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简介及文化介绍
我的家乡汨罗

4 此外,汨罗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糖油 粑粑、糍粑、油茶等,都值得一试
汨罗的旅游景点也非常丰富
除了屈子祠、屈子墓等历史遗迹外,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
比如洞庭湖、杜甫祠堂、湘妃庙等,都是值 得一游的景点
此外,汨罗的乡村旅游也日益兴起,如蓝墨水的上游等乡 村旅游示范点,可以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汨罗成为 了楚国的重要区域,留下
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公元前278年,伟大的爱 国诗人屈原在此投江殉国, 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壮丽诗
篇
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了汨罗 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使 得汨罗成为了端午节和龙
舟赛的发源地
01
汨罗位于岳阳市 东北部,汨罗江 下游
02
这里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气候 适宜,是一个充 满生机的是汨罗的象 征,也是龙舟赛 的重要舞台
端午习俗
汨罗的端午节习俗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之一。每年 农历五月初五,汨罗人民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和吃粽子 等活动。这一习俗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屈子文化
作为屈原的故乡,汨罗的屈子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屈子祠、屈子墓等历史遗迹,以及端 午节的龙舟赛和吃粽子等传统习俗,都与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屈子文化成为了汨罗独特 的文化品牌,也成为了岳阳市和湖南省重要的文化名片
农耕文化
汨罗的农耕文化也非常独特。这 里的人民勤劳善良,以农耕为生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形成了 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和 民间艺术。比如花鼓戏、剪纸、 农具制作等,都是汨罗农耕文化 的瑰宝
1 汨罗的美食特产也是非常丰富的
最著名的当属汨罗粽子,这是一种以糯
汨罗风景旅游景点

汨罗风景旅游景点
汨罗江:中国历史文化名河,古称罗水,因汨罗江而得名,也因屈原而闻名于世。
汨罗是湖南的东大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置县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汨罗江为湖南第一大河,长江三峡工程的库区之一。
汨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屈原文化、龙舟文化、屈子文化园、屈原祠等都独具特色。
汨罗是一座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曾有近百位著名诗人在此写下了两千多首诗篇。
屈子祠坐落在汨罗市中心的小山上,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由屈子祠和汨罗江组成。
屈子祠是
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庙;汨罗江是一条长约十公里的清澈蜿蜒的河流。
屈子祠坐北朝南,背倚凤凰山,面对翠屏山,左右环绕着千年古刹——玉蟾山和雄伟壮观的云溪飞瀑。
整个建筑融古雅与雄伟于一体。
院内古柏苍劲、松柏掩映、花团锦簇、风景如画;大殿内还有一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屈原”塑像,栩栩如生。
—— 1 —1 —。
汨罗的名人故事

汨罗的名人故事汨罗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座古老的城市,被誉为中国“文化名城”。
从古至今,汨罗一直发扬着传统文化,积极发掘出一批传奇人物,他们不仅为汨罗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塑造了汨罗人民虔诚、勤奋、执着的传统。
一个成名的汨罗名人叫孙泰,他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汨罗长大,他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工程学、水利学、地理学的双学位。
他的学术研究专注于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曾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多项荣誉。
孙泰另一个杰出成就是创作了《汨罗史话》,这本书以汨罗文化故事为主题,时间跨度自三国时期至今,汇集了汨罗古代格言、故事、建筑、节日、流行文化等历史资料,文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也为汨罗文化注入活力和激情。
除了孙泰,汨罗还有很多名人。
比如,黄明晨是一位宣传片制作人,他把汨罗的故事变成了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汨罗文化,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广受赞誉,并荣获多项国际奖项。
再比如,付青年,他是汨罗一位杰出的知识分子,把中西方文化相结合,为当地人民介绍了小麦、棉花等农业作物,积极推动汨罗农业发展。
此外,他还是一名书画家,带领当地孩子们学习书法,传播汨罗文化。
汨罗的名人不仅有学者和文人,还辈出了很多传奇人物,比如郭志文,他出生于汨罗的山门小屋里,经历过艰苦的童年,曾为汨罗的发展创造过重要贡献,为汨罗带来了多个百度搜索结果页面。
汨罗还有一位很有名的人物,叫郭英源,他是一位中医大师,他把中国古代古代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应用到现代医学实践中,为汨罗人民解决了很多身体疾病,使汨罗成为中国著名的医疗示范城市。
汨罗文化历史悠久,这里发展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为汨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汨罗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汨罗也拥有了更加缤纷的文化气息。
汨罗城市矿产3

汨罗城市矿产3引言汨罗市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东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城市。
汨罗市境内分布着多种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锌矿石、铅矿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汨罗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汨罗市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同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矿产资源概况汨罗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锌矿石、铅矿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分布在不同地质构造单位中,形成了多个矿产资源集中区。
汨罗市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为中低硫煤和无烟煤。
煤炭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煤炭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采煤和煤矸石利用方面。
1.2 铁矿石资源汨罗市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主要为磁铁矿。
铁矿石储量较大,品位适中,可以满足城市的铁矿石需求。
目前,铁矿石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矿山开采和精矿加工方面。
1.3 锌矿石资源汨罗市的锌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东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为闪锌矿。
锌矿石储量较大,品位适中,被广泛用于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
目前,锌矿石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选矿和冶炼方面。
汨罗市的铅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和北部地区,主要为黄铅矿。
铅矿石储量较大,品位适中,可以满足城市的铅矿石需求。
目前,铅矿石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矿山开采和冶炼方面。
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汨罗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较为成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汨罗市的煤炭资源开发以采煤和煤矸石利用为主。
目前,市内有多个煤矿开采企业,年产煤炭数百万吨。
煤矸石利用方面,市政府投资兴建了煤矸石利用综合利用工程,将煤矸石转化为煤炭粉煤灰、建材等产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汨罗市的铁矿石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矿山开采和精矿加工方面。
目前,市内有多个铁矿石开采企业,年产铁矿石数十万吨。
精矿加工方面,市政府引进了先进的矿石加工设备,提高了精矿的提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汨罗江楚文化探秘|第一章芈月故里古罗城

写在前⾯屈原区境内汨罗江古河道密布,汨⽔流经古罗城东分为三条河流进⼊屈原区境,三⽔纵横交错,弯曲舞动,形成了“三⼗六坪,四⼗⼋汊”。
汨罗江从汨罗⼝、罗⽔从沉沙港、汨⽔从古塘汊汇⼊湘江。
屈原《怀沙》云:“浩浩沅湘,分流汨兮。
”汨,实是指屈原区境内三条主河的总称;在屈原的眼中,是三条太阳底下流淌的河流。
罗⼦国城遗址是⽬前湖南境内最早的楚城遗址,也是罗⼦国古城三迁保留有⽂物可考的唯⼀⼀座城址。
楚国⼀统湖南,是率先从控制洞庭东北古罗地开始的,⽐控制西南洞庭时间早140多屈原区成为中国诗词中盛名的诗歌地标。
屈原留下了“⼀江千古属斯⼈”的屈原潭汨罗江在我区境内,也留下2300多年后⼈纪念屈原的屈原庙、汨罗庙、三闾寺、屈原⾏祠、屈⼦庙等旧址地;因屈原潭古称“汨罗”宋称“汨罗江”之故,后世涌现了贾谊《吊屈原赋》、司马迁《屈原列传》等纪念和歌咏屈原爱国思想的⼤量⽂学作品,如宋⽟的《招魂》、刘向的《九叹》、颜延之的《祭屈原》、杜甫的《祠南⼣望》、李⽩的《江上吟》、韩愈的《湘中》、柳宗元的《汨罗遇风》等等,都是作家亲临河泊潭吊念屈原后,写下的传世之作。
历代⽂⼈在三闾庙、汨罗江、黄陵⼭、黄陵庙、磊⽯⼭、⽟笥⼭、汨罗⼭、凤凰⼭(⾦沙堆、龙堆)、凤凰台、洞庭庙、青草湖、⽩沙戍、⾦沙洲等地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据专家初步统计到近代⽌,共有1000多位知名不知名作家,留下近2万⾸(篇)作品,其中留下10多⾸(篇)以上的作家就有杜甫、李⽩、张孝祥等;正是历代华夏⽂化巨匠、⽂化名⼈,⼀同将汨罗江屈原⽂化、⼆妃⽂化、洞庭⽂化、龙⾈⽂化推到了华夏巅峰;屈原⽂化、龙⾈⽂化因此成古罗城在屈原区的眼⽪底下,已经埋藏了近2000多年。
这个附属于或者融合于楚⽂化的罗城,却很难找到完整的历史记载。
罗⼦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个毫不起眼的⼩国,它像⼀粒尘埃⾜可让历史的风将它吹散。
但因为伟⼤的爱国诗⼈“诗祖”屈原在此地定居九年,最后在罗渊河泊潭⾃沉殉国,使汨罗江成为了世界名江,成就了⼀个“万古传闻为屈原”的端午;后来“诗圣”杜甫魂归此处,从⽽让古罗⼩国之名⼴为知晓。
汨罗新市古镇简介

汨罗新市古镇简介汨罗新市古镇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汨罗市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镇。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古镇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寻找历史的痕迹。
汨罗新市古镇的建筑风格以明代、清代的建筑为主,保存完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古镇内有许多古老的街道、巷道,两旁是石砌的古老建筑,如同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
在这里,游客可以漫步于石板铺就的小巷中,欣赏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
古镇内还有许多古井、古桥等古迹,每一个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故事。
古镇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店铺,有古玩店、手工艺品店、传统工艺品店等等。
这些店铺中出售的商品多是与古镇相关的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游客在这里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如古镇明信片、古镇特色手绘工艺品等等。
此外,古镇内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店,供游客品尝当地的传统美食。
这些美食有的是古镇的特色菜品,有的是湘菜的经典菜肴,口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
除了古镇的建筑和商品,汨罗新市古镇还有许多景点值得游客一游。
比如,古镇内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供游客祈福和参观。
庙宇内有许多古老的文物和寺庙建筑,充满了宗教氛围和历史文化。
此外,古镇周围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如湖泊、山脉等,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览选择。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泊,欣赏湖泊的美景;也可以徒步登上山脉,俯视整个古镇的美丽风光。
汨罗新市古镇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地方。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对自然风景有所追求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古镇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湖南省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都能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假期。
汨罗江文化研究报告

汨罗江文化研究报告汨罗江位于中国湖南省汨罗市境内,是湖南省第一大湖东洞庭湖的重要支流。
汨罗江流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汨罗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一、历史渊源汨罗江流域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汨罗江流域发现了大量的史前遗址,如刻有丝韵纹的陶片、石器等,证明这里曾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
汨罗江流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战国时期,楚国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政权,楚文化对中国南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汨罗江流域的人民积极参与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在汨罗江流域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特色。
二、文化特色1.音乐文化:汨罗江流域是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故乡,也是湖南著名歌剧《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地,这些都为汨罗江流域的音乐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2.文艺文化:汨罗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文艺传统。
在唐宋时期,汨罗江流域曾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唐代大文豪韩愈、宋代名将谭子金等。
3.建筑文化:汨罗江流域有许多古建筑,如古代的楚国城址、汨罗江下游的云阳山寺等,这些古建筑是汨罗江流域丰富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
4.风俗文化:汨罗江流域的人们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龙舟节、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展示了汨罗江流域人民的热情和豪爽。
三、文化遗产保护汨罗江流域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加大力度投入资金,修缮古建筑,保护文物,举办文化活动,加强对汨罗江文化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汨罗江的文化。
此外,汨罗江流域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游客可以欣赏到汨罗江流域的美丽风光,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之,汨罗江流域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楚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我们应该加强对汨罗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其成为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汨罗

一、汨罗概况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人口65万。
汨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白杨、杨沫、康濯等文艺名家,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
汨罗是中国龙舟名城、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县、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正在扩建的省级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屈子文化园将被打造成“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汨罗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屈子祠汨罗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任弼时纪念馆是国家4A级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有山青水秀、风景迷人的八景洞、红花山、玉池山、神鼎山等生态旅游区;有资圣寺、普德观、崇善寺、佛果寺等宗教圣地;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汨罗江湿地公园,还有省级森林公园—神鼎山森林公园等重点保护区。
2009年,包括“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在内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示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被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汨罗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端午源头、龙舟故里”国际品牌。
二、主要景点屈子祠位于屈子祠镇玉笥山,198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7.8亩,有正屋三进,中、后两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各有天井。
单层单檐,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
山门上有许多泥塑堆画、过道墙壁上镶嵌着8块明、清碑刻,有清代著名书法家虞绍南书写的唐、后梁、宋、元、明的碑文,四壁石板则镌刻着历朝凭吊屈原的诗词联赋。
始建于东汉,曾称屈原庙、汨罗庙、三闾庙等,最初建在屈原居住过的南阳里。
经多次洪水的侵蚀和冲毁,当地群众毁了又建,先后有汉武帝、唐玄宗、梁太祖、宋光宗等下敕重建,现存屈子祠为奉清乾隆皇帝旨1754年重建。
近年来,逐步完成了屈原碑林的新建、屈子祠整体维修和布展工程,修复屈原墓。
汨罗周边自驾游好玩的地方

汨罗周边自驾游好玩的地方
汨罗是湖南省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洞庭湖南岸,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周边有许多好玩的地方,适合自驾游。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一、汨罗古城
汨罗古城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古街道、古巷道,可以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古街道上,欣赏古建筑的风貌,感受古城的历史底蕴。
二、岳阳楼
岳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湖南省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登上楼顶,俯瞰洞庭湖的美景,感受湖南的山水之美。
三、岳阳楼公园
岳阳楼公园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里有着美丽的湖景、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娱乐设施。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公园内,欣赏美景,感受文化氛围,还可以尝试各种娱乐项目,让你的旅行更加丰富多彩。
四、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这里有着广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在这里,你可以乘船游览湖面,欣赏湖光山色,还可以尝试各种水上运动,让你的旅行更加刺激和有趣。
以上就是汨罗周边自驾游好玩的地方,这里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娱乐设施,适合各种类型的旅行者前来游玩。
如果你想要一次难忘的旅行,不妨来这里看看。
汨罗简介及文化介绍

端午源头龙舟故里魅力汨罗汨罗市位于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畔,地处“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内,因流经境内的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
汨罗,源远流长,人文荟萃。
春秋时期境内就有罗子国,秦朝设置罗县,唐朝省罗并入湘阴,1966年析置汨罗县,1987年撤县设市。
汨罗既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晚年生活、创作和投江殉国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哺育了彭家煌、杨沫、康濯等当代文学名家,留下了宋玉、贾谊、司马迁、韩愈、苏轼等历代文化名人问祖寻根的足迹。
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
境内的汨罗江被诗人余光中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中国汨罗江龙舟节、中国龙舟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故事会(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七大文化品牌饮誉中外,被列为长株潭屈原文化旅游基地。
汨罗物产丰富,优势凸现。
素有“麻石之乡”的美誉,沙金矿居华南地区之首,森林覆盖率达42.6%,形成了再生资源加工、保安设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和机电、化工、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特别是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列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以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个以再生资源加工为特色的湖南汨罗工业园区正在强势崛起。
全市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近200家,初步形成了铜材、铝制品、不锈钢和塑料回收加工四大产业链。
汨罗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西临洞庭,南接长沙,北靠岳阳,京广铁路、武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穿南北,汨罗江、S308线、湘慧线横贯东西。
汨罗发展迅速,走势强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理念,以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汨罗为目标,一心一意大办工业,一心一意招商引资,一心一意向上争项目,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汨罗介绍

1.粽子 汨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于世。粽子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 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 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 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三 、 美 食 篇
二 、 历 史 篇
2.任弼时故居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 任弼时 (1904~1950) 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 处书记。1904年 4月30日诞生于此,至1915年赴长沙读书景篇
1.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
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
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 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 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1988 年 1 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汨罗江:汨罗江口汇
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
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 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
路桥1611班黄锡果
汨罗,简称罗城,隶属 于岳阳市,处湖南省东 北部,紧靠洞庭湖东畔、 汨罗江下游。汨罗市东 部、东南部分别与长沙 市长沙县、望城区接壤, 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县, 北接岳阳县 , 东北与平 江县交界。因境内有汨 水、罗水会合,其下游 名汨罗江,因以名市, 是“中国龙舟名城”。 总面积1669.8平方千米, 城区面积近10平方公 里
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
称“汨罗江”。汨罗江全长 253公里,流域面积达 5543平方公里。长乐以上, 河流流经丘陵山区,水系 发育,水量丰富。长乐以 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 展宽可以通航。
3.神鼎山:神鼎山位于汨罗市东南部的黄柏镇境内,相传黄帝采用首山铜
汨罗江简介

水资源保护
水质监测与评估
1
• 建立汨罗江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体 污染源,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污水治理
2
• 加强沿江排污口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农 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水资源保护宣传
3
• 提高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约用水 ,减少浪费。
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区
供电设施
3
• 汨罗市境内有500千伏、220千伏、110千 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机构
01
• 汨罗市境内有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机
构。
医疗机构
02
• 汨罗市境内有各类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
文化设施
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汨罗市境内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06
汨罗江的未来发展展望
工业发展
制造业发展
• 汨罗江流域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包括食品、机械、纺织等传统制造业,以及新材 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发展
•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 业集群,如汨罗江食品产业园。
绿色工业发展
• 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绿色工业发展,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汨罗江
contents
目录
• 汨罗江的地理环境 • 汨罗江的历史文化 • 汨罗江的经济社会发展 • 汨罗江的生态环境保护 • 汨罗江的交通与基础设施 • 汨罗江的未来发展展望
01
汨罗江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 汨罗江位于中国中部,横跨湖南、江苏、安徽和湖北四 个省份。
龙舟的发源地是哪里-

龙舟的发源地是哪里?
龙舟的发源地是哪里? 龙舟文化发源地——汨罗汨罗,隶属湖南岳阳,地处洞庭湖畔,因汨罗江流经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
汨罗是龙舟故里、龙舟文化发源地。
“龙舟竞渡,纪念屈原”,汨罗江上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农历年五月初五,被流放到汨罗的楚国大夫屈原,得知秦兵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之下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相传,沿江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所吞食,便把米粽投入江中,并划龙舟争相竞渡,鸣锣擂鼓驱赶蛟龙。
这些举动从此演变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一直传承至今。
汨罗市旅游十大景点

汨罗市旅游十大景点汨罗市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汨罗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汨罗市旅游十大景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
一、汨罗古城汨罗古城位于汨罗市中心,是一座古老的城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汨罗古城内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古城墙、城门、碉楼、古街道等,是了解汨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二、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是中国古代名楼之一,也是岳阳市的标志性建筑。
岳阳楼为木质结构,建于唐代,历经数次修建,形成了现在的建筑风格。
登上岳阳楼,可以观赏到洞庭湖美景和城市全貌,是游览岳阳市的必去之地。
三、汨罗山汨罗山位于汨罗市西北部,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
汨罗山有着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着许多奇特的岩石和风景,如百丈崖、十八盘、狮子峰等,是爱好户外运动和自然风光的游客的天堂。
四、汨罗湖汨罗湖位于汨罗市北部,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岳阳市的重要水源地。
汨罗湖水域广阔,水质清澈,湖周围有着美丽的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如荷花、莲藕、水鸟等,是游览汨罗市的必去之地。
五、铜官山铜官山位于汨罗市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山区。
铜官山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古庙、古洞、古碑等,是了解汨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铜官山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景观,如瀑布、溪流、峡谷等,是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六、汨罗烈士陵园汨罗烈士陵园位于汨罗市中心,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汨罗牺牲的烈士而建的公园。
烈士陵园建筑风格独特,内有烈士雕像和纪念碑等,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
七、明清街明清街位于汨罗市中心,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道。
明清街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街道两旁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古店铺、古宅院、古井等,是了解汨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八、芦花洲芦花洲位于汨罗市东南部,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
汨罗市八景指南

汨罗市八景指南汨罗市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汨罗市八景是汨罗市的著名景点,也是汨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汨罗市八景。
一、龙王山龙王山位于汨罗市区南部,是一座海拔约800米的山峰。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汨罗城区和洞庭湖平原。
二、七峰山七峰山位于汨罗市东南部,是一个由七座小山组成的群山。
这里风光秀美,有“小黄山”之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东江湾东江湾位于汨罗市区北部,是一个人工湖泊。
这里水清鱼跃,风景宜人,有很多芦苇和荷花。
游客可以在这里划船、钓鱼、观赏风景等。
泰山庙位于汨罗市区西北部,是一座古老的庙宇。
这里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明代牌坊、清代石桥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汨罗市的历史文化。
五、湘江大桥湘江大桥是一座跨越湘江的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是汨罗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里风景秀丽,夜景更是美不胜收。
游客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六、蒋公祠蒋公祠位于汨罗市区东南部,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伟大政治家蒋介石而建立的。
这里有很多历史文物和图片,游客可以了解到蒋介石的生平事迹。
七、南华山南华山位于汨罗市东北部,是一个海拔约1000米的山峰。
这里风光秀丽,有很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赏风景等。
天河公园位于汨罗市区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100亩。
这里有很多花草树木和人工湖泊,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观赏风景、垂钓等。
总结起来,汨罗市八景各具特色,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每个景点都值得游客去一探究竟。
如果你来到汨罗市,不妨去看看这些著名的景点。
汩罗市情

龙舟故里洞庭新邑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
汨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
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
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每年吸纳游客50万人次。
2005年,汨罗市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了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
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龙舟故里国际品牌。
汨罗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生态资源丰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带来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115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8%,积蓄林木218.3万立方米。
砂金、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星罗棋布于全市,其中汨罗江砂金砂储量居长江以南各县(市)之首。
汨罗农业经济基础坚实,农产品门类齐全、优质高产。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水稻、玉米、红薯品质优、销路广;龙舟茶、名优果、大棚菜享誉省内外,花卉、苗木时鲜四季;鱼、蟹、虾各种水产琳琅满目,鸡、鸭、鹅和猪、牛、羊各种家畜丰富。
工业基础好,已形成化工、机电、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松菊油漆、加华肉牛走俏全国,龙舟动力、龙舟收割机畅销中南、华南地区。
特别是汨罗市工业园成为各种资源的聚集地,已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26.8亿元,再生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绿色环保和农机制造四大产业群强势崛起。
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湖南汨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
龙舟竞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发展之天时,凭区位优势之地利,集万众一心之人和,汨罗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率先进入全省小康县(市)行列.2007年,预计全市完成GDP75.6亿元,(2007年均为预计数)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180元.同时,素质教育早已誉满三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国土、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跻身全国先进.我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岳阳六县(市)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我的家乡汨罗

汨罗的自然风光也非 常迷人
此外,汨罗的山区也 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那里山清水秀,空气 清新,是一个远离城
市喧嚣的好地方
3
美食
美食
在汨罗,你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
此外,汨罗的米粉、糖油粑粑等小吃也非常有名
汨罗的粽子是必须要尝试的特色小吃,它以糯米、 绿豆、猪肉等为主要原料,口感鲜美,回味无穷
20XX
我的家乡汨罗
演说人:XXX
1 历 史 与 文 化 美食 3
5 汨 罗 的 未 来 7 交 通 与 基 础 设 施
-
目录
2 自然风光 4 总结 6 教育与科技 8 社会治安与民生
我的家乡汨罗
我的家乡汨罗,位于中国湖南省 的东北部,是汨罗江畔的一座美
丽小城
这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文化,是伟大诗人屈原流放的 地方,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1
历史与文化
历史与文化
汨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 之一,也是中国龙舟运
动的发源地
汨罗江畔的屈原墓,是 屈原晚年流放的地方, 也是他投江自尽的地方
每年端午节,人们会举 行盛大的龙舟比赛,以
此来纪念屈原
2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汨罗江穿城而过,江 畔绿树成荫,鸟语花
香
在江边散步,可以欣 赏到江水的波光粼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此外,汨罗市还拥有一 些高等院校,如汨罗职 业艺术学院等,为地方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
才
在科技领域,汨罗市积 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 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 升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
力
7
交通与基础设施
交通与基础设施
汨罗 扫墓第三年规矩

汨罗扫墓第三年规矩1. 先来说说汨罗这个地方吧。
汨罗可是个有故事的地儿,它和屈原那是紧密相连的。
屈原大家都知道吧,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而扫墓也是缅怀先人的一种方式。
在汨罗扫墓到了第三年,这里面的规矩可就多了起来。
2. 祭品方面传统的祭品那是不能少的。
比如说香烛,这香烛啊,在第三年扫墓的时候,要选择那种质量好的,最好是那种燃烧起来烟比较淡但是香味比较持久的。
为啥呢?这就像是给先人传递一种纯净的敬意。
水果也是很有讲究的。
像苹果,寓意着平安,那是一定要有的。
而且苹果的个数,一般是单数,三个或者五个。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法,单数为阳,代表着对先人的敬重。
还有糕点,糕点的种类不能太杂。
以前有户人家在汨罗扫墓第三年的时候,带了一堆各式各样的糕点,结果被长辈说了,说这显得不庄重。
最好就是带一种传统的糕点,像云片糕之类的,白白净净的,看着就很舒服。
3. 扫墓的时间到了第三年,扫墓的时间比前两年要更早一些。
一般天刚蒙蒙亮就得出发了。
为啥要这么早呢?这是因为在当地的习俗里,第三年是个比较特殊的年份,早一点去表示对先人的敬重。
而且早上去的时候,空气清新,有一种宁静的氛围,很适合缅怀先人。
不能在中午12点之后才去扫墓。
这是因为中午12点之后阳气渐弱,阴气渐盛,这个时候去扫墓就不太吉利了。
就像村里有个小伙子不懂这个规矩,有一次中午才去,结果被长辈狠狠说了一顿,从那以后他就记住这个时间的讲究了。
4. 扫墓时的穿着穿着一定要素净。
男的不能穿得花花绿绿的,女的也不能穿那些过于艳丽的衣服。
最好就是穿白色或者黑色的衣服。
这就像我们在参加一个庄重的仪式一样。
我记得有个女孩子穿着一身红裙子去汨罗扫墓第三年的仪式,结果周围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她自己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后来赶紧换了衣服。
鞋子也要注意,不能穿那种带洞的凉鞋或者拖鞋。
要穿布鞋或者皮鞋,而且要保持干净整洁。
这都是对先人的尊重。
汨罗江文化研究报告范文

汨罗江文化研究报告范文
汨罗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份关于汨罗江文化研究的报告范文:
报告主题:汨罗江文化研究报告
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汨罗江文化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历史、特点和影响,并探讨其对当地人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意义。
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汨罗江文化的历史渊源
1. 汨罗江地理背景和环境
2. 汨罗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汨罗江文化的特点和风格
第二部分:汨罗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 汨罗江文化的音乐和舞蹈
2. 汨罗江文化的绘画和雕塑
3. 汨罗江文化的建筑和工艺品
第三部分:汨罗江文化的社会影响
1. 汨罗江文化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汨罗江文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 汨罗江文化对当地社会、教育和政治的影响
第四部分:汨罗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汨罗江文化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2. 汨罗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策略
3. 汨罗江文化的未来发展和展望
报告结论:
通过对汨罗江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了解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汨罗江文化,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加强汨罗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以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源头龙舟故里魅力汨罗汨罗市位于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畔,地处“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内,因流经境内的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
汨罗,源远流长,人文荟萃。
春秋时期境内就有罗子国,秦朝设置罗县,唐朝省罗并入湘阴,1966年析置汨罗县,1987年撤县设市。
汨罗既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晚年生活、创作和投江殉国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哺育了彭家煌、杨沫、康濯等当代文学名家,留下了宋玉、贾谊、司马迁、韩愈、苏轼等历代文化名人问祖寻根的足迹。
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
境内的汨罗江被诗人余光中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中国汨罗江龙舟节、中国龙舟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故事会(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七大文化品牌饮誉中外,被列为长株潭屈原文化旅游基地。
汨罗物产丰富,优势凸现。
素有“麻石之乡”的美誉,沙金矿居华南地区之首,森林覆盖率达42.6%,形成了再生资源加工、保安设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和机电、化工、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特别是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列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以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个以再生资源加工为特色的湖南汨罗工业园区正在强势崛起。
全市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近200家,初步形成了铜材、铝制品、不锈钢和塑料回收加工四大产业链。
汨罗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西临洞庭,南接长沙,北靠岳阳,京广铁路、武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穿南北,汨罗江、S308线、湘慧线横贯东西。
汨罗发展迅速,走势强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理念,以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汨罗为目标,一心一意大办工业,一心一意招商引资,一心一意向上争项目,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8年,汨罗被列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政策核心区,全市实现GDP102.8亿元,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超过8.3亿元。
今日汨罗,政通人和。
全市人民正上下一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响两张品牌,促进三项工作,紧跟长望浏宁,进军全省五强”的战略构想,加强政务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致力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经典示范园区,向全省经济五强县(市)进军。
汨罗端午龙舟文化为什么说汨罗是龙舟故里和端午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流放汨罗江畔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闻讯楚都郢毁入敌手,悲愤交加,怀沙自沉汨罗江,沿岸百姓悲痛不已,纷纷引舟抢救,沿水招魂。
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群众都要在汨罗江举行这样的活动,表达对屈原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两千多年来,这个驾舟相救场面被沿袭演变,成为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并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和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孕育成深厚的龙舟文化,成为湘楚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因此,汨罗是龙舟故里和龙舟文化的发祥地。
端午龙舟文化有哪些内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龙舟竞渡的宗教性祭祀成份渐渐减弱了,逐步演变成一种纯粹社会性的娱乐,人们在通过纹身、纹船,并在紧张的龙舟角逐中享受着胜利的欢乐,龙舟竞渡从乐神到乐民的转化,使龙舟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此,以悼念屈原悲壮殉国和激发爱国情感,激励人们拼搏向上、奋发进取为精神内涵的龙舟文化活动,绵延不息,今天则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龙舟节也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
千百年来,由于屈原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所独具的人格魅力,屈原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诗魂、国魂和民族之魂。
正因此,以激扬屈原精神为宗旨的龙舟文化的内涵就更充实,更具有民族性,当然也更具强大的生命力。
有的学者认为,龙舟文化是人类对龙舟竞渡及其相关客观现实的感受、认识的升华和历史沉淀。
它包含着人类对龙舟、信仰、心理、习俗、伦理、艺术等诸多物质的审美意识。
熔科学理念、制作技术、艺术表达、体育竞赛、情感交流于一炉。
因此,龙舟文化也是一种生态文化、一种水文化。
龙舟竞渡习俗的传承,也张扬了华夏子孙“横大江兮扬灵”、傲视万物、奋发争先的精神动力。
故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主要的审美透视,应表现为传承崇高。
与端午龙舟文化相关的部分景点汨罗江→ 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 屈原文化古城→ 屈子祠汨罗江:汨罗江因主河道汨水和支流罗水相汇得名,流域面积5543平方公里,流长253.2公里,由于具有人文和地理的双重特性,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千古名江。
中国江河大多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惟独只有汨罗江等极少江河四季江水向西流,这是它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
汨罗江的第二大特性是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写作之地,又是他的归宿之地,他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升华。
屈原投江后,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步屈原之后尘,从潭州(即今长沙)乘坐一条小船,顺流而下,在病中艰难地来到屈原殉国的汨罗江,拜谒先生祠堂。
然后沿江逆流而上到达昌江(即今平江),因疾病和饥饿折磨,客死舟中,葬于汨罗江边。
汨罗江有幸吸纳了伟大的诗宗屈原和诗圣杜甫的灵魂,留下了宋玉、贾谊、司马迁、韩愈、苏轼等历代文化名人问祖寻根的足迹,哺育了彭家煌、杨沫、康濯等当代文学名家。
汨罗江因屈原和杜甫等旷世之才而成为湖湘文化和浩瀚诗海的源头,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位于汨罗江红花大桥下游500米处,按国际龙舟竞渡标准建设。
中心建有主席台、贵宾休息室、观礼台、表演广场、停车场、运动员休息室、运动员更衣室、6×1200米航道、龙舟泊位等设施。
主席台位于中心南岸,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主体工程为框架结构,台顶为张拉膜结构,构图恰似屈原作品中描绘的凤鸟伏于山顶。
整个中心可容纳观众近30万人。
屈原文化古城:屈原文化古城由屈原墓、普德观、普济寺等组成。
屈原墓位于范家园镇和屈子祠镇境内。
相传屈原投江后,头部被鱼蚀去一半,女嬃为其配上半边金头,为防盗墓,故筑疑冢。
女嬃日夜以罗裙兜土筑坟,感动天神,天神即派土地神以赶山杖驱土,一夜筑成12座疑冢。
12座疑冢散布于约2平方公里的山丘上,均为五花土夯筑。
如今,尤以范家园镇永青村赵家冲1座疑冢最为突出,形如小丘,高约6.5米,封土堆底直径40米,同治六年(1867年)刊立石碑,上刻“故楚三闾大夫之墓”。
屈原墓于195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入“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景点。
普德观毗邻屈原墓,始建于公元1669年,后遭毁弃,1993年由地方群众自发捐资恢复,取名为大通寺,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普德观。
观内建有“辖神宝殿”、“五岳行宫”、“三视殿”、“吕祖殿”、“观音殿”、“真武殿”、“白鹤殿”、“万佛塔”、“白鹤塔”、“望江楼”、“日月楼”、“钟鼓楼”、“居士楼”、“慈善堂”和“孔子文庙”。
观内古木参天,绿草茵茵,檀香缭绕,神光永驻,气贯乾坤。
屈子祠:屈子祠座落在汨罗江北岸的玉笥山上。
屈原投江殉国后,乡人立祠以祀。
屈子祠始建于汉,历代多有修缮,并两易其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迁建现址,是我国现存纪念屈原唯一的古建筑,素有“中华第一祠”之称。
2000多年来,宋玉、贾谊、司马迁、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毛泽东、郭沫若、曹禺、李铁映、胡绳、贺敬之、余光中等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和领袖人物曾到屈子祠凭吊屈原。
如今,屈子祠成为了人们拜谒屈子忠魂、注入求索因子、饱览楚风巫俗、领略山水画卷的文化圣地。
屈子祠附近还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招屈亭等古迹,东侧新建了屈原碑林,内刊当代书法名家沈鹏、赵朴初、楚图南等所书屈原作品及纪念屈原诗文碑刻356块。
屈子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潇湘八景之一。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基本内容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屈原在汨罗江上惊天一跃,汨罗江畔端午节就与一条江(汨罗江)、一位世界名人(屈原)、一座千年古祠(屈子祠)紧紧地连为一体,并由此丰富了端午习俗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派生了一项龙舟竞渡运动,使汨罗江成为蓝墨水的上游、龙舟竞渡的发祥地、民族精神升华的圣地、无数文人为之向往的地方。
1、基本情况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多样性、浓郁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和深远的影响。
汨罗江边的楚塘渔街、凤凰山、河市、归义、红花、新市、浯口、长乐等一带的端午习俗,除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祭屈等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还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
观龙舟、回娘家、辞端阳、插艾叶、喝雄黄酒更有浓郁的地方含义。
而且上述这些习俗和文化场景,自汉以来就有零散的文字记载,如在公元424年颜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六世纪初吴均的《续齐谐记》及《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等均有描述。
在这些日子里,从节日期盼、准备、参与、狂欢到回忆的全过程中,汨罗江畔的人们无不充满一种内在的情感冲动。
如一家之主分工摘粽叶、打艾叶和采菖莆以及浸糯米的那份期待,一家几代围着堂屋包粽子时那份团聚的浓浓亲情,女儿女婿背着崽女带上粽子、鸡蛋、包子回娘家时的那份温馨,十里八乡老百姓争相观龙舟竞渡时的那份狂热……无不显示人们在这个喜庆节日里洋溢着的快乐。
节日让一代又一代劳作的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富民安的祈求、对屈老夫子的深深怀念。
还有青年男女和他们的父母,则把这个节日当成了相亲招亲的极好机会。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更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每年端午,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的新闻媒体常常以整版的篇幅进行专题报道,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原苏联、韩国等多家电视台还以专题形式推介龙舟竞渡、屈原、屈子祠和汨罗江,特别是龙舟竞渡运动现已传播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具体表现形态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丰富内涵是以文化空间的形态来表现的,具体有:⑴吃粽子屈原投江之后,汨罗江边的人们除了驾舟打捞屈原的尸首外,还纷纷将正在祭龙用的“竹筒饭”“麦面砣”丢到河里,祭祀屈原,以示怀念和敬意。
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人们又将准备好的竹筒饭和桃、李等鲜果,分发给各竞渡渔船,准备投放河里,忽然,西南方向一阵香风吹来,只见屈大夫神采昂然,面带微笑,头戴切云冠,身穿朝服,脚踏朝靴,锦带上佩着珍珠美玉,腰挎陆离长剑,来到了人群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