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绩效审计手册
国外立法后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立法后评估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郭磊来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年第06期摘要:立法后评估是指运用动态的方式对法律法规在社会实践中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立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完善立法。
立法后评估,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各级立法机构正在开展并积极探索的一项制度。
研究国外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对我国建立立法后评估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评估主体;评估方法;启示一、立法后评估的内涵立法后评估,指的是立法的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多种方法,对于颁布实施一定时间后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的内容合法性、语言及技术规范性以及实施的绩效性等各个方面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活动。
立法后评估主要是由各级立法部门、执法部门、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等在法律法规颁布一定时间后,对法律法规的现有功能作用和实施后的效果为评价基础,运用定量分析、社会调查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种方式对整个法律法规的质量、价值及效果等因素综合做出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法律本身的问题及时进行修缮。
立法后评估关注的是立法中制度的合理性、立法内容的合法性、规定条款的可操作性以及法律实施后的效果等问题。
主要目标是对颁布实施的法律是否达到立法质量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总体效果是否达到立法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法律法规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是对法律法规的基本价值做出的理性判断。
总之,通过对立法进行评估,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法律法规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或废止提供客观依据。
也可以说,立法后评估是立法工作的继续和延伸,是检验立法质量、提高立法质量的一项制度。
[1]二、国外立法评估的概况(一)英国的立法评估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探索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它是随着英国政府改革运动即从过去的政府管制到放松规制到现代英国的有效规制而形成与发展的。
【开题报告】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开题报告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首先通过对英国绩效审计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解读和深化认识英国绩效审计模式。
再者通过分析英国绩效审计的若干典型案例,了解英国实行绩效审计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探讨,有利于总结英国绩效审计的主要经验和成功做法。
最后,通过深入研究英国绩效审计的特征、路径和所使用的审计模式,对英国绩效审计进行全面而深刻地总结,有利于推动我国绩效审计的开展,实现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
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英国绩效审计案例的研究,把握英国绩效审计两方面的重要内容:基本特征和路径,便于掌握英国是如何开展绩效审计的,并对其程序和方法、报告模式等有深刻的认识。
随后通过对英国绩效审计的制度以及若干案例的分析,考察英国绩效审计的过程,深化对英国绩效审计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探讨英国绩效审计如何取得现有的成效。
最后对英国绩效审计进行借鉴性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对如何运用英国绩效审计的成功做法并运用到我国的绩效审计,提出意见与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绩效审计在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至2002年期间,在国内比较权威的审计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绩效审计的文章共有164篇,出版专著或译著十余部。
国内较早的有关绩效审计的学术论文是徐日青和肖正乾撰写的“经济效益审计初探”,收录于《上海市会计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最早出版的译著是有张国祥等翻译的美国学者奥·赫伯特等撰写的《管理绩效审计学》。
这部译著与后来R·E·布朗等撰写的《政府绩效审计》以及约翰·格林撰写的《绩效审计》,对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我国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和专著打都是在此之后发表或出版的。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审计理论界侧重于引进和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
90年代起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是从经济效益审计的角度开展的,一些学者对绩效审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和几点启示
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和几点启示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和几点启示内容提要:本文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绩效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当前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估对改善地方政府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作用以及评估结果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
文章最后阐述了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的几点有益的启示。
人们通常认为,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的典型。
但实际上,英国中央集权的程度比法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独特的绩效管理体制上。
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这个体系目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最优价值绩效指标”(BVPIs)[1]体系和“全面绩效评估”(CPA)[2]体系。
一、英国政府绩效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以政治、司法监督和审计三种传统的责任机制为基础的。
但这种监控的责任机制基本上是地方性的。
十九世纪中叶的改革运动改变了这种地方性的监控责任机制,代之以一种在中央政府和相关的独立委员会监督下、由地方官员履行职责的行政体制。
而中央政府和相关委员会最初使用的监控方法就是监察和审计的方法。
这种中央集权的监控模式影响了此后100多年英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 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功能的演变在整个二十世纪,尽管地方政府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因而首先对当地选民负责并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英国中央政府及其代理机构(Agency)以及相关的独立委员会依然保留着对地方政府的高度监控权,如受理上诉、审批、监察、审计、指导、任命等等。
其中监察和审计是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绩效管理的主要方式。
十九世纪以来,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功能是以效率为核心内容的。
中央政府的监察人员拥有很大的权力。
其主要表现是,如果监察结果表明某地方政府在某一项或几项职能上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不符合标准,他们可以建议中央政府减少、甚至撤销对地方政府这些职能的财政拨款或补贴。
绩效审计罗姆摩根版
经营审计 货币价值审计 综合审计 管理审计
二、绩效审计发展
1932年英国罗斯的《管理审计》
1954年弗雷德里克·明茨发表《 经营审计》论文
1972年美国黄皮书,强调3E审计 的重要性。并规定了审计目标:检查 财务活动和遵循现行法律和规定的情 况;评价管理工作的经济性和效率性 ;评价项目成果与预期成果的关系。
影响型审计发现可以转变为传统 型审计发现 p.53
影响型审计发现概念在传统型审 计发现中的应用 p.54
对传统型审计发现和影响型审计 发现的结论
p.55:5 审计结论有两种类型: 回答审计目标的结论和总结审计发现 得出的结论
讨论题:
4.传统型审计和影响型审计之间 的区别在哪里?
p.57-62 有一些传统过程型审计 、传统结果型审计和影响型审计的例 子
第四章 证据与审计文档
证据的类型
实物证据 文档证据 证词性证据
分析性证据 事实与观点 定量和定性证据 专家意见 结论性证据 环境证据
证词性证据 p.68
p.69:2 证词可以是事实(个人 知识)的形式,也可以是观点或看法 的形式
p.69:7
讨论题:
1.什么是证词性证据?证词性证 据有哪些形式?
绩效审计
我是谁
联系方式 *@ mobile:158** office: 9-231 信箱:九教二楼楼梯口左拐弯处
公共邮箱: *@ 文件中心文件夹
和收件箱
每周答疑时间:星期一9:20-10:20
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平时×0.3+期末×0.7
平时成绩:到课情况、课堂小测验成绩、 作业认真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 课后问问题情况、做课后思考题、讨 论题和课堂练习情况、做笔记情况和 其它表明学习认真的情况(都必须是 手写)
英军战时绩效审计的主要做法及借鉴启示
英军战时绩效审计的主要做法及借鉴启示◊魏健陈光陈强吕榕清战时绩效审计,是军事审计的前沿领域和重要课题,对于提高军费物资使用效益、保障军事行动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英军2003年实施的伊拉克作战行动,是其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
英国国家审计署实施了专项绩效审计。
分析这一审计项目,能够为战时绩效审计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伊拉克作战行动绩效审计的主要做法英国国家审计署(National Audit Office,以下简称NAO),将战时绩效审计划分为战前准备、力量部署、主要作战行动和平战转换4个阶段,在主要作战行动结束1个月后实施现场审计。
对漫长的战后恢复重建过程则另行安排审计。
(-)战略审计,NAO首先从战略层面评估目标实现情况、战前准备成效、三军实战表现,在关注战争结果的同时,重点对战前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审计认为,除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外,英军几乎实现了战前设定的所有目标。
战前准备务实高效,在土耳其拒绝开放通道的情况下,果断改变原有作战计划,所有战前准备工作都随之迅速调整。
大规模登陆、迅速夺占巴士拉等行动彰显了部队战斗力。
2019年增刊043审计同时发现,在现代国际环境下,军队既要避免因公开行动影响外交斡旋,又要做好斡旋失败迅速开战的准备,留给战前准备的时间往往比预期的更短。
(二)部署审计。
NAO重点关注作战计划确定后,人员、装备、物资等军力动员部署情况。
审计发现,得益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军力部署速度超出预期。
英军历经70天,在战争打响前48小时完成了部署,比规定的时限提前了20天,较1990年海湾战争效率提升一倍。
应急采购194类5.1亿英镑物资来保障作战行动,同时采购1.4亿英镑物资弥补储备缺口。
审计同时发现,英军物资储备水平过低,主战装备备件不足;由于时间要求过短,相关企业难以完成战斗装具、备件和弹药的应急生产;部分战储物资不堪用;指挥机关无法准确计算物资消耗需求。
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手册》中文版全文
本⼿册由前⾔、什么是绩效审计、如何实施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附录5个部分组成。
前⾔介绍了⼿册的发布背景,总结了在1997年发布绩效审计⼿册以来,英国绩效审计⼯作的经验和⽅法,尤其是介绍了1997年以来的新发展和新规定。
⽐如,删除了关于审计组应提供详尽的内部⽂件的要求;同时增加了若⼲可选择的新技术⽅法。
第1部分介绍了英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式和有关背景。
⼿册指出,保持灵活性和创造性,是这些年绩效审计⼯作始终坚持的⼀条基本原则。
因此,⼿册的主旨并不是介绍有关绩效审计的统⼀⽅法和标准,⽽是强调审计⼈员要树⽴创新意识,灵活开展⼯作,努⼒满⾜议会、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
⼿册介绍了绩效审计循环的关键阶段、绩效审计成果的种类和绩效审计⼯作的发展演进,并结合宪法和法律依据,介绍了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以及审计署与公共账⽬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关系。
第2部分介绍了如何成功地实施绩效审计。
⼿册提出,要成功地完成⼀个绩效审计项⽬,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需要选择恰当的审计项⽬,实⾏严格的项⽬和风险管理制度,对审计中需回答的问题予以清晰归类,选择适当的审计⽅法体系;在审计实施阶段,要取得充分、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提供简洁明了的审计信息,组织好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并有效地发布审计信息;关于跟踪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实现了审计成果增值并扩⼤了审计影响,是否实施了建设性的事后检查和质量保证⼯作。
第3部分阐述了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如何分步骤实施审计质量控制,以确保取得⾼质量的审计成果。
针对不同的审计阶段,提出了审计准备、审计证据、审计报告草案、审计信息发布和总结等五个环环相扣的 “质量环节”。
每个“质量环节”都包括⼀系列简明的问题,只有在对本阶段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之后,才能进⼊下⼀阶段。
⼿册列举了审计⼈员可能收集到的、⽤来回答每⼀个问题的各类证据,对“质量环节”作了进⼀步的解释说明。
“质量环节”的设⽴,⽬的在于建⽴有利于实现审计⽬标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是⽣搬硬套传统的“程式化”的绩效审计程序。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政府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政府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及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政府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主,政府绩效审计普遍存在开展范围小、层次低、手段落后、体制不健全等缺陷。
相比而言,一些老牌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比较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向西方国家借鉴成功经验。
一、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分析(一)政府审计体制比较分析。
英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属于立法型,议会是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英国国家审计署独立于政府之外,代表议会对政府公共开支进行审核,监督政府运作。
下议院下设公共账目委员会,负责对国家审计署公德的检查和指导。
主计审计长是审计总署的负责人,其人选由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同意后,经议会批准后任命。
主计审计长一经任命,只有经议会两院共同提议才能被罢免,其薪金从国家统一基金中支付。
主计审计长有权自行任免职员、决定职员编制、招聘条件和工资水平。
国家审计署的年度预算,也是由公共账目委员会设定的独立会计师进行审计的。
此外,英国是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地方审计机关一般不受中央审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各自为政;除国家审计署外,各地区分设审计署,英国的审计机关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
我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是国家审计署的行政首长,任期5年,可连任。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绩效审计(第三版)第一章 绩效审计概述
√
注:√表示有这种要素。
构成要素
绩效水平及 绩效差异 差异原因
标准
及后果 及解决措施
√
√
√
√
第四节 绩效审计基本框架
一、绩效审计需求
审计源于 委托代理 关系
类型
花自己的钱, 为自己办事 花自己的钱, 为他人办事 花他人的钱, 为自己办事 花他人的钱, 为他人办事
是否讲 求节约
是
是
否
否
是否讲 求效果
(二)绩效审计作为特殊的绩效评估机制,以评价 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1.绩效评估目的、内容及主体
基于绩效 问责的绩 效评估
基于绩效 差异改进 的绩效评 估
目的
搞清楚绩效主 体的绩效责任 或经管责任履 行情况
内容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预 算资源使用情况
主体 外部单位
及时找出绩效 聚焦于绩效不好的领域, 绩效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公共支出的增加,英国 出现了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审计业务。
(三)加拿大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加拿大审计署的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被称பைடு நூலகம்为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审计资源中 用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的约占43%。
1973年之前,加拿大国家审计部门基本上从事单一 的财务审计。
美国在审计发展的最早阶段是借鉴英国的经验,于 1789年在联邦财政部内设审计办公室,审计一直是 财政的一部分。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 界大危机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盛行,美国政府在社 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需审核的事项增多,为了审 计所有账单,审计总署大量增加雇员,但仍无法完 成工作,1945年未审计凭证达3 500万张。
政府绩效审计判断模式研究——来自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手册》和绩效审计报告的证据
尚德尔 ( cad ) 审计 理论 》 首次 把 审计 判断 Shn l 的《 e 则 作 为审计 理论 结 构 的基 本 要 素加 以探讨 , 审计 判 使 断 登上 了审计理论 的殿 堂 。时至 今 日国内外 的 审计
学界对 审计 判 断 的研 究 已硕 果 累 累 , 且 这 一 研究 并 领域仍 似方兴 未艾 。回顾 与分 析 近三 十年 来 审计 判 断 的研 究 , 以发现 学 界 的研 究 视 角 主要 聚 焦 在 注 可 册会计 师会计 报 表 审计 方 面 , 在政 府 绩 效 审计 判 而 断 方面 , 内外 尚未见到较 系统 的理论研究 。 国 Gb is ibn 认为 审 计 判 断 是 一个 连 续 的 信 念 调 整 的进 程 , 在这 个进程 中 , 审计证 据 通过 评估 不 断被 融 入 当前 信念 中 。 可见 , … 审计 判 断是一 个 复杂 的心 智 过程 。鉴于此 , 文试 图 以心 理学 导 向 的认 知续 线 本 理论 ( C C T理论 ) 为基础 构建一个 政府绩效 审计 判 断 模式 框架 ; 于政 府 绩效 审计 准则 是 准 则 制定 者 集 鉴 体判 断 的结 果 , 府绩 效 审计 报告 是 审 计项 目组 在 政
( 体 特 征 见 表 1 , 两 者 之 间 存 在 一 种 准 理 性 具 )在 ( us — a oai ) q ai rt nly 的认知方式 , i t 故判 断过程是 直 觉 、
遵循 政府 绩 效 审 计 准则 的基 础 上 的 职业 判 断 的 结
果, 而英 国是 世 界 上 开展 绩 效 审计 比较早 的 国家 之 其 绩 效 审计 体 系 已基本 形 成 ,2因此 , 们 拟 通 l 我
对其 他利益 相关者 产生经 济后果 和政 治 后果 的判 断 与决策 ② 过程包 括两组 基本特 征 。 _ l 这两组 基本特 征 3
英国绩效审计
英国绩效审计(历史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形式与内容)引言一、基本情况概念:从法律角度对绩效审计作了表述,“主计审计长可以……对任何组织(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目标:绩效审计报告成为议会责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内容:涉及国防、财政、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体育、外事、农业、交通,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审计任务量:5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于绩效审计,每年完成60个绩效审计项目审计作用:节约了社会资源,每1英镑审计成本带来8英镑社会节约;提高了政府效能,明确了责任;提高了管理水平,推进了法制建设。
二、绩效审计法律制度与体制变迁1314年,英国在财政部内任命了第一位审计长。
1857年,公共资金特别委员会建议政府各部门就议会拨款的使用情况建立账目,以便每年提交下院审查。
1861年,下议院根据财政大臣威廉姆.格拉德斯通的提议,建立了公共账目委员会。
1866年,根据《财政审计部门法》(《国库和审计部门法》),设立了主计审计长,负责检查每一笔拨款的账目,并将结果向议会报告。
主计审计长以政府官员身份工作。
下议院负责审批公共资金的支出,主计审计长负责拨款和审计政府账目,最终由议会的专门委员会作出结论,向下议院报告。
要检查所有交易和事项,要检查所有的凭证。
192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国库和审计部门法修正案》取消了关于主计审计长应检查所有凭证的条款,即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抽查的方法。
1983年前,绩效审计无法律依据,英国国家审计署开展绩效审计的原因是:议员们受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有兴趣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情况。
1983年后,绩效审计有法律依据,《国家审计法》,主计审计长为下议院议员(首相征得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同意,经议会批准后,由女王任命,无固定的期限和年龄限制,只有议会两院提出建议,报女王批准后,才能被罢免),审计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权利(衡工量值value-for-money)。
国外绩效审计及启示.docx
绩效审计是有别于财务审计、合规审计的一大审计类型。
绩效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当今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是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家审计机关致力于开展绩效审计,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值得正在探索绩效审计的我国审计机关学习借鉴。
一、国外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概况一美国。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在帮助政府进行角色调整、风险管理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发挥了显著作用。
如今美国审计署的绩效审计开展比例已达到85。
美国审计署通过关注联邦政府各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行,不断对各相关部门及政策工具进行评估,以此服务于国会和美国民众,成为美国提升国家治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2013财政年度,美国审计署发布了709 份报告,提出了1430项建议,其中80 被国会和被审计单位采纳,全年审计工作为联邦政府产生可量化的经济效益达515 亿美元。
随着治理全球化进程,美国审计署的绩效审计更加关注国家政策措施的全球和区域风险,绩效审计报告内容也随之扩展到众多非传统领域,其中国土安全、老兵事务、国际事务等审计业务增长幅度较大。
1 绩效审计职责。
根据美国现行法律,其审计署绩效审计的法定职责包括一是对联邦政府履责情况和绩效进行审查评估,并向国会提交审计报告或发表证词,包括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绩效状况、重大政策实施状况及效果、重大决策事项等。
二是对联邦现行重大外交、军事、财政、金融和商业政策进行跟踪审计,评估政策及其执行的有效性并提出完善建议。
三是对联邦机构和投资项目包括接受联邦资金资助的地方政府和私营机构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其改进管理,提高绩效。
2 绩效审计特点。
一是绩效审计战略目标与国家治理目标的内在一致性。
美国审计署的绩效审计紧紧围绕美国国家治理目标开展工作,顺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扩大关注角度。
美国审计署制定六年战略规划,且每四年更新一次。
国外绩效审计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
国外绩效审计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国外绩效审计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美国审计总署和英国国家审计署作为国际上成功典范,在政府绩效审计投入的人力、资源及其施行范围、已取得效果都十分杰出。
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先进成功经验对我国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启示。
1.健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GAD以健全的法律体系为支点,非常重视建设审计相关法律法规。
GAD四次对《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修订完善,使美国绩效审计相关准则明晰化,不断补充其内容。
从1866年的《国库和审计部门法》到201X年修订的《绩效审计手册》,英国持之以恒地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建立了针对多种多样项目的循环审计体系,使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明晰化,使英国开展绩效审计法制化。
我们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首先就要借鉴西方各国的做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体系。
201X年,我国《审计法》的修订已经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201X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将审计对象扩大到省部级高官,审计结果也将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依据。
这些法律法规保障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但操作层面中缺乏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统一审计指南,没有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这也是我们需要完善的地方。
2.2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体制和机制英美两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完全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将审计结果直接向议会报告,均为立法模式的审计体制,具有较高独立性。
同时,两国较完备的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绩效审计监督发挥独立、客观、公正的作用提供保障。
与英美两国不同,我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同时受地方政府和上级审计机构的双重管理。
另外,《审计法》规定,当地人民政府保证本级审计机关其审计经费。
在这种体制下,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面临严峻挑战。
现阶段,我国承担审计任务的主要是政府、社会及内审机构。
绩效审计(第三版)第三章 绩效审计步骤及技术方法概览
二、国内绩效审计技术方法概况
白协建认为,绩效审计方法具有复杂性、综合性、 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完整的绩效审计方法应包 括技术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李兆文、李庆堂认为,实施管理审计所使用的审计 技术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采用一些传 统的审计技术方法。
张泓认为,绩效审计必须明确地衡量出企业经济效 益的好坏
汪照全认为,绩效审计方法包括本量利分析法、价 值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投资效益分 析法、对比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李平认为,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包括传统审计法、 查询测试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 法、平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主要研究的目的是执行工作计划, 开展审计并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后续跟踪程序有助于被审计单位有 效实施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向审计 机关提供反馈。
第二节 我国绩效审计步骤
一、我国最高审计机关确定的绩效审计步骤
(一) 审计计 划阶段
•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年 度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 信息技术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在绩 效审计中应用的方式,绩效审计中的数据采集、分析 和结果显示。
崔颖川认为,绩效审计需要的是全面、系统、相互联 系的证据,不但需要财务会计资料,还需要经济技术 资料、信息资料等。
黄辉认为,绩效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财经审计 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他方法。
施青军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分为两大类:一为绩 效审计方法模式(即绩效审计模式),二为绩效审计 具体方法。
曾祥记区分了绩效审计的组织实施方法、查证方法、 分析方法、评价方法,认为绩效审计的方法是有机整 体,是个完整的综合体系,不能将它们孤立起来,而 应根据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审 计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英国绩效审计
大约 三分 之一 的政府部 门和
其 他 公 益 服 务 热 线 成 本 低 于
审计 长报 告被 审计 单位 的绩效情况 。 根据《 国家审计法 》 , 综合其他相关法律 、 审计 准则等有关解释 , 绩效审
计 的含义 主要 包 括 :
每分钟 1 英磅 , 审计中发现有 3个政 府服 务 热线 的成 本高
计报告所 反 映 的问题举 行 听 证会 ,国家 审计 署 出席听证
过程的规范状况 , 如何采用集
中采购 、 区域议价 降低采购成 本等 。有 的侧重效率性审计 , 如 20 02年 1 2月公布 的《 利用 政 府公共 服务热 线提供 公共 服务》 的绩效 审计报告 , 着重 对效率性进行了评价 , 报告称
审计单 位 的绩 效进 行审
计, 在此 之前 , 然没有 虽 法律依据 , 由于英 国议 但 会 议 员对 被 审计单 位绩
门法 》 ,第 一 次 要 求 所有 的政
行职责时做 到诚实 、公 正 、 实 事求是。
三是 严 密性 原 则 , 计 工 审
府部 门,编制年度会计报告 。
根据《 国库和审计部 门法 》设 ,
置主计审计 长的职位 、 国库和 审计部门。12 年《 9 1 国库和审 计部 门法》 允许依赖 内部 控制 制度进行抽查 。18 年《 9 3 国家
点 关 注 被 审 计 的 单 位 对 议 会
绩 效审 计循 环 九个 环节 为: 确定 审计项 目、 定审计 制
计划 、 实施 审计 、 草 报 告 、 起 交
正式的绩效审计相 比, 绩效 审
计 调 查 时 问短 、重 点 突 出 、 调 查 报 告 的形式 多 样 。 六 是 出版 国际 文 本 , 以助
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手册>.doc
国外审计资料AUDITINGINFORMATIONABROAD第3期(总第34期)主办单位:审计署外事司2004年4月2日本期要目本期内容为2003年英国国家审计署重新制订发布的《绩效审计手册》。
这份新手册替代了1997年版的《绩效审计手册》,总结了二十多年来英国绩效审计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介绍了1997年以来取得的新发展和新规定,对于系统地了解和研究英国的绩效审计很有帮助。
这篇译作是我署2004年赴英国中长期审计业务进修培训班全体学员的集体成果。
他们将境外培训与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在培训中重点突出了英国绩效审计和质量控制两个专题的研究,以求学有所成,学为所用。
翻译这本手册就是培训班在研究中学、在学中研究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为我署人员境外培训考察真正学有所获、为我所需作出了榜样。
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手册》2003年《英国绩效审计手册》内容提要本手册由前言、什么是绩效审计、如何实施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附录5个部分组成。
前言介绍了手册的发布背景,总结了在1997年发布绩效审计手册以来,英国绩效审计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介绍了1997年以来的新发展和新规定。
比如,删除了关于审计组应提供详尽的内部文件的要求;同时增加了若干可选择的新技术方法。
第1部分介绍了英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有关背景。
手册指出,保持灵活性和创造性,是这些年绩效审计工作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因此,手册的主旨并不是介绍有关绩效审计的统一方法和标准,而是强调审计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灵活开展工作,努力满足议会、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
手册介绍了绩效审计循环的关键阶段、绩效审计成果的种类和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演进,并结合宪法和法律依据,介绍了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以及审计署与大众账目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关系。
第2部分介绍了如何成功地实施绩效审计。
手册提出,要成功地完成一个绩效审计项目,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需要选择恰当的审计项目,实行严格的项目和风险管理制度,对审计中需回答的问题予以清晰归类,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体系;在审计实施阶段,要取得充分、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提供简洁明了的审计信息,组织好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并有效地发布审计信息;关于跟踪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实现了审计成果增值并扩大了审计影响,是否实施了建设性的事后检查和质量保证工作。
国外绩效审计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5800字
国外绩效审计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5800字摘要:绩效审计已经成为现代审计的重要形式,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事业已经获得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审计事业无疑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国外绩效审计的研究,我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逐步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规制度,改革传统的公共支出管理模式,加大审计结果的披露力度,以推动我国绩效审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绩效审计实践经验借鉴一、引言基本审计理论学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不断拓展是推动审计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内在依据”。
从历史的角度看,受托经济责任的早期内容主要是要求保证资源(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即承担保全责任。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托经济责任制内容开始向更高的要求发展,即讲求节约、效率与效果,到七十年代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3E”为核心的绩效审计,20世纪90年代,传统财务审计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的审计模式转变。
西方审计学者认为,在政府审计史上,绩效审计的实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催化剂,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绩效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
纵观世界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各国起步时间与发展程度不一。
总体来看,实施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处于领先行列,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瑞典等。
在我国,长期关注的是财务审计,绩效审计近两年才提出,但从近几年审计改革推进情况看,大力推进绩效审计已成为今后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2006年9月,国家审计署印发了《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第五讲 英国政府绩效管理及经验
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绩效考评在英国 政府部门的应用。继撒切尔夫人后,梅杰政 府推行了“公民宪章运动”和“竞争求质量 运动”,这些改革措施又进一步强化了质量 和顾客服务的改革思路。
1991年,梅杰政府发表了《公民宪章》白皮书,要 求各部门要用宪章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 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以提高服 务水平和质量。之后,梅杰政府发表了《为质量而 竞争》白皮书,希望通过把市场和竞争机制引入公 共部门来提高质量和顾客满意度。1997年工党上 台后,布莱尔政府继续推行以质量和顾客满意为导 向的绩效管理。1998年,英国政府将“公民宪章” 更名为“服务第一”,并且成立了公民评审小组, 主要负责民意调查,以保证公民对政府质量反馈的 信息公正、可靠和量化。
在英国,审计的职能从未仅仅限于检查地方政 府财政的违规行为。它还涉及确保地方政府 财政资源明智、有效和谨慎地使用,防止资 源的浪费。在行使此类职能的长期过程中, 审计部门逐渐开发出一套不仅分析财务状况, 而且分析统计与管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由 此,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研究资金 使用效益(VFM)为基础的管理审计逐渐发 展起来。
在以后的发展中,地方政府要求审计工作分权 化的努力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七十年代 末,英国议会提出了将县级审计署与财政和 审计部合并的要求。其理由是,既然地方政 府从中央政府获得大量财政支持,而中央政 府的财政必须向议会负责,那么,议会就应 当有权直接监督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得到的 那部分资金的使用。于是,议会于1982年通 过“地方政府财政法案”,成立关信息,为 以提高公共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其他绩效管 理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依据。相较于绩效管理 而言,绩效评估侧重于研究如何确定绩效目 标、设置绩效示标、收集绩效信息等来全面、 客观地评估组织绩效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 后期以来,英国中央、地方政府在管理实践 中就不断推行绩效管理。
中外立法后评估制度比较研究
中外立法后评估制度比较研究摘要立法后评估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已普遍采用并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主要是用于在法律法规实施以后,运用动态的方法来检验立法质量,提高立法效果,从而达到立法的最终目的。
近年来,我国各级立法机构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立法后评估这一项制度。
其中,通过研究国外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是较为有效和相对简单的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与国外的差异,借鉴、吸收国外的优秀、先进的部分,弥补我国目前在立法后评估制度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最终建立和完善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提高我国的立法质量,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关键词立法评估制度法的实施作者简介:李丽萍,内蒙古赫扬律师事务所。
一、立法后评估的概念及我国立法后评估概况(一)立法后评估概念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立法部门逐步开展了“立法向后看的法律评估”工作。
所谓的“立法向后看的法律评估”工作主要是指地方立法部门对自己制定的一项或几项立法进行跟踪调查,看所制定的法律是否达到当时制定该法时所预期达到的目标。
虽然这项制度对我国来说是比较新鲜的制度,但对于国外法律制度发达的国家来说,这早已不是新鲜的制度。
通过对法律的实施、实效、效果和效益的比较、评估,能够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把握法律法规实际运行的状况,为以后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提供客观依据,寻求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
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立法后评估的实践经验来总结出我国在这一方面应当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以此来促进和推广立法后评估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广泛建立。
首先,针对“立法后评估”这一概念进行相应的阐述。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学者认为:“立法后评估豍就是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完法律法规后,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掌握法律法规实施后的效果,及时发现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能够改善问题,提高立法效果。
”(二)我国立法后评估概况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步伐,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政府绩效
从 英 国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独 立 性 得 出 的 启 示
我 国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的 困 境
英 国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的 独 立 性
英 国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发 展 历 程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的 内 涵
1. 1. 1. 1.
. . . .
. . . . —— 独 立 性
参考书目
姜异康、唐铁汉等, 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 姜异康、唐铁汉等,《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 2.托尼 鲍法德、爱尔克·劳夫勒 托尼·鲍法德 劳夫勒, 公共管理与治理》 2.托尼 鲍法德、爱尔克 劳夫勒,《公共管理与治理》,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 3.卓越 卓越, 政府绩效管理导论》 3.卓越,《政府绩效管理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4.卓越 卓越,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4.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5.张国庆 张国庆,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 5.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英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审计组织的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是一个中央集权、 审计委员会是一个中央集权、但独立于中央政 府的公共机构,是议会、 府的公共机构,是议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三方 利益妥协的结果。 利益妥协的结果。 审计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独立公共机构, 审计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独立公共机构,是绩 效评估体系的执行者。 效评估体系的执行者。 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审计资料
AUDITING INFORMATION ABROAD
第3期
(总第34期)
主办单位:审计署外事司2004年4月2日
本期要目
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手册》
2003年
《英国绩效审计手册》内容提要
本手册由前言、什么是绩效审计、如何实施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附录5个部分组成。
前言介绍了手册的发布背景,总结了在1997年发布绩效审计手册以来,英国绩效审计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介绍了1997年以来的新发展和新规定。
比如,删除了关于审计组应提供详尽的内部文件的要求;同时增加了若干可选择的新技术方法。
第1部分介绍了英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有关背景。
手册指出,保持灵活性和创造性,是这些年绩效审计工作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因此,手册的主旨并不是介绍有关绩效审计的统一方法和标准,而是强调审计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灵活开展工作,努力满足议会、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
手册介绍了绩效审计循环的关键阶段、绩效审计成果的种类和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演进,并结合宪法和法律依据,介绍了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以及审计署与公共账目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关系。
第2部分介绍了如何成功地实施绩效审计。
手册提出,要成功地完成一个绩效审计项目,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需要选择恰当的审计项目,实行严格的项目和风险管理制度,对审计中需回答的问题予以清晰归类,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体系;在审计实施阶段,要取得充分、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提供简洁明了的审计信息,组织好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并有效地发布审计信
息;关于跟踪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实现了审计成果增值并扩大了审计影响,是否实施了建设性的事后检查和质量保证工作。
第3部分阐述了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如何分步骤实施审计质量控制,以确保取得高质量的审计成果。
针对不同的审计阶段,提出了审计准备、审计证据、审计报告草案、审计信息发布和总结等五个环环相扣的“质量环节”。
每个“质量环节”都包括一系列简明的问题,只有在对本阶段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手册列举了审计人员可能收集到的、用来回答每一个问题的各类证据,对“质量环节”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质量环节”的设立,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实现审计目标的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生搬硬套传统的“程式化”的绩效审计程序。
附录分别阐述了绩效审计原则、风险管理、问题解析法和碰头会、绘制关系结构图、审计报告草案发布等5个绩效审计中常采用的典型技术方法,作为对前几部分内容的说明和补充。
目录
前言
第1部分:什么是绩效审计?
●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方式
●绩效审计的宪法和法律依据
第2部分:如何成功实施绩效审计?
●审计准备
——选择恰当的审计项目
——实行严格的项目和风险管理制度
——对审计中需回答的问题予以清晰归类
——适当的审计方法体系
●审计实施
——取得充分、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
——提供简洁明了的审计信息
——组织好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有效发布审计信息
●跟踪检查
——实现增值并扩大影响
——建设性的事后检查和质量保证工作
第3部分:如何进行绩效审计质量控制——“质量环节”
●质量环节1:审计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质量环节2:审计人员获取的信息是否清晰、可信并
得到证据支持?
●质量环节3:是否可以提交审计报告草案?
●质量环节4:是否可以发布审计信息?
●质量环节5:是否已总结经验教训?
附录:
●附录1:绩效审计原则
●附录2:风险管理
●附录3:问题解析法和碰头会
●附录4:绘制结构关系图
●附录5:审计报告草案的印制
前言
1997年,国家审计署(NAO)首次发布了绩效审计手册。
编发手册的目的是为确保绩效审计能遵循审计标准,并肯定已有的工作方式。
那时,绩效审计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我们更多地关注资金投入获得的产出和结果,而非过程,审计方法日益合理可靠,审计报告日益简洁清晰,审计工作得到了媒体前所未有的积极关注。
但是,六年过去了,现在我们面临新的挑战。
审计周期仍然太长,漫长的审计过程占用了过多的审计资源。
重新规划审计工作,适当简化某些既定程序,以缩短审计周期,已迫在眉睫。
同时,我们也要逐步建立起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在严格的项目计划和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的基础上,采用与高级审计管理人员签约等形式布置安排审计项目。
缩短审计周期不仅仅是降低审计成本,而是要求我们在规划工作时,要有战略眼光和进取精神,依据原始证据,努力寻求改进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必须认识到,要实现上述目的,对那些具有较强挑战性的审计项目,审计成本可能会高达25万英磅以上;而对于那些相对容易的审计项目,所需花费的审计成本要低得多。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统筹灵活地配置审计资源,科学缜密地规划和管理审计项目,创造性地有效利用各种可支配资源,以
确保取得的最终审计成果能清楚地表明所投入的审计成本是值得的。
总之,我们必须探索更加快捷有效的绩效审计方法。
本手册是为了帮助审计组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在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风险的基础上,更有效、灵活和创造性地针对审计对象展开工作。
手册介绍了一些新方法,同时剔除了已有方法中的无效内容。
例如:删除了关于审计组应提供详尽的内部文件的要求(如初步审计报告,在此报告中罗列的可能的审计发现,主要是基于审计人员的推测而非确凿的审计证据);同时,为了实现项目计划中的重点目标,手册提供了若干可选择的审计方法。
手册第1部分介绍了我们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方式,宪法和法律依据,以及与公共账目委员会等机构的关系。
第2部分列示了成功实施绩效审计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内容,介绍了审计组管理和开展工作应该采用的恰当的技术方法,包括如何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为确保取得如第2部分所述的高质量的审计成果,第3部分阐述了如何分步骤实施审计质量控制。
针对不同的审计阶段,提出了环环相扣的五个“质量环节”。
每个“质量环节”都包括一系列简明的问题,只有在对本环节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之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这里,我们列举了审计人员可能收集到的、用来回答每一个问题的各类证据,对“质量环节”作了进一步的
解释说明。
设立“质量环节”的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实现审计目标的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生搬硬套传统的“程式化”的绩效审计程序。
本手册仅介绍了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必然要涉及到的共性内容和通用技术。
因此,应当结合绩效审计专题指南和其他书面资料以及国家审计署内网资料来阅读,也可以索取本手册的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