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留给后人的启示(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解放战争的胜利ppt1 华东师大版

【初中历史】解放战争的胜利ppt1 华东师大版

敌我力量对比表
装 机动 总 军队 兵力 兵力 备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280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 改善
1948年7月
后 方
巩 固
士 气
高 昂 低 落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这张表格和战争初期的表格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 化,使人民解放军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三大战役
战 略 决 战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战 略 决 战
1949、1、31
北平
塘沽 天津
石家庄
三大战役在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歼灭敌 人154万,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指挥之出色不 仅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 是罕见的。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东 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 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指日可待,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粉碎国民党军队 的进攻 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战略决战
结束了国民党 在大陆的统治
三大战役
战略决胜
追歼余敌
渡江战役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示意图
示意图
示意图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三大战役全图 请你来指挥
1949、4、21
1949、4、23
复习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 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想一想: 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战争? 这三年究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之前中国刚 结束了什么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0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0张PPT)

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烟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
②作用:威胁武汉、南京。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
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 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③影响: 揭开了人民解放 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南京 武汉
陈赓
陈谢兵团
陈毅
粟裕
陈粟主力 大 别 山 刘邓大军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选项:A挺进中原B 重庆谈判 C 转战陕北 D进攻中原解
放区 E三大战役 F渡江战役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C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发动了三大战役
2.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 东北全境(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3.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曾泽生:1938年率1085团参加了台儿庄会战。 1939年起任第
184师副师长、师长,第60军军长。1945年日本投降,率部到
越南受降。
1948年10月率第60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50军,任军长。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军长。 1955年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
结果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历史》第12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第五节,详细探讨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战略意义以及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掌握其主要战役及过程。

2. 使学生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到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其胜利原因。

难点:理解解放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中国历史》第12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2)主要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3)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4)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的胜利原因。

4. 例题讲解:以辽沈战役为例,讲解其胜利原因及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 内容:(1)解放战争历史背景(2)主要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3)胜利原因:人民力量、战略战术、党的领导等(4)胜利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分析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的胜利原因及意义。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解放战争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高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1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1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逆民意 失民心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顺民意 得民心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张家

口 新保安
略大
决同 1949、1、31

北 平
塘沽


石家庄
(三)平津战役
1、特点: A、“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 B、“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2、在此战役中,党中央解放北平是采取的是什么 手段?为什么?
①采取了和平手段;
②保护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保护了 古都的文物免受战争的破坏;对傅作义部的和平 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转向人民的 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B 8、国民党统治中国达( )之久
A.12年
B.22年
C.25年
D.30年
B 9、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材料解析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 4、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是(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聂荣臻
平津平战津役战
役 1948年1(1月194—8.11.29--
1949年19419.月1.31)
1949年1月
31日 北

北平和平解

天 津

罗荣桓 林沽彪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林 彪






平津战役总前委成员
三大战役概况
名称
指挥者
参战部 队
作方 针
结果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 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 事力量,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 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把握决战时 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有利地保 证胜利;
• 解放军广大官兵英勇作战; • 解放区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援,国统
区的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也为战 争的胜利,积极贡献力量。
辽沈战 林、罗 役
东北 关门打 解放东 解放军 狗 北全境
淮海战 役
刘、陈、中原、华 邓、粟、东解放军

中间突 破分割
歼灭
基本解放 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 中原地区
平津战 役
林、 罗、 聂
先打两
东北野战 军、华
北解放军
头后取 中间
华北全 境解放
三大战役情况汇总表
名 称


参战军 队
主要领 导
战果

史 义
淮海战役
粟 裕
邓刘 小伯 平承
陈 毅
谭 震 林
淮海战役总前委
1948年11 月初
歼敌

20万陈官 州

《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2
平津战役
人民解放军在平津地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多次激烈交战,最终夺取了胜利。
3
解放南京
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的统治结束。
解放战争的胜利
1 解放全中国
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了全国各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 人民军队的努力和牺牲
人民军队通过不懈努力和牺牲,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3 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放战争的意义1 中国共来自党领导取得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2 中国人民从殖民地化解放
中国人民通过解放战争,实现了从殖民地化的解放。
3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战争的胜利》PPT 课件
了解中国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探索背后的重要意义。
背景介绍
日本侵略战争
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严重削弱中国经济和国土。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利益,进行了艰苦的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争取国家解放。
解放战争的过程
1
渡江战役
红军奋勇渡过长江,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25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25张PPT)

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
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
插上一刀。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 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 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 区唾手可得。
武汉
南京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三大战役
(1)背景: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京 赶考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国共划江
渡江战役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而不治好,…好 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
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
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油画《渡江战役》
中国近代毛史是泽从东南京到南京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 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 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淮海 战役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中原野战 军、华东 野战军
解放长江 中下游以 北地区
猛虎掏心 徐州
平津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华北全境 华北人民解基本解放
放军
瓮中捉鳖 傅作义
影响: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 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 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 大别山。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1949、4、23
三大战役视频
渡江视频
示意图
思考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后记
1、通过背景、过程的了解,感受到解放战争势如破竹的气势 2、多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解放战争胜利 的原因及启示。 3、充分利用数据、图片、示意图等媒体来呈现历史情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1949、1、31
北平
塘沽 天津
石家庄
三大战役在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歼灭敌 人154万,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指挥之出色不 仅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 是罕见的。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东 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 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指日可待,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9年5月27日, 解放军进入上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1947年春,全国大饥荒.
国统区货币急剧贬值,人们不得不 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

《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T课件 图文

《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T课件 图文

北地区
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被歼。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三、渡江战役
1、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跨台
湖口
江阴
500多公里
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
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 22 年 统治结束
5月27日,中国最大城市 上海 解放。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中,提出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图为1947年4月 的《美亚杂志》和5月的上海《文萃》杂志刊登此谈话的 期刊封面 。
一、挺进大别山
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揭开了人 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为部队夜渡黄河。
在职场中,凯勒时常告诫自己的手下:“永远不要丢弃你的同伴,尤其是在火场中。”许多次,他为了保护战友,工作时都是自己率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然而,他却没有将这句真理应用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在经历过了无数次激烈的争吵冷战后,离婚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凯勒的父亲不忍心看着他们婚姻破裂,他给了儿子一个《爱的挑战40天》的手抄本,恳请儿子按照上面写的做法,花40天的时间修复一下夫妻感情,为挽救自己的婚姻做最后的努力。他告诉儿子,他并不是不爱妻子了,只是忘记了怎样去爱。凯勒答应了,在工作之余,他照本宣科地做起了笔记上的事,在妻子发火的时候不抱怨、为妻子准备一顿早餐,在妻子生病时,贴心倒水喂药,泡咖啡、洗碗、打扫卫生、买鲜花、烛光晚餐…… 凯勒原本对这段挑战很抵制,后来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悟出了婚姻的真谛,他重新审视了一切,明白了自己婚姻破碎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得如何维护两人之间的感情。面对丈夫的点滴变化,凯瑟琳最初不为所动,认为那些不过是丈夫不想离婚暂时使出的小伎俩。凯勒并不放弃,依旧打起12分精神继续坚持着,他一点一点填补着夫妻之间的鸿沟,慢慢融化着妻子被尘封的心,后来,妻子终于重新戴上了婚戒。两个人回到了往昔的甜蜜时光,经历这次婚姻危机,他们学会了在婚姻中要有爱的表达,才能守住幸福。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中共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国共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打倒地主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 交租交息。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 有其田,按照农村人 口平均分配土地。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千里跃进大别山
(3)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原 因: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 性和参战热情; 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
启 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 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 奋斗的信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 讨革命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影响,
命胜利的意义。 证、历史解释)
交流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教学难点: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习目标
1.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 京解放,认识其各自史实历史意义。 2.观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形势示意图,从中获 取有效信息,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3.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人 430万

370万
365万
280万
190万
127万
358万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204万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1949年1月
三大战役后,不管是军队人数还是军队士气,人民解放军都远胜国 民党军队……

初中历史八上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22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22张PPT)
关的战役是( D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淮海战役发生在以徐 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项错误。平津战役发生在北平、天津 等地区,故C项错误。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 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 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③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大力支持
课堂小结
三年解放战争
中共争取 内战 和平民主 爆发
战略 防御
战略 进攻
战略 决战
胜利 进军
1945.8 1946.6 1947.3-6 1947.6 1948.9-1949.1 1949.4
重庆 谈判
进攻中原 解放区
打退重 点进攻
挺进 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 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国人 民从此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 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打倒地主 打土豪,分田地
拉拢地主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消灭地主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祖国统一,不可阻挡!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略,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 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

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演示文稿共25页

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演示文稿共25页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演示文稿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中原解放区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粉碎国民党军队 的进攻
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结束了国民党 在大陆的统治
战略决胜
渡江战役
追歼余敌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示意图
2、淮海战役
示意图
3、平津战役
示意图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1949、4、21 示意图
2、解放南京
1949、4、23
三大战役全图 请你来指挥
解放战争的胜利
复习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
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想一想:
三大战役视频
渡江视频
思考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后记
1、通过背景、过程的了解,感受到解放战争势如破竹的气势 2、多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解放战争胜利 的原因及启示。 3、充分利用数据、图片、示意图等媒体来呈现历史情境。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
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
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
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
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

《单元解放战争》课件

《单元解放战争》课件

2
经济影响
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殖 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 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结束 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 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仍 、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梦寐以 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 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以崭新的 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复兴需要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科技和文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发展 科技和文化事业,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民族复兴需要团结和协作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敌人。民族复兴需要各 族人民的团结和协作,共同推进国家的发展。
对国家发展的认识
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成为国际反帝反殖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意义和价值
推动中国历史进程
提供宝贵经验
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的一页,它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启了中国现代化 贵的经验教训,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 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军队的战术和战略
游击战
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 用了游击战的战术,利用地形和 敌人的弱点,进行灵活的作战。
运动战
随着战争的发展,人民解放军开始 采用运动战的战术,通过快速移动 和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 。
阵地战
在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开始采用 阵地战的战术,通过构筑工事和坚 守阵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战争的转折点
总结词
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是中共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标志。
详细描述
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包括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起义以及美国对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得国民党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中共则逐步掌握了战争的 主动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高官腐败 拿军饷炒股
当时国民党高官腐败成风,官兵军饷欠发是常有的事,
钱到了哪里?大部分在上海的黄金交易所里被长官们 炒来炒去。”
此外还有一例。杜聿明从徐州撤退,五个军几十万人
往江淮撤退。
杜聿明认为,此事万万不可事先被陈毅粟裕知道,事
关生死存亡。所以,第二天部队就要撤走,前一天晚 上还在唱戏,假说是给杜聿明的母亲过寿,以此来迷 惑 共军
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八、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解放战争的最大启示,就是共产党人始终要站在大多
数人的利益一边。 解放战争中,我们俘虏的国民党高官,基本上后面都 站着一个副官,这个副官是誓死不逃的,也不需要看 押。比如我们将杜聿明押到哪儿,副官就跟到哪儿。 副官永远提着一个小柳叶箱,里面统统只有一样东西, 就是金条。但如果是共产党的将领、干部在战场上牺 牲了,整理他们的遗物最简单不过,没有私人财产, 只有两个兜:一个兜里是笔记本,或者是有一支钢笔; 另一个兜里是烟叶,里面有一支短杆的烟袋锅。
解放战争打到中后竟是为什么而战。战斗中,共产党每场打下来 伤亡很大,但是越打人越多,渡江战役时共产党的军 队达到了400多万人。
我查了一下渡江战役的详细部队构成,发现其中相当
一部分连队百分之七八十是“解放战士”。什么叫解 放战士?就是国民党俘虏,甚至有的连队的连长、指 挥员都是“解放战士”担任的。
实际上,只有一群人能事先通知徐州银行家撤走,就
是南京的国防部高官。他们很多人在徐州有生意,风 声从最高层就泄露出去了。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后来,杜聿明率兵刚走了一天,就被共产党军队包围
了。
六、派系斗争
最后张灵甫才明白,在国民党内部,部队是私产。一
个军长,只要部队还在,一切都在;如果部队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国民党的游戏规则。
三、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另一个重要的胜利原因在于土地改革。 在西柏坡纪念馆存有当时土改的一份文件。其中有一
个条款很醒目,是这样写的:“在分土地的时候,如 果本村有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现役的官兵家人,一视 同仁,一样分地。”这一条,在国军中,不亚于8级地 震 当时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国民党军队被包围,包围圈 里没吃没喝,共产党就拿大喇叭喊话。他们的长官最 害怕我们喊两个内容:第一是“赶紧过来吧,这边有 肉包子”。因为他们食物只能靠空投,一围就是一个 月,饿得慌。但共产党这边确实有肉包子,是老百姓 给的,这香味抵挡不了;第二就是“兄弟赶紧过来吧, 回家吧,你们家分地了”。后者更不可阻挡,造成国 民党军队成建制地往这边投诚。
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 蒋介石在1948年8月的一个军事检讨会议上曾说:“现 在我们大多数高级将领精神堕落、生活腐化,革命的 信心根本动摇,责任观念完全消失。尤其使我痛心的 是,这几年来有许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级将领被捕受 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许多下级官兵被匪军俘虏,编入 匪部来残杀自己,而不能相继反政,这真是我们革命 军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这是蒋介石的原 话。
工,他当时参加支前大军,推着小车,车上装着两发 炮弹,从山东推到淮海战场,推了三四百里,半路上 遇到了下雨,怕炮弹受潮打不响,他就把衣服脱下来 盖在炮弹上。运到淮海战场后,组织上给他发钱,让 他赶紧回家,但他并不急着回去,一定要在旁边看着 炮弹能打出去了才放心走。
而国民党军那边呢,士兵中有一句顺口溜:此处不留
经历过淮海战役的老百姓,他们至今惦念着一位名叫
鲁瑞的共产党干部。鲁瑞是一位知识分子入伍的中级 干部,能说会道,梳着分头,很有风度,大家都喜欢 他。他当军事干部的时候身先士卒,打仗勇敢,可是 在淮海战役的最后一仗时牺牲了。把他抬下来之后, 整理遗物,除了发现笔记本、烟叶,只不过还多了一 副扑克牌。这个扑克牌现在还在博物馆里,是他自己 用硬纸板做的,梅花、方块都是拿萝卜当模子抠出来 印上的。在其中的有一张有几行小钢笔字,写着: “我是淮海人,我要在淮海战役中贡献自己的一切。
张灵甫临死前有一句名言:“我终于弄明白了我们军
队内部的游戏规则,我没有掌握好。”
七、后勤保障
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可以享受那么强大的后勤支援 。 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为老百姓做得最具体的一件事
就是解决了土地问题,这一举措使得大量普通百姓、 穷苦农民信任共产党,愿意跟党走。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不需要后勤部,后勤部就是老百 姓;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大娘的炕头。 在国民党统治末期,他们彻底失去民心,被老百姓抛 弃了。当时,国民党的行军日志上永远有一句话“不 得进村宿营”,这和共产党刚好相反。共产党的部队 离村还有好几里地,孩子们就来迎接了,油灯就点上, 大娘将热水烧好,百姓的炕头就是营房,很安全。
才奇怪了!”
对此,李延年很愤怒。他作为战区司令都不知道有军
事变动,这个老百姓如何得知这么大的军事秘密?
后来经过查证,那并非普通老百姓,而是徐州剿总司
令刘峙在海州的代理人,做的是海盐生意。军队转移 的秘密,必然是刘峙透露给他的。刘峙清楚地知道这 个军事行动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但还是宁肯不告知 战区司令员,也要先通知自己生意代理人,以免遭受 财产损失。
淮海战役时,常常是被围住的国民党集团军那边,到
了晚上一片漆黑,什么灯光也没有,而包围圈外围全 是火把。那是周边的数个省,江苏、河南、山东,约 590万老百姓推着小车、担着担子从小路走,连夜支 前。如果从飞机上看,那是什么样的壮观情形?世界 上没有一支军队可以享受那么强大的后勤支援。
我阅读过去的史料中,记载着沂蒙山区的一位支前民
出发前一天晚上,李延年正要睡觉,竟然有一个老百
姓敲门进来,对他说:“李司令啊,你千万不能走啊, 你要走也不能自己走,要带着我啊!”李延年当时对 他说:“校长让我们死守海州,我能上哪里去?”
但事后觉得不对劲,他赶紧给南京方面打电话,才知
道果然如此,命令天亮就动,赶紧行动。
李延年晚年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国民党不败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时,海州的司令官是李延年。国防
部让李延年带着海州部队和野战军沿着陇海铁路赶紧 向徐州收缩,但这一行动要冒极大危险,因为陈粟大 军就压在陇海铁路北边,决不能让对手事先知道。
因此,对这次行动,国民党内部保密做得很严格。严
到什么程度?———第二天要出发了,头一天司令官 还不知道。
四、军队将领腐败
当时国民党的腐败直接反映在军事上。国民党高级战
区将领多数身兼二职,一是指挥作战,二是做生意。 对于其中大概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来说,军事只是他们 的副业。” 国民党在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一股不可遏止的腐败 浪潮迅速席卷了全党。后来蒋介石到了台湾总结自己 为什么失败,他还说,“我们失败就失败在‘接收’ 二字。” 当时全国上下约有2300多个接收委员会。抗战胜利之 后,国民党的军政大员发“国难财”,打着“接收” 的旗号,把土地、企业矿山、国家财产都拿来中饱私 囊,从此重新开始国民党作为执政党的统治,但是内 部的腐败已经不可遏制。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为郏县县委题词“站在大多
不过再往深层次看,这样的腐败问题还只是表象,而
最大的腐败是国民党党心的分裂,具体在战场上表现 为派系斗争。
什么是派系?派系就是私利集团,作为政治集团来说
是最大的腐败。整天喊着党国利益高于一切,实际上 是私利高于一切。
陈粟为打孟良崮战役,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共产
党军队围住了孟良崮,但是共产党的包围圈外围还有 一个国民党的包围圈,至少有五个国军整编师在反包 围着。共产党军队两面作战,久攻不下,如果再耽误 下去,就必须立即撤出战场。但撤出战场意味着什么? 丧失山东解放区,这必将严重影响到解放战争的进程。 打到最后,最内圈的张灵甫扛不住了。他一直请求外 部的国民党军队支援,但电报打了好几天都没有得到 任何支援。外围的国民党整编师近在咫尺,最近的黄 伯韬的一个师,离陈粟军队只有三华里,用重炮都可 以交叉射击了。但黄部就是不去支援,只说“打不动 了”。(资料:张灵甫74师失败原因)
黄伯韬军队里人员很杂,川、贵、滇军都有,还有许
多杂牌军。当时他们就是抱着一个想法:“我凭什么 去救你们中央军?”而且黄伯韬当时说了一句话: “听说张(灵甫)的情况不妙!不过,他不是挺有办法 的吗?”
于是黄伯韬谎报军情,不战反退。性格倔强的张灵甫
最后只好发了这样一封电报:“各位兄弟赶紧增援, 我这边顶不住了!”结果他收到的回电竟然一律是: “我们请张军长增援!”张灵甫拿着电报就蒙了,到 底是谁被包围了?谁增援谁?
单。 正值抗日战争刚结束,蒋介石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 而当时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威望、军事力量也达到了高 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就 是陆军,陆军主流部队的装备和当时反法西斯战场上 的盟军是一样的,就连士兵的鞋带都和美军的一样, 更不要说武器了———轻武器都是盟军装备,重炮都 是美式榴弹炮。
国民党相当一部分的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民
族做出了贡献,他们是能打仗、誓死不屈的,这样的 例子有很多。但是在解放战争当中,却被我们的普通 小战士、甚至是民兵摁在地上活捉的国民党高级将 领———少将级别以上的就有260多人。许多有名有 姓的抗战名将就这么被我们生俘了,包括杜聿明、黄 维等人。还有很多的高级将领不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 而是逃出了战场、已经走出一两百里地了,居然被我 们的民兵抓住。
但实际上,共产党早已侦知此事。那天晚上,杜聿明
只发了一道命令给徐州的警备司令,要求当晚查封在 徐州银行和钱庄的金库,因为里面有一些黄金需要运 走。但是没过多久,警备司令就回来报告说:“别说 金库,所有钱庄的经理和掌柜连家属,在三天前就全 部离开徐州。”后来,杜聿明在回忆录里写道:“看 来我们是已经没有希望了。”
《解放战争留给后人的最大启示 》
中国移动河北公司 党群工作部(左晓燕) 2014年8月
1
1947——194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国民党突然坍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