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更新时间:09-8-4 14:47
一、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

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

因此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

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企业均有责任把这一“必修课”作好。

二、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
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

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体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浇灌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

厂房雨水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用于补充部分生产用水。

因此,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用于以上用途的自来水用量,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特别是对北京市这样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我国古代也有典型的范例。

我国城市城区雨水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伴随着古都的建设和发展而产生的。

面对北京北海公园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作一介绍,以期对现在雨水利用有所启迪。

团城地面高出周围地面4.6米,且由青砖铺装,但城内众多的古树却生长了几百年,最大树龄已高达800余年,仍枝繁叶茂。

究其原因关键是城内具有独特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

团城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单元,地面高出北海湖水水面5.64米,因此,古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很难从地下水得到补给,只有靠天然降水。

团城总面积5760平方米,按北京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95毫米计,每年可得到天然降水量3427立方米。

除去无法控制的蒸发损失外,如何利用剩余的雨水量满足古树生长的需要,古人做了周密的考虑。

团城不像北京其他古建筑(如故宫、正阳门箭楼、鼓楼、长城及北海白塔等)一样设有地面排水明沟和在城墙上设置泄水石槽(吐水嘴),说明古人在建筑团城时就已有意将降水尽量留在城内。

团城的地面铺装与其他古建筑地面铺装不同。

团城除建筑物、古树占去部分地面外,其余地面均由青砖铺筑而成。

按形式和功能,青砖铺筑地面又分为两种:小部分由方砖和条砖铺成甬道,不渗水,供人行走;其余部分由梯形青砖铺成,铺装时大面朝上、小面朝下,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且不用灰浆勾缝用于拦蓄雨水并入渗补给砖下土壤水。

城内地下有一排水廊道,绕城布置,用青砖砌成,地面多余雨水通过9个雨箅子汇集到排水廊道。

排水廊道也用青砖砌成,在水量较小时水会通过青砖慢慢渗入到廊道周围土壤,在水量较大时水会在城东南侧排出城外。

总之,团城地面采用铺装倒梯形青砖和设置地下排水廊道的做法,充分利用了天然降水,并为古树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一技术历史悠久,思路精巧,是人类利用雨水的工程杰作,也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现代人应该让其精髓发扬光大!
雨水回收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09-8-4 14:29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自远古时期就开始收集雨水,并修建了蓄水池,迄今还有些被保留下来。

雨水利用曾经有力地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古代文明的发展。

自80年代以来,国外雨水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不近少雨国家发展较快,且在一些多雨国家也得到发展,利用范围也从生活用水向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展,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雨水。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左右。

因此雨水积蓄利用技术在我国也有很久的历史。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了许多雨水积蓄利用技术,建筑了如大窑,大口井等多种蓄水措施。

对当地的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等原因,这些措施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降雨相对集中于作物需水期分散的矛盾。

只能是被动的抗旱,农业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50年代以后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大型水利工程,修建了不少水库和灌区,解决了大面积农田的灌溉问题,从而有一段时间忽视了雨水积蓄的工作。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北方干旱日益严重,水资源日益紧缺,在国际雨水急流事业的推动下,国家又开始了重视雨水利用和水资源持续发展的研究,一些省区发展较快。

淡水资源不足,水体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淡水资源的匮乏问题更为突出。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节水系统,其推广与普及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提高废水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措施。

绿化,景观用水的主要问题为用水成本问题,很多居住区都规划设计水景,一般在节假日使用,平时不开,主要原因是利用水费太高,使水景达不到规划设计的预期效果,如果用雨水补充其景观水师哥十分有效可行的途径。

国外雨水利用情况评述
更新时间:09-8-4 14:07
目前,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收集雨水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成功做法。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对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1)美国的雨水利用。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

1993年大水之后,美国新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建立屋顶蓄水和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让洪水迂回滞留于曾经被堤防保护的土地中,既利用了洪水的生态环境能力,同时减轻了其他地区的防洪压力。

美国的关岛,威尔金岛广泛利用雨水进行草地灌溉和冲洗。

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的利用给鱼支持,如制订了《雨水利用条列》。

个条例规定了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以新开发的地区必须实现强制的“就低滞洪蓄水”。

(2)德国的雨水利用。

德国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最先进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实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利用公共雨水管道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清洗和庭院浇洒。

另外德国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

如目前德国的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设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3)丹麦的雨水利用。

丹麦98%以上的供水时地下水,但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低,一些地区的汗水层已不诶过度开采。

为此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的水源,以减少地下水的消耗。

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道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储水池进行储存。

使用利用泵经进水口德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4)日本的雨水利用。

日本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储洪池,许多城市的屋顶建有用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有些大型建筑物如相扑管,大会场,机关大楼,建有数千立方米容积的地下水池来存储雨水,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多的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做运动场。

近年来,各种雨水人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深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的修建在楼前屋后。

雨水回收的方法及雨水回收的方法及途径途径
更新时间:09-8-4 14:42
现代在新建生活小区,公园或类似的环境条件较好的城市园区,可将区内屋面,绿地和路面的雨水径流收集利用,达到更显著消减城市暴雨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小区水系统,减少水涝和改善环境等有效果。

因这种系统较大,设计方面更宽,需处理好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绿地与道路高程,室内外雨水收集排放系统等环节和各种关系。

集蓄积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积蓄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

具体讲,雨水的利用包括下列方面:
(1)雨水的积蓄利用,用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2)雨水的间接利用,将雨水下渗会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减少水涝等。

(3)雨水综合利用,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种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湿地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减少水涝,改善水环境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如果雨水利用技术发展成熟,不但可以缓解国内用水紧张的局面,还可以出口到其它严重缺水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海水淡化的费用远高于进口水的费用,五一就爱你过会对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深圳市城市社区雨水利用
更新时间:09-8-4 16:19
1 深圳市水资源现状
水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深圳市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24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属于全国严重缺水的七大城市之一。

2005年的总需水量已超过16亿立方米,如按过去的发展模式,到2010年深圳缺水将达到3.6亿立方米,2020年缺水10.2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14.1亿立方米。

但深圳本地水源仅能满足需求量的1/5左右,且深圳的大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深圳总用水的70%要靠境外东江引入。

缺水、水体污染、水安全保障成为深圳市面临的三大核心水问题。

同时深圳市又是一个降雨充沛,台风暴雨频繁的城市。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981mm,远高于全国平均径流深度314mm,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台风暴雨85%集中在每年的4-9月份。

由于降水季节不均,深圳一方面常年“叫渴”,一方面暴雨洪涝灾害常有发生。

深圳虽然是个丘陵地形,但由于濒临大海,又没有大江大河,雨水一下来,除了少数被拦截流到水库外,几乎全部流到海里了,真正留下来利用的并不多,再加上深圳的大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雨水一进河里也就很难再利用了。

深圳多年年平均蓄水利用量只有5亿立方米,仅占年均降雨量的14.6%。

每年约30亿立方米的雨水白白流失。

把雨水拦截并储存起来,留到用水高峰或者缺水季节利用,这既可缓解甚至解决深圳缺水难题,又可减轻乃至避免洪涝灾害,真可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从长远看,开发利用雨洪等非传统水源,对于深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城市社区雨水利用的现状
城市社区雨水利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了城市雨水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

据介绍,在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的不少城市,都已开始将屋顶、平台雨水收集起来,用于非饮用的生活用水,如冲洗厕所、草坪绿化、建设人工景观等。

台湾甚至做出规定,在城市新建居民住宅楼,必须要修建集雨设施。

在丹麦,每年
从居民屋顶收集的雨水,相当于居民总用水量的22%。

近几年来,城市社区雨洪利用在我国许多城市取得了进展。

例如,北京在全国较早地启动“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稳步推进雨洪利用的研究和开展,如今,已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北京市城区共建成雨洪利用工程51处,通过铺设透水路面、集雨灌溉、洗车、冲厕所、冲操场等方法,每年可收集雨水90多万立方米。

去年冬季,北京市海淀区双紫园小区告别了用自来水供暖的历史,送进家家户户暖气中的热水全部都是当年汛期小区里蓄集下来的雨水,一个冬天就能节约自来水400多吨。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大院,去年就建了一个地下蓄水池,利用汛期蓄积了大量雨水。

据介绍,工程建成大半年来,大院中2万多平方米绿地都是用雨水浇灌的,节约了自来水1200多吨。

而继北京之后,天津、青岛、上海、大连、南京等许多城市也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

3 应大力开展城市社区雨水综合利用
如何让深圳多“喝”雨水“解渴”?在我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今天,把雨水看作是一种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显得非常有意义。

按照这样的思路,深圳应确立“雨水是资源、综合利用在前、排放在后”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雨水综合利用,减少雨水排放径流。

结合深圳市自身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对雨水的综合利用:
3.1在学校、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单位里面和道路两侧,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

减少地面积水总量,并将积蓄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消防、水景景观用水等城市杂用水,也可回灌补充地下水,努力实现社区雨水零排放。

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3.2改变绿化带的模式,使其具备收水功能。

推广下凹式绿地,提高绿地草坪的雨水入渗能力
3.3建设屋面雨水集蓄与回用系统。

从屋顶收集后的雨水经沉淀和过滤等简易处理后主要用于公共场所、企业和家庭的非饮用水(如冷却循环水、地面冲洗用水、绿化用水、厕所冲洗水等)。

深圳振业城的建筑,每个房顶屋檐处的瓦片有个非常醒目的断接部分,不少购房者以为是少放置了一层瓦片,其实不然,这些屋檐边上的小沟,是雨水收集系统,它可以收集从屋顶落下的雨水,再通过管道导入整个水系统中,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为人工湖区补充干净的水。

3.4修建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

在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中,铺设雨水管道一律采用下渗管道,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人行道面采用透水砖铺设,一可下渗补充地下水,二则可以减少泄洪径流、减轻管道压力,可谓一举有多得。

3.5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

新建的工业、商业和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在这方面,国外的立法屡见不鲜,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我国其他城市已有相关做法,例如我国山东的长岛县1995年出台了雨水利用的地方规定,有力地促进当地的雨水利用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北京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类建设项目均应采取雨水利用措施。

同时北京还加快建立雨洪利用标准与规范,正加紧编制《北京市雨洪利用技术导则》和《北京市雨水利用技术规程》。

4 结语
雨洪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城市雨洪利用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成为节约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

而且,在水资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巨大障碍的今天,加强城市社区雨水利用,无疑对我们加强城市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与建筑中水系统联合运行
更新时间:09-8-5 10:3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等都很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收集装置与中水道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德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修建了大量的雨水收集装置来截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截流、渗透雨水,削减雨水的地面径流,减轻城市洪涝。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

因此近年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正着手进行南水北调工程,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

作为缺水地区不能坐等外源调水,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当地一切可能的水资源,其中城市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

目前我国对城市雨水的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补充地下水源,削减城市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雨水利用的方法
雨水利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间接利用
渗透回灌以补充地下水是雨水的间接利用方法。

一些国家的雨水设计体系已把渗透和回灌列入雨水系统设计的考虑因素。

但目前我国城镇雨水的设计体系仍是“直接排放水体”的模式,无法获得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负荷、补充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

2)直接利用
将雨水收集处理后直接利用。

主要用于城市的绿地浇灌、路面喷洒、景观补水等,可有效地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本文主要探讨雨水用作中水补充水源与建筑中水系统联合运行的存在问题。

2雨水水量及水质特点
2.1雨水水量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降雨存在时空分布不均,不同地区降雨量及降雨历时差异较大,且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雨形成的径流量也有较大的出入。

我国北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地辽阔,总
面积占全国的4O%,但水资源不足全国的lO%,且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9月,并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造成水土流失。

南方地区虽降雨较多,但降雨分配也不均。

雨水在实际利用时还要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制约,如气候条件、降雨季节的分配、雨水水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特定地区建筑的布局和构造等。

因此,在雨水利用时要根据利用的目的,通过合理的规划,
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条件下使降雨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可利用雨量对于城区雨水主要
有屋面、道路、绿地三种汇流介质。

研究表明,屋面可利用雨水径流量大、水质较好、便于收集利用,其利用价值最高。

建筑屋面可利用雨量可按下式计算:
Q=f•a•h•A•(H•10-3)
式中:Q一屋面年平均可利用雨量(1T1);f__径流系数(取0.9);
h -季节折减系数;初期弃流系数;A——屋面水平投影面积(m2);
H——年平均降雨量(n1m)。

其中季节折减系数a考虑了当地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初期弃流系数j3根据当地降雨和水质资料确定。

对北京可分别取0.85和0.87。

2.2屋面雨水的水质概况
通过对北京部分屋面雨水水质分析测定,发现屋面径流污染也比较严重。

这里仅以COD 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为例。

图1为2000年北京某院校部分屋面径流雨水COD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见,每场降雨的水质出入较大。

雨水水质不仅与降雨强度有关,也与屋面材料、空气质量、气温、
两次降雨间隔时间等因素有关。

而且从图可以看出初期径流水质较差,水质浑浊、色度大。

故雨水利用时应考虑初期弃流,初期弃流量可定为二mn:同时通过对屋面雨水水质的可生化性分析,一般BOD/COD的值在0.1--0.15,由此可见,屋面雨水可生化性较差,宜采用物化处理。

3屋面雨水用作中水补充水源与建筑中水系统联合运行存在问题分析3.1中水水源水质分析对住宅小区而言,中水水源一般可分为生活污水、杂排水(除冲厕之外的其它生活污水J、洗浴发水三种,其水质逐次渐好:目前实际工程中中水源主要是后两种水源。

对以大型公共建筑为主{本的城市建筑小区设置中水系统,可优先采用集中的洗浴污水做水源:我国及日本不同中水水源的水质情况详见表l:3.2现行中水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建筑中水工程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与工程实践。

现有建筑中水系统采用的处理流程分别以生化、物化两种方法为主,其中又以根据已有研究表明,中水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已影响到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

这些问题包括:
1)水量平衡计算不合理,从而使设计与实际处理规模相差较大,运行成本高。

2)调节池容积偏小,在运行中必须交替进行中水溢流和自来水补充。

3)水质不达标,所选工艺流程的处理能力有限,使出水不理想。

其中水量平衡是目前中水系统设计与运行不佳的一个主要问题.
3.3屋面雨水用作中水补充水源存在问题分析雨水用作中水补充水源、纳入中水系统与其联合运行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时,仍存在以生化处理工艺居多。

中水常用的工艺流程见图2和图3。

其中图2多用于杂排水为水源时,图3多用于洗浴污水为水遇到以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