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色小镇政策文

合集下载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导下,特色小镇作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备受瞩目。

特色小镇将农业、农村区域的特色资源与现代化的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期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政策的引导下,特色小镇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对特色小镇政策进行分析,并探讨特色小镇发展的机遇。

一、特色小镇政策分析1.特色小镇的政策背景特色小镇是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出台的一项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通过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方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的繁荣,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特色小镇政策出台,旨在将区域特色资源与现代产业融合,打造有别于传统农村的新型农业开发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特色小镇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支持政策。

政府将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二是用地政策。

政府将提供土地资源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同时对土地使用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三是金融支持政策。

政府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小镇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四是产业扶持政策。

政府将通过引导产业发展、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特色小镇打造特色产业,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特色小镇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一些特色小镇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的产业体系,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政策扶持,引入了一些优质的企业和项目,使特色小镇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特色小镇发展的机遇1. 依托地域特色发展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关键在于发掘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资源,形成独有的产业优势。

一些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小镇可以发展矿业产业,一些依山而建的小镇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一些依水而兴的小镇可以发展水资源产业等。

依托地域特色发展产业,不但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可以形成小镇的核心竞争力。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特色小镇是指基于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整合有机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形成集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小城镇。

特色小镇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针对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特色小镇政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特色小镇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2016年《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要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创新、资金投入等多项手段,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市场化运作;健全法规体系,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2)地方政策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例如,浙江省出台了“十个一千亿特色小镇”计划,鼓励创建以村镇特色为依托的小镇,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小镇发展。

江苏省提出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治理有效”的小镇发展理念,并建立了小镇评估体系,推行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等。

(1)产业机遇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每个特色小镇都有其独特的产业基础。

以生态特色小镇为例,其产业依托于绿色农业、休闲旅游等,而文化特色小镇则依托于非遗文化、历史文化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重点支持,并在产业扶持、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创新和升级提供机遇。

(2)人才机遇特色小镇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人才,包括城市规划、品牌策划、产业管理等。

对于特色小镇而言,人才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通过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进专业人才,有助于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吸引人气。

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建设本身也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人们就近就业。

(3)基础设施机遇特色小镇发展的另一个机遇是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站、通讯设施等,它们是支撑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从政策、财政等方面加强支持,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全面深入。

一、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政策支持。

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扶持力度,注重政策的细节制定,广泛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创新,确保政策得到充分的执行。

在政策的落实上,政府要注重特色小镇发展需要激发企业家精神,提供更多的创新性政策,鼓励新兴产业,重视创业创新,提升特色小镇的发展活力。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和管理,建立特色小镇发展的智库机构,帮助特色小镇避免重大风险。

二、财政支持财政支持是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要通过财政支持,优先发展特色小镇,制定财政政策措施,切实增加特色小镇发展的资金投入,配套建设物资和设施,建立资金扶持体系,帮助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财政支持的策略应该因地制宜。

在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小镇中,政府应该设立专项旅游体系,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打造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的旅游品牌。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小镇中,政府应该支持文化创意的企业,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特色小镇实施方案中的核心要素,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前提条件。

基础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建立城乡统筹的新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本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实现“小镇三化”和现代化建设。

特色小镇需要加强硬件建设,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的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建立科学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建立服务性项目的建设,提高特色小镇运营效率,推动特色小镇的健康、持续、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引进特色小镇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才,优秀的人才队伍可以为特色小镇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

政府应该通过引进人才、培训人才、国际合作等手段,培养一批既有过硬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能够适应特色小镇发展的本土化人才队伍。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特色小镇以农业资源和乡村文化为依托,通过产业发展、旅游观光和乡村休闲等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活力的小镇,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内容。

1. 产业发展。

(1)优势产业挖掘,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小镇的主导产业,如特色农产品种植、畜牧业、乡村旅游等。

(2)产业集聚,鼓励农户和企业在小镇集聚区投资兴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链的完整度和附加值。

2. 乡村旅游。

(1)景点建设,挖掘乡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源,打造特色景点和旅游线路,吸引游客。

(2)农家乐发展,支持农户开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乡村体验。

3. 乡村休闲。

(1)休闲设施建设,建设休闲广场、健身步道、休闲农庄等设施,满足农村居民的休闲需求。

(2)文化活动丰富,举办乡村文化节、庙会、传统民俗表演等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建设路径。

1. 政府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和农户参与小镇建设。

2. 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扶持资金等方式,支持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

3. 培育主体。

加强对小镇建设主体的培育和引导,鼓励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参与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发展主体。

4. 加强宣传。

加强对农业特色小镇的宣传推介工作,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五、保障措施。

1.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对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镇的发展环境。

2. 加强监管。

加强对小镇建设的监管力度,规范小镇建设行为,保障小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2.29•【字号】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9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9号)《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2月29日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乡村振兴促进工作。

本条例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第三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第四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采取措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第五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绿色发展、注重特色、分类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

第六条乡村振兴工作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豫政〔2021〕5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豫政〔2021〕5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主要成就第二节发展态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二节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第三节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第四节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第五节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第六节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第四章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引导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第三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第四节深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第五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第一节打通市民化制度性通道第二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第三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第四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第六章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第一节建设便捷舒适的宜居城市第二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第三节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城市第四节建设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第五节建设美丽低碳的绿色城市第六节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第七章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节充分发挥试验区带动效应第二节合理配置城乡发展要素第三节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第四节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第八章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第二节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第三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九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加强政策统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前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是优化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意见-郑政文[2013]53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意见-郑政文[2013]53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意见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意见(郑政文〔2013〕5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水平,促进服务业各业态集聚发展,逐步完善城市商业功能,根据《商务部关于组织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央商务区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发〔2012〕119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统一领导、区全面负责、街日常管理、部门携手联动”的要求,以完善特色商业街区的商贸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功能为主线,坚持提升和新建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切实发挥商业街在整合行业资源、引导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弘扬商业文化、美化景观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2013年-2017年,在全市培育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规范、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特色商业街区,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定位准确、消费便捷、服务优秀的特色商业街网络体系。

其中,15-20条达到市级特色商业街区标准,2-3条达到国家或省级特色商业街区标准。

三、基本原则(一)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建设。

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既是市民生活的需求,更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扩大消费、优化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

我市现有特色商业街区大都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及辐射力不够等问题。

因此,新建特色商业街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立足于“省内一流、中部领先、全国知名”的目标定位,结合省政府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突出特色化、专营化、规模化。

特色小镇政策宣传策略

特色小镇政策宣传策略

特色小镇政策宣传策略特色小镇政策宣传策略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回归自然、寻找宁静舒适的生活方式。

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作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

二、政策概述1. 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特色小镇,并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扶持政策。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特色小镇规划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将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4. 支持产业发展政府将积极引导特色小镇发展产业,支持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5. 加强宣传推广政府将加强特色小镇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人前来投资兴建特色小镇。

三、宣传策略1. 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

包括线上和线下宣传渠道的选择、内容策划等。

2. 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通过发布优质内容、互动活动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

3. 举办主题活动根据不同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方向,举办主题活动。

如民俗文化节、美食节等活动,既能展示当地文化风貌,也能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

4. 发放宣传资料在重要场合或者旅游景点设立宣传点,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让更多人了解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和特色文化。

5. 打造品牌形象根据不同特色小镇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标志、口号等方式,让人们对特色小镇有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特色小镇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

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人前来投资兴建特色小镇。

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相关政策

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相关政策

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相关政策一、政策支持为了推动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

二、产业定位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应结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引导小镇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同时,鼓励小镇在文化、旅游、科技、创意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三、资源整合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应充分整合当地的文化、自然、人力等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政府通过引导和调控,促进各类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发展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应注重创新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政府鼓励小镇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小镇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五、品牌推广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应加强品牌推广,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展览比赛、旅游推介会等方式,扩大小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同时,鼓励小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线上推广,拓展营销渠道。

六、人才培养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应注重人才培养,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政府通过制定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鼓励小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七、社会参与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通过引导和激励,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小镇的建设和运营。

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对小镇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八、国际合作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应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

政府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小镇与国外同类小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鼓励小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02.20•【字号】豫建村镇[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建村镇〔2013〕1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局)、规划局、文化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建设美丽中原及美丽乡村,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号)(以下称中央三部门《指导意见》,可登陆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网站下载)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总体要求(一)充分认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重要意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是浓缩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

传统村落一旦损毁与消失,就会失去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的根基,摧毁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势必造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断裂。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紧迫性。

传统村落经受了历代战乱、自然灾害的破坏,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一些传承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传统村落正在加速衰落、消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务必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紧迫感。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我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任务之一。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一、《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政策点评:该《通知》属于一般性、纲领性文件。

政策要点:建设目标:2020年1000个。

原则:“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深化改革”。

领域:“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责任主体:县级政府,(镇政府负责实施工作)。

资金支持:发改委支持特色小镇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给予奖励。

二、《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8.3)发布部门:住建部村镇建设司政策点评:该《通知》主要阐述特色小镇推荐流程及选拔标准政策要点:推荐数量:根据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升级支持政策确定。

推荐材料(4样):1.基本信息表2.工作情况报告及PPT(还可以提供视频材料)3.总体规划4.政策支持文件。

推荐程序:省(区、市)组织专家评估、考核-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财政部农业司复核+现场抽查。

候选要求: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三、《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0.8)发布部门:发改委政策点评:该《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政策要点:总体要求: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分类施政: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加强与城市发展的功能配套与统筹规划,发展成卫星城;远离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带动周边农村。

人才+劳动力吸引:鼓励外出农民回乡,强化校企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等建设培训基地培养人才。

商业环境:鼓励“双创”,吸引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深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原则,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

省级特色小镇政策、案例、申报指南

省级特色小镇政策、案例、申报指南

特色小镇是目前城市规划的流行词。

去年,多部门就曾联合下发通知,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该如何打造特色小镇呢?●特色小镇标本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案例介绍目标建设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中心、文化贸易中心、展示体验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人才集聚中心。

小镇依托厚重的书画文化和浓郁的江南水乡民俗,发扬传统与现代书画产业优势,打造以书画文化为主题,"创业、朝圣、研学、风情、怡养"联动的特色小镇。

依托美妆特色小镇的建设契机以及浙江省对化妆品产业发展的支持,整合集聚国内外化妆品及上下游配套产业资源,搭建聚集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的平台,以产业投资为核心,建设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国际化化妆品生产与展示基地。

小镇依托阿里巴巴大数据平台,以大健康产业为抓手,采用"互联网+"发展新模式,拓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链,打造世界级大健康产业中心。

打造集汽配制造研发、主题特色旅游及精致小镇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汽配"产业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创建指南1、服务政府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是产业定位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导致产业发展不具备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二是产业结构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依赖于单一产业或者行业,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三是创新能力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缺乏创新能力,无法及时推陈出新,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影响产业的发展。

四是人才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二是优化产业结构。

特色小镇应通过引入多元化产业,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可以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培育。

特色小镇应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和园区的研发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五是加强政府扶持和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和渠道,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要加强与企业和园区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实际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和指导。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定位、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人才引进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合理进行产业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培育,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同时加强政府的扶持和服务。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推动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支持政策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支持政策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支持政策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更加美好、便利、时尚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小镇开始走转型升级之路,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

同时,政府也在逐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支持政策,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发展背景;第二部分是分析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包括产业特化、文化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第三部分是阐述中国特色小镇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土地政策、技术支持等方面;第四部分是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支持政策进行具体探讨;最后,文章对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第二章: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发展背景中国特色小镇是指把传统的城乡结合部、重心镇、新兴产业镇、旅游聚集地等单元,以小镇为基本载体,以文化、旅游、体育、科技、创新等为突破口,加强特色产业培育,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创新管理模式,形成区别于城市和农村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小城镇。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融合发展的过程,包括各种形式的资源、产业、人才、文化等方面都可以作为特色小镇打造的切入点。

目前,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推动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村空间格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提升当地的文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农村的环境和生态等方面。

第三章: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1. 产业特化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产业特化。

每个特色小镇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当地经济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例如,在龙川小镇、土楼小镇等一些旅游小镇中,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而在福田镇、西塘古镇等一些传统小镇中,则以手工艺品、传统建筑等为特色,发展了一系列的美食、文化、旅游产品。

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支持政策(可供参考)

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支持政策(可供参考)

建设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在贫困地区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为特色产业脱贫搭建平台,为转移就业脱贫拓展空间,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提供载体。

为深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与脱贫攻坚战略相结合,加快脱贫攻坚致富步伐,现就开发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要求,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推动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紧密衔接,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性脱贫,实现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双重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

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范引导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防止盲目建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坚持协同共进、一体发展。

统筹谋划脱贫攻坚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农民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确保群众就业有保障、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

——坚持规划引领、金融支持。

根据各地发展实际,精准定位、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特色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通过配套系统性融资规划,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主体多元、合力推进。

发挥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导作用和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融资、融智优势,聚集各类资源,整合优势力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共同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

河南省商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豫商办文〔2019〕52号

河南省商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豫商办文〔2019〕52号

河南省商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
通知
正文:
---------------------------------------------------------------------------------------------------------------------------------------------------- 河南省商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商办文〔2019〕52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商务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商务部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河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河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pdf
2019年12月19日
——结束——。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8.11.12•【文号】•【施行日期】2018.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有关运动项目协会:2017年8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体群字〔2017〕149号),公布了首批96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下简称“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

一年来,试点项目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

但调研发现,部分试点项目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进度不理想、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功能定位不明确、产业规划不清晰及难落地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规范、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要落实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依法依规使用体育总局给予特色小镇试点项目的资助经费,严格资金使用方向,专项用于建设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不得将资金直接拨付企业,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省市体育局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持续强化对试点项目规划建设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定期调研、协调推进、督促落实。

要积极推动特色小镇所在地政府建立小镇工作领导小组,鼓励引入投资主体,督促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表。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

论特色小镇政策分析与发展机遇特色小镇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推出的一个新型城市化战略,旨在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要推进“同城同标同质”义务教育,特色小镇政策其实也为这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特色小镇政策的核心是“小而美”,即打造小而精致、具有特色的城镇,强调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这种政策符合当下人们生活的需求,因为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良好生活方式的追求。

首先,特色小镇政策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优质教育公共服务全覆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城市的公共服务将逐渐满足到农村的需求。

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可引入教育资源,提高乡村的教育水平,实现“同城同标同质”的公立教育服务标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特色小镇政策可以带动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小镇的兴起使旅游业和农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特色小镇可以通过设置各种景点和体验区,提供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游客,进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

此外,农业在特色小镇中可转型为新型的乡村旅游业,增加收入来源。

最后,特色小镇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传统的经济结构中,轻工业、加工制造等产业在农村地区占比较高,产业链较为单一。

而特色小镇的兴起可以使当地发展新的产业,比如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动力。

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发展。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政策能够解决城乡融合和教育、旅游、农业等多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特色小镇政策的实施,中国农村可以慢慢走出过去的单一发展模式,实现更加多元化、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目标迈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21.09.27•【文号】发改规划〔2021〕1383号•【施行日期】2021.09.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发改规划〔2021〕13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厅(局)、农业农村厅(局、委)、体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局(厅、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33号)要求,经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9月27日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近年来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精品特色小镇,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但也出现了部分特色小镇概念混淆、内涵不清、主导产业薄弱等问题。

为加强对特色小镇发展的指导引导、规范管理和激励约束,结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实践探索,现围绕特色小镇发展定位、空间布局、质量效益、管理方式和底线约束等方面,提出普适性操作性的基本指引。

一、发展定位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明确概念内涵、功能作用和主导产业,将之作为发展特色小镇的基础和前提。

(一)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是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是规划用地面积一般为几平方公里的微型产业集聚区,既非行政建制镇、也非传统产业园区。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和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和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一、《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发布部门: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政策点评:该《通知》属于一样性、纲领性文件。

政策要点:建设目标:2020年1000个。

原那么:“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深化改革”。

领域:“休闲旅行、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漂亮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漂亮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利完善的设施效劳,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责任主体:县级政府,(镇政府负责实施工作)。

资金支持:发改委支持特色小镇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给予奖励。

二、《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8.3)发布部门:住建部村镇建设司政策点评:该《通知》要紧论述特色小镇推荐流程及选拔标准政策要点:推荐数量:依照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最近几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升级支持政策确信。

推荐材料(4样):1.大体信息表2.工作情形报告及PPT(还能够提供视频材料)3.整体计划4.政策支持文件。

推荐程序:省(区、市)组织专家评估、考核-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财政部农业司复核+现场抽查。

候选要求:近5年无重大平安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三、《关于加速漂亮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0.8)发布部门:发改委政策点评:该《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政策要点:整体要求:创新探讨,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分类施政: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增强与城市进展的功能配套与统筹计划,进展成卫星城;远离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效劳带动周边农村。

人材+劳动力吸引:鼓舞外出农人回籍,强化校企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等建设培训基地培育人材。

商业环境:鼓舞“双创”,吸引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深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治理等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12月05日特色小镇地方政策中研普华(此文件为河南特色小镇主要文件)为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豫发〔2014〕1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选择68个建制镇作为我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加快推进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示范范围。

以纳入全国重点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镇为重点,兼顾其他特色镇,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非县城驻地建制镇,作为全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二)主要思路。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最大限度向县城集中的基础上,以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为重点,推动示范镇通过完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城镇功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示范镇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副中心地位,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服务区域“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为全省小城镇发展提供示范。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产业为基。

把增加示范镇就业岗位作为人口转移的基本前提,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为重点,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示范镇流动。

2.规划先行、提高质量。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发展潜力、产业特色、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风貌,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修编完善示范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3.突出特色、合理布局。

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突出产业和地域特色,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矿业、旅游、农产品加工、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

4.改革创新、示范先行。

纳入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范围的镇,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制镇投融资体制、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纳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镇,重点围绕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开展改革探索;其他镇重点围绕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等开展实验示范。

5.市县为主、形成合力。

尊重省辖市、县(市、区)发展规划布局和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发挥省辖市、县(市、区)主体地位作用,充分调动示范镇积极性,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推进示范镇建设。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争取明港镇、回郭镇、水冶镇3个示范镇发展成为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广武镇、大周镇、克井镇等6个示范镇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

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的特色商贸大镇、现代工业强镇,建设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名镇、美丽宜居小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农村区域服务中心。

为小城镇发展积累经验,带动提升全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水平。

二、重点任务(五)科学编制城镇规划。

坚持分类引导,省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重点镇规划建设导则》,引导规划编制,2016年5月前完成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各示范镇要根据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加快编制镇区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以产业所能吸纳的就业人口确定镇区人口规模,以人口规模确定镇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六)突出特色产业发展。

坚持“一镇一品”,引导示范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挥规模效应,打造品牌。

推动有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的示范镇合理调整规划布局,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位于中心城区、重要交通通道节点或临近中心城区的示范镇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参与省辖市、县(市、区)产业分工协作,建立仓储配送、采购销售物流园区,尽快壮大经济实力,形成特色商贸大镇;具有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的示范镇加快发展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沿边示范镇发挥区位优势,以商贸兴镇强镇,在省际沿边结合点建设小商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综合交易市场和商贸物流体系;农区示范镇培育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及产销服务业。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以开展专项建设为重点,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示范镇承载能力。

实施交通设施建设专项,加强与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的连接,推动示范镇与城区、周边乡镇、中心村连接等级公路建设,加快镇区过境国省道干线公路绕城改造、干线公路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到2020年,争取实现国省道干线公路镇区全覆盖。

实施市政设施建设专项,推动示范镇结合产业园区调整布局和镇区改造,启动一批排水、电力、通信、集中供水、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街道、河道、社区与小游园绿化,到2020年,公共用水普及率达到8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达到省级以上园林绿化城镇标准。

实施商贸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设一批集商业金融、农资供应、农技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商贸中心,提升服务周边能力。

(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村镇体系规划,优化调整镇区基本公共服务格局,全面完善示范镇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综合文化中心、社区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到2020年,争取完成镇区小学、初中标准化建设,每个示范镇建成1个标准化镇卫生院、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基本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

(九)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强化对城镇规划编制及监督实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管理职能,统筹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镇区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根据镇区发展,解决道路路面、集贸市场、集镇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脏乱差”问题。

以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为基本保障,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服务机构进社区,逐步实现网格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简化办事流程,方便服务群众。

三、完善配套政策(十)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纳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镇,要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豫办〔2015〕31号)赋予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为其他示范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适时扩大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

(十一)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建立健全示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整合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统筹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示范镇项目的倾斜支持力度。

推动有条件的示范镇通过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改善融资服务。

鼓励示范镇积极争取社会资本投入,以多种方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

(十二)强化用地保障。

深入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标准,适当提高工业项目用地产出强度和容积率。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镇区废旧厂房改造和荒地、废弃地开发利用以及低效用地再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镇区周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四、组织保障(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编办、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建立省级工作协调机制,指导示范镇开展试点工作。

各省辖市、有关省直管县(市)要加强领导,做好本辖区内示范镇试点工作。

县(市、区)作为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2015年年底前,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要将本辖区内示范镇的实施方案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十四)及时跟踪评估。

各省辖市、有关省直管县(市)要按照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加强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每年3月底前将示范镇上年度工作总结和当年度工作安排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在全省对示范镇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对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

附件: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名单附件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名单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新密市超化镇、新郑市辛店镇、登封市大冶镇、中牟县雁鸣湖镇开封市:杞县葛岗镇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嵩县车村镇、伊川县鸣皋镇、栾川县潭头镇、宜阳县三乡镇、新安县磁涧镇平顶山市:宝丰县石桥镇、叶县任店镇安阳市:安阳县水冶镇、汤阴县宜沟镇、林州市临淇镇、鹤壁市:淇县西岗镇新乡市:辉县市孟庄镇、获嘉县中和镇、卫辉市唐庄镇、封丘县黄陵镇、延津县东屯镇焦作市:温县赵堡镇、沁阳市西向镇、修武县七贤镇、武陟县詹店镇濮阳市:范县濮城镇、濮阳县文留镇许昌市:长葛市大周镇、鄢陵县陈化店镇、禹州市神垕镇、许昌县五女店镇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临颍县杜曲镇三门峡市:灵宝市豫灵镇、陕县观音堂镇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方城县博望镇、南召县云阳镇、内乡县马山口镇、桐柏县埠江镇、淅川县丹阳镇、新野县歪子镇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虞城县利民镇信阳市:淮滨县马集镇、新县沙窝镇、平桥区明港镇周口市:沈丘县付井镇、淮阳县四通镇、西华县逍遥镇、项城市秣陵镇、商水县固墙镇、太康县老冢镇驻马店市:泌阳县官庄镇、汝南县老君庙镇济源市:承留镇、克井镇巩义市:竹林镇、回郭镇兰考县:堌阳镇汝州市:小屯镇长垣县:恼里镇邓州市:穰东镇永城市:芒山镇固始县:黎集镇鹿邑县:玄武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