朝宗宣统二年正在陕西汉中镇总兵任上,直到1912年才回北京担任北洋政府北京卫戍司令。

江朝宗远在几千里之外,并不在所谓的“九门提督”任上,怎么可能请李莲英吃饭并设局杀之呢?同时,也有人认为,小德张同李莲英,并没有共过事,两人没有利害冲突,杀人动机不存在。

清朝最受宠的太监,他救过皇帝的命也跟慈禧传过绯闻

清朝最受宠的太监,他救过皇帝的命也跟慈禧传过绯闻

李莲英是晚清最有名的大太监,但是他的名声却不太好,李莲英在入宫前,因为生活落魄,曾私贩硝磺,外号皮硝李。

后贩硝磺被抓入狱,出狱后以补鞋为生。

好友沈兰玉见他可怜,将他引进宫里当了太监。

李莲英素有篦小李之美誉,以一手漂亮的梳头功夫得到慈禧的赏识。

李莲英作为宫中的总管,他对于本职工作颇为精明。

比如宫中物品的陈设位置和礼仪程序,李莲英无不烂熟于心,宫里的太监遇到事情往往都要向他请教。

碰到宫里有喜庆等大事,李莲英最善于安排调拨,样样完成得很出色。

以至于其他王公大臣家有什么喜事,特别是慈禧太后要临幸的话,往往都要请李莲英先来指点一下礼仪和布置,以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

1886年,当北洋海军的建设初具规模的时候,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前来检视阅兵,当时慈禧太后拟派的是醇亲王奕澴,但奕澴是光绪的生父,他生怕慈禧太后猜忌他擅权,于是主动提出让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陪同前去,于是醇亲王便作为朝廷的正使、李莲英作为副使,前去视察北洋海军。

这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外出视察,这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代历史上则是第一次。

就这次出差来说,李莲英算是给慈禧太后挣了面子,也堵住了那些大臣们的嘴,慈禧太后后来也喜滋滋的说,总算我没白疼他。

庚子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西逃,一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一行人才返回北京。

在返回到保定的时候一行人停下休息,当时慈禧太后的卧室铺陈华美,供给周备,当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睡下后,走到光绪的卧室,发现里面居然一个太监都没有,只有光绪一个人对着油灯枯坐。

李莲英跪安后问:主子为何这时还不睡?光绪说:你看看这屋里,教我怎么睡?这隆冬季节,光绪屋里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竟然连被子都没有。

李莲英觉得光绪这皇帝做得真是太可怜了,他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随后便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来。

光绪回到北京后,还经常念叨这事,说:若没有李师傅,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

光绪的最后十年,经常被慈禧太后为难,李莲英也没有落井下石,有时还会给光绪一点照顾,相比其他趋炎附势的太监们来说,李莲英还算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