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进展

高强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进展
高强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18, 7(1), 1-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journal/hjce

https:///10.12677/hjce.2018.71001

Research Progress of Internal Curing in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Yuqi Zhou1, Honghui Chen2

1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2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Dec. 14th, 2017; accepted: Dec. 27th, 2017; published: Jan. 3rd, 2018

Abstract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s widely applied to all kinds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Due to the low water to binder ratio and large amount of cenmentitious materials,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s significantly severe, thus resulting in microcracks and even cracking. S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are seriously impacted.

The internal curing technology relies on the pre-absorbent materials to release moisture to main-tain sufficient internal wetting of the concret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and ensu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internal-curing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l curing reagents, the types of the inter-nal curing reagents,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nal curing reagents 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al curing reagents.

Keywords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nternal Curing, Autogenous Shrinkag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ability

高强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进展

周予启1,陈宏辉2

1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2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12月14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27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3日

周予启,陈宏辉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各类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但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较低、胶凝材料用量较大,其早期的自收缩较为严重,从而产生微裂纹进而开裂,严重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而内养护技术依靠预吸水材料释放水分维持混凝土内部充分湿润,可以有效地减少自收缩,保障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本文从内养护剂的作用机理、内养护剂的种类、不同内养护剂的作用效果对比以及内养护剂的工程应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高强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内养护,自收缩,力学性能,耐久性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1. 前言

混凝土强度的增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自重,这种混凝土技术的进步,使得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各类建筑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建造中[1]。水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泥水化的必须物质。水胶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包括孔结构、孔溶液性质、内部相对湿度、界面过渡区等,因此也是决定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水胶比很低,胶材用量较大,因此内部孔隙尺寸小,孔溶液碱度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较好。但是,降低水胶比造成了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从而造成自干燥,材料自收缩增大;同时,由于胶凝材料的用量较大,也就意味着发生自收缩的材料占比大,因此高强混凝土由于自收缩而导致早期开裂从而影响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问题是很严重的[2] [3]。

混凝土的自收缩是指在恒温、与外界无水分交换条件下产生的收缩[4] [5] [6] [7] [8]。混凝土的自收缩不仅仅在混凝土表面发生,而且在混凝土内部均匀的发生。混凝土自收缩主要是由水泥水化引起的混凝土内部自干燥产生的毛细管张力造成的。所谓自干燥,是指在外界无水供应时,水泥水化消耗毛细孔水导致饱和蒸气压即内部湿度降低的现象[4]。由于混凝土的自收缩与水泥水化密切相关,所以混凝土中水泥基材料的组成成份、矿物掺合料的种类与掺量[9] [10]等对自收缩有重要影响。此外,水灰比对自收缩也有很大影响:当水灰比较低时,毛细孔中普遍发生的自干燥现象表现为宏观上的自收缩;而当水灰比较高时,自干燥现象仅在局部毛细孔中发生,宏观上可以忽略[11]。自收缩产生的微裂缝会发展而导致

开裂,微裂缝为2CO ?、2

4SO ?和Cl ?等有害介质侵蚀提供了迁移和扩散通道,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开

裂则使混凝土出现脆性断裂结构整体破坏,导致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和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12]。因此,降低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控制裂缝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美国的学者T. C. Power [13]认为,水泥水化的水灰比应不低于0.42,在养护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至少也不应低于0.36,否则胶凝材料将无法完全得到水化,从而出现混凝土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迅速的现象,出现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的现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水灰比往往低于0.40且结构密实。传统的外部养Open Access

周予启,陈宏辉

护方法有洒水、喷雾、围水、覆盖(覆草、覆袋、覆砂)、覆膜(覆盖塑料膜、涂刷养护剂或减蒸剂)等,对表面湿度有保证,但水分很难到达混凝土内部未水化的胶凝材料的部分,因此对自收缩的抑制效果很微小[14]。因此,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内养护被认为是一个很有效的增加混凝土内部湿度从而减少自收缩的养护方法[15][16]。

内养护,也称作自养护,是指在绝湿、绝热条件下依靠预吸水材料释放水分维持混凝土内部充分湿润的养护方式[17][18][19]。在内养护中,将水带入水泥基材料中需要一定的介质,也就是内养护材料。根据内养护剂吸水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性吸水材料和多孔材料[14]。物理性吸水材料主要是超吸水聚合物(SAP) [20],如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羟乙基纤维素醚等,主要依靠其充分伸展三维网络和高分子链上基团亲水性吸附水分[21];多孔材料则是指各种钙、硅、铝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多孔材料[22][23][24][25],如轻集料(LWA)、硅藻土浮石、膨胀页岩、珍珠岩等,主要依靠分布于结构内部的毛细孔吸附和储存水分。其中,高吸水性树脂和轻集料是最常用的内养护剂。

2. 内养护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在高强混凝土中,内养护的作用主要是减小混凝土的自收缩。因此内养护的机理也主要关注在自收缩上。轻集料、高吸水性树脂的减小自收缩的机理主要是它们在释放内部水分的机制上。当胶凝材料水化消耗水时,内养护剂与胶凝材料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湿度梯度,两者之间产生一定毛细压力差,从而养护剂中的水分释放出来补偿损失的湿度[26]。另一方面,在水化开始后,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断上升,促使孔溶液中的离子向内养护剂迁移,因此孔溶液与内养护剂中的离子浓度差也是水分迁移的动力[26]。

此外,在混凝土终凝时(自收缩开始的时间),化学收缩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很多孔隙[27],胶凝材料水化时,内部湿度降低,在孔隙中形成毛细张力,这就导致了自收缩[8]。而在内养护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低于100%时,这种压力差则使内养护剂释放水分,一方面补偿自收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水化[28][29]。在胶凝材料不断水化过程中,水分不断从内养护剂中迁移出来,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早期的自收缩,防止了微裂纹的产生。Friedemann等人[30][31]研究水分迁移过程时发现,水分的迁移始于水化加速期,且这种迁移使得混凝土内部水分分布均匀。

3. 不同内养护剂的作用效果对比

内养护剂可以分为高吸水性聚合物和多孔材料两大类。高吸水性树脂(SAP),吸水能力很强,但释放水的速度缓慢;而对于多孔材料,由于是孔隙储水,因此储水能力较弱,释放水分快速[14]。

轻集料又叫做多孔陶粒,大多由页岩或黏土等无机质材料经煅烧而成。轻集料作为最早应用的内养护材料,可以降低自收缩,并提高内部湿度。但吸水能力较低、密度小、脆性孔偏多、吸水能力偏低,导致达到同样内养护效果时材料用量相比高吸水能力材料偏大经济性明显下降。此外,其实密度较小,在混凝土拌合时上浮,对混凝土的流动性也有影响[12]。轻集料的多孔兼脆性则加速了本身已为脆性材料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劣化。膨胀页岩、页岩陶粒和粘土陶粒等天然材料,24 h 真空吸水率也可达80%,在相对湿度93%下,24 h吸水率85%~98%,同样可增加混凝土内部湿度[23] [24]。

硅藻土主要由硅藻植物死亡以后的遗骸所形成,是由无定型SiO2组成的,多孔而轻,孔隙度达80%~90%,粒径在10~74 μm,平均孔径3 nm左右,能吸附自身质量1.54倍的水,将其适量掺入混凝土中,强度提高了26% [32]。稻壳经过焚烧后的稻壳灰,含有大量的活性SiO2,也是一种多孔材料,孔径在5~60 nm,研究表明,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稻壳灰中储存的水分逐渐释放出来促进周围未水化胶凝材料区域水化反应继续进行,缓解了自干燥效应,使早期自收缩变形变小,此外,其活性SiO2也具有火

周予启,陈宏辉

山灰活性,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33]。赤泥作为制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是一种多孔材料,有一定的储水和释水能力,实验证明,随着砂浆中赤泥含量的增加,蓄水量也增加,从而弥补水化过程中的水分缺失,砂浆的自收缩明显降低,强度有所提高;同时,赤泥的掺入会缓解新拌砂浆的泌水和离析现象但同时降低新拌砂浆的流动性[34]。废陶瓷再生砂具有轻骨料的特点。陶瓷作为烧结熔融材料,其内部孔隙率高,在利用废旧陶瓷制备再生砂的加工过程中也会对其表面裂纹造成损伤,所以吸水率远远高于天然骨料,它与天然砂有相近的和易性和强度,且它可以均匀分布在水泥中,内养护作用显著[35] (表1)。

高吸水树脂(SAP),也叫超吸水聚合物或超强吸水剂,是一种分子结构上含大量羧基、羟基、羧酸盐基、酰胺基等亲水基团的低交联度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用于混凝土内养护常见高吸水树脂的粒径100~250 μm,吸水倍率500以上,吸合成孔溶液倍率多低40。对混凝土的自收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降低微裂纹的形成[12][38]。其缓慢释放水,促进低水灰比水泥的水化和二次水化的进行,这样水化产物的增加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而且有利于其自身密实度的提高。随着水化的进行,水化产物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将会降低,后期收缩也会减小,这样有利于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提高[39][40]。高吸水性树脂同样也具有密度小,拌合时上浮的缺点。现有聚合物内养护材料经济性欠佳,售价高达每吨2万元,限制了其在附加值相对不高的混凝土行业的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非常多,大量研究均表明,SAP在减小混凝土自收缩、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方面均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但改善程度与SAP的种类与粒形相关[41]。按照化学成分可将SAP分为淀粉系、纤维素系和合成树脂系。因其合成体系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淀粉分子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淀粉类SAP主要指淀粉与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亲水性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淀粉接枝类SAP吸水率高达几千倍,其缺陷是吸水后凝胶强度低、水溶部分多、残留的丙烯腈单体有毒、耐盐性差等[42]。纤维素类SAP同样属于多羟基类物质,但其吸水倍率小,溶解性较差,吸水后容易集结成团,耐热性不佳,吸水后凝胶强度低,其合成工艺比较复杂,长期保水性能差[42]。而合成系

Table 1. The effect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orous material curing agents

表1. 不同多孔材料养护剂作用效果比较

多孔材料种类改善效果缺陷

轻集料(陶粒) 在保证各组混凝土强度对等的情况下,随着陶粒掺量增加,

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明显减小[36]

随着陶粒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混凝土7,

28和90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随着陶粒掺量

的增加而有小幅降低,这是由于其本身多孔

和脆性[37]

硅藻土掺10%硅藻土,并保证胶砂流动度相近时,砂浆强度提高

了26%,此外,掺入微米纳孔材料硅藻土可改善轻集料混

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32]

掺加10%硅藻土使胶砂流动度变差,但幅

度不大[32]

稻壳灰掺量20%,超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明显减小,15 d龄期的

自收缩几乎完全消除[33]

掺10%稻壳灰使胶砂流动度变差,幅度比

掺10%硅藻土更小[32]

赤泥随着赤泥掺量增加,砂浆14 d、28 d和56 d的强度都逐渐

增加而自收缩则减小;在掺量50%时,其28 d抗压强度增

加13.2%,50 d的自收缩减少了22.8% [34]

赤泥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很大,随着赤泥

掺量增加,流动性减小,取代率达到50%

的时候,砂浆几乎不出现流动[34]

废陶瓷再生砂使用陶瓷再生砂时,砂浆干燥养护条件下的7、14和28 d

强度均高于标准养护条件下使用天然砂砂浆的对应的强

度,而将两种砂各50%混合时,干燥养护条件下各龄期强

度就远高于标准养护条件下天然砂砂浆的强度[35]

陶瓷再生砂质轻,多孔,增加了混凝土的脆

性[35]

周予启,陈宏辉

SAP,制备工艺较强简单,吸水保水能力较强。合成类SAP以丙烯酸类SAP为主,因其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43]。丙烯酸类SAP也具有耐盐性差的缺点。

4. 内养护剂在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内养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止自收缩的养护方式,在工程中常用于干旱地区,道路、桥梁等表面较大,易失水的环境中。如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5标段[44]。该工程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沿线穿越安西极旱荒漠国家自然保护区,地理形式为戈壁与荒滩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温差大,风沙大,日照干旱缺水。该工程在施工前,对混凝土掺内养护剂时的收缩情况进行了反复的试验研究,并通过现场试验段的施工,配合适合当地气候情况的养护工艺,证实内养护剂加入高性能混凝土中能够明显提高早期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的自收缩变形,增强混凝土强度,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这一新材料的引进成功解决了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建设高速铁路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开裂,养护期内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的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5. 结论

内养护技术从自收缩产生的机理出发,通过调节高强混凝土内部湿度促进未水化水泥颗粒水化来抑制其收缩,降低开裂风险,同时改善材料的耐久性。近年来内养护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于内养护剂作用机理,内养材料孔结构及不同作用对于水分迁移过程的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这些研究仍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轻集料、高吸水性树脂等密度低,容易上浮,难以振捣泵送的缺点还有待解决。如何选择原材料,如何设计内养护混凝土配比以获得最大的内养护效率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另外,缺少内养护剂在工程中的使用案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松林, 张箭. 浅谈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 硅谷, 2010(10): 83.

[2]Zhang, J., Hou, D. and Chen, H. (2011)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oncrete at

Early Ages.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3, 312-320.

https:///10.1061/(ASCE)MT.1943-5533.0000171

[3]Zhang, J., Hou, D. and Han, Y. (2012)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n Autogenous and Drying Shrinkage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9, 230-240.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11.09.022

[4]Hua, C., Ehrlacher, A. and Acker, P. (1995) Analyses and Models of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Hardening Cement

Paste I. Modeling at Macroscopic Scal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5, 1457-1468.

https:///10.1016/0008-8846(95)00140-8

[5]Hua, C., Ehrlacher, A. and Acker, P. (1997) Analyses and Models of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Hardening Cement

Paste II. Modelling at Scale of Hydrating Grain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7, 245-258.

https:///10.1016/S0008-8846(96)00202-5

[6]杨全兵. 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研究[J]. 硅酸盐学报, 2000, 28(S1): 72-75.

[7]安明喆. 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清华大学, 1999.

[8]Tazawa, E., Miyazawa, S. and Kasai, T. (1995) Chemical Shrinkage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Hydrating Cement

Pas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5, 288-292. https:///10.1016/0008-8846(95)00011-9

[9]Kinuthia, J.M., Wild, S., Sabir, B.B., et al. (2000) Self-Compensating Autogenous Shrinkage in Portland Cement-Me-

takaolin-Fly Ash Pastes. 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 12, 35-43. https:///10.1680/adcr.2000.12.1.35

[10]Ghafari, E., Ghahari, S.A., Costa, H., et al. (2016) Effect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on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27, 43-48.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16.09.123

[11]朱耀台. 混凝土结构早期收缩裂缝的试验研究与收缩应力场的理论建模[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05.

周予启,陈宏辉

[12]崔艳玲, 薛飞, 崔建世. 混凝土内养护技术研究现状[J]. 河南建材, 2016(4): 214-216.

[13]Powers, T.C., and Brownyard, T.L. (1948) Studies of the Properties of Hardened Portland Cement Paste. Research

Laboratories of the 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 45-89.

[14]Liu, J., Shi, C., Ma, X., et al. (2017) An Overview on the Effect of Internal Curing on Shrinkage of High Performance

Cement-Based Materia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46, 702-712.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17.04.154

[15]Zhutovsky, S. and Kovler, K. (2012) Effect of Internal Curing on Durability-Related Properties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42, 20-26. https:///10.1016/j.cemconres.2011.07.012

[16]Shen, D., Shi, H., Tang, X., et al. (2016) Effect of Internal Curing with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on Residual Stress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laxation in Restrained Concrete Ring Specimen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20,

309-320.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16.05.048

[17]Bentur, A., Igarashi, S. and Kovler, K. (2001) Prevention of Autogenous Shrinkage in High-Strength Concrete by In-

ternal Curing using Wet Lightweight Aggregate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31, 1587-1591.

https:///10.1016/S0008-8846(01)00608-1

[18]Weber, S. and Reinhardt, H.W. (1997)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oncrete with Autogenous-

curing. Advanced Cement Based Materials, 6, 59-68.https:///10.1016/S1065-7355(97)00009-6

[19]Kohno, K., Okamoto, T., Isikawa, Y., et al. (1999) Effects of Artificial Lightweight Aggregate on Autogenous Shrin-

kage of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9, 611-614.https:///10.1016/S0008-8846(98)00202-6

[20]Jensen, O.M. and Hansen, P.F. (2001) Water-Entrained Cement-Based Materials I. Principles and Theoretical Back-

ground.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31, 647-654.https:///10.1016/S0008-8846(01)00463-X

[21]Jensen, O.M. and Lura, P. (2006)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for Internal Water Curing of Concre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39, 817-825.https:///10.1617/s11527-006-9136-6

[22]Atahan, H.N., Oktar, O.N. and Ta?demir, M.A. (2009) Effects of Water-Cement Ratio and Curing Time on the Critical

Pore Width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3, 1196-1200.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08.08.011

[23]Castro, J., Keiser, L., Golias, M., et al. (2011)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perties of Fine Lightweight Aggregate

for Application to Internally Cured Concrete Mixture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33, 1001-1008.

https:///10.1016/j.cemconcomp.2011.07.006

[24]Ghourchian, S., Wyrzykowski, M., Lura, P., et al. (2013)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Use of Zeolite Aggregates for Inter-

nal Curing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40, 135-144.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12.10.009

[25]Akcay, B. and Tasdemir, M.A. (2009) Optimisation of Using Lightweight Aggregates in Mitigating Autogenous De-

formation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3, 353-363.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07.11.015

[26]蒋亚清, 许仲梓, 吴建林, 等. 高性能混凝土中饱水轻集料的微养护作用及其机理[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3(5): 13-15.

[27]Jensen, O.M. and Hansen, P.F. (2001) Autogenous Deformation and RH-Change in Perspectiv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31, 1859-1865.https:///10.1016/S0008-8846(01)00501-4

[28]Wei, Y., Xiang, Y. and Zhang, Q. (2014) Internal Curing Efficiency of Prewetted LWFAs on Concrete Humidity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6, 947-954.

https:///10.1061/(ASCE)MT.1943-5533.0000883

[29]Han, Y., Zhang, J., Luosun, Y., et al. (2014) Effect of Internal Curing on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and Shrinkag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Slab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61, 41-49.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14.02.060

[30]Friedemann, K., Stallmach, F. and Karger, J. (2006) NMR Diffusion and Relaxation Studies during Cement Hydra-

tion—A Non-Destructive Approach for Clarific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l Post Curing of Cementitiousmate-

rial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36, 817-826.https:///10.1016/j.cemconres.2005.12.007

[31]Nestle, N., Kuehn, A., Friedemann, K., et al. (2009) Water Balance and Pore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Cementitious

Materials in Internal Curing with Modified Superabsorbent Polymer Studied by NMR.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25, 51-57.https:///10.1016/j.micromeso.2009.02.024

[32]胡维新, 黄伟, 秦鸿根. 硅藻土、超细稻壳灰、硅灰对双重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工业建筑, 2014(10):

113-116.

[33]叶光, V. T. Nguyen. 稻壳灰抑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分析(英文)[J]. 硅酸盐学报, 2012(2): 212-216.

周予启,陈宏辉[34]刘日鑫, 熊煦, 周慧, 等. 拜耳法赤泥对自密实砂浆工作性能及自收缩特性影响分析[J]. 硅酸盐通报. 2016(6):

1964-1969.

[35]刘凤利, 刘俊华. 废陶瓷再生砂在砂浆中的内养护作用试验研究[J]. 混凝土, 2012(11): 102-103.

[36]普永强, 杨医博. 无机多孔固体类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研究进展[J]. 广东建材, 2017(4): 33-35.

[37]王彦军, 隋术波, 高波, 等. 内养护技术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建材世界, 2017(2): 31-34.

[38]张珍林. 高吸水性树脂对高强混凝土早期减缩效果及机理研究[J]. 清华大学, 2013, 17(4): 559-565.

[39]胡曙光, 周宇飞, 王发洲, 等. 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对混凝土自收缩与强度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

学版), 2008(1): 1-4.

[40]逄鲁峰. 掺高吸水树脂内养护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3.

[41]钟佩华, 刘加平, 王育江, 等. 高吸水树脂种类与粒形对高强混凝土自收缩及耐久性的影响[J]. 新型建筑材料,

2015(1): 8-12.

[42]林通, 邱海霞, 于九皋. 高吸水性树脂[J]. 化学通报, 2003(9): 598-605.

[43]胡涛, 周苏闽, 李登好. 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应用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6, 7(4): 5-8.

[44]马丽娜. 混凝土内养护剂在干旱风沙地区高速铁路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10):

108-109.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26-3458,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hjce@

混凝土4种养护方法

混凝土4种养护方法 混凝土养护方法:自然养护法、养生液法、养护膜法、满水法。 1、自然养护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 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2、养生液法 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适用于不易洒水养护的异型或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它是将过氯乙烯树脂料溶液用喷枪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薄膜,将混凝土与空气隔绝,阻止其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 有的薄膜在养护完成后自行老化脱落,否则不宜于喷洒在以后要作粉刷的混凝土表面上。在夏季,薄膜成型后要防晒,否则易产生裂纹。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 在长期暴露的混凝土表面上一般采用灰色养护剂或清亮材料养护。灰色养护剂的颜色接近于混凝土的颜色,而且对表面还有粉饰和加色作用,到风化后期阶段,它的外观要比用白色养护剂好得多。清亮养护剂是透明材料,不能粉饰混凝土,只能保持原有的外观。 3、养护膜 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是以新型可控高分子材料为核心,以塑料薄膜为载体,粘附复合而成,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身重量200倍的水分,吸水膨胀后变成透明的晶状体,把液体水变为固态水,然后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向养护面渗透。 同时又不断吸收养护体在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的蒸发水。因此在一个养生期内养护膜能保证养护体面保持湿润,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0%,有效抑制微裂缝,保证工程质量。 4、满水法 采用厚为12mm以上的九夹板条(宽为100mm)在浇捣混凝土板过程中随抹平时沿现浇板四周临边搭接铺贴,用每米二个长35mm铁钉固定;楼梯踏步和现浇板高低处也同样用板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 成人教育 专科实习报告题目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学生明批次1503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 8 函授站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39】 2017 年 4 月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前言 (3)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4) 1.干缩裂缝及预防 (4)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4) 3.沉陷裂缝及预防 (5) 4.温度裂缝及预防 (5)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6) 三、裂缝处理 (7) 1、表面修补法 (7) 2、灌浆、嵌逢封堵法 (7) 3、结构加固法 (7) 4、混凝土置换法 (7) 5、电化学防护法 (7) 6、仿生自愈合法 (8)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围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围之。钢筋混凝土规也明确规定[1]: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精心整理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0 0 1 工程名称莱钢建设·凯旋新城东区配套商 业楼 施工单位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测温部位基础底板混凝土测温方 式 温度计养护方式浇水、薄膜 测温时间大气 温度 (℃ ) 入摸 温度 (℃ ) 孔 号 各测孔 温度 (℃) t 中 -t 上 (℃) t 中 -t 下 (℃) t 气 -t 上 (℃) 内外最 大温差 记录 (℃) 裂缝 宽度 (mm) 月日时 5 7 07:3 19 25 1 上28 8 3 9 13 无 中36 下39 5 7 07:3 19 24 2 上30 8 1 11 无 中38 下37 5 7 07:3 19 22 3 上29 10 1 10 无 中39 下38 5 7 07:3 19 23 4 上28 8 1 9 无 中36 下35 5 7 07:3 19 23 5 上26 9 1 7 无 中35 下34 5 7 11:3 22 25 1 上30 6 1 8 无 中36 下35 5 7 11:3 22 24 2 上31 7 3 11 无 中38 下35 5 7 11:3 22 22 3 上31 3 2 11 无 中38 下36 审核意见: 砼测温点布置正确,测温措施控制严格,经测温计算各项数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鲁JJ—050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测温员 注: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2.附测温点布置图,t 气 表示大气温度。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0 0 2 工程名称莱钢建设·凯旋新城东区配套商 业楼 施工单位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测温部位基础底板混凝土测温方 式 温度计养护方式浇水、薄膜 测温时间大气 温度 (℃ ) 入摸 温度 (℃ ) 孔 号 各测孔 温度 (℃) t 中 -t 上 (℃) t 中 -t 下 (℃) t 气 -t 上 (℃) 内外最 大温差 记录 (℃) 裂缝 宽度 (mm) 月日时 5 7 11:3 22 23 4 上30 5 3 8 11 无 中35 下32 5 7 11:3 22 23 5 上31 5 2 11 无 中36 下34 5 7 15:3 21 25 1 上30 4 3 9 无 中34 下31 5 7 15:3 21 24 2 上31 5 1 10 无 中36 下35 5 7 15:3 21 22 3 上31 4 2 10 无 中35 下33 5 7 15:3 21 23 4 上33 4 3 12 无 中37 下34 5 7 15:3 21 23 5 上33 5 3 12 无 中38 下35 5 7 19:3 16 20 1 上31 9 1 15 无 中40 鲁JJ—050

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混凝土养护是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混凝土养护不好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发展和控制裂缝的有效手段。应在浇筑完毕后,尽快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及洒水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覆盖时,宜涂刷养护剂。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检验养护剂的保湿效果。 2、对于混凝土浇筑面,尤其是平面结构,宜边浇筑成型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并及时洒水养护。 3、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对于竖向混凝土结构,养护时间宜适当延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 4、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喷涂养护剂及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薄膜围裹养护。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必要时应及时松动两侧模板,离缝约3-5mm,在墙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应在墙两侧立面喷涂养护剂及覆挂麻袋或草帘等,避免阳光直照墙面,连续喷淋养护。地下室外墙应尽早回填土。 5、夏季夜间施工,气温稍低且无阳光直射,保湿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浇筑后达到初凝2至3小时进行,在一般天气里应根据天气情

况及混凝土表面凝结情况及时进行表面抹压,但在干燥或有风天气里应在第一次抹压时立即进行。必须防止追求快速施工而不顾混凝土幼龄强度任意加荷、支模、踩踏等使混凝土遭受振动产生裂缝的因素。此外支撑也必须窂固,拆模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范规定强度。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日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方法。 ⑵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MPa。 ⑶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时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20℃时拆模,拆模后的混凝土亦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⑷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方可撤除养护措施。 冬期混凝土养护应采用塑料薄膜及草帘、麻袋覆盖,以保证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冻,根据施工部位及气温情况,一般可参照如下数据覆盖:气温在0℃~5℃时盖一层草帘和一层塑料薄膜;气温在-10℃~0℃时盖三层草帘和一层塑料薄膜;低于-10℃时盖四层草帘和一层塑料薄膜;低于-15℃时应采用加温和其他材料(如岩棉、苯板等)进行保温。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若早期养护不到位,其强度将受很大影响。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8)

.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姓名:田万强

. .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 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 . 目录 摘要...............................I I 第1章概述 (1) 1.1 课题的提出 (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 1.3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 第2章裂缝的成因 (3) 2.1 设计原因 (3) 2.2 材料原因 (4)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4) 2.4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4) 2.5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5) 第3章裂缝的控制措施 (6) 3.1 设计方面 (6) 3.1.1 设计中的‘抗’与‘放’ (6) 3.1.2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 (6) 3.1.3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6) 3.1.4 设计上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 (6) 3.1.5 重视构造钢筋 (7) 3.2 材料选择 (7)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 3.4 施工方面 (8) 3.4.1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8) 3.4.2 混凝土的制备 (9) 3.4.3 混凝土的运输 (9) 3.4.4 混凝土的浇筑 (10) 3.4.5 混凝土的养护 (11) 3.5 管理方面 (12) 3.6 环境方面 (12)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研究进展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种类、改性机理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和普通混凝土相比,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有良好的性能:高的抗折、抗拉强度、好的柔韧性,高的密实度和抗渗性等,当前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主要有 3 种, 即: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学科的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种类;改性机理;研究现状;前景 0 引言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是指一类聚合物与混凝土复合的材料,是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来代替或改善水泥胶凝材料所得到的高强、高质混凝土。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发展已有多年历史,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普通混凝土虽然抗压强度高,但也存在着较多缺点,比如抗拉和抗折强度较低,干燥收缩大,脆性大。在水泥混凝土中加入少量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使混凝土获得高密实度,改变混凝土的脆性,拓宽了混凝土的使用领域,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1]。 1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分类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按照制备方式,可分为聚合物浸渍水泥混凝土(PIC),聚合物胶结混凝土(PC)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三种。 1.1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IC)是将已经水化的混凝土用聚合物单体浸渍, 随后单体在混凝土内部进行聚合生成的复合材料。聚合物浸渍混凝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侵蚀能力。用于浸渍混凝土的聚合物单体主要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丙烯腈等。这种混凝土适用于要求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特殊构件,特别适用于输运液体的有筋管、无筋管、坑道等。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因其实际操作和催化复杂,目前多用于重要工程。国外已用于耐高压的容器,如原子反应堆、液化天然气贮罐等。 1.2 聚合物胶结混凝土 聚合物胶结混凝土(PC)是以聚合物为唯一胶结材料的混凝土,又称之为树脂混凝土。大部分情况下是把聚合物单体与骨料拌和,把骨料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聚合物混凝土所用的聚合物主要有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呋喃树脂、沥青等,混凝土的胶结完全靠聚合物,聚合物的用量约占混凝土重量的8%左右,这种混凝土具有高强、耐腐蚀等优点,但目前成本较高,工艺复杂, 经济适用性和工程实用性均很差[2],只能用于特殊工程(如耐腐蚀工程)。 1.3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是将水泥和骨料混合后,与分散在水中或者可以在水中分散的有机聚合物材料结合所生成的复合材料。制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将聚合物用水分散后,以乳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形式加入,聚合物胶乳在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水化过程及混凝土的结构,从而对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性能起到改善作用。另一种是先将聚合物与水泥或其他分散介质进行预分散,以干拌砂浆的形式使用。混合料与水拌和时,聚合物遇水变为乳液,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乳液脱水,形成聚合物固体结构[3]。此外,聚合物还可以纤维或者纤维增强塑料的形式,或者起外加剂的作用在混凝土中获得了应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由于操作简单,改性效果明显,成本较低(相当其他两种聚合物混凝土成本的1/10),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的改性机理 国内外用于水泥混凝土改性的聚合物品种繁多,但基本上是三种类型:即乳液(乳胶、分散体)、液体树脂和水溶性聚合物。其中乳胶是使用最广的,主要分为三类: 1)橡胶乳液类。主要有天然乳胶(NR)、丁苯乳胶(SBR)和氯丁乳胶(CR) 甲基丙烯酸甲脂

混凝土养护方法

混凝土养护方法 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不同的部位选用如下的养护方法: 一、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采用覆盖浇水养护 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用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在覆盖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符合下列规定: 1、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内,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3、浇水次数根据能够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二、对于混凝土柱采用薄膜布养护 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柱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这种养护方法的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养护时必须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三、对于墙体混凝土采用薄膜养生液养护 薄膜养生液养护是将可成膜的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结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中的水份不再被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 四、冬期混凝土的养护 竖向结构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方法养护。对于水平结构,采用上铺塑料布加保温被的方法进行保温养护,保温被覆盖要严实,防止混凝土裸露,确保混凝土不受冻。1.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从以往接触的一些工程中, 由于施工缝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 两大类: 一是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二是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 1.1 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例如把施工缝留 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 或者将施工缝设置在对于施工来 说很不方便或很难实现的地方, 例如紧贴基础梁顶设置而采用钢板止水带时, 由于与梁箍筋位置发生冲突很难放置。 1.2 施工时处理不妥 这是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 引起的原因有以下 几点: (1) 混凝土面没有凿毛, 残渣没有冲洗干净, 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2) 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 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 清除掉, 浇筑上层混凝土后, 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姓名:田万强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目录

第1章概述 课题的提出: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是一个带着有普通性被工程界很为关注的问题。有些裂缝的继续扩展可能危及结构安全,因为结构的最终破坏往往是从裂缝开始的,成为结构的破坏的先兆,这主要是指荷载产生的裂缝;有些裂缝的出现造成工程渗漏,影响正常使用,是钢筋锈蚀,保护层剥落,降低混凝土强度,严重损害工程耐久性,缩短工程使用寿命,这主要是指变形产生的裂缝;还有耦合作用下的裂缝和碱骨料反应膨胀应力引起的裂缝及冻融引起的裂缝。同时较大的结构裂缝,也为人的观瞻难以接受,造成恐惧心理压力,影响建筑美观,为装修造成困难。由于产生裂缝的微观与宏观机理的复杂性、动态变化性,它也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一个技术难题。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混凝土裂缝成因分别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研究: 1.设计原因. 2.材料原因.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4.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5.使用原因. 针对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分析以下几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高强混凝土进展与应用

高强混凝土应用与研究进展 前言 高强混凝土在我国房屋建筑中的使用比例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我国混凝土质量的总体水平。通过分析高强混凝土工作学性能、强度与国内外对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了解它的优点和意义。并且从施工技术、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为高强混凝土这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科研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1.高强混凝土的定义 193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了抗压强度为10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在1966年第五次预应力混凝土国际联盟大会上,阐述了高强混凝土技术的现状,并提出用强度为100Mpa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可能比钢结构还要轻。这个报告影响很大,从此高强混凝土的关心就多起来了。 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 简称HSC)对于划分高强混凝土的范围,国内外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在国外,规范强度(Mpa): 美国混凝土协会≥41 欧洲混凝土委员会 50~100 挪威 44~94 芬兰 60~100 日本 50~80 德国 65~115 荷兰 65~105 瑞典 60~80 法国 50~80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提高,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

为高强混凝土。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80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 从我国现今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出发,也考虑到混凝土材料性的变化,一般把强度等级为C50~C8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2】这标准与美国混凝土学会(ACI)在1984年提出的高强混凝土定义不相上下。它是用水泥、砂、石原材料外加减水剂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的混凝土。 2.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利用高强混凝土的高强、早强及高变形模量的特可以大幅度缩减底层墙柱的截面尺寸并增大建筑使用面积[3],可以扩大柱网间距并改善建筑使用功能,可以加快模板周转并缩短施工工期,可以增加结构刚度、减少高层房屋的压缩量与水平位移,采用高强混凝土之后 ,由于墙柱截面缩小,在保证构件配筋率提高的前提下仍有可能节约钢材,此外还减轻了结构自重和作用于地基的荷载。高强混凝土在受弯构件中也能发挥作用,可以增加梁跨和减薄楼板厚度,并为房屋建筑采用更大跨度的预应力板以及在预应力梁中应用更高强度的钢索提供了可能。高强混凝土有优异的抗渗性能,在遭受侵蚀物质作用的工业厂房、储罐、城市汽车库、海滨设施等建筑工程中也有广泛用途。 如以 C60~ C80 的混凝土取代 C30~ C40的混凝土, 生产钢筋混凝土构件, 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及钢筋用量。经计算表明,高层框架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 底层体积配筋率高达6%,如果用 C60 的混凝土替代 C30 的混凝土, 每 m3混凝土减少钢筋用量 24kg[4]。由此可见, 使用高强混凝土不但节省了材料, 还大大减轻了结构物自重, 同时对混凝土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充分表明高强混凝土的研究,有其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 但混凝土强度越高,脆性愈显著。在用于钢筋混凝土抗震柱时必须慎用。高强混凝土几乎不透水,当发生火灾时,材料内部的结合水在高温下转变为高压蒸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 工程名称:××商务大厦 工程负责人:李项目 技术负责人:王技术 编制人:赵资料

工程技术资料分目录表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194 填写说明: 1、工程施工前应制定混凝土养护方案,经公司质量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方案中应明确养护责任人、各部位的养护方法、养护次数。工地要做好养护方案的交底,养护责任人要做好养护记录。本表前需加分目录表。 2、编号:按工程部位混凝土开始养护的时间先后顺序从001开始编号。第一份编号为鲁JJ-062-□0□0□1,第二份编号为鲁JJ-062-□0□0□2,依此类推。 3、工程名称:填写单位或子单位工程名称的全称。 4、养护部位:填写混凝土浇筑部位施工段的名称,一般填写××层××轴~××轴××构件。如柱、墙、梁、板、楼梯等。 5、混凝土强度等级:填写被养护部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6、抗渗等级:当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时填写抗渗等级。 7、施工方式:填写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方法,如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 8、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填写混凝土开始浇筑的日期+时间,为第一车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开始浇筑的时间。 9、混凝土浇筑完毕时间:填写混凝土开始浇筑的日期+时间,为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振捣抹压完成的时间。 10、第一次养护时间:填写第一次进行洒水等养护措施的日期+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11、养护方式:混凝土浇筑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冬季施工需采取保温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养护方式应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确定。 12、养护天数:不掺加外加剂和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d,掺加外加剂和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普通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防水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详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第8.5.2条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等规范条文。 13、第一次荷载时间:填写混凝土浇筑完成上人施工或堆载的日期+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物料、安装模板及支架。 板面上人放线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18h(4月~11月)和24h(12月~次年3月);板面吊运模板、钢筋等材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36h(4月~11月)和48h(12月~次年3月)。 14、工作日:填写从混凝土浇筑完成之日起计算的混凝土龄期。 15、日期:填写混凝土养护的日期,填写××年××月××日。 16、日平均气温:填写对应养护日期当天的平均气温,可填写天气预报最低和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单位℃。 17、养护方法:填写混凝土实际的保潮、保温或降温措施。根据气温、气候条件及构件所属类别填写适宜的混凝土养护方法,防止混凝土受冻、脱水、裂缝等现象发生,使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水化,确保强度正常增长和降低碳化深度。一般柱墙类构件在拆模前采用带模养护,拆模后采用塑料膜包裹保潮并及时补充水分;梁板上表面采用浇水养护、覆盖塑料膜、覆盖吸水材料等方法保潮养护。冬期施工增加保温材料保温养护;大体积混凝土采用表面保温和内部降温方法养护。

混凝土养护方案

四川省泸洲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 基地项目 编制人: 编制单位:四川鑫兴建设集团有责任限公司 审核人: 审批人: 二0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砼养护的目的 2 三、混凝土养护基本要求 2 四、混凝土养护方法 3 五、注意事项 4 六、养护方案的实施 4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四川省泸洲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泸洲质量技术监督 设计单位: 深圳市国际印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康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四川省泸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施工单位:四川鑫兴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框架结构,地下1层,建筑面积:2114.14。地上九层,建筑面积:15831.14m2。总建筑面积约17945㎡。层高3.6m,建筑总高度36.9m。 2.结构概况 本工程结构全部采用杠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混凝土采用C15素砼。基础底板及地下层混凝土为C30,框架柱、剪力墙基础~7.2m混凝土为C45。7.2~21.6m混凝土为C40。21.6m~屋顶混凝土为C30。梁、板基础~屋顶混凝土为C30。裙房框架柱、梁板1F~3F混凝土为C30、消防水池为C30抗渗混凝土。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地下层基础底板底70㎜,顶面50㎜;地下室外围挡土墙迎水面25㎜,背水面20㎜。梁、柱为25㎜,梁、柱室内为20㎜,板为15㎜。 本工程基础面积较大,呈长方形布置,均采用桩承台及台梁基础。 地下室层高3.6m;剪力墙、底板均设置两条后浇带。集水井坑底深度为-4.6m、-6.800m。后浇带宽度800㎜,以解决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收缩影响,防止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二、砼养护的目的 砼养护的目的是为硬化的混凝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由于夏季气温较高,这时候空气干燥,砼中水份蒸发较快,易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缝纹,影响砼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因避免受到振动、冲击和施加荷载的损害。干缩裂缝是混凝土常见的缺陷,故混凝土在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养护是克服干缩裂缝的重要方法。 三、混凝土养护基本要求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与养护论文

浅谈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摘要:目前在我国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以及外界施工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养护工作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就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混凝土养护措施,从而保持桥梁施工后的良好状态。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养护温度控制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s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crete vulnerable to natur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bridge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work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the concrete bridge engineering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ncrete curing measures to keep the good states after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curing temperatur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混凝土是建造桥梁的基础材料,然而混凝土在施工中极易受到外界施工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并在施工后使用正确的养护方式,对确保桥梁施工后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明确指出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与养

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3 李 悦 (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北京100022) 摘 要: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强度等级超过100M Pa 的超高强混凝土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工程中应用。介绍了活 性粉末混凝土、无纤维增强混凝土及纤维增强混凝土等三类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并且讨论了今后超高强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超高强混凝土; 研究进展; 纤维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L I Y ue (T he co llege of arch itectu 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Beijing 100022,Ch ina ) Abstract : W ith the developm en t of bu ilding techno logy ,the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w ith the strength degree over 100M Pa already w as developed successfu lly and app lied in field .T h is paper in troduces the p roperties and research p rogresses of th ree k inds of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w h ich are reactive pow der concrete ,fiber reinfo rce concrete and non -fiber reinfo rced concrete .Fu rthermo re ,the develop ing trend of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w as also discu ssed . Key words :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 research p rogresses ; fiber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其强度等级是反映混凝土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认为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 60的为高强混凝土,但对超高强混凝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文中认为强度等级超过C 100的为超高强混凝土。在我国,C 100以上的超高强混凝土已经在重要工程中开始使用,国外已经在实验室中配制出了抗压强度超过800M Pa 的超高强混凝土,并正在研制1000M Pa 的极高强混凝土。但是,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大,并且混凝土强度越高,材料的脆性就越大,超高强混凝土甚至会出现爆裂破坏现象。为了克服此缺点,一个有效的途径是掺加纤维的方式来改善其延性。综述了超高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为该类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1 活性粉末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R eactive Pow der Concrete ,缩写为R PC )是一种超高强、低脆性,且具有高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R PC 实现高强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高材料组分的细度与活性,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孔隙与微裂缝),获得超高强度与高耐久性。根据这个原理,R PC 所采用的原材料平均颗粒尺寸在0.1~1.0mm 之间,目的是尽量减小混凝土中的孔间距,从而提高拌合物的密实度。最早的R PC 由法国最大的营造公司Bouygues 公司在1993 年率先研制成功。它由级配良好的细砂、水泥、石英粉、硅灰及高效减水剂等组成,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延性,掺入了直径约0.15~0.20mm 、长度为3~12mm 的微钢纤维。它有2个强度等级:一是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强度达800M Pa 的R PC 800;二是

高强混凝土进展与应用

高强混凝土应用与研究进展 .、八、一 前言 高强混凝土在我国房屋建筑中的使用比例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我国混凝土质量的总体水平。通过分析高强混凝土工作学性能、强度与国内外对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了解它的优点和意义。并且从施工技术、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为高强混凝土这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科研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1.高强混凝土的定义 193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了抗压强度为10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在1966 年第五次预应力混凝土国际联盟大会上,阐述了高强混凝土技术的现状,并提出用强度为100Mpa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可能比钢结构还要轻。这个报告影响很大,从此高强混凝土的关心就多起来了。 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 简称HSC对于划分高强混凝土的 范围,国内外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在国外,规范强度(Mpa):美国混凝土协会>41 欧洲混凝土委员会50?100 挪威44?94 芬兰60 ?100 日本50 ?80 德国65 ?115 荷兰65 ?105 瑞典60 ?80 法国50 ?80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提高,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为高强

混凝土。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80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 从我国现今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出发,也考虑到混凝土材料性的变化,一般把强度等级为C50~C8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2】这标准与美国混凝土学会(ACI)在1984年提出的高强混凝土定义不相上下。它是用水泥、砂、 石原材料外加减水剂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 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的混凝土。 2.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利用高强混凝土的高强、早强及高变形模量的特可以大幅度缩减底层墙柱的截面尺寸并增大建筑使用面积[3] ,可以扩大柱网间距并改善建筑使用功能, 可以加快模板周转并缩短施工工期, 可以增加结构刚度、减少高层房屋的压缩量与水平位移,采用高强混凝土之后, 由于墙柱截面缩小,在保证构件配筋率提高的前提下仍有可能节约钢材, 此外还减轻了结构自重和作用于地基的荷载。高强混凝土在受弯构件中也能发挥作用, 可以增加梁跨和减薄楼板厚度, 并为房屋建筑采用更大跨度的预应力板以及在预应力梁中应用更高强度的钢索提供了可能。高强混凝土有优异的抗渗性能, 在遭受侵蚀物质作用的工业厂房、储罐、城市汽车库、海滨设施等建筑工程中也有广泛用途。 如以C60~ C80 的混凝土取代C30~ C40 的混凝土, 生产钢筋混凝土构件, 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及钢筋用量。经计算表明, 高层框架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 底层体积配筋率高达6%如果用C60的混凝土替代C30的混凝土,每m3混凝土减少钢筋用量24kg⑷。由此可见,使用高强混凝土不但节省了材料,还大大减轻了结构物自重, 同时对混凝土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充分表明高强混凝土的研究, 有其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 但混凝土强度越高,脆性愈显著。在用于钢筋混凝土抗震柱时必须慎用。高强混凝土几乎不透水,当发生火灾时,材料内部的结合水在高温下转变为高压蒸 汽不能逸出,于是造成材料崩裂,防火性能不如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坍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表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表

————————————————————————————————作者:————————————————————————————————日期: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表 GB50204-2002 GD2301025 工程名称恒隆环保钙业有限公司破碎系统工程养护部位提升机室 混凝土强度 等级C30 抗渗 等级 P6 抗折强度 mpa 5.5 施工方式 泵送混凝 土 水泥品种及 等级 P.0、42.5R 外加剂名称抗渗、早强剂LM-W4 掺和料名称粉煤灰 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11:30 混凝土浇筑 完毕时间 15:00 第一次养护 时间 3日下午 养护方式淋水养护天数15天第一次荷载 时间 / 日常养护记录 工作日日期日平均气温养护方式养护人签名见证人签名 1 2010.05.03 23 淋水 2 2010.05.04 22 3 2010.05.05 25 淋水 4 2010.05.06 26 5 2010.05.07 23 淋水 6 2010.05.08 24 7 2010.05.09 26 8 2010.05.10 28 淋水 9 2010.05.11 25 10 2010.05.12 25 11 2010.05.13 26 12 2010.05.14 23 13 2010.05.15 24 14 2010.05.16 26 15 2010.05.17 27 混 凝 土 养 护 情 况 检 查 结 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监理(建设)单位见证员:年月日

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表 GB50204-2002 GD2301025 工程名称恒隆环保钙业有限公司破碎系统工程养护部位皮带通廊、J-2~J-8柱子 混凝土强度 等级C30 抗渗 等级 P6 抗折强度 mpa 5.5 施工方式泵送混凝土 水泥品种及 等级 P.0、42.5R 外加剂名称抗渗、早强剂LM-W4 掺和料名称粉煤灰 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16:00 混凝土浇筑 完毕时间 19:30 第一次养护 时间 13下午 养护方式淋水养护天数15天第一次荷载 时间 / 日常养护记录 工作日日期日平均气温养护方式养护人签名见证人签名 1 2010.05.13 26 淋水 2 2010.05.14 2 3 淋水 3 2010.05.15 24 4 2010.05.16 26 淋水 5 2010.05.17 27 6 2010.05.18 28 淋水 7 2010.05.19 30 8 2010.05.20 29 淋水 9 2010.05.21 29 10 2010.05.22 27 11 2010.05.23 26 12 2010.05.24 28 13 2010.05.25 30 14 2010.05.26 31 15 2010.05.27 30 混 凝 土 养 护 情 况 检 查 结 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监理(建设)单位见证员:年月日

混凝土养护方案

大华铂金华府A地块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大华铂金华府 (A地块)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上海名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砼养护的目的 4 三、混凝土养护基本要求 4 四、混凝土养护方法 5 五、注意事项 6 六、养护方案的实施 6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大华铂金华府A地块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 建设单位:武汉大华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湖北亚太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湖北省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名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施工环境: 本工程地处武汉市青山区园林路以东,和平大道以北的A地块,由A1、A2。基地占地面积为67178㎡,容积率2.2,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 1.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A地块由A3、A6、A7、C1#楼高层建筑及C1裙房和地下车库六个单体组成。其中,A3#楼为地下1层,地上32层,A6#楼为地下1层,地上32层,A7#楼为地下1层,地上28层;C1#楼为地下1层,地上25层;及C1裙房地上1层。总建筑面积56283.37㎡。其中,A5#楼建筑面积14100.43㎡,A6#楼建筑面积11141.43㎡,A7#楼建筑面积10869.66㎡,C1#楼建筑面积12953.3㎡,地下车库建筑面积6448.3㎡。 本工程±0.000线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高程)23.250米。A3楼总建筑高度98.050米,A6楼总建筑高度98.050米,A7#楼总建筑高度86.050米, C1#楼总建筑高度77.350米,商业裙房建筑高度为5.100米。地下室层高为4.250米和5.000米不等。 建筑防火设计:本工程属于一类,其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其余高层均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结构概况 本工程高层结构全部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附属商业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车库板柱-抗震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混凝土采用C15素砼。基础底板及地下层混凝土标号为C35,P6的抗渗等级,上部结构±0.000~17.35米标高处混凝土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