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习题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黄帝内经》是以下哪部医学典籍的简称?A.《素问》B.《灵枢》C.《素问》和《灵枢》D.《伤寒杂病论》答案:C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A.黄帝B.岐伯C.张仲景D.华佗答案:B3.《黄帝内经》中“五脏”指的是哪五个器官?A.心、肝、脾、肺、肾B.心、肝、胃、肺、肾C.心、肝、脾、胆、肾D.心、肝、脾、肺、胆答案:A4.《黄帝内经》中“六腑”指的是哪六个器官?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C.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胰脏D.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5.《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三焦”是指什么?A.三个不同的脏腑B.三个不同的经络C.人体内的三个主要区域D.人体的三个主要器官答案:C6.《黄帝内经》中“五行”理论将人体与自然界的哪五种元素相联系?A.金、木、水、火、土B.金、木、水、火、风C.金、木、水、火、雷D.金、木、水、火、电答案:A7.《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春、夏、秋、冬B.风、寒、暑、湿C.喜、怒、忧、思D.酸、苦、甘、辛答案:A8.《黄帝内经》中“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酸、苦、甘、辛、咸B.酸、苦、甘、辛、淡C.酸、苦、甘、辛、甜D.酸、苦、甘、辛、辣答案:A9.《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腑”指的是什么?B.组织C.系统D.经络答案:A10.《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络”是指哪些经络?A.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B.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任脉、督脉C.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D.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主要论述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理、病理2.《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平衡有关。
黄帝内经试题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在哪个朝代?A. 春秋战国B. 汉代C. 唐代D. 宋代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脏”?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3.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以下哪项不属于“六腑”?A. 胃B. 大肠C. 膀胱D. 脑答案:D4. “阴阳五行”学说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五行”指的是?A. 金、木、水、火、土B. 风、热、湿、燥、寒C. 心、肝、脾、肺、肾D. 魂、神、意、魄、志答案:A5.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四气调神”是指什么?A. 调节人体四种基本气质B. 调整人体四季的精神状态C. 调整人体气血的四种运行状态D. 调节人体四种基本情绪答案:C二、多选题1.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方法包括哪些?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不妄作劳D. 情志内伤E. 适当运动答案:A、B、C、E2.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健康?A. 气候B. 饮食C. 情绪D. 地理环境E. 遗传因素答案:A、B、C、D、E三、判断题1. 《黄帝内经》主张通过药物治疗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错)答案:错2.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对)答案:对3.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经络”是指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概念。
答:《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情志调摄等手段,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根据《黄帝内经》,请简述“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黄帝内经》认为情志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会对人体的脏腑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影响健康。
例如,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等。
因此,调和情志,保持心态平和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面。
29道《黄帝内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29道《黄帝内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黄帝内经》包括()。
A. 《素问》B. 《灵枢》C. 《素问》和《灵枢》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黄帝内经》主要论述了()。
A. 人体生理病理B. 疾病诊断治疗C. 养生保健D. 以上都是答案:D3.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观念。
A. 整体观B. 平衡观C. 恒动观D. 辩证观答案:B4.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四季养生原则不包括()。
A. 春捂秋冻B. 夏养长C. 冬养阴D. 秋养收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关于情志与健康的观点()。
A. 怒伤肝B. 喜伤心C. 思伤脾D. 恐伤胆答案:D6. “五谷为养”中的五谷不包括()。
A. 稻B. 黍C. 稷D. 豆答案:D7. 《黄帝内经》中认为睡眠与()密切相关。
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A8. 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人的生长发育以()为周期。
A. 5 年B. 7 年C. 10 年D. 12 年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经络()。
A. 十二经脉B. 奇经八脉C. 十五络脉D. 三十二经脉答案:D10.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的是()的重要性。
A. 预防疾病B. 治疗疾病C. 养生保健D. 锻炼身体答案:A11. 《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强调()。
A. 五味调和B. 过食肥甘C. 偏好辛辣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2. 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是()。
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千金方》D. 《本草纲目》答案:B13. 《黄帝内经》中把人体看作一个()。
A. 孤立的个体B. 与自然无关的存在C. 有机整体D. 简单的组合答案:C14.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对脉象的描述()。
A. 浮脉B. 沉脉C. 滑脉D. 方脉答案:D15. “久视伤()”。
A. 血B. 气C. 精D. 神答案:A16.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方法不包括()。
黄帝内经《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内经选读》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单选题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A、《史记·扁鹊传》B、《七略》C、王叔和《脉经》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B)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温病条辨》(A)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C、刘歆D、刘向E、王冰(B)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A、战国B、东汉C、西汉D、战国至秦汉E、秦汉之际(D)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B、刘歆的《七略》C、司马迁的《史记》D、《后汉书》E、《吕氏春秋》(A)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A、《黄帝内经》B、《针灸甲乙经》C、《难经》D、《伤寒杂病论》E、《脉经》(D)7、《灵枢》之名始自()A、唐朝王冰B、东汉张仲景C、晋代皇甫谧D、西汉刘向E、西汉刘歆(A)10、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D)11、《黄帝内经素问》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其注家是()A、杨上善B、王冰C、张介宾D、马莳E、林亿(B)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D、《黄帝内经太素》E、《类经》(C)15、《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是()A、王冰B、张介宾C、吴崑D、马莳E、杨上善(E)16、《类经》的作者是()A、王冰B、张介宾C、张志聪D、马莳E、高士宗(B)19、《内经知要》的作者是()A、李中梓B、丹波元简C、汪昂D、吴崑E、杨上善(A)2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A、《内经知要》B、《黄帝内经素问》C、《黄帝内经太素》D、《黄帝内经素问集注》E、《类经》(E)23、被称为《灵枢》第一注家的医家是()A、王冰B、张介宾C、全元起D、杨上善E、马莳(E)第一单元养生一、名词术语2、天真:先天之真气。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A. 黄帝B. 岐伯C. 扁鹊D. 华佗答案:A2. 《黄帝内经》分为哪两个部分?A. 素问和灵枢B. 素问和难经C. 灵枢和难经D. 素问和伤寒论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脏”?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4. 《黄帝内经》中“六腑”包括哪些?A.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B.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C.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肾D.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肺答案:A5. 《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络”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手太阴肺经B. 足厥阴肝经C. 手少阴心经D. 足少阳胆经答案:D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其内容主要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知识。
答案:医学、哲学、天文学、地理学、人文学2. 《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与人体的关系。
答案:春、夏、秋、冬3. 在《黄帝内经》中,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主______,肝主______,脾主______,肺主______,肾主______。
答案:喜、怒、思、悲、恐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在人体中,阴阳五行理论被用来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和治疗。
2. 《黄帝内经》如何阐述“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案:《黄帝内经》中提到“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神”则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和表现。
三者相互依存,精能生气,气能养神,神能统摄精气,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部重要医学著作?A. 《难经》B. 《四时分人脏象论》C. 《黄帝内经》D. 《针灸甲乙经》答案:C2. 下列关于黄帝内经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医学百科全书B. 黄帝内经的内容局限于针灸疗法C. 黄帝内经是道家著作D. 黄帝内经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教材答案:A3. 下列哪种不是黄帝内经的内容?A. 管脉理论B. 针灸治疗C. 中药配伍D. 气的调摄答案:C4. 黄帝内经提倡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饮食调理B. 运动保健C. 心理调适D. 喝酒作乐答案:A、B、C二、判断题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一本重要的典籍,被誉为中医药圣书。
A. 对B. 错答案:A2. 黄帝内经主要关注的是疾病的治疗,对于健康的保持没有涉及。
A. 对B. 错答案:B3. 脉诊在黄帝内经中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
A. 对B. 错答案:A4.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针灸疗法只适用于特定的疾病治疗,不具备普适性。
A. 对B. 错答案:B三、简答题1.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养生理念?答:黄帝内经强调了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养生方法。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人们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改善体内气血循环;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黄帝内经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忧虑和压力。
2. 黄帝内经中对于脉诊的认识有哪些?答:黄帝内经将脉诊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和摸诊人体的脉搏,可以了解体内的阴阳气血状况,从而推断出病情所在。
脉诊在黄帝内经中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辨识疾病与否、判断疾病性质及病情轻重的关键手段。
3. 黄帝内经对于针灸疗法有何见解?答: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针灸疗法,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中系统地总结了针灸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包括针刺的穴位选择、针刺的手法和操作方法等。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以下哪个选项是其主要组成部分?A. 《素问》B. 《灵枢》C. 《素问》和《灵枢》D. 《难经》答案:C2.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行”理论,是指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火、电答案:A3.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人体的哪个系统与“心”相对应?A. 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C. 消化系统D. 神经系统答案:B#### 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_________的平衡密切相关。
答案:阴阳2. 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_________来调节人体的精神和情绪。
答案:四时3.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_。
答案:咸#### 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生活方式,以及运用针灸、按摩等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2. 描述《黄帝内经》中“五脏”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呼吸,肾主水液。
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 四、论述题1. 论述《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
答案:“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同步。
在现代养生中,这一思想体现在人们应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生活习惯,如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夏季注重养心,秋季润肺,冬季补肾。
此外,还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方面,以实现身心和谐,促进健康长寿。
####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请结合《黄帝内经》的理论,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
走近黄帝内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中医药大学

走近黄帝内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汉代距今大约有多少年历史了?答案:2000年第一章测试1.我国学术一般认为,1890年之前都属古代答案:错2.下列哪些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答案:民族性;遗产性;文化性;需保护性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答案:心理健康;躯体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4.下列哪些是《黄帝内经》一书的组成部分答案:灵枢;素问5.下列()皆属史前文明答案:非洲奥克洛铀矿 ;亚洲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欧洲亚特兰蒂斯传说6.距今2600年以前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当今人们的推测有答案: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混凝土浇灌的结果;百万奴隶劳作的结果 ;外星人文明的杰作7.下面哪些古文明皆在北纬30度线上答案:三星堆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8.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有最早的医学答案:健身图谱;方剂文献;经络文献9.《黄帝内经》一书可能成书于答案:黄帝时代;秦汉时代;战国时代10.我们一般将古代分上古、中古、近古,一般说,下面除()之外,皆属“上古”时期答案:秦汉;夏商周第二章测试1.2016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倡议中,在第几条中明确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列入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点之一?答案:第9条2.“阴阳”二字的偏旁“阝”本义原是指什么?答案:山地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中的“治本必求其本”,这里的“本”应指什么含义?答案:阴阳之道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将病理排泄称“泄”,生理排泄称什么?答案:通5.“大道至简”源自()的思想?请选择。
答案:老子6.唐代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这里的“阴阳”是形容什么?答案:日月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 习题

中篇经文选读第一章阴阳五行第一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節選)A型题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是“天地之”A.气B.理C。
本D.纪E。
道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是“变化之”A.道理B.本始C。
纲纪D.征兆E。
父母3.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飧泄"的病机是A.清气在上B。
清气在下C.清气在表D.清气在里E。
清气在中4.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胀”的病机是A.浊气在下B。
浊气在上C.清气在下D.清气在上E。
清气在里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阳"的功能是A。
生精B。
成形C.化气D。
行血E.养神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D。
阴阳E。
精神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的是A。
天地B.寒热C.水火D.血气E。
男女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道路”的是A。
上下B。
左右C.东西D.内外E。
前后9。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A.归六腑B.走五脏C。
实四肢D。
通下窍E。
行三焦10。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浊阴"A。
归六腑B.出五脏C.实四肢D.走上窍E。
发腠里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性能是:A。
宣散发表B。
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
通利小便E。
补益精血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薄"者的性能是:A.宣散发表型B.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气B.助阳发热C.泄利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气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味薄”者的性能是:A.宣散发表型B.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气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气味厚薄论药食的阴阳属性,指出气厚者为:A。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的()。
A. 经典B. 鼻祖C. 基础D. 指南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四气调神”之一?()。
A. 春养生B. 夏养长C. 秋养收D. 冬养藏答案:B3.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脏”是指()。
A. 心、肝、脾、肺、肾B.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C. 脑、心包、三焦、命门、肾D. 肝、心、脾、肺、胆答案:A4.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健康的基石是()。
A. 气血和畅B. 阴阳平衡C. 脏腑协调D. 经络通畅答案:B5.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七情”是指()。
A. 喜、怒、忧、思、悲、恐、惊B. 喜、怒、哀、乐、爱、恶、欲C. 喜、怒、忧、思、悲、恐、愁D. 喜、怒、悲、忧、思、恐、惊答案:A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__”两部分。
答案:灵枢2.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________密切相关。
答案:五行3.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养生4.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________。
答案:火5. 《黄帝内经》中指出,人体的气血运行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夜半人气________,鸡鸣人气________”。
答案:夜半人气行于阴,鸡鸣人气行于阳三、简答题1. 请简述《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答:《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且通过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维持着动态平衡。
五行则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互作用影响着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2.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如何理解“治未病”?答:“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项重要医学思想,强调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志、遵循自然规律等手段来维护和提升身体健康状态,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黄帝内经》中“内经”的含义是()。
A. 内部经典B. 内部医学C. 内部理论D. 内部经验答案:A2. 《黄帝内经》成书于哪个时期?()。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3.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A. 《素问》B. 《灵枢》C. 《难经》D. 《伤寒杂病论》答案:A4.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行”是指()。
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5. 《黄帝内经》中“藏象”理论是指()。
A. 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B. 脏腑的形态结构C. 脏腑的相互关系D. 脏腑的气血运行答案:A6.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是指()。
A. 空气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呼吸D. 食物答案:B7. 《黄帝内经》中“精”的概念是指()。
A. 精液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血液D. 食物答案:B8. 《黄帝内经》中“神”的概念是指()。
A. 精神B. 意识C.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脏腑功能答案:A9. 《黄帝内经》中“经络”的概念是指()。
A. 气血运行的通道B. 脏腑之间的联系C. 脏腑与经络之间的联系D. 气血与脏腑之间的联系答案:A10. 《黄帝内经》中“病因”的概念是指()。
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过程C. 疾病发生的结果D. 疾病发生的变化答案:A11. 《黄帝内经》中“病机”的概念是指()。
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过程C. 疾病发生的结果D. 疾病发生的变化答案:D12.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
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过程D. 治疗疾病的结果答案:B13. 《黄帝内经》中“养生”的概念是指()。
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延长寿命D. 保持健康答案:D14. 《黄帝内经》中“四诊”是指()。
《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A、224∙B、220∙C、216∙D、196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B、《扁鹊外经》∙C、《白氏内经》∙D、《黄帝内经》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A:对 B:错答案:对2.对于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A: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B: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C:文化就是科学知识 D: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答案:文化就是科学知识3.“过则为灾”体现了《黄帝内经》的什么疾病观:()A:情志内伤 B:天人合一 C:法于阴阳 D:生病起于过用答案:生病起于过用4.文化不是万能,但是没有文化万万不能。
()A:错 B:对答案:对5.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病人为本。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内经》关于“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神仙 B:指宇宙自然 C:指自然状态 D:指人体部位答案:神仙2.《内经》受先秦“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
()A:错 B:对答案:对3.对《内经》天人之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符合系统论的原则 B:《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 C:包含丰富的科学内容 D:《内经》把人体置于“天地人一体”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医学模式和方法论答案:《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4.《黄帝内经》的天人观可以指导疾病诊断。
()A:对 B:错答案:对5.“人与天地相参”的含义包括:()A:人与天地同岁 B:人与自然同构 C:人与自然同纪 D:人与自然同源答案: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同纪;人与自然同源第三章测试1.当前与心身问题有关的三大矛盾是:()A:人际关系紧张 B:工作紧张劳累 C:天人关系对立 D:身心矛盾突出答案:人际关系紧张;天人关系对立;身心矛盾突出2.对心身医学的理解不正确是:()A:涉及到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B:多种精神疾病 C:研究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D: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答案:多种精神疾病3.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
《走进《黄帝内经》》期末考试题库

下载下来用word里面的查找ctrl+F《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1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脉经》C、《汉书艺文志》D、《七略》我的答案:B2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A、该书中的官名B、修辞用法C、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D、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我的答案:C3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八十一难经》我的答案:A4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艺文志》D、《新唐书》我的答案:A5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B、《金匮要略》C、《温病》D、《脉经》我的答案:C6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B、《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D、《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我的答案:D7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8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我的答案:×9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我的答案:√10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我的答案:×1()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A、刘向B、班固C、司马迁D、班超我的答案:A 2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A、《旁篇》B、《神农本草经》C、《金匮》D、《玉机》我的答案:A3《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作业标准答案

《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作业答案————————————————————————————————作者:————————————————————————————————日期:《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A、224•B、220•C、216•D、196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B、《扁鹊外经》•C、《白氏内经》•D、《黄帝内经》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内经”的含义是()。
A. 内部经典B. 内科经典C. 内治经典D. 内伤经典答案:A2.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
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A3.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概念最早起源于()。
A. 哲学B. 医学C. 天文学D. 地理学答案:A4. 《黄帝内经》中“五行”学说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 人体脏腑B. 四时气候C. 五味D. 六腑答案:D5. 《黄帝内经》中“五脏”指的是()。
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脾、肺、胃C. 心、肝、脾、肺、胆D. 心、肝、脾、肺、大肠答案:A6. 《黄帝内经》中“六腑”指的是()。
A.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B.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C.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心包D.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答案:A7. 《黄帝内经》中“奇恒之腑”包括()。
A.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B. 脑、髓、骨、脉、胆、子宫C. 脑、髓、骨、脉、胆、精室D. 脑、髓、骨、脉、胆、胃答案:A8. 《黄帝内经》中“精气”的概念是指()。
A. 人体之气B. 人体之精C. 人体之气与精的总称D. 人体之精液答案:C9. 《黄帝内经》中“营气”的功能是()。
A. 营养全身B. 护卫全身C. 调节体温D. 推动血液循环答案:A10. 《黄帝内经》中“卫气”的功能是()。
A. 营养全身B. 护卫全身C. 调节体温D. 推动血液循环答案:B11. 《黄帝内经》中“四气”指的是()。
A. 寒、热、温、凉B. 风、寒、暑、湿C. 风、寒、暑、燥D. 风、寒、湿、燥答案:C12. 《黄帝内经》中“五味”指的是()。
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辛、淡C. 酸、苦、甘、辛、涩D. 酸、苦、甘、辛、辣答案:A13. 《黄帝内经》中“五色”指的是()。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习题-附正确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1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八十一难经》我的答案:B2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艺文志》D、《新唐书》我的答案:C3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B、《金匮要略》C、《温病》D、《脉经》我的答案:A4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B、《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D、《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我的答案:A5《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脉经》C、《汉书艺文志》D、《七略》我的答案:D6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A、该书中的官名B、修辞用法C、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D、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我的答案:D7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我的答案:√8《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我的答案:×9《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10《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二)已完成1()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A、刘向B、班固C、司马迁D、班超我的答案:A2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A、《旁篇》B、《神农本草经》C、《金匮》D、《玉机》我的答案:A3《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遗轶)一共()卷。
A、53B、54C、55D、56我的答案:C4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概论(一)1【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D)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C)。
•A、书中的官名•B、书中的修辞用法•C、班固的考据•D、书中使用的历法3【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D)。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黄帝内经》概论二1【单选题】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C)卷。
•A、224•B、220•C、216•D、196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C)。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旁篇》•D、《温病》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概论(三)1【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C)。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2【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C)•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3【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4【判断题】《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黄帝内经》概论(四)1【单选题】日本汉学家山田庆儿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认为(D)是古代解剖学派的代表。
• A黄帝学派• B少师学派• C少俞学派• D伯高学派2【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A)。
• A哲学观• B养生观• C诊法• D脏腑经络学说3【判断题】《黄帝内经》是一本论文集,不同篇章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4【判断题】在现行流行的《黄帝内经》版本中,能够较好反应原书面貌的是《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一)待做1【单选题】“天真”的意思是(D)。
•A归•B道•C俗•D朴2【单选题】“素”指的是(C)。
•A没有经过加工的木材•B没有经过加工雕琢的玉•C没有经过染整的绢帛•D没有经过开发的田地3【判断题】《素问》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
(√)4判断题】《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是120岁。
(×)上古天真论(二)待做1【单选题】女子的生命表现是以(B)为一周期。
•A6年•B7年•C8年•D9年2【单选题】男子从(C)开始衰落。
•A四七•B四八•C五八3【判断题】妇女身体衰落是从阳明经脉开始。
(√)4判断题】《上古天真论》强调的养生就是补肾。
(×)上古天真论(三)待做1【单选题】(C)是指俗常的生活的快乐。
•A至乐•B极乐•C生乐•D快乐2【单选题】五行中“金”是属于(C)。
•A东•B南•C西•D北3单选题】天以六为劫,地以(B)为制。
•A十•B九•C八•D七4【判断题】术数的思维来自《周易》。
(√)上古天真论(四)待做1【单选题】《上古天真论》的五项养生原则不包括(C)。
•A法于阴阳•B和于术数•C起居无节•D不妄作劳2【单选题】只有(D)、避之有时、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避免虚邪贼风。
•A各从其欲•B心安而不惧•C气从以顺•D恬惔虚无3【判断题】《上古天真论》最后一段提出了养生的四种境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思想。
(×)4判断题】心安而不惧,“惧”的意思是动。
(√)生气通天论(一)待做1【单选题】养生的最高原则是(C)。
•A补药•B掌握方法•C顺应自然•D锻炼身体2【单选题】其生五,其气(C),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
•A一•B二•C三•D五3【判断题】“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是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学家王阳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4【判断题】人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生气通天论(二)待做1【单选题】下面关于天时对气血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天热气血易泄•B天冷气血凝滞•C新月时血气开始充实•D月亮由圆变缺时气血逐渐上升2【单选题】“天食人以五气”中的“五气”不包括(C)。
•A风•B暑•C温•D燥3【单选题】人与天地相参,与(D)相应。
•A春夏•B秋冬•C阴阳•D日月4【判断题】人的生理周期与月亮圆缺有着重要关系。
(√)生气通天论(三)待做1【单选题】人的脉搏的搏动与四季的阴阳变化同步,冬天应讲究(D)。
•A中规•B中矩•D中权2【单选题】现在最流行的诊法是(C)。
•A十二经脉遍诊法•B人迎、气口诊法•C独取寸口法•D三部九候诊脉法3【单选题】秋脉表现为(A)。
•A下浮•B沉脉•C浮脉•D脉骨4【判断题】“冬至”阳最为充盈,而阴气才开始产生。
(×)生气通天论(四)待做1【单选题】每个节气分为三候,(B)天为一候。
•A三•B五•C十•D十五2【单选题】六十甲子表,以甲子年开始,以(C)年结束。
•A庚申•B辛酉•C癸亥3【判断题】按照中国古历法,一年总共有365天。
(×)4【判断题】如果一个人高烧,他在下午三点以后体温会升高。
(√)生气通天论(五)待做1【单选题】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前提下,(B)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经脉•B阳气•C阴气•D意念2【单选题】阳气代表(D)。
•A呼吸之气•B身体强壮•C美丽•D人体的功能、热量3【判断题】如果起居不规律,阳气就会外浮。
(√)4【判断题】阳气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扩散出去。
(×)生气通天论(六)待做1【单选题】《伤寒杂病论》是以《生气通天论》中(D)为基础写成的。
•A暑•B湿•C气•D寒2【单选题】(C)会导致“首如火”。
•A寒•B暑•C湿邪•D风邪3【判断题】浮肿、水肿是由两种不同的病因造成的。
(√)••4【判断题】中医认为黄芪具有凝血的作用。
(×)生气通天论(七)待做1【单选题】表示四肢的“四维”最早是指(D)。
• A空间• B时间• C思维• D支天的四柱2【单选题】风邪伤人,会导致(A)。
• A浮肿• B发热• C伤筋膜• D出汗3【判断题】“厥”的本意是指突然昏倒。
(×)4判断题】煎厥和薄厥都是由内因导致的疾病。
(√)生气通天论(八)待做1【单选题】六淫中,(A×)为百病之长。
•A风邪•B寒•C燥•D湿邪2【单选题】煎厥和(C)是中风病的两个类型。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B脑出血•C薄厥•D偏枯3【判断题】偏枯不等于半身不遂。
(×)4判断题】偏枯的病理原因都是一样的。
(×)生气通天论(九)待做1【单选题】“疟”多发生于(C)。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2【单选题】“疟疾”的“疟”的意思是(D)。
• A苛刻• B严重• C无法忍受的痛苦• D寒热交替的疾病•3【单选题】阳气在(B)是最盛的时候。
• A凌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4判断题】风气、湿气导致人出现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症状。
(√)生气通天论(十)待做1【单选题】阳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D)。
• A为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B储藏营养物质• C维持体表温度• D保护人体的体表以抵御外邪的侵袭2【单选题】“凡阴阳只要,阳密乃固”,其中“密”的意思不应理解为(C)。
• A静谧• B凝聚• C固密• D宁静3【判断题】黄芪可以加强阳气。
(√)4【判断题】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阴气。
(×)生气通天论(十一)待做1【单选题】大骨气劳的症状不包括(C)。
•A骨骼无力•B肌肉痉挛•C经脉松弛•D心气不畅2【单选题】经常吃饱,容易出现肠澼和(D)疾病。
•A肠炎•B胃缺血•C胃溃疡•D痔3【判断题】秋天易燥,因此秋天多伤燥。
(×)4判断题】阴阳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
(√)阴阳应象大论(一)待做1【单选题】下列属于阳的是(D)。
•A静止•B内省•C下降•D运动2【单选题】(C)在研究《周易》时提出八卦里的阴阳符号是古代对男女生殖器官的一个效仿。
•A钱玄同•B王国维•C郭沫若•D陈寅恪3【判断题】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刚柔和阴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判断题】天为父地为母所生的四象正对的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阴阳应象大论(二)待做1【单选题】“见乃谓之象”一语出自(D)。
•A《老子》•B《庄生·梦蝶》•C《韩非子·解老》•D《易传·系辞》2【单选题】“比拟、类比、模拟某种事物形象”在中医学中称为(C)。
•A对立•B转化•C应象•D互根3【判断题】《黄帝内经》中的“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事物存在在自然界中的所有的表象,一个就是指所谓的“应象”。
(√)4【判断题】应象以内生的事物为基本象。
(×)阴阳应象大论(三)待做1【单选题】人的身体中,浊气在上会产生(C)。
•A飧泄•B哀怨之气•C嗔胀•D愤怒之感2单选题】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A)。
•A上窍•B中窍•C下窍•D全身上下3【判断题】自然界在产生之前就存在阴阳状态。
(×)4【判断题】中医学上很多疾病是阴阳反作的结果。
(√)阴阳应象大论(四)待做1【单选题】身体中“精”的产生要以(D)为食粮。
•A味•B形•C味和形•D气2【单选题】和火相比,水属(C)。
•A半阴半阳•B阳•C阴•D少阳3【判断题】阳气不足,胃的腐熟能力就会下降,汲取和散布的精气就会减少。
(√)4【判断题】临床用药时常用气比较厚的药物来作为发汗的药物。
(×)阴阳应象大论(五)待做1【单选题】(C)药物用多了会损阳气,导致胃寒等寒症。
•A辛甘味•B咸味•C酸苦味•D辣味2【单选题】“病,疾加也”是(B)对“病”的解释。
•A《黄帝内经》•B《说文解字》•C《周易》•D《医林》3【判断题】咸味药物用多了会伤阴经,导致发热等症。
ו•4【判断题】一般情况下,浮肿多属本虚,臃肿多为实症。
(√)阴阳应象大论(六)待做1【单选题】人的身体中负责身体的本能发挥的系统是(C)。
•A五脏六腑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C植物神经系统•D心脑系统2【单选题】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器官是(D)。
•A大脑•B肝•C肺•D心脏3【判断题】《黄帝内经》中的“神”本身指的是生命的活力。
(√)4【判断题】“意”是《黄帝内经》中与生俱来的神的一种。
(×)阴阳应象大论(七)待做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由“悲”引起的气机的紊乱的是(D)。
•A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B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C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D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2【单选题】六淫邪气中不包括(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