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法: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坚持科学治水 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
坚持科学治水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
王忠法
【期刊名称】《学习月刊》
【年(卷),期】2008(000)020
【摘要】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水利厅党组坚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全国一流、中部领先"
【总页数】1页(P)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党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在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 陈雷
2.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在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 陈雷
3.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在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 陈雷
4.项目利水管理强水科学治水努力开创长治水利工作新局面 [J], 长治市水利局
5.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在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1日) [J], 陈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湖北保护水环境纪实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2月27日来源:人民日报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以长江、汉江,洪湖、梁子湖,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两江"、"两湖"、"两库"等为代表的湖北水系,滋养了6000多万湖北人民。武汉1/4的面积是水,武汉东湖的面积接近7个杭州西湖。水,是湖北科学发展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近些年,湖北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势头。水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2009年,湖北的全年生产总值达11330.68亿元,增长1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2009年,湖北全省河流水质符合1—3类标准的比例为84.3%,劣5类的仅占3.7%,明显好于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水平;湖泊、水库的水质符合2到3类标准的水域比例占54.6%。重点关注水体中,梁子湖水质达2类,为国内保护最好的淡水湖之一,洪湖水质由4类改善为3类。2009年11月,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湖北召开,5000多位国内外顶尖水环境专家齐聚一堂。湖北交给世界的答卷,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堵——舍得"牺牲",切断黑色GDP在湖北,"梁子湖"大闸蟹是人们大快朵颐的首选。这不仅因为蟹肥肉美,更因为人们知道,"梁子湖"大闸蟹是清水里长的,纯"绿色",无污染。2009年6月,对水质格外挑剔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在梁子湖大面积出现,印证了梁子湖水质的优良。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上世纪90年代,由于过度围网养殖鱼蟹,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趋势。2003年监测数据显示,占有湖泊1/3面积的鄂州水域水质为4类。保护梁子湖迫在眉睫。但是,梁子湖沿岸有武汉、黄石、咸宁、鄂州4个市,跨区域、多部门治水,向来是个"老大难"。2004年4月,武汉、黄石、咸宁、鄂州共同签署《保护梁子湖协议》,创新机制,联手治湖。拆除围网,是首要任务。2006年3月至今年年初,湖北省政府先后对梁子湖展开4次大"拆围",共拆围网4万多亩,整个湖泊的围网将于今年拆除完毕。此外,沿湖各市还痛下决心,关停了20余家污染企业,整顿关停了40家滥采滥挖的非金属矿山。鄂州独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非金属矿膨润土进行深加工的企业,税收占到鄂州市梁子湖区税收总额的60%以上。2005年以前,这家公司每年约有100万吨废水排入湖中,曾导致污水入湖通道——谢埠港整条河里鱼虾绝迹。"对梁子湖区这个农业区来说,独峰公司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企业,但为了保护梁子湖,我们还是坚决关停了。"鄂州市环保局局长刘军说。湖北省环保厅表示,湖北治水就要做到"舍得":舍得牺牲非绿色发展速度、舍得牺牲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针对面源污染,2007年,湖北省财政安排经费4900万元,实现洪湖拆除围网13万亩,原定3年拆完的围网提前一年拆完;武汉市发布湖泊珍珠养殖"禁养令",清除14287亩水面的珍珠养殖。针对点源污染,近3年来,全省关闭"九小"( 小造纸、小水泥、小火电、小炼铁、小炼钢、小酒精、小味精、小柠檬酸、小印染)企业数百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幅连续2年居中部前列。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向着清洁化、低碳化的方向迈进。疏——舍得投入,创造绿色GDP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法自然,休养生息。近年来,武汉、荆州、黄石等市秉承这一理念,接连"大手笔"治湖。武汉采用先进的生物治水理念,对汉阳月湖进行整治,进而与汉江贯通,月湖水质由劣5类升至4类。此后,武汉加紧推进汉阳6湖连通工程。今年,湖北省申报的《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总体方案》获批,工程总投资158.72亿元,实施期为12年。"湖泊是有生命的,生态水网是湖泊的生命脉络。生态水网的构建,有利于恢复江河湖泊季节性水文与生态联系,增强湖泊生物多样性,实现湖泊向自然的真正回归。"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表示,"大东湖生态水网"建成后,整个大东湖区域将形成一个436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湖泊生态湿地群,彰显武汉市滨江滨湖特色,实现人水和谐共生。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提出的治湖思路是:"清淤截污、连江接湖、修桥铺路、显城露水",即在治污截污、疏浚清淤基础上,生态补水,引水入城,重建自然生态,美化沿河景观,做到水系贯通、河清岸绿。5年来,荆州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185家、关停取缔违法企业147家,建成了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工业污染源头控制成效显著。黄石市在5年内,将投资23.6亿元,恢复其城中湖磁湖的水质。"引水治污"会不会成为污水的"转移"?不少人有这样的担心。事实上,湖北各地在治水过程中也极力避免这一现象。在"引水"的同时,武汉等地均上马了截污设施和污水处理厂。近3年,武汉市对城区40个湖泊实施截污,投资8亿多元,关闭38个湖泊的176个排污口,年内将实现中心城区湖泊全部截污。荆州今年也投入200万元清淤,并截断排污口,古城内污水将不再排入护城河。目前,荆州运行和在建的污水处理厂13座,城市的污水处理率由39%提高到了70%。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江河湖泊,污染容易治理难。这也是世界湖泊大会上各国官员和专家的共同感受。治水,必须依靠科学。梁子湖治理,是湖北湖泊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于丹,自1992年起,就扎根梁子岛,带领学生一起栽植水草,利用某些水草对污水的净化能力探索生态治污的路子。17年间,他们硬是在湖底种下了20万亩水草,形成覆盖湖底八成区域的"水下草原和森林",使梁子湖重现清澈秀美。2008年以来,武汉市在湖泊治理中,也开始引入"微生物修复水体污染"技术,即投放菌剂到被污染的湖水中,让细菌"吃掉"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试验证明,投放治污菌剂4个月后,武汉北湖、菱角湖、莲花湖、紫阳湖等湖泊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的指标即有所降低。此外,武汉市还因地制宜采取了水生植物定植、湖滨人工湿地、藻类控制等技术手段,加快湖泊生态恢复。体制机制的创新同样重要。为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控制污染工程上马,湖北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规定》,对湖泊实施保护性区域限批。通过行政区域限批、流域限批、企业集团限批等措施,对污染严重的地区和单位实施惩罚性限批,同时,对湖泊一些重要生态敏感区实施保护性区域限批。湖北省将梁子湖流域定位于限制开发区,拟对梁子湖流域19个乡镇,实行建设项目保护性区域限批;武汉市对汤逊湖区域涉水项目进行限批。政府直接投资之外,湖北还积极探索利用"经济杠杆"保护水环境。湖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排污费征收改革,按照核征分离、过程公开、使用核查的原则,委托地税部门征收排污费,将过去"排污费由环保部门负责核定和征收"改为"环保部门负责核定、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将"环保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模式改为"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监管",形成环保、税务、财政三部门联动的排污费核定、征收及使用机制。湖北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工作还被纳入国家试点。2008年3月,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挂牌成立,正式推开了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的政策,目前已成交主要污染物排污权2000余吨,总成交金额近万元。(记者顾兆农田豆豆)。
湖北:奋力推进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
湖北:奋力推进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王忠法【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24【总页数】1页(P77-77)【关键词】水利工作; 湖北; 水利改革; 水利建设; 跨越发展; 中央【作者】王忠法【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92011年,湖北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水利改革发展大局,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大兴水利建设热潮,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二五”湖北水利跨越发展的“开门红”。
精心谋划水利强省建设。
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省委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全省已有87个市(州)、县(区)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或意见。
成立了“湖北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了全省水利工作暨秋冬春水利建设动员部署会议,吹响了建设水利强省的进军号角,提出了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勾画“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工程配套、管理精细,水旱无忧、灌排自如,配置合理、节水高效,河畅水清、山川秀美,碧水长流、人水和谐”的水利蓝图。
突出加强水利规划前期工作。
省政府研究印发了《湖北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拟定了投资总规模达1558亿元的“十二五”前期工作分年滚动实施方案,确保全省未来5年年均300亿元以上水利投资规模。
通过逐步完善区域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促进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切实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水问题,为促进湖北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截至10月底,拟报中央立项水利项目83项,落实2011年水利前期工作经费22094万元。
深入落实治水兴水政策措施。
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积极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涉水财政专项资金。
湖长制:“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的体制保障
C H IN A W ATER RESOURCES2018.1特别关注_____________湖长制院野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的体制保障周汉奎湖北省水利厅厅长湖北省湖泊局局长201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山水林田 湖草系统治理、维护湖泊健康生命的重大制度创新。
这 对于“千湖之省”的湖北更是机遇难得、意义非凡,必将 有力促进我省湖泊治理保护,促进湖泊自然、生态功能 恢复,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湖泊环境和谐共生。
作为“千湖之省”,2012年湖北省就在武汉市开始探索试行湖长制,2014年在全省全面推行,2017年全面深化。
通过湖长制改革,全省湖泊水域岸线基本稳定、生态系统 逐步恢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受到人民群众好评。
湖北虽 然探索湖长制先行几年,但对照中央湖长制《意见》精神,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 策部署和《意见》要求上来,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湖长制模 式,为“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提供体制保障。
稳步推进湖泊外排能力、湖堤加 固、涉湖闸站改造,补齐湖泊工程短板,消除湖泊防洪安全 隐患的同时,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构建“布局合理、生 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 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 度,突出湖泊生态功能建设,加快推进退渔还湖、退田还 湖、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湖泊保面 (容)积、保水质、保功能、保生态、保可持续利用的“五保”目标。
开展划界确权、水域岸线登记,落 实湖泊保护区范围。
探索湖泊网格化管理,运用好湖泊卫 星遥感监测系统,提高湖泊监督执法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 统一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实行湖泊动态监管,打击涉湖 违法行为,为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湖长制提供强有力执法 保障。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王忠法
【期刊名称】《湖北水利》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阐述了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勾勒了2049年湖北水利的美好愿景,探寻了实现水利强省的行走路径.
【总页数】7页(P1-7)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武汉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湖长制:“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的体制保障 [J], 周汉奎
2.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 [J], 王忠法
3.打造河湖长制“湖北样板” 促“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J], ;
4.湖北新政: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J], 何光伟
5.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湖新记】湖北: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千湖新记】湖北: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因处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北岸,故称为湖北。
在长江、汉江的冲击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形成“江汉湖泊群”。
故湖北又以“千湖之省”著称。
海拔1700多米的大九湖,茂密郁葱,云雾氤氲,波光潋滟,仙境一般。
【开篇语】守望·湖泊千湖之省。
湖北,以湖为家园,以湖著称于世,以湖传承子子孙孙。
千湖之省,是美誉,是赞许。
这一最突出的生态名片,我们引以为傲。
礼赞千万,不多;歌颂千万,不够;祈祷千万,也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敬畏与爱戴!沧海桑田。
察之省之。
今天,让我们再重新审视这片曾明珠点点的土地:统计上,我们现仍存有千余大小湖泊;而实际上,数量递减了、面积退缩了、水质退化了……这是我们的生态欠账。
今天,我们当猛醒——我国首个关于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已正式实施,首批 308个湖泊保护名录发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必须擦亮我们的生态名片。
我们,必须呵护我们的家园根柢、守卫我们的文化源流、营建我们美好的世代之梦!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湖北、美丽湖泊。
人与湖,生死同体、福祸与共。
当岸芷汀兰,波光映面,锦鳞翔底,水草摇曳,人水和谐,诗意栖居——这就是我们的理想:千湖更新。
《千湖新记》大型系列报道以深入实地采访报道的方式,全面梳理湖北省主要湖泊(含天然湖泊、人工湖)现状,用历史的回望和现实的观察展望湖泊未来,营造爱湖、护湖、亲湖的地域特色文化,形成珍惜湖泊、建设美丽湖北的社会风尚,让湖泊保护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推动湖泊保护与管理工作深入持续发展。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助力水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助力水环境保护工作纪实作者:丁爱萍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5年第17期文·图/丁爱萍湖北坐拥千湖,两江交汇,有“干湖之省”美誉,又是三峡大坝库区和南水北调水源地所在地,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湖北湖泊面积锐减、水质堪忧、功能衰退。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刚性“护水”,先后出台了四部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2014年9月24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湖泊保护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正如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赴湖北检查情况通报会上所言:“湖北湖泊众多,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大,水资源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优”于水又“忧”于水湖北因“湖”得名,以水闻名,“千湖之省”是荆楚最响亮的名片之一。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境内26个县市,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流经13个县市,流程858公里。
除长江、汉江干流外,河长5公里以上的省内各级河流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
同时,境内湖泊众多,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
洪湖、梁子湖等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
此外,湖北境内池塘、湿地、温泉众多,水域总面积占我国内陆水域总面积5%,位居全国前列。
美誉背后,是被掩盖的水资源短缺现状。
湖北省水危机,首先是资源短缺。
湖北省水资源总量102 7.8亿立方米,只占全国的3.5%,人均水资源量1732立方米,列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平均值,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警戒线。
其次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常常是春夏防洪,秋冬抗旱。
水资源年际变化也很大,丰水年与枯水年水资源量常常相差近10倍,有的地方甚至相差15倍。
第三是地域分布上也差异很大,鄂西北山区还有数百万人经常缺水吃。
第四是长江、汉江过境客水年平均多达6338亿立方米,但多以洪水形式出现,难以有效利用。
让千湖之省再现往日秀美与生机
湖北政协2021年第1期刘峰委员代表省农工党发言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有效抓手和有力举措。
“十三五”以来,我们在河湖水系连通、湿地保护与修复、物种保护与生物资源养护、生态调度、过鱼设施设计建设、人工增殖放流、实行禁渔制度、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生态修复实践稳步推进。
如以涨渡湖、洪湖、天鹅洲长江故道为示范点的“重建江湖联系、恢复长江生命网络”项目,大东湖生态水网等一批重点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取得了很好成效,得到人民群众交口称赞。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省生态修复的系统性、针对性还不强,河是河、湖是湖,河湖水系中断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依然存在,追根溯源、系统治理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
要修复湖北水生态,就要坚持系统治理,让江湖连通、让水系流动,让千湖之省在山水环绕中再现往日的秀美与生机。
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充分认识构建河湖水系连通网络体系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大意义,尽最大努力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
二、加强监测和研究,为原通江湖泊水系再连通提供科学支撑。
设立科技专项,更大力度加强监测站网建设,全面开展原通江湖泊基础数据调查,加强基础资料和成果收集与整理,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深入开展江湖关系演变规律研究,准确分析江湖阻隔对防洪、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的影响,精准研究水系连通的科学方案,为实现江湖连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三、加强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江湖连通工程。
在国家和湖北省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总结经验,科学制定湖北省河湖水系连通规划,认真谋划项目,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推动湖北区域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立项一批省内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项目。
湖北水利: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构筑坚实的水保障体系
湖北水利: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构筑坚实的水保障体系
王忠法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8(000)024
【摘要】@@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利工作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水利工作坚持把改革作为水利发展的动力,不断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千方百计落实改革政策,积极探索现代水利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湖北水利工作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力加强水利法治建设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陈雷
2.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水润水美水兴三秦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J], 王锋
3.扎实有效做好水政工作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在2016年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J], 李鹰;
4.大力推进水利法治建设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2014年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2014年4月15日) [J],
5.大力加强水利法治建设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陈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长制:“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的体制保障
湖长制:“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的体制保障
周汉奎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18(000)001
【总页数】1页(P6)
【作者】周汉奎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 [J], 王忠法
2.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 [J], 王忠法
3.打造河湖长制“湖北样板” 促“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J], ;
4.湖北新政: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J], 何光伟
5.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王忠法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10(000)013
【摘要】@@ 在200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水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近,水利部正在就"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及"三条红线"技术指标征求意见,标志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式启动.
【总页数】4页(P28-30,48)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430072,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J], 哈尔滨市水务局
2.以考核之力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 [J], 刘肖军;郭旭维
3.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J], 卫臻;
4.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邗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J], 张兴恩;
5.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J], 文丽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奋力推进湖北水利跨越发展
奋力推进湖北水利跨越发展王忠法【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2(000)024【总页数】1页(P63)【作者】王忠法【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正文语种】中文2013年,湖北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发有为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坚持防汛抗旱中心、粮食安全大局、民生水利重点、生态水利方向、改革创新动力,奋力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数说”湖北水利:“六大工作”促发展倾情服务“三万”挖堰塘活动。
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基本实现每个村民小组整治一口当家塘。
全省共投资61.4亿元完建各类小型水利设施30.4万处。
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抗旱救灾保丰收,累计抗灌农田454万亩(30.27万hm2),占受旱农田总面积的71%;全部临时解决85.2万人饮水困难。
防洪抗灾保平安,累计排水入江约30亿m3,减轻了150万亩(10万hm2)农田渍涝威胁。
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出台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
确立了全省水资源严格管理“三条红线”。
加快推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和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
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每亩地少施一斤化肥、少撒一两农药、少用一方水的“三少”活动。
大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去冬今春共投资223亿元,开工35万处,完成土石方10.8亿m3,出动机械台班800万台套,已完成258万农村居民和68万农村师生饮水安全建设任务。
实现了资金投入、工程总量、机械台班数三超历史。
大力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新开工的1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有3座已基本完工,587座小(1)型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已开工的754座重点小(2)型水库有296座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纳入国家近期治理规划的12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第一批52个项目已基本完工,第二批73个项目已陆续开工。
列入国家规划的70个山洪灾害防治县已基本完建。
切实加强农田灌排设施建设。
做好“千湖之省”水上文章着力推进湖北旅游深入发展
做好“千湖之省”水上文章着力推进湖北旅游深入发展
马大强;王润涛
【期刊名称】《湖北经济》
【年(卷),期】2001(000)006
【总页数】4页(P4-7)
【作者】马大强;王润涛
【作者单位】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湖北省政府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63
【相关文献】
1.让“千湖之省”碧波流——湖北省推进污水处理工作纪实 [J], 胡贵玉;杨贝
2.宣传湖泊保护捍卫“千湖之省”美誉——湖北省“爱我千湖”活动调研成果报告 [J], 甘齐顺;
3.“千湖之省”旅游后发优势明显——访湖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任雪涛 [J], 楼方芳
4.做好实现“中国梦”湖北篇的大文章——关于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几个问题[J], 无;;;
5.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奋力推进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
湖北:奋力推进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
王忠法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11(000)024
【摘要】2011年,湖北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同绕水利改革发展大局,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大兴水利建设热潮,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二五”湖北水利跨越发展的“开门红”。
【总页数】1页(P77)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实现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专访四川省委农工委主任张宁 [J],
2.加快实现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的新跨越 [J],
3.打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础奋力助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J], 四川省人民政府
4.推进四川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 [J], 冷刚
5.湖北:奋力推进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 [J], 王忠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动湖北水利实现新跨越
推动湖北水利实现新跨越
王忠法
【期刊名称】《政策》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2011年1月12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
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省委首次以"一号文件"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0
【相关文献】
1.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成效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在全区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J], 杨焱
2.大兴水利服务民生努力实现湖北水利科学发展新跨越 [J], 李鸿忠
3.推动湖北工业实现新跨越——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J], 吴新民
4.推动湖北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J], 无;
5.担当作为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湖北省召开第十六次全省民政会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珍惜每一滴水保护好每一个湖泊
珍惜每一滴水保护好每一个湖泊
王忠法
【期刊名称】《水政水资源》
【年(卷),期】2012(000)A02
【摘要】盛世兴水,盛世治湖:我省颁布实施《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部署,全省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是建设“五个湖北”,着眼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
作为水利人,我们倍感使命重大,一定要抢抓机遇,履行职责,发挥职能,把湖泊保护好,把水资源利用好,为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水利支撑条件。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相关文献】
1.珍惜每一滴水 [J], 郑欣茹
2.珍惜每一滴水 [J], 郑欣茹
3.珍惜每一滴水 [J], 郑欣茹
4.珍惜每一滴水 [J], 郑欣茹
5.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 [J], 管序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抢抓深化改革机遇全面推进湖北水利发展
抢抓深化改革机遇全面推进湖北水利发展
王忠法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2013年,湖北省水利厅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水利发展,各项工作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总页数】1页(P96)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抢抓两个利好机遇推进湖北省老有所养民生要计--对湖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2.面向新世纪抢抓新机遇全面推进湖北农垦的改革与发展——省农垦总公司经理,
3.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和省直管机遇永城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和直省管机遇永城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和省直管机遇永城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保障
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保障
王忠法
【期刊名称】《学习月刊》
【年(卷),期】2006(000)018
【总页数】1页(P)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厅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13
【相关文献】
1.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有力保障 [J], 韩乃义
2.扎实开展机关党建工作为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新跨越提供坚强保障——在2010年厅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J], 杜昌文
3.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宋继峰同志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4.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为推进我省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全省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J], 徐春太
5.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黑龙江省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J], 李镇西;高再胜(摄影);刘俊成(摄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放思想 创新驱动 开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新征程
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开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新征程
王忠法
【期刊名称】《水政水资源》
【年(卷),期】2014(0)1
【摘要】本文回顾总结了2013年湖北省水利工作,分析研判水利面临形势,并就如何深化水利改革和做好2014年全省水利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王忠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厅,武汉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9
【相关文献】
1.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开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新征程 [J], 王忠法
2.找准新方位把握总基调开启江西水利改革发展新征程——2019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罗小云
3.《瞭望》新闻周刊专访鄂竞平部长:开启水利改革发展新征程 [J],
4.《瞭望》专访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开启水利改革发展新征程 [J],
5.《瞭望》新闻周刊专访鄂竟平部长:开启水利改革发展新征程 [J], 《瞭望》新闻周刊;李亚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忠法: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编者按】5月21日,省委办公厅《决策参考》第21期摘要刊发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署名文章《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
该文阐述了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勾勒了2049年湖北水利的美好愿景,探寻了实现水利强省的行走路径。
现全文刊登如下。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关于湖北水利强省建设的思考王忠法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我们的祖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那时的湖北,重要战略支点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那时的湖北水利,理应实现历史性大跨越,从中部领先的水利大省跃身全国一流的水利强省。
一、建设水利强省是湖北特殊省情赋予的历史使命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滨水而生,受水滋养,治水而盛。
水是湖北最大的资源禀赋、最大的发展优势,同时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治水兴水历来是湖北人民繁衍生存的第一要务、繁荣发展的命脉所系。
(一)水利是湖北生态之魂湖北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江、河、淮、汉”或从这里发源汇流,或在这里蜿蜒流淌。
随县的桐柏山是华夏风水河淮河的发源地。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省境,流程1151公里;最大支流汉江由西北向东南斜插过境,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汇入长江,流程932公里。
两江交汇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沃野田畴,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水产养殖基地,成就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名。
除长江、汉江外,湖北还有集水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1232条、总长4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
密如蛛网的江河水系犹如一条条动脉血管,给荆楚大地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丰厚滋养。
江汉平原古称云梦泽。
在现存的755个较大的湖泊湿地中,洪湖和梁子湖的面积都在300平方公里以上。
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是杭州西湖的6倍,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昭示着东湖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湖北境内的人工湖(水库)有6400多个,大型人工湖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总库容29 0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水源。
(二)水利是湖北为政之要“为政之要,其枢在水。
”纵观我国历史,举凡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
从先古时代的大禹,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到康熙、乾隆,每一个有作为的君王都把治水作为富民安邦的重要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荆楚发展史堪称一部治水患、兴水利的奋斗史。
从传说的“神农九井”开始,湖北已有4000多年的治水史。
春秋战国时,楚人开始兴修水运、灌溉等工程。
秦汉至明清,湖北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了白起渠、荆江大堤、襄汉漕渠、鄂州民信闸、武汉张公堤等一大批著名的水利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的第一个大规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就是荆江分洪工程。
湖北历来重视治水兴水工作,经过建国以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初步建成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
1.7万公里堤防、6459座水库、43个分蓄洪区、5.2万处泵站、2.3万座涵闸、557个万亩以上灌区、3690万千瓦中小水电装机,数以万计的水利工程设施,保障着荆楚大地的岁岁安澜、五谷丰登。
我省干堤长度、大型水库座数和大型排灌泵站装机容量均居全国首位,实现了由“水患大省”向“水利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把长江蕴藏的巨大能量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全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秦岭巴山的洁净水源汇聚到丹江口、配置到京津冀,形成了“三峡之电全国享用,湖北之水全国受益”的新格局。
1998年大水后国家举国债、投巨资整治的长江干堤,犹如千里水上长城、千里绿化长廊、千里沿江景观、千里防洪通道,发挥着防洪安全屏障、特色经济轴线和生态文明丝带等多重效益,将沿江人民从暴雨洪水的威胁和繁重的防汛抗洪劳务中解放出来,为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生产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和生态环境的逐步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水利是湖北民生之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和新中国六十多年治水的伟大实践,彰显出水利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大意义。
可以说,水利兴则天下定,水利兴则百业旺,水利兴则人心稳。
我国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 1%人口的吃饭问题,水利作用巨大、居功至伟。
对湖北来讲,水利兴衰更是决定着民生福祉、社会安定。
但是,审视现状,我省在水安全上仍突出存在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令人堪忧。
一忧水“多”,防汛不安全。
我省是行洪走廊、蓄水袋子,每年要承纳长江、汉江上游及洞庭湖、湘、资、沅、澧共140万平方公里的过境客水,过流量达7000多亿立方米。
建国以来平均6年就会发生一次重大洪涝灾害,每年汛期长达6个多月;若要防御长江1954年型特大洪水,湖北需承担分洪任务370~420亿立方米,占中下游分洪总量的60%~70%。
虽然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荆南四河堤防、汉江干堤、连江支堤防洪能力较弱,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较低,湖泊堤防基础较差,分蓄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也比较滞后,水库、涵闸、泵站病险还比较多。
1954年和1 998年的长江大洪水给我们以惨痛教训,警示我们洪涝灾害依然是湖北的心腹大患,必须始终把防汛抗灾作为天大的事来抓。
二忧水“少”,供水不安全。
湖北同样备受干旱缺水的困扰,不仅鄂北、鄂西北一带素称“旱包子”,是十年九旱之地,而且山丘岗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也屡遭旱灾侵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干旱缺水问题正由资源型缺水向污染型缺水发展,严重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全省现有重点缺水城市25个,其中污染型缺水城市5个,守在水边无水喝已不再是危言耸听。
三忧水“缺”,粮食不安全。
农谚讲,“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
我省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脆弱,成为影响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软肋。
全省水利设施总蓄水能力、灌排效率衰减率达40%以上,有40%的农田不能保收,还有60%的农田只能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维护粮食安全,必须加强灌排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田灌溉缺水问题。
四忧水“脏”,生态不安全。
长江、汉江干流水质尚好,但沿江城市近岸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带,汉江及其支流多次发生“水华”。
中小河流超三类河段长度占评价河长的2 2%。
部分水库及供水水源地水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土流失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占版图面积的33%。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想因水无忧,就必须从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高度看待水利建设,着力解决水“忧”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治水兴水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大福祉。
(四)水利是湖北兴盛之基“兴鄂必先治水。
”治水害、兴水利对湖北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据统计,全省50%的人口和耕地、88%的农业产值、78%的工业产值以及武汉、荆州等重要城市和京九铁路、京珠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受到洪水直接威胁。
水患问题不解决,发展经济必然深受制约和羁绊。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投资环境,洪水泛滥、污水横流、缺水干旱都是投资的硬伤,都会让客商望而却步。
湖北在全国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建设水利强省,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这是中央领导对湖北的深情嘱托,也是荆楚人民对水利工作的殷切期盼。
尤其是随着三峡大坝下游水生态环境问题、汉江中下游水生态修复问题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点湖泊生态水网构建问题、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日益凸显,湖北在水生态环境建设上的责任和压力空前增大,在全国的典型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正是囿于特殊的水情、特殊的作用,我们必须肩负起水利强省建设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湖北水利由大到强的新跨越,进一步铸生态之魂、强为政之要、固民生之本、筑兴鄂之基,为打造“五个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水利强省建设愿景:不再因水而忧,势必因水而兴,终将因水而美我们期盼到2049年,湖北全面建立功能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合理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自然生态的水资源环境保护体系、科学规范的水利管理体系,一个“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工程配套、管理精细,水旱无忧、灌排自如,配置合理、节水高效,河畅水清、山川秀美,碧水长流、人水和谐”的水利强省建设愿景终将变成现实。
布局科学、功能完善,水工程体系全面构建。
全省城乡水利相统筹、区域水利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无论是事关防汛安全的堤库闸站工程,还是保障供水安全的蓄引提灌工程,亦或是确保生态安全的河流调水、湖泊保护、江湖连通、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等工程,都适得其所、建成达标,运行良好、功效完备。
届时,必将从总体上破解“水多、水少、水缺、水脏”的困局,对水的需求随时发生、随时解决,有求必应、有效满足。
工程配套、管理精细,水管理有序有效。
全省水利工程配套不全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个结构完整、管理规范、操控灵活、运用精细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在水利管理上大显身手。
大至水库泄洪,小至斗渠进水,闸门启闭多少、水深流量几许,都能精准预设,即时指控。
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面建成花园式的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水利建设市场规范、有序、健康。
全省经营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全面走向市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现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通过各类水利工程综合调度、联动运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至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供排水需求有效兼顾,蓄水、泄水、调水有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有效配置,水利综合效益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水旱无忧、灌排自如,水安全保障有力。
全省城乡人民少有洪患之虞、缺水之忧,城区“看海”、农村“看淹”的景况不复再现。
即使出现突发大范围洪涝、大面积干旱,也能在最短时间处置,最大限度减轻危害。
大江大河及其支流、重要湖泊堤防、大小水库全面整治达标,功能有效发挥。
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恰处其位,塘清渠畅。
通过“大”、“小”结合,联合运用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等大型输配水工程和小型应急水源工程,彻底走出干旱缺水困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送水到家,农民告别饮水难、饮水脏的历史。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用水协会等新型主体普遍建立并发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力军作用。
届时,水旱风险控制能力大大加强,荆楚大地洪能防、涝能排、旱能抗、饮能安的新格局真正形成。
配置合理、节水高效,水资源价值体现充分。
全省不同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与其自然禀赋、经济社会条件相匹配,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利工程“实”的调度和水权市场“虚”的调度,水资源真正做到城乡统管、科学配置,合理流动、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