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儿童的自我中心名词解释
儿童的自我中心名词解释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将自己放在思考和理解世界的中心位置。
这一概念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并被广泛运用于儿童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
在儿童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和关注他人的观点、需求和情感,更倾向于将自我放在首位。
这种自我中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儿童在自我中心阶段容易出现认知上的自我中心。
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往往以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来解释事物。
例如,若一个儿童喜欢吃巧克力,他可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喜欢巧克力,无法理解其他人可能不喜欢或对巧克力过敏。
其次,儿童在自我中心阶段还表现出语言上的自我中心。
他们在沟通交流中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话题和兴趣,缺乏关注他人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这就导致了儿童与他人的互动质量较低,常常只是单向的陈述和询问,缺乏真正的交流与理解。
再次,儿童的情感上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
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并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更倾向于满足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例如,一个儿童可能会在别人受伤或感到难过时,表现出漠不关心或者无知,因为他们难以从别人的角度体验到相应的情感。
儿童的自我中心在认知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儿童通过体验和理解自己的中心位置,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并学会换位思考和关注他人。
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引导和帮助儿童逐渐超越自我中心,培养他们的社会情商和沟通能力。
例如,可以教会儿童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鼓励他们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和合作的意识。
此外,为了帮助儿童提升自我中心的认知能力,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考虑多个视角和利益。
通过这些活动,儿童可以逐渐从自我中心走向多元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指在认知发展中,儿童将自己置于思考和理解的中心位置。
表征少年儿童自我中心概念
表征少年儿童自我中心概念
少年儿童自我中心概念是指他们的思考和观念主要围绕自己展开,而忽略了其他人和外界环境。
这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视角:少年儿童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不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例如,在与他人交往时,他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忽略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2. 自我评价:少年儿童倾向于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标准来评价自己。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过分自信,或太过严厉、苛求自己,从而容易出现自我中心的情况。
3. 自我意识:少年儿童容易将自己放在显著位置,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特别关注,且难以理解别人的关注点和思考方式。
4. 借鉴锤炼:由于缺乏多元化的视角和经验,少年儿童往往难以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会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影响。
总的来说,少年儿童自我中心概念的表征是他们在思维与表现上自我塑造过于集中,缺乏全方位的观察能力和社交互动习惯。
关于儿童自我中心理论的赏析
关于儿童“自我中心”理论的赏析施建萍教师进修学校摘要:“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
虽然有人试图或已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儿童的这一心理发展规律的存在还是毋庸置疑的。
年幼儿童思维与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儿童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同样存在质的差别。
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成人的重要责任,去自我中心又是成人和儿童的共同任务。
关键词:自我中心、道德品质、去自我中心策略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结缘:98年我有幸再次来到课堂接受教育,坐在最前排,异常专注地获取着各种知识和信息。
这是我进入幼教这个行后的一次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学习。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幼师生,学习的都是些百废待兴的、或比较传统的、“苏式”的革命性幼儿教育理论和知识,对儿童究竟是怎么一点一点发展的,即使自己的孩子已长大成人,还是一知半解或所知甚少。
认真聆听教授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演讲,心理学大师们以自己的实验和研究一一揭开着儿童究竟是怎样发展的谜底,也唤醒了自己童年的桩桩件件,虽然自己年过四十,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年幼时月光下玩耍的情景:月亮当空,我走得慢它也慢,我快它也快,当我从外宅跑到内宅,月亮依然在我头顶,我又跑回去,它还在我头顶。
我想不明白,我有腿,它也有腿?它是怎么跑的?为什么月亮会老跟着我走?百思不得其解。
长大后还常常自责:小时候怎么那么笨!到今天才明白,这就是自己当时的思维形式和水平。
2003年和2007年,我县与华师大两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网络本科班。
承蒙领导的信任,我承担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程的导读任务,两度重温《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使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想。
其中最让我回味的是:有关“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特性”。
一、“自我中心”的由来和概念“自我中心”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对儿童思维作了长期的精心的研究后发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一大特质。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的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的特点
1.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呀,那可真是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比如说,大家一起玩游戏,他就非得要当主角,别人都得围着他转,好像这游戏没他就玩不下去似的!
2. 他们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从不会去体会别人的心情。
就像弟弟哭了,他才不管呢,还在那继续玩自己的玩具,这多让人无奈啊!
3.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霸道呢,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绝对不能碰!比如看到别人拿着他喜欢的画笔,他会马上冲过去抢过来,压根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呀!
4. 他们还很难接受批评,你要是说他一点不好,他能跟你急!简直就像那骄傲的大公鸡,听不得别人说半句不是。
5. 这种孩子一旦认定了什么事,那真的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就好比他说今天要吃冰淇淋,不管天气冷不冷,就得吃到嘴才行!
6. 他们也不太会分享,自己的零食那是捂得紧紧的,别人休想从他那分到一点,这不是小气鬼是什么呢?
7.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和别人发生争执时,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这不是和那蛮不讲理的人一样嘛!
8. 他们也不太会关心别人,小伙伴生病了,他可能都不会过问一句,心里只有自己的事,多自私呀!
9. 这样的孩子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他人都得靠边站。
可不能让孩子一直这样啊,得好好引导,教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分享,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啦!。
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例子
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例子1. 小孩子玩玩具的时候,那可真是眼里只有玩具啊!他才不管别人呢,就像小老虎守着自己的肉,谁也别想抢走,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比如小明,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车,谁碰一下他都要大哭大闹。
2. 当有好吃的东西,孩子会第一个冲过去,恨不得全都是自己的,这难道不是自我为中心吗?就像小馋猫看到鱼,哪还管别人呀!像小芳看到巧克力,谁劝都不听,非要独占。
3. 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就要一直看,也不管别人想不想看其他的,这多明显是以自我为中心呀!这不就像熊孩子霸着电视,别人只能干瞪眼。
比如小军,看动画片时就不让别人换台。
4. 在和小伙伴玩游戏时,规则得按他说的来,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什么呢?就像小霸王要统治游戏场一样。
比如小力,玩游戏必须得听他的。
5. 自己的东西不肯分享给别人,还觉得理所当然,这不是自我中心吗?好比小仓鼠把食物都藏起来,才不给别人呢!像小琴有了新文具,怎么都不肯借给同学。
6. 自己做错了事,却怪别人,这不是只考虑自己吗?就像小鸵鸟把头埋起来,反正都是别人的错。
比如小伟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却说是杯子自己掉下去的。
7. 只愿意听表扬的话,一被批评就不高兴,这不是心里只有自己的感受吗?像小花被夸就笑嘻嘻,被说就撇嘴。
8. 去别人家做客也毫不收敛,随意摆弄别人的东西,这不是自我为中心吗?像小猴子进了花果山,完全不顾忌。
比如小涛在亲戚家乱翻东西。
9. 说话的时候也总是“我”怎样怎样,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哎呀,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嘛!就像小喇叭只播放自己的声音。
比如小燕,总是说“我要这个”“我喜欢那个”。
我觉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的阶段,但这也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引导,让他们慢慢学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感受呀。
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的例子
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的例子
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初期,往往以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为中心,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的例子:
1、玩具抢夺:当一个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有一个他想要的玩具时,他可能会直接去抢夺,而不是通过协商或者等待轮换。
2、不顾他人:孩子们可能会在游戏中只玩自己喜欢的部分,而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或者游戏规则。
3、自我认知过高:孩子可能会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关注他,他的所有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
4、缺乏同理心:孩子们可能难以理解其他人的感受,例如哭泣的同伴可能不会引起他的同情。
5、自我中心的语言:孩子可能会在描述事情时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比如只讲述自己的部分,忽略其他人的角色和贡献。
这些都是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的常见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发展,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会逐渐减少,他们将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尊重规则,以及考虑到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因此,对于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和人际关系,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首先,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教他们学会等待和轮流。
同时,他们也应该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此外,家长和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集体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和人际关系。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减少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儿童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有着三个阶段。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儿童思维发展阶段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
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
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
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 具体形象思维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
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
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
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
自我中心主义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儿童发展心理学 名称解释
1.发展心理学(狭义):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2.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跨文化研究:同一个客体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里发展的影响。
3.定向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的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成习惯化。
去习惯化:恢复了对心事件的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4.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
5.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稳定的、经常的个性品质成为观察力6.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7.客体xx: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8.自我中心: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9.数理逻辑经验: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以及以后的运算作用于客体后才产生的。
10.格式:动作的组织和结构。
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
11.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12.图式: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组成。
13.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14.xx语: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
15.电报句:表达意思时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
16.情绪: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7.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育儿观念:帮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年幼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两个孩子为了同一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我中心化”的一些外在表现。
所谓自我中心,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
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幼儿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他人的思想区分开,他不能了解他人的观点,也不能体验别人的思想感情。
自我中心是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概念,不能像看待成人那样,认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膨胀、自私自利。
虽然说自我中心化将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变化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家中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家里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归他一人所有,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一人身上。
家长对孩子的爱只知道奉献,不要求回报,这种单向的爱使幼儿只知道享受,形成了众人为我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
随着高层单元建筑的日益增多,幼儿缺少同伴交往,使这种心理定势更加牢固。
由于“自我中心”的影响,幼儿的行为大多是从“利己”的观点出发的,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本学期,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的教育,取得了一点成效。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我们班的个别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某些错误观念,比如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就教育孩子做事要先想着自己,这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为了孩子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克服自己的“利己”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养观。
克服儿童自我中心心理的具体方法
克服儿童自我中心心理的具体方法儿童自我中心心理是指孩子在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过度关注自己,以及难以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心理特征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正常的,但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为了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心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法:1.提供积极的示范行为儿童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行为和情感应对。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展示积极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关心他人的需要来展示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
2.鼓励合作与分享合作和分享是培养儿童关心他人的重要途径。
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营造鼓励合作和分享的氛围,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与他人的互动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玩具和资源等,都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3.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
通过教给儿童情绪表达的词汇和技巧,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儿童直接表达情感、倾听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找到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此外,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或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情绪和他人的感受。
4.培养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儿童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基本的社交规则,如礼貌用语、分享交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等。
同时,为儿童提供参与团队活动、角色扮演和模拟社交情境的机会,以加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5.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他人感受和需求的能力。
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通过关心、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立场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鼓励儿童观察和思考他人的情感,通过问问题和分享观察来激发他们的同理心。
6.提供正面反馈和奖励当儿童表现出关心他人和意识到他人需求的行为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通过赞扬和肯定,我们可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鼓励他们持续发展关心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对学前儿童自我中心现象的理解
对学前儿童自我中心现象的理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学前儿童自我中心现象。
你们知道吗,这就像是小娃娃们有自己的一个小小世界。
比如说,你看见一个小宝贝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谁要都不给,这就是自我中心的一种表现呀!他们会觉得这个玩具就是他们的,别人不能碰。
就好像他们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围着他们转的一样。
咱再想想,小朋友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呢?“哼,我就要这么玩!”这简直太常见啦。
这就好比他们在自己的童话城堡里当国王或公主,一切都得听他们的。
你家孩子是不是有过和小伙伴抢东西的时候呀?“这是我的!”他们可不管别人也想要呢。
这就像他们身处一个只有自己的小宇宙,还没意识到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其他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呢。
可是啊,这并不是坏事哦!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呀。
我们不能急着去批评他们,而是要慢慢引导。
就像小花朵需要阳光雨水才能茁壮成
长一样,孩子们也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理解。
通过引导,让他们慢慢地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自我中心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觉得啊,我们应该给学前儿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这个阶段,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和他人,这样他们才能长成温暖又善良的大人呀!。
学前儿童自我中心现象的理解
学前儿童自我中心现象的理解嘿,说起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现象,那可真是让咱这些大人们有时候又好气又好笑啊!咱先得明白,学前儿童啊,就好像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一样,一切都围着他们转。
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周围的人都得听他们的。
我就记得有次我小侄子,非要把一个蓝色的玩具车放中间,其他玩具车都不能挡着它。
我们大人就想着给他挪挪地儿,嘿,你猜怎么着,小家伙不乐意啦,哇哇大哭,仿佛我们动了他的宝贝似的。
这就是自我中心嘛,在他们眼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东西那可都是最重要的。
还有啊,他们说话也特别有意思。
我侄女有回跟我说她画了个超级漂亮的公主,等我一看呢,嗯,确实很抽象。
但她还非要我夸她画得好,说那公主就是她想象中的样子。
哈哈,这不就是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嘛。
其实啊,学前儿童的这种自我中心现象也不难理解。
他们还小嘛,认知能力有限呀。
他们还不太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呢,就只顾着自己开心就好。
我们大人可不能跟他们计较,得理解他们。
不过呢,咱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
我们可以慢慢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世界不是只围着他们转的。
比如说,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学会分享啦;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听啦,不能只顾自己说。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这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他们慢慢地会学会考虑别人,变得不那么自我中心啦。
等他们长大一点,就会明白,世界很大,大家都是平等的。
所以呀,当我们面对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现象时,别着急上火,就把它当成孩子成长的一个小趣事。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引导,陪着他们一起度过这个可爱又有点“霸道”的阶段。
相信他们会慢慢变得懂事、体贴,成为可爱的小天使的!。
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是指他们在语言表达中主要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而忽略了其他人的看法和需求。
这种语言表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指称:儿童经常使用一些自我指称词语,如“我”,“我的”,“我要”,“我不要”等等。
2. 独白式语言:儿童常常不断地自言自语,不顾及听众是否在场。
3. 一维思维:儿童的语言表达常常只局限于一个维度,只表达自己的感受或需求,不顾及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4. 不成熟的理解:儿童在语言表达中常常显得不成熟,说话内容缺乏逻辑性和完整性,表达不清晰。
5. 情感化语言:儿童的语言表达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化色彩,比如说话声音高亢、哭闹、生气等等。
总的来说,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交经验的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也会逐渐变得成熟和多维化。
- 1 -。
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思想
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思想1. 引言自我中心思想是幼儿园阶段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孩子只关注自己的感受、需求和利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思想,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应对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
2. 理解自我中心思想在开始介绍方法和策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自我中心思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自我中心思想是孩子发展的正常阶段,其主要特点包括: - 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缺乏合作意识;- 难以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想法;3. 提供合作机会和活动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思想,我们可以积极提供一些合作机会和活动,例如:- 分组合作游戏: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团队游戏,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和重要性。
- 小组合作项目: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计划和完成一个项目,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和情感教育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具体方法包括: -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培养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情感教育:组织一些情感教育活动,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引导孩子们理解他人的情感,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5. 培养积极的沟通习惯良好的沟通是克服自我中心思想的关键,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积极沟通习惯: - 倾听和尊重:教师需要充分倾听孩子们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想法,促进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 表达和分享: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能力。
6. 示例行为和正面激励教师的示范行为和正面激励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塑造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包括: - 示范行为:教师可以表现出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态度,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从教师身上学习关心他人的方式。
去自我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篇一:《幼儿“自我中心”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幼儿“自我中心”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文章摘自歪歪兔官方网站/zjxt_list.asp?id=268“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在任何情况,都以自己为主,做事只顾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会考虑他人,且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存在不合群,不关心别人,任性等诸多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此类现象多发生在小龄的幼儿身上。
一、幼儿“自我中心”的原因分析儿童的思维发展有个过程,其中2-3岁时,呈现出“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自我与他人的不同和联系,同时也处在“自我中心”的关键期。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如果不注意对他们去自我中心的思维训练,会更强化这种自我中心性。
这些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中心地带,家中又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被爱包围着,唯恐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
而现在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家长有能力并乐意满足幼儿所提出的一些要求,幼儿便有一种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的想法。
并且知道自己在家庭成员中处于“特殊”位置,在家里就体现出任性,脾气古怪,不高兴时就随意的发脾气,而且在幼儿园也把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带到了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
二、幼儿“自我中心”所存在的弊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会有"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性思维特征。
问题是家长对这种情况要把握“尺度”,而家长事事顺从,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就越来越加强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使同伴渐渐的远离他。
“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其心中只有自己而体现不合群,不关心别人;不会与同伴和平相处;打架、冲突时有发生。
如果长期缺少同伴的交流,孩子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会遇到障碍。
三、解决幼儿“自我中心”的方法。
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识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J.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中,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过重要探究。
5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去自我中心”这一概念,并指出: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
1960年,他更进一步提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并相应存在着四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
从此,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
虽然总有人试图或已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这一心理发展规律的存在还是毋庸置疑的。
贯穿于皮亚杰早期著作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自我中心主义”。
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自我中心。
皮亚杰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含义还要广些。
即幼儿对自己的这种主观性是意识不到的,否则自我中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然而,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自我中心是由于缺乏认识上的去中心化。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去中心化”和“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概念。
自我中心的减少,就是去中心能力的增强。
儿童的注意很狭窄,去中心使儿童不再只集中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而能同时注意到几个方面,并能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
这样,儿童就能从多方面看事物,能觉察到别人的观点。
在皮亚杰的早期著作中,主要用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减少来说明这一转变过程。
后来,他越来越重视去中心化的思想,经常使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样的术语。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心化的过程:(1)感觉运动阶段的发展是一种从极端的自我中心的最初状态逐渐去中心化的过程。
婴儿出生时物我不分,生活在没有客体的宇宙里,没有自我意识。
随后,与外界产生了分化,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众多的永久性客体和人们之间的。
婴幼儿“去自我中心”的指导训练——讲义
一、案例一个幼儿帮妈妈戴眼镜时,将眼镜腿冲着自己,而把镜片直接往妈妈脸上贴,这个过程就反映了幼儿不会抛弃自己的立场站在妈妈的立场来看待问题。
这其实是婴幼儿早期习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的表现,反映了婴幼儿的“自我中心”倾向;二、“自我中心”的概念自我中心是指儿童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
如果婴幼儿始终不会从他人角度出发理解问题,长此以往,在同伴交往中势必会出现社会交往问题。
因此,要帮助婴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为社会交往建立良好基础。
三、如何有效帮助婴幼儿“去自我中心”1.在生活中,教育者要多多引导婴幼儿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可以使幼儿不过分关注自己,能较快地摆脱自我中心,把自我的概念扩展到他人身上去;例如,当幼儿的玩具被同伴抢夺时,就可以说“你现在很生气对吗?因为你的玩具被别人抢了,那你想想上一次你抢别人的玩具,别人是不是也很生气”。
2.可通过专门的角色扮演游戏,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婴幼儿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进行感知和体验,看问题的视角就会发生改变。
例如,娃娃家、商店、躲猫猫等游戏都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角色游戏。
四、实训游戏1.游戏名称:《躲猫猫》,适合18—36个月的幼儿2.游戏目的:通过躲藏和寻找,了解他人的视角和自己不一样,为去自我中心做准备。
3.游戏准备:适合躲猫猫的场地(如有窗帘的客厅、有窗帘的活动室)4.游戏展开:第一步:游戏开始,进行角色分配和规则说明老师: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它的名字叫《躲猫猫》,你扮演老鼠,在这个房间里找一个地方藏起来,我扮演小猫-来寻找你,我会闭上眼睛数10个数,你要把自己藏好,数完后我就来找你,游戏开始!第二步:游戏展开,开始按角色躲藏与寻找老师:我闭上眼睛啦,10、9、8、7、6……幼儿开始躲藏……教师开始寻找……发现露出的脚丫子……第三步:游戏结束,引导幼儿分析被找到的原因老师:我找到你啦,你藏在窗帘后面,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看到你的脚丫露出来了!我又找到你了,你藏在桌子后面,因为我看到你的头露出来了!5.注意要点:游戏前,注意角色分配明确,玩法讲解要清楚;游戏中,注意游戏安全;同时,教育者要用语言传递游戏进程;游戏后,当幼儿被找到时,告诉幼儿你看见了什么,让幼儿意识到要想躲藏得好,要站在寻找者的视角才行。
幼儿自我中心表现
幼儿自我中心表现幼儿自我中心表现,是儿童认识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表现主要表现在幼儿思维活动的各个阶段。
正如素有“幼儿中心论”之称的让·皮亚杰所提出的,幼儿认识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思维”,这种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自身的感觉、体验和需要,往往把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的能力和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别人的能力所限。
自我中心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言语表达儿童在言语表达时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常常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理解自己的话,往往不考虑对方是否能理解,也不考虑对方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当人们在沟通时,常常会出现“我在说什么,你在听什么”的情况,这就是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
二、情感表现幼儿在情感表现中也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想玩某个玩具,他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玩乐中,而不考虑其他孩子是否想一起玩。
三、认知表现在认知方面,幼儿也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能把自己的思维转换成别人的思维。
比如,如果幼儿发现了一只虫子,他会认为其他人也一定知道这只虫子是什么样的,并静静地观察它,而不考虑其他人是否对虫子不感兴趣。
四、行为表现在行为方面,幼儿在自我中心表现得最明显。
他们的行为往往只是从自身的感觉和需要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想要一只玩具,他会直接从别人手中抢走而不考虑别人是否在玩它。
以上就是幼儿自我中心表现的四个方面,这种表现并不是一种局限性的认识方式,而是幼儿认识发展的一种必经阶段,是幼儿学习和认识发展中的一部分。
幼儿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与社会交往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克服自我中心的局限性,逐渐学会从多种角度去看待问题,以及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当以宽容和耐心的态度引导幼儿尽快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逐步发展善于观察、思考、拓展思维等能力,实现认识发展的综合素质提升。
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名词解释
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名词解释自我中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生疏,其实咱们一说到孩子,大家都能明白那是什么回事。
你看,孩子们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真是乐趣无穷。
他们可能在跟小伙伴玩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自己的玩具最重要,别人玩不玩都无所谓。
你别说,这种行为特别有意思,简直就是小朋友们与生俱来的特质。
说白了,自我中心就是他们的本能反应。
孩子们的世界,真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地方,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就是他们的宇宙,谁都别想在这宇宙里抢走风头。
你想啊,小朋友们就像是小太阳,光芒四射,特别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
他们可能在和小伙伴玩过家家,突然就很认真地说:“这个角色是我,我是老大!”哈哈,简直可爱得让人忍俊不禁。
就像大人们在职场上争抢职位一样,孩子们也在自己的游戏里争个你死我活。
可见,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其实是他们学习社交的一种方式,虽然有点自私,但没关系嘛,谁让他们还小呢!再说了,自我中心的思维可不是坏事。
你看,孩子们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往往会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他们会很直白地告诉你:“我不喜欢这个!”或者“我想要那个!”这可真是个好机会,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咱们大人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压力和烦恼,心里想着的无非就是自己的感受。
说不定,孩子们的这份直率还能教会我们怎么放下包袱,勇敢做自己。
不过,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复杂,开始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
自我中心这股劲儿就会逐渐减弱。
就像一棵小树苗,随着阳光雨露的滋润,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这个过程不容易,孩子们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才会明白“我”与“你”的关系。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理解和包容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也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部分。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在吵架,争夺玩具,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小朋友们把自我中心展现得淋漓尽致,谁也不肯退让,像两只小狮子一样吼来吼去。
可等到事情平息,他们又能和好如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争吵和冲突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在这其中学会了分享和妥协。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
3.去自我中心必须具备的条件: (1)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并把主客观区分出来; (2)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而不是把自 己的观点当做绝对真理。
(二)去自我中心化的概念及阶段 1.概念:随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深入,个体逐渐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 解放出来。 2.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0--2岁,从完全分不出主客体的混淆状态,发展到能理解 世界是由客体组成的,他本人也是时间和空间上客观存在的人。 第二阶段:2--6、7岁,分不清自己与他人观点区别,快到七八岁时儿 童可以理解物体间的客观关系,并且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第三阶段:11--14岁,认识到思维是无限的,不在沉溺于无休止地脱 离现实、改造社会的认识中,去自我中心化使儿童从抽象的社会高早 着转变成实际活动家。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基本理论
讲课教师:义德日呼
一、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及去自我中心
(一)自我中心的概念及表现 1.概念: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的 现象。
2.表现: (1)儿童认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一切都围绕自己转。 (例:月亮会跟着他走)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例:是否有兄 弟问题) (3)儿童具有泛灵论倾向,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和情 感,也有人性。(例:踩在草上草会疼会哭) 3.皮亚杰通过著名的三山实验证实了儿童自我中心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J.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中,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过重要探究。
5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去自我中心”这一概念,并指出: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
1960年,他更进一步提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并相应存在着四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
从此,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
虽然总有人试图或已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这一心理发展规律的存在还是毋庸置疑的。
贯穿于皮亚杰早期著作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自我中心主义”。
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自我中心。
皮亚杰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含义还要广些。
即幼儿对自己的这种主观性是意识不到的,否则自我中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然而,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自我中心是由于缺乏认识上的去中心化。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去中心化”和“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概念。
自我中心的减少,就是去中心能力的增强。
儿童的注意很狭窄,去中心使儿童不再只集中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而能同时注意到几个方面,并能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
这样,儿童就能从多方面看事物,能觉察到别人的观点。
在皮亚杰的早期著作中,主要用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减少来说明这一转变过程。
后来,他越来越重视去中心化的思想,经常使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样的术语。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心化的过程:(1)感觉运动阶段的发展是一种从极端的自我中心的最初状态逐渐去中心化的过程。
婴儿出生时物我不分,生活在没有客体的宇宙里,没有自我意识。
随后,与外界产生了分化,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众多的永久性客体和人们之间的。
(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运用语言,形成了表象,并与别人交际,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自我中心。
幼儿不能区别自己与别人的观点,分不清主观和客观。
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在对世界的看法上,幼儿表现出几种原始思想模式:将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外物上,认为风、河、云、太阳是有生命和意向的;看到父母制造的各种东西,就认为湖、山、树、明亮都是人造的;相信在他看来真实的东西必有客观实在性,认为梦来自屋外。
(3)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去中心的能力得到发展,儿童认识到别人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看法调和起来,但并不是都客观化了。
事实上,有些成人的思维方式仍是自我中心的。
(4)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的自我中心。
儿童集中注意在自我将来的理想上,要再经过较长时间的去中心化,才能认识客观现实和集体对他的要求,变得较为符合实际。
同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相对应,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一去自我中心化进程。
它们好像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对‘坚定的伴侣’,……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以明显而独特的形式出现”。
一、感知动作阶段(0~2岁)婴儿刚出生时处在一种完全没有分化的混沌状态,根本不能把自己和外在环境、自己愿望和现实分开来,只是以自己为中心。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在建构的过程中,在空间领域里,以及在不同的知觉范围内,婴儿把每一件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
换句话说,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可是这种自身中心化又由于同缺乏分化相联系,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第一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的特点:1、以自身为中心的无意识的感知运动活动。
因为这时各项活动尚未整个地彼此协调起来,每一项活动各自组成一个把身体本身直接与客体联系起来的小小的孤立整体,它们之间唯一共同的和不变的参照就只能是身体本身,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朝向身体本身的自动的中心化,虽然这种中心化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有意识的。
2、各项活动缺乏协调。
皮亚杰认为这种协调的匮乏正是婴儿自身中心化产生的根源。
这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既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在个体活动中自动产生的。
3、不自觉的“我向思维”。
皮亚杰认为,婴儿已经注意着周围的事物,不断从外界吸收信息,形成感觉,甚至比成人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其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又是不自觉的。
他称之为“我向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把世界同化于自我。
在婴儿那里,一切事物都是可同化的材料,他用吮吸、抓握、摇晃等图式来同化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新的客体。
(2)象征性。
理智的思维是由概念组成的,而婴儿的我向思维是由受情感支配的意象组成的。
在婴儿眼里,客体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而被看成只与某种情感和欲望有关的东西。
(3)无确定目标。
尽管每个单独动作是有目的的,然而贯穿于一系列动作的总体目标却没有,所以一些本来相关的动作就不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谈不上协调。
4、对自我或任何内部主观活动缺乏认识。
婴儿“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客观物体和其他客体区分开来,也不能把物体和他的感知印象区分开来。
”5、没有永久客体的概念。
“事物只要超出他的直接感知之外便不复存在。
”从4~7个月开始,婴儿逐步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去自我中心过程。
直到第18~24个月时这一过程才得以完成,皮亚杰称之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它使得婴儿不再把一切事情都归功于自己,学会把自己看成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在情感方面,婴儿则从不能区分自我和外在环境,开始向着群体交往或情绪交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区分自我和别人,或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的驱使而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
关于这第一次去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原因,皮亚杰(197O)认为:“主体活动的取得协调,虽然不能跟主体归同于客观现实的那些时空协调和因果协调分割开来,但仍然既是主体客体之间发生分化的根源,也是在实物动作水平上消除自身中心化过程的根源。
消除中心化过程同符号功能相结合,将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据此,可以认为,此次去自我中心化的实质就是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分化和在实物动作水平上的协调。
皮亚杰(1955)认为其结果本身也是“感知运动行为的逐步协调”。
二、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化第二次出现,但却是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虽然也表现为最初的对自己和他人观点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相对地缺乏认识,但这种缺乏却是在表象性上而不是在感知运动方面。
皮亚杰认为(1923):自我中心言语是学前期幼儿的重要特征。
他试图用自我中心言语同其他自发言语之比来作为描述幼儿自我中心化程度的系数。
对此西方尤其是前苏联心理学界颇有争议。
L.S.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是为解决困难服务的,“皮亚杰错误地解释了自我中心言语的机能的、结构的和发生的实质”。
西方心理学界的很多验证性研究也倾向于否定自我中心言语的存在,认为其比例从未达到过50%。
但后来的进一步研究表明:59%的3~4岁的幼儿言语是非自我中心化的,其中36%~79%的3岁幼儿言语是自我中心化的,23~52%的4岁的幼儿有自我中心言语。
因此,可以认为:自我中心言语确实存在于前运算阶段,但随着幼儿成长而急剧减少并最终消失。
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
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l)幼儿说话时并不需要知道是在对谁说,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说话;(2)谈话时他总是不能从听者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讲述,总以为别人对他所讲的事早已了如指掌。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处于“我向思维”与社会化思维之间的所谓“自我中心化思维”。
它在结构上是我向思维式的,而在机能上不仅像婴儿那样倾向于机体的满足,而且像成人那样倾向于智力适应。
这突出而典型地表现于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中。
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或曰“中心化”和非可逆性。
它导致幼儿逻辑思维中产生了“并列”和“任意结合”现象,常常把两件不相干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用其中的一个去解释另外一个,好像它们之间确有关系似的。
因此,这时的幼儿还没有“偶然”概念,任何事情都可被他“找到”原因。
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缺乏相对性,总是把自己的感觉、看法或观点看成是绝对的。
实际表现为:对自己知觉真实性绝对信任的知觉现实主义和从自己角度批判事物之间的关系的逻辑现实主义;不能区分并协调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或观点;不能区分象征物(如词语)与被象征物(如事物),总是把有限的言词同其丰富的被象征事物粘在一起,无法分割。
在社会性认识上,则表现为道德观念和游戏规则方面对权威的服从与单方面的尊重,从而导致了“他律”的道德感、道德实在论和客观的责任感等的产生。
从上可以看出,前运算阶段幼儿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化思维和那种不具交流功能也不想让别人听懂的自我中心化言语,使得别人(老师、家长、同伴)很难与之对活、交流与合作,从而成为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严重障碍。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交往(尤其是同伴间交往)的发展,儿童得以逐渐认清别人观点或看法的存在,从而在“概念或概念化了的活动”上区分并协调自我和别人的关系,完成第二次去自我中心化。
具体表现为:从5~6岁开始,“社会交往引起一个逐渐结构化或社会化的进程”,自我中心化言语濒于消失,象征性的游戏向着有组织的、有规则的游戏发展,儿童开始理解物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并且在人们之间建立合作的关系,在道德情感方面则逐渐向相互尊重和互惠的方向发展。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前一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使儿童获得了社会性合作的技能”和“认知运算的建构”,使其得以运用初步的逻辑运算来解决具体问题。
而本阶段的自我中心化则表现为“不能把感知事件和心理建构区分开来”。
他们不能单独运用自我的知觉进行“思考”,不能区分什么是知觉,什么是思维。
一些与感知相悖(例如“假设煤是白的”)的假设性说法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这种自我中心化现象一直到形式运算阶段初期,儿童能够对自己的用线进行“反省”时才得以消失。
其间是一个漫长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
然而,特别仍要提出的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还穿插着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它与前述的去自我中心是截然不同的。
皮亚杰认为:中心化是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
它表现为幼儿在感知事物时只集中于刺激的一个或有限的几个感性特点而不能综合其所有的特点来考虑,整个认知活动似乎全被这几个有限的特点所支配并以它们为中心,感性或曰直觉的判断压倒了认知的评判。
例如,给幼儿着两排等长等量(8个)的硬币,当着他的面把第二排摆宽一些,再问他时,他就会认为第二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