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恒之腑及脏腑之间的关系
PPT 藏象学说
6、志:
肝在志为怒。 肝——怒
7、通于春气
a
29
五脏 — 肾
位置:
a
30
生理功能
1、主藏精
来源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a
31
精的功能:
① 化生成天癸,促进生长发育并维持生殖机能 ② 化生成髓,维持脑、脊髓、骨骼的生理功能 ③ 化生成诸气,维持正气的抗邪功能和康复功能 ④ 转化化生血液,补充血液的损耗。
6、通于长夏:
a
23
五脏 — 肝
位置:
a
24
生理功能
1、主疏泄: • 疏通体内的运行通道 • 促进消化吸收 • 调节精神情志 • 调理冲任二脉
a
122 5
生理功能
疏通体内的运行通道:
体内运行通道
水道 脉道 谷道 息道
肝 气 的 升 降 出 入
a
调 畅 全 身 气 机
2疏6泄
主藏血
(1)涵养肝气 (2)调节外周血量分配
a
32
女性
气肾 中 精
0 7 14 21 28 35 42 49年龄
男性
气肾 中 精
0 8 16 24 32 40 48 56 年龄
a
33
2、主水
生理功能
“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ㆍ逆调论》
a
主3水4
(1)肾阳的气化作用:
水液
肾阳气化 水液的代谢正常
水液的平衡
肾阳
(阳气之本)
肺脏阳气 心脏阳气 脾脏阳气
a
69
谢谢大家!
a
70
气化津液
呼气 汗液 尿液
肾阳 肾阴
促进加速水液气化 抑制减缓水液气化
【2017年整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脏腑之间胡关系
五脏六腑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实质性脏器,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中空管腔,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形类似于腑,功能类似于脏。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此即对五脏六腑功能的总概括。
脏腑之中以五脏为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从而发挥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足、脉道的通利是保证心主血脉功能的三个条件。
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表现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
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为淤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暗、可出现青紫,舌上有紫色瘀斑,脉象涩而不流利,有时可有结代脉2)心主神明: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之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 、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心在窍为舌(4)心在液为汗心火上炎,可见舌质红赤,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可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可出现舌卷、舌强、失语等现象。
(二)肺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2)主宣发和肃降(3 )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肺司呼吸二、调节气机三、助心行血四、调节水液代谢2、系统连属:(1)肺在志为悲忧(2)肺在液为涕(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4)肺在窍为鼻(三)脾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2)脾主升清(3)脾主统血2、系统连属(1)在志为思(2)在液为涎(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四)肝肝为魄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六腑
3、
心与肝(血液与神志方面关系) 肝有所藏,气血和调,助心行血
生理:心血充足,血运正常 心主神志 病理:心血不足 肝火上炎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肝血不足:心肝血虚 心火上亢: 心肝火旺
4、
心与肾(心肾相交关系) 心火下济肾阳,使肾水不寒 肾 肾阴上济心阴,使心火不亢
生理: 心
病理:①心火独亢于上 肾阴不足于下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 三 ) 脏 与 腑 之 间 的 关 系
生理:阴阳表里相互配合,经脉相互络属关系 病理:相互影响 1、 心与小肠 心移热小肠 小肠之热循经上炎于心 2、 肺与大肠 大肠实热便秘——肺失宣肃:胸满喘咳 肺失清肃——大肠传导失司:便秘 肺气虚(推动无力)——大便秘结 气虚(固摄无力)——大便溏泄 3、 脾与胃 脾为湿困——胃失和降:食少,呕心呕吐,腹胀 饮食伤胃,胃失和降——脾不运化:腹胀便溏 4、 肝与胆 5、 肾与膀胱 肝失疏泄——胆汁分泌异常:胁胀胁痛,纳呆,黄疸 肾气不足,气化失常——膀胱开合失度:小便不利;失禁、遗尿、尿频 小肠:小便短少、赤涩疼痛 心:心烦、舌边尖红,口舌生疮
六腑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一)胆
属六腑:形态中空(与肝相表里) ,属腑 又属奇恒之腑:贮藏精汁,功能似脏。 1、贮存和排泄胆汁——受肝之疏泄调控 生理:肝疏泄正常——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健旺 病理: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利 2、决断 含义:指胆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措施的功能。 生理:肝主谋略,胆主决断——正常的意识思维活动 病理:胆气虚——易惊、易恐、多疑、不决 影响脾胃运化:胁痛、纳差,腹胀,便溏 胆汁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 胆汁外溢:黄疸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腑关系和奇恒之腑
脏腑关系和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脏腑是相互配合,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
兹分述如下:(一)肝与胆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
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
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二)胃与脾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
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三)心与小肠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赤涩。
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四)肺与大肠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
所以大便秘结,可以用开泄肺气的方法;痰浊壅塞肺部的实喘,可以开泻大肠,以利肺气。
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关联的。
(五)肾与膀胱肾和膀胱互为表里。
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
所以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六)心包络与三焦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
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
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奇恒之府奇恒之府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
肾主骨、髓,心主血脉,肝胆互为表里,已均在前面概述。
脑脑为髓海,居于颠顶,为天灵盖所包涵。
[内经]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目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输耳鸣、胫痠、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所以脑的正常与否,直接表现在一个人的精力是否充沛,如果髓海不足,脑的机能减弱,表现为懈怠无力,眩晕、耳鸣等症。
女子胞女子胞亦称胞宫或子宫,位于少腹部大肠之前,膀胱之后。
女子在发育以后,由冲、任脉的通盛而发生月经,在孕育之时,女子胞又有保护和给养胎儿的作用,在病理上,妇女经产、带下诸疾,常由于冲、任失调,而冲、任脉又起于胞中,所以女子的生理和病理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脏六腑
①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情绪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
②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
3.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的关系
密切相关,互相影响。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3)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4)脾为“后天之本”
2.主统血
(1)概念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2)原理
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
(3)生理、病理征象
①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这种生理状态称作“脾能统血”。
(二)生理特性
1.主蛰
2.守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与冬气相通应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
(1)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④为经血之源;
⑤防止出血。
(3)病理表现
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关系.ppt
若在一个周期内并没有受孕,积蓄的血液便要排出 体外,于是发生月经。
待月经收止,又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血液积蓄过程。 月经,顾名思义,大约每月一次,定时而来,定 时而去,如潮之有信,故又称月信、月经来潮。
2、孕育胎儿
女子受孕后,子宫就成了孕育胎儿的场所。这时, 月经停止,血液大量汇集于胞宫,以滋养胎儿。胎 儿分娩后,在哺乳期,由于血液上行化为乳汁,故 一段时间内仍无月经的来潮。待断乳后,月经又复 行。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三焦的主要病变
• 热侵上焦——心烦、心悸、咳嗽、胸闷
• 湿困中焦——脘腹胀满、呕吐、腹泻、黄疸
• 下焦湿热——尿少、尿频、尿急、尿痛
3、辨证三焦:
温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浅入深 的三个不同的病理阶段。
由于后世将肝肾精血,命门、 原气等皆归属于下焦,三焦辨证中 将下焦的病理阶段归纳为精血亏损 阶段。
❖3、水谷之气,即水谷之精化生 的气。 “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 脏俱虚”
❖4、脉有胃气。胃、神、根三个特点 有胃:脉象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有神:脉象柔和有力;
有根: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三、小肠
❖ 解剖部位
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连; 下口在阑门与大肠之上口相连。
❖ 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受盛之官)
(六)三焦
• 定义:对人体上焦、中焦、下焦的合 称。
• 1.脏腑三焦 • 三焦的具体概念不够明确。 • 《难经》提出“有名而无形” • 有学者认为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
个大腑,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又 称“孤府”
• 具体功能: • 通行元气 • 水液运行的通道
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水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 气依附于血、津液而存在 气的通道就是血或津液的通道。
08(六腑、奇恒之腑)
2)主泌别清浊
指小肠在对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 随之进行的分清别浊的功能。 • 分清:将经过小肠化物功能化生的水谷精微加以吸收, 再通过脾的升清和散精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 • 别浊:将食物中的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 经肛门排出体外; •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多余的水液, “小肠主液”。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四)大肠 1、位置及联系:
大肠
居腹腔,为管状中空器官,上连小肠, 下通体外,上口为阑门,下口为粕门。 大肠的经脉与肺脏的经脉相互络属。
2、属性与特点:
1)属性: (1)阴阳:(2)五行: 2)特点: 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3、生理功能: 1)主津 2)传化糟粕 (下页) 食物残渣 大肠
肺主 肃降 调节水分并降浊 胃主 降浊 肝主 疏泄
小肠
(三)小肠
1、位置及联系:
居腹中,为管状中空器官,上连胃, 下通大肠,上为幽门,下为阑门 。 小肠的经脉与心脏的经脉相互络属。
2、属性与特点:
1)属性: (1)阴阳:(2)五行:
2)特点: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3、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而来的初步消化了的食物,起 到了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 二是指经胃初步消化了的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 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和糟 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小肠主管将水谷浊气进行再次的清浊分离。包 2)主泌别清浊: 括上半段和下半段各进行一次。 (胃降浊) 浊中之清 水谷浊气 受盛化物 小肠上 泌别清浊 半 段 上半段 浊中之浊
小肠下 半 段
泌 下 别 半 清 段 浊 阑门
1、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 失调则水之浊气与谷之浊 气相混而下:小便浑浊或 水样便(腹泻)。
奇恒之腑及脏腑之间的关系
脑为元神之府 元神存则生命在
❖ 与精神活动有关
头者,精明之府 脑为精髓之海
❖ 主感觉运动
听觉、视觉、嗅觉 思维、记忆、言语
等功能都归于脑
思维灵敏,精神饱满 • 若髓海充盈
视、听、嗅等感觉正常
精神不振、听觉失聪 • 若髓海不足
视物不明,嗅觉不灵
(三)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与脊髓相通,精由肾藏
病理:
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闭经等。
不孕症——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
(三)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肾与天癸
是女子胞发挥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 肾中精气充盈产生天癸,促使女子胞发育成熟
冲任二脉
冲为血海——调节十二经气血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
心肝脾与血
肝血灌注,肝气疏泄 心血充盈,心气下通 脾主统血,化生气血
心脾两虚
心悸、失眠 多梦、纳少 腹胀、体倦
(三)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生理:
血液
心主血
心有所主——心主血行
血液充足
肝藏血
肝有所藏——疏泄正常
神志
心主神明——主宰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相互协作 神志正常
相互促进 血运通利
病理:
血液亏损——心肝失养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月经量少、双目干涩、肢体麻木
病理: 水寒射肺 水肿 风水及肾
肾阳虚衰,气化不利——水肿、形寒肢冷 水邪上犯,肺失肃降——咳喘、不得平卧
风邪袭表,肺失宣降——头面浮肿、咳喘、恶寒发热 水湿风邪,由肺及肾——全身水肿、腰痛、尿少
肺肾气虚
肾精不足,摄纳失职 肺气久虚,伤及肾气
呼吸异常,气短喘急、呼多吸少
脏腑的组成及五脏六腑的关系
1.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六腑主要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阳为表,阴主里,脏腑相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他们所属经脉互相络属,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
2.辨证的概念辩证,就是辨别、认识、判断证候,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辩证的过程就是诊断的过程。
3.舌色及主病淡白舌:舌色xx多,色泽浅淡,主虚证、寒证。
红舌:舌色鲜红或正红,主热证。
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邪热炽盛,主瘀。
xx舌:色淡紫无红为青,舌深绛而暗为紫,两者常常并见。
青舌主阴寒、瘀血;紫舌主气血雍滞、瘀血。
4.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等内容。
5.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妊娠用药禁忌及服药食忌三方面的内容;注意用药禁忌是用药安全和药物疗效的保证。
6.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
故七情太过伤五脏。
7.气分为元气、宗气、卫气、营气。
8.津液的分类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9.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10.如何做好辩证配膳应遵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根据病人的体质,给予相应的饮食,如:寒证给予温性饮食,热证给予凉性饮食,阴虚宜清补之品,阳虚宜温补之品,实证宜清淡饮食等。
11.归经的概念归经:是指每一药物通过临床疗效所观察总结出对人体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能发挥显著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不明显,甚至无效。
六腑及奇恒之腑-中医课件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
(一)贮存和排泄胆汁 生理:肝疏泄正常,有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运化
功能健旺。 病理:胆汁排泄不利:胁下胀痛,厌食腹胀, 腹泻;
胆汁外溢:黄疸,口苦,呕吐苦水; (二)、主决断 生理:准确控制意识与行为 病理:胆气虚弱—胆怯怕事、善恐易惊、失眠多梦、遇
事不决断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精、气、血、津液 (气)
2、气的生成 ❖ 来源:
①肾中的精气——肾为生气之源 ②水谷之精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③自然界之清气——肺为气之主
精、气、血、津液 (气)
3、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血的生成运行,津液生成、输布、排泄赖气的推 动与激发
2、温煦作用:维持正常体温,温煦脏腑经络、组 织器官及血与津液的运行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
❖ 生理:传导、变化糟粕,吸收部分水分
“大肠主津” ❖ 病理: 大肠湿热,气机阻滞—腹痛下痢、里急后重 大肠实热,肠液干枯—便结 大肠虚寒—水谷不化、腹痛、肠鸣、泄泻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 手太阴经;脏;为里;属阴 大肠:手阳明经;腑;为表;属阳 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传导,大肠传导失常-大便秘结。 腑气不通,肺肃降功能失常-咳嗽,气喘。
通降
胆汁
小肠
水液
肾
(泌别清浊)
(气化)
食物糟粕
大肠
肛门 膀胱
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脑)
脑 “髓海”“元神之府”“精明之府”
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脑)
1、主宰生命活动及精神活动 ❖ 主生命——元神 ❖ 主精神——思维、意识、情志等。
❖ 生理 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清晰、
中医基础理论8奇恒之腑与脏腑关系
冲、任二脉的作用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 “冲为血海” 任脉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 十二经脉气血充盈,溢入冲、任二脉; 经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胞宫,而 发生月经。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肺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呼吸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水液代谢 金水相生
肺与肾的关系示意图
维持呼吸: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肺 水液代谢:肺输布水液,肾蒸化水液 肾
阴气互资:肺阴滋肾阴,肾阴养肺阴
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肝主藏血,脾主统血。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消化 血液运行
肺与大肠
经络相互络属 生理 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布散津液,以 促进大肠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 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有利于肺气的 肃降。 病理 肺气壅塞,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 大肠实热,腑气阻滞,影响肺气肃降。
脾与胃
经络相互络属,以膜相连。 生理和病理 纳运相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紧密配合,共 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心肺同居上焦。 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与 血、血液循环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方面。
肺气助心行血 心血布散肺气
心
宗气
肺
心与脾
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 生化之源。 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心主血脉,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火生土)
心
病理:心脾两虚
肺与脾的关系示意图
水液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司宣降,输布水液
藏象学说六腑奇恒之腑课件.ppt
小肠
大肠
泌别清浊——吸收精微
吸收水分
传导变化
排泄大便
膀胱 贮尿排尿——排泄小便
三焦 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
消化
吸收 排泄
第19页,共22页。
思考题
❖ 1.藏象的基本概念及藏象学说的含义? ❖ 2.试述肝心脾肺肾各自的生理功能,及与形
、窍、志、液、时的关系? ❖ 3.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 4. 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与体内水液的代谢。
脾的运化功能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水液的 吸收。
病理
大肠功能失常→大便异常:便溏、便秘、便脓 血、里急后重等。
第7页,共22页。
(五)膀胱
1.贮存和排泄尿液
尿液的生成依赖肾的气化作用;
尿液贮存在膀胱依赖肾的固摄作用 。 膀胱排尿功能依赖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
病理
肾气化失司→尿生成不足→少尿或无尿。 肾气不固→膀胱不约→尿频、遗尿或小便失禁。 湿热困阻膀胱→气机不畅,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畅甚至癃闭。
②生理上相互配合: ③病理上相互影响
第12页,共22页。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奇恒之腑
形态中空有腔(似腑)
不与饮食物直接接触
功能贮藏精气(似脏)
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胆既属六腑,又为奇恒之腑
形态中空有腔; 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
形似腑,但与饮食物不直 接接触;
胆贮藏胆汁,功似五脏。
第13页,共22页。
生理功能 ❖ 主宰生命活动 ❖ 与精神活动有关 ❖ 主感觉与运动
(一)脑
与脏腑的关系
1)脑髓由肾精所化生,而肾精又赖脏腑之精
奇恒之腑与脏腑间关系
05
奇恒之腑在现代医学中 的应用
奇恒之腑对脏腑的调节作用
奇恒之腑通过分泌激素、酶等生 物活性物质,调节脏腑器官的功
能活动,维持机体内部平衡。
奇恒之腑还参与神经-内分泌-免 疫网络调节,对脏腑器官的生理
活动产生影响。
奇恒之腑能够储存和释放能量, 为脏腑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脏腑功能对奇恒之腑的影响
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 奇恒之腑的功能,如消化系统对胆的 影响,泌尿系统对膀胱的影响等。
脏腑病变对奇恒之腑的影响
当脾胃发生病变时,可影响胆腑的功能,导致口苦、恶心等症状。 当肾脏发生病变时,可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
当心脏发生病变时,可影响脉的正常搏动,导致脉象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等症状。
奇恒之腑与脏腑间的相互传变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奇恒之腑与脏腑之间的病变可以相互传变。例如,肝胆湿热可以传至脾胃,引 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奇恒之腑与脏腑间的病 理关系
奇恒之腑病变对脏腑的影响
奇恒之腑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其病变可对脏腑产生一 定影响。例如,当胆腑发生病变时,可影响脾胃的消化功 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骨作为奇恒之腑,其病变可影响肾脏,导致腰膝酸软、关 节疼痛等症状。
脉作为奇恒之腑,其病变可影响心脏,导致心悸、胸闷等 症状。
六腑奇恒脏腑关系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具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并对其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 称胃为“太仓”、“水谷
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胃之受纳腐熟水谷既是胃主通降的前提,也是脾主运化的前提和依据。故将脾胃并称为“后天之
本”、“气血生化之源”。
1. 水火既济: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 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神能控精驭气。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3.君相安位:君火相火,各安其位。 病理上,称为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阴虚火旺、阳虚水泛。
心肾相交示意图 水火既济
(2)通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气化:对三焦在水液代谢中的协调 平衡作用的概括;包括肺、脾、肾、肝等脏调节水液的作用。
三焦的主持诸气与通行水液的功能密切相关
2、 三 焦 部 位 划 分 及 其 功 能 特 点
部位划分
上焦
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 两脏,以及头面部、上肢
生理 特点
病理状态下,可见“肝脾不调”、 “土壅木郁”,或湿热郁蒸肝胆而见黄疸。
2. 血液运行: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 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肝脾关系示意图
肝气疏泄 发挥
肝气畅达 涵养
肝血充足
促进 充实
脾气运化 产生
水谷精微 化生
血液
(九) 肝与肾
(七) 肺与肾
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液互资方面。 1、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水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液输布
代 谢
脾主运化水液——转输水精
代谢正常
病理:
脾虚——食少、腹胀、便溏、肢倦 气虚
肺弱——面白、少气、咳喘
脾肺虚弱
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
湿滞
水湿痰饮
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和调节方面。
生理:
气机升降
肺在膈上,其气肃降 肝居膈下,其气升发
(三)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肾与天癸
是女子胞发挥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 肾中精气充盈产生天癸,促使女子胞发育成熟
冲任二脉
冲为血海——调节十二经气血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
心肝脾与血
肝血灌注,肝气疏泄 心血充盈,心气下通 脾主统血,化生气血
诸脏腑经脉功能协调正常,保证女子胞发挥正常功能。
关之脏
间
刘 锐
系的腑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
生理:
气与血 的关系
肺主气 心主血
宗气母,心血运布肺气
心 环
节
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
病理: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 肺失宣肃,肺气壅塞
影响心的行血——心血瘀阻
心气不足 血行不畅
心阳不振
影响肺的呼吸——胸闷咳喘
来源先天之精化生,先天元气充养,称先天之神
人在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
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元神存则生命在。
• 识神:心中为识神、后天之神、思维认知之神。
• 人的精神意识 任物
(识神)
是在元神的调控下,于后天获得的思维识见活动
脑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
(二)主要生理功能
❖ 主宰生命活动
(二)心与脾
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理: 血液生成
脾旺血足使心血充盈 心阳温脾则健运不息
相互促进
血液运行
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 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
血运正常
病理:
脾气虚弱
生化无源 统摄无力
心血不足
心阳不足,脾失温养——脾气虚弱
心脾两虚
心悸、失眠 多梦、纳少 腹胀、体倦
(三)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在下——水肿、形寒 肢冷、尿少
精神失调
肾精不足,不 能奉养心神
心神不足,无 力控驭肾精
在上——心神恍惚 精神疲惫
在下——梦遗滑精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生理:
气 的
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
生 成
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
相互结合 形成宗气
津 液
肺主通调水道——布散水精
肾为相火,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 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相二火 上下交济
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
称为心肾不交。
失眠、心悸、怔忡
水不济火
肾阴虚于下 心火亢于上
心烦、腰膝酸软、 男子梦遗、女子梦 交等症。
水气凌心
肾阳虚损 下焦水寒不化
心阳虚损 水气上凌于心
在上——心悸怔忡、 唇舌青紫
风邪袭表,肺失宣降——头面浮肿、咳喘、恶寒发热 水湿风邪,由肺及肾——全身水肿、腰痛、尿少
肾精不足,摄纳失职 肺肾气虚
肺气久虚,伤及肾气
呼吸异常,气短喘急、呼多吸少
肾精的先天之精,需后天之精充养 脑髓充盈与五脏六腑之精有关
脉 • 心藏神 血 • 肝藏魂 气 • 肺藏魄 营 • 脾藏意 精 • 肾藏志
五神脏
心主血脉藏神 肝主疏泄藏魂 肾藏精主伎巧
等保 功证 能脑 的主 正精 常神 发思 挥维
精神思维、知觉、运动、意念智慧、意志坚定和记忆
二、女子胞
(一)概述 胞宫、胞脏、血脏、子脏、子宫、子处 位置:位于小腹正中,直肠之前,膀胱
脑为元神之府 元神存则生命在
❖ 与精神活动有关
头者,精明之府 脑为精髓之海
❖ 主感觉运动
听觉、视觉、嗅觉 思维、记忆、言语
等功能都归于脑
• 若髓海充盈
思维灵敏,精神饱满 视、听、嗅等感觉正常
• 若髓海不足
精神不振、听觉失聪 视物不明,嗅觉不灵
(三)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与脊髓相通,精由肾藏 脑与肾关系密切
呼 肺为气之主——肺主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吸 运 动 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吸引摄纳,使气归根。
阴 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盈。
阳 互
水能润金——肾阴充足,上润于肺,使肺脏清宁。
资 肾阳资助肺阳——同温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
病理:
水寒射肺 水肿
风水及肾
肾阳虚衰,气化不利——水肿、形寒肢冷 水邪上犯,肺失肃降——咳喘、不得平卧
之后,下口连接阴道。
形态:呈倒置梨形。其大小、形态、位 置,随年龄及妊娠而变化。
(二)主要生理功能
生理:
主持月经——14岁 49岁 天癸 脏腑经脉气血和天癸作用于胞宫
孕育胎儿——男女之精结合后,在胞宫内发 育成胎儿,脏腑经脉气血下注冲、任
病理:
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闭经等。
不孕症——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
精神恍惚 情绪抑郁 心烦失眠 烦躁易怒
(四)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生理方面:
水火既济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 使肾水不寒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 使心火不亢
水火既济 互济互制
精神互用
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 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
心神肾精 相互为用
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 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
是全身气机升降 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理: 气机失畅
肝火犯肺 肺燥伤肝
肝气逆——胁痛、急燥、面红耳赤 肺气伤——咳逆、咯血、咯痰不爽
肺燥——咳嗽、痰少、咽干 肝伤——胁下引痛、胀满
(七)肺与肾 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 水 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降,行水于全身,下引于肾。 液 代 谢 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升清降浊,输于膀胱。
之奇 藏 象 第 四
腑恒 节
奇恒之腑
• 组成:
• 定义: 除胆为六腑之外,余者皆无表里配合, 无五行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
一、脑
(一)概述 位置:外为颅骨,内涵脑髓,精髓和神明汇
集发出之处,又称元神之府。 形态:由髓汇集而成,故称“脑为髓之海” 、
“诸髓者,皆属于脑”。
元神与识神
• 元神:脑为元神之府。
生理:
血液
心主血
心有所主——心主血行
血液充足
肝藏血
肝有所藏——疏泄正常
相互促进 血运通利
神志
心主神明——主宰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相互协作 神志正常
病理:
血液亏损——心肝失养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月经量少、双目干涩、肢体麻木
神志不安
心神不安 肝气郁结 心火亢盛 肝火亢逆
相互并存、引动 心肝气郁、心肝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