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线考试
中国石油大学在线考试参考答案(1)

《现代远程教育入学指南》试卷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__A__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A、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B、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C、教育手段和计算机操作D、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技术第2题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以下哪个不是:____C_______。
A、函授教育B、广播电视教育C、成人教育D、网络教育第3题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与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其要求学习者首先应具备以下___D____能力A、主体意识及自持力B、信息素养C、网络学习能力D、以上全部第4题中国石油大学是_____C______、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
A、资源部直属B、石油部直属C、教育部直属D、科技部直属第5题现代远程教育对初学者造成了那些不适应:____D_____ 。
A、心理及观念不适应B、环境不适应C、方法及方式不适应D、以上全部第6题学生在每学期选课后即默认参加考试,不参加考试需在考试前____A_____提出缓考申请A、一个月B、一周C、一天D、二周第7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常登陆学院主页,学院主页的网址是____B_____ 。
A、B、C、D、第8题学生在学习期限内只允许转___B____专业。
A、三次B、一次C、四次D、二次第9题学院每年安排两次考试,即每学期末的____D____左右。
A、5月和7月B、1月和10月C、3月和7月D、1月和7月第10题学校对学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期限制管理,不办理___C_____ 。
A、退学B、转学C、休学D、转专业第11题网页上的工具栏中“收藏夹”的作用是___A_____ 。
A、保存网页的快捷方式B、保存图片C、保存历史纪录D、保存网页的内容第12题以下属于媒体播放软件的是____B_____ 。
A、WinzipB、MediaplayC、WinrarD、Netants第13题远程教育就是把教育的场所延伸到教室和____C____ 围墙之外,凭借教育媒体代替教师课堂面授的教育。
2016年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必修课试题(附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2016)-部分试题∙一、单选题(73题)∙ 1、在东北,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以下哪一项是其俗称?(B )∙ A、神草∙ B、棒槌∙ C、泥人∙答案: B∙ 2、现行宪法是于( )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 A、1982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9年∙答案: A∙ 3、请问“人面桃花”这一成语,出自我国唐代诗人崔护的哪首诗?( ) 典故【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
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
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
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
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
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 A、《题都城南庄》∙ B、《诗品》∙ C、《伶官传序》∙答案: A∙ 4、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
∙ A、立法∙ B、执法∙ C、行政∙ D、司法∙答案: C∙ 5、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A、《史记》∙ B、《国语》∙ C、《论语》∙答案: C∙ 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雅称是什么?( )∙ A、孔雀之乡∙ B、铜鼓之乡∙ C、软玉之乡.∙答案: A∙ 7、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 A、顿首∙ B、作缉∙ C、握手∙答案: C∙ 8、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
这项改革旨在(?)。
∙ A、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 B、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C、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D、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答案: D∙ 9、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20春学期《国学概论》在线作业.72AA2927

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国学概论》在线作业
道家黄老思想统治的时代是()。
A:东汉
B:西汉初
C:三国
D:魏晋
答案:B
下列不属于指事字的是()
A:上
B:下
C:本
D:气
答案:D
按年代编排,即一年中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的史体是()。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国别体
答案:B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谈
D:陈寿
答案:A
下列各史体中,出现最晚的一种史体是()。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国别体
答案:C
诸子百家中,儒家之外,影响最大的是( )。
A:名家
B:道家
C:阴阳家
D:法家
答案:B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伟大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A:《宋史》
B:《资治通鉴》
C:《文献通考》
D:《太平广记》
答案:B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诗文选集是()
A:《文选》
B:《楚辞》
C:《玉台新咏》
D:《乐府诗集》。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礼”的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礼”强调秩序和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举止,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其次,“礼”注重道德修养。
礼仪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道德的体现。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最后,“礼”倡导和谐与包容。
礼仪的实施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都可以在“礼”的框架下得到尊重和包容。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一个有礼的社会中,人们遵守规范,尊重他人,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另一方面,“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自律、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品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礼”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秩序、道德和和谐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礼”的传统,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始终。
B.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礼”只强调外在形式,与内在道德无关。
C.“礼”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积极意义。
D.在当今社会,“礼”已经完全失去了现实意义。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专题讨论1)试题及答案.pptx

三、讨论评价:
讨论结果经辅导教师确认合格者,记入成绩。
答1:《狂人日记》,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有着近乎划时代的意义的作品,首次面世就带 给世人极大震撼,引发创作白话文作品的潮流,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对当时的每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参与 者和推动者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奠定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但就是这样一篇"狂人"写下的白话日记、用来打响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炮的小说,一篇"从语言到内容、形式都堪称现 代的小说“、鲁迅先生偏偏在要以第三人的口吻加上这样一篇小序,而且是一文言文。乍看之下,这篇小序似乎有颇 不合理,但仔细想想,却似乎颇有深意。文言文的小序,开篇就把我们带入当时那样一个“吃人”的社会。从小序里 陈述的事实来看,为狂人作这篇小序的“我"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也是一个旧社会下的"正常人",所以"我"自然要用 文言来为狂人的日记作序。文言小序的添加还使得小序与后文构成反讽。第一处的反讽是“我"在文言小序中写到的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时之病状……今撮录一偏,以供医者研究。"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吁,对这社会 的绝望,竟然只是被当作让医生研究精神病的材料,真是何等的讽刺。第二处是隐晦的,是狂人自己的悲剧,但却更具 有讽刺意义:在小序中,”我"与狂人能够正常交流,狂人不仅把他真正的内心独白当作笑话一般“献诸旧友",还准备" 赴某地候补矣",证明此时的狂人并非一个真正的"狂人〃,而只是精神病痊愈后顺从与这个社会的一个"正常人"。这 样的情况下,他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当时的社会秩序下,与我正常交流,还"赴某地候补矣〃看来一个发出"救救孩子〃 这样振聋发瞪的呼吁的启蒙斗士,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只能让那疾病"早愈”而已。文言与白话,官话与口语,两 种完全不同的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形成的对比就如同狂人这样的启蒙斗士与这“吃人〃本质的旧社会的格格不入,这 样鲜明的对比也预示着文言文为代表的旧社会与白话文为代表的新社会是对立的。除此之外,文言文序的添加使得 整个小说的叙事方式显示出一种复杂性,两重叙述视角构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构成了紧张、反讽的关系,形 成序言与正文间的距离,从而是作品充满张力,使人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练习)(解析版)

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篇一、单选题1.(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以下几所大学校训直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是()A.学为人师,行为世范B.允公允能,日新月异C.自强不息、止于至善D.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答案】C【详解】A: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为要努力修养自己的道德,以超过一般人,没有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A错误。
B: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意为受教育者要既有功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又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没有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B错误。
C: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C正确。
D: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要求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没有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D错误。
故本题选C。
(2022·安徽阜阳·高二期末)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吉祥物、会徽到火种灯、火种台,冬奥会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融合。
这种融合()①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体现了中华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④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2022年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
这表明联合国( )A .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B .B .能引导国际关系由竞争、冲突走向合作C .能调动更多国际资源应对全球性问题D .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答案】2.A 3.D【解析】2.①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融合,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题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A.禅宗B.道教C.佛教D.基督教2.乾嘉学者主张恢复儒家经典的文本的本义,不做随意的发挥和解释,故又称A.新儒学家B.汉学家C.朴学家D.实学家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年以前的文化A.1840B.1911C.1919D.19494.佛教流传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5.我国奴隶制时代的上层建筑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立宪制D.共和制6.孔子以后儒学的道德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7.朱熹的哪本著作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A.《西铭解》B.《四书集注》C.《通书解》D.《四书或问》8.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四个阶层中,处于首位的是()A. 商B. 士C. 农D. 工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西汉D.秦朝10.中华民族实现繁荣与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11.“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是晚清时期()的主张A.维新派B.洋务派C.清流派D.立宪派12.天下观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朝C.唐朝D.明朝13.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A.1900B.1905C.1911D.191214.在封建社会中,以下由政府专卖的商品是()A.茶与稻B.盐与铁C.纸与布D.酒与油15.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夫为妻纲”C.“父为子纲”D.“兄为弟纲”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建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使天下从此再无战乱3.理学的创立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陆九渊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A.丰富的宗教信仰B.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C.强调人的精神需求D.朴素唯物主义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乾隆晚年自号为十全老人B.乾隆继位时的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景象C.乾隆的励精图治使清朝达到强盛顶点D.乾隆时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6.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A.别婚姻B.明世系C.别人种D.别种族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题《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中国文化中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周易》包括《经》和《》两部分。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为地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采纳了的建议,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的出现。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中国古代记述地理知识的开山之作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中国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位于长沙,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张、朱熹曾在此讲学的书院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批注:
第题大约开始,中国文化通过大陆移民经朝鲜传入日本。
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